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 气温分布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掌握我国气温和温度带的分布特点。 运用“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中国一月、七月气温分布”图,分析我国年平均 气温、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成因。 运用“中国温度带划分”图,了解我国各温度带的分布范围和气温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各种气温图表,说明气温季节变化与地区差异,培养读图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识气温与纬度的位置、地形等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知道事物间的关联性。 教学重点: 我国地势地形的基本特点及其对我国人民生活生产的影响。 教学难点: 分析我国年平均气温、冬夏气温分布特点和成因。 课时安排: 本节 2 课时。
2、一、气温地区差异显著 我国幅员辽阔 气温差别大 介绍等温线阅读的方法,书本 P34。 读图“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说一说: 1. 我国东部的漠河、沈阳、上海、广州,西部的喀什、昆沙的年平均气温分别是多少? 2. 东部从漠河、沈阳、上海到广州,年平均气温变化有什么规律?与什么因素有关? 3. 上海与昆沙纬度相近,但年平均气温相差较大,为什么? 提示:观察“中国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从颜色来分析我国年平均气温分布的规律。 结论: 1. 东部地区:受纬度的影响,自南而北气温随纬度的增高、接受太阳热量的减少而降低。 2. 西部地区:主要受地势高低的影响,气温因地势增高而降低。 二、五个温度带 气温
3、地区分布差异 农作物生产受到影响 划分为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另青藏高寒区) 划分指标:活动积温,阅读 P37。 读图“我国温度带划分”了解我国温度带的分布。 拓展:五个温度带与“地球上的五带”有什么不同? 观察地图册 P14“中国温度带“图及表格。 完成书本 P38 练习。 合作学习:教师报温度带,同桌一起运用地图册上的两张地图找该温度带所处的地形区。 三、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 1.冬季我国气温分布特点 阅读 P35“从千里冰封到郁郁葱葱” ,学生总结分布差异。 结论:南北温差大。 观察 P12“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图,分析气温分布差异的原因: 1) 北方太阳高度低 2) 北方白昼短 3) 寒冷的冬季风对北方影响大 4) 西部地区海拔高 读图,找到 0 度等温线,观察该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延伸到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完成 P36 练习 拓展:讨论暖冬的原因、造成的利弊。 2.气温分布特点 读“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图,观察气温分布特点。 学生总结:除青藏高原外,全国普遍高温。 原因:1)阳高度相差不大。 2)北方白昼比南方长。 3)暖热的夏季风吹遍南北。 四、小结及布置作业 本节练习册 P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