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1 媒介广告经济学:一个微观经济学新范式? 北京 杨文 以 Gary S. Becker 为代表,近半个世纪以来的西方经济学一直抱有成为一种社 会科学“统一的”分析方法 1的“自负” ,建立在由经济人、市场均衡和偏好稳定 三个基本假设之上的所谓“经济分析”不断地试图在其他人类社会事务中找到可 以使其有所施展的“用武之地” 。1986 年 Buchanan、1992 年 Becker 获诺贝尔经 济学奖,均可视为是对这种扩展的肯定,其他例子也有一些。 正如汪丁丁博士所说,经济学是英国经验主义的产物,而不是欧陆思辨哲学 的后
2、代,经济学家的理论是置于实证研究基础之上的。 2或者说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本质上只是一种工具理性的东西,而不是认知理性的东西。经济学家从有限范围 的(永远都是有限范围的)实证研究中运用归纳和虚构得出所需要的模型,模型 产生的过程纯粹是一种带有任意性的思维创造,本身无所谓对和错,批判的展开 主要发生在使用这个模型给出对现实的解释和预测时的适用范围问题上。 在我看来,在任何科学领域,理论赖以产生的实证基础的有限性必然导致其 理论模型适用范围的有限性。牛顿在完成了他的庞大的物理学理论体系之后,仍 然坚信其体系的基本概念和定律全部都是能够从经验中推导出来的,并有“我不 做假说”这句名言。爱因斯坦若未能坚
3、持“科学理论基础具有纯粹虚构的特征” 的信念 3,若也象大多数同代人一样,被牛顿学说在实践上的巨大成就所阻止, 也就不会有他的相对论了。 如果将经济学与物理学做一比较,从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以来的西方经济 学在社会科学领域远远未能取得类似牛顿的物理学在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而带着这样一种“资历”的经济学近几十年来却时时表现出要建立类似于“后爱 因斯坦”的“统一场”式的企图,令我常常怀疑这种“致命的自负” (F.A. Hayek)背后是否藏有某种国际政治之类的动机。这是题外话,但西方经济学一 直固守的基本假设因没有在更大的虚构空间中“发挥想象力”而顽固地囿于其原 1 Gary. S. Beck
4、er,1976, 人类行为的经济分析 ,上海人民出版社:11。 2 汪丁丁,1998, 经济学理性主义的基础 3 Albert Einstein,1933, 爱因斯坦文集 ,商务印书馆:314。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2 始的实证基础,并由此导致 200 多年来的理论传统处处显出一种内在的偏狭,似 乎已经是有目共睹的了。如果还是有不少经济学家们不同意这个看法,那就换句 话:至少我是这样看的。 一、经济学基本假设的局限性 用现代的观点,经济学基本假设可以这样表述:经济人追求最大效用包 括商品、劳务或其他非货币因素,效用最大化动机的基础是物竞天择
5、的自然法则, 而效用最大化的实现过程决定于人的基本偏好类型。偏好类型相对稳定,不因人 因时因地而异。偏好的实现需要相应的资源,而资源的分配通过市场进行,市场 能够有效地调整参与者的行为,假定参与者的行为相互一致,则市场在经历了一 系列不稳定后最终趋向均衡。 在这样一个经济学假设中包含着一个核心的东西,就是 Buchanan 所说的经济 人的“纯粹个体主义” 4。之所以使用了“纯粹”这样一个限定,意思应当是使这 样一种个体主义与一般意义上的个体主义有所区别。这个区别是有意义的,因为 在我看来使经济学常常陷于困境的不是因为它的经济人个体主义假设,而主要是 因为它的这种个体主义过于“纯粹” 。如果要
6、描述一下这种“纯粹”的话,我将 其归纳为以下三点: 1) 经济人“鲁宾逊式”的自利动机。经济人是纯粹自私自利的,他的“自 我”只由上帝和自然所定义,完全没有他人的“在场” 。 2) 经济人“头脑”式的效用计算。经济人是用“头脑”生活的,他的头脑 是“理性”的,可以独立地不受他人影响地计算各种选择的效用。 3) 经济人“自闭”式的偏好。经济人具有纯粹属于自己的而且固定的偏好, 偏好不受任何外来影响,其稳定程度甚至可以做“公理化”描述。 我不大愿意相信这样一种 self-interest foundation 是从一开始就被当作天经地 义的东西供奉起来的,因为它明显地带有 17 世纪以来的西方现代
7、主义的痕迹。 当我们重读亚当斯密的下面这段文字时,我们应当有所发现。 “Man has almost constant occasion for the help of his brethren, and it is in vain for 4 Buchanan,1962, 同意的计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4。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3 him to expect it from their benevolence only. He will be more likely to prevail if he can interest
8、 their self-love in his favour, and show them that it is for their own advantage to do for him what he requires of them It is not from the benevolence of the butcher, the brewer, or the baker, that we expect our dinner, but from their regard to their own interest.”5 可以看出,亚当斯密在这样来描写人类的自私自利时,还是当作一件新鲜事
9、 来说的,可以想象那时侯即使是盎格鲁-萨克森人的西方社会, “brethren”之间的 “help”和“ benevolence”也是“constant occasion”的,和孔子的“己欲立而立 人,己欲达而达人”的“仁者”境界差不多。亚当斯密不是“君子” ,他让人们 相信用“interest their self-love in his favour”会更好地 “prevail”。自此,西方社会 的这种以“self-love ”而不是“benevolence ”式的个体主义就一发不可收拾地泛 滥至今。 为什么说这种纯粹的个体主义带有明显的局限性呢? 首先,它带有明显的西方启蒙主义历史的印记
10、,这种纯粹的个体主义是典型 的启蒙思想关于人作为主体的神话的一部分。用后现代的视角来看,它所体现的 精神只属于“上帝已死”到“主体已死”这之间大约 3 个世纪被称为现代主义时 期的这一小段时间。甚至更小一点,只属于从休谟的经验主义到亚当斯密到边沁 到李嘉图这样一个英国传统,正如罗素所说:“政治经济学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一 直是具有英国特色的研究项目” 。 6 其次,它带有明显的西方普遍主义哲学的印记,这种纯粹的个体主义也是典 型的关于普遍的人类价值观念神话的一部分。用后现代的视角来看,它所代表的 “我们”只属于“西方” 、 “ 盎格鲁-萨克森”这一小部分文明。 再其次,它带有明显的基督教新教宗教伦
11、理的印记,这种纯粹的个体主义也 是典型的关于宗教价值与合理主义关系神话的一部分 7。用后现代的视角来看, 它所彰显的价值观只属于“基督教” 、 “新教”这一小部分信仰体系。 总结一下,这种以纯粹个体主义为核心的经济学假设其实证基础源于启蒙时 代的英国传统,带有 18 世纪工业革命和社会改良运动的背景,经过新教资本主 5 转引自 George J. Stigler, 1987, 4th edition. 6 Bertrand Russell,1959, 西方的智慧 ,世界知识出版社,1992:349。 7 见 Max Weber,1904.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
12、有知识( ) 主办 4 义精神在经济实践上的巨大成功得到进一步强化,演变至今已经大可怀疑地被 “招安”成为了西方文化霸权主义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是我对西方经济学基本 假设长期以来的偏狭、顽固、虽处处碰壁却依然非常“帝国主义”的态度的个人 解释。 二、重构现代经济学范式 至于经济学的被“招安” ,有多少西方经济学家知道自己的新角色,又有多少 人不明就里人云亦云只看到其“知识”的一面没有看到其“权力”的一面,暂不 在这里讨论了。我们所关心的是,既然将正统的西方经济学置于一个更宽阔的视 界后其固有的偏狭已经暴露无遗,那么以这些偏狭之处作为逻辑起点重新建构更 为完备的现代经济学范式是否可能呢? 这个工
13、作显然不像是我能做的,西方经济学 200 多年,名家辈出,大师如云, 诺贝尔奖都 40 多个了,好象还轮不到我等。不过再细想也没什么,芝加哥大学 的经济学先师 Knight 就曾说过:“很多看似真理的事物,其实都大有问题,有勇 气能冲破知识的迷雾,才不愧是真正的学者。愿意否定所有的神,认为没有什么 是至高无上的。 ”8 以一个中国学人的身份,有一个很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凭借东方社会和东方 文明这个难得的“保留地”来冷静地考察盎格鲁-萨克森文明的全球化。就我们的 问题而言,以古中华文明为代表的东方文明提供给我们这样一些有益的比较性的 思考: 1)关于“人”的定义。 如果说基督教文明中的西方人主要是
14、由上帝和自然定义的话,那么儒教文明 中的东方人更多地是由社会所定义的。Max Weber 这样论述过这个问题:“儒教 的任务在于适应此世,而清教的任务则在于通过理性改造此世。儒教要求不断地、 清醒的自我控制,以维护绝对完美无缺的圣人的尊严;清教伦理也要求这种自我 控制,但目的是为了有条不紊地把人的意志统一于神的意志。儒教伦理让人非常 有心计地处于他们自然生成的或由社会尊卑关系所造成的既定的个人关系之中。 儒教只神话那些由人际关系例如君臣、上级官吏与下级官吏、父子、兄弟、 8 见诺贝尔之路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7。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15、5 师生、朋友之间所产生的社会伦理义务。相反地,清教伦理有点怀疑这些纯 粹的个人关系,认为他们是可鄙的;无论如何,与上帝的关系是优先的。 ”9 现代中国人,是历经了多次大规模的反传统、反儒教、反文化甚至反人性的 社会动荡之后的中国人,对儒教的认同可能已经很弱了。但在我看来,归因于儒 教也好道教也好还是东方专制主义也好,东方社会有一种东西始终没有破过,就 是由人际关系所规定的社会层级体系,经济学里叫做“hierarchy”的东西。在过 去叫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叫名分大义;在今天叫官与民、富与贫、城与乡、洋与 土、族人与外姓、北京人与河北人总之每个人从来到这个社会就已经被一系列 非常固定的社会关系和
16、个人关系所规定了,就已经不是一个可以从容地使自己的 意志“统一于神的意志”的自由人了。更简要地说,一个东方人在成为一个经济 学意义上的经济人之前,就已经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了。对经济学假设来说,这个 区别意义重大,因为纯粹个体主义假设中属于个人内在的“自我”中是没有他人 “在场”的。在引入典型的东方人类型后,若要定义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人, 就必须要认为属于经济人个人的内在“自我”中可以有他人的某种形式的“在场” 10,而原假设只应被看作是他人的“在场”暂时可以忽略不计时的特例情况。 2)关于人的习性 如果说基督教文明的西方人早在古希腊苏格拉底那里就继承了一种斤斤计较 式的理性主义传统的话,那么
17、儒教文明的东方文化中则一直没有发展出这种建立 在计量和比较思维基础之上的“形而下”的理性主义。辜鸿铭曾这样论述过这个 问题:“像孩童一样过着心灵生活的中国人,对抽象的科学没有丝毫兴趣,因为 在这方面心灵与情感无计可施。事实上,每一件无需心灵和情感参与的事,诸如 统计表一类的工作,都会引起中国人的反感。如果说统计图表和抽象科学只是引 起中国人的反感,那么欧洲人现在所从事的所谓科学研究,那种为了证明一种科 学理论而不惜去摧残、肢解生物的所谓科学,则使中国人感到恐怖,并遭到了他 们的抑制。 ”11 9 Max Weber, 1915,儒教与道教 ,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270。 10 他人在“自
18、我”中的“在场”只能是一个服务于经济学目的的简化理解,其心理学基础可 植根在关于人的行为动机的人格结构这样一种传统之上,按照我的理解, “自我”就是“他人” 在“本我”的“在场”后的混成,不同于弗洛依德和荣格。 11 辜鸿铭,1915,见黄兴涛、宋小庆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32。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6 在辜鸿铭那里,心灵是与头脑相对立的东西,他说:“在(欧洲文明)为瓜 分利益而进行的连续不断的战争中,一方面是科学与艺术的对垒,另一方面则是 宗教与哲学的对立。事实上,这一可怕的战场存在于人们的头脑和心灵中存 在于心灵和理智之间造
19、成了永恒的冲突和混乱。 ”12 用头脑与心灵这样一个二元论的观点,可以认为纯粹个体主义假设中的效用 计算和偏好稳定都是典型的“头脑”的东西,人被假设成计算机。但实际上人的 计算能力只是人脑的一个功能而已,在人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不一定非要依靠人 脑的计算能力,甚至可以完全不用“头脑”而只用“心灵”来生活,而至今还没 有任何一个经济学家能够证明人的幸福、快乐、满足等这些经济学的终极价值必 须是依赖于人的“头脑”功能而不能是依赖于“心灵”功能的。 通过引入典型的东方人类型,若要定义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经济人,就必须 要认为经济人偏好的形成和效用的计算不一定完全是“头脑-based”的,也可以 是“心灵
20、-based”的,而“ 心灵”应被理解为是一种“开放”的东西、一种“包 容”的东西,甚至是一种“超越”的东西, “心灵”通过某种信息空间无时无刻 地与包括他人在内的周围环境交换着信息。海德格尔说:“但人的本质在于,他 的存在比仅仅设想为”理性的生物“的那个人要更多一些。 这个更多是 指:在他的本质上更源始因而也更本质一些。在于他住在在的近处。人是在的 邻居。 ”13用这样一种更哲学一点的理解, “头脑-based”的原假设只应被看作是 “心灵”作用暂时可以忽略不计时的特例情况。 至此,通过 1)在经济人利己动机的生成过程中引入他人的“在场”打破原 假设纯私人的一统天下;2)在经济人偏好的形成和
21、效用计算过程中引入“心灵” 的作用打破原假设纯“头脑”的一统天下;我所定义的西方经济学假设中纯粹个 体主义的核心也就被打破了。但若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新范式还有两个问题需要解 决:第一,这个“心灵-based”的、从其初始就有他人的“在场”的“自我”显 然带有太多的哲学-心理学意味,这个“自我”应被更简化一些地理解为是一个什 么东西,使之成为经济学的一个很好的逻辑起点。第二,他人是通过什么东西在 经济人的这个“自我”中“在场”的, “心灵”又是通过什么东西保持与外界的 12 同上:34。 13 见郜元宝译, 海德格尔语要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13。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
22、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7 communication 甚至 interaction 的。 三、用“知识结构”和“媒介”这两个概念形成经济学新范式 在最后形成一个新范式的表述之前,有必要做一个说明。用源于东方文明的 思想对源于西方文明的经济学假设作出补缺修正,就我的本意而言毫无将经济学 的 argument 引入中西学优劣的大论辩之中的意思,更不想沦为某种现代权力的工 具。辜鸿铭所指的“中国人”原本的定义是“Chinese type of humanity”,是文化 意义上的不是种族意义上的,更不是国民意义上的。我在这里也是取的这个意思。 如果说西方古典经济学的实证基础源于“Angl
23、o-Saxon type of humanity”,那么实 际上任何一个“non-Anglo-Saxon type”的文明都可以作为一个可资利用的新视角 来对原基础的普遍意义提出证伪,但不妨认为“Chinese type”的文明具有最好的 思想源泉,特别在与西方文明做比较性研究时尤其宝贵。福柯曾说:“在西方理 性的普遍性中,有这样一个分割,那就是东方:东方被当作起源,被想象成骇人 的一点,由此衍生出乡愁和回忆的允诺。 ”14 如前所述,原实证基础明显带有文明种和文明史两个维度上的局限性。从历 史上看,当下人类社会有如 Anthony Giddens 所说,正在“进入这样一个阶段, 在其中现代性
24、的后果比从前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加剧烈化更加普遍化了。 ” 15这种现 代性曾分别被 Giddens 用“时空的 disembeding”、 “社会的 reflection”16,被 Foucault 用文化的“碎片” 、 “知识与非知识的相互依存 ”17,被 McLuhan 用“人 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自我截除(self-amputation)和体外建立” 18这些令人迷惘和震 惊的术语给予描述。虽然所谓现代性的真正特征如 Giddens 所说“还仍在黑箱之 中藏而不露” 19,使得各种描述还缺乏内在的一致性,但毕竟现代社会已经显现 了“一种崭新的不同于过去的秩序之轮廓” 20,任何社会科学学科都不
25、可能轻率 14 见 Michel Foucault, 1961,福柯集 ,上海远东出版社:4。 15 Anthony Giddens,1990, 现代性的后果 ,译林出版社:3。 16 同上。 17 同 13:81。 18 见 Marshall McLuhan,1964 , 理解媒介 ,商务印书馆, 2000:76。 19 Anthony Giddens,1990, 现代性的后果 ,译林出版社:1。 20 同上:3。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8 地置这种“崭新”和“不同于”于不顾,轻易地从亚当斯密、边沁越过 McLuhan、Foucault 和
26、 Giddens“平滑过渡”到今天的社会现实中。简言之,亚当 斯密笔下的 Man 不仅与辜鸿铭笔下的 Chinese people 完全不同,经过 200 年后和 Becker 笔下的 He or she 也已经完全不同了。 1、人正在成为不同的“知识结构” 当 Foucault 发现了“陈述领域确实服从某些形式法则,例如我们能够为各种 不同的认识论领域发现一种理论模式,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能够推论出话语的自 主性。 ”21,对知识的古典理解就完全破产了,知识与上帝的联系,知识与主体的 联系也都随之瓦解了。各种“异质”知识都可以从同一个“先验的构成规则”中 确立自身的合法性,都具有同等的“优先权
27、” ,知识成了“话语实践” ,甚而至于 成了权力的“共生体” 。 22 知识的同一性让位于知识可能性条件的同一性,共同的知识便成了分立的知 识,每个人就都成了一块知识“碎片” ,成了一个集个人的直接知识和他人的间 接知识于一体的、本质上独立的、过程化的“知识体” 。 就我们的问题而言,引入以下概念: 1)每个人是一个唯一的“知识体” ,这个“知识体”是一个动态系统,是同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相伴生的,从历时态上看表现为“知识传统” ,从 共时态上看表现为“知识结构” 。 23 2)个人的“知识结构”具有“边界” ,人的“信念”就是与其“知识结构” 的“边界”共同产生的,或者说人在自身的“知识结
28、构”的“边界”处 获得个人的“信念” 。 24 3)由“知识结构”的全部“边界”所决定的全部“信念”构成一个“信念 结构” , “信念结构”与“知识结构”两位一体。 4)存在集体的“知识结构” ,集体的“知识结构”与个人“知识结构”同质, 是以个人“知识结构”为子系统的宏系统,也有在其“知识结构” “边界” 21 转引自贾提译,Lois Mcnay福柯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61。 22 见 Michel Foucault, 1976,福柯集 ,上海远东出版社:428-。 23 参见 Habermas 的交往理论。 24 参见汪丁丁,2000, 知识与信仰 。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29、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9 处获得的集体的“信念结构” 。 将经济人理解为一个“知识结构”仍是一种工具主义的假设,并不试图据此 解释所有的人类行为,如情绪对行为的影响这一类问题仍只能继续留在心理学领 域中。但“知识结构”是被理解为社会化交往过程的产物,并不要求本体论意义 上的理性,所承诺的只是一种“交往理性” ,显然是比前者具有更大理论张力的 一个概念。 2、人的“知识结构”是被“媒介”所连接的 “媒介”概念的提出被认为是 Marshall McLuhan 的贡献,但 McLuhan 不是用 规范的学术风格表现他的思想的,他 1964 年的Understanding Media
30、在我看来 是一个个人感觉、妄断和预言的大杂烩,其中只言片语的价值远大于其体系的价 值。 就我们的问题而言,引入以下概念: 1) 人与人之间通过媒介交换信息,每个人的“知识结构”通过媒介实现在 他人“知识结构”中的“在场” ;A 通过媒介在 B 的“知识结构”中的 “在场”与 A 与 B 通过媒介交换信息两种表述等价。 2) 媒介有多种形态,媒介形态不同不仅决定了信息形式的不同,更决定了 人与人相互“在场”的形式和程度的不同;A 在 B 的“知识结构”中的 “在场”是对 B 的“知识结构”的一种影响和改造,因此媒介形态的不同 也就决定了“知识结构”被影响和被改造的形式和程度的不同。 25 3)
31、媒介形态可以有一个大的划分,即冷媒介和热媒介;冷媒介指需要人较 深地卷入到其形态中才能获取所需信息的媒介,热媒介指不需要人较深地 卷入到其形态中即可方便地接收信息的媒介。 26 4) 在整体上,媒介可以表示为多个信道的集合,人在面对多个信道时其获 取信息(冷媒介时)或接收信息(热媒介时)的行为可以描述为其“注意 力资源”在信道集合中的一个配置。 27(据此或可以得到用配置函数给出 25 在这个意义上,McLuhan 的表达:“We shape our tools, and thereafter our tools shape us.” 是对的。 26 取与 McLuhan 所定义的这两个概念大
32、致相似的意思,具体说明上有所不同。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10 的冷媒介和热媒介的定义。 ) 媒介概念的引入对经济学基本假设的修正是至关重要的。必须意识到经济人 与经济人之间的信息互动是在特定的媒介中进行的,媒介形态的不同对人们的信 息互动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人们常常不意识到媒介的存在就像常常不意识到空气 的存在一样,但人们能够想象一旦空气变成了水或沙子或什么别的,人类生活的 一切都将彻底改变;人们也应该能够想象不同的媒介形态对人们的“信息生活” 也是一种彻底的改变。McLuhan 把这种对媒介的意识推向了一个极端,干脆作出 了“媒介即信息”
33、、 “一种媒介的内容就是另一种媒介”等断言 28。 所谓媒介和媒介的形态,一直没有什么精确的定义。McLuhan 把媒介定义为 人的延伸,于是所有的人造物就都成了媒介,不妨将其看作是近似于疯话的最广 义的媒介定义。与此相对,我只取一种传播学意义上的狭义的定义,即将媒介理 解为信源为将自身的信息传递到信宿所必须借助的自然的或人工的信道。根据这 个定义,媒介就是服务于信息传播的,而传播有四个基本要求:空间范围尽可能 地广,时间延迟尽可能地短,信息失真尽可能地少,传递成本尽可能地小。所有 媒介都是对这四个要求的某种顾此失彼的折中性的适应,不同的技术和不同的折 中方式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媒介形态,如人际间
34、电磁场、人际间声场、印刷纸张、 无线广播、有线广播、声音广播、图象广播、电脑网络等等。尽管形态日益多 样,但从技术演进上有两个重大趋势,一是出现了越来越适应全部传播要求的媒 介,二是出现了越来越“热”的媒介。 在引入“知识结构”和“媒介”这两个概念之后,我们可以给出微观经济学 新范式的一个完整的表述了。 1)存在经济人,经济人是一个动态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一个不断从外界吸 取信息的耗散结构;两个以上的经济人知识结构通过相互信息作用关系构 成一个信息空间中的宏系统,在宏系统中经济人不断更新调整自己的注意 力资源配置,获取和接受其他经济人的信息。 27 见汪丁丁,2000, “注意力”的经济学描述
35、 。 28 见 Marshall McLuhan,1964 , 理解媒介 ,商务印书馆, 2000:33,376。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11 2)经济人知识结构之间的信息运动通过媒介完成,不同的媒介形态既影响经 济人的注意力资源配置也影响经济人知识结构的变化,也即影响经济人知 识结构在宏系统中的相互作用。 3)宏系统是信息空间中的随机组合,是某一给定时刻发生相互作用的有限个 数知识结构的复合体。 4)经济人的经济行为受经济人动态知识结构的支配;每个经济人在任一给定 时刻在市场中的行为是该经济人知识结构受该时刻所在的宏系统作用的结 果。 5)
36、经济人偏好稳定现象和效用极大化行为应被理解为局部现象,并不能作为 普遍假设。原假设只可以看作是具有确保偏好稳定和追求效用最大化的知 识结构(如厂商、雇主或投资人)的一种特例。 6)同样,市场均衡也是市场参与者各自知识结构在所在的宏系统中相互作用 结果的反映。认识到现代人知识结构在现代媒介环境中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正统经济学中所观察到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需求随价格提高而减少” 的现象也只是知识结构相互作用结果的某种“古典”特例。在现代社会中, 这个“rule”或者因前提过多失去了实用价值,或者正在被众多更显见的 “rule”所淹没。 用一个哲学家们喜欢用的表达, “经济人死了” 。在新的经济学
37、范式中, “主体非人 ,也与我无关” 29,将正统经济学比做是萨特的,新经济 学就是海德格尔的“严格地说,我们在其上只有知识结构的状况中。 ”30“ 知识结构”是交往依赖的,也是先验依赖的,甚至是在依赖的。 四、新范式的形式逻辑表述 五、新范式批判 既然理性“应当”是“交往”的,那么不经过批判的、 “给予观察主体以绝 29 海德格尔语。 30 见郜元宝译, 海德格尔语要 ,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12。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12 对优先权” (福柯语)的理论几乎注定是不“应当”成立的了。认识到这一点, 不如自己先批判自己。 1、纯粹个体主
38、义的“生命力” 说纯粹个体主义假设(见第一节)可以证伪,显然不那么容易。不仅人们仍 可以假定经济人在面对重大的经济决策问题时,的确是非常纯粹个体主义的,而 且即使很多情况下不那么“纯粹”也仍然可以在坚持其“纯粹”假设的核心前提 下对诸如成本、效用等概念做一些重新定义和修正即可解决问题,完全不必要动 “新范式”这么大的干戈。一个很好的例子就是 Buchanan。Buchanan 在试图将 经济学的个体主义假设引入到公共选择过程甚至“立宪”等政治科学领域中时, 就是对这个假设的一个很大挑战。显然,人们在为自己选一辆中意的汽车时的行 为与参与决定是否共同出资在社区内修建一块绿地时的行为大相径庭,若不
39、是凭 着坚定的经济学帝国主义信念,是断不能贸然作出“要导出一种初步的集体选择 理论,这种理论在某些方面类似于正统的市场经济理论” 31这个决定的。 Buchanan 首先坚持他所说的“经济学-个体主义”立场,明确地强调:“我 们的理论是经济学的 ,这仅仅是因为它假定,独立的个人就是独立的个人, 我们假定,由于种种除无知以外的原因,人的利益是各不相同的。 ”32 但又显 然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原假设,经过让步后:“(正统的经济理论)如果还原它 的最直率的本质,那么经济上的假定就不过是:当有代表性的或普通的个人在交 换中面临现实的选择时,他将选择更多而不是更少 。惟一重要的问题涉 及到这种公认力量的
40、强度。 ”33 在他看来,自利的个人加上“选择更多而不 是更少 ”这个“rule” 就足够了,就算是“经济学”的了,剩下的事就是“套” 概念,什么能“套”到成本概念里,什么能“套”到效用函数概念里,怎么就算 是边际递减了,怎么就帕累托最优了就都是现成的了。整个同意的计算这 本书就是这么一个逻辑。书出了,大家也都觉着好象是那么回事,你说对我也说 对,七对八对也就对到瑞典中央银行那儿去了。 更重要的,人不是物质材料,观察者与被观察对象之间是有海森伯效应的, 31 Buchanan,1962, 同意的计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7。 32 同上:3。 33 同上:19。 经济学电子刊物(
41、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13 理论家说人是这样的,影响一出去,人原来不这样也会慢慢变的这样了,原来不 怎么对的理论也就对了,批评家还有什么可说的呢?西方经济学二百多年,卷轶 浩繁、名师辈出、学生无数,加上媒介的持续灌输,大众意识形态不可能不跟着 变。所以关于假设成立不成立,早提可能还行,到现在提不提也就那么回事了。 2、理性决策过程的“生命力” 正统经济学中的理性大致上指的是这样一些决策能力:1)面对多元变量时 通过假定其中部分变量保持不变(简化为常数)后对单变量的分析计算能力; 2)面对多个方案时在给定约束中对有限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能力;3)面对博弈 形势时
42、在给定条件下制定出利己方案的能力。显然,人们能够在经济活动中发现 大量的这种类型的计算,而西方管理学通常也大规模地教授这种计算,因此至少 经济学家在面对全球数以百万计的由统一的 MBA 课程培养出来的企业经理人所 掌管的公司时,是完全可以把这些“Firm”当作正统经济人来看待的。 34 不仅是面对产品市场的企业,一个面对人力资本市场的雇主、一个面对金融 资本的投资人都可以视为正统的经济人。其中的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面对的问题常 常允许他们部分地忽略事物之间“quality”方面的差异并将其简化为“quantity” 方面的差异,也就是“无差异曲线”所试图表示的。如将工人视同于机器,这样 人与设备的
43、差异在企业主那里就只表现为生产率、工资和折旧这些数量差异。至 于为什么允许做这样的置换简化不是经济学关心的问题,经济学的理性计算所坚 持的是:只要事物是可以被放在同一个“无差异”坐标系中的,那么它们就是理 性计算的对象。而三百年来资本主义不仅一直拿着这个坐标来衡量世界,而且也 在拿着这个坐标在改造世界,越来越多而不是越来越少的东西被置于这个坐标系 中。在这样一个不容质疑的“Claim”面前,辜鸿铭所代表的“像孩童一样过着 心灵生活的中国人”苍白无力不堪一击,再提出多少个新范式也没人理。 3、信息经济学的“生命力” 自 1921 年 Frank H. Knight 之后,西方经济学就注意到了经济
44、行为中的信息 34 从某种意义上,MBA 就是“生产”典型“homo economic”的工厂,是经济学帝国主义的 一个组成部分。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14 问题。从一开始,信息就被理解为是对“确定性”的理性计算的一种干扰, “如 果 A,则必然 B”的计算逻辑,变成了“如果 A,则有 X%的可能性 B, (1-X)%可 能性非 B”,或者“如果 A,则无法确定什么会发生 ”这两种计算逻辑,前者被定 义为“risk” ,后者被定义为“uncertainty” (Knight,1921) 。这种对确定性的干扰 一经发现,就无处不在了,但解决方
45、法也很简单,只要将所有的计算都“over distributions”就可以了(Hicks,1931; Marschak ,1938;Stigler,1939) 。 将信息问题就理解为概率分布问题似乎没什么不对。通过定义“expected utility”并将其理解为既是“objective probabilities” 的也是 “subjective probabilities”的(Leonard J. Savage,1954; F.J. Anscombe and R.J. Aumann,1963 ) ,或者不妨定义一种 “state-preference”(Kenneth J. Arrow
46、 ,1953; Gerard Debreu ,1959)个人理性计算中存在信息问题的地方也就基本 上都涉及到了。再进一步把这个思想扩展到博弈的形势中,便可引申出 imperfect information, incomplete information, lying, cheating, private knowledge, public knowledge, hidden action, asymmetry information, decoy, opportunistic(Jacob Marschak ,1950; Paul Samuelson ,1952; I.N. Herstein a
47、nd J. Milnor ,1953)等众多有意义的概念。像“weighted expected utility”(Allais, 1979; Chew and McCrimmon, 1979; Fishburn, 1983), “rank-dependent expected utility” (Quiggin, 1982; Yaari, 1987), “non-linear expected utility ”(Machina, 1982), “regret theory” (Loomes and Sugden, 1982)和“non-additive expected utility”
48、(Schmeidler, 1989)等这些概念,都或多或少具有各自的意义。 在信息论里,信息增加被定义为不确定性的减少,在经济学中,信息不足被 理解为确定性的减少,从理论上说是一回事。经济人的理性计算还是理性计算, 无非是将代数计算换成了概率计算。至于是否将代数计算经济学视为正统范式, 概率计算经济学视为特例,或者反过来看,都可以,扯不到新范式问题上去。 六、新范式辩护 无论是 Foucault 式的揭露,还是 J-F. Lyotard 式的质疑,都涉及一个重要的 问题,即知识的合法性问题。就这一点而言,正统西方经济学在维护自身的合法 性时面临的处境,并不比其他依赖同样的“元话语”证明自己合法
49、的“元叙事” 经济学电子刊物(2001 年 5 期,总第八期) 似乎有知识( ) 主办 15 有更多的优势。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却是这样一个图景:在精神辩证法、意义阐 释学、理性或劳动主体的解放等“元叙事”都已相继被揭穿为“基本模式永远一 样的” “公共梦境” (坎贝尔语)后,经济学却在大众的物质快乐和政府的权力巩 固这两大现实的保护下生存了下来。不仅如此,在西方的全球化这场史无前例的 运动中,西方经济学正在与西方管理学、西方教育学一起扮演着更发扬光大的 “文化使节”的角色。汪丁丁博士所洞察到的“ego 意识的独立化”这一西方精 神如今正在伴随着芝加哥大学的传授、哈佛商学院的培养、麦肯锡公司的咨询迅 速地“复制”到世界各地。 其实人人都看到了这一点,Foucault 说:“不存在任何没有相关知识领域之 构造的权力关系,也不存在任何不同时以权力关系为先决条件并构造出权力关系 的知识。 ”35;汪丁丁说:面对这一权力格局,非西方社会的命运不外三种:融入 其中、自居于外、修正改造 36;我说:西方经济学是伪神,但东方的神死得都太 早,连伪神都没活下来几个,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