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电与磁》PPT同步教案2.doc

上传人:丁** 文档编号:4179027 上传时间:2019-10-0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九章《电与磁》PPT同步教案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第九章《电与磁》PPT同步教案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九章《电与磁》PPT同步教案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九章《电与磁》PPT同步教案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九章《电与磁》PPT同步教案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九章电与磁 一、 磁现象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简单的 磁现象 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了解磁化。 2、过程和方法 感知物质的磁性和磁化现象。观察实验现象认识磁极及磁极间的的相互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重、难点: 磁极含义,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铁粉、铁钉、铜片、铝片 一、前提测评: 无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利用航海史引入磁场 我国在磁方面上取得的成就 进行新课: 1、 磁现象:磁体吸引钢铁一类物质的现象。 实验:将铁钉、铜片、铝片放在讲台上,用磁铁分别靠近它们,观察

2、磁铁 可以吸引哪些物质。 磁性: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的性质。 2、 磁极 提问: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都一样吗?你根据什么现象来判断磁性的强 弱呢? 演示:将磁铁的中间、两端分别接触铁粉,看各部分吸引铁粉的情况。 试验:62 页图 9.1-4 甲示,结论 (1)磁极:磁体的两端,吸引能力最强的地方 南极(S 极) 北极(N 极)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是怎样的呢? 试验:47 页图 8.1-4 乙示,结论 磁极间的作用规律是: 同名磁极相排斥,异名磁极相吸引 3、 磁化 让学生观察铁钉的磁化现象。 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质获得磁性的过程。 生活中的磁化现象: 探究:磁化钢针 指导学生思考 63 页的

3、“想想做做” 4、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基础训练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 完成物理基础训练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二磁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 知道磁感线可用来形象地描述磁场,知道磁感线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知道地球周围有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 2、过程和方法 观察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感知磁场的存在。 经历实验观察、总结类比的过程,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规律,初步认识 科学研究方法的很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使学生地经历分析、观察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一步提高学习物理的兴 趣

4、。 重、难点: 1、 磁场、磁感线的含义。 2、 知道磁场间的作用。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 教学课时:1 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回顾磁性、磁极、磁化的概念,回顾磁极间的作用规律。 二、导学达标: 演示:将一根条形磁铁的外面用布包好,放在桌上,用小磁针探测它的 N 极在哪端? 发现只要小磁针靠近磁铁,小磁针就发生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力的作用。 1、磁场: 试验:把小磁针放在磁体周围 结果:小磁针都发生了偏转 (1) 、结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物质,看不见、摸 不着,对放入其中的某些物质有力的作用, 我们把它叫做磁场。 把小磁针静止时北极所指的方向规定为磁场的方向。 试验:6

5、4 页图 9.2 示 结果:小磁针的排列很有规律,一系列的曲线。 (2) 、结论:把小磁针在磁场中的排列情况,用带 箭头的曲线表示出来,就可以形象描 述出磁场,这样的曲线叫磁感线。 (其方向有 N 极S 极) 磁感线是一种物理模型 几种常见的磁感线 练习:65 页画磁感线 指南针为什么总指一个方向? 2、 地磁场: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 地磁场的 N(北)极在地球南极, S(南)极在地球北极(有些偏差) 指南针所指的南北方向与地理的南北方向稍有偏差,我国宋朝的学者沈括最 早发现。 3、达标练习: 课本后 67 页 “动手动脑学物理” 完成物理基础训练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

6、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 完成物理基础训练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三、电生磁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认识电流的磁效应。 知道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的磁场相似。 理解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过程和方法 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 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认识电与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界的奥妙。 重、难点: 1、试验探究电流的磁效应的规律。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规律。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小磁针、电源

7、、导线 教学课时:2 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静止后的磁针指南的一端叫 极,又叫 极,指北 的一端叫 极,又叫 极。 2、同名磁极相互 ,异名磁极相互 ;磁极间的 相互作用是通过 发生的。 3、磁场的方向是这样规定的:小磁针静止时 极所指的 方向就是该点的 ;可以利用带箭头的曲线来描述磁 场,这样的曲线叫做 。 4、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 。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试验“猜一猜” 利用隐蔽的通电螺线管吸引小铁钉,让学生猜是 什么物体? 磁体对进入磁场的物体会发生作用,能否利用人 工作用产生磁场、控制磁场? 进行新课: 1、电流的磁效应: 试验:68 页图 9.3-

8、2 示,结果 结论: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 方向有关,这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 (这试验叫奥斯特试验) 思考:为什么手电筒、普通电线通电时吸引力好像不 存在?如何增强磁场? (做成螺线管,也叫线圈,如开始的试验) 2、探究: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猜想:通电螺线管能否产生磁场,磁场可能与哪种磁 体的相似? (1)试验:69 页图 9.3-4 示 (对比条形磁体) 结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 磁体的 磁场相似。 指出 N 极、 S 极 猜想:改变电流方向,磁场方向会不会变化? (2)试验:69 页图 9.3-4 示,但电流方向相反 结果: 结论: 指出图 9.3-5 中的 N 极、S

9、 极 讨论:能否利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普遍性的规律? (参考 70 页提示) (3)安培定则: 右手握螺线管,让四指弯向螺线管 中电流的方向,则大拇指所指的那一端就是通电 螺线管的 N 极。 练习:判断一些通电螺线管的 N、S 极 3、达标练习: 课本后 71 页 “想想议议” 完成物理基础训练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 完成物理基础训练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2、 课本后练习 T1、T2、T3。 教学后记: 四、电磁铁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什么是电磁铁。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了解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过程和方法 经

10、历探究电磁铁的过程,体会控制变量的方法。 体会评估和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 重、难点: 1、 知道电磁铁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2、 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磁铁、大头针、开关、电源、滑动变阻器、导线 教学课时:1 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磁场、螺线管知识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 演示:在通电螺线管内不插入铁芯与插入铁芯,观察对比在哪种情况下能吸起更 多的大头针(也就是哪种情况下通电螺线管的磁性较强) 。 进行新课: 1、电磁铁: (1) 、在有电流通过时有磁性,没有电流通

11、过时就没有磁性的装置。 (2) 、生产生活中常见的电磁铁 电冰箱、吸尘器、电风扇、电磁起重机等。 2、探究增强电磁铁的磁性 演示: 把电磁铁、开关、电源、滑动变阻器、导线串联起来,调整滑片的位置, 使电路中的电流大小改变。通过不同大小的电流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有 什么变化? 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时,电磁铁吸引大头针的数目有什么变化? 指导学生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强调采用控制变量法 结论:电磁铁中通过的电流表越大、线圈匝数越多、有铁芯时它的磁性越强。 电磁铁的特性:A、电磁铁的磁性有无可用通断电来控制; B、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可用电流大小、线圈匝数多少来控制。 指导学生阅读“磁悬

12、浮列车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 完成物理基础训练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五、电磁继电器 扬声器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电磁继电器和扬声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初步认识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 2、过程和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知道如何使用电磁继电器。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提高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 。 重、难点: 3、 知道电磁继电器、扬声器的结构原理。 4、 能分析有关的实际器材。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电磁继电器、灯泡、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 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复习磁场、螺线管知识 二

13、、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因素是什么? 它有什么作用? 进行新课: 1、电磁继电器: (1) 、作用:利用低电压、弱电流电路的通断,来控 制高电压、强电流电路的装置。 (2) 、结构:先观察 76 页的构造图 再实物观察。 (3) 、原理:对照结构图说明。 (4) 、使用方法:通过实验分析、说明。 (并总结作用、结构、原理) 指导学生阅读“想想做做” ,讨论回答文章中的问题。 2、扬声器: (1) 、结构:接线柱、量程、示数、分度值 (2)、原理: 注意电信号与声信号的转换 对照结构图进行说明。 3、达标练习: 课本 78 页“动手动脑学物理” 分析这几种器材,这是本节课的

14、重点内容。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2、 完成物理基础训练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六、电动机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了解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初步认识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 2、过程和方法 经历制作模拟电动机的过程,了解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了解知识如何转化成实际技术应用,进一步提高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兴趣。 重、难点: 5、 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6、 电动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电源、导线 教学课时:1 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评讲

15、上一节的物理套餐的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通电导体的周围有磁场,等效一磁体,把它放在 另一磁场中,会不会发生作用? 进行新课: 1、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实验:79 页图 9。61 示 结果: 结论:(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通电导线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力的方向跟 电流方向、磁场方向有关。 2、磁场对通电线圈的作用: 实验:80 页图 9。6-2 示 结果:转动(左右) 结论: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学生探究:让线圈转动起来 (让学生按照课本步骤完成,并说明这就是一个小电 动机) 3、电动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 (1) 、结构:转子、定子、换向器 (2)、原理:通电线圈

16、在磁场中受力转动 实质是机械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3) 、重点分析图 9。6-6 说明为什么要换向器。 (4) 、简述“生活中的电动机” 3、达标练习: 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 物理基础训练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七、磁生电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知道电磁感应现象,知道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知道发电机的原理,知道什么是交流电,知道发电机发电过程是能量转化过程。 知道我国供生产和生活用的交流电频率是 50 赫兹,能区分直流电与交流电。 2、过程和方法 探究磁生电的条件,进一步了解电和磁的关系。 观察体验发电机是如

17、何发电的。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了解探索奥秘的方法。 认识创造发明的基础是科学探索,初步具有创造意识。 重、难点: 2、 电磁感应现象,感应电流。 3、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与原理。 教学器材: 电脑平台、磁体、线圈、开关、发电机模型 教学课时:1 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丹麦物理学家 证实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 电流的磁场方向与 有关。 2、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电动机的实质是 能转化为 能。 3、直流电动机是由 、 、 、 组成的。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电流周围有磁场,哪能不能利用磁场产生电流? 进行新课: 探究:什么情况下磁可以生电?86 页图 9

18、。71 示 结果: 次序 实 验 条 件 电流表指针反应 1 置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于磁场中, 且保持导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2 更换强磁体,增强磁场,仍保持导体与磁场 相对静止。 3 把单根导线换成匝树很多的线圈,仍保持导 体与磁场相对静止。 4 维持上实验器材不变,使导线在磁场中沿不 同方向运动。 1、电磁感应:(法拉第实验) 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叫电磁感应。 产生 的电流叫感应电流。 思考:要产生感应电流需要哪些条件? 条件: (1) 、电路闭合 (2) 、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利用这结论做成电动机) 2、发电机: 看录像、然后分析总结如下: (1) 、结构:转子、定子

19、 (2)、原理:电磁感应 实质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3) 、交流电(AC): 周期性改变方向的电 流。 (4) 、频率:每秒内周期性变化的次数。 单位赫兹(赫)符号:Hz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流频率是 50Hz 3、达标练习: 1、1831 年,英国物理学家 利用磁场产生 的条 件和规律,进一步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于导体在 中运动而产生电流的现象,是一 种 。产生的电流叫做 。3、电路中产生 ,叫交变电流。4、在交变电流中,电流在每秒内周期性 叫做频率。 频率的单位是 ,简称 ,符号为 。 我国电网以交流供电,频率为 。5、发电机发电过程是 转化 过程,是把 转化成 。6、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 。 小 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1、 物理基础训练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教学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