1、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 4 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银川一中高一学生入学仅一个月,知识上仅学过初中中国古代历史和高中 历史模块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再加上政治和经济模块分 开,内容时间跨度大,概念较多,学生对中国古代经济政策的理解不容易透彻, 基础知识方面还有些陌生,但这些学生知识面广,学习习惯好,思维方式好, 为此,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根据对一些重点史实的了解,重点让学生 讨论,集思广益,充分发表意见。 课程标准: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等政策及其影响,分析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
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土地制度的基本知识。 (2)了解“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等经济政策,借助于历 史文献深入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 实施原因和所带来的经济后果,从而培养学生阅读历史文献的能力,及借助历 史文献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中国土地制度演变的原 因,以及土地制度变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反映了明清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的时代特 征。这些政策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是中国近代落后挨打的原因之一。 2
3、、过程与方法 (1)根据教科书与教师提供的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及自己的观察所得,进 行推理分析,大胆地比较论证,主动探究各个历史问题的答案。 (2)初步掌握运用观察法、比较法、阅读法(包括历史图片、文史材料)、 讨论法等探讨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 含义。 (3)学生积极投入,主动地进行探究、思考和总结,讨论评价“重农抑商” “海禁”“闭关锁国”等政策所带来的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了解古代土地制度的发展,体察农民生活的艰辛。 (2)了解中国古代“重农抑商”政策在当时产生的背景,学会运用辩证唯 物主义正确评价“重农抑商”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 (3)理解古
4、代中国的哪些经济政策压抑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认识 到我国今天的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4)理解“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含义和危害,培养和树立开放的 世界观。 (5)通过本课知识的学习,正确认识农、工、商的关系,认识国家政策对 社会发展的影响,自觉维护改革开放局面,对新生先进生产力及新生事物要呵 护、宽容,并自觉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6)以史为鉴,在国家独立,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坚持改革开放, 才能融入世界发展的潮流,最终有利于中国的发展、富强。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及其影响;“重农抑商”政策实施的原因和 评价;“海禁”和“
5、闭关锁国”政策实施的背景及其评价。 难点:土地所有制的演变,尤其是“井田制”的瓦解; “重农抑商”政策 的评价;历代政府的经济政策与时代特点的关系。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问题式”和“探究式”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与现实相结合,问学生物价情况,以及一些商人为抬高物价, 社会上有哪些流行炒作词,(“豆你玩”、“蒜你狠”、“玉米疯”、“姜你 军”、“油你涨”、“糖高宗”、“棉花掌”),追问物价不稳,会带来 哪些社会问题?(略)于是 2010 年 11 月 20 日国务院出台 16 项措施稳定物价。 可见一个政府的政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那么古代的历朝政府为了维
6、护自身统 治,都采取了哪些经济政策?(打出课题)简述课标要求。 讲授新课: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中国古代有哪些土地制度?(社会形态) 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板书:原始社会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封建社会土地私有制。相应给学生补充材料: 材料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经 材料二:田里不鬻。 礼记王制 运用材料分析井田制的特点。 课堂探究 1: 春秋战国时期土地制度为何会发生变化?教师引导学生得出 如下 结论: 并让学生认识到从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演变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分析历史现象。 (过渡)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
7、逐渐确立,出现了什么社会现象? 感悟历史: 材料一:四川巡按孔贞一言:蜀昔有沃野之说,近为王府有者什七, 军屯什二,民间仅什一而已。 明神宗实录 (万历) 材料二:嘉庆时,大学士和珅占地达 80 万亩,就连他的两个家丁,也占有 土地 6 万亩。 道光时的大学士琦善,拥有土地高达 256 万余亩,占地之广超过 和珅三倍。 材料三:据统计,明代万历年间徽州人均耕地面积仅 2.2 亩,清代康熙年 间为 1.9 亩,道光年间只 1.5 亩。而根据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人均拥有耕地 “约得四亩,十口之家,即须四十亩”才能维持温饱。 思考:以上材料反映了一种怎样的社会现象?(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思考:中国古代
8、封建社会为什么会出现土地兼并现象?土地兼并会带来什 么社会问题?古代封建政府对此采取什么措施?(学生交流得出结论) 原因:土地的私有,地主官僚和贵族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 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导致农民起义;影响国家财政收入。 抑制措施:北魏至唐前期的均田制;明朝后期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寡收取 赋税。 (过渡)历代王朝为了巩固统治除了抑制土地兼并,还采取了那些重要政 策? 二、重农抑商政策 1、概念: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政策,即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 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以农为“本”,商业被称作为“末”业。从商鞅变法时首 次正式提出,汉武帝时期大规模推行,此后历代封建王朝大都执行这项政
9、策。 2、表现: (1) 秦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2)西汉武帝抑制富商大贾 (3)明清固守“重农抑商” 3、原因: (1)统治者推行这项政策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即 自然经济。 (2)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有利于社会安定。 (3)农业是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来源。 (4)有利于保障国家的安全,维护政治的稳定,巩固君主的地位。 (分组讨论)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重农抑商政策,你认为是利大于弊,还 是弊大于利? (影响)学生自由交流派代表发言。 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 统一。 弊:阻碍工商业发展、强化自然经济,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导致 中国
10、落后。 (指导学生分析问题时从不同角度,不同时期等) (过渡)历代统治者对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对外有推行什么政策? 材料一:隋唐时期,对外交通发达唐朝政府鼓励外商来中国贸易,允 许他们长期在中国居住、任官,和中国人通婚。长安、洛阳聚集了各国的使节、 商人。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永乐二年,禁民下海。时福建濒海居民,私载海舡,交通外国, 因而为寇。 永乐实录卷二十七 材料三 :顺治元年(1644 年),清政府颁布“迁海令”,寸板不许 下水。凡溪河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引自台湾 外记 问题: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明清实行闭关自守的政策 三、“海禁”与“闭关锁
11、国” 学生交流得出结论: 1.背景 (1)根本原因: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是“闭关锁国”政策推行的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明朝初期东南沿海倭患猖獗; 清初要对付东南沿海的抗清斗争; 西方列强的殖民侵略 清政府甚至认为,天朝大国物产丰盈,无所不有,无需与外国进行贸易。 2.表现 明朝: 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清朝: 1.禁止官民私自出海。 2.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 海。 3.严格限制对外交往,只开放广州一处与外国通商,由十三行统一 经营对外贸易。 并强调(严格限制绝对禁止)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展示他们的能力,让他们以史为鉴,与现实结合 进行
12、讨论交流。 3.评价 局限性(主要影响): 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 使中国与世界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使封建自然经济长期延续,从而助长了封建统治者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积极性: 一定程度上对外来侵略有自卫作用,保护封建自然经济。 启示:1.不能关起门来搞建设,坚持对外开放。 2.顺应历史发展趋势,积极融入全球化的浪潮中。 拓展提高: 教师还可以情境设置:夕阳与曙光。引导学生进行 17-18 世纪中西方 比较。 比较一:政治方面 比较三:文化方面 教师可以设置问题:17-18 世纪中国显露出哪些危机? 中 国 西 方 政治 封建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开
13、始资产阶级革命 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居主导,资本主义萌芽 缓慢发展 工场手工业时期,资本主义 经济发展;18 世纪中后期开 始工业革命 对外关系 “海禁”、“闭关锁国”;闭目塞听, 盲目自大 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 思想文化 文化专制;钳制思想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思想 解放 练习巩固: 1公元前 594 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 一律按田亩实数收税。这一税制改革 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体现 B加速了土地兼并的进程 C促使土地所有制逐步发生变革 D成就了鲁国的霸主地位 2对古代“重农抑商”政策评价错误的是 A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 B影响工商业的正常发展 C保证封建国
14、家的税收 D使小农经济迅速解体 3明清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造成的最严重后果是 A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 B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C抵制了西方殖民侵略 D长期与世隔绝落后于世界潮流 课外探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结合本单元前三课的内容,分析一下古代的经济政策对 资本主义萌芽的作用。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需要的条件有资金、市场、劳动力以及政府的相关政策 等。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政策都限制或阻碍了资本 主义萌芽发展的这些条件。 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原因,国内外学者曾展开长期的争论。 观点一:中国封建社会中有许多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但 传统的儒家思想起了阻碍作用。 观点二:
15、明清封建专制政权推行的一整套方针政策,使自给自足 的封建经济很难发展成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观点三:中国的封建社会是成熟的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比较坚固, 自给性比较完整,上层建筑比较强大,并具有较强的自我调整机能,不容易被 冲破和瓦解。 你认为上述各种观点中,哪种看法比较有道理?为什么?结合本节 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论文。 课堂小结:依板书归纳知识点。然后总结,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不 断加快,世界的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也已加入世贸组织,这要求我们必须面向 世界,与时俱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必须在精神上实现现代化,观念意识 的解放是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关键;必须不断反省自身的不足,勇于学习先 进国
16、家的长处,才能于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本节课设计始终围绕以学生的探究为主体,以充分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展示他们的语言表达、思考问题的角度等能力为目的,来培养学生学 习的能力,而且在实际授课过程也达到了这一效果,这既契合新的教学要求, 也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银川一中的学生个人知识储备多,自身素质好更是本 课的一大亮点。 但是这节课还存在许多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很好把握课标与教材之 间的关系,课还是很传统,过于注重教材,面面俱到,导致时间紧。作为教授 新课程的老师,更应该大胆一些,合理地删减书本内容,应将课堂时间放在重 点、难点问题的讲解上,这样就会减少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的压力。板书设计不 新颖,而且字不好,又有点乱。还是对学生实际没掌握好,讲课时有些语言过 于理论化,专业化,也没强调时间。对学生的发言处理过于简单,引导的还不 够好。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自身在教学理念、人文底蕴、学科专业知识、 教学基本功等方面都有待于提高。在此感谢各位专家评委的点评,使我获益匪 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