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纲).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207717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教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纲).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佛教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纲).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佛教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纲).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佛教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纲).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佛教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纲).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佛教精神与和谐社会的构建(提纲) 吴言生 2005-12-24 于曲江讲坛 导言:建构和谐社会是人类共同的理想 “国泰民安“、“政通人和“、“安居乐业“ 。“和为贵“;“兼相爱“;“天下为公“,“世界大同“;“理想 国“,“全世界和谐“、“新和谐公社“,凡此,都反映了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憧憬。和谐社会是人类千百年来梦 寐以求的理想。 和谐社会是指构成社会的各个部分、各种要素处于和谐、安详、稳定、有序的状的社会。 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政治、经济、文化建设的同步进行,佛教精神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之一。 佛教精神是民族精神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经过当代的重新发掘、弘扬,可以净化人生,提升品格, 为建构和

2、谐社会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一、明心: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营造内心世界的宁静 “只有打坐才能改变世界。“幸福生活来自于心灵世界的宁静与和谐,内心的失衡是烦恼的根源。改造 了自己,就能进一步改造世界。 1.无明生起执著,执著导致痛苦 本心本性,天然具足,圆满无缺。由于?无明?,导致了各种欲望的生起,人生遂失去了其原本 的幸福与宁静。 (1)我执。四大皆空,“我“本非常,而世人却执著于臭皮囊,放纵一己的欲望,此之谓“我执。“ (2)法执。一切事物都处在生、成、坏、灭的流转之中,而我们却执著地认为它是永恒不变的实体。 在我执、法执的驱使下,芸芸众生在欲望的大潮中轮回流转,无有了期,而导致了无穷无尽的痛

3、苦。 叔本华的钟摆喻。 愁眉苦脸。人生八苦。 当今社会,科学发展,经济繁荣,物质财富充足,却不一定带来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满足,焦虑、繁 躁、孤独、自私等心理病症,是因为个人内心的欲求太高,五阴炽盛,贪欲过程所致。 作茧自缚;飞蛾投火;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欲除苦海浪,先干爱河水。 2.以三法印、缘起性空救治二执 (1)三法印 以诸行无常对治法执 诸行无常是说一切世间法无时不在生住异灭中,过去有的,现在起了变异,现在有的,将来终归幻灭 好了歌解。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六如 以诸法无我对治我执 诸法无我是说在一切有为,无为的诸法中,无有我的实体 宿昔朱颜成皓齿,须臾白

4、发变垂髫。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头,朝如青丝暮成雪 涅槃寂静:涅槃的境界,超越了一切相对的观念和心灵的矛盾,内心光明快乐,达到了高度的宁静与 和谐。 (2)“缘起性空“ 缘起缘灭,当体即空。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缘起性空,破除法执和我执,去除妄想,放下对虚幻外物的追逐,即可明心见 性,获得内心世界的宁静和谐。 当每一个个体的内心世界宁静和谐了,由无数个体组合成的社会才有可能宁静和谐。 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 佛教徒是快乐者(一则来自新浪网、中国新网闻的报导) 二、平等:构建和谐社会的内容:建立人际关系的融洽 和谐社会内涵非常丰富,但核心是人。和谐社会的核心是人的和谐,即人与人之间,不同团体、不

5、同 阶层之间的和谐。佛教素来以人为本,关怀人生、净化人生。 1.消除我见,树立“众生平等“的观念 一切事物在本质、空性上无任何差别。每一个个体,没有高下贵贱等差别,都具有成佛的觉悟性。 因此不可用分别的眼光来区别对待。菩萨对一切众生,无条件地关爱与呵护。 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就要消除我见,因为?我见?实为造成不平等和纷争的罪恶之源。我见:一切 众生的肉体和精神,都是因缘所生法,本无我的实体存在,但世人却偏偏处处以自我为中心,满足一己的 欲望,叫做我见。 佛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把我见转化为平等性智,达到人我平等,自他一体,从而兴起慈悲救世的 情怀。 2.尊敬以待人 常不轻菩萨。 3.宽容以待人

6、八风吹不动天边月。利衰毁誉称讥苦乐 4.平等以待人 春色无高下,花枝自短长。 5.六和合的意义 一、身和同住,是身体的和平共处;有纪律而且合作。 二、口和无诤,是言语的不起争论; 三、意和同悦,是心意的共同欣悦; 四、戒和同修,是戒律的共同遵守; 五、见和同解,是见解的完全一致; 六、利和同均,是利益的一体均沾。财富分配的原则。提倡布施。 基尼指数。 佛教在教团组织上,被称为?和合众?,在历史上一直把遵守集体修行规约的行为看得十分重要。 佛教的这些伦理道德要求,与和谐社会建构中的热爱集体、守法自律、尽职尽责、爱心奉献、造福社会等 不谋而合,有助于促进社会安定和民族团结,建构起和谐安宁的社会秩序

7、。 三、慈悲: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质-实现自觉觉他的奉献 1.自利利他,自度度他 在获得个体受用(自利)的基础上,使他人也获得受用(利他)。 2.觉悟人生,奉献人生 大乘佛教的精髓是“悲智双运”,用当代佛教界的话来说,就是“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觉悟人 生是上求菩提,奉献人生是下化众生。 3.慈悲为怀,普度众生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教的这种慈悲为怀,饶益众生的自我奉献精神,正是大乘佛教利他精神的基 础和核心,也是我们建构和谐社会所倡导的扶危济贫、乐于助人的牺牲奉献精神。 维摩示疾;石桥境界公案;下座行。 4.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娑婆往来八千度。四大菩萨 佛教中的菩萨,指上求佛法,下化众生的圣者。

8、在三乘中,菩萨高于罗汉而次于佛。菩萨的特点是大 慈大悲,普渡众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征。菩萨,乃是梵语菩提萨埵(Bodhisattva)的省音,意译为“觉 有情”等。观世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萨埵”译为“有情”、“众生”。 佛教在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积极兴办慈善福利事业,扶贫济困,济世度人,尽量缩小贫富 差距,使社会安定有序,有助于社会风气的好转。 大乘佛教一直主张积极入世,从事有益的事业,用以促进人类的幸福、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 太虚大师的人间佛教更是注重把佛教的利他精神,服务精神?贯彻于现代的社会实践中。 5.活在感恩的世界里 Thanksriving Day 主祷文 报四恩:

9、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 报父母恩,报众生恩,报国土恩,报三宝恩。 四、圆融:构建和谐社会的外延-走向人与自然的亲和 1.万法缘起,相依相存 列维布留尔原始思维:异质同构; 文心雕龙物色: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 雪无垠,矜肃之虑深。 陆机文赋: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 迦陵论诗丛稿:宇宙大生命。 画麈:山于春如庆,于夏如竞,于秋如病,于冬如定。 “此有则彼有,此生则彼生。此无则彼无,此灭则彼灭。” 佛教缘起论认为现象的一切存在,都是由种种条件和合形成。因而世间众生相依相存,每一个体、每 一部分都要依赖于其它部分或他人、他类才能存在并发挥作用。所

10、以宇宙的生命,乃是一个手足相连、圆 融互摄的大生命,每一个都受惠于他人,也就当帮助他人,成就他人,尊重他人。对他人、他类给予普遍 的关爱。 2.依报正报,本无二致 正报:指众生的身体。众生的身体是依过去的业因而召感得来的果报正体; 依报:即身体依之而住的果报,如山河大地等是。 立足于人和自然的相互依存,生命主体与环境是?“一体不二”的,差别、多样性的众生,只有在同 一自然中“和谐”地存在,才能保证自身的发展。 “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山川草木悉有佛性。在佛教看来,“无情”的草木 与“有情”的众生一样也具有生命。 因此,应当摒弃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放弃对自然贪婪的攫取,尊重自

11、然,关爱自然。 3.戒杀护生,鱼鸟亲人 佛教的?慈悲戒杀?即是这种爱心在戒律中的具体体现,适用于宇宙间的一切生命形式。这深深影响了 中华民族的道德理念和实践。戒杀、放生、茹素的习俗一直影响至今,强化了人们尊重生命的意识。 佛教的不杀生规定,使得人类在超越口腹贪婪的同时,进一步拓展了精神生活的空间,草木共语,鱼 鸟亲人,从而使现代人在自然中,获得“诗意的栖居”,并把这种诗意栖居所获得的生命感动,进一步保 持、体现到与他人相处之中。 4.庄严国土,利乐有情 心净国土净。国土净,是说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与良好运作状态,降低物质的需求。 国土能庄严,说明国家富有,环境美丽,国泰民安,人民过着美满的

12、生活。 5.泉石膏肓,虫二无边 古典名画中的山水佛禅情结(图片) 后赤壁赋 茶禅与自然(flash) 结语 明心-体证内心世界的宁静 (基础) 平等-建立人际关系的融洽 (内涵) 慈悲-实现自觉觉他的奉献 (精神) 圆融-走向人与自然的亲和 (外延) 佛教精神,在历史上已经为民族精神提供了重要的资粮,在当代,仍然可以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继续发挥积极的作用。 中国宗教所载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扬佛教之长,聚民族精神: “扬佛教之长,就是佛教要为凝聚人的灵魂,凝聚民族精神有所作为。佛教是扎根在中国人民中 的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千多年来佛教的优秀文化成分,己经融入中华民族 的精气神。今天我们就该将之发掘出来,使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在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重放光 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资料库 > 课件讲义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