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病防治——第一章家禽病毒性传染病.ppt

上传人:坚持 文档编号:4202292 上传时间:2019-10-03 格式:PPT 页数:167 大小:5.0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禽病防治——第一章家禽病毒性传染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7页
禽病防治——第一章家禽病毒性传染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7页
禽病防治——第一章家禽病毒性传染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7页
禽病防治——第一章家禽病毒性传染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7页
禽病防治——第一章家禽病毒性传染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禽病防治 制 作者 徐亚东 禽病防治 第一章 家禽病毒性传染病 第二章 禽细菌性传染病 第三章 禽寄生虫病 第四章 禽营养代谢病、中毒病及其他 第五章 禽病综合防治技术 绪 论 绪 论 必须重视禽病防治。禽蛋和禽肉在动物性蛋白质 食品中占有较大比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养禽业。禽病会给现代养禽业造 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给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体 健康都具很大影响。 1.学习禽病防治的意义 加强禽病知识学习 ,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加大禽 病防治工作力度,保障现代养禽业健康成功发展显 得尤其重要。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我国对禽病研究是随着现代养禽业发展而迅速开 展起来。

2、研究禽病发生、发展规律,积极开展禽病 防治工作,对更好地发展现代养禽业意义十分重大 。 2. 我国禽病防治的研究进展 禽病学或禽病防治是兽医学和生物医学的一个新兴 重要分支学科。世界禽病学会已有 40余年的历史,对 养禽业发展、兽医学、人类医学均做出了巨大贡献。 我国对禽病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对禽病的研究工 作发展迅猛,空前活跃,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养禽 业发展和禽病研究工作的进程,并取得了可喜的科研 成果。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我国制定了疫病检疫防制办法和有关防疫工作规定 ,积极开展群众性防控工作,贯彻 “ 预防为主 ” 的方 针政策,使疫病得到一定控制。 我国在用于禽病防治方面的药

3、物研究也发展迅速。 我国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需继续 奋发努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3.学习本课程的方法和要点 了解禽病防治在国民经济、提高人民生活、保障 人民身体健康和对外贸易等方面的重大意义。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了解并掌握疾病发生流行的规律,以及预防和治疗 这些疾病的综合技术措施。 了解常见多发禽病的病原、病因、流行及发病机 理;掌握其临诊症状、剖检的病理变化、诊断方法 及防治技术。 做到理论与实验实习课结合,提高实际操作技能 ,增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好相关学科。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第一章 家禽病毒性传染病 第一节 概 述 1.传染和传染病 传染:

4、是指病原微生物侵入动物机体,并在一 定部位定居、生长繁殖,进而引起机体一系列病 理反应的过程。传染也称感染。 传染病:是指凡是由病原微生物引起,具有一定 的潜伏期和临诊表现,并具有传染性的疾病。 家禽传染病的表现虽是多种多样,但也具一些共有 特性,可与其他非传染病相区别。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传染病的共同特性 由相应的病原微生物所引起 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 被感染动物机体发生特异性反应 患病耐过动物能获得特异性免疫 具有特征性的临诊表现 2.传染病发展过程的阶段性 潜伏期。 前驱期。 明显期(发病期)。 转归期(恢复期)。 传染期: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潜伏期 从病原微生物侵入动

5、物机体在进行繁殖时 开始,到疾病的临诊症状开始出现为止,这段时间称 为潜伏期。 前驱期 从某种传染病的临诊症状开始表现出来, 到该种传染病特征性症状出现之前的这一阶段称为前 驱期。 明显期 是指在前驱期后,传染病有代表性的,特 征症状相继明显地表现出来,这是疾病发展到高峰的 阶段。 转归期 疾病进一步发展即为转归期,也是传染病 发展的最后一个阶段。患病动物在此期可转归死亡, 也会逐渐恢复健康。曾患传染病的动物在病后一定时 间内可以带菌(毒)排菌(毒),切不可忽视。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传染期 病禽能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传染期。 3.传染病流行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 l传染源 l传播途径

6、 l易感动物 传染源: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 l患病家禽 l病原携带禽 潜伏期病原携带禽 恢复期病原携带禽 健康病原携带禽 传播途径 直接接触 间接接触 病原携带禽分为: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直接接触:无任何外界因素参与、由传染源与易感 家禽直接接触而将病原体传播过去。此种方式传染病 数量较少。 间接接触:在环境因素参与下,病原体通过传播媒 介使易感家禽发生传染的方式,称为间接接触传播。 大多数传染病是以此种方式传播。 传播媒介:从传染源将病原体传播给易感家禽的各 种外界环境因素,被称为传播媒介。 若传播媒介是生物,则称为媒介者,是非生物的,称 为传播媒介物。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7、家禽传染病的传播过程中起作用的媒介因素主要有: 经蛋传播 经由孵化坊(孵化室)传播 经由空气传播 通过污染的饲料和饮水传播 通过垫料和粪便传播 通过设备用具传播 经活的媒介者传播 通过人工授精传播 水平传播与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指病原体经消化管、呼吸道或皮肤粘膜 创伤等在同一世代家禽之间的横向传播,称水平传播 。一般传染病均能水平传播 。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垂直传播:指病原体经卵巢、输卵管、最终经蛋传 播给下一代的体内纵向传播,称为垂直传播。 垂直传播的传染病可进行水平传播,但不少传染病 只水平传播而不垂直传播。 易感动物 影响禽群易感性的因素主要有: 易感性 指家禽对每种传染病病原

8、体感受性的大小。 禽群的内在因素 禽群的外在因素 禽群的特异性免疫状态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国内检疫 产地检疫 生产基地的定期检疫:指家禽在产地养殖生产过 程中定期进行检疫,这是搞好产地检疫的基础。 县级以上农牧部门定期或临时进行疫病检疫 4.检疫: 检疫 指用各种诊断方法,对家禽及其产品进行疫 病检查,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防止疫病的发生和传播 ,这项工作称检疫。 检疫分为国内检疫与进出境检疫两大类。国内检疫又 分产地检疫、运输检疫、屠宰检疫和家禽产品检疫。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运输检疫 铁路检疫 交通要道检疫 屠宰检疫 家禽产品检疫 国境口岸检疫 5.消毒 消毒是贯彻 “ 预

9、防为主 ” 方针的一项重要措施,目的 是消灭被传染源散播于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 传播途径,阻止疫病继续蔓延。 预防性消毒 临时消毒 终末消毒 消毒的种类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消毒的方法 生物热消毒: 主要用于粪便处理或尸体处理。 家禽粪便可用堆沤法;尸体可用发酵池法。 机械性清除法: 物理消毒法 : 主要介绍 4种 阳光、紫外线和干燥消毒 高温消毒 煮沸消毒 蒸汽消毒 化学消毒法:主要介绍 5类 凝固蛋白类的化学消毒剂 溶解蛋白类的化学消毒剂 氧化蛋白类的化学消毒剂 阳离子表面活性消毒剂 醛类及其他消毒剂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6.免疫接种和药物预防 预防接种和疫苗 预防接

10、种 是指为了预防某些传染病的发生和流 行,平时有计划地给健康家禽进行的免疫接种,称预 防接种。 疫苗 用特定病毒制成的免疫制剂称为疫苗。疫 苗分为活疫苗与灭活疫苗两类。 活疫苗:将特定活病毒等微生物毒力致弱制成的 疫苗称活疫苗,又简称活苗。 灭活疫苗:用药理或化学方法将病毒等微生物灭 活而制成的疫苗称灭活疫苗,又称灭活苗、死苗。 联苗:是用两种以上的细菌或病毒联合制苗,称 为联苗。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多价苗:以同一病毒(或细菌)的不同血清型混 合制苗,称为多价苗。 菌苗:是指用细菌、霉形体和螺旋体制成的免疫 制剂,称为菌苗。 类毒素:由细菌外毒素制成的人工主动免疫制剂 称类毒素。 免

11、疫期 家禽在预防接种后能抵抗相应病原体而 不受感染的期限,称免疫期。 免疫程序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疫苗的免疫特性 ,合理地制定预防疫病的种类,预防接种的次数,间 隔时间和途径称为免疫程序,又叫免疫接种方案。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在拟定养禽场免疫程序过程中主要应考虑的因素: 家禽品种或品系、用途及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 母源抗体水平 上次免疫接种引起的抗体残余水平 家禽本身的免疫应答能力 疫苗的种类 各种免疫接种的配合使用 免疫接种方法 对家禽生产性能的影响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药物预防 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预防疾病也是一项重要措施。在家 禽的饲料或饮水中加入某些药物可预防某些疾病发

12、生。 在使用药物预防禽病时应当注意: 在饲料或饮水中加入药物,一定要慎重,不可乱加 。 药物在禽体内及其蛋中的残留量不得超过许可量, 家禽在屠宰前一定时间或在鸡产蛋期间某些药物必须 停止使用。 药物可能带来的毒副反应,耐药菌株的形成,禽正 常菌群失调等。幼雏禽若较长时期使用一种药物会造 成不良后果甚至中毒,故应适时更换药物种类。 加入的药物一定要与饲料或饮水充分混匀。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7.患病禽的处理 对患传染病的家禽采取填埋或焚烧方式处理,是扑 灭家禽传染病的有效措施。 针对病原体的治疗方法。是指选择能抑制或杀灭 病原体或能消除病原体致病作用的药品治疗家禽传 染病的方法。一般可分

13、为特异性疗法、抗生素疗法 和化学药物疗法。 特异性疗法 :即应用高免血清、痊愈血清、高免蛋 黄抗体等生物制品进行治疗。 抗生素疗法:即利用抗生素抑制、杀灭某些病原微 生物的作用来治疗家禽传染病。使用抗生素在治疗家 禽传染病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严格掌握抗生素的适应症 要考虑抗生素的使用剂量、疗程、给药途径、毒 副反应和价格等。 抗生素的联合应用 不能滥用 化学药物疗法:即使用化学药物帮助鸡体消灭或 抑制病原体的治疗方法。常用化学药物有: 磺胺类药物 抗菌增效剂 常用三甲氧苄氨嘧啶(甲氧苄氨嘧啶, TMP),二 甲氧苄氨嘧啶( DVD,敌菌净) 硝基呋喃类药物 喹诺酮类

14、药物 其他抗菌药物 抗病毒感染药物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针对家禽机体疗法:这类疗法是采取各种措施,帮 助机体增强一般性抵抗力,调整、恢复生理机能,促 进机体早日康复。 加强护理 对症疗法 微生态制剂疗法 中兽医疗法:是指使用中草药及其制剂治疗家禽传 染病的方法。中草药种类繁多,资源丰富,作用各异 ,有些被机体吸收后可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第二节 鸡新城疫 鸡新城疫俗称鸡瘟、又称亚洲鸡瘟、假性鸡瘟。本病 是由鸡新城疫病毒引起鸡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主要特征是呼吸困难、下痢、浆膜和黏膜出血,病程 稍长的病例伴有神经症状。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1.病原:鸡新城疫病毒 2.流行病学

15、易感日龄:各品种(系)、年龄的鸡均易感。 发病率和死亡率: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 90%以上。 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秋两季较常见。 易感动物:在自然条件下,鸡对本病最易感,其 次是部分珍禽。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本病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带 毒鸡。 流行特点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流行特点 急性型:病鸡精神高度沉郁、嗜睡;食欲废绝、严 重下痢,粪便多呈黄绿色或灰褐色,有时混有少量血 液、粘液;饮水量增加,嗉囊膨胀积液,并常有嗉囊 液从口鼻倒流出或渗入气管,在呼吸时发出特殊的 “ 咕噜 ” 声;体温升高,冠髯发绀,呼吸急促,发病急 、病情重,发病率可达 90%。 亚急性型:鸡群发

16、病急,传染快,发病率高,病鸡在 发病初期和中期是以表现呼吸系统症状为主,具有明显 的咳嗽,喘气和气管喘鸣音,并陆续有鸡只死亡,死亡 率达 1020% ,甚至更高。在发病后 12 周,鸡只死亡 逐渐减少,而开始有部分患鸡出现神经症状,表现中枢 神经紊乱,如歪头扭颈、转圈、偏头伸颈呈直线前行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或后退,甚至腿翅麻痹瘫痪,阵发性痉挛等。病程可 达 4周或 4 周以上。母鸡群发病死亡率在 1%2% ,产 蛋量下降或停止。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鸡新城疫的神经症状 鸡新城疫:病鸡张口呼吸,腿麻痹。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

17、返回首页 鸡新城疫:腺胃乳头肿胀、出血,盲肠扁桃体肿胀、 出血、坏死。 非典型鸡新城疫:主要发生在免疫鸡群中,特征是 鸡群发病缓慢,症状病变不典型、不明显、死亡率低 ,但发病率可能很高。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4.病理变化:腺胃黏膜出血,特别是在腺胃的腺乳头 状突起上、腺胃与食管及肌胃交界处严重出血、溃疡 ,肌胃角质层下出血、溃疡;肠道黏膜面多处淋巴集 合滤泡和盲肠扁桃体肿胀出血,甚至形成黄褐色斑块 状坏死伪膜,小肠、盲肠和直肠其他部位黏膜亦常有 大小不等的出血、坏死点;泄殖腔黏膜形成不规则 的小斑点出血或黄褐色溃疡灶。产蛋母鸡的卵泡出血 、变形,甚至卵泡破裂发生黄性腹膜炎。气管黏膜有

18、较明显的浆液性、粘液性甚至充血出血性炎症。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结合药物治疗 效果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应进行实验室诊断,本病 应注意与败血支原体感染、禽流感、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及曲霉菌病等类症鉴 别。 6.防制:预防工作的要点为:高度警惕、避免病原侵 入鸡群;合理做好预防接种,增强鸡群的特异免疫力 。在实施免疫接种时应当明确以下几点。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弄清疫苗的性质、使用对象及方法。 系苗是一种中等毒力的活苗。用于经过两次弱毒 力的疫苗在免疫后的鸡或 2月龄以上鸡。多采用肌肉注 射或刺种的方法接种。 系、 系、

19、系苗都是属于弱毒力的活苗,大小 鸡均可使用。多采用滴鼻、点眼、饮水及气雾等方法 接种。 4 弱毒疫苗耐热性较好,适用于热带地区的农村养 鸡免疫接种。 母源抗体对免疫应答的影响 局部免疫应答 建立免疫监测机制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免疫抑制 发生新城疫的防制办法:鸡群一旦发生本病,应采 取紧急措施,防止疫情扩大。其措施有:紧急消毒, 对全场鸡群用 系或 系疫苗进行紧急接种。在病初 用鸡新城疫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进行紧急注射, 也能减少鸡只死亡,较快控制疫情。 第三节 禽流感 禽流感是由 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发生于各种家禽和 野鸟的传染性疾病。此病毒有多种血清亚型,发病的 禽群在临诊表现上有

20、程度不同的表现形式,可见亚临 诊症状、轻度上呼吸道感染、产蛋量下降以及急性致 死性的临诊表现。称为欧洲鸡瘟(或称真性鸡瘟)的 禽流感是致死率极高的急性出血性疾病。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1.病原:是正黏膜病毒属的 A(甲)型流感病毒。 2.流行病学:在禽类中以鸡和火鸡最易感,其次是珠鸡 、野鸡、孔雀。多发病于天气骤然变化及寒冷季节。 3.症状:病初体温升高至 4344 ,突然出现呼吸困 难,并迅速波及全群。病鸡羽毛松乱,精神不振、食 欲减退、全身衰弱、伸颈张口呼吸,咳嗽、打喷嚏、 气管 啰 音。鼻窦炎、头部水肿,皮肤发绀,神经紊乱 、下痢。这些症状可能几种同时出现。有些病禽可能 看不到任

21、何症状而突然死亡。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急性禽流感病鸡,鸡冠和肉垂出血坏死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4.病理变化:死于禽流感的禽只因其感染病毒株的不同 而在病变上也存在差异。一般死于强毒株感染的禽常表 现不同程度的充血、出血、渗出和坏死变化。此种病变 首先发生在皮肤、冠和肉髯。随着病程的发展,其他器 官也会出现同样变化。病鸡的冠和肉髯肿大,鸡冠有坏 死灶(内有黄色干酪样物)和出血; 蹠 部(趾上部)角 质鳞片呈紫红色;在腺胃乳头状突起上有出血。

22、有的还 见颌下皮下组织呈胶冻样,心脏出现淡黄色坏死性条纹 ,有的肝、肾、脾及肺有灰黄色坏死点。死于低致死率 毒株感染的家禽,常表现在腺胃乳头状上有出血;肠道 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弥散性点状出血;卵泡出血、变形、 破裂及卵黄性腹膜炎;输卵管水肿,在管腔内有多量黏 性分泌物;气管黏膜水肿、出血,有较多量的浆液性、 黏液性甚至于干酪样渗出物。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本病常与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喉气管 炎、传染性鼻炎及慢性呼吸道病等疾病有某些相似的 表现,应注意鉴别;在必要时用病毒学方法和血清学 方法加以区别。 5.诊断:本病的临诊

23、症状与病理变化呈多种病理形式 ,通常结合流行病学特点可作出初步诊断。禽流感的 确切诊断主要根据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6.防制:本病尚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预防禽流感的 基本方法就是将易感禽群与感染禽及其分泌物和排泄 物分开;采用综合性的预防、消毒、隔离措施,防止 本病的传入。关键是按技术要求搞好多次性免疫接种 ;一旦发病应立即扑杀患禽,并作无害化处理。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第四节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本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引起幼鸡的一种急性 、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高、病程短。主要症状 为腹泻、颤抖、极度虚弱。法氏囊、肾的病变和腿肌 、胸肌出血,腺胃和肌胃交界处条状出血是具有特征 性的

24、病变。幼鸡感染后,可导致免疫抑制,并可诱发 多种疫病或使多种疫苗免疫失败。 1.病原:为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2.流行病学:自然感染仅发生于鸡,各品种 (系 )的鸡 都能感染,主要发生于 215 周龄的鸡, 36 周龄的 鸡最易感染。也有 138日龄鸡发生本病的报道。成年 鸡一般呈隐性经过。 3.症状:最初发现有些鸡啄自己的泄殖腔。病鸡羽毛蓬 松,采食量减少,畏寒,常扎堆在一起,精神委顿,随 即病鸡出现腹泻,排出白色黏稠和水样稀粪,泄殖腔周 围的羽毛被粪便污染。严重的病鸡头垂地,闭眼呈昏睡 状态。在后期体温低于正常值,严重脱水,极度虚弱, 最后死亡。近几年来,发现由

25、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的亚 型毒株或变异株感染的鸡,表现为亚临诊症状,炎症反 应弱,法氏囊萎缩,死亡率较低,但由于产生免疫抑制 严重,而危害性更大。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4.病理变化:死于法氏囊病的鸡表现脱水,腿部和胸 部肌肉出血。法氏囊的病变具有特征性,可见法氏囊 内黏液增多,法氏囊水肿和出血,体积增大,重量增 加,比正常值重两倍,在切开后见黏膜皱褶多浑浊不 清,黏膜表面有点状出血或弥漫性出血,严重病变在 法氏囊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在 5天后法氏囊开始萎缩。 肾有不同程度的肿胀。腺胃与肌胃交界处见有条状出 血点。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

26、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病鸡法氏囊肿大 ,浆膜出血。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病鸡法氏囊黏膜严重出血。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根据本病的流行病学和病变特征,如:突然发病, 传播迅速,发病率高,有明显的高峰死亡曲线和迅速 康复的特点。法氏囊水肿、出血、体积增大,黏膜皱 褶多浑浊不清,严重病变在法氏囊内有干酪样分泌物 ,就可作出诊断。传染性法氏囊病在症状和病变上与 某些疾病有相似之处,诊断上应注意鉴别,以便及时 采取有效的防制

27、措施。本病应与鸡新城疫、传支肾病 型等病鉴别诊断。只有进行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试 验才能确诊本病。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7.防制:鸡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或用疫苗免疫后 ,都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体液免疫是该病保护 性免疫应答的主要机制。目前对本病还没有特效的治 疗方法,为此预防和控制传染性法氏囊病仅用疫苗还 是不行的,需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幼雏鸡多次免疫接种:确定弱毒疫苗首次免疫日龄 是很重要的,首次接种应于母源抗体降至较低水平时 进行。对母源抗体低的幼雏鸡,宜在 710 日龄初免, 母源抗体高的幼雏鸡可推迟在 1825 日龄进行免疫。 在首免后应进行再免,宜间隔 7天。接种免疫

28、还应注意 变异株的感染。 严格的防疫卫生措施 提高种鸡的母源抗体水平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在发病时的防制办法:除对鸡舍和环境进行严格消 毒外,发病早期用传染性法氏囊病高免血清或康复血 清进行注射,每只鸡皮下注射 0.5ml,也可用高免鸡 所产的蛋制备卵黄抗体进行注射,每只鸡皮下注射 0.52ml/ 次,对鸡群有较好的疗效。高免血清和卵 黄抗体对传染性法氏囊病发病鸡群治疗,有效期一般 只能维持 10天左右,因此在注射血清或抗体后 710 天还应对鸡群进行及时的主动免疫。 第五节 鸡马立克氏病 本病是由马立克氏病病毒引起鸡和火鸡的一种以淋巴 组织增生为特征的传染性肿瘤病。其特性是外周神经、

29、 性腺、各内脏器官、虹膜以及皮肤发生淋巴样细胞浸润 和肿大。本病的病死率高,对养鸡业危害极大。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易感日龄: 1日龄幼雏鸡最易感。 发病日龄:最早发病日龄通常为 4060 日龄,至 70 日龄陆续出现死亡, 80120 日龄前后达到死亡高峰 ,在开产后成年鸡死亡减少或停止。 1.病原:疱疹病毒。 2.流行病学:易感动物主要是鸡,其次是火鸡。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所有感染鸡,无论是否发病, 其羽毛囊上皮均可能含有大量的鸡马立克氏病病毒, 并随脱落的皮屑污染环境。易感雏鸡主要经呼吸道而 感染。 流行特点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3.症状:感染鸡群陆续出现病鸡,病鸡渐进性

30、消瘦, 药物治疗无效并陆续死亡。各病型病鸡在发病至死亡 前,可分别出现下列一些特征症状。 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是在本病中最多见的一种病型 。发病急,病鸡精神委顿,冠髯苍白,食欲下降,羽 毛松乱、下痢、脱水、消瘦、体重迅速下降,后期极 度衰弱昏迷,瘫痪,最后死亡。 神经型鸡马立克氏病是在本病中较多见的一种病型 。发病率较高。病鸡外周神经受侵害,出现肢体或相 关器官麻痹的症状,如支配颈部肌肉的神经麻痹而耷 头歪颈,臂神经麻痹而垂翅,坐骨神经麻痹而软脚。 当迷走神经受侵害时可致病鸡失声,嗉囊扩张,呼吸 困难。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在腹部神经受到侵害时可致病鸡消化功能紊乱,下痢 等。本型鸡马立克

31、氏病病程较长,病鸡常因行动障碍 ,采食困难而饥饿、脱水、消瘦、衰弱最后死亡。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马立克氏病,鸡腿神经麻痹,瘫痪呈劈叉姿势。 皮肤型马立克氏病发病率低。病鸡的皮肤增厚,尤 其是颈背毛囊部可形成结节样肿瘤。这些肿瘤结节, 初期分散存在,中后期增大可相互溶合在一起,表面 出血、溃疡,该部羽毛脱落严重。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眼型鸡马立克氏病发病率极低。病鸡的一眼或双眼 的虹膜受侵害,正常虹膜灰褐色放射状的组织被灰白 色的肿瘤组织不均一代替,故有 “ 灰眼 ” 之称。瞳孔 边缘不整齐、其大小不能随光线强弱而变化,甚至瞳 孔完全被肿瘤组织封闭。

32、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4. 病理变化 内脏型鸡马立克氏病:剖检病鸡可见皮下干燥,肌 肉暗红无光泽;肌体消瘦,龙骨突出,内脏各器官广 泛形成肿瘤病灶。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鸡马立克氏病肝脏多发性肿瘤结节 鸡皮肤型马立克氏病毛囊部肿瘤结节出血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神经型鸡马立克氏病:常发生于坐骨神经丛,被 侵害的神经变粗大,比正常粗大 23 倍。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5. 诊断:鸡马立克氏病毒一般发生于 1月龄以上的鸡 , 27 月龄为发病高峰时间;病鸡常有典型的肢体 麻痹症状;出现外周神经受害、法氏囊萎缩、内

33、脏 肿瘤等病理变化。 6. 防制:疫苗接种是防制本病的关键;以防止出雏室 和育雏室早期感染为中心的综合性防制措施,对提高 免疫效果和减少损失亦起重要作用。通常对 1日龄幼 雏鸡进行皮下注射马立克氏病疫苗。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第六节 禽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本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引起鸡的一种以各内脏器官 组织广泛发生成淋巴细胞增生性肿瘤为特征的肿瘤性 传染病 。 感染日龄:鸡日龄越小越易感染。 发病日龄:一般大于 14周龄,通常在 30周龄以上。 感染率可高达 60%,发病率通常为 5%20% ,死亡 率为 1%2% 。 1.病原:禽白血病病毒 2.流行病学:本病主要传染源是病鸡和隐性感染鸡

34、。 流行特点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3.症状:患鸡消瘦,冠髯苍白、萎缩、衰弱、羽毛凌 乱;腹部膨胀、肝脏肿大常可被触及;部分鸡只跖骨 中段增生膨大(骨石化型白血病);部分鸡只陆续死 亡。 4.病理变化:本病主要病理变化特征是内脏多种器官 ,包括心、肝、肺、肾、法氏囊、性腺等形成弥漫性 或结节性肿瘤病灶,尤其在肝、脾和法氏囊的肿瘤较 为常见。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症状、结合病理变化具有的 肿瘤病变,一般不难做出初步诊断。应特别注意与马 立克氏病作鉴别。鸡马立克氏病的特点是:

35、发病日 龄一般集中于 70120 日龄; 发病率一般在 5% 80%; 法氏囊通常萎缩等。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6.防制:降低种鸡群的感染率和建立无白血病的种鸡 群,是防制本病的最有效措施。 第七节 传染性支气管炎 本病是由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 、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以呼吸困难、 咳嗽、打喷嚏、气管 啰 音和流鼻涕等呼吸道症状为特 征,产蛋鸡出现产蛋量减少和蛋质量下降。有的病例 出现肾脏损伤。 1.病原: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该病毒只对鸡有致 病力。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2.流行病学:本病仅发生于鸡,其他家禽均不感染。 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但雏鸡最为

36、严重。过热、严 寒、拥挤、通风不良以及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 缺乏以及疫苗接种等均可促使本病的发生。 3.症状:病鸡突然出现呼吸症状,并迅速波及全群为 本病特征。 4周龄以下病鸡全身衰弱,精神不振,食欲 减少,羽毛松乱,昏睡、翅下垂;常表现伸颈、张口 呼吸、喷嚏、咳嗽、 啰 音;个别鸡鼻窦肿胀,流黏性 鼻汁,眼泪多,逐渐消瘦。康复鸡发育不良。 56 周 龄以上的鸡,突出症状 是 啰 音;产蛋鸡的产蛋量下降 ,并产软壳蛋、畸形蛋或 砂壳蛋。幼雏鸡的死亡率可 达 25%, 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率低。肾性毒株感染鸡 ,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出现,或呼吸症状消失,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病鸡沉郁,持

37、续白色或水样下痢,迅速消瘦,饮水量 增加。雏鸡死亡率为 10%-30%, 6周龄以上鸡死亡率 在 0.5%-1% 。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2周龄鸡自然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表现明显呼吸困难 ,精神沉郁,闭眼缩颈,怕冷。 24小时后陆续死亡。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4.病理变化:主要病变是在气管、支气管、鼻腔和鼻 窦内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物,甚至出现干 酪样栓子。在产蛋母鸡的腹腔内可发现液状的卵黄物 质,卵泡充血、出血、变形。肾脏变型,肾肿大出血 ,多数呈斑驳状的 “ 花肾 ” ,肾小管和输尿管因尿酸 盐沉积而扩张。 5.诊断: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38、可根据流行病学特点、临诊 症状及病理解剖变化特征,结合鉴别诊断的分析研究 可做出初步诊断,并采取有效的相应防制措施。确诊 必须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以及血清学检验。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本病应与传喉、慢呼、传鼻、鸡新城疫等病区别。 6.防制 加强饲养管理,坚持对鸡舍内和周围环境的消毒。 还应当用抗菌药物防止继发感染。 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目前较常用的疫苗有 以下几种: 传支 H120弱毒疫苗; 传支 H52弱毒疫苗; 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二联弱毒活苗; 鸡肾型传支活疫苗; 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二联多价油乳剂灭活苗。 鸡肾型传支多价油乳剂灭活苗。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传染性喉气

39、管炎是由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 传染病,其特征为呼吸困难,咳嗽,咳出含有血液的 渗出物,喉部和气管黏膜肿胀,出血并形成糜烂。传 播快,死亡率较高。 免疫程序 后备蛋鸡和种鸡的免疫程序: 1-5日龄用传支 H120 或新支二联苗滴眼(鼻)首免, 3-4周龄再免,方法同 前, 35-50日龄用传支 H52苗饮水, 16-18周龄用传支 H52饮水或新支二联油苗注射。 肉鸡的免疫程序: 1-5日龄用传支 H120或新支二联 苗滴眼(鼻)首免, 2-3周龄再免,方法同前 . 第八节 传染性喉气管炎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1.病原: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 2.流行病学:在自然条件下,本病原主要侵

40、害鸡, 不同年龄的鸡均易感染,但以成年鸡的症状最具特 征。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在易感 鸡群中传播很快,感染率可达 90%,病死率为 5% 70%,以高产成年蛋鸡病死率较高。 3.症状:急性患鸡鼻孔有分泌物和在呼吸时发出湿性 啰 音,继而咳嗽和喘气。严重病例呈现明显的呼吸困 难,咳出带血的黏液,有时死于窒息。检查口腔,可 见在喉部黏膜上有淡黄色凝固物附着,不易擦去。病 鸡迅速消瘦,鸡冠发紫,有时排绿色稀粪,衰竭死亡 。有的病鸡生长迟缓、产蛋减少、流泪、结膜炎,严 重病例见眶下窦肿胀,病鸡多死于窒息。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4.病理变化:典型的病变为

41、喉和气管黏膜充血、出血。 6.防制 坚持采用严格隔离、消毒等措施。 免疫接种。可在 46 周龄时首免, 1620 周龄二免 ,均采用滴鼻(眼)或擦肛法接种。 5.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征性症状和典型的病变, 即可作出诊断。在症状不典型,与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败血支原体病不易区别时,须进行实验室诊断。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第九节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 -1976 本病是由禽腺病毒引起鸡以产蛋下降为特征的一种 传染病,其主要表现为鸡群产蛋骤然下降,产软壳蛋 和畸形蛋增加,褐色蛋的蛋壳颜色变淡;鸡群无明显 病变症状。该病是 1976年首次发现,以示区别于其他 产蛋量下降的疾病,特定名为鸡产蛋下降

42、综合征 -1976 ,简称 EDS76. 1.病原:禽腺病毒。 2.流行病学:除鸡易感外,自然宿主为鸭、鹅和野鸭 。产褐壳蛋的母鸡最易感。呈垂直传播。初产母鸡因 应激而诱发本病。 3.症状和病变:感染鸡无明显症状,主要表现为突然性 群体产蛋下降,比正常值下降 20%-40%甚至达 50%。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病初蛋壳的色泽变淡,紧接着产畸形蛋,蛋壳粗糙象 砂粒样,蛋壳变薄易破损,软壳蛋或无壳蛋增多,占 15%以上;对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没有影响,病程 一般可持续 4-10周。病变为卵巢变小、萎缩。输卵管 尤其子宫部黏膜出血和具卡他性炎症。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

43、束返回首页 杜绝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病毒的传入。 严格执行防疫卫生措施。 免疫接种:鸡在 110130 日龄用新减二联油苗进行 皮下或肌肉注射。 4.诊断:根据流行病学特征和症状可做出初步诊断; 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诊断。 5.防制:主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第十节 鸡包涵体肝炎 本病是禽腺病毒引起鸡以肝脏受害并在肝细胞中形 成核内包涵体为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为贫血 综合征。其特征为病鸡死亡突然增多,严重贫血、黄 疸、肝肿大有出血和坏死灶。 1.病原:包涵体肝炎病毒。 2.流行病学:本病多发生于 4-10周龄的鸡, 5周龄鸡最 易感,产蛋鸡却很少发病。可垂直传播;经消

44、化道传 染。以春秋两季多发。 3.症状和病变:患鸡精神沉郁,嗜睡、下痢、羽毛 粗乱。有的病鸡出现贫血和黄疸,在感染后 3-4天突 然出现死亡高峰,经 3天鸡死亡减少或逐渐停止,病 程一般为 10-14天。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典型病变为肝肿胀,质地脆弱易破裂,呈点状或斑 驳状出血,并见有隆起坏死灶,肝脂肪变性,肾肿 胀呈灰白色见出血点。 5.防制:加强饲养管理,杜绝传染源传入,防止和消 除应激因素。在饲料中补以微量元素和复合维生素 以增强鸡的抵抗力,加强禽舍的环境消毒,为防止 并发细菌性疾病,可在发病日龄前 2-3天喂给一些抗 生素药物。 4.诊断:根据流行病学、典型症状和病变可以做出

45、初 步诊断。确诊需要进行病原分离和血清学等实验室诊 断。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第十一节 禽呼肠孤病毒感染 呼肠孤病毒感染可引起鸡多种疾病,包括病毒性 关节炎、腱鞘炎、矮小综合征、呼吸道疾病、肠道疾 病和所谓吸收不良综合征。疾病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决 定于鸡年龄、病毒的致病性和感染途径。在临诊上正 常的鸡也有呼肠孤病毒感染。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 主要见于肉鸡,蛋鸡也曾有发生。 2.流行病学:鸡和火鸡是呼肠孤病毒引起的关节炎 、腱鞘炎的自然宿主, 1日龄幼雏鸡最易感。粪便污 染是接触感染的主要来源。可垂直传播。 1.病原:呼肠孤病毒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3.症状:在急性感染时,可见鸡跛

46、行,有些鸡发育不 良。慢性感染跛行更明显,少部分病鸡的踝关节不能 活动。有时看不到关节炎、腱鞘炎的临诊症状,但在 屠宰时可见趾屈肌腱区域肿大。这样的鸡群体增重慢 ,饲料报酬低,总死亡率高,屠宰废弃率高,属于不 明显感染。 4.病理变化:病毒性关节炎和腱鞘炎的自然感染鸡可 见到趾屈肌和跖伸肌腱肿胀。踝关节鞘水肿。踝上滑 膜常有出血点。腱区炎症发展为慢性时,腱鞘硬化并 融合在一起。 5.诊断:根据症状和病变可作出病毒性关节炎的初步 诊断。用免疫荧光法或作病毒分离可进一步确诊。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6.防制:用活疫苗或死疫苗免疫种鸡是防制本病的 有效方法。 第十二节 禽脑脊髓炎 禽脑脊髓炎是

47、一种由禽脑脊髓炎病毒引起,主要 侵害幼龄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和快速震 颤特别是头颈部的震颤、两肢麻痹或瘫软为特征, 故又称流行性震颤。 1.病原:禽脑脊髓炎病毒属肠道病毒。 2.流行病学:易感动物,除鸡外,野鸡、鹌鹑和火 鸡也能自然感染。病鸡及带毒鸡是本病的主要传染 源。病原可垂直传播。本病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3.症状:本病主要见于 3周龄以下的幼雏鸡,虽然在 出雏时有较多的弱雏并可能有一些病雏,但有典型神 经症状的病鸡大多在 1-2周龄时才陆续出现。病雏禽 起先反映较为迟钝,不喜欢走动而喜欢蹲坐在跗关节 上,在被驱赶时可勉强走动,但步态和速度失去控制 ,在

48、摇摇摆摆或向前猛冲后倒下,最后侧卧不起。肌 肉震颤大多在变现共济失调之后才出现,在腿翼、尤 其是头颈部可见到明显阵发性的音叉式震颤,在病鸡 受到刺激或惊扰时更加明显。病雏禽早期仍能采食和 饮水,随病情的加重就再不能走动和站立,此后往往 得不到食物和饮水而迅速衰竭,加上卧地不起而受到 同群鸡所践踏,因而死亡逐渐增加。产蛋鸡在受感染 后, 1-2周的产蛋率轻度下降,下降幅度大多为 10%- 20%.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上页 下页 铃结束返回首页 传染性脑脊髓炎病鸡表现为神经症侯,两腿麻痹, 不能站立。 4.病理变化:眼观病雏禽肌胃的肌层有带白色的区域 ,它是由浸润的淋巴细胞团块所致。 5.诊断 以流行情况、患鸡症状和病理变化,可作为禽脑脊 髓炎的诊断依据。分离到病毒或血清特异抗体效价升 高,则可进一步确诊。 鉴别诊断:本病与鸡新城疫、马立克氏病、维生素 B1缺乏症、维生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