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俞穴小结.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11056 上传时间:2019-10-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背俞穴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背俞穴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背俞穴小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背俞穴小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背俞穴小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背俞穴 1.定义 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简称俞穴。 是调节脏腑功能、振奋人体正气之要穴。属膀胱经穴,分 布于背腰部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处,与脏腑有密 切关系。共 12 穴,即肺俞、厥阴俞、心俞、肝俞、胆俞、脾 俞、胃俞、三焦俞、肾俞、大肠俞、小肠俞、膀胱俞除治 疗相应脏腑病外,还可治疗与该脏腑有相关联系的五官病、 肢体病。背俞穴常和募穴配伍,治疗脏腑病。 2.定位 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与五脏六腑有 特殊联系,背俞穴与相应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如肺 俞、心俞、脾俞、肾俞五个背俞穴所处位置的或上或下, 即与相关内脏的所在部位是对应的。如肺在五脏中位置最

2、 高,故肺俞穴在五脏背俞穴中亦位居最高,肾的位置最低, 故肾俞的位置也相应最低。这是与经络理论密切相关的。 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经第一侧线上,即后正中线(督脉) 旁开 1.5 寸处,可以称为膀胱经背俞穴。左右各 12 穴,共 24 个穴。 大体上依据脏腑在体内所处位置的高低而由上向下排列。 有歌诀云: 自此挟脊开寸五,第一大杼二风门, 三椎肺俞厥阴四,心五督六椎下治, 膈七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 十三三焦十四肾,气海俞在十五椎, 大肠十六椎之下,十七关元俞穴椎, 小肠十八胱十九,中膂俞穴二十椎, 白环二一椎下当,以上诸穴可推之。 三椎肺腧厥阴四,心五肝九十胆俞。十一脾俞十二胃,十 三三焦

3、椎旁居。肾俞却与命门平,十四椎外穴是真。大肠十 六小十八,膀胱俞与十九平。 从上面的歌诀可以看出俞穴都是在不同的脊椎下旁开 一寸五分,其中肺俞穴在第三椎下;心俞穴在第五椎下; 膈俞穴在第七椎下;肝俞穴在第九椎下;胆俞穴在第十椎 下;脾俞穴在第十一椎下;胃俞穴在十二椎下;三焦俞在 十三椎下,肾俞穴在十四椎下,气海俞在第十五椎下;大 肠俞在十六椎下,小肠俞在十八椎下,膀胱俞在十九椎下。 现代解剖学将脊椎分成颈椎、腰椎、骶椎、尾椎,幼年时 一共有 32 块或者 33 块椎骨,其中颈椎 7 块,胸椎 12 块, 腰椎 5 块,骶椎 5 块,尾椎 34 块。成年后 5 块骶椎长合 成一块骶骨,34 块尾

4、椎长合成一块尾骨。在成年骶骨前面 (朝向腹部的一面)的中部可以看到 4 条横线,是椎体融 合留下来的痕迹,横线的两端有 4 对骶前孔,在骶骨的后 面(朝向背部的一面)正中线上有凸起的骶正中嵴,相当 于骶椎的棘突,骶正中嵴下外侧有 4 对骶后孔,由上而下 中医称为第一、二、三、四骶后孔。 第七颈椎下为大椎穴,第一椎指的是第一胸椎,第十三椎 则与第一腰椎相对,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椎则分别 对应第二、三、四、五腰椎,第十八椎与骶骨正中线上第 一骶正中嵴相对,第十八椎下则与第一骶后孔相平,依次 类推,第十九椎下与第二骶后孔相平,第二十椎下与第三 地后孔相平,第二十一椎下与第四骶后孔相平。 如果从上

5、到下一椎一椎的数下来的确很困难,有几个可以 迅速确定第几椎体的方法需掌握。 第七颈椎:正坐低头,从颈部正中向下摸到最高的骨头, 即是第七颈椎棘突,再向下摸一椎,为第一胸椎,以下依 次类推。 第七胸椎:两侧肩胛骨的下角平对第七胸椎棘突。 第四腰椎:两侧髂嵴最高点的连线通过第四、五腰椎棘突 间的缝隙。身体两侧的胯部可以摸到以较大的骨骼,最高 点之间的连线通过第四腰椎下,也就是第十六椎下,旁开 一寸五分,便是大肠俞。 因此在取穴的时候,上半身的背俞穴可以先确定第一胸椎 或者第七胸椎,然后再定穴,下半身的背俞穴则先确定第 四腰椎(第十六椎) ,然后再定穴。 3. 背俞穴的诊治要点: 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

6、经气输注出入之处,生理上不仅 与脏腑有着特定联系,并且与脏腑的病理密切相关。当脏 腑发生疾病时,往往在背俞穴上有所反应。 素问举痛论 曰:“或心与背相引而痛者,寒气客于背俞之脉, 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 ”临床发现脏腑有疾时,在 相应的背俞穴处常可出现阳性反应区、反应点和反应物。 通过观察背俞穴处的皮下组织有无隆起、凹陷、松驰、和 皮肤色泽改变、温度异常等反应现象,可以此分析推断属 于某一经脉的病变与疾病的性质等。 背俞穴临床主治主要为三方面。主治相应脏腑疾病。 背俞穴为五脏六腑之气输注出入的部位,均与本脏腑密切 相关,同时相表里的经脉相互络属脏腑,气血相互沟通。 故灵枢五邪篇曰“邪在肺取之

7、膺中外腧,背三节 五藏之旁。 ”素问水热穴论篇论“五脏俞傍五,此十者, 以泻五脏之热也。 ”素问刺热篇曰“热病气穴、三椎下 间,主胸中热。 ” 针灸甲乙经 “胸中有热,支满不嗜食, 汗不出,腰脊痛,肺俞主之” 。 玉龙歌称“肾弱腰痛不 可当,施为行止甚非常,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须加体自 康。 ”古典针灸医籍及临床实践证明,背俞穴可治疗同名脏 腑及相表里脏腑的疾患,通过调节脏腑也可达到调节整体 的作用。主治相应脏腑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疾病。 由 于脏腑背俞穴可治疗相应脏腑疾患,而五官九窍、皮肉筋 骨又由脏腑气血所濡养,故脏腑背俞穴也可主治与脏腑相 关的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病证。如肝开窍于目,肝俞可用 于治疗目疾,肝藏血,肝俞又可用于治疗血虚诸证,如 玉龙歌曰“肝家血少目昏花,宜补肝俞力便加” 。 肝主筋,肝俞又可治筋脉挛急, 针灸甲乙经则曰“痉, 筋痛息,互引,肝俞主之。背俞穴可以治疗局部病证, 这是腧穴的近治作用决定。故背俞穴可治疗肩、背、腰部 的局部病证,如风寒湿痹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