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体育测量与评价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体育测量与评价 课程类别 (必修 /选修) : 必修 课程英文名称: Measurement and Assessment of Sports 总学时 /周学时 /学分: 48/单周 4、双周 2/3 其中实验学时: 0 先修课程: 运动生理学、运动解剖学、体育统计学等专业基础 授课时间: 周二 1-2 节、周四 1-2 节 (单周 ) 授课地点: 松山湖校区 6A 教学楼 授课对象: 15 级社会体育专业 开课院 系 : 教育学院 (师范学院 ) 任课教师姓名 /职称: 张博涵 /讲师 联系电话: 77525 Email: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
2、 周二 教学楼 现场及电话答疑 课程考核方式: 开卷 ( ) 闭卷 ( V) 课程论文 ( ) 其它 ( V,分组实作报告 ) 使用教材: 高等学校教材体育测量与评价,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料: 体育统计陈及治 主编 人民体育出版社 课程简介 : 体育测量与评价是对体育范畴内身体综合能力及有关因素进行测量与价值判断的一门应用学科,为运动实践提供了各种测量和评价的基本理论与方法,有着较高的实用价值。通过课 程学习,使学生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一般原理,学习和掌握常用的体育测量与评价方法,培养学生应用体育测量与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体育运动具体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耐心、细致、实事求是的工作作
3、风,为今后从事运动、医疗、科研等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理解并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方法技术,掌握编制成套测验原则,具备根据测验目的,选择测量指标、测量与评价方法,正确理解测量意义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明确学习目的,调动、发挥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好地完成本大纲所提出的任务,达到预期目的。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测量与评价的技术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 48 学时的教学,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加强学生责任感及价值观的培养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及组织能力。 本课程 与学生
4、核心能力培养之间的关联 (授课对象为 理工科专业学生的课程 填写此栏 ): 核心能力 1. 核心能力 2. 核心能力 3. 核心能力 4. 核心能力 5. 核心能力 6. 核心能力 7 核心能力 8 理论教学进程表 周次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作业安排 1 任课教师及课程 大纲介绍 4 认识授课教师背景并对于体育测量与评价有初步 的认识 课堂讲授 无 2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测量的步骤与注意事项 课堂讲授 无 3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 4 体育测验编制 课堂讲授 无 4 身体形态的测量 2 身体组成剖析 课堂讲授 无 与评价 5 身体形态的测量
5、与评价 4 身体姿势判定 课堂讲授 无 6 心肺功能的测量 与评价 2 心肺耐力检测 课堂讲授 无 7 心肺功能的测量 与评价 4 呼吸机能检测 课堂讲授 无 8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量与评价 2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 课堂讲授 无 9 评价与结果呈现 4 学习如何呈现评价结果 课堂讲授 无 10 测验流程编排 2 设计编排一套完整的测验流程 课堂讲授 无 16 重点回顾与师生 交流 2 回顾本学期的上课重点 课堂讲授 无 合计: 32 实践教学进程表 周次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重点与难点 项目类型(验证 /综合 /设计) 教学 方式 11 根据专项设计运动技术水平的测评 -前置测验
6、2 流程實施與數據分析是否有問 題 综合 实训 12 根据专项设计运动技术水平的测评 -正式測驗 4 测验适用的人群及测验指标的选 择 综合 实训 13 资料分析 2 将数据数据统整并分析处理 综合 实训 14 体育测量与评价 成果展示 4 分享所得之重要结果 综合 实训 15 体育测量与评价 成果展示 4 分享所得之重要结果 综合 实训 合计: 16 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考核 形式 评价标准 权重 到堂情况 考勤 20% 课堂表现 随堂问答 10% 期末考核 统一时间集中进行理论知识总复习指导 1.评价标准:试卷按知识点 解答。 2.要求:掌握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本理论知识及方法,按时完成考试
7、。 30% 期末报告 1.评价标准:对于量测设计的完整性 2.要求:能完善的设计量测内容及有效的使用器材,并完成分析。 40% 大纲 编写时间: 2018/03/05 系( 部 )审查意见: 。 系( 部 )主任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 注: 1、课程 教学目标:请 精炼概括 3-5 条目标,并注明每条目标所要求的学习目标层次 ( 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 ) 。本课程教学 目标须与授课对象的专业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2、学生核心能力即毕业要求 或培养要求 ,请 任课教师 从授课对象人才培养方案中对应部分复制 ( http:/ 3、教学方式可选:课堂讲授 /小组 讨论 /实验 /实训 4、 若课程无理论教学环节或无实践教学环节,可将相应的教学进度表删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