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67304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2016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2016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2016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2016秋人音版音乐五年级上册全册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课 朝 夕 教学目标: 1.在音乐中描绘自然界周而复始朝夕情景的作品不少。本课就用这一题材为主 题编选了四个作品,以体现“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2.把图形谱、字母谱、简谱(数字谱)综合运用,以拓宽乐谱记录形式的知识。 3.在音乐实践中掌握六拍子拍号。 4.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唱好二部合唱,提高合唱表演能力。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听清晨 ,听晨景 。 第二课时:唱晚风 ,听渔舟唱晚 。 第一课时 一、听晨景 1、听乐曲晨景 ,你听听这一段音乐描绘是什么? 要求:边听边对照教材中的三幅图,你认为这三幅图能否反映音乐所描绘的晨 景?你

2、能画出更好的图来表示吗? 2. 再听一次主题并看谱哼唱一次。说说教材中用三种形式记录了这段音乐:线 条图形谱、线条字母谱、简谱。这三种形式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3.重点聆听晨景第一部分(连续听两遍)。 要求:如果还可以的话,请在这三幅图下写出一句恰当的文字说明。(如“晨曦 微露” 、 “初显阳光” 、 “太阳升起”) 4.欣赏全曲 5.小结: (1)简介格里格生平。 (2)器乐曲表现早晨的一例。 二、表演清晨 1.这是一首校园歌曲,在演唱风格上要通俗朴素,像说话似的歌唱。 2.聆听范唱,对歌曲整体有所了解。 设问:(1)歌曲表述怎样的内容? (2)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 3.学生自学第一乐段

3、 16 小节曲调。 提示:形式不拘,可以视唱;可以个人自学;可以合作自学。 4.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二乐段曲调。指导的重点是音准: “ ”这一乐句大跳音程要唱准,第一个 fa(4)音要唱准。5.在教师的口风琴伴奏 下,欢乐地唱好全曲曲调(教师的口风琴伴奏为学生的伴奏作一示范)。 6.歌词 4 段较长,建议唱第 1、3、4 段歌词,第 2 段歌词留给学生自己学唱。 这样也不影响歌曲的完整性。省下第 2 段的教学时间用于唱好歌曲,处理好歌 曲,尤其把第一乐段与第二乐段的对比要表现出来。 7.打击乐伴奏练习。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与创造性。 8.小结:这是声乐表现“早晨”的一种形式。 三、编创活动:早晨

4、 表现早晨的内容非常多,歌曲清晨所表达的就是发生在早晨的活动。 管弦乐晨景也是对景色的描绘。请学生把早晨的活动思考一下,然后表现 其一个方面就可以了,如“早晨的上学路上” 、 “早晨醒来”等等,都可以运用 各种形式加以表达。 第二课时 一、聆听渔舟唱晚 1.听了外国的“晨景” ,现在看看中国古代的渔村晚景。欣赏渔舟唱晚 第一部分。 2.设问:从音乐声中你能想像这是怎样的景色? 3.哼唱一下这一段音乐的主题曲调,画出图形谱。 4.欣赏渔舟唱晚第二部分。 设问,从这段音乐中你听到了什么声音? 5.哼唱这段音乐中的主题曲调,并把每小节的第一个音连接起来唱一唱。 6.聆听全曲。 要求:听完后能根据音乐

5、的发展顺序编讲一个故事。 7.小结:这是古代中国丰衣足食的农村晚上一景。 二、听辨活动:4/4 拍还是 6/8 拍 1.先听教师弹奏一遍,想一想? 2.听一听,划划拍,试一试。 3.边唱边划拍检验一下。 4.在括号内填上拍号,再唱一唱。 三、表演晚风 1.教师谈话导入:本课主题是朝夕,唱好了“晨” ,现在唱“晚” 。 晚风是一 首俄罗斯歌曲。听听晚上的景色美不美?聆听范唱。 2.复习已学过的三种指号:2/4、3/4、4/4。这三种拍号的单位拍都是以四分音符 为一拍, 晚风的拍号是 6/8 拍,它的含义是什么 ? 3.再听范唱晚风 ,并边听边划 6/8 拍的指挥图式,设问:是否听出有两句的 曲调

6、基本是相同的? 4.全体划拍(以八分名符为一拍),注意强弱节奏,跟着教师的教棒点谱视唱第一 乐句(4 小节)。 5.在第一句能准确视唱的基础上,学生自学第二、三乐句的曲调(注意每句的弱 起拍,节奏要唱准)。 6.请一位学生指挥大家流畅地唱好全曲。 7.本歌的难点是二声部合唱,其基础是二声部曲调要唱得和谐、均衡。平行三 度的二声部合唱不容易唱好,要做些听觉上的辅助练习。 (1)学生唱第一声部,教师唱第二声部,要求相互都能倾听。 (2)听伴奏带或教师伴奏(教师的伴奏必需是不带旋律的伴奏)学生学唱第二声部。 (3)教师唱第一声部,学生唱第二声部。 (4)学生二声部曲调合唱。 8.在二声部曲调较稳固的

7、基础上,再唱歌词,注意力度记号,以轻柔的声音唱 出其晚景。 第二课 足迹 教学目标 1.革命歌曲留下的历史足迹,使我们不忘过去,这就是音乐的社会功能。 让我们在革命歌曲的音乐中,牢记革命传统,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 道理,这是进行以德育为核心的好教材。 2.到图书馆寻找资料,在课内进行小品表演及造型设计等活动,加深对革 命“足迹”的认识,使课内外的封闭式与开放式教育相结合。 3.在唱歌实践中,掌握装饰音知识与唱法。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聆听嘎达梅林唱雨花石 。 第二课时: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唱我怎样长大 ,交流展示各自准 备的资料。 第一课 一、 聆听嘎达梅林 1.课前先请个别学

8、生准备闪闪的红星故事。在欣赏前给全体学生讲故事。 2.欣赏全歌。 设问: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斗争。 3.再听全歌。 设问:音乐分为几个部分?哪部分的曲调是相同的? 当再次出现相同的音乐 时请举手示意。 4.复听全歌。可以随音乐哼唱歌曲。 设问:歌曲的体裁是进行曲,还是舞曲、摇篮曲? 5.小结:这是反映工农革命时期少年儿童积极参加革命斗争的足迹。 二、表演雨花石 1.简介书上插图“南京雨花台烈士群像雕塑” 。 2.由于这首歌的曲调节奏较复杂:有十六分符、切分音,以及三十二分音符, 所以这首歌曲不宜让学生识谱视唱,主要通过聆听范唱,范唱曲调从听觉中加 强学生的模仿记忆,有了基本旋

9、律的轮廓后,让学生看谱唱曲。为了加强其记 忆,可分为二部学习。第一部分为前四乐句,第二部分为后四乐句加尾声。有 困难的小节,必需是以乐句的单位进行指导。3.在曲调开始学唱时先不加装饰 音,当基本唱熟后再加上倚音,并简单讲解倚音的写法与作用(写法:左上角; 作用:装饰性)。 4.在曲调唱得很流畅的基础上填上歌词,用中速,很深情地表现出“雨花石” 的崇高品质。 5.在学生充分理解歌词深刻含义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四句歌词设计四个造 型为歌曲做背景,并充满深情地唱好歌曲。 第二课时 一、聆听歌唱二小放牛郎 1.前两个故事,我们都请同学讲,这个故事我请录音机讲,请你们听仔细 播放本歌录音。 2.设问:

10、谁听清楚了这个故事?能复述一遍吗? 3.再听一次:记着歌曲的情节。歌曲中的主角是谁?配角是谁? 有几个场景。 4.师生讨论:歌曲的人物及场景。 5.在教师指导下布置场景、分配角色。注意:要发动学生设计与自荐表演角色 (王二小、鬼子) ,其他同学扮群众角色及牛群、小草等。 6.插放本歌录音,根据歌曲的叙事过程学生演小品。 7.小结:这是抗日战争时期革命的小英雄留下的足迹。 二、表演我怎样长大 1.这首歌的歌词看来很简单,但却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理 解其深刻的含义。结合前面作品中表现的英雄足迹,对学生进行以德育为核心 的素质教育。 2.这首歌的曲调是三拍子,学唱时要求学生用三拍子的

11、指挥图式边唱边划拍进 行。放慢速度分两个乐段学习,一般不会有太大困难。 3.二声部合唱有一定难度,教学时要慎重处理。如有困难,可适当降低难度, 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为同度,可能会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时,注意歌词的语气,如疑问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 流畅性及二声部的和谐。 5.在学生理解词义的基础上讨论,说说自己应“怎样长大”? 二、编创与活动 1.根据歌曲红星歌 、 红梅赞 、 歌唱二小放牛郎说说革命的历史足迹。 用线连一连。 2.展示各自准备的资料、CD、VCD、图片、故事,比比谁的资料最生动。 第三课时 第三课农家乐 教学目标 1.由反映农家生活的中外作品四首组成本课内容,这

12、是人文性在音乐与社会关 系上的体现。让我们从音乐中体验农业丰收带来农家乐,从而促进社会的安定 与发展。 2.了解民族管弦乐队的组成常识。 3.选择合适的音组填空,为旋律创作活动做铺垫练习。 教学重点:歌曲演唱 教学难点:二声部的演唱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唱苹果丰收 ,听丰收锣鼓 第二课时:唱赶圩归来啊哩哩 ;创作活动:选择合适的小节填空。 。 第一课时 一、聆听丰收锣鼓 1.导入:人们在喜庆的日子里,往往要敲锣打鼓来庆贺。中国的锣鼓经世界闻 名,非常有中国特色。中国管弦乐器也有别于西洋管弦乐器。 2.欣赏乐曲第一部分。 设问:在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么一个场面?你从音乐声中感受到了怎样的

13、情 绪? 3.欣赏乐曲第二部分。 设问:这一部分与第一部分对比,情绪上有什么变化? 4.聆听全曲。 (1)看着书上的谱例,随着音乐的发展,举手指出、示意是第几段? (2)合着音乐的速度和情绪,作模仿该段主要乐器的演奏动作。 (3)出示相应的民族管弦乐队的图片,让学生边听边看边模仿演奏的动作,三结 合立体的欣赏全曲,把学生的听觉、视觉、动觉想像都充分调动起来,投入到 音乐中去。 5.师生交流(有时间可允许再复听一次)。 6.小结:丰收的喜悦场面是非常热烈的。感受从丰收中获得劳动成果的欢乐。 二、表演苹果丰收 1. 教师范唱,使学生感受作品的整体效果。 2. 学习第一乐段,四个乐句,每句 2 小节

14、。把每个乐句分组,一个小组,规定 时间 2 分钟自学,然后四个乐句接唱,能接上的为胜者(慢速度)。 3. 教师重点指导不能接唱的小组,集体帮助。再接唱并逐步加快速度直至歌曲 应达到的速度。同样是竞赛,跟不上速度唱错为败者。从竞赛中激发学习学谱 的积极性。 歌谱与歌词都可分两部进行学习,学好第一部分(乐段)再学第二部分(速度先慢 逐步加快)。4.第二乐段的学习:分高低声部进行,把全班分为二部分,各承担 一个声部。教师先分别示范两个声部的曲调;然后各声部由组长带领先自学, 教师巡视,重点指导低声部。(同样先慢速度学唱) 5.合成时,由第一乐段的最后一句接二声部合唱,因第一乐段的最后一个音 “do”

15、就是低声部开始的音高,这样帮助低声部能找到自己的音高位置。 6.按歌曲的原速全曲合成。要唱出欢乐的情绪。 7.配上伴奏。 8.请几个学生伴舞(朝鲜舞基本动作)。 9. 完整地表演朝鲜人民苹果丰收时的欢乐情景。这首歌表现朝鲜人民获得苹果 丰收时的欢乐情绪,因此,速度较快,尤其是第一乐段,一字一音,表演有一 定难度。所以必需唱得非常流畅,才能表达这种感情。 第二课时 丰收的节日 教学目标 1演唱新疆塔塔尔族民歌丰收的节日 ,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 绪,体验人们丰收后载歌载舞的喜悦心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和热爱。 2初步学会演唱歌曲丰收的节日的第一声部歌词,并能正确运用 2/4 拍的 指挥

16、图示边唱边划拍。 3尝试在听听、读读、唱唱的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听唱与视唱相结合的方法 学会演唱歌曲第一声部。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初步学会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清脆、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丰收 的节日 。 2教学难点:在演唱时能初步表现出歌曲欢快活泼、热情奔放的情绪,做到节 奏准确,音色统一。 教学准备:钢琴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信息介绍 1、请学生分别来介绍回去收集的新疆地区的相关资料 2、教师也介绍自己收集的新疆地区的人文与音乐资料 二、新歌学唱 (一)感受情绪,熟悉曲调 1、完整聆听录音范唱,初步感受歌曲情绪 2、再次聆听范唱,学跳简单的新疆舞动作 (1)教师示范 (2)请个别学生示范

17、 (3)分组练习 (4)集体展示 3、学 2/4 拍的指挥图示 (1)教师示范 (2)集体模仿 (3)跟音乐边唱边划拍 (二)学唱歌曲 1、用“lu”哼唱曲调 2、请学生找找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跳跃?哪些乐句应该唱得连贯? 3、用较慢的速度演唱第一声部歌词 (1)集体演唱 (2)找个小伙伴分别唱给对方听 4、再次仔细听录音范唱,并跟随音乐默唱,注意音准 5、跟教师钢琴伴奏略加快速度演唱全曲 6、自由结组找找难唱的乐句相互教唱 7、再次齐唱全曲 三、新疆歌舞交流 1、教师展示新疆舞蹈 2、请学生也来回顾、表演以前学过的新疆歌曲或舞蹈 四、小结 第四课 可爱的家 教学目标 1.本课五首中外反映“家”为

18、题材的作品,其音乐的风格、题材、体裁, 均各有特点,我们可以从中感受音乐的人文性, “家”的可爱, “家”的乐趣。 2.改编也是一种创作活动,我们从改编牧场上的家中获得创作的经验。 3.学习竖笛的长音吹奏练习,并进行二声部吹奏实践。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听可爱的家 。 第二课时:唱牧场上的家 第一课时 一、一、 可爱的家 1.介绍歌曲可爱的家的创作背景。用故事形式讲给学生听,以引起学生的 兴趣。 2.范唱可爱的家 ,让学生哼唱。让学生熟悉内容和主旋律。 3.初听乐曲。 设问:乐曲主题的主奏乐器的名称你能听出来吗? 4.复听乐曲。 设问:主题重复了几遍?表达了怎样的情

19、绪?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 5.小结:家庭是温馨的、可爱的。 二、表演外婆的澎湖湾 1.这首通俗歌曲较为流行,学生都较熟悉,所以在范唱的启示下较容易学唱。 2.在曲调的学唱中,有些节奏通过听唱,指导学生学唱,不必讲解乐理的名称 如 等,能合着教师的钢琴伴奏唱即可。 3.歌曲的第一部分是主人翁的“怀想”带有叙事性,所以在演唱时,把发生的 事情交待清楚即可。 歌曲第二部分是高潮所在。处理重点也按排在此段。演唱的力度上较第一 部分要有变化。 4.本歌教学的难点是伴奏。 打击乐的加入是编创活动,配得好能渲染歌曲高潮部分的情绪,要发动学 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想像,进行编创。 5.小结:这是家庭中隔代之

20、间的温馨之情。 第二课时 一、表演牧场上的家 1.这是美国儿童对自己在牧场上家的赞美。 2.教师范唱时要注意弱起拍的节奏及换号处。 3.学唱曲调。 (1)在看谱听教师范唱曲调(或钢琴单音弹奏曲调) 中,找出曲调中的相同乐句。 (2)在教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乐句 8 小节,及第三乐句的 8 小节,要求学生划 3/4 拍指挥图式唱谱。 (3)学生自学第二乐句的 8 小节,划拍把握好节奏的长短。注意弱拍节奏。 (4)在教师完整的弹奏曲调后,准确地唱好全曲。注意唱好三拍子的强弱感,并 随着曲调起伏唱出力度的渐强、渐弱。 4.在歌曲演唱中要唱出对牧场家的爱。第三乐句是全曲的高潮,在力度上要稍 强。 二、改编

21、练习 1.非常熟练唱好前 8 小节曲调。 2.掌握 4/4 拍或 6/8 拍的特征。 3.学生自由选择两种拍号进行改编,如: 4.改编展示:学生试唱自己的改编曲。教师要多加鼓励学生的改编曲。 5.小结:改编也是一种创作,但由于不同的拍号,所以情绪也不尽相同。 第五课 故 乡 教学目标 1.本课与前课是同一主题的内容。因为“故乡”是“家”的扩大,是大的 家。让我们从音乐作品中领悟爱家,爱故乡的做人基本素质。并通过聆听表演、 画画、写写、讲讲等多种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故乡的爱。 2.继续唱好二声部合唱。 3.了解变拍子与变音记号。 4.从实践中初步接触变奏的创作练习。 教学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22、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 小村之恋 、 思乡曲 ,做变奏创作 练习。 第二课时:唱乡间的小路 ; 第三课时:唱故乡小路 , 第一课时 一、聆听谁不说俺家乡好 1.课前请几位同学在网上或图书馆寻找关于影片红日剧情的资料,在课上 简单向大家作介绍。 2.把歌曲或歌词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初听歌曲。 4.师生议论歌曲内容:对家乡的赞美,对解放区的赞美。 5.复听歌曲。 师生可随录音轻轻哼唱,体验人们对家乡的爱。 6.演唱歌曲。 把录音的人声声道取消,放音乐伴奏声道,由教师或学生(鼓励学生唱)看 谱演唱。 7.小结:解放区的人民对家乡的爱。 二、聆听小村之恋 1.直接导入:初听歌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

23、的歌曲?(台湾校园歌曲) 歌曲反映了什么内容?(青少年对故乡的热爱) 2.把歌曲(至少是歌词) 通过投影在屏幕上展示。 3.边看歌曲边听录音,以加深对歌曲的印象。允许同学轻声随录音哼唱。 4.师生议论歌曲给自己的感受。 5.小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是多么的潇洒,让人流连忘返。 三、聆听思乡曲 1.导入:由介绍中国少年儿童队队歌作者马思聪思乡曲创作背景。 2.学唱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并要求能背唱(该曲调即教材本曲的主 题)。 3.初听乐曲。 设问:当你听到内蒙古民歌城墙上跑马曲调时,请举手。 4.复听乐曲。 设问:小提琴独奏思乡曲给你什么感受? 5.小结:乐曲表现了远离故乡的人们对家乡的思念

24、之情。 四、活动与练习 1.三首反映故乡的音乐作品在情绪上有什么不尽相同之处? ( 谁不说俺家乡好赞美;思乡曲思(怀)念;乡间小路 欢乐、乐观。) 2.唱唱自己家乡的歌(最好课前先请部分同学准备好,鼓励学生即兴唱歌)。 第二课时 乡间的小路 教学目标: 1、 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根 据乡间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 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 村的爱。 五、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六、教学难点: 学会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现歌曲乡间的小路,并为歌曲伴奏。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音乐爸爸去哪儿,生跟着一

25、起唱 师:同学们都看了爸爸去哪儿,五位帅气又有型的爸爸带着自己可爱 的孩子去了好多美丽又有趣的地方。今天老师也想带你们去一个地方,你们猜 猜,咱们是去哪呢?(课件播放乡间的小路图片)欣赏野外美丽的风光图片 师:咱们去哪儿了?| 生:让我们带着愉悦的心情一起跟着音乐到乡间的小路上去走一走吧。 (二)新课教学 1、欣赏歌曲 师:歌曲可以分为几个乐段?(3 个) 2、节奏朗读中熟悉歌曲骨架 师:当我们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一定会感觉很亲切,令你思绪万千。B 段歌词 写得很好,恰当的表达了当时的心境。我们来读一下。 笑 . 意 写在 脸上 | 哼 一曲 乡居 小唱 | 任 思绪 在 晚风 | 中 飞 扬

26、| 多 . 少 落寞 惆怅 | 都 . 随 晚风 飘散 | 遗 忘在 乡 间的 | 小 路 上 | 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按节奏念歌词。 师:同学们笑意写在脸上了吗?眉毛上扬一点,位置再高一点。(示范) 师:走在这么美的小路上有多少烦恼和不开心都让它随着晚风飘去吧。同学们 这段歌词美不美?想唱唱吗? 生:跟琴哼唱一下。 3.完整学唱歌曲 师:乡间的小路是一首八十年代的台湾校园歌曲。当时有一批的台湾校园 歌曲以它的轻松甜美的风格以及所特有的田园风味深受听众的喜爱,虽然过去 了二十多年,却还是倍受青睐。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完整学唱这首乡间的小路 吧。但是在学唱之前,我们的老朋友和新朋友向我们打招呼啦,你们

27、看看它们 是谁? A. 复习反复记号,学习三连音。 B. 用 LA 模唱全曲 C. 边唱边做自然行走的动作,表现走在乡间小路上的愉快心情。 4、解决演唱形式: A、同学们,乡间的小路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啊? B、是呀,乡间的小路唱的是一幅牧归图。它向我们描绘了浪漫,惬意的夕 阳景象。那么运用怎样的演唱形式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来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C、学生讨论:领唱、齐唱、独唱、合唱(轮唱)。教师巡视,学生回答。 5、表现歌曲: 第一部分老师请一个人领唱,谁来领唱呢?再请一个人为他伴奏。注意你们俩 要站着表演; 第二部分老师请这边的同学站着齐唱,而这边的同学呢用竖笛坐 着伴奏; 第三部分,所有的同

28、学都坐着:有打击乐的两组同学伴奏,其余的同 学演唱。注意:好,各自梳理一下自己的角色,你是演唱或演奏哪几部分?是 站的还是坐的?想好了吗?那现在就请有乐器的同学拿好乐器准备好了。注意 看老师的指挥! 四、课堂小结 第三课时 一、表演故乡的小路 1.直接导入:我们自己来表演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聆听范唱。提出三个要求: (1)歌曲的内容是什么? (2)有几个声部组成? (3)随范唱划指挥图式,有什么发现? 3.讨论以上三个问题,不清楚的可再听范唱。 4.听一遍曲调范奏,学生再进行划拍练习。 5.结合曲调讲解变拍子(详见右边)。 6.学唱前 8 小节曲调。要求打出每小节的强拍。 (每小节强拍拍手

29、,其它拍拍腿) 7.在前 8 小节唱得非常熟练的基础上,把全班分为二个声部。分声部各学唱自 己的声部曲调。(因为这部分节奏与前 8 小节一样,所以必需在前 8 小节熟练的 前提下再学习第二部分。) 8.弱起小节不必从理论上去讲,而是从歌调的重音布局去阐述,如“我那故乡 的小路”其重音在“故”字上。这样学生很自然把弱起小节唱好。 9.歌曲的高潮是第二部分,也是本歌的重点与难点。要以对故乡“弯弯小路” 与“路旁小花”的思念之情作倾诉的歌唱,以主人翁“我”的身份投入到歌声 之中去表现。 10.设计打击乐伴奏,注意 4/4 与 3/4 的交换。如: 二、变奏练习:创作活动 1.不讲变奏的概念。 2.从

30、本书上的“例”开始练习。3.完善书本上的“例” , 学生自己作变化发展。不要受书上的“例”限制,可以自由创作变奏曲,不仅 是同一拍号,还可以是变拍子的。 三、音乐知识:变拍子 1.变拍子的乐理知识结合歌曲故乡小路的教学顺带进行。 2.教学时不从理论上讲解,而从谱的现象上去切入。 设问:这首歌曲每小节的拍数是否一样?除第 1 小节是不完全小节外,每小 节的拍数有几种类型? 归纳:歌曲由两种拍子组成,这就是变拍子。 3.复习音名变音记号,比较“4”与“#4”的音高关系以及“4”与“#4”的手 势。唱准“3、4、5、#4、6、5、3” 。因此“#4”的教学也结合歌曲故乡的小 路进行。 第六课 欢乐的

31、少年 教学目标 1.本课中外四首作品都反映了一个主题欢乐的少年。由于不同的地域、 不同的文化背景,所以音乐的表现也不尽相同。我们应以不同的风格与形式, 去表现不同层面的少年活泼欢乐的情绪。 2.在前面几课曲调填空、改变等练习的基础上,进行曲调最后 2 小节的创 作,感受曲调的结束感。 3.在歌唱实践中掌握下滑音唱法。 教学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雏鹰之歌 。 第二课时:唱叮铃铃 ;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雏鹰之歌 雏鹰之歌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雏鹰之歌,感受维吾尔族音乐风格,体会少年与雏鹰奋发搏击 的精神。 2、引导学生用自信、热情、雄壮的声音来演唱歌曲,并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 教育 教学

32、重点: 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完整学唱歌曲,并有感情地演唱。 教学难点: 学生能用自信、坚定、雄壮的声音准确表现歌曲,伴用铃鼓为歌曲作简单 的伴奏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图片: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学生说一说 教师:雄鹰都飞翔在蓝天之上,在人的心目中鹰的形象是勇敢的象征,这节课 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曲,让我们一起欣赏。 二、寓教于乐,学习歌曲 1、歌曲有什么的特点? 让同学们说一说初听的感受:欢快、自信 教师简单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 20 世纪 90 年代,团中央发动的跨世 纪中国少年雏鹰行动少先队教育活动,旨在把全国少年儿童培养成“自 学、自理、自护、自强、

33、自律”的五自少年,做跨世纪的接班人。这首歌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让我们再来聆听一次歌曲雏鹰之歌 2、初听歌曲,感受歌曲旋律。 3、让学生自由讨论、交流,这首歌曲的曲调具有什么地方的民族特色? (新疆) 4、请学生跟着录音用动作再次感受歌曲旋律。 5、跟着老师的伴奏,学唱歌曲旋律。 6、老师纠错、指导。 7、引导学生跟随翻唱音乐,用“LU”来轻声哼唱。 8、按节奏读歌词 9、填唱歌词 10、在学会的基础上,学习下滑音的唱法。让学生体会加了下滑音歌曲有什 么不同。 11、完整、有感情的演唱。 三、用打击乐器为雏鹰之歌伴奏。 1.学生自己设想伴奏型 2.请学生展示。 3.评价,全班尝试伴奏。

34、四、小结下课! 第二课时 一叮铃铃 教学目标: 1能用亲切活泼的声音演唱叮铃铃 。 2通过演唱歌曲初步感受湖南民歌的特征。 3能用比较和谐的声音合唱,音准、节奏正确。 4在体验和表现歌曲情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歌曲的风格特征。 2把握歌曲的风格,用和谐统一的声音唱好合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音乐,今天我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请看大 屏幕,仔细观察画面,聆听歌曲? 看看这是哪里,听听歌曲讲述了什么内容? 二、寓教于乐 1、 自主学习。感受音乐 (1)初听音乐感受音乐旋律(利用多媒体播放图片) (2)边听音乐边哼唱 2、学习歌曲

35、 (1) 再次聆听:“层层叠叠的白云好美啊!嘘,孩子们听,白云深处飘 来了一支动听的歌,你们仔细听歌中唱的什么?这支歌唱了些什么?听了这支 歌你有什么感觉?这群放牧的少年是带着怎样的心情在歌唱啊?“(学生感受 歌曲的情绪、歌曲节拍与演唱形式) (2)复听录音范唱:听听歌曲唱了什么? (3)学习歌曲的高声部 聆听老师弹奏高声部旋律:提醒装饰音的演唱 学生跟琴唱一次:“能唱吗?来试试。 ” 聆听老师范唱高声部歌词:“你们的节奏唱得很准确。现在想不想听我 唱一唱高声部的歌词呢,你们看着歌词,心里跟着我唱。 ” 学生唱高声部歌词:“谢谢孩子们热情的掌声!我相信你们会唱得更好, 来试试。 ” (4)学习

36、歌曲的低声部。 师生合作:“你们的歌声太美了,我也想唱。现在我邀请三个孩子和我一 起唱,谁愿意来表演?” (请三个学生唱高声部,教师唱低声部) 跟琴唱旋律 学生跟琴试唱歌词: (5)二声部部分完整演唱、演奏 (6)学习齐唱部分: 聆听齐唱部分:师生合作(老师唱齐唱部分,学生担任合唱部分 引导学生找出这部分音乐记号,说一说名称 老师顺势讲解歌曲风格:前倚音、5 的运用增强了歌曲的民歌风味 跟老师一起唱曲调:注意前倚音、5 的音准 学生跟琴唱曲调 学生填词歌唱 三、创造表现 (1)完整演唱歌曲。 合唱(要求唱出少年的欢乐情绪) (2)歌曲处理。加入力度记号来表现歌曲的情绪 (3)分组表现展现自我

37、(4)串铃、碰钟伴奏:要求在间奏和结尾长音处伴奏。 四、完美结课: “在这动听的歌声中,我们的音乐课就要结束了,老师希望每一个孩子都 能在音乐中找到快乐,都有一个金色的童年!孩子们再见。 第七课冬 雪 教学目标 1.冬雪给大地带来严寒,雪景给我们带来银白世界的欢乐。这一自然现象 给音乐文化提供资源。虽然祖国各地很多地方未能观其美景,但我们可以从歌 曲、乐曲、京剧的音乐声中去寻找体验、去获得乐趣。 2.初步学习模进方法创作旋律。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唱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 第二课时:; 唱堆雪人听乘雪橇 。 第一课时 一、表演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教学目标: 1、通过感受、鉴赏,学会歌曲雪花

38、带来冬天的梦,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恰 如其分地表现小动物们在雪花的呼唤下渐渐进入甜美的梦乡的意境。 2、临时升记号的演唱和含有十六分音符旋律弱起拍的演唱。 3、通过歌曲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小热爱动物、热爱雪花、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恰如其分地表现小动物们在雪花的呼唤下渐渐进入甜美的 梦乡的意境。 教学难点:掌握临时升记号的演唱方法,含有十六分音符旋律弱起拍的演唱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想问一下你们都做过梦吗? 生:(学生争先恐后的回答)做过!做过! 【设计意图:通过一系列的设问,引发学生浓厚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形成良 好

39、的学习氛围】 二、聆听歌曲 1、师:老师也做了一个梦,想知道吗?仔细听我做了一个怎样的梦?(第一次 听) 生:雪花、冬天 师:同学们听的真仔细。原来老师做了一个雪花带来冬天的梦 2、你们喜欢老师这个美梦吗?那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梦,听一听在梦中出 现了那些小动物?他们在干什么呢?(第二次听) 生:小青蛙、小甲虫、小刺猬、小狗熊,他们在冬眠。 师:你们真聪明,对呀这些可爱的小动物们也跟老师一样都在温暖的家里坐着 甜美的梦呢。 3、让我们一起走进小动物的梦境,用肢体语言再次来感受一下音乐的美妙旋律 吧。 (两种肢体语言,表现两个乐段) 三、学习歌曲 1、出示格子谱,读歌词 1)师:你们表现的真不

40、错,我们来配合一下吧!我来读红色的,你们来读蓝色 的。按照节奏轻声朗读。 解决有感情朗读歌词方法。 师:同学们雪花用怎样的声音告诉小动物们冬天到来了呢? 生:温柔的。 。 。 。 师:你的感觉很到位。读一读试试。 我们试一试。 男女生互相告诉一下。 2)交换一下。声音再美一点,语调再高一点。 3)加上动作轻声拍手一起读一读。 师:你们让我感受到了最美的冬天。 4)跟音乐读一读。 2、学唱旋律 1)用“lu”一起跟琴唱一唱。 师:表现的真不错,那现在我就要考考你们的观察能力怎么样了?这首歌曲中 有一处点“睛”之笔,给人带来“梦”境的特色音,能找出来吗? 生:有升记号。 师:那我们来听一听,从音高

41、上有什么不一样? 师:这个是#记号,#记号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如果#记号和小音符拉手做了朋友, 那这个音符就要唱高半个音,成了变化音。我们来试一试。拿出我们的小 手,托起雪花,唱这个变化音的时候要唱出雪花在飘的感觉。用“lu”来演唱。 (2)师:还有一处升记号能找到吗? 师:那你们能把这一句也变成雪花飘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乐句听辨对比,学习变化音。 2、同学们唱的很准。我们再用“lu”完整的准确的唱一遍吧。 3、这么美妙的歌曲我们加歌词一起来唱一唱吧。 解决难点 (1)第一乐句变化音与下滑音;突出音乐形象雪花与梦。 师:雪花带来了一个怎样的梦呢? (2)第二乐句四个“告诉” ;采用断跳唱法

42、,有弹性,跳跃的,师:告诉谁? 高低远近!怎样告诉?声断气连。 师:怎样告诉小动物呢? (3)第三乐句的推动演唱及乐句呼吸要恰当。 “甜美的梦”中的“甜”字进行 指导。 师:睡吧睡吧,软咬字头,气息推送。睡着了吗?mf、mp 对比,对称呼应地。 快快”要跟上前面的结尾 师:34| 5. 34 5. 35 附点音符要唱的长一点,雪花在为小动物摇摇篮呢, 推动感强一点,起伏的感觉。 师:把谁来唤醒?你们。强调一下。春姑娘 3.完整演唱 4.带处理地演唱 师:唱的很好。第三句为动物推摇篮的感觉要再强烈一点。起伏一点。注意呼 气记号。 五、拓展 1、你们的歌声感动了老师,老师也要加入到你们的歌声中来。

43、 1) 听一听老师是怎样加进来的?清唱 生:答 师:对你们在演唱第二句的时候我加进来的。 2) 你们来试一试? 3) 分组演唱 清唱一遍 最后跟伴奏完整演唱。 2、师:同学们配合的真默契。老师感觉到了你们对小动物们温柔的爱意。同学 们在冬天里喜欢做什么运动呢? 美国作曲家安德森给我们带来了一首管弦乐去乘雪橇 1、 介绍作者 莱罗尔安德森 (Leroy Anderson,19081975) ,美国作曲家、指挥家。 早年曾就读于哈佛大学,后师从著名作曲家辟斯顿学习音乐。1930 年曾担 任大学管弦乐队的指挥。一度在波士顿通俗管弦乐队从事编曲工作。擅长 创作轻巧的乐队小品,旋律流畅生动,内容通俗易懂

44、,为广大听众所喜爱。 代表作为号手的节日 、 打字机 、 蓝色探戈等。 2、 初听 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管弦乐乘雪橇歌曲表现了怎样的情绪?听到了 怎样的响声? 生:马玲声、甩鞭声、马蹄声、马嘶鸣声。 师:小伙伴们正在白茫茫的雪地中,快乐的划着雪橇呢。 3、 复听 听到马铃声、甩鞭声、马蹄声、马嘶鸣的声音是请举手示意。 六、总结 让我们盼望着温馨、愉快冬天的到来吧。下课。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一、表演堆雪人 1.对于没有见过冬雪、没有玩过堆雪人的孩子来说,只能从图片、动画片中去 想像,但歌曲堆雪人给我们带来了音乐的体验与感受。 2.聆听范唱,找出相同节奏的乐句。 3.学唱第一乐句的曲调(3 小

45、节)。 4.在掌握第一乐句曲调识谱的基础上,自学第二、第三、第四乐句(每句 3 小节), 并找出其中的规律。(每一句的第 1 小节除节奏相同外,旋律的行进方向也基本 相同;每句的第 2 小节的第一拍都是弱起“ ”,每句的 3 小节都含有切分节奏) 5.完成歌曲的练习:线条图形的连接。 6.如果第一乐段的四个乐句能流畅地唱好的话,第一乐段的低声部两个乐句也 迎刃而解了。 7.歌曲的表演有两个难点: 首先是要唱出轻松活泼的、欢快自豪的情绪,具体是唱好衬词“啦啦啦” 。 其次是伴奏,要吹奏好伴奏谱,要花一定时间排练。当然合唱的和谐也不是很 容易能唱好的。 8.在流畅地唱好的基础上,可以启发学生按词意

46、排练、构思表演唱,这样一定 可以更好地表演歌曲的情景。 二、创作活动 1.在找到歌曲第一乐段的四句曲调的规律的基础上,教师归纳出这就是曲调创 作上的一种模仿进行的发展手法。 2.按教材上的要求,做“模仿”的创作练习;素材是: 模仿创作的第一个音是规定的,这样很显然其创作的曲调应该是: 三、聆听乘雪橇 1.由祖国各地的冬季引入本课欣赏内容的标题乘雪橇 。 2.对全国的少年来说,直接有乘雪橇的感受的是不多的,但我们可以从音乐中 去想像其中的情景与乐趣。 3.初听全曲。 设问:这是什么地区(国家)的音乐风格? 为什么? (美国,爵士音乐风格足以证明。) 4.根据教材中的图形谱及简谱谱例,熟悉乐曲的主题音调(或唱或奏或哼)。 5.复听全曲。 设问:这一主题音调全曲共出现几次?每次出现有哪些变化,表达了怎样的 情绪与情景? 6.再次复听,边听边作图形谱表示你对乐曲的过程的理解。 四、祖国各地的冬季 1.展开中国地图的挂图。 2.找出课本中的“黑龙江、海南、昆明、西藏”的地理位置。 3.同样是冬季,为什么在中国土地上冬景不一样? 4.让学生谈谈在寒假中到过祖国的哪些地方,或从书本知识、影视媒体、网络 上获得的各地冬季的风景。 5.请体验过冬雪的同学谈谈其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