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痛的辨证论治.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1400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腹痛的辨证论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腹痛的辨证论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腹痛的辨证论治.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腹痛的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虚实腹痛拘急冷痛,疼痛暴作,痛无间断,腹部胀满,肠鸣切痛, 遇冷痛剧,得热则痛减者,为寒痛;腹痛灼热,时轻时重,腹胀便秘,得凉痛 减者,为热痛;痛势绵绵,喜揉喜按,时缓时急,痛而无形,饥则痛增,得食 痛减者,为虚痛;痛势急剧,痛时拒按,痛而有形,疼痛持续不减,得食则甚 者,为实痛。 2、辨在气在,血腹痛胀满,时轻时重,痛处不定,攻撑作痛,得暖气矢气 则胀痛减轻者,为气滞痛;腹部刺痛,痛无休止,痛处不移,痛处拒按,入夜 尤甚者,为血瘀痛。 3、辨急缓突然发病,腹痛较剧,伴随症状明显,因外邪入侵,饮食所伤而 致者,属急性腹痛;发病缓慢,病程迁延,腹痛绵绵,痛

2、势不甚,多由内伤情 志,脏腑虚弱,气血不足所致者,属慢性腹痛。 4、辨部位诊断腹痛,辨其发生在哪一位置往往不难,辨证时主要应明确与 脏腑的关系。大腹疼痛,多为脾胃、大小肠受病;胁腹、少腹疼痛,多为厥阴 肝经及大肠受病;小腹疼痛,多为肾、膀胱病变;绕脐疼痛,多属虫病。 二、治疗原则 腹痛的治疗以“通”为大法,进行辨证论治:实则泻之,虚则补之,热者 寒之,寒者热之,滞者通之,瘀者散之。腹痛以“通”为治疗大法,系据腹痛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病理生理而制定的。肠腑以通为顺,以降为和,肠腑病 变而用通利,因势利导,使邪有出路,腑气得通,腹痛自止。但通常所说的治 疗腹痛的通法,属广义的“通” ,并非单指攻

3、下通利,而是在辨明寒热虚实而辨 证用药的基础上适当辅以理气、活血、通阳等疏导之法,标本兼治。如景岳 全书心腹痛曰:“凡治心腹痛证,古云痛随利减,又曰通则不痛,此以闭 结坚实者为言。若腹无坚满,痛无结聚,则此说不可用也。其有因虚而作痛者, 则此说更如冰炭。 ”医学真传腹痛谓:“夫通则不痛,理也。但通之之法, 各有不同,凋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 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若必以下泄为通, 则妄矣。 ” 三、分证论治 寒邪内阻 症状:腹痛急起,剧烈拘急,得温痛减,遇寒尤甚,恶寒身蜷,手足不温, 口淡不渴,小便清长,大便自可,苔薄白,脉沉紧

4、。 治法:温里散寒,理气止痛。 方药:良附丸合正气天香散。 方中高良姜、干姜、紫苏温中散寒,乌药、香附、陈皮理气止痛。若腹中 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为寒气上逆者,用附于粳米汤温中降逆;若腹中 冷痛,周身疼痛,内外皆寒者,用乌头桂枝汤温里散寒;若少腹拘急冷痛,寒 滞肝脉者,用暖肝煎暖肝散寒;若腹痛拘急,大便不通,寒实积聚者,用大黄 附子汤以泻寒积;若脐中痛不可忍,喜温喜按者,为肾阳不足,寒邪内侵,用 通脉四逆汤温通肾阳。 湿热积滞 症状:腹部胀痛,痞满拒按,得热痛增,遇冷则减,胸闷不舒,烦渴喜冷 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苔黄燥或黄腻,脉滑数。 治法:通腑泄热,行气导滞。

5、 方药:大承气汤。 方中大黄苦寒泄热,攻下燥屎;芒硝咸寒润燥,软坚散结;厚朴、枳实破 气导滞,消痞除满,四味相合,有峻下热结之功。本方适宜热结肠中,或热偏 盛者。若燥结不甚,大便溏滞不爽,苔黄腻,湿象较显者,可去芒硝,加栀子、 黄芩、黄柏苦寒清热燥湿;若少阳阳明合病,两胁胀痛,大便秘结者,可用大 柴胡汤;若兼食积者,可加莱菔子、山楂以消食导滞;病程迁延者,可加桃仁、 赤芍以活血化瘀。 饮食停滞 症状:脘腹胀痛,疼痛拒按,嗳腐吞酸,厌食,痛而欲泻,泻后痛减,粪 便奇臭,或大便秘结,舌苔厚腻,脉滑。多有伤食史。 治法:消食导滞。 方药:枳实导滞丸。 方中大黄、枳实、神曲消食导滞,黄芩、黄连、泽泻清

6、热化湿,白术、茯 苓健脾和胃。尚可加木香、莱菔子、槟榔以助消食理气之力。若食滞较轻,脘 腹胀闷者,可用保和丸消食化滞。若食积较重,也可用枳实导滞丸合保和丸化 裁。 气机郁滞 症状:脘腹疼痛,胀满不舒,痛引两胁,时聚时散,攻窜不定,得嗳气矢 气则舒,遇忧思恼怒则剧,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止痛。 方药:柴胡疏肝散。 方中柴胡、枳壳、香附、陈皮疏肝理气,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川芎行气 活血。若气滞较重,胁肋胀痛者,加川栋子、郁金以助疏肝理气止痛之功;若 痛引少腹睾丸者,加橘核、川栋子以理气散结止痛;若腹痛肠鸣,气滞腹泻者, 可用痛泻要方以疏肝调脾,理气止痛;若少腹绞痛,阴囊寒疝者,可用天

7、台乌 药散以暖肝温经,理气止痛;肠胃气滞,腹胀肠鸣较着,矢气即减者,可甩四 逆散合五磨饮子疏肝理气降气,调中止痛。 瘀血阻滞 症状:腹痛如锥如刺,痛势较剧,腹内或有结块,痛处固定而拒按,经久 不愈,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方药:少腹逐瘀汤。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等养血活血,蒲黄、五灵脂、没药、延胡索化瘀止 痛,小茴、肉桂、干姜温经止痛。若瘀热互结者,可去肉桂、干姜,加丹参、 赤芍、丹皮等化瘀清热;若腹痛气滞明显者,加香附、柴胡以行气解郁;若腹 部术后作痛,可加泽兰、红花、三棱、莪术,并合用四逆散以增破气化瘀之力; 若跌仆损伤作痛,可加丹参、王不留行,或吞服三七粉

8、、云南白药以活血化瘀; 若少腹胀满刺痛,大便色黑,属下焦蓄血者,可用桃核承气汤活血化瘀,通腑 泄热。 中虚脏寒 症状:腹痛绵绵,时作时止,痛时喜按,喜热恶冷,得温则舒,饥饿劳累 后加重,得食或休息后减轻,神疲乏力,气短懒言,形寒肢冷,胃纳不佳,大 便溏薄,面色不华,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 治法:温中补虚,缓急止痛。 方药:小建中汤。 方中桂枝、饴糖、生姜、大枣温中补虚,芍药、甘草缓急止痛。尚可加黄 芪、茯苓、人参、白术等助益气健脾之力,加吴茱萸、千姜、川椒、乌药等助 散寒理气之功;若产后或失血后,证见血虚者,可加当归养血止痛;食少,饭 后腹胀者,可加谷麦芽、鸡内金健胃消食;大便溏薄者,可加芡实、山药健脾 止泻;若寒偏重,症见形寒肢冷,肠鸣便稀,手足不温者,则用附子理中汤温 中散寒止痛;腰酸膝软,夜尿增多者,加补骨脂、肉桂温补肾阳;若腹中大寒 痛,呕吐肢冷者可用大建中汤温中散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