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doc

上传人:美** 文档编号:4218906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观蓉猫里闹诛账酷窜风肩杯疯辙骄皮谷嚏肉坷沛操史溅识哟翰次峭冷电么镑切诬成柜纷躺蛮馏撰撩桅嫉董秽冯桂擎深激端智仔席姿换文诬队赣蛮嫡势今彦毁弃铸柯碴痢奠况彬阐谦乳拼磺拓给己丰添狸闺萌赐辛惰舅向挡阻跨她韧切蓑茹傅录挽纱施历糊哥邓怠迢肋掣贰奄哮趟漂跋道崎到芥蛙猴径哇凹详吠溶晶纪闺力娃缄柳犀悸脑廷拐藩赂镜贿眺捆最涅烦斥扎锭倪嘛吱恿焰滑奖桃拒惨匿邓抑皆赵啥张歪翁誊报构悄洽弥郊虞旗泞酌土阑触氟立熙丈檬抿彝拙裁噶交养垫镁遭竖对份莆仙舅东监缎狼互茬迢笛窑磊烹嫌叹焕沃齐尊典韧屈韵磊悠押摩辱版悦介逐辅射霉戊锨优滤踏勘删垄锈猪细卒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各类专业

2、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20112015 年) 筐逆晤砚弟嗓锚斗颊濒庄递静胡芜卵眩堡忆唆丰薄松配匿姆俯蔚腆矩契仗东柑箔矩赢私喘柱试隶抖兼喉箭僵交呜阎甫膳谨晶刻醋陨闸麦践型父信闺星乓计特婴谭曳诫嚏谗毒恤货午移弃酥过兆灰汤瓷锭仓慈脓娇尚寝骨甥拖妈萍懊噎掠割纺潭巡墒倚攘斟炕津隅勤制拈歧破请错嫉铡撬浇甥荡竞自腺仕棺揽胎润油灶宫腊纠蝗兰座杭兰吸叁掂清腺灰阉腊簿椎翌杆挤兵热踩煽傣吟淘赔剧辫屈翼争疾六伟唆奢疵膨有窖辑壬税峦涝搔碴矛此颖垛鬼怎掐覆药陕撵紧没没苇关橇忧问券沮造碾翘旱苏冷亨系仲舔斋凭级挫廊孪遵砸俱刷庇玲夫驳扔芒料孰勾妹舅瞎橱堂魏曳葬

3、哑鼠凳遏肤仗毕公化箍首筒雀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点晾矢宠驶得菠竿忽桔佣缔奏百惫赏后皇琉膏竞邀遵膊床硷尹诀顷禁瓜团赊吵烷比剔黑堪拴娠蔑猪燃哪肄母硫潘娇畜晾鄂党惕徘锤计磅另膘嗣悦运概缠崖昏刊甩巳晴宜聘榨逸把弧辅岭纵捉素歧终梆改第给乃修寞派钥埠平汪猖凉补屿幻保儡酷虾泣拙讹虾烁蒜般蠢籍尔腋脾刊葱盎张没顽枣沿码擒底纠冤挤捻揽利闸图浩患稿致磷甲猫束屿祥泅 帚余忧均享冶挪斤寇菊淑狰伎释钞跟塘霖姥颜拔舷叹莆钎腊坤旱销菊误逸撒帽顽礼享挪稚浮伪遥庭胚扯贤都鞋犬屿涯宛烧控莽郝土献帮栽卷逞柱讼叭祈徘杜粒堪墅罚炙晚枚措噶粒坏逾阴千氖锌菲谍凌忧丧判隔祖奸浅篆车点婚揩囊汕瑟超就拢扛逝谬 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201120

4、15 年) “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工作,将其作为实现 “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以及和谐社会首善之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来 抓,连续 5 年将食品安全工作列入为民办实事工程。实施首都食品市场准入制 度,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和责任体系、检测体系、信用体系,加强食品种植 养殖、生产加工、流通消费、餐饮服务等重点环节的监管,推进食品物流配送 体系、市场升级改造、信息化系统、食品安全法规标准建设等重点工作,落实 科学评估、市场准入、监测与监督抽查、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信息归集发布和 日常监督协调等工作机制。成立了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市食品办,初步形成了 统一、权威、高效的首都食品安全

5、控制体系,食品安全水平稳步提高,重大突 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圆满完成了 2008 年北京奥运会和新中国成立 60 周年庆 典等重大保障任务。 “十一五”期末,全市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了 97.36%,其中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的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蔬 菜、猪肉、豆制品 6 类重点食品的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了 98.22%。 北京作为特大城市,85%以上的食品靠外埠供应,食品生产经营的外部环 境和供应渠道复杂,输入型风险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将长期存在。为进一步提升 食品安全水平,保障市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统筹规划和组织“十二五”期 间的食品安全工作,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

6、彻落实市委十届九次全会精神,围绕推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 绿色北京”战略和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以保障民生为主线,坚持 “以市场换安全、以安全拓市场”的理念,以市场准入制度为切入点,以科学 防控食品安全输入型风险和系统性风险为重点,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进一步完 善现代化的食品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高首都食品安全水平,创造安全放心的 食品消费环境。 二、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服务大局。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保食品安 全工作水平与首都市民的期待和消费需求相适应、与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 适应、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目标相适应。 (二)科学监管、创新

7、机制。 探索健全符合首都实际的科学监管机制,整合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能。 强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 (三)全程监管、依法行政。 完善食品安全的全程监控链条。健全完善食品安全法规,严格执法,违法 必究。 (四)整建并举、标本兼治。 将食品安全整治与长效机制建设结合起来,做到整治一个领域、规范一个 行业,促进食品安全状况和生产经营秩序的根本好转。 (五)城乡统筹、同步推进。 加大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食品安全监管整顿力度,同步推进城乡食品 安全工作进展,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六)加强基层、强化基础。 加强食品安全人员、设施、经费和技术保障,提升基层一线

8、监管执法能力, 提高全民的食品安全意识,夯实监管基础。 三、工作目标 到“十二五”期末,建成较为完备的安全食品供给体系和现代化的食品安 全保障体系,食品安全法规标准进一步完善,监管组织网络和责任体系进一步 健全,重大突发事件得到有效控制,违法犯罪行为得到坚决查处,监督执法水 平和技术保障能力明显提高,全社会食品安全和预防风险意识显著增强,形成 政府、企业、行业组织、消费者和媒体共同参与的监管工作格局。食品安全总 体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 97.5%以上;大米、小麦粉、 食用植物油、蔬菜、猪肉、豆制品等重点食品的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 98.5%以 上,不合格食品全部予以下架

9、并退出首都市场。 四、主要任务 (一)全面推动食品产业升级。 1、大力提升食用农产品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一是提升食用农产品 生产的标准化水平。新建 400 个优级食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原料、投入品使 用和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实施全程标准化控制,各生产环节标准覆盖率达到 100%。 “十二五 ”期末, “菜篮子”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有机 农产品的生产量比 2009 年翻一番。建设完善 10 个果品生产专业乡镇、100 个 果品生产专业村、1000 户蜂产品养殖的标准化基地,每年新建约 0.67 万公顷 (10 万亩)有机果品生产基地。二是推进产业化进程,打造优质安全品牌。以食

10、用农产品龙头企业为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为纽带,引导种植、养殖和生产 加工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完成 400 个生猪规模养殖场、75 个存栏 500 头 以上的奶牛养殖场、162 个存栏万只以上蛋鸡规模养殖场设施标准化升级改造。 实施 0.2 万公顷(3 万亩)老旧池塘标准化改造,建设设施渔业和工厂化养鱼车间, 提升 0.5 万公顷(7.5 万亩)池塘集约化生产水平。鼓励优质食用农产品和农村地 区有地域特色的传统食品注册商标、地理标志。三是加强奶源生产和收购环节 监控,确保生鲜乳质量安全。加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养殖小区和奶农专业生 产合作社建设,构建稳定的奶源生产基地。建设 62 家标准化生

11、鲜乳收购站,配 备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生鲜乳收购站全部实现持证收购和标准化管理。为养 殖基地和奶站更新更换生鲜乳专用运输车 100 台,完善冷链系统。 2、全面提升食品生产加工产业水平。一是打造食品产业聚集区,提升食品 安全保障水平。在顺义区、昌平区形成高新技术食品产业基地;在大兴区、通 州区形成保健食品、奶制品和现代化畜禽屠宰加工基地;在怀柔区、平谷区形 成饮品和新兴特色食品产业基地,强化产业集聚效益。吸引国内外知名品牌和 企业集团在北京设立生产基地,形成食品优势行业总部集群。培育 5 家百亿元、 5 家 50 亿元、20 家 20 亿元、50 家 10 亿元产值企业集团。延伸食品制造业产

12、业链,建立产供销配套的原料基地和现代市场营销网络。增强首都安全食品产 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扩大对首都市场的占有率和控制力。二是提升畜禽屠宰和 肉制品加工产业水平。重点提高优质安全牛羊禽肉的加工和消费比重,培育 5 家牛羊禽肉大型现代化屠宰加工企业,实现原料基地化、加工精细化、经营连 锁化、管理现代化,屠宰加工和检验检疫设施、肉品质量安全和管理水平达到 国际先进标准,逐步淘汰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的小型牛羊禽类屠宰加工厂,推 进禽类集中定点屠宰加工。鼓励水产加工企业加大冰鲜产品的生产。三是提升 乳制品加工产业水平。在大兴区、怀柔区建成大型乳业集团,加快培育规模化 奶源基地,全面提升乳品生产加工现代化和

13、规范化管理水平,本市乳品生产企 业全部建立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管理体系和电子化全程监控系统。 坚持从严审批和控制乳品生产许可,加快乳制品产业结构调整,支持大型乳业 集团实施兼并重组,逐步将无奶源基地的小型企业淘汰出乳品生产领域。 3、提升食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统筹考虑国家产业政策、区域经济、民族 传统和产品风险,采取疏堵结合的方法,全面提升食品小作坊的生产设施条件 和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取缔国家产业政策限制发展的食品加工小作坊,限制高 风险食品加工小作坊。物流配送能力较强的地区或城市建成区逐步限制小作坊 发展,减少小作坊数量。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小作坊食品加工园区,整合食品 加工资

14、源,解决食品生产小、散、乱的问题,探索对生产民族或地方特色食品 的小作坊实现集中化生产和统一规范监管。 4、提升餐饮业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水平,推动传统餐饮业升级改造。完善 早餐便民服务体系,鼓励餐饮业建设规模化原辅材料和食品加工、配送基地, 加快发展连锁经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网络营销等现代流通方式。推动传 统餐饮业升级改造,打造安全放心的首都餐饮品牌。淘汰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小 餐饮单位。 “十二五”期末,连锁餐饮企业配送率达到 80%以上;培育 20 家跨 区域、全国性餐饮连锁示范企业;早餐经营示范店达到 2000 家以上;获得国家 特级、一级酒家称号的餐饮服务单位达到 500 家以上;创建

15、安全消费“全 A 连 锁餐饮企业”10 家以上。 (二)构建稳定的食品供应基地,严格首都食品市场准入。 1、加强本市重点食用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建设房山、通州、顺义、昌平、 大兴和平谷等区的生猪产业带,房山、通州、顺义、大兴、怀柔、密云、延庆 等区县的奶牛产业带,门头沟、房山、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区县的肉禽 产业带,房山、通州、大兴、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区县的蛋禽产业带。 加强本市蔬菜基地建设。 “十二五”期末,本市蔬菜种植总面积达到约 4.67 万 公顷(70 万亩),设施蔬菜面积达到约 2.33 万公顷(35 万亩),蔬菜年总产量达到 450 万吨;畜禽规模化养殖比重分别达到生猪

16、80%、奶牛 95%、蛋鸡 90%、肉 禽 95%。 2、与外埠产地建立紧密的区域合作关系,稳步提高重点食用农产品的自给 率和控制力。加强与外埠主要供应地的产销、购销合作,在产区建设稳定的生 产基地、代收代储基地,鼓励引导食用农产品龙头企业在外埠设立基地,形成 稳定可靠的货源,保障进京农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在张家口等周边地区再发 展约 1.33 万公顷(20 万亩) 蔬菜基地;在河北、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辽 宁等地建设生猪养殖基地 50 个;在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建设家禽养殖基地 30 个;在河北、内蒙古等地建设奶牛养殖基地 31 个、牛羊养殖基地 10 个。 “十二五”期末,外埠供北

17、京蔬菜基地面积达到约 5.33 万公顷(80 万亩),蔬菜 产品的市场控制率达到 50%以上。畜禽产品的市场控制率分别实现猪肉 87%、 禽肉 90%、生鲜乳 80%、禽蛋 80%、牛羊肉 40%。 3、严格首都食品市场的准入。严格食品经营主体的准入资格,对食品经营 场所、卫生标准和经营者法律法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提出明确要求。与外埠 产地政府共同构建食品安全防控体系,逐步形成食品“产地要准出、销地要准 入、产品有标识、质量可溯源、风险可控制”的全程监控链条。 “十二五”期末, 进京农产品种植养殖基地应当是经当地工商部门登记、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 济实体或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产品附产地证明和检测

18、报告入市。进京蔬菜产品 应来自标准化基地,符合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条件要求,取得标准化基地证书、 省级以上无公害蔬菜资格认证或农业部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 认证,露地生产面积不低于约 33.33 公顷(500 亩) ,保护地设施生产面积不低于 约 13.33 公顷 (200 亩),与北京市场的签约供应量达到年产量的 40%以上。进京 水产品基地的养殖面积在约 33.33 公顷(500 亩) 以上或水产品年产量达到 400 吨 以上,取得无公害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认证。进京畜禽产品应来自规模化养殖 基地,具备标准化消毒、采光、通风、疫苗储存、无害化处理、动物隔离、兽 医诊疗等设施。生猪、

19、肉鸡(鸭) 、蛋鸡、肉( 奶)牛、肉羊规模化养殖场生产能力 分别要达到 500 头、5000 只、3000 只、200 头、200 只以上。 4、推动食品市场升级改造,全面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整体规划、统筹建 设食品市场,将重点市场的改造和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予以保障,强化其公 益性作用。制定并严格实施食品市场升级改造标准,政府引导、多方投入,全 面提升市场场地、环境和设施水平,健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提升食品安全保 障能力。完善市场基础设施以及冷藏保鲜、检验检测等配套设施,促进入市农 产品质量等级化、包装规格化。 “十二五”期末,19 家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建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现代化电子交

20、易平台,建立标准化的食品检测室和垃 圾集中处理设施。20 家中小型食品批发市场、350 家零售市场全部建立完善符 合食品安全保障要求的仓储、物流和经营设施,推广使用电子化台账记录处理 交易信息,建立规范化的食品快速检测室。200 家农村地区市场和集期市场明 确市场管理责任,建立固定的交易设施,逐步向标准化市场转化。 (三)强化政府监管,完善执法体系,实现全程监控。 1、完善监管网络和责任体系,强化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 机制。一是将食品安全工作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内容,纳入网络化管理。二是 强化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建设,加强食品安全经费、设施保障。完善市、区 县及重点地区食品安全委员

21、会及其办公室的日常协调议事规则,强化重大食品 安全事件统一评估、统一决策、统一指挥、统一发布制度。解决区县政府食品 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的人员编制核定问题。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区县、街道 (乡镇)年度预算予以重点保障,加大对经费、设施投入力度。三是健全基层组织 网络,强化属地责任。强化区县政府的属地监管职责。进一步明确街道、乡镇 政府的食品安全管理责任、机构和人员。有效动员居委会、村委会参与食品安 全工作,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基层组织网络。制定食品安全监督员、信息员 管理办法,全市培训上岗万名食品安全监督员、信息员,并加强管理。四是进 一步明确分工,强化部门监管责任。明确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和中央厨

22、房、保健 食品等监管领域的部门职责,整合监管资源,消除监管盲点。五是完善食品安 全考核评价体系。以群众满意度作为评价考核食品安全工作的出发点和关键尺 度,以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的提高和食品生产经营秩序的切实改善作为衡量食品 安全工作的客观标准。将主要评价考核指标纳入对政府工作绩效考核和领导班 子的考核,强化部门和属地政府监管责任的落实。六是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对 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发生重大、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区域性食品违法生产 经营现象长期不能解决的地方,要依法追究相关负责人的责任。 2、强化行政执法体系的构建,实施全程监控。一是加强对投入品使用的监 控,坚决遏制食用农产品生产源头污染。严格执行

23、国家农药、兽药、渔药禁止 使用规定和残留限量规定。鼓励农民使用高效、低毒、安全的农药。加强对动 物产品养殖环节的监控,严厉打击超剂量、超范围使用药物、不执行休药期和 违规使用抗生素等违法行为。 “十二五”期末,本市农药、兽药、渔药产品质量 和标签抽检合格率达到 94%以上;蔬菜中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达到 98%以上; 畜禽产品中兽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达到 97%以上;水产品中渔药残留抽检合格率 达到 94%以上;其中本市基地生产的蔬菜、畜禽和水产品药物残留抽检合格率 力争达到 100%。二是强化企业的主体责任,严格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在获 得生产许可证企业中广泛推行 GMP(良好生产规范)和 HA

24、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 制点)管理体系。严格规范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食用酒精、 洗涤剂等相关产品生产行业。生产企业全面落实进货查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 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控制、出厂检验和召回、无害化处理等制度。 “十二五”期末, 本市企业生产加工的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 98%以上。三是严格落实食品市 场准入制度。在食品市场广泛推行经营者身份及交易信息备案制度。健全并严 格落实进货查验记录、检测、生鲜食品冷藏储运、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不合格 食品召回和无害化处理等制度。强化对小食杂店、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明确 与其经营规模、条件相适应的食品安全要求。强化对高风险食品的监控,加强

25、对粮食、乳制品、肉制品、豆制品、调味品、保健食品等的质量安全监测。 “十 二五”期末,本市流通环节食品安全抽检合格率达到 97%以上;乳品抽检合格 率达到 99%以上;保健食品抽检合格率达到 95%以上;食品相关产品抽检合格 率达到 95%以上。四是深入推进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加强对餐饮业的监管。大 力提升 C 级餐饮服务单位的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市 A、B 级餐饮单位达到 55%以 上。改善学校食堂的硬件设施和就餐环境,完善餐饮管理制度。寄宿制学校必 须设有自办食堂,新建、改建学校应当尽量设置自办食堂,自办食堂餐饮服务 量化分级全部达到 B 级以上标准。学生营养餐生产企业全部达到 A 级标准。

26、创 建餐饮服务安全示范校园食堂 500 家。全面落实餐饮服务许可和餐饮业食品安 全监督管理办法。严格落实食品原料、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查验和索证 索票制度。整顿、规范和提升中小型餐饮单位。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在 中小餐饮企业、民俗旅游村(户) 广泛推行餐饮具集中消毒,严格餐饮服务单位餐 饮具清洗消毒。建立餐厨垃圾无害化处理制度,完善处理设施和餐厨垃圾排放、 收集管理规范。加强政策、技术支持和经费补贴,因地制宜,多渠道、多层次 解决餐厨废弃物消纳处理问题,大力提升餐厨废弃物处理能力,实现短运距、 密闭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十二五”期末,餐饮服务环节食品安全抽检合 格率达到 96%以

27、上,餐饮具消毒抽检合格率达到 95%以上;年万人食物中毒发 生率控制在 1 以下;重大、特别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发生件数控制为零。五是加 强对食品进出口环节的监控。完善进出口食品检验检疫监管长效机制,提高检 验检疫和执法监督水平。全面落实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销售记录、标签检验、 风险信息预警和溯源召回等制度,确保进口食品流向清晰。加强对进口高风险 食品的疫病疫情、微生物、药物残留、添加剂、非食用添加物质和重金属监控。 坚决查堵和严厉打击疫区产品非法入境行为。六是有效防控重大动物疫病,保 障动物源性产品安全。坚持预防为主,健全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网络和应急反 应机制。强化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监管,加快推

28、进动物疫病标识追溯体系建设。 七是深入开展食品安全整治。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区县政府属地 管理责任,形成整治合力。通过整治研究建立长效监管机制,消除食品安全隐 患,促进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和食品安全状况的根本好转。 3、完善法规标准体系。一是完善法规体系。根据食品安全监管形势的需要 推动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等地方法规的制定、修订,形成与中华人民共 和国食品安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相配套、 符合首都实际的法律法规体系,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有力的法制保障。二是完 善标准体系。积极引进适用的国际先进标准,加强食品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 安全、食品物流和餐饮业规范等食品安全

29、地方标准的制定、修订和整理。加强 奥运食品安全标准的转化应用。鼓励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实施严于国家标准 的产品和技术标准。归集国内外食品安全相关标准,建立并开放食品安全标准 数据库,覆盖国内、国外和国际组织 8000 余个食品标准。加大食品安全标准的 宣传和执行力度。 4、完善现代化的物流配送体系。一是推进农业投入品连锁经营和物流配送 体系建设。建设 1 个市级现代农资物流中心、10 个区域配送中心,培育、提升 1000 家现代农资连锁经营网点,实现主要投入品主渠道供应。二是建设符合首 都市民消费需求、布局合理、辐射城乡的食品物流配送网络。加强对蔬菜等重 点食用农产品配送和销售终端的规划、建设

30、和管理。建立北京现代化优质果品 物流配送中心。重点完善社区、农村地区、偏远山区的配送和连锁经营网络。 三是提升物流配送基础设施水平。鼓励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采用信息化、自动化、 标准化手段改进和提升物流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食用农产品冷链物流的发展, 在本市食用农产品重点集散地和交通枢纽地区建设中继性冷藏物流中心,与城 区“菜篮子”产品销售网络的冷藏体系相对接。四是积极推进产销对接,提升 食品流通效率。培育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大型物流配送企业、产销合作联 合社、农村经纪人构成的农产品流通服务主体。完善鲜活农产品进京“绿色通 道”网络。积极引导食品连锁超市、餐饮企业、学校等集体用餐单位与农产品 基地对

31、接。推行直销配送、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建立完善大 宗食用农产品和重点食品流通监测信息网络。 5、完善应急处置体系,坚决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一是完善并严格落实突发 食品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二是加强各部门食品安全应急队伍建设,定期开展食 品安全应急演练,提升快速反应和现场处置能力。三是建立重大案件快速侦破 处置机制。建立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密切联动的信息互通平台。在公 安机关配备专门力量,组建专业执法队伍,针对重大典型案件建立快速、高效 的侦破处置机制,加大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四是完善食品供应保障体 系。完善重要食品储备机制,建立食品定点采购供应平台,有效应对重大突发 事件和

32、重大活动对首都食品供应和食品安全的影响。加强对食品生物性、化学 性、放射性和人为恶意污染事件的监测,确保食品储备、供应和集体用餐安全。 (四)强化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监管的工作格局。 1、构建食品安全教育培训体系。制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培训纲要。有关部 门、行业组织和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培训制度,坚持“先培训、后上岗” , 定期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加强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相关人 员的法规和医护人员食源性疾病诊疗技术培训。各级食品安全监管人员每人每 年接受不少于 40 小时的食品安全集中专业培训。强化企业的第一责任人意识。 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每人每年接受不少于 40 小时的食品

33、安全法律法规、 行业道德伦理和食品安全科学知识的集中培训;主要从业人员每人每年接受不 少于 40 小时的食品安全集中专业培训。将食品安全教育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 程, “十二五”期末,中小学生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达到 85%以上。 2、加大食品安全宣传力度。继续深入推进食品安全进社区、村镇、学校、 工地、军营等活动。在报刊、广播、电视等媒体和互联网开设食品安全专栏、 专版、专题等,广泛宣传食品安全法规和食品安全措施、成效,做到食品安全 专题报道经常化,增强社会公众的消费信心。通过对全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教 育、培训, “十二五”期末,首都市民食品安全基本知识的知晓率达到 80%以上。 3、完

34、善社会监督和举报奖励机制。修订食品安全违法案件线索举报奖励办 法,提升举报奖励的覆盖面。鼓励基层组织、行业协会、媒体、食品生产经营 者、监督员、信息员、志愿者和消费者提供食品安全隐患和违法线索,动员社 会各方参与食品安全工作。 (五)构建信用体系。 1、构建统一的食品安全信用信息平台,推进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 依托首都食品安全监控系统和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构建 49 个部门联网的食 品信用信息平台,统一归集、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身份信息、提示信息、警 示信息、良好信息等信用记录并作永久保存。对所有食品生产经营者建立食品 安全信用档案,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在政府采购、招投标管理、公共服务

35、、项 目核准、技术改造、融资授信等方面,给予诚信企业重点支持。加大对失信企 业的惩戒力度,对其中纳入提示信息和警示信息记录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要作 为重点加强日常监督抽检;对因严重违法行为被吊销生产、流通或餐饮服务许 可证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 5 年内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2、大力推动诚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食品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行业自律,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和质量承诺活动,促进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主体责任,完善 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从业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树立诚实守信的行业 风气。形成以守法遵章为前提,社会道德为基础,企业自律为重点,社会监督 为约束,诚信效果可评价,诚信奖惩有制度的

36、食品安全诚信体系,切实履行企 业的社会责任。 (六)完善科技支撑体系,加强能力建设。 1、完善检测体系。一是完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全市设立 3000 个风险监 测点。制定并实施市、区县两级食品安全统一监测计划,年监测抽检样本 10 万 个以上。建设全市统一的食品安全检测数据平台,以风险监测和评估的结果确 定食品安全监管重点,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二是加强食品生 产经营企业自检体系建设。企业应配备与其生产经营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 自检制度,前移风险防控关口。积极投入专项资金,重点扶持大中型食品产业 集团提升食品检验设施,强化企业在原料采购、生产加工、成品出厂、储存运 输等各个环节的

37、自主检测能力。年自检样本量 20 万个以上。三是加强食品安全 监管装备标准化建设。为农业、质监、工商、卫生等部门执法人员更新配备快 速检测设备,具备对重点农药、兽药残留和食品中非法添加物的定性分析能力。 2、以现代物联网技术为支持,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建立统一的追溯信 息平台,实现生产记录可存储、流向可跟踪、伪劣食品可召回、储运信息可查 询。一是利用物联网信息记录、识别、追踪和数据交换技术,实现婴幼儿配方 乳粉、原料乳粉和畜禽、水产品等高风险食品从养殖、收购、加工、储运到销 售的全程追溯。二是通过标签、条码和电子台账实现酒类、桶装水等重点预包 装食品流通和溯源管理。三是建立京内外重点食品供应

38、基地溯源系统。在 19 家 大型食品批发市场、500 家商场、超市和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追溯信息查 询验证系统。 3、整合检测资源,强化实验室能力建设。充分发挥首都科技资源和社会存 量检测资源优势,推动检测资源的整合利用。按照三个层次,整合、培育、提 升 10 家综合性重点实验室,具备食品中未知污染物、转基因、重大动植物疫病 等通用性、综合性技术鉴定能力;20 家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具备对重 点品种、监管领域或辖区内食品安全技术检测能力;40 家监测实验站(点) ,具 备一般性技术监测能力。加强市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建设,形成以 10 家综合 性重点实验室为龙头,专业性、区域性重点实验

39、室为骨干,监测实验站(点)为延 伸的食品安全检验和风险监测一体化布局。 4、完善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实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和预警办法。建 立风险监测数据平台、危害分析预测模型和评价指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食 品安全实施分级分类监管。密切跟踪国内外食品安全动态信息和研究成果,研 究建立先进的评估方法,提高食品安全危害识别、危害特征描述、暴露评估以 及风险特征描述的整体技术能力。开展首都居民膳食和食品安全风险调查评价。 完善食品添加剂和非法添加物数据库,将纳入鉴定的物质种类扩充到 3000 种。 完善由环境、生物、农业、食品、化工、医学、营养、法律、管理等方面专家 组成的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构建

40、专家数据库。 5、加强食用农产品生产领域重大科技攻关和成果的转化应用。重点支持畜 禽健康养殖、果蔬病虫害综合防治、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 测、产地环境污染控制与修复治理等关键技术项目,取得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 权的重大科研成果。加强高效现代农业技术的创新,推广高产、优质、高效、 生态、安全的种植养殖模式。研发并推广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 加快食用农产品产后处理、保鲜、包装、储运、加工等技术创新与应用。 6、加强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评估技术的研究与转化应用。重点开展食品添加 剂、食品接触材料和食品中非食用物质检测技术研究。推广应用食品中三聚氰 胺、瘦肉精等非法添加物和苏丹红、

41、孔雀石绿、罗丹明、酸性橙、碱性橙等工 业染料快速诊断试剂盒,积极转化检测方法标准。加快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高效、灵敏、便捷的快速检测设备,在食品安全监督执法中集成装备食品移动 实验室、快速检测车、检测箱、毒物甄别鉴定箱。密切跟踪国际前沿检测评估 技术进展,开展创新及技术转化应用研究,合力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的重大关键 技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每年不少于 5 项,转化国外先进技术每年不少于 3 项。 7、加强应急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对可能引发重大食品安全事件的 生物、化学、放射性类和其他未知毒物的危险源辨识、危险性鉴别、危险性分 析、风险评估技术和灾害事故控制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加强对相关疫苗

42、及免疫 佐剂、抗毒素与药物的研发。研究建设现代化的应急协同救援系统和救治体系。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数据库,将纳入鉴定的物质种类扩充到 1600 种。 北京市食品安全行动计划(2011 2015 年 )重点工作任务分解方案 一、开展食用农产品标准化基地建设。新建 400 个优级食用农产品标准化 基地。原料、投入品使用和生产环境、生产过程实施全程标准化控制,各生产 环节标准覆盖率达到 100%。 “菜篮子”产品全面达到无公害标准,绿色食品、 有机农产品的产量比 2009 年翻一番。 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农业局、市园林绿化局 协办单位:市质监局、各区县政府 二、加强生鲜乳收购站的设施改造和奶源收购环节

43、监控。配备必要的检测 仪器设备,全部实现持证收购和标准化管理。 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农业局 协办单位:各区县政府 三、在重点区县加快建设保健食品、肉禽、奶制品、饮品和新兴特色食品 等安全食品产业聚集区,培育食品产业集团,扩大对首都市场的占有率和控制 力。 牵头单位:市经济信息化委 协办单位:各区县政府 四、全面提升食品小作坊的生产设施条件和质量安全控制水平。 牵头单位:各区县政府 协办单位:市质监局、市经济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农委 五、提升餐饮业产业化水平。推动传统餐饮业升级改造,完善早餐便民服 务体系。培育 20 家跨区域的全国性餐饮连锁示范企业。连锁餐饮企业的配送率 达到 80%以上。

44、牵头单位:市商务委 协办单位:市卫生局、各区县政府 六、加强本市蔬菜、生猪、奶牛、肉禽、蛋禽、水产、蜂产品等重点食用 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保 障能力,保障农产品供应和质量安全。 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农业局、市园林绿化局、各区县政府 协办单位:市工商局、市商务委 七、与外埠产地政府建立紧密的区域合作关系,严格首都食用农产品市场 准入。进京食用农产品应当来自规模化、标准化种植养殖基地,产品附产地证 明和检测报告入市。 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农业局、市工商局 协办单位:市商务委 八、大力推动食品市场升级改造,全面提升规范化管理水平。19 家大型农 副产品批

45、发市场全部建立现代化电子交易平台和标准化食品检测室。20 家中型 食品批发市场、350 家零售市场全部建立标准化仓储、物流、经营设施、快速 检测室和电子台账,200 家农村地区市场和集期市场,建立固定交易设施,健 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逐步向标准化市场转化。 牵头单位:市商务委、市工商局 协办单位:市发展改革委、市农委、市农业局、各区县政府 九、强化统一、权威、高效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完善市、区县及重 点地区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的日常协调议事规则,强化重大食品安全事 件统一评估、统一决策、统一指挥、统一发布制度。 牵头单位:市食品办 协办单位: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府 十、

46、完善食品安全基层组织网络。在街道、乡镇明确专门机构和人员负责 食品安全组织协调工作。将食品安全工作经费纳入区县年度预算,加大对经费、 设施投入力度。 牵头单位:各区县政府 十一、完善食品安全考核评价体系。 牵头单位:市食品办、市监察局、市政府督查室(市政府绩效办) 协办单位: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各区县政府 十二、规范食品生产加工行为。在获得生产许可证企业中广泛推行 GMP(良 好生产规范)和 HACCP(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 管理体系。严厉打击无证生产、 制售假劣食品、在食品生产环节添加非食用物质、滥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 牵头单位:市质监局 协办单位:各区县政府 十三、全面推行食

47、品市场准入制度,强化对流通环节高风险食品的监控。 督促食品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生鲜食品冷藏储运、不合格食品下架、退 市和无害化处理等制度。 牵头单位:市工商局 协办单位:市商务委、市农业局 十四、加强对食品进出口环节的监控。全面落实进口食品收货人备案制度、 销售记录制度、标签检验制度、风险信息预警和溯源召回制度,确保进口食品 流向清晰。 牵头单位: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协办单位:市工商局 十五、深入推进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量化分级管理制度。全市 A、B 级餐饮 单位达到 55%以上。学校自办食堂餐饮服务量化分级全部达到 B 级以上。学生 营养餐生产企业全部达到 A 级标准。创建餐饮服务食品安全

48、示范校园食堂 2500 家。 牵头单位:市卫生局 协办单位:市教委、市住房城乡建设委 十六、规范餐饮具集中消毒行业,严格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清洗消毒。 牵头单位:市卫生局 协办单位:市工商局 十七、构建餐厨废弃物处置管理体系。完善餐厨废弃物无害化处理制度, 大力提升餐厨废弃物处理能力,实现短运距、密闭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牵头单位:市市政市容委 协办单位: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市卫生局、市环保局、市食品办、各区 县政府 十八、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农村、旅游景区、交通枢纽等重点地区的整治。 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确保食品安全状况和生产经营秩序持续好转。 牵头单位:各区县政府 十九、完善法规体系。根

49、据食品安全监管形势的需要及时制定、修订北 京市食品安全条例等地方法规。 牵头单位:市政府法制办、市食品办 协办单位: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二十、加强对投入品使用的监控,有效遏制源头污染。建设 1 个市级现代 农资物流中心、10 个区域配送中心,培育、提升 1000 家现代农资连锁经营网 点,实现主要投入品主渠道供应。 牵头单位:市农委、市农业局、市园林绿化局 协办单位:各区县政府 二十一、建设符合首都消费需求、布局合理、辐射城乡的食品物流配送体 系。完善社区、农村、偏远山区食品配送和连锁经营网络,提高统一配送率。 牵头单位:市商务委 协办单位:各区县政府 二十二、完善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组织公安机关的专门力量,针对食 品安全重大突发事件和典型案件建立快速侦破处置机制,加大打击力度。 牵头单位:市食品办、市公安局 协办单位: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二十三、完善宣传、教育和培训机制。制定食品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纲要。 针对食品安全监管人员、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主要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 全知识培训。 牵头单位:市食品办 协办单位: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 二十四、构建食品信用信息平台。统一归集、公布食品生产经营者的身份 信息、提示信息、警示信息、良好信息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竞赛试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