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32 页) 2016-2017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九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抛物线 y=(x1) 2+2 的顶点坐标是( ) A ( 1,2) B (1,2) C (1, 2) D (1,2)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3如图,在ABC 中,DEBC ,AD=6,DB=3 ,AE=4,则 AC 的长为( ) A2 B4 C6 D8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OP 过点(1,3) ,则 tan 的值是( ) A B3 C D 5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 C 在
2、 AB 的延长线上,CD 与O 相切于点 D, 若C=40,则 CDA 的度数是( ) A110 B115 C120 D125 6如图,A、B 是曲线 y= 上的点,经过 A、B 两点向 x 轴、y 轴作垂线段,若 第 2 页(共 32 页) S 阴影 =1,则 S1+S2=( ) A3 B4 C5 D6 7如图,反比例函数 y1= 与一次函数 y2=ax+b 交于点(4,2) 、 ( 2,4)两点, 则使得 y1y 2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 A 2 x4 Bx2 或 x4 C 2x0 或 0x 4 D 2x 0 或 x4 8根据表中的二次函数 y=ax2+bx+c 的自变量 x 与函数
3、 y 的对应值,可判断该二 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 ) x 1 0 1 2 y 4 0.5 2 0.5 A只有一个交点 B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分别在 y 轴两侧 C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均在 y 轴同侧 D无交点 9已知二次函数 y=x2+(m1)x+1,当 x1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而 m 的 取值范围是( ) Am=1 Bm=3 Cm 1 Dm 1 第 3 页(共 32 页) 10如图,已知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过 O 点作 OEAC , 交 AB 于 E,若 BC=4,AOE 的面积是 5,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E=5 BBOE=BCE CCE
4、 OB DsinBOE=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1若 = ,则 = 12已知线段 AB=a,C、C是线段 AB 的两个黄金分割点,则 CC= 13如图,网格中的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1,ABC 的每一个顶点都在网 格的交点处,则 sinA= 14如图,直线 y=x+b(b 0)与双曲线 y= (x 0)交于 A、B 两点,连接 OA、OB,AMy 轴于 M,BNx 轴于 N,现有以下结论: OA=OB;AOMBON ;若AOB=45,则 SAOB =k;当 AB= 时, AM=BN=1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第 4 页(共 32 页) 三、解答题(共 9 小题
5、,共 90 分) 15求值: cos245sin30tan60+ sin60 16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 A(1,9) ,且其图象经过点(1,5)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该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点为 B、C,求ABC 的面积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A( 2,1) 、 B(3 ,2 ) 、C(1,4) (1)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在第二象限内画出将ABC 放大为原来的 2 倍后的 A 1B1C1 (2)画出ABC 绕 C 点逆时针旋转 90后得到的 A2B2C 18如图,ABC 中,D 为 BC 上一点,BAD=C,AB=6,BD=4,求
6、 CD 的 长 19已知:如图,在O 中,直径 CD 交弦 AB 于点 E,且 CD 平分弦 AB,连接 OA,BD (1)若 AE= ,DE=1,求 OA 的长 (2)若 OABD,则 tanOAE 的值为多少? 第 5 页(共 32 页) 20如图,根据道路管理规定,直线 l 的路段上行驶的车辆,限速 60 千米/时, 已知测速站点 M 距离直线 l 的距离 MN 为 30 米(如图所示) ,现有一辆汽车匀 速行驶,测得此车从 A 点行驶到 B 点所用时间为 6 秒,AMN=60, BMN=45 (1)计算 AB 的长; (2)通过计算判断此车是否超速 ( 1.4, 1.7) 21如图,直
7、线 y=mx+n 与双曲线 y= 相交于 A(1,2) 、B(2,b)两点,与 y 轴相交于点 C (1)求 m,n 的值; (2)若点 D 与点 C 关于 x 轴对称,求ABD 的面积; (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异于 D 点的点 P,使得 SPAB =SDAB ?若存在,直接 写出 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2为了节省材料,某水产养殖户利用水库的一角MON(MON=135 )的 两边为边,用总长为 120m 的围网在水库中围成了如图所示的三块区域, 其中区域为直角三角形,区域为矩形,而且四边形 OBDG 为直角梯形 (1)若这块区域的面积相等,则 OB 的长度为 m; 第 6 页(共
8、 32 页) (2)设 OB=x,四边形 OBDG 的面积为 ym2, 求 y 与 x 之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明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设这三块区域的面积分别为 S1、S 2、S 3,若 S1:S 2:S 3=3:2:1,求 GE:ED:DC 的值 23某班“手拉手” 数学学习互助小组对矩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与矩形两邻 边的数量关系进行探究时,遇到以下问题,请你逐一加以解答: (1)如图 1,正方形 ABCD 中,EFGH,EF 分别交 AB,CD 于点 E,F,GH 分 别交 AD,BC 于点 G,H ,则 EF GH;(填“ ”“=”或“”) (2)如图 2,矩形 ABCD 中,EFGH
9、,EF 分别交 AB,CD 于点 E,F,GH 分别 交 AD,BC 于点 G,H ,求证: = ; (3)如图 3,四边形 ABCD 中,ABC=ADC=90, BC=3,CD=5, AD=7.5,AMDN,点 M,N 分别在边 BC,AB 上,求 的值 第 7 页(共 32 页) 2016-2017 学年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九年级(上)期末 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 分) 1抛物线 y=(x1) 2+2 的顶点坐标是( ) A ( 1,2) B (1,2) C (1, 2) D (1,2)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直接利用顶点
10、式的特点可写出顶点坐标 【解答】解:顶点式 y=a(x h) 2+k,顶点坐标是(h,k) , 抛物线 y=( x1) 2+2 的顶点坐标是(1,2) 故选 D 2下列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考点】中心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解答】解:A、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 A 正确; B、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 B 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 C 错误; D、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 D 错误 故选:A 3如图,在ABC 中,DEBC ,AD=6,DB=3 ,
11、AE=4,则 AC 的长为( ) 第 8 页(共 32 页) A2 B4 C6 D8 【考点】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 【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求出 EC,即可解答 【解答】解:DEBC, ,即 , 解得:EC=2, AC=AE+EC=4+2=6 ; 故选:C 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 OP 过点(1,3) ,则 tan 的值是( ) A B3 C D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坐标与图形性质 【分析】根据正切函数是对边比邻边,可得答案 【解答】解:如图:作 PCy 轴于点 C, , tan= = , 故选 A 第 9 页(共 32 页) 5如图,AB 是O 的直径,点 C 在 AB 的延
12、长线上,CD 与O 相切于点 D, 若C=40,则 CDA 的度数是( ) A110 B115 C120 D125 【考点】切线的性质 【分析】连接 OD,如图,根据切线的性质得ODC=90,利用互余得 COD=50,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 ODA= COD=25,然后计算ODC +ODA 即可 【解答】解:连接 OD,如图, CD 与O 相切于点 D, ODCD, ODC=90, COD=90C=90 40=50, OA=OD, A=ODA , 而COD=A +ODA , ODA= COD=25, CDA=ODC+ODA=90+25=115 故选 B 第 10 页(共 3
13、2 页) 6如图,A、B 是曲线 y= 上的点,经过 A、B 两点向 x 轴、y 轴作垂线段,若 S 阴影 =1,则 S1+S2=( ) A3 B4 C5 D6 【考点】反比例函数系数 k 的几何意义 【分析】首先根据反比例函数 中 k 的几何意义,可知 S 矩形 ACOD=S 矩形 BEOF=|k|=3,又 S 阴影 =1,则 S1=S 矩形 ACODS 阴影 =2,S 2=S 矩形 BEOFS 阴影 =2,从而求出 S1+S2 的值 【解答】解:A、B 是曲线 y= 上的点,经过 A、 B 两点向 x 轴、y 轴作垂线 段, S 矩形 ACOD=S 矩形 BEOF=3, 又S 阴影 =1,
14、 S 1=S2=31=2, S 1+S2=4 故选 B 7如图,反比例函数 y1= 与一次函数 y2=ax+b 交于点(4,2) 、 ( 2,4)两点, 则使得 y1y 2 的 x 的取值范围是( ) 第 11 页(共 32 页) A 2 x4 Bx2 或 x4 C 2x0 或 0x 4 D 2x 0 或 x4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求 x 的范围就是求一次函数的图象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上边时对应 的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解答】解:根据函数的图象可得:x 的取值范围是 2x0 或 0x4 故选 D 8根据表中的二次函数 y=ax2+bx+c 的自变量 x 与函数
15、y 的对应值,可判断该二 次函数的图象与 x 轴( ) x 1 0 1 2 y 4 0.5 2 0.5 A只有一个交点 B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分别在 y 轴两侧 C有两个交点,且它们均在 y 轴同侧 D无交点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由条件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再进行判断即可 【解答】解: 由题意可知抛物线过(0,0.5) , (1, 2) , (1,4) , 第 12 页(共 32 页) 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可得 ,解得 , 抛物线解析式为 y=0.5x23x+0.5, 令 y=0 可得 0.5x23x+0.5=0,解得 x=3+ 或 x=3 ,都大于 0, 抛物线与 x 轴有两个交点,且它
16、们都在 y 轴的右侧, 故选 C 9已知二次函数 y=x2+(m1)x+1,当 x1 时,y 随 x 的增大而增大,而 m 的 取值范围是( ) Am=1 Bm=3 Cm 1 Dm 1 【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 【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利用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不大于 1 列式计算即可 得解 【解答】解: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 x= , 当 x1 时,y 的值随 x 值的增大而增大, 1, 解得 m1 故选 D 10如图,已知矩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点 O,过 O 点作 OEAC , 交 AB 于 E,若 BC=4,AOE 的面积是 5,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第 13 页(共
17、 32 页) AAE=5 BBOE=BCE CCE OB DsinBOE= 【考点】矩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A、作辅助线,构建矩形 AGOF,利用面积为 5,代入面积公式可求得 AE 的长为 5,此说法正确; B、证明ABC +EOC=180,根据对角互补的四边形四点共圆得:E、B 、C、O 四点共圆,则BCE=BOE,此说法正确; C、因为 E、B、C、O 四点共圆,所以根据垂径定理可知:要想 OBCE,得保 证过圆心的直线平分弧,即判断弦长 BE 和 OE 的大小即可; D、利用同角的三角函数计算 【解答】解:A、过 O 作 OFAD 于 F,作 OGAB 于 G, 四边形 AB
18、CD 是矩形, AC=BD,OA= AC,OD= BD, OA=OD, AF=FD= AD= BC=2, AGO= BAD=AFO=90, 四边形 AGOF 是矩形, OG=AF=2, S AEO = AEOG=5, AE= = =5, 所以此选项的说法正确; B、OEAC, 第 14 页(共 32 页) EOC=90 ABC=90 , ABC+EOC=180, E 、B 、C、O 四点共圆, BCE=BOE, 所以此选项的说法正确; C、在 RtBEC 中,由勾股定理得:BE= =3, AB=3+5=8, AC= = =4 , AO= AC=2 , EO= = = , OEBE, E 、B
19、、C、O 四点共圆, EOC=90, EC 是直径, EC 与 OB 不垂直; 此选项的说法不正确; D、sinBOE=sinBCE= = , 所以此选项的说法正确, 因为本题选择说法错误的, 故选 C 第 15 页(共 32 页) 二、填空题(共 4 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20 分) 11若 = ,则 = 【考点】比例的性质 【分析】根据合比性质,可得答案 【解答】解: = ,则 = = , 故答案为: 12已知线段 AB=a,C、C是线段 AB 的两个黄金分割点,则 CC= ( 2)a 【考点】黄金分割 【分析】根据黄金分割点的定义,知较短的线段=原线段的 倍,可得 BC 的长,同理求
20、得 AC的长,则 CC即可求得 【解答】解:线段 AB=a,C、C是线段 AB 的两个黄金分割点, 较小线段 AC=BC= a, 则 CC=ABACBC=a2 a=( 2)a 故答案是:( 2)a 第 16 页(共 32 页) 13如图,网格中的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都是 1,ABC 的每一个顶点都在网 格的交点处,则 sinA= 【考点】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 【分析】过 B 作 BD 垂直于 AC,利用面积法求出 BD 的长,在直角三角形 ABD 中,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求出 sinA 的值即可 【解答】解:过点 B 作 BDAC , AB= = ,BC=3,AC= =2 , S ABC = 32
21、= 2 BD, 解得:BD= , 在 RtABD 中,sinA= = = , 故答案为: 14如图,直线 y=x+b(b 0)与双曲线 y= (x 0)交于 A、B 两点,连接 OA、OB,AMy 轴于 M,BNx 轴于 N,现有以下结论: OA=OB;AOMBON ;若AOB=45,则 SAOB =k;当 AB= 时, AM=BN=1其中结论正确的是 第 17 页(共 32 页)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设点 A(x 1,y 1) ,B(x 2,y 2) ,根据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即可 得出 x1y1=x2y2=k,将 y=x+b 代入 y
22、= 中,整理后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即可得 出 x1x2=k,从而得出 x2=y1、x 1=y2,即 ON=OM、AM=BN,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 定定理 SAS 即可证出AOMBON,正确;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 出 OA=OB,正确;作 OHAB 于点 H,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 形的性质即可得出AOH=BOH=22.5、AOM=BON=22.5 ,由相等的边角 关系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AAS 即可证出AOMAOH,同理即可得出 AOM AOHBONBOH,再利用反比例系数 k 的几何意义即可得出 SAOB =k,正确;延长 MA、NB 交于 G 点,由 NG=OM=ON=MG
23、、BN=AM 可 得出 GB=GA,进而得出AB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结合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以及 AB= 即可得出 GA、GB 的长度,由 OM、ON 的值不确定故无法得出 AM、BN 的值,错误综上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解:设点 A(x 1,y 1) ,B(x 2,y 2) , 点 A、B 在双曲线 y= 上, x 1y1=x2y2=k 将 y=x+b 代入 y= 中,整理得:x 2bx+k=0, x 1x2=k, 又x 1y1=k, x 2=y1,x 1=y2, ON=OM,AM=BN 第 18 页(共 32 页) 在OMA 和 ONB 中, , AOM BON(SAS) ,正确; A
24、OM BON, OA=OB, OA=OB,AOMBON ,正确; 作 OHAB 于点 H,如图 1 所示 OA=OB,AOB=45,AOMBON , AOH= BOH=22.5,AOM=BON=22.5 在AOM 和 AOH 中, , AOM AOH(AAS) , 同理:BONBOH, AOM AOHBONBOH, S AOB =SAOH +SBOH =SAOM +SBON = k+ k=k,正确; 延长 MA、NB 交于 G 点,如图 2 所示 NG=OM=ON=MG,BN=AM, GB=GA, ABG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当 AB= 时,GA=GB= AB=1, OM、ON 不确定, 无法
25、得出 AM=AN=1, 错误 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 故答案为: 第 19 页(共 32 页) 三、解答题(共 9 小题,共 90 分) 15求值: cos245sin30tan60+ sin60 【考点】实数的运算;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 【分析】本题涉及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平方、二次根式化简 3 个考点在计 算时,需要针对每个考点分别进行计算,然后根据实数的运算法则求得计算结 果 【解答】解: cos245sin30tan60+ sin60 = + = + = 16已知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为 A(1,9) ,且其图象经过点(1,5)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该函数图象与 x 轴的交
26、点为 B、C,求ABC 的面积 第 20 页(共 32 页) 【考点】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分析】 (1)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抛物线解析式; (2)通过解方程(x1) 2+9=0 得到 B、C 两点的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 式求解 【解答】解:(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y=a(x 1) 2+9, 把(1,5)代入得 a(1 1) 2+9=5,解得 a=1, 所以抛物线解析式为 y=(x1) 2+9; (2)当 y=0 时,(x1) 2+9=0,解得 x1=4,x 2=2, 所以 B、C 两点的坐标为(2,0) , (4,0) , 所以ABC 的面积= 9(4+
27、2)=27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 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 A( 2,1) 、 B(3 ,2 ) 、C(1,4) (1)以原点 O 为位似中心,在第二象限内画出将ABC 放大为原来的 2 倍后的 A 1B1C1 (2)画出ABC 绕 C 点逆时针旋转 90后得到的 A2B2C 【考点】作图-位似变换;作图 -旋转变换 【分析】 (1)把点 A、B、C 的横纵坐标都乘以 2 得到 A1、B 1、C 1 的坐标,然后 第 21 页(共 32 页) 描点即可; (2)利用网格特点和旋转的性质画出点 A、B 的对应点 A2、B 2 即可得到 A2B2C 【解答】解:(1)如图,A 1B1C
28、1 为所作; (2)如图,A 2B2C 为所作; 18如图,ABC 中,D 为 BC 上一点,BAD=C,AB=6,BD=4,求 CD 的 长 【考点】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分析】易证BAD BCA,然后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求出 BC,从而可 得到 CD 的值 【解答】解:BAD=C,B=B , BAD BCA, = AB=6,BD=4, = , BC=9, 第 22 页(共 32 页) CD=BCBD=94=5 19已知:如图,在O 中,直径 CD 交弦 AB 于点 E,且 CD 平分弦 AB,连接 OA,BD (1)若 AE= ,DE=1,求 OA 的长 (2)若 OABD,则 ta
29、nOAE 的值为多少? 【考点】圆周角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分析】 (1)根据垂径定理可得 ODAB,然后设 AO=x,则 DO=x,EO=x 1,利 用勾股定理可得( ) 2+(x 1) 2=x2,再解即可; (2)首先证明AEOBEO,进而可得 EO=ED,然后可得OAB=30 ,再利用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可得答案 【解答】解:(1)直径 CD 交弦 AB 于点 E,且 CD 平分弦 AB, ODAB, 设 AO=x,则 DO=x, DE=1 , EO=x1, 在 RtAOE 中: AE2+EO2=AO2, ( ) 2+(x1) 2=x2, 解得:x=3, AO=3; (2)OABD, 第
30、23 页(共 32 页) OAB= EBD, 直径 CD 交弦 AB 于点 E,且 CD 平分弦 AB, AE=BE,EOAB, 在AOE 和BDE 中 , AEOBEO(ASA) EO=ED, AO=DO, OE= AO, OAE=30, tanOAE= 20如图,根据道路管理规定,直线 l 的路段上行驶的车辆,限速 60 千米/时, 已知测速站点 M 距离直线 l 的距离 MN 为 30 米(如图所示) ,现有一辆汽车匀 速行驶,测得此车从 A 点行驶到 B 点所用时间为 6 秒,AMN=60, BMN=45 (1)计算 AB 的长; (2)通过计算判断此车是否超速 ( 1.4, 1.7)
31、 【考点】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第 24 页(共 32 页) 【分析】 (1)已知 MN=30m,AMN=60,BMN=45求 AB 的长度,可以转化 为解直角三角形; (2)求得从 A 到 B 的速度,然后与 60 千米/时16.66 米/ 秒,比较即可确定答 案 【解答】解:(1)在 RtAMN 中,MN=30 ,AMN=60, AN=MNtanAMN=30 在 RtBMN 中, BMN=45 , BN=MN=30 AB=AN+BN=(30+30 )米; (2)此车从 A 点行驶到 B 点所用时间为 6 秒, 此车的速度为:(30+30 )6=5 +5 13.66, 60 千米/ 时 16.
32、66 米/秒, 13.66 16.66 不会超速 21如图,直线 y=mx+n 与双曲线 y= 相交于 A(1,2) 、B(2,b)两点,与 y 轴相交于点 C (1)求 m,n 的值; (2)若点 D 与点 C 关于 x 轴对称,求ABD 的面积; (3)在坐标轴上是否存在异于 D 点的点 P,使得 SPAB =SDAB ?若存在,直接 写出 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第 25 页(共 32 页) 【考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分析】 (1)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 m,n 的值; (2)根据关于 x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 D 的坐标,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 计算即可; (3)
33、分点 P 在 x 轴上和点 P 在 y 轴上两种情况,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即 可 【解答】解:(1)点 A( 1,2)在双曲线 y= 上, 2= , 解得,k=2,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 b= =1, 则点 B 的坐标为(2,1) , , 解得,m=1, n=1; (2)对于 y=x+1,当 x=0 时,y=1, 点 C 的坐标为( 0,1 ) , 点 D 与点 C 关于 x 轴对称, 点 D 的坐标为( 0,1) , 第 26 页(共 32 页) ABD 的面积 = 23=3; (3)对于 y=x+1,当 y=0 时,x=1 , 直线 y=x+1 与 x 轴的交点坐标为( 0,1)
34、 , 当点 P 在 x 轴上时,设点 P 的坐标为(a,0) , SPAB = |1a|2+ |1a|1=3, 解得,a=1 或 3, 当点 P 在 y 轴上时,设点 P 的坐标为(0,b) , SPAB = |1b|2+ |1b|1=3, 解得,b=1 或 3, P 点坐标为(1,0)或(3,0)或(0,1)或(0,3) 22为了节省材料,某水产养殖户利用水库的一角MON(MON=135 )的 两边为边,用总长为 120m 的围网在水库中围成了如图所示的三块区域, 其中区域为直角三角形,区域为矩形,而且四边形 OBDG 为直角梯形 (1)若这块区域的面积相等,则 OB 的长度为 20 m;
35、(2)设 OB=x,四边形 OBDG 的面积为 ym2, 求 y 与 x 之的函数关系式,并注明自变量 x 的取值范围; 设这三块区域的面积分别为 S1、S 2、S 3,若 S1:S 2:S 3=3:2:1,求 GE:ED:DC 的值 【考点】二次函数的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相似三角形的应用 【分析】 (1)首先证明 EG=EO=DB,DE=FC=OB,设 OB=CF=DE=x,则 第 27 页(共 32 页) GE=OE=BD= =40x,由这块区域的面积相等,得到 (40x) 2= x(40 x) ,解方程即可 (2)根据直角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即可由 S1:S 2:S 3=3:2:1,
36、肯定 (40x) 2= ( x2+800) ,推出 x= 或 40(舍弃) ,求得 EG=40 = ,ED= ,DC= EG= ,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由题意可知,MON=135, EOB=D= DBO=90, EGO= EOG=45 , EG=EO=DB,DE=FC=OB ,设 OB=CF=DE=x,则 GE=OE=BD= =40x, 这块区域的面积相等, (40x) 2= x(40x) , x=20 或 40(舍弃) , BC=20m 故答案为 20 (2)y= ( 40x)= x2+800(0x40) S 1:S 2:S 3=3:2:1, (40x) 2= ( x2+800
37、) , x= 或 40(舍弃) , EG=40 = ,ED= ,DC= EG= , 第 28 页(共 32 页) EG:DE:DC= : : =6:3:4 23某班“手拉手” 数学学习互助小组对矩形内两条互相垂直的线段与矩形两邻 边的数量关系进行探究时,遇到以下问题,请你逐一加以解答: (1)如图 1,正方形 ABCD 中,EFGH,EF 分别交 AB,CD 于点 E,F,GH 分 别交 AD,BC 于点 G,H ,则 EF = GH;(填“ ”“=”或“”) (2)如图 2,矩形 ABCD 中,EFGH,EF 分别交 AB,CD 于点 E,F,GH 分别 交 AD,BC 于点 G,H ,求证
38、: = ; (3)如图 3,四边形 ABCD 中,ABC=ADC=90, BC=3,CD=5, AD=7.5,AMDN,点 M,N 分别在边 BC,AB 上,求 的值 【考点】相似形综合题 【分析】 (1)EF=GH如图 1 中,过点 A 作 APGH,交 BC 于 P,过点 B 作 BQ EF,交 CD 于 Q,交 BQ 于 T先证明四边形 AEFP、四边形 BHGQ 都是平行 四边形,推出 AP=GH,EF=BQ再证明ABPBCQ,推出 AP=BQ,即可解决 问题 (2)过点 A 作 APEF,交 CD 于 P,过点 B 作 BQGH,交 AD 于 Q,如图 1, 易证 AP=EF, GH
39、=BQ,PDAQAB,然后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就可解决问 题; (3)过点 D 作平行于 AB 的直线,交过点 A 平行于 BC 的直线于 R,交 BC 的延 第 29 页(共 32 页) 长线于 S,如图 3,易证四边形 ABSR 是矩形,由(1)中的结论可得 = 设 SC=x,则 AR=BS=3+x,由ARDDSC,得 = = = = , 推出 DR= x,DS= (x+3) ,在 RtARD 中,根据 AD2=AR2+DR2,可得 7.52=(x +3) 2+( x) 2,求出 x 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1)如图 1 中,过点 A 作 APGH,交 BC 于 P,过点 B 作 BQ
40、 EF,交 CD 于 Q,交 BQ 于 T 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 ABDC,ADBC AB=BC,ABP=C=90 四边形 AEFP、四边形 BHGQ 都是平行四边形, AP=GH,EF=BQ 又GHEF , AP BQ, PBT +ABT=90,ABT +BAT=90 , CBQ= BAT, 在ABP 和BCQ 中, , ABPBCQ, AP=BQ, EF=GH, 第 30 页(共 32 页) 故答案为= (2)过点 A 作 APEF,交 CD 于 P,过点 B 作 BQGH,交 AD 于 Q,如图 2,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AB DC ,ADBC 四边形 AEFP、四边形 B
41、HGQ 都是平行四边形, AP=EF,GH=BQ 又GHEF ,AP BQ, QAT +AQT=90 四边形 ABCD 是矩形,DAB=D=90, DAP+DPA=90, AQT=DPA PDAQAB, = , = ; (3)过点 D 作平行于 AB 的直线,交过点 A 平行于 BC 的直线于 R,交 BC 的延 长线于 S,如图 3, 则四边形 ABSR 是平行四边形 ABC=90 ,ABSR 是矩形, 第 31 页(共 32 页) R=S=90,RS=AB=10,AR=BS AMDN, 由(1)中的结论可得 = , 设 SC=x,则 AR=BS=3+x, ADC=R=S=90, ADR+RAD=90, ADR+SDC=90, RAD=CDS, ARD DSC, = = = = , DR= x,DS= (x+3) , 在 RtARD 中,AD 2=AR2+DR2, 7.5 2=(x +3) 2+( x) 2, 整理得 13x2+24x189=0,解得 x=3 或 , AR=6 ,AB=RS= , = = 第 32 页(共 32 页) 2017 年 2 月 25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