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3.3《动能定理的应用》word教案.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70002 上传时间:2019-10-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3.3《动能定理的应用》word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3.3《动能定理的应用》word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3.3《动能定理的应用》word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7沪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二3.3《动能定理的应用》word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 题】 3.3 动能定理的应用 【教学目标】 1比较完整地理解动能定理所包含的物理意义 2学会灵活地计算外力做功 3学会地运用动能定理分析解决较复杂的物理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把动能定理恰当地应用到具体的物理过程 2灵活地计算外力做功 【教学过程】 一、动能定理的内容及表达式(复习与加深) 外力给物体做的功,就等于物体的动能变化。 或 221WmvkWE 外力:指所有外力,外力给物体做的功指所有外力做功的代数和; 根据合力的概念,所有外力给物体做的功必定等于物体所受合力给物体做的功。 这样,我们确定外力做功的数值时,就有两种思路。 二、能定理应用的思路 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 F、l

2、 、m、v、W、E k 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理量的 力学问题时,可以考虑使用动能定理。由于只需从力在各段位移内的功和这段位移 始末两状态动能变化去研究,无需注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又由于功和动能 都是标量,无方向性,无论是对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计算都会特别方便。 当题给条件和设问涉只及力和位移,而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时,用动能定理求 解一般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简便。用动能定理还能解决一些用牛顿 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难以求解的问题,如变力作用过程、曲线运动等问题。 三、案例分析: 1、研究汽车的制动距离 案例 略见教材 P.52 问题 (1)为什么汽车速率越大,制动距离也越长? 由

3、试验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制动距离 s 与汽车速率 v 的平方成正比。 理论分析设汽车质量为 m,汽车所受阻力为 v,则由动能定理知 210fsmv2vsf m、f 均不变,汽车速率 v 的平方成正比。 (2)汽车载上 3 名乘客,再做同样的测试,制动距离会有变化吗? 载上 3 名乘客 m 增大,同时 f 也增大,f=N=mg, ,即制动距离 2vsg s 与汽车质量无关;汽车速率 v 的平方成正比,因此汽车载上 3 名乘客,制动距 离不会有明显变化。 (3)设汽车以 60km/h 的匀速率行驶的时候制动,在表中填上制动距离的近似值。 由(1)中的 或(2)中的 均可知 v=60km/h 时,s=3

4、6mmvsf2vsg 2、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 案例 略见教材 P.53 阅读 P.54 的解答。 进一步理解正功、负功的意义。进一步理解动能定理。 试完成第二种思路的解法:先由动能定理求出合力,再由合力与阻力求出牵引力。 3、由动能定理计算变力做功 阅读 P.5455 四、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归纳理解) 确定研究对象和动能定理应用的物理过程。 分析物理过程,分析研究对象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画受力示意图,及 过程状态草图,明确各力做功情况,即是否做功,是正功还是负功。 找出研究过程中物体的初、末状态的动能(或动能的变化量) 根据动能定理建立方程,代入数据求解,对结果进行分析、说明或

5、讨论。 v0 P s0 典型例题 例 1 如图所示,AB 为 1/4 圆弧轨道,半径为 R=0.8m,BC 是水平轨道,长 S=3m, BC 处的摩擦系数为 =1/15,今有质量 m=1kg 的物体,自 A 点从静止起下滑到 C 点刚好停止。求物体在轨道 AB 段所受的阻力对物体做的 功。 【解析】物体在从 A 滑到 C 的过程中,有重力、AB 段的阻力、BC 段的摩擦力共三个力做功,W G=mgR,f BC=umg,由于物体在 AB 段受的阻 力是变力,做的功不能直接求。根据动能定理可知:W 外 =0,所以 mgR-umgS-WAB=0 即 WAB=mgR-umgS=1100.8-1103/

6、15=6(J) 例 2 电动机通过一条绳子吊起质量为 8kg 的物体。绳的拉力不能超过 120N,电动机 的功率不能超过 1 200W,要将此物体由静止起,用最快的方式将物体吊高 90m(已知物体 在被吊高 90m 以前已开始以最大速度匀速上升) ,所需时间为多少?(g 取 10 m/s2) 【解析】 起吊最快的方式是:开始时以最大拉力起吊,达到最大功率后维持最大功 率起吊。 在匀加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为 m/s2=5 m/s2,8102mgFa 末速度 m/s=10m/s, 上升时间 s=2s,120mtFPv 51avtt 上升高度 m=10m。5aht 在功率恒定的过程中,最后匀速运动的

7、速度为 m/s=15m/s,1082mgPv 由动能定理有 , 解得上升时间 t2=5.75s。2212 1)(tmmhgtP 所以,要将此物体由静止起,用最快的方式将物体吊高 90m,所需时间为 t=t1+t2=2s+5.75s=7.75s。 【课后作业】 1 练习与思考:课本 P.55家庭作业与活动1、2、3、4 2书面作业 : (1)如图所示,斜面足够长,其倾角为 ,质量为 m 的滑块,距挡板 P 为 s0,以初速度 v0 沿斜面上滑,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滑块所受摩擦力小于滑块沿斜面方向的 重力分力,若滑块每次与挡板相碰均无机械能损失,求滑块在斜面上经过的总路程为多少? (2) 一个物体从斜面上高 h 处由静止滑下并紧接着在水平面上滑行 一段距离后停止,测得停止处对开始运动处的水平距离为 s,如图,不 考虑物体滑至斜面底端的碰撞作用,并设斜面与水平面对物体的动摩 擦因数相同求动摩擦因数 参考答案:(1) 20gsincovs (2) h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