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目 录 1、编制说明 2、编制依据 3、工程概况 4、施工准备 5、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 6、雨季施工措施 7、质量进度控制措施 8、工程安全措施 9、环境因素运行控制措施 10、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11、施工人员及机械需要量计划表 12、施工进度计划表 13、技术资料填写要求 一、编制说明 本方案为金色长风工程项目骏景苑住宅小区 2#楼、3#楼、4# 楼主楼及其所附属的商业用房、与主楼相临的部分地下车库的基坑 帷幕、深井降水、土方开挖为一体施工方案,是依据公司多年的施 工管理经验及工程进度计划安排、现场施工条件、工程质量要求、 施工平面布置图(详见附图) ,结合设计图纸及本工程相关资料编制 的,
2、具有可操作性,满足工程施工需要。 二、编制依据 1、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 (JGJ120-99) 2、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 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4、 建筑基坑监测技术规范 (GB50497-2009) 5、 太原市南上庄城中村改造工程“骏景苑”项目岩土工程勘察 报告 (山西华晋岩土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2011.4) 6、相关设计资料(太原建筑设计研究院) 7、 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YB9258-97) 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9、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工艺标准 (QB-CNC
3、EC J01-2004) 10、 骏景苑 2#、3#、4#楼施工组织设计 11、 骏景苑基坑支护设计方案 (山西华晋岩土勘察有限公司) 12、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1) 1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标准 (DBJ04-253-2007) 14、 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 (JGJ123-2000) 15、 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法技术规程 (YBJ225-91) 16、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三、工程概况 拟建骏景苑位于太原市长风街以北,和平南路以东,千峰路以西。 骏景苑由 6 栋 15-32 层住宅楼及 2 层商铺裙房和一层地下车库组成。 设计
4、车库尺寸约 152.9m188.9m169.5m。 本次施工的为 2#、3#、4#楼的楼座部分以及其附属的商业部分。 拟建车库西侧轮廓线距锅炉厂宿舍区锅炉房、平房约 15m,距 3 层住 宅楼约 50m,拟建车库轮廓线东侧距南上庄小区 6 层住宅楼约 70m, 有多趟市政管道通过,管道埋深约 0.1-2.5m;拟建车库轮廓线南侧 距地块线约 20m,距围墙约 4.2m,围墙外为农贸市场道路(详见附图)。 基坑为不规则多边形,基坑开挖长 181m,宽 52m,深约 6m, 本次支护段长约 302.6m。本工程 2#-4#楼及裙楼0.000 为 787.000m,自然地坪经方格网测定距0.000
5、距离为-1.9m 左右,楼 座部分土方开挖深度约 5.7-6.0m,商业及车库开挖深度约 7m 左右。 拟建场地地下水位孔隙潜水型,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 2.1- 4.7m,水位标高 782.13782,71m。拟建场地地下水主要受地下侧 向径流、大气降水补给,以地下侧向径流、蒸发等方式排泄,勘察 期间为春季枯水期,地下水位季节性变幅约 1.0m。流及越流补给。 24#楼地下基底标高:-7.6m 左右、电梯基坑处基底标高-9.8m、商 业部分基底标高-9m,土方开挖时地下水位须降至基底 500mm 以下, 拟采用深井降水。施工场地内地势平坦,本次开挖的土方量大约为 70000m3。 地质状况 1
6、、土工指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供土层的设计计算参数见下表: 参考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层 号 土类划 分 厚度 (m ) 重度 (kN/m 3) 粘聚力 (kPa) 内摩擦 角() 备注 杂填土 1.2 18.0 10 13 粉土 5.5 19.7 13 13 预计基坑底 面土层 粉土 6.0 19.9 12 15 粉粘和 粉土互 层 6.3 20.0 18 15 注:其余各层详见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四、施工准备 4.1 项目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 冯兵 副经理 :王献春施工经理 :梁海 兵 2#、3#、4#项目负责人 技 术 负 责 人 项目总工 :梁海 兵 经营经理 王献春 经 营 负 责 人
7、 质 量 负 责 人 安 全 负 责 人 材 料 员 取 样 员 资 料 员 4.2 技术准备 4.2.1 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和有关设计资料 4.2.2 按图对原地形进行勘查,熟悉地貌,对施工现场的房屋、树 木、电杆、等施工障碍进行清点。 4.2.3 对场区内地下通信电缆、管道等电力、通信、军用及民用设 施进行了解,开工前做好保护等工作。 4.2.4 对业主提供的测量控制点,土方工程平衡表等进行现场复测, 以确定施工依据及工程量。 4.2.5 向施工队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 4.2.6 对每个施工人员进行质量和安全教育学习。 4.2.7 时刻保持与设计单位的联系沟通,局
8、部若有变更及时采取措 施,减少返工工程量。 4.3 物资设备及劳动力准备 4.3.1 根据工程进度安排,按周列出物资设备需用量计划 4.3.2 落实各种施工工具,机具的使用性能,组织性能良好的施工 机械进行施工。 4.3.3 组织精干,技术技能高的劳务队进场,确保施工队伍的有效 投入。 4.3.4 建立健全施工项目的各项劳动组织规章制度,做好质量预控, 形成从“交底过程验收”的组织监控体系。 4.3.5 加强各专业工种间的相互配合,互创条件,使施工队伍能够 及时进入操作最佳状态。 4.3.6 选择施工能力强,具有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 4.4 施工准备 4.4.1 准备施工机械,组织人员
9、维护,保证机械正常工作。 4.4.2 施工前应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综合考虑土方运距最短、 运程合理和各个工程项目的合理施工程序等,做好土方平衡调配, 减少重复挖运。 4.4.3 施工前场地内用白灰撒出基础外边线、帷幕桩控制线及土方 开挖边线,降水井的开孔部位,并复核是否与施工图相一致、降 水井是否与基础梁、后浇带、车库柱有无交叉。 4.4.4 降水系统在土方开挖前将地下水降至基底 500m 以下,确保在 开挖的顺利进行。 4.4.5 平面控制桩和水准控制点,应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定期复 测和检查。 4.4.6 土方挖方较深时,采取措施防止基坑底部土的隆起并避免危 害周边环境。 4.4.7
10、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段做防护并设置 明显标志。 4.5 主要施工顺序 本工程从总体部署上分两个阶段进行施工:第一阶段为包括 进行施工水电的接通以及测量放线等前期准备工作。在前期准备 的同时,观测降水井中的地下水位情况。基坑开挖阶段,穿插土 方、锚管及挂网喷浆护坡的施工,施工全面展开,工期短,工程 量大,工序多,要解决好工作面与日产量、工序间工作面互相制 约的矛盾,各工序间需采用交叉流水作业。第二阶段基坑全面开 挖,每个工作面都要采用定机械设备、定日产量、定工期等三定 措施,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五、施工方法、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5.1、水泥土桩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5.1.1、
11、 本基坑采用的支护方案为悬挂式止水帷幕+锚管挂网喷面垂 直支护方案。基坑垂直支护区域坡顶2m范围内严禁堆载,2m外地 面设计荷载为10kPa,坡道行驶车辆总重不得超限,基坑支护设 计使用期限小于12个月。止水帷幕:采用水泥土搅拌桩,桩径 500mm,桩中心距350mm,搭接150m。采用喷浆工艺,要求两喷四 搅,固化剂采用PS32.5矿渣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0.55,搅 拌桩水泥掺入不低于55kg/m,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不低于 1.0MPa,搅拌桩的垂直偏差度不得大于1%,桩位偏差不超过 50mm,帷幕桩施工时拟采用2台桩机同时施工,自西向东施工, 一台在前、一台在后,并应保证两台桩机
12、之间的合理距离及桩与 桩之间的搭接质量,相邻桩施工的间歇不应超过24小时,搅拌桩 要求在基坑开挖前施工,必须在搅拌桩施工完30天且达到设计强 度后才能进行土方开挖。 5.1.2 水泥土搅拌桩(湿法)主要施工方法 、移机:平整场地以及施工现场的地耐力达到桩机行走要求,确 保施工时机械平整、稳固。保持钻机底座水平,其垂直度偏差不 得超过 1%。当桩机的垂直度大于 1%时,应当及时进行调整,直至 桩机的垂直度小于 1%方可施工,严禁在施工过程中调整桩机。 b、桩机对位及桩位偏差的控制:钻机对位要准确,桩机对位时,送 浆员要到机前检查桩位是否正确,当桩位偏差超过 10mm 时,必须 纠正后重新对位,保
13、证成桩后桩位偏差不得超过 50mm,保证相邻 桩之间的咬合。在复搅过程中,主机手或倒灰员要对下一根桩桩 位进行复查,确保桩位偏差不大于规范允许范围。 c、桩长及停浆面的控制:工程桩施工时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确保 桩长达到设计要求,喷浆量达到设计要求。 施工时应校验深度计或在钻杆上标定相应尺寸,并报知监理 和甲方验证,当桩机钻进到设计深度后,用 4 档提升, 为了保证 水泥能均匀地搅拌到每根桩内,输浆用注浆泵的档次控制,即下 沉时用 5 档,即下沉速度不得大于 1.2m/min,遇到粘土下沉缓 慢时用 4 档;上升时用 4 档,即上升速度不得大于 0.9 m/min, 并保持均匀。 水泥土搅拌桩
14、(湿法)停浆面应在设计桩顶标高以下 20cm, 达到整平地面下 50cm 处立即关闭送浆阀门。 d、浆量控制:根据设计确定的浆量要求进行送浆,为保证浆量达到 设计要求,送浆员送浆时必须控制送浆量和浆量的均匀性,保证 55kg/m 严禁随意送浆,避免因送浆不均匀而造成的断桩现象发 生。 e、复搅:为确保水泥土搅拌桩(湿法)桩体均匀、连续、桩身质量 完好,施工时应采取复搅的施工工艺。 f、在成桩过程中,如因停电或送浆管堵塞等突发原因停止施工,应 及时对故障进行修复,在故障排除后,将桩机在出现故障处向下 施钻 1m 以上接桩,确保不出现断桩现象。 g、确保对使用的钻头定期复核检查,其钻头直径符合实际
15、施工要求。 4.3.8 在成桩工序完成后,钻头提出地面后,才能收腿移机。 h、插筋 根据设计要求 CD 段和 FG 段需隔根隔排插 16 的级螺纹钢筋, 具体插筋形式参见基坑支护设计图剖面图,当桩机施工至须插筋段 时,利用桩机油缸的顶升将钢筋压入桩中。 5.2 水泥土搅拌桩(湿法)施工工艺流程图 5.2.1 现场符合“三通一平”的施工条件,地下以及高空的障碍物 场地平整、硬化 放线定位、标高测量 桩机对位、机座调平 采购水泥并复检合格 送浆钻进至设计深度 送浆匀速提升到设计标高 复搅 清除完毕。 5.2.2 基础轴线及标高测量完毕,基础的轴线和高程的控制桩,应 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点,并应妥
16、善加以保护。 5.2.3 根据轴线放出桩位线,用木橛钉好桩位,并用白灰作标识,以 便于施打。 5.2.4 施工前必须打试验桩,确定打桩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是否适宜。 5.2.5 要选择和确定打桩机进出路线和打桩顺序,作好技术交底。 5.2.6 施工机具应由专人负责使用和维护,大、中型机械特殊机具 需执证上岗,操作者须经培训后,执有效的合格证书可操作。主 要作业人员已经过安全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作业指导 书) 。 5.2.7 帷幕施工图见施工图(包括平面定位图、剖面图、电线杆处 的具体处理措施) 5.2.8 锚杆、挂网喷射混凝土施工方法 a、锚管:本次采用打入式锚管,打入角度15度
17、,杆体材料采用钢管, 杆体钻 环向注浆眼,注浆眼上焊接角铁。注浆材料采用 P.O42.5R水泥净浆,可加入适量早强剂,水灰比0.45-0.5,水泥 浆应拌和均匀,随拌随用,一次拌和的水泥浆应在初凝前用完, 孔口设置止浆袋,注浆压力不低于0.5MPa。 b、锚管施工以土方开挖为主配合施工,因此要配置合适的人力,双 班轮流作业,以满足工期要求。根据开挖土质情况采用相应的成 孔形式进行施工。 c、编扎钢筋网 修坡后按顺序编扎钢筋网,6.5200双向钢筋网,钢筋接头采用 绑扎或焊接, ,加强筋采用焊接,由于编网是随开挖分层进行的, 因此,上下层的竖向钢筋搭接长度应大于一个钢筋网格长度 (300mm)
18、,以保证钢筋网的整体性,有利于传力。 e、造孔用射钉枪将铅丝网两端锚固在护坡桩上,铅丝网的中间部分 用“”形的18长500mm 的钢筋锚在桩间土上, “”形筋的 间距为500mm。 f、锚管制作与安放 将制作好的锚管定位于孔的中心位置,开孔段长度如图纸所示。 g、注浆 在施工中必须认真按照设计要求,严格控制配料比,并根据施工 需要采取措施确保浆液的流动性和提高强度,使锚管早日进入工 作状态。注浆方式为底部注浆,浆液通过注浆管孔从孔底开始向 孔口灌填。当浆液从底部充满至孔口时,还需进行多次加压(压 力为 0.3Mpa) ,一般不少于 2 次,保证浆液挤满孔壁。 向孔内 注入浆体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
19、1。浆体应搅拌均匀并立即使用, 开始注浆前、中途停顿或作业完毕后需用水冲洗管路。 h、锚管端部焊接 锚管均采用锚管端部与加强筋、钢筋网相互焊接的形式。各钢筋的 位置由里向外是:钢筋网,端头锁定片,水平垂直加强筋(见端 头连接构造详图) 。 i、 喷射混凝土 锚管端部固定以后进行混凝土的喷射,喷射厚度误 差不超过 10mm。坡面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喷射砼的施工。喷射混凝土强度等 级采用 C20,其初定配比为:水泥:砂:碎石:水 1:2:2:0.5,碎石的最大粒径不超过12mm,喷射混凝土机 的工作压力为 0.30.4Mpa。80mm厚喷砼分为两次喷射,第一层 厚度50mm,第二层厚度30mm,第一次
20、喷射厚度以不完全覆盖钢筋 网为宜,以便第二次施喷时有部分钢筋网与第二层喷射混凝土层 连接,作业面的喷射顺序应是自下而上,从开挖层底部开始向上 施喷,这样可防止喷射混凝土自重悬吊于上层土钉,增加上一层 土钉荷载,尤其是当上层土钉注浆和喷射混凝土尚未达到一定强 度时,更要尽量避免。必须对喷射混凝土进行洒水养护,洒水次 数根据天气而定,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 5.3 深井降水的施工方法: 5.3.1 根据场地的水文地质条件,场地环境及降排水方法的适用条 件等综合因素,结合以往我单位承建的高层建筑及地下停车场大面 积开挖深井降水经验,采用深井管井降水法进行降水。 5.3.2 降水设计计算: 降水设计计算
21、表 计 算 步 骤 计算项目 参数 代号 计算公式 潜水含水 层 单 位 含水层渗透系 数 K 综合取值(经验) 0.85 m/d 确 定 水 含水层厚度 H 12 m 降水深度 S 5 m 计算影响半径 R 与地区经验综合确定2SKH15.9 m 文 地 质 参 数 基坑半径 r 91 m 基坑涌水量(潜水) Q Q=2.73K*M*S/lg(2b/r 0)(br 0) 7268 m3/d 单井出水能力 q ld/ 195 m3/d 井点数量 n (1.2)/Qq41 个 5.3.4 为满足界区内基坑降水设计要求,初步计算施工场地 2#、3#、4#楼座周围需布设管井 47 口(不包括地库)
22、,其中,降水 井 41 口、在 2#楼西侧设置 3 口回灌井,每个楼座各自布置一口观 察井,井深 10m。孔径:600mm, 井管为无砂管,孔深:12.5m /15.5m 井壁内径 300mm,滤料为 0.52cm 砾石,楼座周围以线性布 置,距基坑边线 11.5m 以外,井点间距离 9-15m(根据现场实际 情况布置) ,井深计划为北侧为放坡面,降水井按 15m 考虑,剩余 其它井深 12m。 。 5.3.4 降水井的布置应避开桩、基础梁、后浇带等,帷幕附近井 位需帷幕完成后方可打井。桩基周围井位需桩基注浆完成以后方可 打井。如遇垃圾层时,井深应有所加深。如地下有建筑垃圾、碎石、 桩头,建议
23、开挖换填后打井。降水为基坑支护及土方开挖的施工前 提,降水井施工前,先做 1-2 孔井的抽降水实验。 5.3.5 成井下井管后必顺洗井,采用空压机、配钢管洗去井内沉 泥,保证成井质量,防止出现盲井,根据实际情况布置排水管网和沉 淀池,尽可能将抽水泵的排水管直接接入总排水管网。 5.3.6 土方开挖及后期施工注意保护好管井,如遇破坏应及时 修复,必要时在旁边增设新井避免影响基坑降水效果。 5.4 施工工艺流程: 5.4.1 三通一平井点测量定位挖泥浆池打井钻机就位钻孔 清孔吊放井管滤料填充洗井泥浆外运排放安装抽水 系统试抽正常运转 5.4.2 打井顺序 根据楼座开挖 进度计划,施工时进行围绕此楼
24、座的四周打井; 来保证干楼座基础施工。考虑到桩基和帷幕的问题,要根据的打桩 进度而跟进,降水井打井必须在桩基完成并且注浆以后,方可进行 打井;帷幕附近的降水井必须在附近帷幕施工完毕后方能打井。 5.5 管井的施工技术要求: 5.5.1 准备工作完成后,即开始施工部署,首先要落实材料和人员, 合理安排人财物,与业主及工地上各单位保持密切协作。 5.5.2 由专业材料员进行材料的采购、相关人员审核,确保过滤管、 围填砂砾、粘土等材料的质量。 5.5.3 进场、定位、埋设护孔管,由甲方提供“三通一平”,钻机进 场。按设计方案施测井位,保证钻机移到位,各项准备工作就 绪,井管、砂料到位,埋设护孔管要求
25、垂直,护孔管尽可能进 入原状土层内 2050cm,外围用粘土填实,保证泥浆流出孔外。 5.5.4 钻井,钻进采用冲击钻进,使用自带活门式抽筒钻具,边钻 进边抽出泥浆,冲击钻进时,一般不得使用粘土造浆护壁,采用自 造浆;同时自造浆也要控制泥水比重小于 1.05;采用回转钻进时, 不得将返回泥浆直接进入孔中循环,应补给清水,钻孔完成后,应 彻底换浆,以保证井管的顺利下入和孔内沉淀不大于 0.5m。钻孔 直径 600mm。 5.5.5 清孔,钻进到设计预定孔深后,应加清水采用泵压方法进行 冲洗,将孔内土块与泥浆冲洗出孔口。 5.3.6 下井管,按设计井深事先将井管排列、组合,下管时所有降 水井的底部
26、按标高严格控制。井管应平稳入孔、连接紧密以免脱落, 保证井管不靠在井壁上和井管外有一定的填砾厚度,保证环状填砾 间隙厚度大于 100mm,过滤器应刷洗干净。下管要准确到位。自然 落下,稍转动落到位,不可强力压下,以免损坏过滤结构。井孔应 垂直,孔径上下一致,井点管应居于井孔中心,虑管不得紧靠井孔 壁且不得插入淤泥中。降水的设备管道、部件、附件等在组装前必 须经过检查和清洗。虑管在运输、装卸和堆放时应防止损坏虑管。 5.3.7 填砾冲孔,填料时采用边向孔内送水边填料的方法,以保证 填入滤料空隙不被泥土堵塞。 5.3.8 洗井,要求确保洗井质量,直至井内出清水,基本不含砂, 出水量大,井底沉渣不大
27、于 20cm。对洗井后泥浆池的泥浆全部用 泥浆车拉出排放,不影响二次开挖。 5.3.9 下泵试抽,洗井结束后,待水位恢复可按设计下泵,下入深 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以保证足够的降深。排水管道及电源线路一定 要先连接好,试抽 3 个小时,测定井内水位及观测孔水位变化,预 估降水试验运行途径,等水位恢复后,积极配合抽水试验。全面检 查管路接头、出水状况及机械运转情况,一般开始出现水浑浊,经 一定时间后出水应逐渐变清,对长期出水浑浊的井点应予以停闭或 更换。 5.3.10 合理安排排水及电缆电路原则上各井排水管和电缆一齐铺 设,排水要畅通无阻,就近排放,连接合理,电缆应绝缘可靠且 抗拉、抗压强度符合工作
28、要求,并设有触电保护设施。对于电缆 和触电保护设施应保证其工作安全可靠,组织人员定时检查。 5.3.11 抽水需要每天 24 小时组织人员现场值班,并做好抽水记录, 每天报告水位、流量。利用观测井水位了解抽水效果,达到降深 后即可进行土方开挖。 5.3.12 井点位置、排水管线、配电线路根据施工现场现有排水点 与现场实际情况,沿基坑南北两面线性设排水管,排水管铺设在帷 幕上,井口设排水接口,由接口处导入排水总管道。排水接口处加 装截止阀,防止水回流。各井点的分管将抽出的地下水汇集于排水 总管,排水总管沿基坑南北面布置材料采用 219 钢管,经沉淀池 沉淀过滤后,排入市政污水井内(详见附图)。
29、5.3.13 降水周期到达后,根据施工需要,开挖时维护降水井正常 运转,根据结构施工情况和土方回填进度,陆续关闭和逐根拔出 井点管,土中所留孔洞应立即用砂土填实,孔洞最上部约 1.5m 左 右用同等标号混凝土灌注,使之形成混凝土短柱。然后井管上面 套钢套管,钢套管焊接钢盖板,最后土建班组配合做好防水处理。 5.5 土方开挖的施工方法、技术措施 5.5.1、土方开挖需配合支护施工。 5.5.2、本基坑分两段开挖,在近帷幕(7m)范围内配合锚杆施工分 四层开挖,其余部位基本分两三次挖至基底标高,在已开挖段 支护分段长度可根据现场情况制定。分层开挖,每开挖一层施工 一层锚管,每一层开挖到锚管标高以下
30、0.3-0.5m,严禁超挖,上 层杆件注浆体和喷射混凝土面层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开挖 下层土方,机械开挖到设计支护结构外留0.1m-0.2m进行人工修 坡,严防超出设计坡面,土层开挖后应及时对坡面进行护面施工, 基底以上0.2m应考虑人工开挖,严禁挖斗碰撞已经施工的支护结 构。 5.5.3 设备进场前,按甲方的要求及有关部门规划、规定、设立施 工放线控制点和高程水准点。根据图纸及现场实际情况,该工程 基坑较深,基坑东、西、南侧做基坑支护,北侧按1:1的系数放 坡。先放好坡顶线、坡底线,经复测及验收合格后开始开挖。开 挖顺序图详见附图(包括放坡边线、基坑坡道的留设位置、开挖 方向) 5.5
31、.4 本次土方开挖范围为:东、南、西至车库基础边缘(帷幕桩) ,北至与楼座相接车库两跨范围以外(每跨按8m考虑,预留工作 面)。楼座基底标高为779.45m,开挖深度6.0m左右,商业部分及 车库基底标高为778.00m,开挖深度7 m左右。 5.5.5 外运土方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计算出帷幕与楼座外墙间的回 填土方,做好土方平衡调配工作,经与甲方协商可将土方堆放至 现场西北角,其余土方可外运。待施工至主体二层时便可根据施 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分层夯填。 5.5.6 基坑顶部和底部应做好散水排水工作,及时排出地表水和坑 内积水。坡顶四周施工范围内地面进行硬化处理,处理方法可采 用厚10cm的C10素
32、混凝土覆盖。在坡顶据边缘1.0m处砌筑宽 120mm,高度不小于240mm的挡水砌体,沿基坑四周挖排水沟,深 度0.5米,宽度0.4米,坡度1%,长度50米设一个积水坑,积水坑 深度0.8米,直径0.5米。排水明沟最终与场内排水系统汇合。如 有雨季施工,必须准备充足的抽水设备。排水沟及集水井施工切 实保证不渗漏,坑中排水必须及时抽排,坑中禁止积水,杜绝积 水长时间浸泡坡脚现象。 5.5.7 基坑边 0.8m 周围用钢管设置防护栏杆,立杆间距 1.5m,高 出自然地坪 1.20m,埋深 0.20m,在立杆的上中下位置各加一道水 平杆,外面用密目网封闭。 5.5.8 水泥土搅拌桩 7.5m 范围外
33、允许堆载 50KPa,周边不允许行走 货车及重型机械,放坡段周边 16 米范围外允许堆载 50KPa。 5.5.9 基坑外施工人员不得向坑内乱扔杂物,向基坑下传递工具时 要接稳后再松手。 5.5.10 施工时要注意对降水管井的保护,挖机挖到井边时要边挖 边拆除降水管,严禁掩埋井点。 5.5.11 施工时注意保护露出基底的桩头,机械挖到桩头旁时注意 预留一定距离由人工挖除。 5.5.12 作业班组必须严格按方案、交底单施工,不得私自更改。 5.5.13 基坑开挖时如出现漏水渗水现象,应及时查明原因并上报 技术负责人,对出现问题的帷幕进行修补,必要时进行注浆。 5.5.14 如果局部出现超挖,则使
34、用基坑内的原土进行填方夯实。 5.6 应急措施 在基坑开挖前需编制专项应急施工预案,应急预案应充分预 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本基坑支护设计已充分考虑基坑使用期间 支护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要求,鉴于地下工程自身的隐蔽性、实 际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岩土力学参数的差异性等均可能导致基坑 工程出现突发事故,在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上,提出相 应应急预案。 5.6.1、在基坑挖土之前,各施工单位将抢险材料与设备准备好。 5.6.2 在施工过程中若发现短时间内基坑变形过大,基坑壁变形值 超过警戒值,或基坑周边短时间变形加剧,开裂较大,应立即停 止相关的施工作业,做好应急撤离和加固处理准备,并在坡脚处 堆载重
35、物,必要时进行基坑回填,及时通知监理、设计和建设单 位有关人员,应立即提交设计复核,进行原因分析,根据实际情 况适当增加监测频率,组织人员进行加固处理或回填。 5.6.3、对于地面沉降过大、过快的区域,采用分层、双液、速凝, 跟踪注浆对坑内外土体进行加固等措施制止变形发展。 5.6.4、坑壁发生渗水或流泥引起地面下沉时,立即采用注浆等手段 处理,严格控制坑壁的渗漏,一旦发生渗漏须在24小时内完成堵 漏。 5.6.5、如果出现土方边坡坍塌,立即停止挖土,对坍塌土方进行人 工清除。 5.7 基坑开挖支护总体顺序: 平整场地地下管线剥离及保护基坑支护桩及止水帷幕施工 及工程试锚桩及部分降水井施工根据
36、坑内水位下降线,放坡分层 分。 六、雨季施工措施: 基坑支护、降水、开挖等工作会进入雨季,为确保各项工作内 容雨期施工时能够顺利进行,保证人员安全,保证工程质量,结合 施工生产工作的实际情况,针对本单位工作特点,制定雨期施工措 施。雨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均配备塑胶雨衣、防水 手套和防滑鞋等,保证在雨期能正常作业。严禁乱拉、乱接电线。 6.1 雨期施工准备工作 6.1.1 组织机构:现场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领导组,及时掌握天 气变化。在雨期施工建立值班制度,以应付突发事件。 现场储备防雨材料、工具,如雨衣、雨鞋、等及时供应,保证施 工工作的有效进行。 6.1.2 场地排水:绘制现场排
37、水平面图,对现场施工道路、临时场 地、办公场地进行硬化,根据地形对场地排水系统进行疏散,保 证水流畅通,不积水。 6.1.3 机电设备保护:机电设备及供电闸箱要采取防雨、防潮等措 施,并应安装接地接零保护装置。 6.1.4 施工场地: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疏浚或加固,必要时应 增加排水设施,保证水流畅通。在施工场地周围应防止地面水流 入场内。 6.1.5 现场运输道路:道路路面应根据需要加铺炉渣、砂砾或其他 防滑材料,必要时应加高加固路基,道路两侧应修好排水沟。 6.1.6 基坑(槽)开挖:雨期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注意边坡 稳定。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施工时应加强对 边坡和
38、支撑的检查。雨期开挖基坑(槽)或管沟时,应在坑(槽)外 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6.2 雨期施工技术措施 6.2.1 基坑支护工程 1)、对临时性建筑的稳固、漏雨,排水情况作做全面的检查,不安 全的要加固,漏雨的及时修理。 2)、混凝土施工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大雨和暴雨天不得喷射混凝 土,新喷混凝土应覆盖,以防雨水冲刷。 3)、雨季期间随时测定砂、石含水率,及时调整混凝土配合比,严 格控制水灰比。 4)、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季进行。 5)、土方开挖过程中以及开挖完毕后注意观察土坡的稳定性,特别 是雨中和雨后以及有重车从坡道通过时更应注意观察。 6.2.2测量工程 1)、全站仪在
39、下雨天禁止作业,水平仪加上防护罩。 2)、精密仪器存放在干燥安全的地方,避免由于受潮或空气湿度过 大引起的仪器损坏或失灵。 3)、雨天或雨后应注意滑倒或者摔伤的发生,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 仪器的损坏。 4)、施测过程中不得因气候因素的原因影响施工进度,严格执行闭 合或复测制度。 6.2.3 基坑降水工程 1)、在雨季施工前组织有关人员对供电、排水线路进行全面雨季安 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处理。 2)、对现场及露天存放的机械、设备、车辆采取防雨水、防雷击、 防潮、防锈蚀措施。 3)、在井点设备、潜水泵的安装、运转及拆除过程中,防漏及防止 边坡塌陷等方面应配有专职人员管理,设备接地应安全有效,严禁
40、移动带电的井点设备和潜水泵。 4)、施工现场安排一名安全员全权负责现场的施工安全,对易塌方、 漏电及其它不安全隐患,要做好预防措施,防微杜渐。 6.2.4土方工程 土方开挖工程在雨天严禁作业。 6.3 雨期施工安全措施 6.3.1、现场排水 根据总图利用自然地形确定排水方向,按规定坡度挖好排水沟, 以确保施工工地和临时设施的安全。 雨期施工前,应对施工场地原有排水系统进行检查、疏浚或加固, 必要时应增加排水措施。雨季设专人负责,随时疏浚,确保施工现 场排水畅通。 6.3.2、临时设施及设备的防护 施工现场的大型临时设施,在雨季前应整修完毕,保证不漏、 不 倒,周围不积水。脚手架、塔吊、施工电梯
41、等应进行全面检查,特 别是大风大雨前后要及时检查,发现问题应及时处理。通道上必须 钉好防滑条。施工现场的机电设施(配电箱、闸箱、电焊机、水泵) 应有可靠的防雨措施。雨季前应检查照明和动力线有无混线、漏电, 电杆有无腐蚀,埋设是否牢靠等,保证雨季中正常供电。怕雨、怕 潮的原材料、构件和设备等,应放在室内,或设立坚实的基础堆放 在较高处用蓬布封盖严密等措施,进行分别处理。施工期间遇到阴 云密布或有雷电时,钢架子、塔吊、施工电梯等的操作人员应立即 离开。 七、质量、进度控制措施 质量方针与目标 质量方针:科学勘测 精心施工 安全环保 持续改进 诚信守法 和谐共赢 质量管理目标:优良 7.1 基坑帷幕
42、工程 7.1.1 支护施工使用的水泥、钢材、砂、碎石和混凝土等原材料和 成品应按现行有关施工验收规范和标准进行常规送检。 7.1.2 安全等级为一级或缺乏地区经验的二级基坑侧壁应根据相关 规范进行基本试验。水泥土桩应在施工后一周内进行开挖检查或 采取钻孔取芯等手段检查成桩质量,若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及时调 整施工工艺。水泥土桩应在设计开挖龄期采用钻芯法检测墙身完 整性,钻芯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应少于5根,或取样进 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7.1.3 钢材的焊接连接按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执行。 7.1.4 水泥土搅拌桩连成整体才能达到止水作用,为此,在开工前 必须对工人进行质量技术交底,在施工
43、中设三名工程技术人员跟 班检查控制质量。重点是:“五控制”,即控制桩长、水泥用量、 桩径、桩位和垂直度。具体检查制方法如下表: 水泥土搅拌桩质量要求与检查方法 表 1 顺 项目 容许 检查方法 序 偏差 1 桩长 100mm 开工前测量搅拌机卡头上搅拌杆长度计算桩 长 2 水泥用量 5kg 每天考核一次每台桩机水泥用量,连续考核 3 根桩,如超过偏差,调整输浆速度 3 桩径 20mm 随时检查搅拌翼片长度,如发现翼片磨损过 度,即换翼片 4 桩位 15mm 检查放线桩的间距和搅拌机对中偏差 5 垂直 度 1%且100mm 随时检查搅拌桩机前后左右的垂直度 施工过程中必须坚持“五控制”并随时检查
44、、填写施工记录, 对照预定的施工工艺,对每根桩进行质量评价,发现不合格的桩, 按要求进行补桩。 7.1.5 施工注意事项 a、 施工前必须根据规划点进行放线,并确定每条桩的桩位,进 行编号。测量放线定桩后要有专人复测,移机就位时要准确, 纵向移机对位要见到两侧的桩位,防止桩机斜位。 b、 第一次搅拌下沉到底时,必须在桩底搅拌时间不少于 30s 以 上,不得未钻到底就往上提钻。停机后如继续搅拌时应下沉 或提升 0.5m,达到搅拌均匀。 c、 干水泥倒入搅拌罐内时应加筛过滤,以免残渣损坏罐体和堵 管,水泥浆的输送速度要控制好,并要求连续。 d、水泥、和送浆的时间,下沉、提升的深度、时间等要有专人记
45、 录,以备考核。 e、施工中应尽量避免硬接驳,相邻桩搅拌间隔时间不宜超过 24h,如遇有硬接驳时,应采取补桩等补救措施,保证桩墙连 接的整体性。 f、注意前台开机操作和后台送浆的密切配合,互相联络的信号必 须明确。前台操机下沉,提升的次数和速度必须符合规定的施 工工艺,后台送浆必须连续,一量因故停灰,必须立即通知前 台,以免造成断桩。 g、水泥质量是保证质量的关键,每批水泥进场后,必须检验合 格,并办理许可手续后方可使用。 h、如遇有粘性土搅拌下沉困难时,应放慢下沉、提升速度,防 止扭断钻杆,或扭坏动力头。 i、为确保桩径,应经常检查桩径或将实际施工桩径适当扩大, 确保桩头尺寸不小于 500m
46、m。桩与桩之间的搭接要控制好, 不得小于 100mm。当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现搅拌桩止水不严 密,有渗漏水时,立即采用“旋喷桩”形式高压注浆补缝, 以达到止水效果,控制基坑边坡外土体中地下水的流失。 j、搅拌桩施工完成 28 天以后,桩身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方可 进 行土方开挖。 7.2 深井降水工程 7.2.1 施工前配备相应专业技术人员和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进行施 工,建立各级相应责任制,确保各司其责。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把好质量关。 7.2.2 根据设计降水井平面布置图,专业测量人员用全站仪进行井 位施测,并进行多级检查制度(自检、技术员检查、技术负责审 查、监理工程师检查和总监理工程师核查)
47、。 7.2.3 降水井成孔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应保证清水 补给,少钻多掏,终孔时将砂石和泥土掏尽。 7.2.4 精心进行洗孔,保证水能顺利通过滤井。选用透水性好的滤 料和滤水管,严把材料质量关。 7.2.5 正式降水时检查水泵质量和线路连接情况,保证降水期间连 续抽水。 7.2.6 做好基坑内不同水位的水位观测记录,每天了解观测井水位 变化,根据实测资料随时调整抽水井。 7.2.7 降水期间水位监测与管理 1)、降水之前观测一次自然水位,在抽水开始的十天内,要求 每天早晚各观测一次水位,流量;以后改为每天观测一次, 并做好记录,进入雨季或出现新的补给源时,应增加观测 次数。 2)、
48、对观测记录及时整理,预测水位下降达到设计要求的时间。 根据实际抽水情况,研究降水设计的可靠程度或提出调 整措施,查明抽水过程中的不正常状况及其产生的原因 及时排除。 3)、管井降水过程中,应观测抽水井的水位、流量,注意调整 水泵合理运行深度,尽可能不露出水面,又不被井内泥 砂淹埋。 4)、对抽水的潜水泵以及线路应建立定期检修保养制度,水泵 安装前,应选取合理的潜水泵规格,检查各部位是否处 于良好状态,将完好潜水泵下至预定深度,并满足水泵 正常运行条件,后接通电源。保持设备正常运行,降水 期间不得停泵。 5)、抽出的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再排出工地。 6)、降水期间,应随时对电源和抽水设备检查,发
49、现问题及时 修理和更换。 7)、井中水位、水量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根据实测资料,调 整抽水井数和井中水位降深,做到既保证质量,又尽可 能节约能源。 7.3 基坑土方工程 按照 ISO9002 程序文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执行质量管理各 项规章制度,保证施工质量。严格遵守施工规范和甲方的各项技术 要求,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任务。在施工过程中控制平整区域的座标、 高程和平整度;挖方、填方的中线位置、断面尺寸和标高;水沟和 排水设施的中线位置、断面尺寸和标高。 具体措施如下: 7.3.1 实行全员参与的质量保证体系,项目总工负责,质检、 试验、技术参加,按甲方要求和有关规范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然 后传达到各施工队、组,使个人对自己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数,按要 求施工。 7.3.2 测量人员严格控制三维坐标,及时配合施工,使工程各 项数据符合要求。 7.3.3 每周进行一次调度会,对上周进行总结,发现问题及时 纠正,使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7.4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 7.4.1 根据项目部的总体工程进度进行分解,实行工期目标与经济 责任目标挂钩的奖罚制度。 7.4.2 根据现场及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