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媒介经营必读 一、陈力丹等:深刻理解“新闻客观性”读维系民主?西方政治与新 闻客观性一书 1、我国探索新闻客观性的不足:对形式和概念各执一端,非此即彼的一元论思 维定势;核心问题狭窄,如新闻是否/能否客观? 2、“新闻客观性”发展脉络(简化的梳理,xiaosheng113 注):1702 年英国 每日新闻最早提出19 世纪中叶政党报刊转向商业报刊使客观性成为普 遍理念上世纪六十年代受巨大冲击至今仍是重要信条。 3、新闻客观性是“不死之神”,原因在于: (1)客观性可以较好地解决媒介与社会,特别是媒介与政府、与人民之间的关 系问题; (2)商业逻辑催生了新闻客观性; (3)客观性是新闻从业人员抵
2、御批评和“逃脱责任”的一种“策略仪式”。 4、新闻客观性的范畴 (1)新闻道德角度:客观性是一种规范化的理想,一套新闻采写编的工作标尺, 包括真实、准确、完整以及记者的中立态度; (2)认识论角度:客观性是一套对知识和现实世界的假定,即事实与价值、观 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的相互隔离是可能的; (3)形式主义角度:客观性是一套采写新闻的实践和“统一的技术标准”; (4)客观性在具体的机构框架中运行,以种种机构化形式体现,并参与这种框 架的组建; (5)客观性是有关新闻的公众话语中的一个活跃部分,是受众对新闻期望的共 识的一部分。 (注:本文发表于新闻大学2006 年春季刊) 二、蔡雯等:议程设置
3、研究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与麦库姆斯教授的对话 *麦库姆斯,现为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新闻学院教授 1、评价一个理论是否科学的主要标准之一:考察其“生产力”,即它是否可以 持续地触发新的问题,从而不断深化这一理论探讨的主题。 2、麦库姆斯总结的“议程设置”研究(至今)的五个阶段: (1)发现“相关”阶段:夏贝尔山(1968)和夏洛特(1972)研究,发现并证 实媒介议程和公众议程间存在较强的相关性; (2)“导向需要”研究阶段:研究回答的问题是,“影响媒介议程设置强度变 化的因素是什么?”主要特点是将心理机制引入研究范畴,即“导向需要”。 麦氏认为近年来的研究对“相关性动因“又有了扩充,包括导
4、向需要、个人参 与和不确定性、获取信息所需的努力三个方面。 (3)属性议程设置阶段(1976 年开始):麦氏认为,媒介不仅引导我们将注 意力投向各种各样的“对象”,而且引导我们关心这些对象的“属性”。前者 被称为第一层效果,在这里媒介影响议题及其它一些对象的显著性;后者称为 第二层效果,在这里媒介影响这些对象的属性的显著性。 甘耐姆在此阶段引入关于“引人注目的论点”的概念,用来说明新闻主题的某 些属性对这个议题显著性的贡献。 (4)第四阶段:发现了足够的证据证明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的影响,开始注重 考察促使媒介议程形成的因素。 (5)第五阶段(新近出现):主要考察这样一个问题,媒介议程设置对于对
5、象 及其属性的显著性的影响,即会不会对人们的态度、观念和行为产生影响,将 受众纳入议程设置研究。 3、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新媒介环境对议程设置现象及理论的影响: 麦氏认为,议程设置不会终结,基本同质的媒介议程仍将存在,除非一种可以 消蚀传统新闻受众的新的新闻被发明,而且这种发明也是新闻创造力而不是技 术的结果。它也将使新闻媒介的议程设置效果转换到一个新的领域。像博客这 样的新传播形态并没有获得(拥有)对新闻的审阅与质量控制的能力。 4、媒介全球化加剧了媒介竞争,这对议程设置的影响在于: 麦氏认为,在中国研究媒介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竞争性媒体在何种程度上 设置了相互竞争的议程?在美国的研究表明,大
6、多数媒介面向一个大体相同的 受众群,主动的受众会选出与其生活有关的、基本一致的内容。二是关注“议 程碰撞”引出的多种答案,但要对公众有信息。 (注:本文发表于国际新闻界2006 年第 2 期) 三、张辉锋:传媒业的内容产品是否是公共品 1、公共品,即在消费中具有竞争性与非排他性的物品。 (1)非竞争性:即在对一个物品的消费中,不存在我消费了你就不能再消费的 情形,或者我消费多一点你就要消费少一点的情形,其实质是在对物品的消费 中,该物品不存在损耗或减损状态。 (2)非排他性:即在对该物品或服务进行消费中,很难排除一些不付费来消费 的所谓“搭便车”者,或者要排除他们成本太高,已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7、而 只能放弃。 (3)具有非竞争性与非排他性两者其一的是准公共品。 2、传媒业只要是销售的内容产品都是准公共产品:具有非竞争性,不具有非排 他性。 3、在实践中,传媒业内容产品由于受体制的影响,会以公共品的形式被提供。 4、传媒业内容产品的公共品或准公共品属性,会随着其所在国家与地区传媒体 制以及技术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5、公共品概念体系提出和分析的意义,在于可以为政府分配“任务”。 (注:本位发表于国际新闻界2006 年第 2 期) 四、涂光晋:从“公关”危机到“公共”危机2005 危机管理新趋向解析 1、对于营利性、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还是政府组织,越来越多的公关危机开始由 “公众”危机向“公
8、共”危机转化,即有组织与特定公众的关系危机,衍变为 涉及公共利益、危机公共安全、造成重大社会影响的危机。 2、作者认为,无论从实际内容还是从其出发点与归宿来考察,public relation 翻译成“公众关系”比“公共关系”更为贴切。 3、近年来,公共关系“公共性”特征(还具有公众性、公开性)凸显的表现: (1)作为公共管理组织的政府,其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公共性”; (2)一些企业的公共关系也越来越具有“公共性”。 4、当前逐渐增加的“公共(或公众关系)”危机衍变为“公共”危机的原因: (1)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一些组织的产品或行为对公众健康、公共安全的潜在影 响及威胁不断发现并公之于众,使组织
9、发生公共危机的几率增加; (2)传播技术的进步与传播媒介的竞争。特别是网络媒体的崛起与普及,加快 了不良信息的传播速度与影响范围,使危机事件易于进入公共传播领域,并被 媒体设置为公共议题; (3)公众权利意识的觉醒,法制观念的提高,提升了人们表达和维护自己利益 的意识和能力,并因为危机事件的代表性使得个人的权利伸张延伸到社会公共 利益的诉求。 5、公共关系新的价值尺度:社会组织在满足自身利益与相关公共利益的基础上 有所超越,将社会的公共利益作为自己更长远的价值追求。 (注:本文发表于国际新闻界2006 年第 3 期) 五、郑保卫: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学习胡锦涛考察解放军报 社讲话 1、
10、解放军报,1956 年 1 月 1 日创刊,至今 50 年。 2、学习讲话的几个主题: (1)高举旗帜,坚持党性:新闻媒体要有“喉舌”意识和“阵地”意识,要自 觉接受党的领导和监督,同党中央保持政治、思想和组织上的一致,这是我国 新闻工作的一条重要原则。同时,要坚持“鲜明”的党性原则。 (2)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当前我国新闻媒体都应当紧紧围绕党和政府所确定 的发展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的创新性国家的任务,推动和促进 我国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3)面向基层,贴近官兵:这是“三贴近”原则对军队的具体化要求。胡锦涛 同志使用了“主体地位”这一新概念,强调尊重官兵的主体地位和创造精神,
11、 努力适应广大官兵全面发展的需求。对我们的启示是要认识并尊重报纸的对象 读者的“主体地位”。 (4)锐意进取,创新发展:拓宽工作思路、保持自己特色。 (5)提高水平,建设队伍:要达到“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 闻队伍建设目标,要做到“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素质能力”。 (6)技术革新,促进发展。 (注:本文发表于国际新闻界2006 年第 2 期) 六、喻国明:全民 DIY:第三代网络盈利模式 1、核心竞争力:就是指别人拿不走、学不去的、专属于自己的那种产业竞争能 力。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一是指不同媒体之间的“类别”性质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指同一类别的媒体内某个媒体的“个别
12、”性质的核心竞争力。这种媒体的 “类别属”性质的竞争力无疑与其技术可能性的开发程度成正相关的。 2、问题提出:南京宣言2005 年都市报总编辑年会面对网络媒体无偿 使用报纸产品的现实,提出的保护知识产权的号召。 3、网络媒体的三代盈利模式: (1)第一代,以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为代表,特征是虽然有专属技术(超链 接、海量存储等),但依靠吃传统媒体的“免费午餐”,内容原创能力不强。 而且广告等呈现形式单一,基本上是仿照了传统媒体的发布形态。 (2)第二代,以 Google 和百度为代表,利用智能化搜索技术,规避了侵权问 题(利用摘要等),但仍然没有原创能力和原创内容。利用对于相关搜索结果 的序列
13、掌控来实现盈利。 (3)第三代,以维基百科(还有百度的“知道”等,xiaosheng113 注)为代 表,人们自己生产和消费媒介内容。优点是:最大化的发掘了社会的智力资源; 将知识动态的、“活”的展示。 4、启示:全民 DIY 式的内容生产方式,是充分利用了网络技术的一种崭新的内 容生产方式,它也专属于网络媒体,因此它是网络媒体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这 种生产模式的技术关键是,如何将已经成为这种模式之基础的博客、播客等引 导到社会生产的轨道上来。 (注:本文发表于新闻与传播2005 年第 11 期。在 6 月 3 日举办的“中国 传媒经济年会 2006”上,喻国明在讲述传媒竞争力的时候用相当大的篇
14、幅介绍 了这篇文章的主要观点和例子,可见这应该是他近期所持有的一个重要理论主 张。) 七:高钢:捍卫新闻真实 1、假新闻已构成对传媒公信力最为严重的威胁。 2、失实报道的两个显著现象: (1)假新闻出现在拥有庞大受众的各地主流传媒中; (2)假新闻的转载率高,波及范围大。 3、新闻失实的类型: (1)蓄意失实:即报道者为了自身利益而虚构情节,杜撰新闻; (2)技术性失实:在无主观造假动机的前提下,由于没有按照编辑规则进行核 实或采访不深入,造成新闻的不真实。 4、市场化进程中传媒业面临的问题: (1)竞争压力造成了传媒从业人员的逐利冲动,在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间摇摆 不定; (2)非专业(新闻)
15、人士进入新闻从业群体,造成各种隐患; (3)原有传媒管理体制的不适应。 5、坚持新闻客观性的职业理念是进行新闻专业主义教育的首选。客观性有两层 含义:一是观念、追求的理想或目的的层面;一是操作方式、技术的层面。 6、保证新闻客观性的工作准则: (1)客观地叙述事实而不带有个人的感情和偏见; (2)在报道中不发表个人的议论和见解; (3)对新闻事实提供更多的观察视角; (4)全面解释新闻事实; (5)使用直接引语(当事人和知情人); (6)交代消息来源。 7、几个重要问题: (1)谨慎验证,确保准确:新闻记者要有强烈的置疑意识; (2)交代来源,分清责任:某些情况下(略)可不交代; (3)全面观
16、察,保持公正。 八、喻国明:“碎片化”语境下传播力量的构建 1、“碎片化”(fragmentation)是描述当前中国社会传播语境的一个形象性 说法。“碎片化”是一个社会由传统向现代过渡时期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传播 领域则是:一方面传统媒介市场份额收缩,话语权威和传播效能不断降低;另 一方面则是新兴媒介的勃兴,传播通路的激增,海量信息的堆积以及表达意见 的多元。这便是现阶段传播力量构建所面对的社会语境。 2、构建传播力量 (1)明确态度:碎片化以及与碎片化相伴随的传播领域的分化,并没有改变社 会进步的趋势和潮流,它不过是除旧布新的一个必要的中介阶段。 (2)把握前提:必须开始特别重视每一细分的个
17、性化族群的特征,以及每一位 单一消费者的个性和心理需要。这种碎片化下的真正社会涵义是:在“分众” 的背后新的“聚众”的需求。如何将碎片重新归聚是理解“碎片化”现实的真 正意义。 (3)资源配置:建立在实证数据采集分析基础上的“套装”与组合。这种组合 要打破媒介间界限,打破传播本身,进入社会活动领域。 (4)内容诉求:从以往对事实判断的单一关注,提升到对于价值判断的高度关 注(把关作用要突出,xiaosheng113 注)。 (5)模式建构:寻求受众 DIY 式的全方位参与表达。 (注:本文发表于新闻与传播2006 年 4 月号) 九、郑保卫:十六大以来我国新闻传媒的政策调整与改革创新(共有十二
18、 个方面,xiaosheng113 注) 1、强调新闻工作的“三贴近”原则 (1)“三贴近”,即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是中共中央在学习和贯 彻十六大精神过程中向新闻界提出的一项基本要求。该原则是从“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的新的执政理念为前提提提出来的,也成为十六大以后中国共产党 新闻工作指导思想中的核心内容。 (2)只有坚持“三贴近”,新闻工作者才能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者 和宣传者,才能成为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弘扬者和传承者,才能成为最广大人 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 2、改进会议和领导同志活动的新闻报道 (1)这是中国共产党新闻宣传工作中长期以来力图解决但却一直没有解决好的
19、 一个“老大难”问题。历史纪录有: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反对“党八股” 1950 年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1956 年人民日报改版1992 年小 平同志南巡讲话。 (2)中共中央的决定是:要“多报道对工作有指导意义、群众关心的内容”, 要“使新闻报导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 3、实行政府工作信息和社会公共信息公开 (1)原因:国家整个政治民主进程的推进,“非典”期间现实与实际工作的需 要等。 (2)根本意义:重视和保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提升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能 力,使政府能够在社会与公众的公开监督下开展工作,真正成为“阳光的下的 政府”。 (3)向社会和公众公开工作信息是政府的一种
20、责任和义务。 4、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 (1)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是政府在“非典”期间实行信息公开过程中采取的一 项重要举措。 (2)应成为一种经常性制度。 (3)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责任体现在政府对社会与民众所承担的信息告知责任。 (4)原则是:及时、充分,提供真实、准确的信息,不能搞“无可奉告”。 (5)新闻发言人本身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5、改进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 (1)这也是一个“老大难”问题,经常的情况是不予报道、含糊其辞、轻描淡 写等,而后的“出口转内销”的消息使群众很不满意。 (2)要重视群众的知情权。 (3)教训性质的事件:90 年代的“千岛湖事件”,03 年的“非典”事件(前 期
21、)。 (4)经验性质的事件:2003 年的伊拉克战争报道。 (5)两场“倒萨”战争:美国攻打伊拉克和中国抗击非典(SARS),性质不同, 但给了中国新闻界改革和创新的机会。 (6)中央制定了关于进一步改进国内重大突发事件报道的意见。 6、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 (1)2005 年 4 月,中共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 督工作的意见。 (2)多项文件的颁布意义:一方面加强新闻舆论监督有了政策上和制度上的保 障;另一方面有利于规范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行为,避免违规、违纪和有违职 业道德的失范行为发生,维护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 7、治理整顿党政部门报刊 (1)2003 年 7
22、 月,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 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 (2)出发点是贯彻和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治理对象:中央和地方党政部门报刊(多为行业和专业报刊),存在过散 过滥现象,摊派发行等行为横行。 (4)治理重点:按照“管办分离”的原则,将中央和地方一些党政部门的报刊 与原所属或所挂靠的单位实现“财务、人员和发行”上的脱钩,同时对一些报 刊实行“停、并、转”的方针。 (5)这是国家报业改革的一部分,是从根本上将报业推向市场,真正按市场规 律组织报刊经营的重要措施。 (6)需要注意的是:进行治理整顿后的报纸
23、如何进行市场定位,自我生存;怎 样维护、延续和发展这次治理整顿的成果。 8、开展“三项学习教育活动” (1)2003 年提出。 (2)基本内容:旨在通过“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职业精 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提高新闻从业人员的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 素质,改变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增强新闻传媒的公信力。 (3)怎样实行:一些新闻单位的做法是一方面组织学习教育活动,另一方面制 定内部条例,加强行政管理。 9、将传媒业列为重点发展的文化产业 (1)目的:力图通过传媒业的发展,赢得在新闻传播领域内国际竞争的主动权。 (2)政府的扶持措施:适时地制定一些新的产业政策,促进传媒
24、产业的深化改 革与发展。表现在:一是对内进行行业改制,促进新闻机构事业单位和企业单 位的改制分离;二是对外加大对业外资本的开放力度,鼓励和支持业外资本投 资国家批准的某些传媒业领域。 10、将新闻学纳入国家重点发展的九大社会科学之一 (1)文件:2004 年,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 (2)这是自 1997 年新闻学被批准为一级学科以来,该学科地位重要性的又一 个佐证。 (3)新闻学要进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继续消除“新闻无学论”的影响;注意防止传播学给新闻学带来的冲击和消极 影响(区别和借鉴);注意新闻学自身的理论创新。 11、把正确引导社会舆论列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
25、容 (1)文件: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 定,要“牢牢把握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舆论”。 (2)决定强调党管媒体的原则,增强舆论引导本领。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 型传媒的社会影响。 12、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新闻工作的重要任务 (1)和谐社会的内涵: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新闻传媒借助其信息传播、舆论导向、社会监督、道德教化和文化传承等 功能,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发表于现代传播2005 年第 6 期) 十、喻国明戴元初:羽化前的阵痛2005 中国传媒产业“关键词” 1、造成中国传
26、媒产业困惑和困境的原因: 很可能不是现实的空间挤压了我们,而是我们自己受困于我们手中的那个屡试 不爽的运作模式以及我们脑中的曾经行之有效的思维方式。 2、遭遇拐点:中国传统媒体遭遇广告经营危机。 3、规则双重失灵:即在市场规则应该发生作用的地方,政府规制掣肘,导致市 场失灵;在政府规制应当执行有力的时候却仍然让市场力量博弈,就会产生寻 租行为,权钱交易,最终导致政府规制失灵。因此,在一个市场机制日益健全 的国家,市场和政府的边界必须明确。走向开放市场的中国传媒产业亟需一套 完整而清晰的规则系统。 4、功能双重失调:中国社会需要传媒承担起社会环境守望者和公共话语平台提 供者的双重角色功能。但前者
27、受“喉舌论”的单一价值标准限制,后者受“舆 论一律”的传统管理体制束缚,导致双重失调。 5、市场双重分割:网络等新的传媒形态首先以其互动性、人性化的渠道资源从 传统媒体那里分流了一部分受众及其接触传媒的时间;然后再通过售卖这些具 有社会控制能力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来获得广告商的广告业务。 6、空间双重挤压:新兴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导致空间的外部分割,与传统媒介产 业内部恶性竞争共同组成双重挤压。传统媒体利润空间不断缩小,走出拐点, 希望渺茫。 7、碎片化时代的多重整合:社会经济结构多元和新技术的推动,导致传统媒体 整合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以应对新型传媒形态的挑战成为一种战略选择。 (1)政策资源的整
28、合:把握政策走势,整合传媒规制与实际运作的对接点; (2)文化资源的整合:整合内部文化资源,形成品牌效应,吸附受众; (3)媒介形态的整合:整合新媒介的传播功能,延伸和拓展传统媒体的优势项 目,形成新的传播优势; (4)价值链整合:纵向上凭借社会公信力核心资源整合、开发内容、渠道、受 众、广告等资源;横向上将品牌、社会影响力向其他形态的媒体和行业延伸。 (注:本文发表于国际新闻界2006 年第 1 期) 十一、赵启正:广告主要有正确的广告意识在中国广告主协会成立大会 上的讲话 1、“我在向全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 2、几点意见: (1)广告主,也就是我们的企业、机构,首先要有良好的素质(优质的
29、产品和 服务),这是广告成功的基础。 (2)广告主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发布真实可靠的产品或服务信息。诚信是企业 维护良好品牌形象的先决条件。 (3)企业在通过广告进行营销沟通时要有清醒的头脑,广告投放量要量入而出, 量力而为。 (4)广告不仅是一种商业行为,也是一门艺术。 (5)广告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需要有智力支持。 (注:本文发表于国际新闻界2006 年第 1 期) 十二、蔡雯:媒介融合前景下的新闻传播变革试论“融合新闻”及其挑 战 1、“融合新闻”(convergence journalism),亦称为“多样化新闻” (multiple-journalism),主要特点是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
30、新闻传播活动。 “融合新闻”的尝试在美国开始于本世纪初(论坛公司和媒介综合集团)。 “融合新闻”的前提和基础是“融合媒介”(convergence media)。 2、“融合媒介”的涵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各种媒介(组织)之间的合作模式; 一是各类型媒介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是一种独立运行、流程完整、 操作规范的新闻生产模式。 3、我国现阶段推进“融合新闻”的媒介条件: (1)新媒介不断加盟新闻传播阵营,借助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力汇聚信息,发 挥多元的、个性化的新闻信源作用。 (2)传统媒介在新闻传播活动中对新媒介的借助和运用已成习惯。 4、随着宽带网的普及,“融合新闻”必将成为新闻传播的
31、主流,传统新闻媒介 走向网络化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融合新闻”目前在我国还面临着行业壁 垒和规制障碍。 5、“融合新闻”促使新闻传播发生的变化: (1)新闻信源结构与新闻传播主体发生变化:新闻传播主体由职业新闻工作者 独家垄断转变为职业人员与社会公众共同分享;新闻信源发生了结构性变化, 来自民众的新闻和言论在新闻传播中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上述改变使得新闻 传播效果不确定性增加,新闻媒介组织对新闻传播的控制也越来越难。 (2)新闻媒介组织结构与工作流程发生变化:“多媒体新闻总编辑”、“报网 互动”等。 (3)新闻载体性能与新闻传播方式的变化:新闻传播方式从传统媒体主导的单 向式变为专业媒介组织
32、与普通公民共同参与的分享式、互动式,大众传播与人 际传播更加紧密地结合与汇流(导致了信息过剩和人们对专业媒体的更多依赖) ;媒介载体性能发生根本改变,网络媒体的融合功能不断增强,但是对内容整 合和加工的难度也在加大。 6、“融合新闻”带来的挑战: (1)对媒介规制和内部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媒介间要打破区域分隔、行业分 割的藩篱;媒介内要进行组织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变革,如全方位的技术运用和 所有形态的媒介介质基础上整合新闻传播,建立新的流程(跨媒介的团队合作、 小众化定位等)。 (2)“融合新闻”对职业新闻传播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在对媒体集 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高层次);能够运用多种技术
33、工具(全能)。 (3)“融和新闻”需要公民具备更高的媒介素养。 (注:本文发表于国际新闻界2006 年第 5 期) 十三、刘海龙:被经验的中介和被中介的经验从传播理论教材的译介看 传播学在中国 1、本文以国外传播理论教材的译介作为视角,考察了欧美传播理论话语在中国 的诠释和变异,研究了西方客观经验主义的大众传播理论如何被潜移默化地等 同于传播学的过程,同时以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刘海龙新译作, xiaosheng113 注)为例,对我国目前传播学的教学与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 行了探讨,提出应该进一步开阔视野、注重研究范式、重新思考传播理论的教 学与应用。 2、“传播学”翻译中的断裂(中介
34、与诠释过程中的变异): 首先,“传播理论”和“传播学”被划上了等号。 其次,大众传播理论与传播理论被划上了等号。 第三,(以美国为主的)传播实证研究和传播研究被划上了等号。“文化批判” 的研究尽管缺乏实证的标准性(学科内部的规范性),但我们更期待的是灵活 而深刻的见解和获得另一种选择。像符号学、修辞学、文化研究、质化的实证 研究引介,传播研究领域做得仍然不够。 传播学教材的译介与创作整体的同质化现象严重。从大众传播理论到“传播学” 的中介转换,使在国外原本松散模糊的传播研究被限制和规定(discipline) 在一个较狭窄的区域内,在中国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具有明确研究对象与统一 性的学科(di
35、scipline)。 3、一种长期的误读: 语言的背后是世界观,用旧的语言去想像一个汉语中本不具有的观念,往往意 味着长期的误读。 用“传播学”这样一个概念来指代关于大众传播的客观经验主义的理论,就像 用“传播”来翻译“communication”、“群众思想交通”来理解“大众传播”、 用“舆论”来代替“民意”一样,令我们的思维过程出现一些觉察不到的偏执 和盲点。 比如,因为成为了和新闻学(理论)一样的“学”,所以传播学在中国变成了 纯理论,虽然我们撷取了客观经验主义范式,但是却弱化了其实证主义的特征, 研究方法被忽视,只留下一些脱离具体环境的理论空壳,成为摆设,或被削足 适履地论证一些与之缺
36、乏必然联系的结论;另一方面,传播学作为既有的新闻 学的补充与对立面,形成了一系列二元对立,比如本土的西方的对立、马克 思主义的非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等。这些刻板印象把传播学放在了一个非常不 恰当的位置,也赋予了新闻学某些可疑的特征,这既不利于传播学的发展,同 时也不利于新闻学的发展。 4、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一书的启示: (1)对众多传播语境一视同仁。如对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的重视;另外还破除 了对“跨文化传播”的误解,认为:在一个多元化国际化的世界里,身边就存 在着众多跨文化传播现象。文化的区隔无处不在。 (2)对理论研究范式的强调。理论和科学的元理论逐渐引起人们重视。 (3)一些思考:比如在
37、传播学教育中,问题不在于所讲的内容是否过于“理论 化”,而在于如何恰当地使这些理论变得容易理解。理论和理论化的思维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4)传播理论应用方面:理论和每个人息息相关,如何理解自我、如何理解和 处理与他人的关系,如何理解和处理自己在群体、组织中的身份、角色,如何 行动,如何与他人(包括其他共文化的人)沟通等都离不开传播理论,传播理 论不是只供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使用的工具,每个人都应该自觉地成为传播 理论的出色使用者。当然,作者(传播理论导引:分析与应用一书的作者, xiaosheng113 注)也一再提醒我们,传播的阴暗面也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5、我们应该有人类学研究
38、者的那种解释意识,不是学习理论本身,而是学习如 何用理论解释现实的思路与方法。 (注:本文发表于国际新闻界2006 年第 5 期) 十四、陈力丹:社会资本:理解传媒经济的新视角 1、社会资本,通俗地讲,就是能够带来经济收入和利益的社会资源和社会资产。 社会资本是连接传媒的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的关节点,也是经济学和传播学整 合成传媒经济学的一个通路。传媒的运营发展实际上就是传媒的社会资本和经 济资本之间不断循环转化的过程。 2、传媒的社会资本就是在传播活动和广泛联系过程中形成的公信力、职业规范、 服务精神、广泛的社会网络等。传媒的社会资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转化为经济 资本与经济效益,而且这种社会资本
39、带来的效益与价值具有独特性,其他竞争 者难以模仿。反过来,经济资本也有助于传媒社会资本的提升。传媒经济的关 键之处就是要实现传媒社会资本与经济资本之间的良性的循环转化。这种价值 转换,是马克思所比喻的“惊险的一跳”。对传媒经济的认识,由原来的“注 意力经济”过渡到“影响力经济”,到这里,我们可以进一步扩展为“社会资 本经济”。 3、“社会资本”的概念具有打通传播学与经济学之间的壁垒、构建传媒经济理 论框架的潜力: (1)将传媒的经济身份纳入到传播分析当中,结合传播学的诸多理论来分析传 媒社会资本的建设活动。 (2)把传媒的社会身份与经济分析结合起来。社会资本的经济学意义在于降低 传媒的交易成本
40、,获取稀缺资源。 (注:本文发表于新闻实践2006 年第 5 期,为报业核心竞争力:理论与 案例一书的序。) 十五、喻国明:民意调查机构:官办还是民办? 1、现状:目前我国民意调查机构大部分附属于政府部门或有政府背景,这样的 机构属性虽然能保证民调结果的权威性,但很难保证结果有时不被相关利益部 门“修正”;而独立的民调机构天然所具有的客观性视角有时使结果更容易让 民众信服,但囿于资金实力、资源及人才的薄弱,自身的发展带有一定的局限 性。 2、官办还是民办:在鼓励发展独立性民调机构的同时,建立一个多元互补、合 作发展的民调格局,或许应该是在现实状况下的最佳注解。 3、建国至十一届三中全会期间民调
41、消失的原因:受苏联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所谓 在社会主义社会,民意的新特点是民意与政府的一致性达到了其内容完全没有 冲突的程度的“同一理论”的民意学说的影响,再加上本身政治上的左倾和文 化传播领域的排外等原因,民意调查一度被冠之以“资本主义”的标签。 (注:本文发表于人民论坛2006 年第 11 期) 十六、刘保全: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新闻工作中的体现 1、要坚持“政治家办报”为荣,以淡化、脱离、忽视政治的倾向为耻。 2、要坚持以真实、准确的报道为荣,以失实、虚假报道为耻。 3、要坚持践行“三贴近”,以深入调查研究为荣,以浅薄、浮躁、懒惰为耻。 4、要坚持以淡薄名利,洁身端行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 (注
42、:本文发表于当代传播2006 年第 3 期 十七、陈力丹: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传媒的责任与作用 1、大众传媒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它应该是民主法治的推 动者、公平正义和诚信友爱的体现者、安定有序氛围的营造者,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观念的传播者。 2、大众传媒的社会功能与建构和谐社会(从拉斯维尔和赖特的“四功能”说出 发,xiaosheng113 注): (1)监测环境,即要及时、准确地向社会通报新近发生的涉及公众利益和国家 利益的重大事项。及时与准确是监测环境时必备的两个条件,但现在的问题是 不少传媒和记者追求轰动效应,人为地制造社会心理恐慌,缺乏社会责任意识。 (2)沟通、协调社会关
43、系,主要表现在说明和阐释信息的意义、提供权威的意 见和规范事例的支持、协调社会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3)传承文化,又被称为传媒的“社会化”功能。传媒发出的所有信息,都在 无形地表达着所在社会的主导文化、确认亚文化和创造着在原有文化基础之上 的新文化。传媒作为一道信息的把关人,如何继承、批评、扬弃、整合和创造 文化形态,与构建和谐社会息息相关。一定意义上,传媒就是活动着的历史。 (4)提供娱乐或表演。传媒通过此功能转换人们对问题的注意力,使之获得内 在的文化或审美享受,释放情绪。此功能正逐渐成为传媒活力的源泉之一。但 是传媒在行使此功能时可能由于按照商业逻辑运行而造成社会的不和谐,如暴 力、色情
44、内容的泛滥,商业文化霸权的出现等。传媒要呈现文化的多元化。 3、我国传媒需要两个方面的改进: (1)强化自身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 (2)在公共危机中承当重要角色。 4、我国传媒除了自身建设的问题外,还要良好的媒介生态来保障,这包括制度 安排、社会管理和控制。良好的媒介生态将激励传媒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不断 创新,充分发挥自身协调社会的功能。 提升人民的媒介素养。人们对传媒的选择、利用,对内容的鉴别、判断和参与 传媒活动,关系到人们生活的质量。 (注:本文发表于声屏世界2006 年第 3 期) 十八、对采制新闻作品的分析与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专业核心课程 系列讲座之二(许向东) 1、分析与选择
45、稿件,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对稿件进行新闻评价和社会评价。作 出这种评价需要在考虑稿件内容的同时,将之与外界环境(被反映的客观现实、 目标读者的需求、社会效果、刊发媒体及时机等)进行联系分析。 2、分析与选择稿件的重要性: 首先,它有利于贯彻办报、办台方针,落实编辑方针; 其次,它有利于保证新闻媒体的容量要求和质量要求; 第三,它有利于满足受众需求,形成自身特色。 3、媒体新闻稿件的“四个来源”: 通讯社提供的稿件;新闻媒体记者采制的稿件;通讯员和其他作者提供的稿件; 从其他新闻媒体上获得的可供转载或配置用的稿件。 4、稿件选择的三道程序: (1)初选:也称“粗选”,主要在各专业编辑部门进行。对所
46、有的来稿进行通 读和分类,根据对新闻稿件的一般选择标准挑选出合适采用的稿件,提供给总 编室或相关版面的主编。 (2)复选:也称“精选”,更多考虑版面的限制和要求,解决怎么用,用在什 么地方,什么时候用的问题。主要在总编室或版面主编处进行。大部分稿件经 过复选就可以刊发了。 (3)定选:通常由总编辑或编委会集体审定,对前两次选择而不能确定是否采 用的稿件(涉及重大问题,或考虑到报道效果难把握)作最后的权衡和选择。 5、对新闻稿件的分析标准和行之有效的选择程序: (1)判定新闻价值:主要考虑及时、新意、重要、接近、显著。 (2)预测社会效果:第一,要将报道内容与发布新闻的时机及社会背景结合起 来考
47、虑;第二,要注意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看正反两方面的效果;第三,要 注意合理、合法,要严格杜绝有危害性质的新闻。目前禁止刊发的新闻类型: 危害国家和社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的。 (3)考虑媒体的个性取向: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具体任务和服务对象。媒体宏 观上要搞差异化竞争,微观上要表显出不断更新报道方式,与以前同类报道的 不同。 6、新闻编辑在选择稿件时需要注意: (1)注意选用报道计划外的稿件,不要受到报道计划的束缚; (2)不要因为形式上的缺陷而忽视内容; (3)不要因为部分缺陷而忽略其中可用部分。 7、编辑的选择,既导向了受众,又导向了记者,并以媒体的选择行为,影响着 社会信息的流向
48、。 (注:本文发表于新闻与写作2006 年第 6 期) 十九、郑保卫:试论传媒公信力形成的要件及判断与评估的标准 1、新闻业“四大公害”:虚假报道、“有偿新闻”、低俗之风和不良广告。 2、传媒公信力的重要性: (1)从社会效益看,它决定着传媒舆论引导作用能否发挥及发挥的程度; (2)从经济效益看,他意味着竞争力的形成和受众群的维持,使一种无形资产。 3、对传媒公信力的判断与评估缺乏客观和统一的标准,一直是我国传媒公信力 建设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比如对都市报和机关报公信力评价标准的不同认识。 4、何为“主流媒体”:一家媒体如果对社会与公众具有影响力,并且能够获得 很好的认可和评价,那么就可以说这家
49、媒体具有公信力,它也就可以被称作是 “主流媒体”。这也应当是我们评价媒体公信力的基本要求和基本标准。 5、传媒公信力:是指传播媒介所具有的能够赢得受众信任与信赖的各种专业品 质和能力的总和。它是受众在接触传播媒介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切身体验所 形成的对媒介信誉度和影响力的一种判断与评价。 6、传媒公信力形成及对之判断与评估时要考虑的要素和条件: (1)真实准确,这是首要的标准; (2)客观公正; (3)全面深刻; (4)及时有效; (5)有益有用,要与受众生存和发展的利益相关,要“有用处”; (6)可信可亲,传媒要有良好的职业操守,如讲究诚信、维护正义、敬业守法 和清正廉洁。 (注:本文发表于新闻界2005 年第 6 期) 二十、喻国明:直面数字化:媒介市场新趋势研究 1、数字化对传媒业的影响: (1)彻底冲破了传统媒介的介质壁垒,促进了媒体的融合; (2)改写旧有传媒市场的运作架构和赢利模式,催生着新型的产业模式; (3)创造着新的产业和新的商机。 2、数字化传媒的传播特点: (1)适应受众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