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4 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的内容为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 6 单元生命的延续中第 20 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第 4 节性别和性别决定 。性别是一种特殊的性状, 在学生中总是存在着一种神秘感,自然成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本节内容可以 满足学生对于性别决定和性别遗传知识的需求。另外,社会上一些人仍存在着 重男轻女思想,母亲生出女孩而遭到家庭成员冷落和责备的现象并不少见。通 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生男生女问题,同时,生男生 女的原理的分析又是对上一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中遗传图解的巩固, 因此,本节内容对确定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2、、学生学习分析: (1)心理和生理特征:从年龄特征来看,初二学生平均年龄 15 岁,对什 么事情都很好奇,具有一定的探索精神。不喜欢死记硬背枯燥的知识。因此, 在学习过程中老师注重正确引导学生思维,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去分析 问题、得出结论。 (2)知识现状:本节是在初二年上期快结束时学习的,学生对生物知识已 经有所了解,学习积极性相对有所降低,为此,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特点,积极 采用形象生动的、形式多样的学习方法和学生广泛的、主动参与的学习方式, 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3)知识障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认知水平的差异会产生不同层次的 学习成果和不同的学习体会,在生男生女的原理中机率是相
3、等的,对个别学生 可能会造成认知上的困难,在综合运用上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 三、设计思想 性别和性别决定这节课很容易提高学生的兴趣,并且学生能将所学的 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解决一系列问题。 (1)教学理念:指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愿学、乐学、主 动学、会学。我设计了激发学生参与的学习的情景,通过学生做游戏的活动形 式来激发学生渴求知识,真正体验“在学习中游戏,在活动中学习” 的新理念。 (2)教学原则:根据生物课程标准要求:解释人的性别决定。 (3)教学方法: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我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 形象直观地展现给学生。设计学生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兴奋点,调动学
4、生的 学习积极性。既有利于重点的突出和难点的突破,又有利于教学效率和教学效 果的提高。 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情境教学法:创设乐学情境,激发学习情趣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法:启发学生极积思维、强化训练,倡导合作共学的教学方法。 游戏法: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 多媒体课件教学法: 四、教学目标: 1.以 XY 型为例理解性别决定的知识,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 定;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应用规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获得研究生物学问题的方法,解释生男生女及机会均等 3.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及人口教育。并能用科学态度看待生男生 女问题,同时树立“ 生男生女一样好 ”、 “
5、男女平等”的思想。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人类性别决定的方式和生男生女的原理。 难点:生男生女的原理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具(乒乓球(白色 35 个,黄色 35 个) ) 课时安排:一课时 情景导入新课: (1)投影(一张孕妇的图片)并进行提问:你们想到一个什么问题? (里面的宝宝是男孩还是女孩?) (2)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旧社会农村的婆婆对生女孩的媳妇总是不满意, 认为生不出男孩就是女人的过错。 学生活动 学生进行自由讨论。 引入课题:性别和性别决定 讲授新课: 提问:男性与女性在性别上的不同,男性与女性为什么会有性别的不同呢?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男性与女性
6、性别的差异呢?(由性状是由基因控制,基因存在 于染色体上,引出人类的染色体中决定性别的染色体是性染色体。 ) 课件:(出示男女染色体)学生看图观察男女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女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相互讨论,回答问题。 师生进行小结: 1.人类染色体的特点? 人类染色体可分为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共 23 对,其中常染色体 22 对、 性染色体 1 对。 2.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点? 男性的性染色体有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女性性染色体为两条 X 染色体。 3.人体染色体表示方法: 男性染色体表示 22+XY女性染色体表示 22+XX。 过渡:人体的染色体与人体的性别有什
7、么关系? 课件:展示性别遗传的基因图解(动画过程)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性别遗传的过程,让学生回答受到什么启发。 根据遗传规律,生殖细胞中基因不成对,男性能产生两种不同类型的精子 即男性能形成 X 精子和 Y 精子,女性只能产生 X 卵细胞,X 精子受精生女孩, Y 精子受精生男孩, 结论:生男生女是由男性(父亲)决定的。 提出问题:一对夫妇一胎中生男生女的机率是多大。 游戏:生男生女的原理 游戏规则: 1.把 70 个乒乓球(白色 35 个,黄色 35 个)放在纸箱内,分别代表男性产 生的两种生殖细胞(X、Y) ,任意选择如黄色代表 X 染色体(即代表会生女孩) ,白色代表 Y 染色体(即代表
8、生男孩) 。 2.学生轮流随机抽取乒乓球,每个同学抽两次,一次只能抽取一个,否则 无效。 3.统计数据,并进行分析(教师应强调注意数据的科学性和真实性) 4.由男女代表各 1 人,分别抽取 50 次,规则如上,同时进行统计并分析结 果。 (学生小组进行交流数据分析,教师对全班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引导学 生比较“生男 ”“生女”的比例。引导学生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进一步深入探索人 类生男生女的原理,通过游戏突破难点。 ) 引导学生进行结论: 引导学生对数据进行分析结论。 “生男” 还是“生女”是随机的, “生男”和“ 生女” 的比例基本相同。男性精子中是 X 染色体还是 Y 染色体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9、 这就是生男还是生女的原理。 课件:人的性别遗传图解生男生女机率 引导学生按照投影进行示意图的填写,了解人类的生殖过程中生男生女的 机率是相等的。 过渡:现实生活中,男女性别的比例与理论上是否保持一致? (课件)展示中国近年来六次人口普查男女性别的比例,并引导学生分析 其原因。 归纳总结: 利用板书进行小结。同时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1.提倡男女平等的思想,坚决杜绝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2.男女的比例出现的问题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男生大大超过女性,对 于男性面临的问题:不好好努力,争取一番事业,以后在社会上不能立足,同 时不能拥有幸福的家庭;对于女生来讲,更不能在中学时代出现早恋的现象, 走
10、上社会,有机会选择更优秀的对象。 随堂练习 1.生男还是生女主要决定于母亲,与父亲无关。 2.小明是个男孩,他只接受了父亲的基因,而没有接受母亲的基因? 3.小明的父母如果再生一个孩子,从理论上讲,生男孩的机率有多大? 课后拓展: 1.人们的观念和医疗技术会不会影响男女性别的比例? 2.男女性别比例不平衡会对社会产生负面影响吗? 板书设计: 第 4 节 性别和性别决定 一、人的性别由性染色体组成决定 二、子代的性别取决于与卵细胞结合 的精子类型 课后反思: 学生在学习中有很浓的学习兴趣,参与性非常高,在读图、游戏中充分掌 握本节课的知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在游戏中突破重难点。采用学生抽
11、取黄白球的游戏,理解生男生女的原 理。全班同学参与,并由此学生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以真正达到掌握知 识的目的,并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强烈的求知欲和科学的探究精神。特别是在学 生活动中,活动的结果抽取黄白两球的比例与设计意图和原理出现大的差异时, 我及时调整思路,一是从学生中抽取两次摸到不同的球的比例进行原理的分析; 二是从同学们的表情中结合社会现象“重男轻女” 是不符合社会发展和时代要求 的,引导学生转变这种传统的封建思想,既能达到教学的知识目的,又能对学 生进行人口主义青春期进行情感教育,从而正确树立男女平等的思想和正确的 人生观及价值观思想。 2.活动有实效,全班同学都参与。平时上课不太积极的学生,也都积极表 现,如的摸球时手放在箱子里认真的慎重的摸出一球。这真正能达到课程改革 面向全体学生 ,同时让学生乐于参与、乐于学习。 3.创设生物教学情景,启发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 创设乐学情境,加强师生的信息交流,优化和完善课堂环节。 常染色体 22 对 性染色体 1 对:男性为 XY,女性为 XX 男性能形成 X 精子和 Y 精 子 女性只能形成 X 卵细胞 X 精子受精生女孩,Y 精子受精生男孩 7C学 科 网 , 最 大 最 全 的 中 小 学 教 育 资 源 网 站 , 教 学 资 料 详 细 分 类 下 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