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和他的大学老师们(附照片).doc

上传人:hw****26 文档编号:4206038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羡林和他的大学老师们(附照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季羡林和他的大学老师们(附照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季羡林和他的大学老师们(附照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季羡林和他的大学老师们(附照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季羡林和他的大学老师们(附照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季羡林和他的大学老师们 100 年前,中国新旧交替的时刻,一个男孩诞生在山东省清平 县最穷的村庄最穷的人家;70 年前,轰炸、饥饿、乡愁中挣扎的他 以全优的成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成为博士;65 年前,他归国在北 京大学创建东方语言文学系,并以其等身的著作影响了中国。这位 与辛亥革命同龄的老人,他叫季羡林。 翻开季老的自传,教书育人贯穿始终,而其中对自己老师的回 忆,更是事无巨细。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捧读季老这些传神 的记叙,那些大师成长路上相遇的老师其治学、修养、情趣、 为人,跃然纸上。 编者按 西洋文学系的出国梦 我于 1930 年入清华时,留美预备学堂和国学研究院都已不再, 清华

2、改成了国立清华大学。当时的清华大学的西洋文学系,在全国 各大学中是响当当的名牌。原因据说是由于外国教授多,讲课当然 都用英文,连中国教授讲课有时也用英文!只是这一条就能够发聋 振聩,于是就名满天下了。我当时未始不在被振发之列,又同我那 虚无缥缈的出国梦联系起来,我就当机立断,选了西洋文学系。 我想简略地实事求是地对西洋文学系的教授阵容作一点分析。 我先从系主任王文显教授谈起。他的英文极好,能用英文写剧本, 没怎么听他说过中国话。他是莎士比亚研究的专家,有一本用英文 写成的有关莎翁研究的讲义,似乎从来没有出版过。他隔年开一次 莎士比亚的课,在课堂上念讲义,一句闲话也没有。下课铃一摇, 合上讲义走

3、人。多少年来,都是如此。据老学生说,讲义基本上不 做改动。他究竟有多大学问,我不敢瞎说。他留给学生最深的印象 是他充当冰球裁判时那种脚踏溜冰鞋似乎极不熟练的战战兢兢如履 薄冰的神态。 再来介绍温德教授。他是美国人,教欧洲文艺复兴文学和第三 年法语。他终身未娶,死在中国。据说他读的书很多,但没见他写 过任何学术文章。学生中流传着有关他的许多轶闻趣事,之一就是: 他身上穿着 500 块大洋买来的大衣(当时东交民巷外国裁缝店的玻 璃橱窗中摆出一块呢料,大书“仅此一块” 。被某一位冤大头买走后, 第二天又摆出同样一块,仍然大书“仅此一块” 。价钱比平常同样的 呢料要贵上五至十倍) ,腋下夹着 10 块

4、钱一册的Everymans Library (某一国的老外名叫 Vetch,在北京饭店租了一间铺面,专 售西书。他把原有的标价剪掉,然后抬高四五倍的价钱卖掉) ,眼睛 上戴着用 80 块大洋配好但把镜片装反了的眼镜,徜徉在水木清华的 林阴大道上,昂首阔步,醉眼矇眬。 德国教授艾克,字锷风,教我第四年德文。他在德国拿到过博 士学位,主修的好像是艺术史。他精通希腊文和拉丁文,偏爱德国 古典派的诗歌,对于其名最初隐而不彰后来却又大彰的诗人薛德林 情有独钟。艾克先生教书并不认真,也不愿费力。有一次我们几个 学生请他用德文讲授,不用英文。他便用最快的速度讲了一通,最 后问我们:“Verstehen Si

5、e etwas davon?” (你们听懂了什么吗?) 我们瞠目结舌,敬谨答曰:“No!”从此天下太平,再也没有人敢 提用德文讲授的事。他学问是有的,曾著有一部厚厚的宝塔 ,是 用英文写的,利用了很丰富的资料和图片,专门讲中国的塔。这一 部书在国外汉学界颇有一些名气。他的另外一部专著是研究中国明 代家具的,附了很多图表,篇幅也相当多。由此可见他的研究兴趣 之所在。他工资极高,孤身一人,租赁了当时辅仁大学附近的一座 王府,他就住在银安殿上,雇了几个听差和厨师。他收藏了很多中 国古代名贵字画,坐拥画城,享受王者之乐。1946 年,我回到北京 时,他仍在清华任教。此时他已成了家,夫人是一位中国女画家

6、, 年龄比他小一半,年轻貌美。他们夫妇请我吃过烤肉。 我的学士论文是在锷风老师指导下写成的,是用英文写的,题 目是 TheEarly PoemsofF.Holderlin。英文原稿已经遗失,只保留下来 了一份中文译文。一看这题目,就能知道是受到了艾先生的影响。 现在回忆起来,我当时的德文水平是半懂半不懂,囫囵吞枣,参考 了几部德国文学史 ,写成了这一篇论文,分数是 E(excellent, 优) 。我年轻时并不缺少幻想力,这是一篇幻想力加学术探讨写成的 论文。如果这就算学术研究的话,说它是“发轫” ,也未尝不可。但 是,这个“轫” “发”得并不辉煌,里面并没有什么“天才的火花” 。 现在再介绍

7、西洋文学系的老师,先介绍吴宓(字雨僧)教授。 在美国,他入的是比较文学系。在中国,他是提倡比较文学的先驱 者之一。但是,他在这方面的文章却几乎不见。在“英国浪漫诗人” 这一堂课上,我记得最清楚的是他让我们背诵那些浪漫诗人的诗句, 有时候要背得很长很长。在“中西诗之比较”这一堂课上,除了讲 点儿西方的诗和中国的古诗之外,关于理论,我的回忆中也是一片 空白。反之,最难忘的却是:他把自己一些新写成的旧诗也铅印成 讲义,在堂上散发。他那有名的空轩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发到 我们手中的。雨僧先生生性耿直,古貌古心,却流传着许多“绯闻” 。 他似乎爱过、追求过不少女士,最著名的一个是毛彦文。他曾有一 首诗,开

8、头两句是:“吴宓苦爱,三洲人士共惊闻。 ”隐含在 三个里面的人名,用押韵的方式呼之欲出。为吴先生的“中西诗 之比较”这一门课我曾写过一篇论文,内容依稀记得是把陶渊明同 一位英国浪漫诗人相比较,当然不会比出什么东西来的。我在最近 几年颇在一些文章和谈话中,对比较文学的“无限可比性”有所指 责。X 和 Y,任何两个诗人或其他作家都可以硬拉过来一比,有人 称之为“拉郎配” ,是一个很形象的说法。焉知 60 多年前自己就是 一个“拉郎配”者或始作俑者。自己向天上吐的唾沫最终还是落到 自己脸上,岂不尴尬也哉!然而这个事实我却无法否认。如果这样 的文章也能算科学研究的“发轫”的话,我的发轫起点实在是很低

9、的。但是,话又说了回来,在西洋文学系教授群中,讲真有学问的, 雨僧先生算是一个。 下面介绍叶崇智(公超)教授。他教我们第一年英语,用的课 本是英国女作家 JaneAusten 的傲慢与偏见 。他的教学法非常离奇, 一不讲授,二不解释,而是按照学生的座次学生的座次是并不 固定的从第一排右手起,每一个学生念一段,依次念下去。念 多么长,好像也并没有一定之规,他一声令下:Stop!于是就 Stop 了。他问学生:“有问题没有?”如果没有,就是邻座的第二个学 生念下去。有一次,一个同学提了一个问题,他大声喝道:“查字 典去!”一声狮子吼,全堂愕然、肃然,屋里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 吸声。从此天下太平,再没

10、有人提任何问题了。公超先生英文非常 好,对英国散文大概是很有研究的。可惜他惜墨如金,从来没见他 写过任何文章。 在文坛上,公超先生大概属于新月派一系。他曾主编过或 者帮助编过一个纯文学杂志学文 。我曾写过一篇散文年 ,送 给了他。他给予这篇文章极高的评价,说我写的不是小思想、小感 情,而是“人类普遍的意识” 。他立即将文章送学文发表。这实 出我望外,欣然自喜,颇有受宠若惊之感。为了表示自己的感激之 情,兼怀有巴结之意,我写了一篇我是怎样写起文章来的?送 呈先生。然而,这次却大出我意料,狠狠地碰了一个钉子。他把我 叫了去,铁青着脸,把原稿掷给了我,大声说道:“我一个字都没 有看!”我一时目瞪口呆

11、,赶快拿着文章开路大吉。个中原因我至 今不解。难道这样的文章只有成了名的作家才配得上去写吗?此文 原稿已经佚失,我自己是自我感觉极为良好的。平心而论,我在清 华 4 年,只写过几篇散文:年 、 黄昏 、 寂寞 、 枸杞树 ,一 直到今天,还是一片赞美声。清夜扪心,这样的文章我今天无论如 何也写不出来了。我一生从不敢以作家自居,而只以学术研究者自 命。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说我的学术研究起点很低的话, 我的散文创作的起点应该说是不低的。 公超先生虽然一篇文章也不写,但是,他并非懒于动脑筋的人。 有一次,他告诉我们几个同学,他正考虑一个问题:在中国古代诗 歌中人的感觉或者只是诗人的感觉的转换问

12、题。他举了一句唐诗: “静听松风寒。 ”最初只是用耳朵听,然而后来却变成了躯体的感受 “寒” 。虽然后来没见有文章写出,却表示他在考虑一些文艺理论的 问题。当时教授与学生之间有明显的鸿沟:教授工资高,社会地位 高,存在决定意识,由此就形成了“教授架子”这一个词儿。我们 学生只是一群有待于到社会上去抢一只饭碗的碌碌青年。我们同教 授们不大来往,路上见了面,也是望望然而去之,不敢用代替西方 “早安” 、 “晚安”一类的致敬词儿的“国礼”:“你吃饭了吗?” “你到哪里去呀?”去向教授们表示敬意。 终生受用的陈寅恪、朱光潜 专就我个人而论,专从学术研究发轫这个角度上来看,我认为, 我在清华四年,有两门

13、课对我影响最大:一门是旁听而又因时间冲 突没能听全的历史系陈寅恪先生的“佛经翻译文学” ,一门是中文系 朱光潜先生的“文艺心理学” ,是一门选修课。这两门不属于西洋文 学系的课程,我可万没有想到会对我终生产生了深刻而悠久的影响, 决非本系的任何课程所能相比于万一。陈先生上课时让每个学生都 买一本六祖坛经 ,上课时,任何废话都不说,先在黑板上抄写资 料,把黑板抄得满满的,然后再根据所抄的资料进行讲解分析,对 一般人都不注意的地方提出崭新的见解,令人顿生石破天惊之感, 仿佛酷暑饮冰,凉意遍体,茅塞顿开。听他讲课,简直是最高最纯 的享受。这同他写文章的做法如出一辙。当时我对他的学术论文已 经读了一些

14、,比如四声三问等等。每每还同几个同学到原物理 楼南边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前,共同阅读寅恪先生撰写的碑文,觉得 文体与流俗不同,我们戏说这是“同光体” 。有时在路上碰到先生腋 下夹着一个黄布书包,步履稳重,目不斜视,学生们都投以极其尊 重的目光。 朱孟实(光潜)先生是北大的教授,在清华兼课。当时他才从 欧洲学成归来。他讲“文艺心理学” ,其实也就是美学。他的著作 文艺心理学还没有出版,也没有讲义。他只是口讲,我们笔记。 孟实先生的口才并不好,他不属于能言善辩一流,而且还似乎有点 儿怕学生,讲课时眼睛总是往上翻,看着天花板上的某一个地方, 不敢瞪着眼睛看学生。可他一句废话也不说,慢条斯理,操着安徽 乡

15、音很重的蓝青官话,讲着并不太容易理解的深奥玄虚的美学道理, 句句仿佛都能钻入学生心中。他显然同鲁迅先生所说的那一类,在 外国把老子或庄子写成论文让洋人吓了一跳,回国后却偏又讲康德、 黑格尔的教授,完全不可相提并论。他深通西方哲学和当时在西方 流行的美学流派,而对中国旧的诗词又极娴熟。所以在课堂上引东 证西或引西证东,触类旁通,头头是道,毫无牵强之处。我觉得, 这才是真正的比较文学,比较诗学。这样的本领,在当时是凤毛麟 角,到了今天,也不多见。他讲的许多理论,我终生难忘,比如 Lipps 的“感情移入说” ,到现在我还认为是真理,不能更动。 陈、朱二师的这两门课,使我终生受用不尽。虽然我当时还没

16、 有敢梦想当什么学者,然而这两门课的内容和精神却已在潜移默化 中融入了我的内心深处。如果说我的所谓“学术研究”真有一个待 “发”的“轫”的话,那个“轫”就隐藏在这两门课里面。 博士父亲瓦尔德施米特 在德国老师中同我关系最密切的当然是我的 Doktor-Vater(博士 父亲)瓦尔德施米特教授。他非常年轻,同我见面时,大概还不到 40 岁吧。他穿一身厚厚的西装,面孔是孩子似的面孔。我个人认为, 他待人还是彬彬有礼的。德国教授多半都有点儿教授架子,这是他 们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所决定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后 来听说,在我以后的他的学生们都认为他很严厉。据说有一位女士 把自己的博士论文递给他,

17、他翻看了一会儿,一下子把论文摔到地 下,愤怒地说道:“Dasist aber allesMist!( 这全是垃圾,全是胡说 八道!)”这位小姐从此耿耿于怀,最终离开了哥廷根。 我跟他学了 10 年,应该说,他从来没有对我发过脾气。他教学 很有耐心,梵文语法抠得很细。不这样是不行的,一个字多一个字 母或少一个字母,意义往往差别很大。我以后自己教学生,也学他 的榜样,死抠语法。他的教学法是典型的德国式的。第一二两堂, 念一念字母。从第三堂起,就读练习,语法要自己去钻。我最初非 常不习惯,准备一堂课,往往要用一天的时间。但是,一个学期四 十多堂课,我就读完了德国梵文学家施腾茨勒(Stenz1er)

18、的教科书, 学习了全部异常复杂的梵文文法,还念了大量的从梵文原典选出来 的练习。这个方法是十分成功的。 瓦尔德施米特教授的家庭,最初应该说是十分美满的。夫妇二 人,一个上中学的十几岁的儿子。有一段时间,我帮助他翻译汉文 佛典,常常到他家去,同他全家一同吃晚饭,然后工作到深夜。餐 桌上没有什么人多讲话,安安静静。有一次他笑着对儿子说道: “家里来了一个中国客人,你明天大概要在学校里吹嘘一番吧?” 看来他家里的气氛是严肃有余,活泼不足。他夫人也是一个不大爱 说话的人。 后来,大战一爆发,他自己被征从军,是一个什么军官。他孩 子也应征入伍。过了不太久,从 1941 年冬天起,东部战线胶着不进, 相持

19、不下,但战斗是异常激烈的。他们的儿子在北欧一个国家阵亡 了。我现在已经忘记了,夫妇俩听到这个噩耗时反应如何。按理说, 一个独生子幼年战死,他们的伤心可以想见。但是瓦尔德施米特教 授是一个十分刚强的人,他在我面前从未表现出伤心的样子,他们 夫妇也从未同我谈到此事。然而活泼不足的家庭气氛,从此更增添 了寂寞冷清的成分,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了。 在瓦尔德施米特被征从军后的第一个冬天,他预订的大剧院的 冬季演出票,没有退掉。他自己不能观看演出,于是就派我陪伴他 夫人观看,每周一次。我吃过晚饭,就去接师母,陪她到剧院。演 出有歌剧,有音乐会,有钢琴独奏,有小提琴独奏等等,演员都是 外地或国外来的,都是赫赫

20、有名的人物。剧场里灯火辉煌,灿如白 昼;男士们服装笔挺,女士们珠光宝气,一片升平祥和气象。我不 记得在演出时遇到空袭,因此不知道敌机飞临上空时场内的情况。 但是散场后一走出大门,外面是完完全全的另一个世界,顶天立地 的黑暗,由于灯火管制,不见一缕光线。我要在这任何东西都看不 到的黑暗中,送师母摸索着走很长的路到山下她的家中。一个人在 深夜回家时,万籁俱寂,走在宁静的长街上,只听到自己脚步的声 音,跫然而喜。但此时正是乡愁最浓时。 想起来便落泪的西克教授 西克(Sieg) 教授的家世,我并不清楚。到他家里,见到他的老伴, 是一个又瘦又小的慈祥的老人。子女或什么亲眷,从来没有见过。 看来是一个非常

21、孤寂清冷的家庭,老夫妇情好极笃,相依为命。我 见到他时,他已经早越过了古稀之年。他是我平生所遇到的中外各 国的老师中对我最爱护、感情最深、期望最大的老师。一直到今天, 只要一想到他,我的心立即剧烈地跳动,老泪立刻就流满全脸。为 了存真起见,我仍然把我当时的一些日记,一字不改地抄在下面: 1940 年 10 月 13 日 昨天买了一张 Prof.Sieg 的相片,放在桌子上,对着自己。这位 老先生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激他。他简直有父亲或者祖父一般的 慈祥。我一看到他的相片,心里就生出无穷的勇气,觉得自己对梵 文应该拼命研究下去,不然简直对不住他。 1941 年 2 月 1 日 5 点半出来,到

22、Prof.Sieg 家里去。他要替我交涉增薪,院长已 答应。这真是意外的事。我真不知道应该怎样感谢这位老人家,他 对我好得真是无微不至,我永远不会忘记! 原来他发现我生活太清苦,亲自找文学院长,要求增加我的薪 水。其实我的薪水是足够用的,只因我枵腹买书,所以就显得清苦 了。 1941 年,我一度想设法离开德国回国。我在 10 月 29 日的日记 里写道: 11 点半,Prof.Sieg 去上课。下了课后,我同他谈到我要离开德 国,他立刻兴奋起来,脸也红了,说话也有点震颤了。他说,他预 备将来替我找一个固定的位置,好让我继续在德国住下去,万没想 到我居然想走。他劝我无论如何不要走,他要替我设法同

23、 Rektor(大 学校长)说,让我得到津贴,好出去休养一下。他简直要流泪的样子。 我本来心里还有点迟疑,现在又动摇起来了。一离开德国,谁知道 哪一年再能回来,能不能回来?这位像自己父亲一般为自己操心的 老人十九是不能再见了。我本来容易动感情。现在更抑制不住自己, 很想哭上一场。 像这样的情况,日记里还有一些,我不再抄录了。仅仅这三则, 我觉得,已经完全能显示出我们之间的关系了。 不得志的布劳恩 我想到的第三位老师是斯拉夫语言学教授布劳恩。他父亲生前 在莱比锡大学担任斯拉夫语言学教授,他可以说是家学渊源,能流 利地说许多斯拉夫语。我见到他时,他年纪还轻,还不是讲座教授。 由于年龄关系,他也被征

24、从军。但根本没有上过前线,只是担任翻 译,是最高级的翻译。苏联一些高级将领被德军俘虏,希特勒等法 西斯头子要亲自审讯,想从中挖取超级秘密。担任翻译的就是布劳 恩教授,其任务之重要可想而知。他每逢休假回家的时候,总高兴 同我闲聊他当翻译时的一些花絮,大多是德军和苏军内部最高领导 层的真实情况。他几次对我说,苏军的大炮特别厉害,德国难望其 项背。这是德国方面从来没有透露过的极端机密,给我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 他有一位年轻的夫人,两个男孩子,大的叫安德烈亚斯,约有 五六岁,小的叫斯蒂芬,只有二岁。斯蒂芬对我特别友好,我一到 他家,他就从远处飞跑过来,扑到我的怀里。他母亲教导我说: “此时你应该抱住孩

25、子,身体转上两三圈,小孩子最喜欢这玩意儿! ”教授夫人很和气,好像有点儿愣头愣脑,说话直爽,但有时候没 有谱。 布劳恩教授的家离我住的地方很近,走两三分钟就能走到。因 此,我常到他家里去玩。他有一幅中国古代的刺绣,上面绣着五个 大字:时有溪山兴。他要我翻译出来。从此他对汉文产生了兴趣, 自己买了一本汉德字典,念唐诗。他把每一个字都查出来,居然也 能讲出一些意思。对汉语的语法结构,他觉得既极怪而又极有理, 同他所熟悉的印欧语系语言迥乎不同。他认为,汉语没有形态变化, 也可能是优点,它能给读者以极大的联想自由,不像印欧语言那样 被形态变化死死地捆住。 他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擅长油画。有一天,他忽然

26、建议要给 我画像。我自然应允了,于是有比较长的一段时间,我天天到他家 里去,端端正正地坐在那里,当模特儿。画完了以后,他问我的意 见。我觉得画得很像我,因此就很满意了。在科学研究方面,他也 表现了他的才艺。他的文章和专著都不算太多,他也不搞德国学派 的拿手好戏:语言考据之学。用中国的术语来说,他擅长义理。他 有一本讲 19 世纪沙俄文学的书,就是专从义理有独特的见解,思想 深刻,观察细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著作。 总之,布劳恩教授在哥廷根大学是颇为不得志的。正教授没有 份儿,哥廷根科学院院士更不沾边儿。有一度,他告诉我,斯特拉 斯堡大学有一个正教授缺了人,他想去,而且把我也带了去。后来 不知为什么,没有实现。一直到 40 多年以后我重新访问联邦德国时, 我去看他,他才告诉我,他在哥廷根大学终于得到了一个正教授的 讲座,他认为可以满意了。然而他已经老了,无复年轻时的潇洒英 俊。我一进门他第一句话说的是:“你晚来了一点,她已经在月前 去世了!”我知道他指的是谁,我感到非常悲痛。安德烈亚斯和斯 蒂芬都长大了,不在身边。老人看来也是冷清寂寞的。在西方社会 中,失掉了实用价值的老人,大多如此。我欲无言了。后来听德国 来人说,他已经去世。我谨以心香一瓣,祝愿他永远安息! 本版内容摘自季羡林自传 武汉出版社 2011 年 8 月出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