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4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216336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04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04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04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04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04马克思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年 4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小题,每小题 2分,共 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 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具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 A辩证唯物主义 B历史唯物主义 C政治经济学 D科学社会主义 【答案】D 【解析】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揭示了资本主 义的发展规律,处于核心地位的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2.世界观是( )。 A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B人们对精神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C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D

2、人们对外部世界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答案】A 【解析】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 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 3.“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个谚语说的是( )。 A时间具有一维性 B物质运动具有持续性 C时间具有有限性 D物质运动具有顺序性 【答案】A 【解析】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所谓持续性是指任何一个事物的 运动都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过程;所谓顺序性是指事物的运动过程中不同阶 段的出现有一个先后顺序关系。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即时间总是朝着一个方 向向前发展,既不是循环,也不是倒退,具有不可逆性。 比如“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光阴好比河中水,只

3、能流去不流回”等。 4.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 )。 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B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C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D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案】B 【解析】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品质是与时俱进;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 心是矛盾。 5.在意识问题上,唯心主义的错误在于( )。 A忽视意识的主观特征 B抹煞意识的主观特征 C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认意识的能动作用 【答案】C 【解析】唯心主义:意识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所以唯心主义是夸大 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6.下列选项中,反映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的是

4、( )。 A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C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D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答案】D 【解析】A、B 项发展的观点: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C 项是质量互变原理; D项是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性作用。 7.那种主张“天赋的才能”“天生的心灵禀赋”的观点属于( )。 A唯心主义先验论 B旧唯物论的直观反映论 C唯物主义反映论 D辩证唯物论的能动反映论 【答案】A 【解析】唯心主义先验论是唯心主义认识论的一种表现形式。同唯物主义反映 论根本对立。认为人的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 有的。 8.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

5、证法,就是要承认任何真理都是( )。 A客观性和主观性的统一 B主观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C客观性和绝对性的统一 D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答案】D 【解析】真理只有两个特点: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中从社会层 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表达是( )。 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D创新、包容、开放、进取 【答案】B 【解析】B 项是从社会层面;C 项是从个人层面。 10.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 )。 A机械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 B可知论与不

6、可知论 C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答案】C 【解析】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上,两种根本对立的观点是历史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哲学的基 本问题第二方面是否具有同一性: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1.在现代生产力系统中,生产工具属于( )。 A实体性因索 B运筹性因素 C渗透性因素 D准备性因素 【答案】A 【解析】实体性因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生产工具属于劳动资 料。 运筹性因素:分工协作、经济管理、预测决策渗透性因素:自然科学准备性因 素:教育。 12.人的本质在于( )。 A人的自然属性 B人的道德品质

7、C人的社会属性 D人的学识修养 【答案】C 【解析】人的本质不是由自然属性决定的,而是由人的社会属性决定的。马克 思主义对人的本质作了界定: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劳动是人的本 质;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 13.区分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主要是看他们( )。 A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 B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C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 D对历史发展的作用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答案】A 【解析】个人按其对历史发展作用的大小,可以区分为普通个人和历史人物; 按照历史人物的作用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可以区分为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 14.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 A使用价

8、值和价值的矛盾 B价值和交换价值的矛盾 C具体劳功和抽象劳动的矛盾 D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答案】D 【解析】商品的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是具体劳 动和抽象劳动;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 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5.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 )。 A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B商品价格经常低于价值 C价值围绕商品价格波动 D商品价格往往高于价值 【答案】A 【解析】价值规律作用的表观形式是商品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16.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实物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 )。 A有机构成 B价值构成 C技术构成 D数量构成 【答案】C 【解析】资本

9、的构成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一方面,从物质形态看,资本是由 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所构成,它们之间的比例是由生产技术水平所决 定的。这种反应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技术 构成。另一方面,从价值形态看,资本是由一定数量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构 成的,它们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价值构成。资本基础构成决定资本价值构成。 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有机构成。 17.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主要有( )。 A两党制和多党制两种 B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 C一党制、两党制和多党制三种 D君主立宪制、民主共和制和专制独裁制三种 【答案】B 【解析】资本主义国家的政体是

10、指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权机构的构成形式,主要 有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两种形式。 18.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之前,资本主义处于( )。 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C垄断竞争资本主义阶段 D金融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答案】A 【解析】迄今为止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即自由 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19.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于( )。 A垄断行为所创造的更多市场价值 B垄断势力在自由市场上的巧取豪夺 C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剩余价值 D生产和非生产领域劳动者共同创造的物质财富 【答案】C 【解析】垄断利润的真正来源于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所创造的

11、剩余价值。来源 大体有几个方面:第一,来自对本国无产阶级和其他劳动人民的剥削;第二, 由于垄断资本可以通过垄断高价和垄断低价来控制市场,使得它能获得一些其 他企业,特别是非垄断企业的利润;第三,通过加强对其他国家劳动人民的剥 削和掠夺,获得海外利润;第四,通过资本主义国家政权进行有利于垄断资本 的再分配,从而将劳动人民创造的国民收入的一部分变成垄断资本的收入。 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力方面新变化的是( )。 A生产者中脑力劳动者的比重增加 B机器生产由“三机系统”发展为“四机系统” C生产管理中增加了计算机信息技术等新手段和工具 D在生产资料所有制上出现了法人所有制等新形式 【

12、答案】D 【解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之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快读发展,有生产力自身发 展规律,特别是科学技术自身发展规律作用的原因,同时生产力还有着它自身 不断加速发展的规律。人类再改造自然和征服自然的过程中,对客观世界的认 识总是在不断深化、不断积累生产经验、提高劳动技能、改进生产工具。 21.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向更高级的生产方式过渡创造物质条件,这主要表现 在( )。 A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 B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C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 D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完善 【答案】C 【解析】资本主义条件下生产社会化的全面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关系的日益 社会化,为向社会主义转变准备了日益完备的社会经济基

13、础。 22.社会主义社会的改革是( )。 A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改变 B社会土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改变 C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D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答案】D 【解析】基本经济制度、核心价值观还有基本政治制度都没有变。 23.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 )。 A社会贫富分化严重 B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C社会矛盾严重激化 D无产阶级领袖人物的出现 【答案】B 【解析】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产生有两个条件,一是工人运动的发展,二是科学 社会主义理论的传播。 24.劳动不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是( )。 A社会主义社会 B共产

14、主义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信息网络社会 【答案】B 【解析】第七章第一节马克思:“在共产主义高级阶段在劳动不再仅仅 是一种谋生手段而成为人们生活第一需要的社会”。 25.当代中国人民的历史使命是( )。 A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实现社会绝对的公平正义 C实现国家完全的文明和谐 D实现公民彻底的自由平等 【答案】A 【解析】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国人 民的历史使命和共同理想。 二、简答题 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6分,共 30分。 26.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以及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 【答案】 (1)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内涵 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

15、斯共同创立的。 马克思主义不仅包括它的创始人马、恩的理论,也包括它的继承人的理论。 特别是列宁、毛泽东、邓小平等人的理论。 列入马克思主义范畴的理论学说,必须是在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基本方法、 价值取向等方面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理论前后相继、一脉相承,在本质上 相一致。 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不是彼此孤立、互不联系的,而是组成一个具 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科学体系。三者相互渗透,相互补充,构成统一的马克思主 义。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防止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 27.简要说明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需要具备的条件。

16、【答案】(1)必须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必须具备 借助于思维才能实现。 (2)感性材料应该是丰富的,全面的,而不是零散不全的。这就要求人们在实 践中把调查和研究结合起来。 28.什么是生产方式?为什么说生产方式在社会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答案】(1)生产方式:是指社会生活所必需的物质资料的谋得方式,在生产 过程中形成的人与自然界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体系。 (2)第一,采取一定方式进行的物质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 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第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第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和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发展和变革。 29.简述剩余

17、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 【答案】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两 种基本方法。 (1)绝对剩余价值: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绝对 延长工作日,从而绝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 (2)相对剩余价值: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 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假定工作日为八小时,必要劳动时间 和剩余劳动时间各为四小时,剩余价值率为 100%。如果把必要劳动时间缩短一 小时,则剩余劳动时间就增加一小时,由此增加的剩余价值即为相对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的增加,主要取决于劳动生产率和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 30

18、.为什么说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 【答案】无产阶级革命是迄今人类历史上最广泛、最彻底、最深刻的革命,是 不同于以往一切革命的最新类型的革命。这是因为: 第一,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第二,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第三,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 能解放自己,它的阶级利益同所有其他劳动者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 第四,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无产阶级必须永葆革命性和先进性, 直至实现共产主义。 三、论述题 本大题共 3小题,考生任选其中 2题作答,每小题

19、 10分,共 20分。 如果考生回答的题目超过 2题,只按考生回答题目的前 2题计分。 31.试述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及其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意义。 【答案】量变和质变是统一的。 (1)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没有一定的量 变就不会发生质变。其次,质变必须由量变规定其性质和方向。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4)量变和质变是辩证统一的,割裂二者的统一,就会导致激辩论或庸俗进化 论。 (5)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 标同“有步骤、分阶段的踏实肯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反对急躁冒 进、急于

20、求成、否则会欲速则不达。 32.试述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实质及其后果。 【答案】(1)资本积累的客观必然性主要表现在: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内在动力。资本家为了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除 了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外,还必然增加资本量,以扩大生产的规模和剥削的 范围。对剩余价值的狂热追求,驱使资本家不断地进行资本积累。 资本主义竞争和生产无政府状态的规律是资本积累的外部压力。在资本主义 竞争中,大资本总是处在有利的地位。 为了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保存自己,击败对手,资本家只有不断地进行资 本积累,扩大资本规模。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激烈竞争,迫使资本家不断地进 行资本积累。 (2)资本积累的实质:

21、资本家不断地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 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3)资本积累的后果: 一是导致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二是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 三是引起严重的贫富两极分化。 33.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有哪些?其发展变化是怎样的? 【答案】资本主义的发展可分为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两个阶段。 在自由竞争中生产和资本不断集中,当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走向垄断。垄断是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它是通过各种垄断组织和垄断 价格取得的。垄断并没有消除竞争。垄断是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 (1)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特征是: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

22、地位;金融资本和 金融寡头的统治;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 瓜分世界;垄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即垄断资本与国家政 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它的基本形式有资本主义的国有经济、国家与私人资本 在企业内外的结合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实行对国民经济的干预和调控,一定 程度上调整了经济运行、缓和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各种矛盾。它是资本主义经 济关系的局部调整和部分质变。 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社会化、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加强了各国间 的。经济联系,形成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其主要内容是生产全球化、贸 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在生产国际化、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当代资本主义在生产力、生产关系和 上层建筑各方面,较之自由竞争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发生了很多变化。 在资本主义发展进程中,生产社会化程度不断加强,这与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 形成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它决定了资本主义终将为社会主义所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