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77586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表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北师大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课题: 1. 萝卜的故事 教学目标: 1. 以萝卜的生长过程为例,体验农业劳动的过程. 2. 了解农业的收获与农民收入及生活的关系。 3.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情感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了解食物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条件,帮助学生思考,产生了解食物来源的愿望。 教学准备: 教材展示的是萝卜的种植和收获,但教师应对本地区主要的农作物(或蔬菜) 冲种植到收获的生产过程有比较清楚的了解,对本地区各农是相应的农业劳动 有比较清楚地了解,以便使教学与本地区的生产、生活情况相一致。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观察活动。 三、体验与交

2、 流。 四、阅读讨论。 五、教师总结。 “同学们回家以后,了解了自己 家经常吃的主要食物,有的同学害了 解了这些食物的来源。现在请几位同 学简单的介绍一下。 ” 教师可以将学生的发言简要活, 每天都离不开食物,我们所需要的食 物大多是在土地上通过劳动获得的。 但是,人们是怎样通过农业劳动从土 地上取得收获的呢?让我们一起看虎 子和爷爷是怎样中萝卜的吧。 ” 阅读课文. 阅读教科书中 总结。教师肯定学生的讨论成果,并 概括出农在土地上生产食物是十分辛 劳的,农民们通过他们的劳动得到收 成,用于维持他们的生活。 组织学生阅 读有关本课题的 七幅画书,通过 讨论或谈话的方 式知道 第一幅图画是播 种

3、。 第二幅图画是间 苗。 第三幅图画是除 草。 第四幅图画是给 正在生长的萝卜 培土 第五幅图画是灌 溉 第六幅图画是收 获. 第七幅图画是获 得了好收成以后, 教材展示的是萝卜 的种植和收获 组织学生阅读有关 本课题的七幅画书, 通过讨论或谈话的 方式知道 帮助学生引发思考, 产生了解食物来源 的愿望 课后反思 课题: 2.从种植到收获 教学目标: 1.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的性点,农业生产的州周期长,在农业生产中要遵 遁“不违反时”的规律。 2. 了解我们祖先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二十四节气。 3. 了解农业生产具有地或性的特点,不同的地区适宜种植农作物有一定的规律, 知道“橘生准南则为

4、橘”的道理。 4. 形成尊重农业劳动,为我们祖先认识自然规律的伟大创造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知道我国地域辽阔,发展农业有着悠久的历史,农产品的品种和数量都十分丰 富 教学准备: 准备日历、中国政区图及用于标注的相关农作物的图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五、导入。 六、观察活动。 七、体验与交 流。 八、阅读讨论。 “我们从虎子讲述的萝卜的故 事了解到,从每年 3 月初种植到 5 月底收获是萝卜最佳的生产时间。只 有这样才能够获得好的收成。这是为 什么呢? “光照和温度有什么关系;光照、 温度和农作物的生长有什么关系。 ” “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一段时 间里的光照、温

5、度才适合有关农作物 的生长。 ” 教师讲解:知道土地为人类奉献着 丰富的食物,保证着人类的生存,从而对 生养我们的土地产生由衷的敬意. “我们的祖先按照自然规律,按 照季节的变化确定农时,总结出一年 里的二十四节气。 。你听说过这二十四 接气吗?” 请学生阅读 本课题第一段的 课文。 请学生根据 自己回家以后对 父母和长辈的调 查,谈一谈本地 区主要农作物从 种植到收获的季 节和时间。 组织学生阅 读本课题的第二 段课文和表格, 明白表格中的意 思。 朗读并学习 背诵二十四节气 歌谣。 解决问题讨论。 结合观察教科书中 的七幅图画,通过 讨论知道在农村, 一年之中春种夏管 秋收冬闲的过程。 联

6、系日常生活知道 二十四节气与我们 平常使用的公历是 有固定联系的。 归纳小结。 五、教师总结。 布置家庭作业。 课后反思 课题: 3.妞妞的困惑 教学目标: 1、 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2、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重、难点: 了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危害。 教学准备: 收集一些纯天然、无污染、无公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全班讨论。 四、探究。 食物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 要。我们每天的生活都离不 开粮食、蔬菜、水果、茶叶 等农产品。可是,由于现在 农业生产中大量地使用化肥 和农药,使得

7、许多农产品都 有残留农药。对此,生活已 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这也 是妞妞的困惑。 (播放生活中 农产品残留农药的录象) (1)知道农业生产中大 量使用农药和化肥所造成的 危害吗? (2)读课文讨论:我们 只是个普通的消费者,面对 粮食、蔬菜、水果、茶叶等 农产品都有残留农药,我们 该怎么办? (3)教师出示课前收集 一些纯天然、无污染、无公 害标志的农产品包装,并提 问学生:你在商店、超市见 过这类农产品吗?家长有没 有买过这类农产品吗? 对于妞妞的困惑,你有什 么好的建议? 学生观看录象。 学生分小组讨论,得出结 论。 学生探究讨论。 通过播放生活中农 产品残留农药的录 象,引起学生的沉 思

8、。 小组合作学习,体 现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 识和可持续发展意 识 课后反思 课题: 4. 从传统到现在 教学目标: 1、 了解在长的传统农业生产实践中,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上人手 的延伸,大大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体现了人类的智慧。 2、 初步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农业生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3、 通过体验,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崇高劳动、形成崇高劳动者的 态度。 教学重、难点: 了解从传统农业到现代机械化农业的变革过程,知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 产发生了飞速的变化。 教学准备: 收集常用的简单农具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

9、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九、导入。 十、观察活动。 十一、 体验 与交流。 十二、 阅读 讨论。 五、教师总结。 农作物的生长不仅依靠自然 规律,在从种植到收获的过程中, 重要的是还要依靠人们的辛勤劳 动,为此,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 的简单的农具,这些农具都是人 手的延伸,是人类的伟大创造。 观察课本第 12 页的五幅插图, 探究“这些是什么农具?是做什 么用的?使用这些农具有什么好 处?” 根据调查成果交流:“本地区经 常使用哪些简单的农具,使用这 些农具有什么好处?” 指导学生阅读和观察教科书第 13 页的课文和插图,并思考:这四 幅插图反映了农业生产经历了怎 样的发展历程,生产效率有什么

10、变化? 农业生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衣食 之源。人类从双手采摘开始了农 业劳动,后来人类学会了种植和 收获,从徒手劳动到发明简单的 手工农具,从依靠人力、畜力发 展到现代农业机械化,无不凝聚 着劳动的力量,凝聚着劳动者的 智慧,凝聚着劳动者的伟大创造。 汇报收集常用的简 单农具的资料。 观察课本第 12 页 的五幅插图,然后探究。 学生根据调查成果 交流 阅读和观察教科书 第 13 页的课文和插图, 并思考。 培养收集信息能力。 观察活动,激发探 究。 体验与交流。 了解从传统农业到 现代机械化农业的 变革过程,知道改 革开放以来我国农 业生产发生了飞速 的变化 课后反思 课题: 5.劳动者的创造

11、 教学目标: 1、 知道都江堰和坎儿井是世界上古老的水利工程,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 智慧的结晶。 2、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为我国古代农业文 明而自豪的态度。 教学重、难点: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力量,形成崇尚劳动、崇尚劳动者。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都江堰和坎儿井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阅读讨论。 三、探究活动 1。 四、探究活动 2。 五、教师总结。 前面我们学习了劳动者在生产中 创造了从简单手工工具到现代农业机 械的伟大成就。其实劳动者的创造还 远不止这些。下面我们去瞻仰一下我 们祖先伟大创造吧。 阅读课本第 1

12、4 页,讨论:农业 生产中的“靠天吃饭”是什么意思? 观察和阅读 14 页有关四川都江 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都江堰是 怎样发挥作用的? 观察和阅读 15 页有关新疆坎儿 井的图片和文字资料,探究在新疆干 旱少雨地区,为什么要利用坎儿井地 下暗渠来运输和使用天山雪水? 四川都江堰被列为“世界人类文 化遗产” ,新疆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 在戈壁滩上运输和使用水源的地下暗 渠工程坎儿井,创造了一个个神奇 的绿洲。我们今后要多了解古代劳动 人民的发明创造。 学生回忆旧知。 学生阅读讨论。 观察和阅读,然后 进行探究活动。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 慧力量。 感受劳动人民的智 慧力量,形成崇尚 劳动、崇尚劳动

13、者, 为我国古代农业文 明而自豪的态度。 课后反思 课题: 6.科学技术改变着农业 教学目标: 1、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2、知道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了世 界上五分之一人口的吃饭问题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3、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进 口与出口的情况,增强国际了解。4、憧憬我国农业的未来发展。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一些现代农业生产的新成就。简单了解我国农产品进口与出口的情况,增 强国际了解。 教学准备: 收集有关农业科技的文字资料与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阅读与介 绍。 三、延伸。 四、总结。 大量农机进入农业生产以后, 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

14、。 1、 阅读课本 16 页,讨论: 袁隆平院士科学研究的 成果有什么意义,这说 明了什么? 2、 阅读课文,以生菜的无 土栽培为例,说一说怎 样进行无土栽培的生产。 你还知道哪些现代农业科技 生产方式? 科技的运用大大提高农业生 产的效率,我们要学好文化 知识,为将来打好基础。 观看有关图片。 阅读后进行讨论。 交流。 引起兴趣。 共同分享。 增强学习目的教育。 课后反思 课题: 7.农业孕育着文明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代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知道农业对人类文明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2、 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 茶文化。 教学重、难点: 了解古

15、代文明起源于农业文明。了解我国古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发展起来的对土地的崇拜、丝绸文化和茶 文化。 教学准备: 1、 收集世界古代农业文明的资料。 2、 搜集有关我国农业文明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阅读与讨 论。 三、探究。 四、自由讨论。 五、总结。 人类的早期文明是在农业的 基础上孕育和发展起来的。 欣赏历史图片,阅读课文, 讨论:这些图画告诉我们什 么? 阅读 20 页,思考:为什么古 埃及、古巴比伦和我国古代, 都创制了历法?这些历法有 什么特点? 请大家展示搜集的资料。 教师总结,布置家庭作业。 观看图片。 讨论。 阅读讨论。 交流丝绸文化和

16、茶文化的 资料。 引起学习兴趣。 分享。 学习了解。 交流分享。 课后反思 课题: 8.寄托着希望的传统文化 教学目标: 1、 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 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2、 了解农业文明在人类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节日文化。 3、 了解由于农业的地域性差异,各地所形成饮食文化也各有特色。 教学重、难点: 了解我国农业文明在生活中所发展起来的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节日文化, 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节日文化。 教学准备: 3、 收集有关本地春节、端午节、中秋节民俗的资料。 4、 收集各种饮食文化特色的资料。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7、 一、导入。 二、阅读与探 究。 三、讨论。 四、总结。 在农业生产发展的漫长历程 中,人们创造出许多习俗、 节日,形成了多彩的节日文 化。 1、 阅读课本 22 页,思考并 讨论:春节、端午节、 中秋节与农业生产的发 展有什么关系? 2、 我们这里过春节、端午 节、中秋节有什么习俗? 1、 请大家读书,了解藏族 新年及彝族、白族等西 南少数民族欢庆火把节 风俗,并讨论:你还知 道我国哪些节日与农业 传统有密切关系? 2、 组织阅读 24-25 页,讨论: 你还知道各地的饮食有 什么特点,造成不同特 点的原因是什么? 再次强调农业文明的特点与 农业生产有着或多或少的关 系。 观看图片。 讨论交

18、流。 看书欣赏图片,并交流讨 论。 交流所得。 激发兴趣。 共同分享,扩展知 识。 进一步扩展知识。 强化认识。 课后反思 课题: 9.不断更新的通信家住族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 变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2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科学技术的进步在通信领或中所产生的巨大影 响,进而感受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3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渗透有关通信基本礼貌的教育。 教学难点:学会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比较完整地了解通信技术的变 化与发展,体会科技进步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准备: 教师就

19、教科书所呈现的通信技术做一些准备,包括适合学生阅读的有 关文字或图片资料,也可以将资料库的内容复印给学生。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2布置任务。 提问学生:什么是通 信?通信在生活中扮演什 么角色?引导学生理解: 人们共同生活、劳动,需 要交流,但有时距离很远, 学要通过专门的方式和工 具才能交流。 请学生欣赏教科书第 28 页的单元导读图。提 问学生,是否去过电信博 物馆? 或者由教师介绍。 电信博物馆介绍了许 多通信技术(方式或工具) 。教科书上的同学们参观 了博物馆,搜集不少资料 并且向其他同学做了介绍。 今天,我们用另外一种方 式来了解通信家族。同学 们,将模

20、拟电信博物馆的 讲解员,从教科书中第 28-33 页 选择一种通信技 术方式或工具 ,向大家 介绍。 教师向学生明确要求: 1所介绍的应当是教科 书上呈现的通信技术。 2要说明这新技术的具 学生用具体事例说明, 比如战争时要了解前方 战况,亲人分离时互通 情感等等。 欣赏教科书第 28 页的 单元导读图后回答。 如果有学生去过,请他 向同学们做介绍。 按要求在小组内进行准 备。 3.小组准备。 4.教师小结。 第二课时 1. 导入。 2. 讲解活动。 3.全班讨论。 体使用方式及特点,最好 能够联系实际进行。 比如电报,一般在什么情 况下使用?电报单怎样填 写?怎样收费?多长时间 能够被对方收

21、到? 与电 话和信件相比优点是什么? 缺点又是什么?现在是否 还在使用?为什么? (3)可以采用多种方式 介绍,并且将讲解、表演、 图片、实物等方式结合起 来进行。鼓励小组成员以 合作的方式介绍。 教师巡视并且给予帮助, 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资料 提供给学生。 巡视时发现的问题提 醒学生,告诉学生,许多 他们今天不太熟悉的通信 技术,家长们却知道许多, 可以把小组准备时遇到的 疑问向他们请教。 请学生朗读教科书第 30 页小文的日记,然后 告诉学生,今天的活动, 我们将在教室里参加电信 博物馆,相信同学们会像 小文一样大有收获。 教师可以在每个小组介绍 之后,组织其他学生提问 题,与讲解者进一步

22、交流。 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 我们对通信家族有了许多 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介绍 自己准备的材料。 按照学生意愿,令所选 择的通信工具相同或相 近的学生组成一组。 每个小组在下次课前至 少共同准备一次。 4.教师小结, 家庭作业 新的了解,并且认识到随 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通信 家族在不断发展变化着, 出现了越来越先进、方便、 快捷的通信工具。朗读教 科书第 33 页的课文,请 学生思考,并且结合自己 的生活实际,回答乐乐提 出的问题。鼓励学生规范 自己再类似情况下的行为, 减少不文明,不礼貌的言 谈举子。 布置家庭作业。 给想念或很长时间没有联 系的一位亲友打个电话, 把问候带给他,并提醒学 生要

23、注意礼貌。 按照上次课及课后准备, 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一 种通信方式。 .全班讨论 课后反思 课题: 10.信 的 旅 行 教学目标: 1. 了解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再在其中 付出的辛苦,从而发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情感。 2. 学会正确地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些常识。 了解通信中的一些规则,养成自觉遵守通信的意识和行为。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地书写信封,了解关于寄信的一些常识。教学难点:了解一封信从寄出到收到的几个主要环节,体会邮政人员再 在其中付出的辛苦,从而发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情感 教学准备: 1. 教师在课前准备几个用过的信封(上面必须写请收信人

24、的邮政编码、 详细的通信地址、姓名,寄信人的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 。 2. 让学生了解自己家的通信地址和邮政编码以及学校的通信地址和邮 政编码。 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在通信过程都有哪些不文明的行为。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2了解信封 3了解信封 的书写方 法。 4学习信封 的书写方 法 师:“教科书第 35 页通过四 幅照片为我们展示了一封信 从寄到收的几个主要环节, 请同学们仔细看一看,都有 哪几个环节?同桌之间可以 相互交流一下。 ” “刚才有些同学提到, 从寄到收要经过邮局叔叔、 阿姨分拣信件这一过程,那 谁能说一说,他们是依据什 么对信件进行分拣的呢?”

25、教师将正确的答案写在黑板 上。 (信封上的邮政编码,可 以讨论以下编码规律,本地 区的邮政编码等。 ) “在课前,老师走访了 邮局的工作人员,听他们讲, 由于有些粗心大意的人忘记 写邮政编码,或有些人根本 不知道写邮政编码,给他们 分拣工作 造成了很大的麻烦。我们在 座的一些同学可能也不太清 楚应该如何写信封,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信封 的书写方法。 ” . 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 几个用过的信封,找几名学 生说一说,信是寄到哪里的, 邮政编码是什么,收信人是 谁,这封信是从哪里寄出的、 邮政编码是多少,以丰富学 生对书写信封的感性知识。 请学生默读教科书第 34 页男 老师的一段话,边读

26、边记寄 信的要求(要用国家统一规 定的标准信封) ,以及书写信 封的格式,并对学生进行提 问,老师随手将几个要点记 在黑板上。 1. 看“教科书第 35 页通过四幅照片 后同桌之间可以 相互交流一下。 学生自愿回答 认真看老师出示的 信封及自己课前准 备的信封。 默读教科书第 34 页 男老师的一段话后 说出书写信封的格 式。 5练习写信 封 6布置家庭 作业 教师布置学生填写教科 书第 34 页的空白信封,并相 互检查自己填写得是否正确。 教师可依据本班学生的 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请学生 从家长那里了解到的有关在 信中不文明的行为讲给大家 听, 家庭作业 1. 填写教科书第 37 页的 “我的

27、发现” 。 利用周末的时间,请父母带 自己到邮局观察和感受邮政 工作者的劳动。 学生填写的收信地 址和发信地址既可 以是课前了解的家 庭地址或学校地址, 也可以是其他地区 的地址。 全班同学针对 这些不文明的行为 展开讨论,发表自 己的看法。 课后反思 课题: 11.绿 衣 使 者 教学目标: 1.了解邮政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养成尊重他们及其劳动的积极情感。 2.了解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人与人 之间情感的纽带。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通信是人们相互之间进行沟通的重要方式之一,是联系 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关爱

28、他人的积极情感。 教学准备: 让学生每人准备一个标准信封及一张面值 80 分的邮票,并了解一位自 己最想念的亲人或朋友家庭所在的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复习导入 2.全班讨论 “上次课,老师请同学们 利用周末的时间,到邮局 实地观察一下邮政工作者 的劳动,下面就同学们把 自己的所见所闻介绍给大 家,也可以谈一下自己的 感受。 ” 教师提问学生:“通 过观察,同学们对我们这 个地区邮递员的工作已经 有所了解,但对于其他地 方邮递员的工作可能还是 比较陌生的,教科书向我 们展示了些地方的邮递员 你们了解他们那里的地理 环境吗?他们一般使用的 工具是什么?除

29、此之外, 你们还想了解些什么呢? ” 在学生进行讨论的过 程中,教师要适当的参与, 如果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出 现了意见不一的情况,教 师要加以引导,但决不意 味着将现成的答案告诉他 们。 学生自愿发言(教师要 注意加以引导,以免学 生就事论事,发言的内 容仅仅局限在对表面现 象的描述上。 ) 学生欣赏教科书第 38 页的照片和说明文字。 全班讨论。 3.个人制作。 4读信活动 5布置家庭 作业 师:“邮递员用辛勤的汗 水为千家万户送去了温暖, 教科书第 39 页呈现的三 幅照片分别反映了边防战 士、老人、莘莘学子在收 到盼望多时的来信时的喜 悦和激动的心情。你们可 以想象一下,如果你受到 了一封

30、非常想念的亲人或 朋友的来信,你会是一种 什么样的心情?我想,你 的亲人和朋友也一定会非 常想念你,给他写一封信, 向他介绍你的近况,并向 他表达你的思念之情。我 想,他读到你寄给他的这 封信时,一定会感到很惊 喜。 ” 如果课上时间不够,可以 让学生在课后进行交流。 教师提示学生,利用上次 课学过的知识,正确地填 写好信封,贴好邮票,并 在放学回家,到邮局把这 封信寄出去。 家庭作业 搜集反映目前农村道路交 通状况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看教科书第 39 页呈现 的三幅照片后说自己的 感受。 请自愿的学生向全班同 学读一下信的内容 课后反思 课题: 12.路,越走越宽 教学目标: 认识和了解我国

31、日新月异的道路建设的发展变化,感受道路建设给人 们生活带来的积极影响,进而体会到社会的进步与发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我国日新月异的道路建设的发展变化。 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 寻找一位能够为学生介绍本地区道路状况变化的老人或者其他人员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导入。 2. 专题报告。 3. 全班交流。 师:“教科书第 4041 页 的几副图画、照片和文字, 为我们展示的是各种各样 的道路对人们的生活所产 生的影响,请同学们看一 看,想一想,这些道路你 们熟悉吗?和我们的日常 生活中,道路都发生了哪 些变化呢?”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正是由于有了道路的建设

32、 和发展,才会有教科书中 反映的这些变化。 请老人或其他人为学生介 绍本地区道路的发展变化。 要突出先后的差别,以及 对于本地区生活的影响: 生产、商业、文化、旅游 等等。 报告应当比较具体,范围 可以比较小,最好是学生 比较熟悉的。 报告后,教师鼓励学生就 本地区道路情况向报告人 提出问题,相互交流。 学生阅读和欣赏教科书 第 4.41 页的文字和图 片。 说出看图后的想法。 学生认真介绍后说体会。 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 选出讲得最好的同学出 来报告。 学生对报告人表示感谢。 由图引入学文。 深入社会,与实际 相结合。 小组自主探讨学习。 4.教师小结 5、布置家庭 作业 教师让学生阅读教科

33、书第 41 页老师的话。 家庭作业 1.向家长介绍从报告所了 解的内容。 2.任选一种本地的特产或 目前本地较为常见的商品, 向家长或其他成人了解其 在运输过程都采用何种交 通工具,与过去相比,有 着怎样的变化。 阅读教科书第 41 页老 师的话。 自由说体会。 课后反思 课题: 13四通八达的交通 教学目标: 1.认识和了解我国道路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2.通过新旧对比,增进热爱新中国的感情。 3.体验道路与人们生活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和了解我国道路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学难点:体验道路与人们生活及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 教学准备: 1.教师了解本地区销

34、往全国或国外不同地区的产品。 2.几分全国交通图,最好是铁路、公路、航线都有,并且比较大的。 3.注意建设中的铁路的情况,以及本地区最近的道路建设情况。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导入。 师;通过上次的学习,同 学了解到了我们这里道路 的发展。今天,我们将在 学生朗读第 42 页的课 文。 2. 探究活动 一。 3、探究活动 二 更大范围内认识道路和交 通。请学生朗读第 42 页 的课文。 请学生对比教科书第 42 页和第 43 页的两幅铁路 图,并观察第 43 页的两 幅统计图。 提问:你从中能够发现什 么。 师:与解放前相比,铁路 最突出的变化是什么? (线路和长度加得

35、非常显 著,1949 年前分布极为 不均衡,西部完全没有铁 路。 ) 正在建设中的铁路有哪几 条?从哪里通向哪里? 出示教科书第 42第 43 页的分布图。 ) 以 1999 年为例,利用统 计图计算一下与 1949 年 相比,铁路和公路分别增 加了多 少倍。根据具体情况,适 当讨论公路和航线的发展。 师:同学们已经了解到, 无论是我们生活他和地区 还是整个中国,道路建设 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科书第 44 页,虎子告 诉我们他家乡的萝卜随着 道路的发展走向了全国。 其实我们这里也有许多产 品通过各种道路走了出去。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这些产品是怎样走出去的。 认真阅读教科书第 4

36、2 页和第 43 页的两幅铁 路图,并观察第 43 页 的两幅统计图后自己的 发现。 学生看图后回答。 认真看老师的介绍。 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 组发一分全国交通图。 让学生研究,从家乡将 这些产品运出去应当利 用什么交通工具,通过 4.小组发表。 5.教师总结。 6、家庭作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一种或几 种本地区的农业或工业产 品,以及它们到都销往哪 里。 对完成任务较好的小组给 予表扬,布置家庭作业。 1.阅读教科书第 4546 页 的文章“路在心上” 。 2.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图 片和文字资料。 什么路线。 每个小组向全班介绍自 己的运输路线。 课后反思 课题: 14.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教

37、学目标: 1.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 化,萌发其爱国之心和民族自豪感。 2.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对丝绸之路的学习。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初步认识和了解源远流长的中华古代文明。 教学准备: 1.让学生在课前搜集有丝绸之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与小组数目相同的较大的地图、尺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 导入 请学生朗读和欣赏教科 小组内的每个同学都要把 2

38、 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小组探究 书第 4748 页的课文及图片, 然后提出问题:丝绸之路 对大多数同学来说是比较陌 生的,有些同学可能以前通 过广播电视、书籍杂志对它 大致有所了解,课前老师也 请同学们去搜集有关丝绸之 路的图片和文字资料,下面 我们就分小组进行交流。 教师巡堂,了解小组搜 集资料及发言的情况,并参 与其中。 针对每个小组搜集的资 料的情况,通过提出问题引 发学生的思考。 归纳整理的集中在某个 具体的内容上,为全班交流 做准备。 教师根据事先掌握的小组讨 论的情况,将每个小组介绍 的重点随手写在黑板上。 (1) 教师分发给每个小组 一张地图,请学生在 上面找一找丝绸之路

39、的大致位置。 (2) 在地图上任选一段丝 绸之路作为测量对象, 量一量这段丝绸之路 在地图上的长度是多 少;依据比例尺,换 算出这段丝绸之路的 实际长度是多少。 (3) 根据事先了解到的当 时车辆或骆驼行走的 速度,测算出走完这 段路大约需要多长时 间;如果现在重走丝 绸之路,可以运用哪 些交通工具,所以需 要的时间又是多少。 搜集到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介绍给组内的其他同学, 每个小组还要对这些资料 进行归纳整理,并推荐一 名同学向全班做介绍。 学生进行小组交流。 每个小组出来汇报交流。 按照要求进行小组探究, 合作学习。 5。教师总结 6布置家庭作 业 :师:道路建设的飞速发展为 人们的出行提

40、供了极大的方 便,极大地节省了时间。通 过学习,同学们对丝绸之路 已经有所了解,可是你们知 道吗,在我国历史上还有一 条海上“丝绸之路呢! 向周围的人了解他们最喜欢 看的电视节目是什么。 阅读教科书 48 页认识和了 解这条海上“丝绸之路呢! 课后反思 课题: 15.怎 样 看 电 视 教学目标: 1学会处理学习与电视的关系。 2懂得怎样有效、合理地看电视。 3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4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难 点: 5教学重点:学会处理学习与电视的关系。 懂得怎样有效、合理地看电视。 6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提高调查、发表和探究能力。 教学准备: 走访、调查

41、周围的人喜欢看的电视节目。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师;在课前,老师请 同学们走访,调查了生活 在你们周围的人喜欢看的 电视节目都是什么,下面 就请同学们讲一讲,调查 的对象是谁,他喜欢看的 电视节目都是什么。 学生回答。 深入社会,自身感 悟。 2全班交流 3探究讨论 4教师总结 5布置家庭 作业 根据学生的回答按照 不同的类别写在黑板上。 “看来,由于年龄不 同,兴趣不同,人们喜欢 看的电视节目也不同。例 如,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喜 欢看的电视节目与你们的 父母喜欢看的就会有所不 同,也曾因此而产生矛盾。 在看电视的时候,你们与 父母常常因为什么问题闹 别扭?你与父母因

42、看电视 而产生矛盾的时候,你是 怎样做的?你有什么好的 建议和办法吗? 师:刚才有很多同学都提 到,同学们经常会因为自 己贪看电视而受到父母的 责怪。 师:如果像他那样,会产 生哪些危害呢?看教科书 第 53 页的一组画面,说 说它反映的是一个什么样 的问题? 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自主探 究的精神。 课后反思 课题: 16.荧 屏 前 后 教学目标: 1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2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劳动的尊重。 教学重、难 点: 教学重点:了解电视节目的制作需要荧屏前后许多工作人员的努力。 教学难点:萌发对电视工作者及劳动的尊重。 教学准备: 1如果

43、有条件,可以请电视工作者在课上与学生一起交流。 2了解电视节目制作的一般过程,绘制出简单的流程图,并了解在电 视节目中,主持人、播音员和其他工作者的人员比例。 3模拟活动的相关道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2小组讨论 3全班交流 师:在这幅读图中,有两 幅画面表现的是全家人在 一起其乐融融地看电视的 情景。我想问一问在座的 各位同学,昨日晚上谁看 了电视,看的是什么电视 节目? 教师引出课题并写在黑板 上。 师:你们最喜欢的电视工 作者是谁? 那么,有谁知道,在 一个电视节目中,除了需 要主持人、播音员以外, 还需要哪些工作人员,还 需要做哪些工作?电视节 目是怎样

44、制作出来的? 教师将学生发言的要点写 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将他们提出的各 项工作按先后顺序进行排 列。 学生自愿回答。 学生提问题 学生自愿回答。 分小组进行讨论,并要 求学生将全组同学的答 案进行归纳、整理。 以小组为单位,推选一 名代表向全班同学发表 本组得出的结论。 4教师总结 5布置家庭 作业 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工 作流程以及工作人员的比 例,并通过实例向学生做 具体说明,以帮助学生直 观地学生进行了解。 课后反思 课题: 17.书报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教学目标: 1、知道书籍、报刊和杂志是学习和生活的良师益友。 2、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3、形成健康的阅读兴趣。 4、学会在书本杂志

45、中获取有益的知识和信息。 教学重、难点: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2、故事会 3、小结 4、拓展 5、总结课文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 “大众传媒”一词,谁能说 说它的意思? 2、师归纳概括。 3、除了前面讨论过的电视, 还有哪些大众传媒? 4、报纸、杂志、图书有什么 不一样? 5、你订过或看过哪些报纸?最 喜欢的是什么?哪些信息是从报 纸上获得的? 师巡视倾听 师肯定学生所讲的故事,并 提议建立班中图书角,把自 己的图书与同学分享。 1、读书、看报对我们的学习 和生活有什么帮助? 2、师归纳小结剪报的技巧: 一、学会选择; 二、剪报时要把报纸的名称

46、和出版日期同时剪贴, 以便查证; 三、注意顺序; 四、注意美观; 五、注意剪报道德,公用或 他人的报纸,未经允许 不得随意剪用。 鼓励学生订报、看报,并养 成好习惯,还要注意剪报道 德。 生自由讨论。 生自由说说自己常 阅读的书报杂志有 哪些? 生小组交流。 1、生分组每人讲一 个从书上看到的 故事, ,并在小 组中推选出一个, 在班上交流。 2、小组把推荐的故 事向全班交流。 生自由发表意见。 生交流剪报及其体 会。 激趣学文 关注学生的阅读 兴趣和阅读取向。 分享读书心得, 培养学生的演讲 能力。 指导行动。 课后反思 课题: 18.电脑网络我的新伙伴 教学目标: 1、了解网络对于个人信息

47、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2、知道网络的两面性。 3、了解如何安全、有效、合理地使用网络。 教学重、难点: 4、了解网络对于个人信息和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准备: 电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2、探究讨论 3、演示活动 4、阅读与讨 论 5、制定公约 6、总结学习 在大众传媒中除了广播、 电视、报刊、书籍外,还 有一个神奇的新伙伴知道 是谁吗? 我们班同学家谁有电脑? 谁接触过网络?谈谈你的 感受。 师板书“积极的” 、 “消极 的”两个题目 师归纳小结。 师演示网络的功能及对人 们生活的帮助。 讨论: 1、 怎样在电脑网络中安 全、有效地获取知识 和信息。 2、 怎样才

48、能避免掉进 “网络陷阱”? 指导学生指导上网公约。 希望大家今后能自我约束, 遵守公约内容,好好利用 生自由交流、发言。 1、生以自由发言的形 式,说说电脑网络有哪 些积极的功能和作用, 对人类的工作、学习和 生活有哪些帮助;反之 如何? 2、生上网遨游。 1、看书中文字和插图, 了解网络随能带来乐趣, 可如果不加以控制,也 会影响学习和身心健康。 3、 同位讨论: 生讨论并进行签名仪式。 直入主题 自主学习探究 实地演示、操作, 加深体会。 指导行动。 网络的好处为自己服务。 课后反思 课题: 19.我们身边的交通事故 教学目标: 1、通过调查,了解本地区交通事故发生的情况。 2、感受交通事

49、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 3、进一步学习制定调查方案。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交通事故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伤害。 教学准备: 有关录象.图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 2、全班讨论 看书 6061 页:在这图 上,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为我们展现的是怎样的一 种景象?我们居住的地方 和这张图所呈现的景象有 什么不同? 虽然人们居住的地方各有 不同,但人们都有一个共 同的愿望,那就是安全健 康地生活。 出示交通事故图,问:看 了这张图,同学们有什么 想法? 阅读 62 页及统计图。 师引导学生比较。 生看图自由说,然后汇 报。 生自由发言。 从“近十年来交通事故 发生次数和死亡人数” 的统计图中,你看出了 什么?;从“交通事故 中不同年龄死亡和受伤 自主学习 抓住要点,学习 课文。 3、探究讨论 4、小组活动 5、总结课文 交通事故给人们带来了什 么影响。 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多的交 通事故?交通事故发生的 原因是什么? 师巡视并给予督促和帮助。 师强调安全问题,使学生 树立安全意识。 根据情况,提醒学生在上 下学的路上、双休日随父 母外出时也可调查。 看录像,总结课文。 的人数”的统计图中, 你了解到什么? 生小组讨论、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