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精神活动的定义:精神活动也称心理活动,是人脑在反映客观事物时所进行的一系列复 杂的功能活动。 2、精神病定义:精神病是一组由不同原因所致大脑功能的紊乱,临床突出表现为精神活动 的异常即精神症状。 3、精神病的特点: 病人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异常,缺少体征。 有独特的诊断治疗方法。 有严重自伤,伤人及破坏社会行为。 无自知力。 4、感觉的定义: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通过感官在人脑中的反映。 5、知觉的定义: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 6、错觉定义:对客观事物错误的感知。 7、幻觉定义:无相应刺激作用于感觉器官而出现的知觉体验。 8、感知综合障碍定义:对客观事物的本质能认识,但对于它们的部份
2、属性如形状、大小等 产生歪曲的知觉。 9、注意的定义:精神活动有选择地和集中地指向于一定的事物。 10、定向定义:正确地认识当前的客观环境和事物。 11、记忆的定义:以往经验的重现。 12、记忆缺失(遗忘)定义: 部分地或完全地丧失再现以往经验能力. 13、A.记忆增强:特点: a. 记住病前所不能记的事. b.记住一般人所不注意记的事. c.病后不能再作类似的记忆. B.记忆减退:特点: a. 记不住病前能记的事 . b.忘掉一般人所不会忘记的事. c.经提醒后能再记忆. 14、记忆障碍综合症(称柯萨可夫综合症 )特点: a.近事遗忘; b.虚构;c. 时间定向障碍. 15、思维定义:人脑对
3、客观事物间接和概括的反映。 16、人类思维的特点:人类的思维有一定目的,以实际情况作为依据,有具体内容,并能 在实践中逐步完善。 17、妄想定义:错误地推理和判断客观事物而建立的病态信念。 18、背诵: 妄想的特征: (1)信念的内容与事实不符,没有客观现实基础,但患者坚信不移;(2)妄想内容 均涉及患者本人,总是与个人利害有关;(3)妄想具有个人独特性;(4)妄想内容 因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而有所差异,但常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妄想主要诊断指标: 异常坚定的主现信念。 内容不符合客观实际。 用合理的方法无法加以纠正。 与所受的教育和社会信仰不符。 19、智能定义:指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已有的
4、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0、痴呆的定义:智能发生全面而持久的损害称痴呆。 21、痴呆临床特征:记忆和定向障碍 ;思维判断障碍;人格障碍 22、情感定义:指人们对现实环境和事物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以及所采取的态度。 23、意志定义:指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并付之于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整个心理过程。 24、定义:运动:机体对内外环境刺激所作出的反应称运动。 动作:简单的运动方式称动作。 行为:有目的和有意义的运动称行为。 25、 精神运动性兴奋:A. 协调性;B.不协调性 精神运动性抑制:(木僵) 木僵定义:意识清晰度相对保持时出现的精神运动性抑制。 特点:四不症状:不言、不动、不食、不泄,可持续
5、几个月甚至几年 (不动可表现为腊样屈曲和空气枕头) 26、自知力定义:对自身状态的认识能力。 27、精神分裂症定义:一种常见的、病因不明的,在临床上具有认识能力障碍,情感思维 和行为障碍联系在一起的一组疾病。 临床特征: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非现实性,不易理解性,互不协调和互相分裂的一组 症状群。 诊断原则:大题 、青壮年起病,表现为精神分裂症状,即精神活动过程的分裂,精神活动与客观 环境的分裂,缺乏自知力。 、病程呈不断发展的趋势。 、有阳性的家庭史。 、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精神因素。 、躯体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意识和智能正常。 治疗大题 、药物治疗 、胰岛素休克治疗 方法:漫增法:每日 820
6、单位胰岛素,逐日增加。快增法:每日递增 40 单位胰岛素。 疗程:3060 天 .电休克治疗:用 80 伏交流电,3 秒,每日或隔日一次 610 次一疗程,类似癫痫大发作。 、精神疗法:用精神分析法。 、行为疗法:工娱疗法。 、中医中药治疗:中药针灸等方法。 书上:不论是首次发作或复发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应作为首选的治疗 措施。而健康教育、工疗娱疗、心理社会干预等措施应该贯穿治疗的全过程,即目前倡导 的全病程治疗。 (一)药物治疗: 1、一般原则:药物治疗应系统规范,强调早期、足量、足疗程、一般单一用药、个 体化用药的原则。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到有效推荐剂量。一般情况下不能突
7、然停药。 2、选药原则:应根据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副作用大小,长期 治疗计划,年龄,性别及经济状况等而定。 3、药物治疗程序与时间:只叫程序包括急性治疗期(至少 6 周) 、巩固治疗期(3-6 个月)和维持治疗期(一年以上) 。 4、合并用药:如患者持续出现焦虑、抑郁和敌意等症状,即使抗精神病药物对阳性症 状控制较好,仍应合用辅助药物。 5、安全原则:在开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前均应常规检查血常规、肝、肾、心功能和血 糖,并在服药期间定期复查对比,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处理。 (二)心理与社会干预: 1、行为治疗(社会技能训练) 2、家庭干预:家庭干预的要素是心理教育、行为问题的解决方
8、法、家庭支持及危机处 理措施等的有机结合。 (1)心理教育(2)家庭危机干预(3)家庭为基础的行为治疗 3、社区服务 28、躁狂抑郁症定义:是一种以情感活动过份高涨或低落为基本症状,同时伴思维和行为 障碍的精神病。 特点:(1)周期性躁狂状态或抑郁状态反复发作,具有缓解和复发倾向。 (2)缓解期精神活动完全正常。 (3)病虽程长但精神活动不衰退。 (4)首次发病多见青壮年,预后好。 躁抑症诊断 1、起病急,具有协调性情感,思维和行为的“三高”和“三低”症状与周围环境密切 联系。 2、周期性发作,间歇期正常。 3、虽多次发作,但精神活动不衰退。 29、反应性精神病定义:由于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刺激引
9、起的精神异常。 特点:起病与精神因素在时间上关系密切。 症状内容反映精神因素。 病程及预后取决于精神因素是否及早解除。 急性反应性精神病:精神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历时短,几天或几周内完全恢复, 预后好。 1、反应性兴奋状态和朦胧状态:以意识障碍为主要表现伴精神运动性兴奋。 2、反应性木僵:以精神运动性抑制为主,木僵解除后出现精神运动性兴奋。 3、反应性假性痴呆:精神创伤后出现类似痴呆表现,如对简单问题不能解答,对复 杂 问题对答如流。 延迟性心因性反应:又称创伤后应激障碍。一般为目睹或亲身经历一些恐怖或暴力场 面后,几周或几个月后反复出现(很少超 6 个月)创伤性体验,多恶梦、惊醒、回避
10、回忆 创伤经历极为警觉,有消极行为。 持久心因性反应:于精神刺激后长期存在或难以克服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而持续存在忧 郁或妄想。多在精神刺激后半年左右发病。 1、反应性忧郁症有严重心理创伤、心情忧郁、消极悲观。 2、反应性妄想症对客观环境和事物产生妄想,妄想内容与精神创伤一致. 30、儿童神经症特征 (1)焦虑。 (2)苦恼(害怕、易怒、提心吊胆等) 。 (3)以内化症状为主:内化症状:胃痛.失眠.头痛.恐怖.复视。外化症状:逃学.偷 窃.说谎骂人。 (4)主要影响自身,较少累及他人。 (5)适应不良行为。 31、强迫性神经症:是一种以强迫观念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疾病。 特点:(1)明知强迫观念和动
11、作不对,但无法控制。 (2)常因这些强迫症状而苦恼。 (3)自知力保持完好,求治心切。 32、恐怖性神经症:以过分和不合理地惧怕外界某种客观事物或情境为主要表现。 特点:(1)对某种场合客观存在的物体产生恐怖,明知不对,但无法控制。 (2)有回避行为:愈是回避,症状越重。 (3)因为要回避则常影响正常生活。 33、焦虑症:以焦虑、紧张、恐惧和植物神经症状以及运动不安为特征,紧张恐惧程度与 现实情况不相称。 34、抑郁性神经症:又称心境恶劣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心境低落状态为特征的神经症, 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 35、疑病性神经症:又称疑病症,病人的担心或相信自已患有一种或多种严重的躯
12、体不适, 反复就医,虽经多项多次检查未见异常。 36、癔症:癔症是由于精神刺激或不良暗示而引起的一类神经和精神障碍。大多数突然起 病,可出现感觉、运动和植物神经症状以及短暂的精神异常,检查无器质性改变。 这类症状和体症可因暗示而产生或因暗示而改变或消失。 发作的特点: (1)大发作不会在无人在场时发生,发作前多有明显精神因素。 (2)病人不会突然跌倒而致重伤。 (3)四肢抽搐没有 EP 样强直,阵挛二期表现。 (4)常伴精神发作如:喊叫、哭泣、呻吟、虽然意识似不清,但用强制性命令能使发作 停止。 (5)每天发作持续时间几十分至几小时不等,终止后很少入睡。 (6)发作时及发作后,瞳孔及角膜反射正
13、常,有些更为敏感。 (7)神经系统查无病理征,EEG 正常。 分离型癔症 1、情绪暴发:表现为精神性运动性兴奋 2、意识障碍:意识朦胧状态 3、遗忘症:局限性或阶段性遗忘 4、癔症性痴呆:假性痴呆和刚塞尔综合症 5、多重人格:双重人格等 6、睡眠障碍:神游症、梦行症 7、精神病状态:片断幻觉妄想和消极行为 8、其它:如带迷信色彩的表现等。 转换癔症 1、运动障碍: (1)运动增强:抽搐、肌阵挛,舞蹈动作。 (2)运动抑制:肢体瘫痪、失语、失音等。 2、感觉障碍: (1)感觉增强:感觉过敏.气急.胸闷.“梅核气等” (2)感觉抑制:感觉迟纯.消失.失明.失听。 3、植物神经障碍: (1)神经性呕吐 (2)神经性呕逆(3)神经性厌食 (4)假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