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第 19 讲 欧美的工业革命 考点 1| 改变世界的力量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整合 厘清史实 一、首先从英国开始的条件 1. 政 治 保 障 : 17 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2. 基本条件 (1) 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 (2) 对外掠夺和奴隶贸易,使英国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3) 工 场 手 工 业 为 新 技 术 的 采 用 和 发 明 提 供 了 坚 实 的 基 础 。 二、 成就 1. 机器的发明 (1)1733 年,凯伊发明飞梭。 (2)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 (3) 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被发明出来。 2. 动力的
2、革新 (1) 表 现 : 1782 年,瓦特研制出改良的蒸汽机。 (2) 影响:解决了大工业所需的动力问题,极大地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 3.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1)1814 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制造出蒸汽机车。 (2) 英国修建了第一条铁路, 19 世纪中期,英国的主要铁路干线相继建成。 易误辨析 工业革命开始和完成的标志 2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哈格里夫斯发明的珍妮纺纱机,不是凯伊的飞梭,也不是瓦特改良的蒸 汽机。工业革命完成的标志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而是机器制造业的建立。 三、结果 机器制造业的诞生,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基本完成。英国成为当时世界上工业最发 达的 国家,被称
3、为“世界工厂” 。 四、扩展 欧美国家相继确立了近代工厂制度,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易误辨析 工场与工厂 工场是以手工劳动为主,以分散的家庭生产为组织形式;工厂是实行大机器生产,集中 3 生产,分工细致,人成为机器的附庸。 教材补遗 圈地运动 14 15 世纪,在农奴制解体的过程中,英国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通过暴力把农民从土地上 赶走,强占农民的份地及公有地,剥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所有权,限制或取消原有 的共同耕地权和 畜牧权,把强占的土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这就是英国 历 史 上 的 “圈 地 运 动 ” 。 圈 地 运 动 是 影 响 英 国 历 史 发 展 走 向 的
4、 重 大 转 折 点 。 在 经 济 上 , 圈 地 运 动对农业、手工业以及商业的 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原始资本积累和自 由劳动力;在社会层面上,圈地运动促进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成为推动 17 世纪英国政治 革命、工业革命的重要因素。总之,圈地运动在客观上推动了英国社会结构的变化,促进了 英国社会的发展。 素养对接 融会贯通 素 养 1时 空 观 念 4 素 养 2史 料 实 证 ?探究 工业革命的影响 史料一 正是由于一系列纺织机器的发明,使用旧式纺车和织机的手工业者遭到了排挤, 他们 破产之后,便成为雇佣工人。 产生了一批租用五十英亩、一百英亩、二百英亩或 者更多的土
5、地的大佃农,他们建立起大农场 ( 那些小自耕农 ) 或者流入城市出卖劳动力, 或者成为农场主的雇工 随着冶铁工业和机器制造业的发展,农业机械日益增多。 许永璋 世界近代工业革命史 料二 英国社会史学家阿萨 勃里格斯曾这样描述: “像过分拥挤和贫民窟这样的词 , 在 19 世纪初尚感新鲜,而到该世纪末,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感受到其现实性,每一个大城市 都有一个或几个挤满了工人的贫民窟,仅在伦敦万人聚居的贫民窟就有 20 个以上。 ”工厂作 为新兴城市发展的核心力量,大部分居民的生活都围绕它展开,但当时城市在居民供水、 污水处理和卫生保健等方面十分落后。由于尚未建立垃圾清扫制度,垃圾粪便在城市街道上
6、随处 可见,严重损害了居民的身体健康。 李明超 工业化时期英国的城市社会问题及初步治理 问题 5 (1) 根据史料一,概括工业革命推动英国农业变革的具体表现。 (2) 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 世纪英国出现的城市问题,并谈谈你对城市 化 进 程的认识。 解读 (1) 史 料 一 注 意 以 省 略 号 分 层 , 抓 住 农 村 生 产 关 系 的 变 革 这 一 现 象 分 析 其 本 质 , 注 意 从社 会转型的角度分析。 (2) 根据史料二时间可知,此时英国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工业革命是人类一场深刻的社会 革命,大大促进了人类的社会进步,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也出现了许多的
7、问题。 反映了城市化过程中贫富分化严重。 反映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反映了城市道德滑坡,环境污染严重。 试答 (1) 表 现 : 促 进 英 国 农 村 封 建 生 产 关 系 的 进 一 步 瓦 解 ; 有 利 于 资 本 主 义 大 农 场 的 发 展 ; 推 动农 业机械化。 (2) 问题:贫富差距拉大;环境污染严重;城市道德滑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认识:建立社会福利制度;优化城市环境;重视公民道德教育;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素养 3历史解释 工业革命推动世界市场形成及其评价 1. 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1) 机器大生产的产品需要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2
8、) 工厂生产需要来自世界各地的原料。 (3) 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变为各地之间的联系和交往提供了条件。 2.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范围工业生产的空前发展,更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世界市场 得到进一步发展。 (2)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发展起来的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为世界市场 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物质条件。 (3)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4) 生产的社会化趋势加强。 3. 对工业革命推动市场形成的评价 6 (1) 进 步 性 : 一 方 面 , 进 一 步 促 进 了 西 方 资 本 主 义 的 发 展 , 客 观 上 把 资 本 主 义 生 产 方
9、式 扩 展到 世界各地,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社会生产方式。 (2) 掠 夺 性 : 新 航 路 开 辟 后 对 贵 重 金 属 和 原 料 的 掠 夺 , 第 一 次 工 业 革 命 后 对 商 品 市 场 和 原 料的 掠夺,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资本市场的占有等,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依靠科技与经济实力的新掠夺。 素养 4唯物史观 工业革命对社会转型的影响 1. 促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工业革命所带来的机器化生产方式是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巨大 7 突破,而新技术革命则使生产方式面临从单纯增长到可持续发展的挑战。而且,在经济全球化背 景下,从竞争走向合作,从国内合作走向国际协调,也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方面。
10、2. 促 使 工 业 现 代 化 转 型 : 工 业 现 代 化 是 实 现 农 业 现 代 化 、 科 学 技 术 现 代 化 和 国 防 现 代 化 的物 质基础,也是工业化的重要内容。 3. 促使城市化转型:工业革命改变了英国的经济地理状况和人口结构,加快了人口向城 市的流动。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经济的重心迅速向拥有丰富煤铁资源的西北地区转移。 4. 促使社会思想转型:工业化和法国革命两种力量联合在一起,导致了 1815 年以后种 种新学说的产生与发展,在 1848 年的欧洲普遍革命中发挥了作用。 5. 促 使 社 会 形 态 转 型 : 工 业 革 命 后 , 经 济 形 态 上 , 工
11、业 取 代 农 业 占 主 导 , 城 市 化 进 程 加 快; 政治形态上,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两大阶级,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 统治;意识形态上,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 1 (2019 江苏如皋调研 ) 央视纪录片公司的力量介绍: 1769 年,詹姆斯 瓦特改良 了 蒸汽机 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索霍制 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据此可知,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 ) A 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 B取决于专利制度对创新的保护 C取决于瓦特生产实践经验的积累 D得益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A
12、根据材料“他不仅是技术专家,而且是个企业家。他与商人马修博尔顿合资经营 索霍制 造厂,把蒸汽机批量生产,推向市场”可以得出,蒸汽机的广泛应用得益于商业资本与技术的结合, 故 A 项正确。 2 (2019 合肥质检 ) 根据下表,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年份 发明者 职业 成果 1765 年 哈格里夫斯 木工、纺织工 珍妮纺纱机 1769 年 阿克莱特 理发匠 水力纺纱机 1785 年 卡特莱特 牧师 水力织布机 1785 年 瓦特 修理工 改良蒸汽机 8 A. 科学与技术开始紧密结合B英 国纺织业技术和产量都领先世界C工业 革命率先在英国完成 D工业生产逐 渐摆脱对自然力的依赖 D 科学和技
13、术紧密结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故 A 项错误; B、 C 两项在题干中未体 现;瓦特改良蒸汽机使机器摆脱了水力和人力的束缚, 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故 D项正确。 9 3 (2018 潍坊模拟 ) 下图是 17561793 年英国兰开夏郡男性工人实际工资指数变化示 意图。 客观上反映了当地 ( ) A 工 人 已 经 摆 脱 了 贫 困 境 地 B 工 农 业 人 员 收 入 差 距 拉 大 C 工 人 阶 级 的 社 会 地 位 提 高 D 工 业 化 水 平 得 到 持 续 发 展 D 材 料 反 映 了 该 地 工 人 工 资 持 续 上 涨 , 但 无 从 判 断 其 生 活 状
14、况 , 故 A 项 错 误 ; 材 料 未 提 及 农 业 人 员 的 收 入 , 无 从 比 较 两 者 收 入 差 异 , 故 B 项错误;材料仅体现工人收入的增加, 与社会地位无关,故 C 项错误;工人收入的持续上涨得益于工业化水平的持续发展,故 D 项 正确。 4 1807 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机驱动轮船,揭开了蒸汽轮船时代的序幕。 1811 年, 英国人造出了自己的汽船。于是,一次次的远洋航行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促进各地 区之间的贸易。这反映了 ( ) A 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B 跨越大西洋的海上交通线已经开 通 C 英国将成为海上强国和殖民霸主 D 交通运输业因
15、专利技术发展而发展 A 根据材料中“蒸汽轮船时代” “一次次的远洋航行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并促进 各 地区之间的贸易”等信息可以看出,工业革命时期交通工具的改进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 故 A 项正 确。 考点 2| 技术与产业的重组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与扩大 知识整合 厘清史实 10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 1. 概况 (1) 时 间 : 19 世 纪 70 年 代 至 20 世纪初。 (2) 特点:大部分技术发明来源于科学实验室,实现了科学理论与技术革新的真正结合。 (3) 标志:电力工业的发展。 (4) 中心:德国和美国。 11 2. 成就 (1) 电力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16、1866 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成直流发电机。 19 世纪 70 年代,电动机问世。 19 世纪 70 年代后,美国人贝尔和爱迪生分别发明了电话和电灯、 留声机、电影摄影机。 无线电的发明和电报电话公司相继成立。 (2) 交通运输业 使用煤气和汽油作燃料的内燃机问世。 德国人卡尔本茨和戴姆勒,分别独立研制出世界上最早的汽车,美国成为汽车王国。 美国人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试飞成功。 (3) 化学领域 1867 年,瑞典人诺贝尔研制出安全炸药。 许多化学物质被提炼出来。 轻巧识记 第二次工业革命 12 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建立与扩大 1. 建立:工业革命时期 (1) 原因 工业革命既促进了生产力水平
17、的迅速提高,同时也造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 级。 工业革命使产量大幅度提高,要求有更广阔的世界市场。 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发明,大大改善了交通运输的条件,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方便。 欧美资产阶级凭借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积极对外扩张。 (2) 结果:越来越多的国家或地区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到 19 世纪中后期,一 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2. 最终确立: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1) 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不仅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而且加速了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催生了垄 断组织。 13 许多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出现,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欧美列强掀起瓜
18、分世界的狂潮。 (2) 结 果 : 19 世 纪 末 20 世 纪 初 , 世 界 已 基 本 被 瓜 分 完 毕 , 一 个 以 欧 美 列 强 为 主 导 的 资 本 主义世 界经济体系最终建立起来。 易误辨析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关系 (1)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组成部分。 (2)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世界政治体系 ( 指资本主义制度基本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 、经济体系 ( 指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整个世界被纳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体系 ) 和殖民体系 ( 指亚非拉广大地区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半殖民地或保护国 ) 。 素养 1时空观念 素养对接 融会贯
19、通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过程示意图 素养 2史料实证 14 ?探究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史料一 科学开始对工业没什么影响。我们迄今所得到的纺织工业、采矿工业、冶金 工业和 运输业方面的种种发明,极少是科学家做出的。相反,它们多半是由有影响、有才干 的技工完成的。 不过 1870 年以后,科学开始有了更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 生 产的一个组 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 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 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全球通史: 1500 年以后的世界 史料二 亨利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
20、螺栓 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 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到 1914 年,路上行 驶的每两辆汽车中就有一辆是福特汽车。 美国创新史 问题 (1) 史料一体现了欧美近 ( 现 ) 代化历程的哪一主要特点? 15 (2) 根 据 史 料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从 工 业 发 展 的 角 度 指 出 福 特 “创 新 ”产 生 的 原 因 , 简 述 其影 响。 解读 史料一以第三个句号为界分为两层。第一层描述的是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是技术革新的成 果。第二层描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科学研究与
21、大工业生产紧密结合,发挥了更重 要的作用。史料二中“ 1914 年” “美国创新史 ”说明美国之所以出现福特“创新” ,这与当 时进行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关。 试答 (1) 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发展推动科技革命, 科技革命促进工业经济的发展, 两者相互影响, 紧密结合。 (2) 原因:大规模工业生产的需要。 影响:劳动生产率提高,成本降低;产量增加,更多人使用汽车;有助于垄断组织产生。 ?探究 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史料一 1566 年,“圣赫罗尼莫号”帆船从 ( 墨西哥 ) 阿卡普尔科抵达马尼拉,于是,往 返 于亚洲与美洲的远程贸易航线初露端倪。航行于太平洋上的马尼拉大帆船,大约将近两 年往
22、返于阿卡普尔科与马尼拉一次,西班牙商人主要致力于同中国乃至印度进行广泛的交 易。生丝、丝绸、瓷器等中国特产,遍销西班牙本土和它的各殖民地;棉布、麻布也为西属殖 民地土著居民普遍接受。 摘编自樊树志 晚明大变局 史料二 从约 19 世纪 80 年代到 1914 年的大规模扩张是如此的迅速和广泛,乃至史学家 称 之 为 新 帝 国 主 义 。 在 欧 洲 民 族 主 义 上 升 之 时 , 夺 取 殖 民 地 成 为 国 家 地 位 的 象 征 和 政 治 、 经 济 威 力 的 证 明 。 工 业 国 家 迫 切 需 要 新 的 市 场 、 廉 价 的 原 材 料 和 有 利 可 图 的 投 资
23、 机 会 , 推 动了欧洲及其政府掀起跨越全球的新浪潮。 19 世纪中期后, 欧洲人的大迁移势头非常凶猛。 欧 洲人涌向海外并跨越大陆。欧洲人用他们的新势力、财富和军事力量,前所未有地主宰了 世界。 摘编自 美 丹尼斯 谢尔曼、乔伊斯索尔兹伯里 全球视野下的西方文明史 问题 16 (1) 根 据 史 料 一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指 出 与 黑 奴 贸 易 相 比 , 马 尼 拉 大 帆 船 贸 易 的 主 要 特 点 , 并分 析其对中国的影响。 (2) 根 据 史 料 二 并 结 合 所 学 知 识 , 归 纳 世 界 市 场 出 现 的 显 著 变 化 , 并 指 出 推 动
24、该 变 化 产 生 的主 要因素。 解读 (1) 史料一介绍了 16 世纪中后期的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结合时代特点可以明确: 17 试答 说明世界贸易范围在扩展;说明贸易方式以和平的商品交易为主;说明大帆船贸易的 主要内容是中国特产且中国商品遍销西班牙本土及其海外殖民地。 (2) 史料二阐述了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新帝国主义” 的成因和影响。 说明民族主义 、 欧洲 人口移民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推动;由可知,工业革命前存在欧洲、亚洲等多个中心的 区域市场,工业革命后,随着西方国家的扩张,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 形成。 (1) 主 要 特 点 : 贸 易 范 围 以 中 国
25、为 中 心 , 涉 及 亚 洲 、 欧 洲 、 美 洲 等 ; 贸 易 物 品 以 中 国 特 产 为主; 贸易方式以和平的商品交易为主。影响:大量白银流入中国,促进了明清工商业的发展;密切了东 西方的贸易联系。 (2) 变化:由多个中心的区域市场到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因 素:民主政治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工业革命的推动;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人口的全球性流动; 殖民扩张。 素养 3历史解释 1.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1) 科研成果同技术、生产紧密结合,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2) 工业革命在几个国家同时发生, 新技术、 新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规模广泛, 发展迅速。
26、(3) 在一些国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4) 开始于重工业和能源工业,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各个领域几乎同时展开技术革 命。 (5) 出现了许多新兴的工业部门,如电力工业、石油工业、汽车飞机制造业、电讯业等。 (6) 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到帝国主义阶段,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2.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表现 (1) 空间范围日益扩大: 经历了从国内市场到国际市场、 区域贸易到世界贸易的发展过程。 (2) 联系方式更加快捷:交通运输方式经历了从马、帆船运载到汽船、火车、汽车、飞机 18 运载的过程;商品信息传递经历了人员传递到通过电报、电话以及网络传递的方式;商品运输的 速度和运载
27、量迅速扩大。 (3) 商品种类迅速增加:由农牧业产品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到工业产品与原料的交换, 再到资金、劳动力与商业服务的交换。 (4) 市场资本总额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5) 市 场 组 织 、 维 护 机 制 不 断 完 善 : 通 过 建 立 银 行 、 交 易 所 , 成 立 政 府 特 许 公 司 、 垄 断 公 司等 工业公司和商业公司,保障商品生产和流通的顺畅。 (6) 贸易中心的不断变化:古代以区域贸易为主; 1400 1800 年,西、葡、荷兰一度成为 大西洋贸易的中心;工业革命后英国成为世界贸易的中心,后来美国取而代之;如今,中国 19 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日益突出。
28、素养 4家国情怀 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启示 1. 科 学 技 术 是 第 一 生 产 力 。 中 国 必 须 加 强 科 技 创 新 , 建 设 创 新 型 国 家 , 努 力 由 “中 国 制 造” 向“中国创造” “中国智造”迈进。 2. 在 发 展 经 济 的 同 时 注 意 保 护 环 境 。 党 的 十 八 大 以 来 , 以 习 近 平 同 志 为 核 心 的 党 中 央 , 十分 重视生态文明建设,推动中国绿色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引领中华民族在实现伟大复兴征程上阔步 前行。 3. 充 分 利 用 本 国 市 场 。 当 今 中 国 作 为 世 界 最 大 的 市 场 , 要 适 当
29、提 高 工 资 水 平 , 提 高 消 费 水平, 以拉动内需,带动经济增长。 4. 合理调整人口政策,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5. 我们要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保障智力成果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 (2019 安徽六校联考 ) 如果没有麦克斯韦在理论上证明无线电波的存在以及赫兹的实 验验 证,除了幻想家外,谁都不会想到不要导线就可以传递信号。材料可用于说明第二次工 业革命中 ( ) A 科 学 与 技 术 真 正 结 合 B 技 术 推 动 了 科 学 理 论 进 步 C 电 报 成 为 标 志 性 成 就 D 电 报 发 明 具 有 偶 然 性 A 由材料信息可知,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科学理论
30、上的突破推动了无线电报的发明, 科 学 与 技 术 实 现 真 正 结 合 , 故 A 项符合题意;科学理论推动技术进步, B 项 因 果 倒 置 ; 电 报 的 发 明 确 实 是 基 于 电 磁 波 理 论 , 但 不 能 因 此 说 它 是 标 志 性 成 就 , 排 除 C 项;材料没有说明电报的 发 明 是 必 然 还 是 偶 然 , 排 除 D 项 。 2下表是全球能源结构变化图,造成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时间 项目 1928 年 1950 年 1990 年 20 煤 75% 50% 30% 水力 8% 17% 14% 石油、天然气 17% 30% 50% A.
31、电气时代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资源 B 内 燃 机 的 大 规 模 应 用 C 第 三 次 科 技 革 命 推 动 新 能 源 的 运 用 D 蒸 汽 机 得 到 广 泛 运 用 21 A 农 业 是 国 民 经 济 的 主 体 B 产 业 结 构 发 生 根 本 变 化 C 城 市 人 口 总 数 高 于 农 村 D 工 业 化 推 动 了 人 口 流 动 D 由 材 料 中 “ 1882 年 和 1907 年 德 国 劳 动 力 的 分 布 ”可 知 , 当 时 德 国 处 于 第 二 次 工 业 革 命时期,农业劳动力比重下降,工业和服务业劳动力比重上升,说明工业化推动了人口流动, 故 D
32、项 正 确 。 B 电力资源取代了煤炭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不符,故 A 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 命推动了内燃机的大规模应用,与材料中“煤炭与石油比例变化”相符,故 B 项正确;材 料中“煤炭与石油”不是新能源,故 C 项错误;蒸汽机得到广泛运用与材料中“煤炭比例” 不断下降不符,故 D 项错误。 3 19 世纪 90 年代起,英国的许多铁路公司由于互相竞争而合并,最后只剩下 4 家较大 的公司。在航运业方面,美国银行家摩根用 3 400 万英镑创立了英美大西洋商船托拉斯,垄 断了 大西洋的航运。这一现象说明 ( ) A. 自由贸易政策推动了生产的集中 B. 经 济 发 展 推 动 社 会
33、生 产 组 织 形 式 变 化 C 交 通 革 新 成 为 生 产 集 中 的 主 要 动 力 D 生 产 集 中 根 本 改 变 了 交 通 运 输 方 式 B 材料现象是一种垄断,不是自由贸易政策的产物,故 A 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 推动生产组织形式发生变化,即垄断的产生,故 B 项正确;垄断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即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科技成果的不断涌现,故 C 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交通运 输的方式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故 D项错误。 4 (2019 河南鹤壁调研 ) 下图是 1882 年和 1907 年德国劳动力的分布示意图。图中的变 化反映了 ( ) 22 2014201
34、8 年全国卷考情统计与分析 23 考点 卷别 全国卷 全国卷 全国卷 考 情 分 析 考纲 两次工业革命 2018 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的认识 2017 第一次工业革命 ( 社会贫富差距加大 ) 2015 三次科技革命与生产力 2016 工业革命与环境污染 2015 第二次工业革命 2014 第一次工业革命 2018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英国的城市化 2016 工业革命与铁路建设 全国卷试题,核心素养立意的态势日趋明显,如工业革命的影响与时空观念的养成;对社会 生活变化上的历史理解;对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认识,以及工业革命与城市化和环境污染等方 面的唯物认识,考查的落脚点都是对基础主干
35、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工业革命在近 几年全国卷中属于高频考点。 题型上,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有涉及。 在我国推行 “科技创新” 、 关注环保的今天,本讲内容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所以是高考备考的重点。 真题研练感悟考法 1考查点: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的原因 (2018 全国卷 34) 传统观点认为,英国成为工业革命发源地,是因为英国最早具备 了技术、市场等经济条件;后来有研究者认为,其主要原因是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又有学 者提出,煤铁资源丰富、易于开采等自然条件是其重要因素。据此可知,关于工业革命首先在英 24 国发生的认识 ( ) A. 只能有一种正确合理的观点 B. 随 着 研 究 视
36、 角 拓 展 而 趋 于 全 面 C 缺 少 对 欧 洲 其 他 国 家 的 观 察 D 后 期 学 者 研 究 比 传 统 观 点 可 信 B 材料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研究者将不同的新因素加入到英国首先发生工业革命的 原因 之中,最初研究者只关注了经济因素,而后期研究者加入了政治因素和资源因素,说明研究的视角 越来越广泛、越来越全面,故 B 项正确。 2. 考查点:工业革命对英国阶级关系的影响 (2017 全国卷 33) 25 年份 约 1770 约 1790 1793 约 18301835 数额 ( 百万英镑 ) 140 175 360 年份 1755 1797 1835 指数 42.74
37、 42.48 78.69 综合上表可知,在工业革命期间,英国 ( ) A 工人实际收入与经济发展同步增长 B 经济快 速发展依赖于廉价的劳动力 C 工人生活整体上 没有改善 D 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D 分析题干信息可知, 18 世纪 70 年代到 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国民总收入提升的幅度 大于 工人阶级收入提升的幅度,意味着社会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D 项正确。 3. 考查点:工业革命与环境问题 (2016 全国卷 33) 英国 18 世纪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但 1816 年以后死亡率上升。 1831 1841 年, 工厂集中的伯明翰每千人死亡率由 14.6 上升到 27.2 ,
38、利物浦由 21 上升到 34.8 。导 致上述情况发生的重要原因是 ( ) A 城市环境极其恶化 B 化学工业污染严重 C 人口膨胀食物短缺 D 医疗技术水平下降 A 材料关键信息: 19 世纪上半期,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上升。这是工业革命迅速发展的 时期,反映了工业革命对环境的破坏,影响了人们的身体健康,故选 A 项。 B 项“化学工业” 出 现于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故排除。 C 项与工业革命时期农业也获得快速发展矛盾, 故排除。 D 项与工业革命的发展推动医疗卫生事业整体进步矛盾,故排除。 4. 考查点:影响美国工业革命的因素 (2016 全国卷 33)19 世纪 60 年代,总长超过 3
39、万英里的美国铁路有多种轨距。南部 英国国民总收入变化表 英国工人实际工资变化表 ( 即按实际购买力计算的工资, 1851 年为 100。) 26 铁路轨距以 5 英尺居多,北部最普遍的轨距是 4.9 英尺,部分地区还采用 6 英尺、 5.6 英尺的 轨 距。这反映出当时美国 ( ) A. 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 B. 铁路是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 C 科 技 水 平 限 制 了 制 造 业 的 发 展 D 战 争 破 坏 了 基 础 交 通 设 施 建 设 A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铁路与统一国内市场的关系。根据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19 世纪 60 年代美国不同地区铁路轨距不同, 全国没有
40、实行统一的标准轨距。 不同宽度的铁轨, 说明尚未形成成熟的统一国内市场,故 A 项符合题意。 27 年代 1870 1896 1900 1913 比例 78% 74% 72% 5. 考查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2015 全国卷 33) 下面是英、美、法、德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 表 由上表可以推知, 19 世纪 70 年代到 20 世纪初 ( ) A 欧 美 发 达 国 家 已 经 开 始 盛 极 而 衰 B 世 界 各 地 的 工 业 化 有 所 发 展 C 世 界 各 国 工 业 发 展 差 距 明 显 缩 小 D 世 界 经 济 结 构 发 生 重 大 变 化 B
41、 19 世 纪 70 年 代 到 20 世 纪 初 , 以 英 、 美 、 德 、 法 为 代 表 的 欧 美 国 家 生 产 力 持 续 快 速 发展, 但其工业生产总和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比例却不断降低,这说明世界其他国家的工 业化也在不断发展,故选 B 项 。 6 考 查点:工业革命对生产方式的影响 (2014 全国卷 33) 有人描述 19 世纪初英国的情景时说,妇女和女孩们曾从黎明到深 夜整 天不断地使用的嘤嘤作响的纺车,如今已被弃置屋隅。那些打着拍子砰然作响的手织机 也多半闲置无闻。这说明 ( ) A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 B工业革命推动妇女解放 C重工业成为国民经济主导 D家庭手
42、工业已不复存在 A 19 世纪初,英国已进行工业革命,妇女和女孩们从繁重的手工纺车的辛苦劳动中解 放出来,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使手织机也多半被闲置,材料只说明生产领域出现革命性 变化,不能得出妇女被解放的结论,故 A 项正确, B 项不正确。材料未体现 C项, D 项表述过 于绝对,且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C、 D 两项。 模拟精选 直击考法 1. 考查点:社会现实呼唤工业革命 (2018 太原二模 )1650 1749 年,英国小麦价格下跌 33%, 工业品价格下跌 29%, 而建筑 行业工人实际工资却提高了 33%, 其他行业工人实际工资也多有增长。 “缺乏人手的抱怨到处都 28 可以听到
43、”。这表明此时的英国 ( ) A. 商 品 价 格 下 跌 导 致 经 济 衰 退 B 工 资 增 长 致 使 技 术 创 新 乏 力 C 贫 富 差 距 拉 大 加 剧 社 会 矛 盾 D 经 济 状 况 呼 唤 传 统 产 业 变 革 29 D 题干比较了价格下降与工人工资增长,无法得知经济是否衰退,故 A 项错误;题干 中“缺乏人手的抱怨” ,说明需要机器解决劳动力问题,故 B 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贫富差距问题, 故 C 项错误;题干比较了价格下降与工人工资增长,资本家利润下降, “缺乏人手的抱怨 到处都可以听到” ,结合工业革命开始于 1765 年可知传统产业亟待变革,故 D 项正确。
44、2. 考查点:工业革命引领农村经济体制变革 (2018 湖南永州二模 ) 在 18 世纪中叶前,英国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还并不多,半个世纪 中才达到 100 多项。但 18 世纪中叶后,议会通过的圈地法案迅猛增长: 70 年代为 642 项,90 年代为 506 项; 19 世纪最初十年达到空前的 906 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 ) A 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造成了粮食需求的增加 B 土地产权及经营模式 的变革阻碍了农业发展 C 农业的现代化进程有利于英国社会经济转型 D 农民收入增加扩大了国内工业品的销售市场 C 18 世纪中期没有体现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故 A 项错误;土地产权在圈地运动前后
45、都 是私有的,故 B 项错误;农业的现代化配合工业革命的开展,故 C 项正确;圈地运动使农 民失去土地, 不能使农民收入增加,故 D项错误。 3. 考查点:机器的应用推动生产力进步 (2018 太原三模 ) 据统计, 18 世纪末,英国棉纺厂中, 约 300 家是雇佣人数在 50 人以上、 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 600 家是雇佣人数在 50 人以下、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这客观上 反映出 ( ) A 机器生产摆脱地理环境限制 B 技术变革推动生产规模扩 大 C 工业化造成分工越来越细密 D 生产力的提高促使资本集中 B 由材料“使用珍妮机或骡机的工厂”可知依然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故 A 项错
46、误; 由材料“约 300 家是雇佣人数在 50 人以上、使用动力机器的工厂”可知工业革命促使生产规 模扩大,故 B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规模而非工业分工,故 C 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 推动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故 D 项错误。 4. 考查点:工业革命与世界市场的发展 (2019 四川德阳诊断 ) 下图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 ) 30 1771 1841 年 间 英 国 粮 食 价 格 变 化 (1800 年 100) A 工 业 革 命 推 动 产 业 结 构 调 整 B. 资 本 主 义 世 界 市 场 渐 趋 形 成 C 自 由 主 义 准 则 影 响 不 断 扩 大 D 英 国 农 业 经 济 呈 现 衰 退 趋 势 B 工业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业的产量,无法影响粮食价格大幅度变化,故 A 项错误;工业革命期间,英国粮食价格大幅度变化,说明受国际市场的影响,因为资本主义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故 B项正确;自由主义准则影响不断扩大与英国粮食价格变动较大无关, 故 C 项错误;工业革命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没有呈现衰退趋势,故 D 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