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贵州省凝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 实 施 细 则 贵州省林业厅 二八年三月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 一、目的与任务 1 二、调查评估内容 2 第二章 技术标准 4 一、受损类型 4 二、损失程度等级 5 三、受灾面积 6 四、调查地块受损类型 6 五、可及度 6 六、清理建议 6 七、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 7 八、经济林减产比例 7 九、其他调查因子 7 第三章 调查方法 7 一、前期准备 7 二、调查方法 9 三、评估方法 15 第四章 质量检查 37 第五章 成果提交 37 附 件: 41 调查指标与方法 .41 表 1 林分调查小(细)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正面) .4
2、2 表 2 竹林调查小(细)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44 表 3 灌木林调查小(细)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45 2 表 4 经济林调查小(细)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46 表 5 未成林造林地调查小(细)班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47 表 6 苗圃地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48 表 7 调查类型小(细)班抽样结果表 49 表 8 调查类型抽样小(细)班因子一览表 50 表 9 标准地调查情况一览表 51 1 第一章 总 则 根据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雨雪冰冻灾害森林资源损 失调查评估工作的通知(林资发200838 号)安排,我省将于 2008 年 3 月 10 日到 5 月 30 日开展全省雨雪冰冻
3、灾害森林资源损失的调 查评估工作。 为统一、规范开展全省森林资源损失调查评估工作,确 保调查评估成果准确、客观、翔实,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一、目的与任务 及时掌握森林资源凝冻受灾损失情况,客观评估灾害损失及影响, 为科学指导灾害木的清理与利用,加快森林植被恢复重建提供依据。 主要任务: (一)全面调查受灾区域内的森林、苗圃和未成林造林地的受灾面 积,重点调查 分析凝冻灾害对森林覆盖率的影响情况。 (二)调查评估林木蓄积、竹子株数、灌木覆盖度、苗木数量和经 济林产量等灾害损失的实物量和价值量。 (三)分析评价凝冻灾害对森林质量、森林结构、林木长势和引发 次生灾害的影响。 (四)深入研究受灾区域森
4、林类型和不同经营措施的林(竹、苗)木 受灾害影响情况,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森林资源恢复重建和科学经营 建议。 (五)结合典型区域调查和剖析,对区域森林资源及其生长状况, 以及灾害对森林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的影响进行综合评价。 2 二、调查评估内容 (一)调查内容 1、灾区基本情况调查。根据凝冻灾害对森林资源受损情况,确定 本省森林资源受灾县作为调查县。以调查县为单位,调查收集灾区灾 前森林资源、林产品价格和营造林成本等有关资料。 (1)受灾范围情况。根据各调查县掌握的森林资源受灾情况划定 受灾范围作为调查范围,并编制受灾范围(调查范围)分布图。 (2)森林资源数据。按调查县和各县受灾区域分别提供。
5、包括:分 起源、权属、龄组、林种各树种森林面积、蓄 积,经济林分经济树种的 面积,竹林面 积和株数,不同造林年度分重点工程的未成林造林地面 积。 (3)林果和苗木产量。以县为单位提供。包括:分经济林树种(品 种)的林果产量,分树种的育苗面积和株数。 (4)林(副)产品价格。分县按上年度平均价格提供。包括:各树种 规格(原条、原木)木林(竹)材价格,各品种林果价格,不同规格苗木 价格。 (5)林业生产成本。包括:营造林和木材生产、销售等定额资料。 2、灾情与损失情况调查。以县为单位,在受灾范围内抽取调查 小(细)班、区划受灾地块、设置标准地, 调查 受灾区域内马尾松、华山 松、云南松、国外松、杉
6、木、柳杉、桉树、 杨树、其他阔叶树、针阔混等 树种以及竹林、经济林、灌木林、未成林造林地和苗圃地的受灾面积, 林(竹、苗)木的受损类型、程度、 损失量(蓄 积、株数),以及不同权属、 3 起源、林种和海拔、坡向、坡度的受灾情况。分类型拍摄能反映该类型 受损情况的现地照片。 (1)按龄组分别马尾松、华山松、云南松、国外松、杉木、柳杉、桉 树、 杨树、其他阔叶树 、针阔混等树种的林木受灾面积、蓄积,分别受 损类型、程度的面积、蓄积和损失蓄积,因受灾郁闭度下降至 0.2 以 下而损失的面积。分别树种、径阶组损失蓄积。 (2)竹林受灾面积、株数,分别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株数和损 失株数,因受灾株数密
7、度下降而损失的竹林面积。 (3)灌木林(不含灌木经济林)受灾面积、比例,分别受损类型、受 损面积比例,因受灾灌木覆盖度下降的灌木林面积。 (4)经济林分别油茶、茶树、常绿果木、落叶果木和其它经济树的 受灾面积,分 别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株数,损失面积和受灾害影响 的减产比例。 (5)未成林造林地分别重点工程、造林树种、造林年度的受灾面 积,分受损类 型、程度的面积和苗木冻死率,因受灾林(苗)木保存株 数下降而损失的造林地面积。 (6)苗圃地苗木各受损类型、程度的面积、株数以及苗木损失株 数。 (7)调查郁闭度、蓄积量、胸径和树种等内容,记载权属、起源、 林种和海拔、坡向、坡度等因子。 (8)
8、恢复措施类型。包括清理的轻重缓急和清理条件,以及对包 括重造、补 植和封育等植被恢复措施的建议。 3、灾害影响典型类型调查及综合分析评价。各调查县选取 3 个 4 以上最具典型性的类型(如不同树种、经营措施、经营水平、林分结构、 自然条件等等情况)开展深入调查,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相 应的技术和对策措施。如调查县存在马尾松割脂等经营活动的,应将 此作为一个典型类型进行调查。 (二)评估内容 1、灾害损失实物量与价值量评估。利用抽样调查成果,结合地方 调查统计资料,对森林和未成林造林地损失面积以及森林蓄积、竹林 株数、经济 林产量、苗木损失的实物量及其相应的价值量损失进行评 估。 2、灾
9、害对森林资源影响评价。利用抽样调查成果,结合典型调查 资料,对受灾前后的森林质量(郁闭度、单位蓄积量和平均胸径等)、 森林结构(龄组、树种结构和起源等)、林木长势(森林生长量和植被 指数等)的变化和引发灾害(火灾和病虫害)可能性,以及对森林覆盖 率的影响进行分析,为深入评价灾害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提供基础 资料。 省依据各调查县典型类型调查结果,汇总编制专题报告。 第二章 技术标准 一、受损类型 1、林木受损类型:冻死;腰折(树冠以下折断)、翻蔸;断梢 (主梢折断);折枝 1(折枝比例50% );折枝 2(20%折枝比例 50% )。折枝的不计算损失株数(蓄积); 断梢的 4 株折算 1 株损
10、失 株数(蓄积)。 损失株数(蓄积)类株数(蓄积)类株数(蓄积)类株 5 数(蓄积)1/4。 2、竹子受损类型:冻死;爆裂;翻蔸。 损失株数类株数类株数类株数。 3、灌木林(不含灌木经济林)受损类型:冻死;翻蔸;劈裂; 折枝(40%以上枝条折断) 。按面 积比例计算 损失量,折技的损失量 按 13 折算。 损失面积比例类面积比例类面积比例类面积比例 类面积比例1/3。 3、经济林木受损类型:冻死;翻蔸;劈裂;折枝(20%以上 枝条折断); 冻伤。冻伤的不计入损失株数;折枝的 3 株折算 1 株损 失株数。 损失株数类株数类株数类株数类株数1/3。 4、未成林造林地林(苗)木受损类型:冻死(苗木
11、冻死);冻伤 (主梢受损)。 冻伤的 2 株折算 1 株损失株数。 损失株数类株数类株数1/2。 5、苗木受损类型:冻死(苗木冻死);冻伤(主梢受损)。 损失株数类株数类株数。 二、损失程度等级 林木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林木损失株数或蓄积比例确定,竹林、经 济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的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损失株数比例确定, 灌木林的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损失面积比例确定。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损失比例60%时,损失程度等级为“ 重”; 6 30%损失比例60%时,为“中”; 10%损失比例30%时,为“轻”; 损失比例10%时,为“微” 。 损失比例损失株数(蓄积、面积)/总株数(蓄积、面积)。 三、受灾面积
12、受灾面积是指损失程度等级为重、中、轻的面积之和。 四、调查地块受损类型 以受损类型株数(蓄积、面积)比例最大的类型作为该调查地块的 受损类型。 五、可及度 根据雨雪冰冻受灾小(细)班所在位置的自然地理条件和采集运 条件分为可及、不可及。可及指具备采、集、运条件;不可及指因客观 原因不具备采、集、运条件。 六、清理建议 根据调查地块损失程度、可及度,按照“先急后 缓、先重后轻、先 近后远、先松后杉、先人工林后天然林、先中 龄林后成熟林” 的原则, 对清理提出建议,按“ 急” 、“缓”、 “不清理”记载 。“急”指需要立即清理;“ 缓” 指可暂缓清理;“不清理 ”指不清理。 对已清理的,记载“已清
13、理” 。 7 七、因灾害地类发生变化的面积 指因凝冻灾害导致的地类面积变化。以调查地块为单位,根据调 查地块受灾前后郁闭度变化和造林苗木保存情况确定。包括地类由有 林地转变为疏林地或无林地、灌木林地转变为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 转变为无林地。 八、经济林减产比例 指经济林小(细)班产品产量损失比例,用调查地块株数损失比例 作为经济林减产比例。 九、其他调查因子 地类、森林类别、起源、 权属、林种、 龄组、优势树 种(组)、胸径、 地貌、坡度、坡向、坡位等因子的标准,执行 贵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 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 第三章 调查方法 一、前期准备 1、资料收集 (1)省级收集以下资料数据: 全省灾
14、期和常年同期气温和降水数据等资料。 全省最新森林资源统计表。 全省 2007 年林果产量。 8 全省 2007 年育苗面积和苗木产量。 (2)各调查县收集以下资料数据: 气象 资料。灾期和常年同期气温和降水数据等资料。 最新森林资源统计表。 二类调查基本图。 2006 年底完成的最新二类调查小(细)班综合因子数据。 贵 州省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技术操作细则。 全县 2007 年林果产量、育苗面积和苗木产量。 调查县 当地适用的一元立木材积表、林木生长率表、材种出材 率表。 调查县 当地 2007 年营造林和木材生产、销售等定额成本费用 资料。 调查县 当地 2007 年度各种规格的木材、林副产
15、品市场价格, 及其销售过程中税、费征收标准。 其他与 调查评估有关的资料。 2、调查县仪器工具准备 以工组为单位配备罗盘仪 1 台, GPS1 台,标杆 1 根,皮尺 1 卷 (50 米),测树围尺 2 个,记录夹 1 个, 计算器、求 积仪、工具包、砍刀 等工具。 二、调查方法 根据各地(州、市)初步调查森林资源凝冻灾害的损失上报情况, 确定我省森林资源受灾县作为调查县。 9 在调查县内利用现有二类调查、资源档案、造林设计和检查验收 等资料,根据地类、 树 种、 龄组等因子确定调查类型,按照调查类型抽 取调查小(细)班。 在调查小(细)班内,经全面踏查,区划调查小(细)班内的受灾地 块,作为
16、调查 地块。 在调查地块内,典型选取代表调查地块受灾情况和程度的地方, 设置标准地或样方进行林(竹、苗)木受损类型和损失情况调查。根据 抽样调查数据,评估森林面积、森林蓄积、竹林株数、经济林产量、灌 木林面积、苗木株数和未成林造林地面积等受灾情况以及实物量和价 值量损失。 同时,根据树种、 经营措施、 经营水平、林分结构、自然条件等情 况,选取灾害影响典型类型开展深入调查,分析灾害产生的主客观原 因,总结经验 教训,提出应对技术措施和建议。 1、调查县的确定 根据事先踏查、调查以及各地上报的森林资源凝冻灾害的灾情, 确定我省黎平、雷山等 83 个县为凝冻灾害森林资源损失调查县。 2、调查类型确
17、定 根据全省二类调查、资源档案和造林设计等最新资料划分出马尾 松、华山松、云南松、国外松、杉木、柳杉、桉 树、杨树、其他阔叶树、 针阔混等树种,并区分龄组(幼、中、成); 经济 林分别油茶、茶树、常 绿果木经济林、落叶果木经济林、其它经济林;竹林;灌木林(不含灌 木经济林);人工造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等 39 个调查类型。各调查县 根据最新的二类调查资源数据对符合以上调查类型的调查对象开展 10 调查,对数量极少的树种按照二类调查的规定合并到相近的调查类型 内。 3、小(细)班抽取 根据各调查类型统计数据,以调查县为单位按调查类型抽取调查 小(细)班。 (1)调查小(细)班数量的确定 以调查县
18、为单位,按调查类型抽取调查小(细)班,每个调查类型 原则上抽取 20-25 个。某个调查类型的小(细 )班总数不足 20 个的,则 抽取 50%的小(细)班作为调查小(细)班。 调查县未成林造林地调查小(细)班面积不少于该县调查范围内 未成林造林地面积的 5%。 调查县苗圃地调查数不小于该县调查范围内苗圃地数量的 50%。 抽取的调查小班没有覆盖各个调查类型的全部受损程度等级的, 采取典型抽样的方法补充抽取所缺的受损程度等级,每个受损程度等 级抽取 3 个小(细)班。 (2)调查小(细)班抽取方法 以调查县为单位,以二类调查数据库为基础,将二类调查数据库 按幼龄马尾松、中龄马尾松、成龄(包含近
19、成过)马尾松等 39 个 调查类型分解为调查类型分库,在调查类型分库中按照机械抽样方法 分别抽取调查小(细)班。具体方法如下: 乔木林、经济林、竹林、灌木林等分 别将各个调查类型的所有 小(细)班按照面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序,以该调查类型的全部小(细) 11 班总数除以 20 作为间隔数,以面积达到 1 公顷以上(含 1 公顷)的第 一个小(细)班作为起始小(细)班进行抽样,直到抽足 20 个小(细)班。 人工造林未成林地将全部小(细)班按面积从大到小排序,以 全部小(细)班总数除以 60 或 100 作为间隔数,以第 5 号小(细)班为 起始号间隔抽取,直到抽取小(细)班的面积累计不低于全部人
20、工造林 未成林地的 5%,小(细)班个数不低于 20 个。 苗圃面 积抽取不低于 50%,有 2 个以上小( 细)班的,抽取不低 于 2 个不高于 20 个小(细)班进行调查,同时抽取苗圃地应了解该苗 圃地的育苗情况。 第二 轮循环抽取的小(细)班如果与第一轮抽取的小(细)班重 复的,依次顺延抽取下一个小(细)班。 调查 小(细)班在按类型进行抽取的过程中,适当兼顾海拔、坡 度、坡向、森林类别、工程类别、造林年度等因子。 调查 小(细)班抽取结束后,应填记调查类型小(细)班抽取结 果表(电子版),并保留抽样原始数据库、过渡表、调查类型抽样小 (细)班因子一览表等备查。 对本区域内有厅属国有林场
21、、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将其小 (细)班合并到该调查县内统一抽样,如将省龙里林场归并到龙里县。 4、小(细)班调查 在全面踏查调查小(细)班森林资源受灾情况的基础上,区划出调 查小(细)班内的受灾地块作为调查地块。调查小(细)班局部受灾的, 区划出的受灾地块作为调查地块,并计算其面积;小(细)班普遍受灾 12 的,以整个调查小(细)班作为调查地块。在调查地块调查记载相关立 地、林分因子,并在调查地块内设置标准地进行林木损失调查。 调查小(细)班未受灾的,只记载小(细)班相关立地、林分因子, 不作标准地调查。 调查小(细)班因子记录表中的“灾前基本情况” 部分,可转抄二调 对应小(细)班卡片
22、中的相应内容。 抽取的调查小(细)班现地与确定的调查类型不符的,就近抽取相 同调查类型相同数量的小(细)班进行调查。 (1)调查地块的调查 调查记载调查地块海拔、坡度、坡向、坡位,以及原地类、权属、 林种、起源、工程类别 、优势树种(组)、龄组 、灾前灾后郁闭度、可及 度、经营措施等各项因子,并在调查地块内设置标准地进行标准地调 查。根据标 准地调查结果,确定调查地块林木受损类型、损失程度等 级;计算调查地块林木蓄积、损失蓄积(株数)以及因灾害地类发生变 化的面积等;在综合考虑各项指标的基础上提出植被恢复措施和清理 建议,估算 调查小(细)班经济林减产比例、可燃物增加比例、现发生 的主要病虫种
23、类等。 (2)标准地设置 按照 调查地块面积确定设置标准地的数量,调查地块面积小 于 50 亩的不少于 1 块、50 亩至 100 亩的不少于 2 块、大于 100 亩的 不少于 3 块。 综合调查地块内林木受损情况,选取代表调查地块受灾 状况的地方设置标准地(或样方)。 林分、竹林、经济林 标准地面积为 1 亩(666.67 平方米),形状 13 为方形或长方形,方形样地边长为 25.82 米,长方形样地边长为 2033.33 米或 3022.22 米。 灌木林 设 1010 米样方进行调查。 苗圃地 调查依据苗木类型设置大小不同的样方,一年生左右 苗木样方为 11 米,多年生或灌木型苗木样
24、方为 22 米,绿化大苗样 方为 1010 米。圃地坡度 0-10随机设置样方,圃地坡度 10以上按 坡面上、中、下随机设 置样方。 设置样方数量 为:圃地面积 1-15 亩设 样方 3 个;15-50 亩设样方 5 个;50-100 亩设样方 7 个;100 亩以上设 样方 10 个。 样方调查结束后,将标准地面积推算为 1 亩再另行填记 表 6苗圃地调查地块因子记录表。 未成林造林地标准地设置统一采用样带法,标准地面积为行 距带长,每个标准地面 积为 1 亩, 带长根据坡度进行改平。 采集并 记载调查小(细)班(未作标准地或样方调查)、标准地 或样方的地理坐标,记载调查地块任何一块标准地靠
25、近中心点坐标即 可,有 GPS 的记载 GPS 坐标;没有 GPS 的查 地形图获取。坐标记载 到“ 米”,采用北京 54 坐 标系,地理坐标值保留带号。 标准地(或样方)在起测点钉桩作标记备查。 (3)标准地调查 林分 在标准地内进行每木检尺,调查记载优势树种(组)以及林木径阶、 受损类型、林木质量等因子。对已清理的林木,测量记录地径并根据 伐根地径推算胸径,确定径阶,受损类型按冻死、林木质量按半商品 用材树记载。 14 竹林 调查记载标准地内竹子的竹种和各受损类型的株数。 经济 林 调查记载标准地内树种、果期、受损类型等因子,结合经济林林 木受损类型和结果枝受损比例确定经济林减产比例。 灌
26、木林(不含灌木经济林) 调查记载标准地内灌木的树种和各受损类型的面积比例。 未成林造林地 调查记载样方内林(苗)木的树种、受损类型。 苗圃 调查记载样方内各类苗木的树种、苗龄、株数和各受损类型苗木 比例。 5、典型调查 灾害影响典型类型调查。根据不同树种、不同经营措施、不同经 营水平、不同林分结构、不同自然条件等情况,每个调查县根据实际 情况选取不少于 3 个灾害影响典型类型进行深入调查,分析灾害产生 的主客观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应对技术措施和建议。 三、评估方法 以调查县为单位,在受灾范围内,利用现有二类调查、资源档案 和造林设计等资料,根据地类、树种、 龄组等因子确定 n 个调查类型,
27、 每个调查类型抽取 m 个调查小(细)班,在调查 小(细)班内区划受灾 地块,以该 小(细)班内全部受灾地块做为一个调查地块,在调查地块 内设置 k 个 标准地进行林(竹、苗)木受 损类 型和损失情况调查。根据 15 标准地调查数据,将各调查小(细)班划分为重、中、轻、微 4 个损失程 度等级,u 个受损类型,重造、 补植、封育 3 个植被恢复措施,急、 缓、 不 3 个清理建议。根据标准地和小(细)班调查地块调查结果,由下往 上逐级推算汇总到县。 损失量中,面积以 S 表示,蓄积以 M 表示,株数以 N 表示,比例 以 P 表示。 1、灾情与损失实物量评估 (1)调查县全县受灾面积、蓄积(株
28、数) 受灾面积是指各调查类型损失程度等级为重、中、轻的小(细)班 面积之和,受灾蓄积和株数指受灾面积范围内的林木蓄积和株数。 受灾面积 (1) 其中: 受灾面积受 灾S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面积ij i某调查类型,i =1.2.3n 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 3 个等级 n-调查类型个数 受灾蓄积 (2) 其中: 受灾蓄积受 灾M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蓄积ij i某调查类型,i =1.2.3n 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 3 个等级 n-调查类型个数 受灾株数 (3) nijij13S受 灾 nijij13M受 灾 nijijN13受 灾 16 其中: 受灾株数受
29、 灾N 某调查类 型某程度等级株数ij i某调查类型,i =1.2.3n 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 3 个等级 n-调查类型个数 (2)损失程度等级受灾面积、蓄积(株数) 某程度等级面积 某程度等级面积 (4) 其中: 某程度等级受灾面积程 受S 某调查类型该程度等级面积i调 程 受 i某调查类型,i =1.2.3n n-调查类型个数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面积 (5) 其中: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面积调 程 受S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面积l程 受 地 -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L -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面积ls 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
30、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 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 H mllLmllsS1H11S程 受 地调 程 受 nii1S调 程 受程 受 17 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 某程度等级蓄积 某程度等级蓄积 (6) 其中: 某程度等级受灾蓄积程 受M 某调查类 型该受灾程度等级 蓄积i调 程 受 i某调查类型,i =1.2.3n n-调查类型个数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蓄积 (7) 其中: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蓄积调 程 受M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蓄积l程 受 地 -该调查类型各小(细)班面积LS -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s 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31、, l=1.2.3m 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 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 H 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 某程度等级株数 某受灾程度等级株数 nii1M调 程 受程 受 mllLmllsM1H11S程 受 地调 程 受 18 (8) 其中: 某程度等级受灾株数程 受N 某调查类型该受灾程度等级株数i调 程 受 i某调查类型,i =1.2.3n n-调查类型个数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株数 (9) 其中: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株数调 程 受N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株数l程 受 地 -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LS -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s l-该调
32、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 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 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 H 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 (3)受损类型面积、蓄积(株数) 某受损类型面积 某受损类型面积 (10) 其中: 某受损类型受灾面积程 受S 某调查类型该受损类型面积i调 程 受 nii1N调 程 受程 受 mllLmllsN1H11S程 受 地调 程 受 nii1S调 损 受损 受 19 i某调查类型,i =1.2.3n n-调查类型个数 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面积 (11) 其中: 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面积调 损 受S -该调查类型该受损类型调查地块面积l损 受
33、 地 -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L -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s 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 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 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 H 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 某受损类型受灾蓄积 某受损类型受灾蓄积 (12) 其中: 某受损类型受灾蓄积损 受M 某调查类 型该受灾程度等级 受灾蓄积i调 损 受 i某调查类型,i =1.2.3n n-调查类型个数 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蓄积 mllLmllsS1H11S损 受 地调 损 受 nii1M调 损 受损 受 mllLmllsM1H11S损 受 地调 损 受 20 (13)
34、 其中: 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受灾蓄积调 损 受M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等级调查地块受灾蓄积l损 受 地 -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LS -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s 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 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 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 H 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 某受损类型受灾株数 某受损类型受灾株数 (14) 其中: 某受损类型受灾株数损 受N 各调查类型该受损类型株数i调 损 受 i某调查类型,i =1.2.3n n-调查类型个数 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受灾株数 (15) 其中: 某调查类型某受损类型受灾株数调
35、损 受N -该调查类型该受损类型调查地块受灾株数l损 受 地 nii1N调 损 受损 受 mllLmllsN1H11S损 受 地调 损 受 21 -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LS -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s 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 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 L-某调查类型, i=1.2.3H H -该调查类型所有个数 (4)调查县损失面积、蓄积(株数) 损失面积指因受灾林地郁闭度或保存率下降,致使有林地变为疏 林地和无林地,未成林造林地变为无林地部分的面积。 损失蓄积和株数指损失程度等级为重、中、轻灾区因雨雪冰冻灾 害而损失的蓄积和株数。 损失面积 (
36、16) 其中: 损失面积损 失S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ij i某调查类型,i =1.2.3n 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 3 个等级 n-调查类型个数 损失蓄积 (17) 其中: 受灾蓄积损 失M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ij i某调查类型,i =1.2.3n 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 3 个等级 n-调查类型个数 nijij13S损 失 nijij13M损 失 22 损失株数 (18) 其中: 损失株数损 失N 某调查类 型某程度等级损失株数ij i某调查类型,i =1.2.3n j-该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只取重、中、轻 3 个等级 n-调查类型个数
37、 (5)损失程度等级损失面积、蓄积(株数) 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 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 (19) 其中: 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程 失S 某调查类型该程度等级损失面积i调 程 失 i某调查类型,i =1.2.3n n-调查类型个数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 (20) 其中: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调 程 失S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损失面积l程 失 地 -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L -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s 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 mllLmllsS1H11S程 失 地调 程 失 nii1S调 程 失程 失nijij13N损 失 23 m该调查类型
38、调查小(细)班个数 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 H 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 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 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 (21) 其中: 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程 失M 某调查类 型该受灾程度等级损 失蓄积i调 程 失 i某调查类型,i =1.2.3n n-调查类型个数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 (22) 其中: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蓄积调 程 失M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损失蓄积l程 失 地 -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LS -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s 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 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 L-该调查类型
39、某小(细)班, L=1.2.3 H nii1M调 程 失程 失 mllLmllsM1H11S程 失 地调 程 失 24 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 某程度等级损失株数 某受灾程度等级损失株数 (23) 其中: 某程度等级损失株数程 失N 某调查类型该受灾程度等级损失株数i调 程 失 i某调查类型,i =1.2.3n n-调查类型个数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株数 (24) 其中: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株数调 程 失N -该调查类型该程度调查地块损失株数l程 失 地 -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LS -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s 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
40、m 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 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 H 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 (6)调查地块损失蓄积、株数 某调查地块损失蓄积 kiikiujijSM11调标 损 失地 失 nii1N调 程 失程 失 mllLmllsN1H11S程 失 地调 程 失 25 (25) 其中: 调查地块损失蓄积地 失M 调查地块面积调S 某标准地面 积i 某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损失蓄积ij标 损 失 i 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 j-该调查 地块某林木受损类型,j=1.2.3u k该调查地 块标准地个数 u-该调查地块受损类型个数 某调查地块损失株数 (26)
41、其中: 调查地块损 失株数地 失N 调查地块面积调S 某标准地面 积i 某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损失株数ij标 损 失 i 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 j-该调查 地块某林木受损类型,j=1.2.3u k该调查地 块标准地个数, u-该调查地块受损类型个数 (7)标准地损失蓄积、株数 标准地损失蓄积 (27) ui iiKM1)标 损 失标 失 ( kiikiujijSN11调标 损 失地 失 26 其中: 该标准地损失蓄积标 失M 该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损失蓄积i标 损 失 该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折算系数iK i-该标 准地某林木受损类型,i=1.2.3u u标准地内林木受损类型个数 标准地损失
42、株数 (28) 其中: 该标准地 损失株数标 失N 该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损失株数i标 损 失 该标准地某受损类型折算系数iK i-该标 准地某林木受损类型,i=1.2.3u u标准地内林木受损类型个数 标准地受损类型折算系数 iK 林木受损类型:冻死;腰折、翻蔸;断梢;折枝 1; 折枝 2。 受损类型折算系数:类1.0;类1.0;类0.25;类 0;类0。 竹子受损类型:冻死;爆裂;翻蔸。 受损类型折算系数:类1.0;类1.0;类1.0。 经济林木受损类型:冻死;翻蔸;劈裂;折枝;冻 伤。 受损类型折算系数:类1.0;类1.0;类1.0;类- 0.33;类0。 未成林造林地林(苗)木受损类型:冻
43、死;冻伤。 受损类型折算系数:类1.0;类0.5。 ui iiKN1)标 损 失标 失 ( 27 苗木受损类型:冻死;冻伤。 受损类型折算系数:类1.0;类1.0。 (8)调查地块受损类型 调查地块受损类型为调查地块受损优势类型,以受损类型株数比 例最大的类型做为该调查地块的受损类型。 某 调查 地 块某受损类型损失蓄积 (29) 其中: 某调查 地块某受损类型损失 蓄积地 损 失M 某标准地该受损类型损失蓄积i标 损 失 该调查地块面积调S 该调查地块 某标准地面积i i 该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 k该调查地 块标准地个数 某 调查 地 块某受损类型损失株数 (30) 其中:
44、某调查地块某受损类型损失株数地 损 失N 某标准地该受损类型损失株数i标 损 失 该调查地块面积调S 该调查地块 某标准地面积i i 该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 kiikiiSM11调标 损 失地 损 失 kiikiiSN11调标 损 失地 损 失 28 k该调查地 块标准地个数 (9)调查地块程度等级 调查地块程度等级 林木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林木损失株数或蓄积比例确定,竹林、经 济林、未成林造林地、苗圃的损失程度等级根据损失株数比例确定。 等级划分标准如下: 损失比例60%时,损失程度等级为“重”; 损失比例30%且损失比例60%时,为“中” ; 损失比例30%且损失比例10%时,
45、为“轻”; 调查地块损失比例 损失比例一般以损失株数比例计算,对于林分(不含经济林 和竹林)还可以损失蓄积比例计算。损失蓄积和株数是指按公式 (27)和(28)中按系数折算后的蓄积和株数。 (31) 其中: 某调查地块损 失比例损P 某标准地损失株数(蓄积)in 某标准地林木株数(蓄积)iN i 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 k该调查地 块标准地个数 (10)调查地块蓄积量 某调查地块蓄积量 (32) kiikiiNnP11损 kiikiiSM11调标地 29 其中: 某调查地块蓄积量地M 某标准地蓄积量i标 调查地块面积调S 某标准地面 积i i 该调查地块某标准地,i=1.2.3k
46、 k该调查地 块标准地个数 标准地蓄积量为标准地内所有林木材积之和 (33) 其中: 标准地蓄积量标M 该标准地内某株林木材积iV i该标准地内某林木,i=1.2.3 w w标 准地内林木总株数 (11)调查地块恢复措施面积 指通过现地调查提出重造、补植和封育三种措施建议的受灾面积。 某恢复措施面积 某恢复措施面积 (34) 其中: 某恢复措施面积恢S 某调查类型该恢复措施面积i调 恢 i某调查类型,i =1.2.3n n-调查类型个数 某调查类型某程度等级损失面积 (35) wiiV1标 mllLmllsS1H11恢 地调 恢 nii1S调 恢恢 30 其中: 某调查类型某恢复措施面积调 恢
47、S -该调查类型该恢复措施调查地块损失面积l恢 地 -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L -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s 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 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 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 H 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 (12)调查地块某清理建议面积、蓄积 指根据现地调查提出的急、缓、不三个清理建议所覆盖范围的面 积及相应范围内的损失蓄积。 某清理建议覆盖面积 某清理建议覆盖面积 (36) 其中: 某清理建议覆盖面积清S 某调查类型该清理建议覆盖面积i调 清 i某调查类型,i =1.2.3n n-调查类型个数 某调查类型清理建议覆盖面积 (37) 其中: 某调查类型某清理建议覆盖面积调 清S -该调查类型该清理建议调查地块损失面积l清 地 -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面积L mllLmllsS1H11清 地调 清 nii1S调 清清 31 -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面积ls l-该调查类型某调查小(细)班, l=1.2.3m m该调查类型调查小(细)班个数 L-该调查类型某小(细)班, L=1.2.3 H H -该调查类型所有小(细)班个数 某清理建议蓄积 某清理建议蓄积 (38) 其中: 某程度等级蓄积程 失M 某调查类 型该受清理建议蓄 积i调 清 失 i某调查类型,i =1.2.3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