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216155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4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唯物主义历史规律的结束与共产主义的兴起 (上火星人看地球) 零 前言 这篇文章是谈历史的,不过文章的题目似乎很 对不起这严肃的内容,这是因为下面的文字本来就 是信手写的随笔,为的是整理一下思路。开始写的 时候没做过任何计划,就是乱写,因此没有标题, 也没有提纲,写到 3 万字觉得收不住手,打算认真 的写完,才拟了这个题目。 本文前半部分的主题是唯物主义历史观。要在 一个绝对客观的视角上去描述历史,作者显然应该 站在地球以外。正好,近来网上流行“火星人 ”这个 称谓,作为对那些炒冷饭的人的戏谑。如今传统的 共产主义已经过气,这唯物主义历史观也算的上一 盘冷饭,我就不妨自诩火星来客,好对地球的历史

2、 做一番客观的考察。 本文的写作参考了许多经典文献和网络作品, 但是由于开始写的时候没在意,现在连我也不能一 一指出了,在此一并致歉并表示真诚的感谢。 各位朋友如对本文有什么批驳或看法,请不吝 赐教。邮件请发 renchonghao 任冲昊 2006 年 1 月 1 日 一 科学历史观的标准 都说唯物主义历史观是科学历史观,这里就要 先说说“科学 ”二字。所谓科学理论,首先是一套描 述事实的自恰假说,这是很显然的,因为不自恰的 东西连自己都说服不了,如何说服别人?但自恰的 理论有千千万万,我们必须用两个标准来筛选。 一是事实,你的理论必须能解释客观存在的现 象,用你的理论预测出来的结果必须符合

3、未来的观 测结果。这样的理论才能算科学,同样是逻辑推导, 从事实(不管是纯观测的还是实验室的)出发的叫 科学,从无法验证的假设(比如上帝至高无上)出 发的是神学。 即便如此,自恰且不与现实发生冲突的理论依 然千千万万,比如说,你可以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 和相应的物理参数都瞬间放大 10 倍再缩小 10 倍, 因为放大和缩小比例相同,这个理论其实很难检验。 这就必须利用第二个标准:简洁当两个理论能 以同样的精度解释现实,且暂时无法比较他们的精 度时,我们取更简单的一方。这个标准一般被称为 奥卡拇剃刀,要刮掉一切多余的陈述。按照这个标 准, “所有的物体和相应的物理参数都瞬间放大 10 倍再缩小 1

4、0 倍”这个理论是无意义的,因为它在让 理论变的更复杂的同时没有增加描述精度。 两个标准筛选下来,一般我们可以获得 1 个实 用的理论,或是在观测不足时获得一些并存的科学 假说。事实上,所有的科学理论都是假说,我们挑 出眼下最好的假说叫理论。一旦有了新的无法解释 的事实,或是有了解释世界更精确的假说,这个理 论就退到科学史里面去了。这样的理论和假说可以 帮我们解释世界,预测未来或推测现实中未曾观测 的部分。既然所有的理论都是假说,那么科学理论 肯定不是绝对真理,随时可以被新理论取代。但科 学精神自恰、符合事实与简洁是永恒不变的。 定义了科学,我们再来看什么是科学历史观。 这里又要先定义历史观,

5、其实,除了那些纯粹为了 应付考试而读历史书,死记硬背一些文字的学生, 任何人读了历史都有历史观。因为人不是计算机, 一旦了解了一些历史事实,自然会思考它们之间的 因果关系和发展方式,给自己一个总体的解释。建 立历史观的过程,就是在无数个诸如“西历 1966 年 在远东那片通常叫做中国的土地上发生了一次通常 称为文化大革命的运动”的描述中找到一些联系, 在历史中找到目的和规律。举两个例子,在原教旨 基督教徒看来,所有历史事件的目的都是为了上帝 的光荣,所有历史事件的原因都是上帝的意愿,上 帝无所不能。这就是历史观,教徒读历史时就可以 把所有的事件整理成脉络,分出主次。同样,在希 特勒看来,所有历

6、史事件的目的都是为了铺垫德国 的崛起,所有历史事件的原因都是伟大民族和劣等 民族之间才冲突,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也会理解历 史并指导实践。而所谓唯物历史观,就是把人类社 会,这个特殊的自然现象摆回到与其他万物一样的 位置,丢掉面对人类自身或是“上帝造物 ”的敬畏, 象研究蒸汽机或是狼群那样研究人类自身。这种研 究方式虽然不免对人类有点不敬,但有利于我们保 持客观,这正是科学的要素之一。 唯物主义历史观要称的上科学,必然要通过前 面说的检验标准。其实光是一个“简洁” 的标准就足 以简化一半探讨科学的唯物主义历史观必然否 认历史有目的。因为科学从来不回答“事件 A 的目 的是什么?”,科学只回答 “

7、事件 A 是否会导致事件 B?”。对目的的探讨不影响对事实的描述,但增加 了不必要的繁琐,所以科学把这个问题排除在外。 加利略当年正是摆脱了传统的问题“铁球落向地面 的目的是什么?”,转而探讨 “铁球如何落向地面? ”才建立了现代科学的基础。所以,在唯物主义历 史观中,历史没有目的,我们寻找历史规律并描述, 但绝不寻求它的目标。既然目的不在研究之列,那 么唯物主义历史学的全部内容就是探索历史规律, 我们必须说明某些历史事件与其他事件之间有联系, 有因果关系。按照前面讨论的科学标准,这些规律 必须来自对历史自身的观察和随后的归纳总结,而 且要尽量的简单。 比如说,如果我们通读史书,连续几次发现以

8、 强大的政权在灭亡前夕有突破原有军事体系大规模 使用雇佣军的记录(埃及的库施军团、罗马帝国的 蛮族军团、阿拉伯帝国的突厥卫队) ,我们就可以 初步归纳:古代强国的灭亡很可能伴随着使用雇佣 军的现象。然后我们再读到某个国家的衰亡时,我 们可以期望在更多的相关材料中找到反映雇佣军的 重要性上升的内容,比如说我们可以从三国史中看 到军阀建立私募军队的过程与中央政权的衰落同步 进行。这样,我们就在“国家衰亡” 和“大规模雇佣 军”这两个事件之间确定了一定的联系。下一步是 分析它们之间的因果,我们需要在几个例子中寻找 类似的结构。通过详细调查和对比,几个例子都表 明:原有军事体系的败坏或是作为军事体系基

9、础的 社会结构的解体会导致对雇佣军的需求,而雇佣军 的实力逐步上升又导致了对原有体系的进一步破坏。 这样,我们就得出了比较有意义的结论雇佣军 的扩大与稳定社会的衰退互为因果,很容易同时出 现。当我们考察晚清社会时,这个结论依然适用, 这就是唯物历史观的一条科学结论了。当我们发现 今天义务兵兵源质量的下降、社会地位的相对降低 与国家大力提倡军队职业化同时出现时,我们甚至 可以用这条结论来推测一下未来。当然,根据科学 的原则,从农业社会总结的规律用于工业社会这个 不同的环境必须非常谨慎。必须认真的考察在农业 社会导致雇佣军扩大的因果关系链是否依然存在。 事实上,由于工业社会军队战斗力与现代化装备的

10、 应用密切相关,专业士官和职业军官比例的提高是 一个世界性的趋势,讨论问题时必须考虑到这个因 素,我们必须开始新的归纳总结。 二 历史的自然条件 上面确定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原则(其实没什 么难的,任何一本物理教科书都会教给你这些原则) 并举例进行了说明。接下来,我们可以用这些原则 来扫视我们的历史。建立一些基本规律,然后再从 这些基本规律出发,对具体的事件进行解释,并尝 试分析未来的趋势,这就是本文接下来的内容。 考察人类历史,我们必须先对地球这个人类历 史的舞台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地球上有亚欧大陆、 非洲大陆、南北美洲大陆和大洋洲这几块有人类居 住的主要陆地,其中大洋洲在近代以前只有原始文

11、明。至于其余的几块陆地,亚欧大陆无疑是占主导 地位的一块,在全球化到来以前,这个大陆及附属 岛屿集中了世界 80%以上的人口,文明程度远远超 出其他地区。大航海时代以后,来自亚欧大陆的移 民用病菌、战争和商业消灭了其他大陆的文明和文 明胚胎,因此对现代有意义的历史事件有 99%集中 于这块“旧 ”大陆,唯物历史观的基础也正是来自对 这块大陆上人类史的观测。 从自然地理的角度来看,亚欧大陆(含撒哈拉 沙漠以北的北非地区)适合人居住的地区大致可以 划分为 7 个部分:1 亚洲大陆核心部分的大草原干 旱地区(从东欧延伸到蒙古) 、2 欧洲农业地区 (含英国) 、3 中东和北非农业地区、4 印度农业地

12、 区(从印度河到恒河再到斯里兰卡) 、5 远东农业 地区(主要是中国,包括日本) 、6 东南亚农业地 区(包括印度尼西亚、缅甸、越南、马来西亚等半 岛和群岛) 、7 中东和北非农业地区以南的干旱地 区(一些早期农业地区灌溉系统被破坏后也应归入 这一类) 。其中 1 和 7 适合游牧,以游牧文明为主, 在现代火器出现以前从未被有效征服,一向是游牧 蛮族发起进攻的基地,不过 7 的面积和气候都不如 1,在历史中的作用也明显要小的多。其余几块都 是农业文明的基地,相互之间被高山大海或遥远的 距离隔开,除了 6 的面积和人口稍小一些,偶尔会 在文化或政治上受中国或印度的支配, 2、3、4、5 在历史上

13、始终旗鼓相当,在西欧发起 最后的政府以前,从来没有哪个农业文明能够在政 治、军事、文化或经济上彻底征服其他区域。另外, 还有一些次要的特征,比如 2、3、4 之间存在内部 水道(红海、地中海、黑海以及周围的海峡、河道) ,交通相对容易一些,文化交流比较多,远东相对 而言比较孤立;印度和东南亚与游牧地区不直接接 壤,军事传统稍弱;大草原的西侧要比东侧更肥沃、 在埃及-黑海和阿富汗-新疆之间存在两个交通枢纽 等等。这就是对人类历史主要舞台的一个初步描述。 从地图上看,地区 1 最大,在气候温暖湿润、 冻土和沙漠暂时后退的年代可能会等于 2、3、4、5 几个主要农业地区之和。但农业,尤 其是发达灌溉

14、农业所支持的人口密度是游牧业根本 无法相比的,因此绝大部分人口集中于农业地区。 人口稀少的游牧地区之所以取得在历史上的地位, 主要是因为它的军事力量而不是文化或经济因素。 牧民必须通过有组织的游牧才能保证在不同季节给 牲畜供给足够的饲料,这种生活方式迫使牧民们组 织起来,靠部落的力量生存,同时服从领袖的命令 和纪律,这种组织资源和纪律性让他们在面对松散 的自耕农社会时占尽上风。除此之外,牧民组织骑 兵比较容易,这使他们在有机动性和冲击力两方面 拥有战术优势,依靠牲畜群组织的后勤补给还给了 牧民远远超出农业文明的战略机动能力。因为这些 原因,游牧蛮族往往以很少的军队就征服十倍甚至 百倍的人口。由

15、于地区 1 占据了旧大陆的核心位置, 2、3、4、5 几个主要农业地区分布在它周围的一 个大圆弧上,牧民的进攻也比较方便。不过,限于 草原的面积和可以支持的人口密度,牧民的人数毕 竟是有限的,而且游牧生活无法支持稳定的文化发 展与传承,因此游牧民族的进攻总是迅猛而无法持 久。一旦新胜的锐气散去,蛮族不是被优势人力的 反击打回草原,就是被高级文化所同化。 在这种游牧民与农民的冲突中,农业文明的长 处是人力、经济和技术,还有根基稳固的文化。虽 然因为后勤和气候因素,农业文明无法在干旱地区 建立长期的军事据点,从而彻底消灭蛮族的威胁, 因此战略上总是被动,但也从来没有哪个农业区域 在游牧民的进攻下彻

16、底丧失文明遗产和发展机会。 游牧民因为自己的生活特性而无法通过时间的推移 积累自己的力量,总是被动挨打的农民却因为文明 有稳定的基地,发展连续不断,最终在技术上取得 突破,压倒了牧民。从这个角度来看,历史的主体 依然是农业民族,游牧民在几千年中没有本质的改 变,只能看作一种固化的历史力量,不时的进行侵 扰,但不能主动的促进进步。 当然,我们可以设想,如果地理条件不是现实 中的样子,历史完全会有另外一个走向。比如干旱 地区超出宜农地区数倍,且在地理上包围了农业地 区,那么,牧民们会不断的洗劫乡村和城市,甚至 把整个农业地区改造成牧场。农业文明的发展总是 在低水平上被打断,然后重复发展。那么整个世

17、界 完全可能会长期停滞在青铜时代,什么工业革命, 什么现代社会只能在虚构中出现。从唯物历史观看 来,游牧地区与农业地区之间的比例关系、被气候 和土壤所决定的农牧业生活特征、游牧地区相对农 业地区的位置这几个因素共同决定了我们的历史主 要是定居农业文明的历史。 三 架空式的思考方式 这里可能会有读者置疑我这种随意架空历史的 思考方式,在他们看来,地球只有一个,我所设想 的另外一种地理模式下的历史是没有意义的。这其 实是因为他们不熟悉自然科学的思考方式。科学固 然要以实际观测为基础,但对于许多暂时无法验证 或观测的事实,如果相关的规律已经被充分认识, 在头脑中作一些架空的试验是允许的。起码比没有

18、思考,盲目的承认真实的历史就是必然结果要好。 只是这种思考不可以用来推翻已被实验或观测的结 果,只能用来检验现有理论的自恰性,或是把现有 理论适当外推进行谨慎的预测。还是迦利略,当年 在考虑惯性问题的时候苦于缺乏试验条件(在现代 工业社会中其实是很一般的条件)就屡次应用“理 想实验”来进行推导,最终为牛顿定律建立了基础。 即便在今天,我们也无法得到“绝对真空 ”“无摩擦 运动”,但我们依然承认惯性定律,承认它是足够 精确的描述,就是因为我们在现实不完美的试验中 得到了足够的数据,足以让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把理 论外推至理想状态。读者应该记得,前面把科学理 论定义为目前最好的假说,同时强调科学理论不

19、是 绝对真理,随时可以被更好的假说推翻。那么,我 们在观测基础上通过架空思考而得到的结论其实也 可以是科学理论的。 历史学的观测对象是人类社会自身,这是个独 特的事物,迄今为止我们还没有在其他星球上找到 类似的智慧生命集体来进行对照。因为这种独特性, 我们在观测某个具体历史事件时,还可以在历史中 找到相同或类似的事件来做对照,总结规律;当考 虑足以与整个人类社会的规模相提并论的历史事件 或讨论整个人类社会发展趋势时,只能是以对一般 性历史事件的总结为基础,用严密的逻辑进行谨慎 的推导。这种推导可能有错误,但无论如何是我们 唯一可以做的事情。把一切无法精确描述的事件丢 给上帝或者命运是不负责任的

20、做法,作为一个唯物 主义者,我宁可相信最差但是有依据的假说,也不 相信虚无缥缈的上帝或命运。 另外,尽管现实只有一个,但当我们基于历史 经验向未来张望时,必须明白未来的物质条件尚属 未知。我们不会知道下一种能源有多大的经济效益 和多大的环境成本,也不知道工厂式农业是否可行, 不知道是否会有某种技术彻底解决人口问题,我们 至多可以估计一下这些偶然事件的概率。所以,如 果没有适当的架空思考,历史知识是无法应用于未 来的。同样,在考察历史的时候,我们也不能因为 自己可以作出事后诸葛亮式的推测就妄加评点。因 为许多对我们来说属于已知的条件对于古人来说完 全未知。比如说,后面我们将要提到西欧工业革命 的

21、问题,英国曾经在工业革命的萌芽期就消耗了本 土的大部分森林,对燃料的需求直接促进了煤矿的 开发和对海外的原料贸易,并最终促成了工业革命。 但我们不能因此评论英国人有远见或是砍伐森林代 表了先进生产力。事实上,没有任何古人知道煤炭 足以代替木材应付人类在工业化初期对燃料的需求, 更没有人知道英国本土有多少煤炭储量,我们只能 说,英国人运气不错,如此而已,唯物历史观是承 认偶然性的。 就这个架空的话题展开说一下研究历史的思路。 当我们回顾历史时,可以发现人类历史中有一些规 律是比较普遍的,比如说后面将谈到的经济基础主 导论和人口的无限扩张趋向。这些规律比较稳定, 在不同的发展水平下都会制造类似的结

22、构,这种规 律本身和规律的缓慢改变是历史学的重点,因为解 决大部分历史问题都要用到它们。还有一些因素, 虽然对历史影响巨大,但基本属于偶然因素,人力 无法改变或无法预测。比如美洲的发现(没有人可 以在哥伦布出发以前预言他将带给处于生态危机的 欧洲一块几乎空白的大陆)和成吉思汗的军事成功。 (游牧部落的冲击力和周围农业文明的暂时衰落可 以预计,但成吉思汗本人创建的士官培训制度出现 在那个时代却是偶然) 。这些因素应当看做一些孤 立性的事件,应当掌握,但除非我们能从中总结出 规律(不大可能) ,否则无助于我们解决新问题。 关于普遍规律和偶然因素的关系,我倾向于用 下面这个比喻来说明问题:有人喜欢把

23、历史比做一 条河,把这个比喻推广一下,历史学家就是一个试 图从零开始考察河流的水文地理学家。那些比较稳 定的普遍规律就是牛顿力学定律、流体力学、水力 学、沉积速度等基本的历史规律和参数,除了这些 东西,河里还有一些礁石,河流遇到山脉必须换个 方向,这些同样会影响水流的山峰和礁石就是历史 中的偶然因素。当我们试图在某个具体河段考察水 流的流向,作出具体描述和计算时,必须把水力学 等基本原则和具体的礁石、山峰位置结合考虑,才 能对水流真实流向的原因作出正确的解释,对无法 直接观测的河段进行推断。当河流流入一段新的河 道时(用历史规律去看未来) ,我们只能根据那些 基本原则作出一个大致的预测,然后再

24、进入河道, 根据具体的礁石位置作出具体阐述。由于各种偶然 因素的不可预测性,精确预测未来是不可能的,但 通过对过去的观测,掌握一些历史规律后作出的推 断依然可以对我们有一些帮助。 四 农业社会的特征 回到最前面的话题,既然我们可以确定定居化 的农业文明是历史的主体,至少是现代社会所直接 继承的那段历史的主体,那么解释历史所需要的规 律就必须基于对农业社会的观察。 我们可以从漫长的定居农业社会(区别于不断 在迁移中烧荒种地的早期农业)中总结出几个基本 特征: 1 稳定性 自从人类发明了轮子、冶金术、陶器、建筑学、 历法和初等的水利知识,过上了定居生活以后,在 基本的生产方式方面就陷入了停滞。在随

25、后的几千 年中,尽管各个主要农业文明地区的政府形式、文 化特征、宗教千差万别,但农民们始终过着差不多 的生活,生活水平在温饱线附近波动,同时向上层 社会交出大部分剩余产品。期间只有高级宗教的产 生和铁器取代青铜器真正算的上明显进步,不过前 者的影响主要还在上层社会,农民们的信仰始终搀 杂着原始宗教的迷信(许多欧洲的偏远山区直到新 教产生前后才真正皈依基督教) ;后者则使农业地 区变的更广阔,让农民从此可以把青铜器和石器无 法改造的密林、沼泽变成农田,但没有改变农业生 活本身。 这种稳定意味着经济生产上限、社会结构、 文化的全面停滞,直到大航海时代从美洲带回的新 物种改变了农业生产的上限。随后的

26、工业革命通过 从生物界之外引入新能源的方式彻底打破了这种稳 定结构。从宏观来看,几千年间当然还是有一些变 化,比如说人口从 2-3 亿增长到接近 10 亿,手工 业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但这种增长实在是太慢 了。如果以时间为横轴,以社会的经济或技术水平 上限为纵轴做一条发展图,从公元前 3000 年到公 元 1500 年,我们将看到的是一条走向几乎水平的 曲线,如果从曲线起点到终点引一条直线,只有仔 细观察才能看出直线存在正的斜率,终点比起点有 微小的抬升(这种增长是客观存在的,并最后触发 了工业革命,只是实在太慢了) 。如果把这条曲线 画到 2005 年,我们一定会发现这 500 年中曲线以

27、 前所未有的斜率向上抬升。作为一个生活在高速增 长的社会的现代人,我们可能已经习惯于在一代人 的生命周期内看到显著的增长与改变,但研究漫长 的农业社会时必须时刻记住停滞是它的基本特征。 关于这一点,后面谈到技术史时还要进一步阐述。 2 波动性 我们说经济发展在几千年中陷入停滞,并不是 说经济水平始终不变。确切的说,停滞的只是技术 水平和人均生活水平的上限。由于人类社会本身的 的一些问题和其他偶然冲击的影响,各个农业文明 的实际经济水平和规模一直在波动。其中最重要的 原因就是人口资源比例的变动所带来的波动。 农业社会的经济的基础是种植业。在 18 世纪 以前,除了象罗马帝国、中国统一王朝这样的大

28、国 通过水路运输调运一些粮食外,几乎所有的农业文 明都必须在本地解决居民的吃饭问题。而即便是拥 有内海或内陆运河的的大帝国,也只试图解决几个 重点城市的粮食供应,相对整个农业文明地区的人 口微不足道。至于跨文明区域的粮食运输,基本上 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其余所有经济部门的人力供应 都受到粮食生产剩余的限制,这种粮食剩余一般来 说是很少的,我们只需要确定一个文明体系的剩余 粮食生产水平,就可以确定它的经济水平。 一般说来,粮食生产由四个因素决定:气候、 土地、人力和技术。如果考察长期趋势,气候可以 看做一个比较稳定的参数,丰年和荒年的数值是比 较稳定的。除了工业革命前夕,农业技术也是可以 看做基本

29、不变的因素。那么粮食的总产量和剩余产 量(可以拿出来供养不参与农业的人口的部分)主 要取决于土地和人力两个变量。很显然,任何一个 变量的增加(新土地被开垦,农业劳动力的增加) 都可以导致粮食产量的增长,但如果另外一个变量 没有同步跟上,那么这种增长严格遵循效益递减原 则。具体而言,当劳动力不变,土地无限供应的时 候,开垦第一亩土地可以得到最高的产量增长,随 着土地增加,总产量也增加,但人力不足会逐步让 单产下降,直到趋近于 0,新增土地不再增加产量; 同样,如果可开垦土地有限,劳动力不断繁衍,那 么第一个新劳动力的投入可以得到最高的回报,然 后逐个递减,随着粮食单产达到精耕细作的极限, 每个新

30、增劳动力能带来的产量增长为 0。 农业劳动力的增加靠的是人口增殖,土地供应 的增加却只能通过开垦来实现。正如马尔萨斯所指 出的,人类和绝大部分生物一样,具有无限繁衍后 代的趋向,因此在大部分成熟的社会里,相对稀缺 的是农田而不是劳动力。在古代,农业民族进行大 移民来释放过剩人口是不可能的,因此一旦人口超 出土地负载能力,新增加的人口无法使粮食相应增 加(在大多数情况下,过剩人口对生态的破坏反而 会降低产量) ,剩余粮食(先是人均、然后是总量) 就开始下降。在农业社会(其实也适用于今天) , 这意味着可以供养的非农业人口开始减少,军人、 贵族、工匠、教师、医生等专业人才的生活水平与 规模都同步下

31、跌。 一般来说,上层社会不会坦然接受这种现实, 他们会利用自己统治社会的权力提高实际税率,并 雇佣过剩的流民加强对下层的镇压,可相对长期积 累的矛盾,这不过是饮鸩止渴。人口过剩必然导致 社会的基础越来越脆弱,最终导致暴动、内战、分 裂、水利失修、蛮族入侵等灾难性事件。从长期来 看,灾难性事件会减少人口,让人口与土地的比例 回到一个合适的水平,但短期内灾难性事件进一步 破坏了经济生产,使问题越来越严重,制造更多人 祸。即便人口已经被灾难减到了过剩以前的水平, 也不会有一只上帝之手让内战、分裂等人祸在瞬间 停下来。灾难还会继续,直到社会崩溃带来的矛盾 充分释放后才会停止。经此大灾难,人口大幅度减

32、少,过剩的反而是自然资源,于是人口开始重新增 长,各种被损坏的基础设施和社会结构开始重建, 社会一片繁荣。如果没有太大的偶然冲击,人口将 在一定时间后重新超过土地承载能力,下一个周期 以大致相同的方式开始。 相对于一个完整的周期,灾难性事件持续的时 间并不长,其余大部分时间可以划分为人口过剩前 的增长期与人口过剩后的衰落期。在增长期,人口 快速增长,剩余粮食总量不断增加,由于社会秩序 的重建、基础设施的修复,人均粮食剩余甚至也会 增长一段时间,这意味着有一部分土地可以转为牧 业(每亩牧业土地能养活的人口要远少于农业,但 能提供更多的肉、蛋、奶) ,让各个阶层的生活更 舒适。社会可以供养更多的专

33、业人员,将更多的财 富投入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承受各种新制度的试 验成本。而人力的相对稀缺也会产生对节约人力的 技术的需求,促进生产技术的发展,甚至可以让经 济水平的上限有一定提高(当然提高很有限) 。无 论是对于后世的评论者还是对于当时的百姓,增长 期都是一个美好的时代。 一旦人口的增加致使剩余粮食总量开始下降 (人均粮食剩余的减少趋势压倒了纳税人口的增加) ,农业社会就进入了人口周期的衰落期。由于上层 社会占有统治地位,他们对剩余产品的需求是有刚 性的,剩余产品的减少不仅意味着生活的艰难,还 导致艺术、文化等方面的投入减少,社会在外表上 立刻就萧条了下来。由于人口过剩,任何可以节约 人力的

34、技术进步都将被废弃,因为没有哪个前工业 化社会具有现代意义上的转移支付能力,在人口过 剩的情况下,不仅新技术消耗的资源比人力可能要 贵的多,节约的人力也无法再次融入社会,必然成 为流民和暴动者。因此理智的统治者不会在衰落期 推广节约人工的发明,这也是一个技术停滞甚至后 退的时代(罗马皇帝曾拒绝用原始蒸汽机取代人力 去竖起石柱,理由是让穷人获得面包;晚清的中国 官僚拒绝用海运代替漕运,用铁路代替骡马,因为 担心裁减的人力会造成社会不稳定,就当时的情况 而言,他们是对的) 。在彻底崩溃以前,这种衰退 期可能持续很久,但明智的观察者会从基层的经济 变动中看到危机。 除了人口资源比的变动所导致的波动,

35、由 于经济发展存在上限,其他一些意外冲击也可以导 致人类社会的波动。比如蒙古人对整个旧大陆文明 地区的入侵,黑死病对中东和欧洲的影响,坦博拉 火山爆发导致全球气温下降等。农业社会的全部基 础设施和社会机构都是为了应付一个稳定的环境而 构筑的,一旦环境剧烈变动或社会结构被破坏,经 济水平会立刻下降,然后再重新向既有的上限发展。 这种波动在历史发展曲线上应该是一个 V 型。即便 没有其他冲击,消耗剩余产品的上层社会本身的腐 化堕落也会引发革命与内战,制造出一个相对有效 的上层社会,在不考虑其他情况的前提下,这也是 一种周期性波动。不同的社会由于地理或偶然因素, 在不同的时期会被不同的波动所主导,其

36、中人口自 然繁衍导致的波动在较长的历史时期中占主导地位, 其他原因导致的波动一般也会大幅度减少人口,造 成人口资源比的变动,从而产生类似的社会现 象 经济和社会的波动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 上限的停滞,人类社会无法在短期内用发展经济的 方式解决人口压力或应对环境的变化,只能进入衰 退或崩溃阶段。但除了少数几次生态灾难外(如中 东部分地区在生态退化和蒙古入侵的双重打击下变 成荒漠) ,大部分导致经济水平下降的的灾害并没 有伤及农业文明的基础农田,因此幸存的人口 可以在废墟上重建新社会,让经济重新恢复到原有 水平。各种波动不是独立出现的,它们可能互相叠 加,可能互相抵消,还可能互相影响。由于历史

37、资 料考证困难,我们很难量化的用这种模型去解释全 部宏观政治史或军事史,但近似的考察是可能的。 中国在汉朝以后的历史表明中国社会存在一个 200- 300 年的主周期波动。其他几个主要农业文明地区 虽然规模与中国相近,但经济-人口波动周期明显 要长一些,约为 400 年-450 年,这或许可以用文明 的相互影响来解释。欧洲、中东、印度之间有通畅 的水路交通,又没有可与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相 比的地理险阻,因此一个文明兴盛的时候可以通过 掠夺、不平等贸易、殖民等方式来增强自己的优势, 释放矛盾与过剩人口,延长增长期;衰落时又要受 其他文明的压制,复苏要慢一些,循环周期自然要 比地理上相对独立的中

38、国稍长。 3 地域性 农业文明的经济基础是长期经营的肥沃土地和 同样无法移动的灌溉系统(在气候稳定的部分地区, 靠天吃饭也会有好收成,但已经开垦的熟田依然是 无法移动的) 。除了盐和金属这两种物资以外,大 部分农业地区几乎没有什么关键生产物资仰赖于长 距离贸易。因此地区与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并不十 分象现代社会那样紧密。同时,铁矿的分布远远比 青铜所需的铜、锡等矿藏广泛,因此盐成了粮食以 外最重要的长距离贸易物资(忽略那些服务于少数 人且数额不大的奢侈品贸易) ,如果能解决盐的供 应问题,大部分地区是可以自给自足的。中国历次 长期分裂(三国、五代、南北朝) ,如果并存的政 权不能在一个名义上的统

39、一下进行稳定贸易,那么 各自的领地内必然至少有一处盐的主要供应地(如 山西的盐池、四川的盐井、沿海盐场) 。但如果从 整个大陆的视角来看,农业文明地区必然分布在湿 润的沿海地区,因此没有哪个农业文明不能独立产 盐。从经济上看,旧大陆在农业时代不存在对统一 经济体系的需求。 军事行动是将不同的地区统一 的最直接的方式。以骑兵为主的游牧民族拥有很高 的机动性,因为没有定居的习惯,整个民族都可能 和军队一起行军,庞大的畜群可以让军队在荒野中 得到食物,因此他们可以发起横跨大陆的征服,但 农业文明的军队不行。如果没有一个稳固的根据地 和可靠的补给线,农业文明的军队在给敌人造成伤 害以前就会自行解体。我

40、们注意到在铁路出现以前, 陆上运输是一种代价高昂的方式,马车、骡马、或 民夫自己也是需要粮食的,有效的运输效率随距离 而下降,因此军事行动的规模随着活动半径增加将 逐渐减少到可以忽略的程度。另外一种选择是沿途 劫掠,但这往往会激起巨大的反抗,减慢行军速度, 而且,如果身处荒野或贫瘠地区,劫掠或就地征发 也无法解决问题。因此从后勤角度来说,任何跨越 文明区域的军事行动都不大可能成功,即便侥幸成 功(往往利用了游牧民的力量或依托于内陆水道) , 也只能是短暂的袭击,然后或失败或分裂。这种天 然的防御优势导致了农业文明在政治上的分立。一 个农业政权或一个文明体系无法在农业时代通过暴 力无限推广自己的

41、制度。 农业文明的经济基础还限制了农业人口迁徙的 频率和规模,考虑到长距离商业以少量非生活必需 品为主,文化的扩散也很缓慢。除了几个高级宗教 能够同时影响数个农业文明外,其他基本的文化特 征,如语言、民风、世界观、聚居方式等,各地都 各有特色。这其中有当地地理环境塑造的影响,但 主要原因还是迁徙比例低造成的文化自然分化。即 便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影响广阔地区的宗教,在 被引入各个地区后也受到改造,带上了鲜明的地方 特色,在他们的创始地反而不见踪影了(伊斯兰教 创立比较晚,因此分化和消亡较少) 。 总结下来,农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决定了它的定 居性与自给自足性,从而限制了各个地区之间的交 流。因此,

42、基本生产方式的相似并不意味着文化、 社会结构的完全一致。 4 农业组织方式的一般变化趋势 游牧社会或采集游猎社会是一个强调基层组织 的社会。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人或一个小家庭能够独 立的在草原上游荡,应付各种猛兽、恶劣的气候和 艰难的食物匮乏季节。那个年代没有无线电,交流 与协作只能在人们聚在一起的时候进行,这导致在 非定居生活中离开熟悉的团体就意味着脱离了社会 生活,因此恶劣的环境强迫非定居者结成紧密的基 层团体。在初期的农业社会,人们同样需要严密的 基层组织,因为这种利用金属农具在熟田上进行反 复耕作的生活在旧大陆尚属新鲜事物,人们很难在 社区以外找到类似的条件。因此从大西洋到太平洋, 旧大陆

43、各地最早的农业社区基本都是城邦模式。城 邦一般会包含数万核心人口,拥有城墙或卫城,向 居民提供金属农具、灌溉体系管理和保护。其中保 护功能尤为重要,因为城邦往往被落后的非定居人 口所包围,好似蛮荒部落的大海中的一些孤岛,再 加上城邦之间的一些冲突,农民无法从不受保护的 土地上获得收益。在早期农业城邦中,成员之间的 关系非常紧密,而掌握了金属冶炼技术和粮食储备 的统治集团也会严密的控制城邦成员,不断发出指 令,以保证城邦本身的存在。 随着农业地区逐渐拓展,农业社区开始从一个 个孤岛连成一片,最终把旧大陆中央干旱区南侧的 巨大弧形区域变成了稳定的农业地区,城邦层次的 灌溉管理开始显的落后。冶铁业把

44、金属工具的制造 变的更简单、更廉价,也不需要专门的机构去管理。 农民们发现做一个自耕农,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土 地上无法生产的东西要比在城邦下进行有组织的劳 动更好。在这种情况下,统一的大型农业国家最终 通过长期的斗争取代了城邦,直接向自耕农征税并 认真的保护自己的税源维护社会秩序并在更大 的范围内管理水利。从此,小型而有力的基层城邦 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只关心收税,不具体管理生 产的统一政府与大量零散的自耕农。 早期统一农业国家的产生似乎也刺激了草原上 游牧部落的统一(这一点尚属推测,但确实大型农 业国家的建立往往和附近游牧部落的统一同步进行) ,牧民们学会了组织起来对付农民。人数众多的骑 兵

45、入侵是不可能被零散的城邦所阻挡的,因此统一 的职业军队被建立起来,修筑永久性的工事与蛮族 对峙,还可以用来打击内部的分裂倾向,新秩序拥 有了强大的暴力基础。 占据整个大河流域或农业地区的国家取代城邦, 意味着基层组织的弱化和一个高层组织的建立。新 的国家肯定要比以往任何的城邦都强大,但具体到 个人而言,它们并不试图象旧的城邦那样干涉具体 的农业-手工业生产,也不打算创造一个稳定的贵 族阶层,用人身依附的方式来维护社会稳定,保护 基层秩序。 因为喜欢那样做的统治集团基本没有 机会取得政权。理智的统治集团只是尽量维护好社 会秩序,让农民们按自己的想法去经营土地,从而 生产出尽量多的剩余产品可供交税

46、收,稳定是统治 集团的最大利益。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在农业资 源尚属稀缺的早期,城邦只有通过对社会的严密控 制才能制造足够的生产要素(安定的环境、固定的 土地、良好的工具) ,而农业的普及化使孤立的家 庭或个人可以通过和平的方式来获得农业生产的基 本要素。一旦生产要素得以满足,无法严密监测的 农业劳动显然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更有效率。 在社会动荡的时候,几个生产要素,尤其是安 定的环境都再次成为稀缺品。在这种情况下,有意 义的劳动只有在军事强权保护的土地上才能进行。 于是基层社区的组织化再次出现,人身依附关系和 社区对生产的干涉成为有效率的选择。统一的大国 家会再次分裂成许多地方性社区,在衰落时期

47、发展 起来的地方军事-政治力量成为社区的核心,世袭、 拥有特权,明确有别于平民的贵族阶层开始出现, 一时间似乎整个社会倒退到了农业社会早期,一般 我们称这种变化为“封建化 ”。由于高比例的军事贵 族阶层的存在和封建集团无法遏止的内斗,这一制 度的运行成本是很高的,随着秩序的恢复和农业的 自然扩张,这种制度将逐步让位于拥有官僚体系的 统一国家。 在西欧、中国、中东统一大帝国崩溃的时候都 有封建化进程,当某个军事集团刚刚完成对广大地 区的征服时,也往往会有类似的现象出现。不过, 从长期趋势来看,农业和相关的技术在整个旧大陆 扎根越来越深,灾难对农业本身的破坏相对越来越 小,因此基层社区的弱化和地区

48、性国家权力的强化 是一个普遍趋势。中国由于地理环境相对独立,因 此比较早的进入这个状态。 五 物竞天择 在总结前面几个农业社会特征的时候,我已经 在无意中应用了一个唯物历史观的基本原则:在给 定的外界条件下,任何社会都有自发调整自身结构 的趋势,使社会的生产能力达到外界条件所允许的 最大值,换成常见的一句话就是生产力决定生产关 系。这是一条很有用的规律,不过传统上对这个原 则的定义不够确切,许多人在应用时又不分条件的 随意外推,从而引发了许多荒谬愚蠢的结论。为了 更好的理解并应用规律,我们必须从最基础的科学 研究开始,弄清这个原则的来龙去脉。 为了帮助 读者理解唯物历史观对当代世界的影响,我们

49、可以 考察一下进化论的出现。进化论的出现也是几百年 来最伟大的理论突破之一,我们通常用“物竞天择, 适者生存”这句话来概括这个理论。许多人认为进 化论给出了一个标准,可以告诉我们什么样的生物 会在进化中胜出,但如果他们试图这样做,必然会 发现“适者生存 ”这句看起来很有道理的话不能提供 任何帮助。因为“适者 ”的定义正是在进化中生存并 能繁衍后代的生物,它不意味着更快,也不意味着 更凶猛,或是产卵更迅速,它只是一句同义反复。 事实上,这句话应该比理解成一个陈述,而不是提 出了一个标准。它告诉我们目前存在的所有生物形 态都是自然界各种外界条件(以及一些偶然性)造 就的结果,而不是因为什么造物主的意愿或伟大的 目标而产生的精巧设计,并没有对具体的问题作出 预测。 今人从现代科学的角度很容易理解达尔文的思 路。生物界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它的形态必然要 受周围物质条件的塑造。引入一个上帝或高于一切 的目的只能徒增复杂,并不能让我们更精确、更方 便的描述世界。既然上帝不能被证实存在也不能被 证实不存在,那么达尔文宁愿让自然独立完成造人 的工作,让上帝下岗。只是长久以来,因为人也是 生物界的一部分,所以当时的人们不愿意正视这个 把人类从世界中心拉出来的理论,不愿意承认人和 生物界的规律可以用科学原则去研究。达尔文通过 对大量具体事实的整理,以过人的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