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科技创新校本课程实施方案 一、课程意义: 科技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 因素之一;科技创新能力是国家实力的最关键体现,在经济全球化 时代,一个国家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就能在世界产业分工链 条中处于高端位置,就能创造激活国家经济的新产业,就能拥有重 要的自主知识产权而引领社会的发展。 开设科技创新校本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 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抓手。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可以使学生掌 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科技创新方法,初步具备科学精神与科学态度, 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可以激起学生自主探究学科知识的兴趣,促 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而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
2、主体地位; 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积极进取、勇于开拓、吃 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总之,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是提升 办学品位、创建新优质学校的重要突破口。 二、课程内容: 1、传授性活动:指导学生阅读科普读物、观赏科普类影视作品, 在校园设立专题宣传橱窗和展板,带领学生参观科技展览、科技馆 和科研院所,邀请科学家或科技人员到校开设讲座和演示,定期开 展科学小知识竞赛等,通过系列活动,帮助学生扩大视野,增长知 识。 2、操作性活动:结合科学课等学科的实验教学,通过实验操作 手段,开展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活动,重点开展航模、海模、 车模、建模、机器人、创意设计、机械探秘以及生产生
3、活中实用器 具的制作和改进等实践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3、探究性活动:通过想象设计、观察调研、分析比较、探索求 证、表达交流等手段开展探究性活动,活动成果呈现为设计方案、 科技小论文、调查报告、科幻画和电脑制作等,以培养学生的创新 精神和创造能力。 在开展上述活动过程中,应坚持实践性原则,强调通过学生的 亲自动手获得相应的知识与技能;坚持开放性原则,关注现实生活, 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和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 活动;坚持自主性原则,尊重学生对学习内容与合作伙伴的选择; 坚持探究性原则,强调动态生成,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现象 到本质地探求知识。 三、实施条件: 1、
4、清原镇逸夫中心小学科技创新特色鲜明,成果斐然。作为抚 顺市校园科普示范学校,抚顺市科技教育先进学校,我校近年来在 抚顺市历届科普比赛中成绩突出。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具有不可多 得的优质资源和条件。 2、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硬件条件。学校新建科技教育基地共设 7 个科技活动室,开设 9 门课程。 四、推进步骤: 第一阶段(2013 年 1 月2013 年 7 月) ,前期准备: 1、出台项目实施方案,成立工作组,明确责任分工。 2、召开全校师生动员会,制订实施细则。 3、建立专职教师队伍,聘请专家培训教师。 4、建立科技创新活动室,图书室设立科技类图书专架。 5、设立科技创新宣传专栏,校报开设科普宣
5、传栏,营造校园浓 厚的科技创新氛围。 第二阶段(2013 年 8 月2014 年 12 月)全面铺开: 1、各班开展科普教育,做到人手一份科普报和一本其它 科普读物。 2、开展科技创意与科幻画制作活动,全校学生人人参与。 3、开设科技活动课,每周两节:航模、车模、海模、建模、机 器人、机械探秘、创意设计、电子百拼等。 4、选拔部分学生开展专项培训,参与有关比赛活动。 5、设立科技节或科技创新活动月,集中开展宣传、展示、评比 等活动。 6、建立校外科技创新活动基地或较为固定的联系单位,定期开 展活动。 第三阶段(2015 年 1 月2016 年 10 月)调整提高: 1、邀请专家到校进行中期评估
6、。 2、找差补缺,调整方案,提高效益。 第四阶段(2016 年 11 月 )形成特色: 1、整理资料,总结成果,形成报告,迎接评估。 2、完成评估,形成特色,长期坚持,良性发展。 五、预期成果: 1、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特色鲜明,具体表现为: (1)校园物化环境具有明显而独特的科技创新教育特征和风格。 (2)学校具有浓郁的科技创新教育文化氛围,构建了科技创新 特色活动系列和实践平台。 (3)学校编写科技创新教育的校本教材,形成了稳定运作的校 本课程。 (4)学校形成了科技创新特色教育的运作机制,建立了“科技 特长生”成长通道,师生大面积获得市级以上奖项,社会知名度和 影响力提高到新的层次,为创建新
7、优质学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学生科学素养全面提高,具体表现为: (1)掌握了一定的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开拓了视野,增长了 才干,为进一步的发展和深造奠定了基础。 (2)初步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如问题意识、批判意识, 探究精神、创新精神,严谨求实、一丝不苟的研究态度和行为习惯 等。 (3)确立了科学道德观,如有强烈的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 友善交往、合作共处等。 3、教师科学素养全面提高,具体表现为: (1)教育观念的更新。破除教师为中心、知识为本位的观念, 确立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观念。 (2)教学方法、手段的改变。摒弃知识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 法,确立启发式、开放型的教学方法,由注重教转为更注重学,由 注重结果转为更注重过程,并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改进课堂教 学。 (3)教师自身科学素养的提高。努力吸收新知识、更新旧知识, 提高理论素养和实践操作能力,提高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进 而成为研究型教师。 六、组织机构: 成立领导小组,组长:邵连君,副组长:齐惠鹏,葛晓华,成 员:徐胜洋、张连辉、邹长利、于江、王毅力、徐艳秋、王棣。责 任部门:德育处、少先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