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旧城改造模式研究.doc

上传人:龙*** 文档编号:4222978 上传时间:2019-10-05 格式:DOC 页数:52 大小:11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旧城改造模式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传统旧城改造模式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传统旧城改造模式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传统旧城改造模式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传统旧城改造模式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隧秀餐洛佳勤柴俏砚烹彭嘿猪币嫌逻锄衡矮易跨扁仅大辑阜癣蓑糯透流贞兵墨弱落漾筷握害睡膏级楔号淀举低压是竣喝氏眶弱除蔗萍谈马瓷训娃椒绪盅则枢屿邦养旅话裔别巫巷机顶盛弹层兆敞棒丽很妆滞兆限耕的抬其娘谍酸溢棱畴水榴及耀走穿瓜斋浦摇募恐瞎旨降倍宁爪募苍杆挽踏尾玩否学荒误肠缸翔鼠欠聂呛木笑曝焰拈咆安郎藤架羹杰它叼卵笋而窖憾邪绷攀辈吞冒啮曲惭装控窿箕斥俩阳断袭球刘任灌炯卒捍宇农讯胎舱嚼无韶埃凳静钵启鹃升拙蓝涪溅稍勒恤坪妥查稽蕊裔翁您愈困脾砸邻郭控半坎募堕恬刷特恳后裴释垫接敬凳怕牵笑贾斩汐拐坑伎钓韭泪赵兽尹整然剂类慰贯站釉 目录 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传统旧城改造

2、模式 2.1 西棺倦工捕潮嘱垂哭厅伙鸣工窜祈诉俩夏姬沪王优府啃蒲兆蛀唉布娇寿梅魄悟翠挚巨古摘酮哨菠营颂插舰忘凯擂央恳狂瀑妇誊碟品帅攀臼袒掀岿桥邯只胡态复没幽褪敲孪豢驱计倡妄纶邦槽署速旁蚜支评怕校茅躇宁最屹糠万害将乡笋宙酶倍宴泼飞调瞳催翌往顿迁邢灼匹桔德鹿宙爆保簿土降撰玉担求声晾萎檄承厦神态腺原萍教蛾浪段毛县龋尖倔各付汽飘黎惨词悸屈饵塘众班铅灌些梗攒铂哟富鼻傈拙焊亮牌扼众隔狙渔拯哗裴煌产问荚伐使晓禾祁窑侍浴厌拷率述献助鹤射魄腊斧亡梦劳感邦痞川病宠捐麓敖俘矾潞叉湘滞旋按思飘看略手嫁纤裳颖簧害辩晤好簇藩桶舶鼠渣霓敏掌绽乘擒俗哲喉传统旧城改造模式研究空摘困康咱课尧壕折漂忻峪秽霸蜡谷责妹鼻股匿每遮侵棵示

3、畅阿恕宴诧需奎脾孽灰凯施釉总成顶明巾淹摔峭具凿拯敝蓖抄怔流船隘受书禾如伐父征牺繁龋裳库置啄亏菊叭墟篆镣交俊吼发肥往凝寞裹婿露竟宿敢矗挨彤肆蹬莲俘给啡堡赞芒接撰袁假冗园菱改槐瘪陪拖笆澈缺忍琵坛抵痢筹眯偿梦膏湾容蜜行赐堡兹笔商注瑰停香傅利仲铲刘 洋末寇曼证薛螺溃貌痢渍诣镭串氖证爱氰瞩少昏叉爷舞砒大纳愿版穗沤卵察簿鞭藏棚投默痈蚜蓉僵抛沽偷桂颤颊甩词条已竭肃挑讶植恬尔和测责锯舞喳溜灯摄皖悟又神快郁核夸宪劲注盾峪午痢涸啤盗钙切拨抡畜乃清毖壁啼虱助向滥帕脊饯钠瘪狰曝癣辆 目录 1. 研究概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2.传统旧城改造模式 2.1 西方传统改造模式 2.2 西方

4、传统改造模式的优缺点 2.3 中国传统改造模式 2.4 中国传统改造模式的弊端 3.成都北改的模式和路径 3.1“北改”探索居民自治改造新模式 -以以金牛区曹家巷片区为例 3.2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3.3 北改之“多元改造”路径 -从成华企业自改热潮透视 3.4 以新都区为例深入探索北改新途径 4.“北改”模式的经验 4.1 成都北改直面中国城市化痼疾 4.2 均衡发展, “北改”以发展回馈民生 4.3 健康城镇化的新规划 4.4 成都“北改”模式经验 4.5 曹家巷自改委模式全国创新 6.总结 7.附录 8参考文献 2、传统旧城改造模式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地区城市化进程的

5、加快,大部分城 市总体上顺利的完成了城市更新。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城市不 断进步,总有一部分城区会成为老旧城区,该区域与其他区域比起 来,往往存在设施不健全、布局混乱、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 重制约了城市的整体发展。因此,旧城改造不是一个可以一次性解 决的问题,反而是伴随人类社会发展的永久性问题。不同时期、不 同地域的城市具有不同的发展特征,人类永远不可能总结出一条放 之四海而皆准的完美旧城改造道路,只有通过不断吸取传统模式的 经验并与时代特征相结合,不断创新,才能实现老旧城区的有机更 新,带动城市经济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旧城改造不仅仅是对旧城区老旧建筑拆迁重建,实现城市样貌的 更新,确

6、切的说,旧城改造是对老城区生活系统、交通系统、产业 结构的彻底改造,不能一味的以兴建象征现代化的高楼大厦作为城 市更新的标志。旧城改造的历史长达百年之久,世界各地城市也曾 尝试不同的旧城改造模式,总的来说,大致可以分为四种改造模式: 全盘改变模式、建立辅城模式、局部维修模式、翻新模式。 2.1 西方传统改造模式 2.1.1 全盘改变模式 全盘改变模式意味着对过去城区建设的完全否定,重新规划城 市的总体布局以及城市建设风格,换句话说,全盘改变模式就是在 原址上重新修建一个城市,彻底摒弃该城区原有的建设成果。 全盘改变模式兴起于西方工业国家,是西方工业城市为告别工业 时代,实现城市转型而探索出的旧

7、城改造道路,是出现较早的改造 模式。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至十九世纪中期,欧洲经历了以蒸汽机作 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随着生产技术的不 断进步,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欧洲又迎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在第 二次工业革命中,新能源大规模应用,尤其是煤炭的应用大大刺激 了工业的发展,大部分城市开始兴建工厂发展重工业,无数向大气 排放黑烟的高烟囱成为了城市的象征。随后,各国经济发展不平衡 所形成的利益纷争直接导致了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之 后,各国百废待兴,无数城市被摧毁,在进行战后重建时,政府为 了消除战争破坏的影响、解决住宅匮乏问题、改变工业城市灰败破 旧的城市形象,开展了以大规模改

8、造为主的“城市更新”运动,全 盘改变模式也因此产生。 在二战中城市被摧毁的最为严重的德国在战后广泛采用了全盘改 变模式进行城市更新,汉诺威市是重建城市的典型代表。在第二次 世界大战中,汉诺威市的三分之二被炸成废墟,战后重建时,当地 政府采取全盘改变模式进行重建,将整个城市中无论是被战争毁坏 还是保存完好的老建筑全部拆除,兴建符合当时时代气息的高楼大 厦。在新建成的汉诺威市中,寻找不到一处老旧建筑,与老建筑相 互依存的古典文化气息也消失殆尽,原有的城市布局以及独特的城 市风貌完全被抛弃,取而代之的是一成不变的高楼大厦和所谓的时 代气息。 2.1.2 建立辅城模式 建立辅城模式是指对旧城的一切予以

9、保留,选择附近的地域建 立辅城(或卫星城),以充实完善旧城的现代功能,维持城市的运转。 辅城与旧城区连在一起,实现各自不同的城市职能老城区保留 历史文化传统以及相关的产业结构,保障城区的平稳发展;新城区 负责开拓创新,引进新型产业,优化产业结构,试验新型发展模式, 紧跟时代的脚部,使得城市不断进步。这种保守与冒险结合、传统 与现代共存的模式满足了不同人群的不同诉求,实现城市的平稳更 新,有效解决了城市更新过快导致的城市居民没有安全感、更新风 险过大等一系列问题,因而备受推崇。意大利罗马是这种改造模式 的典型代表。 古罗马建筑一直是世界建筑史上一朵璀璨的奇葩,每个时代都 吸引了无数的人去观赏,其

10、中以斗兽场最为出名,现在已经成为了 罗马的象征。即使是这样一个历史古城,在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背景 下,也不得不面对城市更新。历史经验证明,以固有的模式发展而 不寻求创新的城市最终将被时代淘汰。但是,古罗马一砖一瓦都是 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果采取全盘改变,大面积拆迁重建的模式 进行更新,在破坏文物的同时还丢失了城市特色,可谓得不偿失。 在反复衡量利弊之后,政府选择采取辅城模式进行罗马城市更新, 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谋求发展,跟上时代的脚步。 现代的罗马由老罗马与新罗马构成,两者之间仅一墙之隔,老 罗马保留原有风格,内部是古罗马共和国、帝国、中世纪、文艺复 兴、19 世纪意大利王国时期的建筑和

11、遗址、废墟;新罗马城区主要 为新型商业区以及现代居住区,修建现代楼房,发展商业。在这种 改造模式下,老罗马继续保持其原有历史风貌,发展旅游业,第三 产业,吸引各地游客,新罗马则肩负起与世界接轨,发展商业的责 任。作为辅城,罗马新城在古文化与时代发展潮流中间架起一座桥 梁,实现罗马的平稳转型。 建立辅城模式最大限度的保留了城区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又实 现了古城与时代的接轨,因而广泛应用于古城的有机更新。 2.1.3 局部维修模式 局部维修模式是指保持老城区的城市风貌不变,只对部分区域 进行维修。在保护古城的历史文化遗产方面,局部维修模式同样适 用,但是这种模式更加广泛应用于旧城区域较为分散的城市

12、改造。 也就是说,一个城市的旧城片区不集中,零星分散在城市的各个角 落,夹杂在新城区之间,这种情况下,采用全盘改变模式和建立辅 助新城模式都是不经济的,唯有针对每个片区进行维修才能降低改 造成本。下面以威尼斯为例解析局部维修模式。 威尼斯是著名的水城,主建于离岸 4 公里的海边浅水滩上,平 均水深 1.5 米。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 118 个小岛组成, 并以 177 条水道、401 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威尼斯人都是 事先在水底下的泥土上打下大木桩,木桩一个挨一个,形成地基, 然后铺上木板,最后在木板上修建房屋。这种城市结构决定了威尼 斯进行旧城改造时不能拆迁重修,同时由于面积有

13、限,也不能选择 在旧城旁边建新址,也即全盘改变模式与建立辅城模式都是是不适 用的。在这种特殊的背景下,威尼斯只能选择对老旧建筑进行局部 维修模式老保持城市永远焕发生机。 2.1.4 翻新模式 翻新模式是指保留旧城区的城市风貌以及规划,在保持原本城 市样貌的前提下更换建筑材料,使得城区以旧变新。与局部维修模 式相同,翻新模式也适用于古城更新。古城最珍贵的莫过于历史建 筑所呈现出的古时城市风貌以及所表现的文化气息。但是随着时间 的流逝,古建筑所适用的材料必将有所损坏,为了保存古建筑的外 观,不改变城市原有风貌,政府在进行城市更新时通常就会采用翻 新模式,用外表相同的新材料替换已经损坏的旧材料,解决

14、存在的 安全隐患问题。目前许多历史文化古迹,诸如故宫、寺庙等,都是 采用翻新模式来实现更新。但是,与局部维修保持城市大体风貌不 同的是,翻新模式完全复制城市原来的样貌,翻新模式追求的是与 旧建筑的绝对一致。下面以日本的城市更新为例说明翻新模式。 日本建筑多以树木为建筑材料,极易腐朽,因而日本长期面临 旧城改造的问题。日本是东方国家,因而十分注重传统文化的保护, 尤其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这种思想直接导致了日本在进行旧城改 造时不愿破会城区原有的风貌,新修建的建筑大多沿用老建筑的设 计。在这种旧城改造模式下,城市建筑的质量得到了保证,有效减 少了危房的产生率,同时还保护了传统文化。 2.2 西方传

15、统旧城改造模式的优缺点 2.2.1 全盘改变模式的优缺点 全盘改变模式的特点是一切归零,全部重造,能够对旧城进行 彻底整改,彻底解决旧城中存在的顽固问题。在旧城区中存在无法 解决的难题的情况下,提供最简单方便的解决办法,根除难题。前 文所提及的德国城市汉诺威在二战中被摧毁了三分之二,想要修复 旧城区完全不可行,在这种情况下,最直接简便的方法便是全盘改 变。其次,全盘改变模式提供了重新规划城市的可能。不管是重新 规划城市布局还是重新设计城市建筑风格,全盘改变模式都能实现。 汉诺威重建后,新的城市风貌冲散了二战留下的阴霾,使德国人民 燃起新的生活希望,整个城市经历浴火重生之后焕发出新的生机, 呈现

16、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但是,全盘改变模式会将一切历史文化摧毁,历史文化遗产难 以保存,城市文化匮乏。按照这种模式改造后的城区虽然外表新颖, 但是没有自身特色,缺乏文化凝聚力。 2.2.2 建立辅城模式的优缺点 建立辅城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在不破坏旧城区的情况下对城市 进行有机更新,实现城区的现代化发展。这种模式对于保护文化古 城历史文化遗产有着重要意义,能够在保护文化的同时进行商业开 发。另一方面,辅城模式能保证旧城区平稳改造,满足各类人群的 不同发展要求 保守型人群留在旧城区继续原有的生活模式,创 新型人群在新区谋求发展。建立辅城模式创造性的将保守与创新结 合在了一起,对于新时期旧城改造具有十分

17、重要的其实作用。 而改造成本高则是建立辅城模式的一个短板。建立辅城的成本 仅次于修建新城,需要充足的土地资源支撑。想要选择辅城模式, 首先必须考虑旧城周围是否有充足的土地资源修建辅城区,其次还 要考量政府是否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撑辅城的修建。最后,政 府在确定方案时还应该对辅城发展做出合理规划,制定衔接旧城区 与辅城的长远发展计划。 2.2.3 局部维修模式的优缺点 局部维修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小范围内的旧城改造。针对具体问 题采取不同方案,灵活性强,且改造成本较低,操作性强。这种模 式应用的典型代表是城中村改造。一个城市中存在的城中村数量并 不多并且大多分散,城中村虽然对城市总体发展的影响微乎

18、其微, 但是它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城市面貌,对于这种零星分布地区的改造, 只能进行局部维修,单独治理。 局部维修模式的不足之处在于由于改造对象过于分散,改造时 统一规划的难度加大,对改造者总揽全局的能力要求较高。如果每 个改造点各自发展,漫无目的的改造,难以达到通过改造促进城市 经济发展的效果。只有从全局出发,将各个点连接起来规划改造, 才能带动城市的发展。 2.2.4 翻新模式 翻新模式的意义在于完全复制原有的风貌,保留旧建筑的所有 特点,因此它的优点在于保留了原汁原味的历史文化风貌,对于古 建筑,古街区的更新有重要的价值。诸如寺庙、古镇等改造时,通 常仅仅采取翻新方式对原建筑进行翻新,不修建新

19、型建筑。 一成不变也就意味着不会创新,翻新模式的一大弊端就在于缺 乏新意,城市建筑永远停留在某一时代上,与社会不断发展的潮流 是存在一定矛盾的。如果长期实行翻新模式,那么一个城市必定会 失去核心竞争力 创新能力。从人类社会长远发展来看,翻新模 式对城市发展是有害的。 2.3 中国传统改造模式 与西方悠久的工业文化不同,中国由于政权的腐败,起步很晚, 城市化建设进程相较于西方国家也慢了很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 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脚步加快,对旧城区进行改造的需求也 随之产生。 在中国经济建设初有成效时,国民由于封闭的太久,急欲与发 达国家靠拢,直接表现就是不断修建高楼大厦,美其名曰“现代化

20、建设” 。盲目修建高楼大厦的必然结果就是无数的历史文化建筑被强 行拆除,文化遗产未受到有效的保护。这就是中国传统改造模式 “大拆大建” 。 二十世纪末到二十一世纪初,中国城市经济飞速增长,而与之 不对称的老旧城市形态严重制约了城市的发展,在这样的时代背景 下中国城市掀起了一股改造旧城的热潮。之所以产生“大拆大建” 的改造模式,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从客观上来看,长期封闭的中国的建 筑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潮流了,要想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旧 城区改造是要迈出的第一步。在当时,中国城市形态老化要进 行城市改造,必须大面积拆迁,大幅度修建新型建筑。因此, “大迁大建”在

21、当时是一种符合基本国情,可实施性强的改造 方案。 (2) 中国人的追新心理。虽然客观上“大拆大建”是顺应时代发展 潮流的改造方式,但人们的主观影响也不容忽视。改革开放后, 长时间与世隔绝,脱离世界发展潮流的中国得以重新接触世界, 尤其是经过工业革命后飞速发展的西方国家严重刺激着中国人 的神经。面对各种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中国人深刻的感受到了 自己的落后,这就使得他们更加迫切的想要跟上时代的脚步, 而最快速的方法便是从物质方面改变,因而引进了大批的外国 事物。从某种角度来看,拆除旧建筑,修建高楼大厦,使得城 市风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会产生一种中国已经与西方 发达国家同步的心理错觉,获得心理满

22、足感。 (1) 官员急功近利,追求政绩。处于发展阶段的中国,发展经济是 当时国家建设的主要任务,一个官员的政绩如何大部分取决于 是否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增长。而一个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表现 就是城市建设。如果一个城市经济发展的好,那么城市现代化 程度必然高,高楼大厦比比皆是。因此,部分官员在对城市进 行建设时首先考虑的不是如何使城市又快又好的发展,而是如 何尽快改造城市老旧的面貌,修建富有时尚气息的现代化大都 市。这种建设思想直接导致了“大拆大建”改造方式的盛行。 2.4 中国传统改造模式的问题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的快速更新,中国传统的“大迁 大建”改造模式已经不适用于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城市建设

23、。 “大拆大 建”的粗放改造模式与现代资源的短缺形成了鲜明的矛盾。 具体来说,这种模式存在如下几种问题: 2.4.1 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首先,大面积的拆迁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废料,这些废料只有极 少数能够回收利用,剩余的则都变成了建筑垃圾。而在中国,垃圾 的处理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垃圾回收还处于非常低级的 阶段,大量垃圾得不到重复利用。 因此,大面积拆迁产生的建筑垃圾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据统计,仅是首都北京每年就会产生高达 400 万吨的垃圾,如果按 5 米的高度堆放,1 万吨建筑垃圾会占地 2 亩,那么 400 万吨建筑垃 圾每年会占地 800 亩。仇保兴,住建部副部长在第六届国

24、际绿色建 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说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 每年 20 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 40%的水泥和钢材, 而只能持续 25-30 年。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 30%40%。据对砖混结构、全现浇结构和框架结构等建筑的施工材 料损耗的粗略统计,在每万平米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仅建筑垃圾就 会产生 500600 吨;而每万平方米拆除的旧建筑,将产生 700012000 吨建筑垃圾而中国每年拆毁的老建筑占建筑总量的 40%。从这些触摸惊心的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 “大拆大建”的中国 传统改造模式对中国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更严重的是,建筑垃 圾不同于普通生

25、活垃圾能够被环境自行消化吸收,诸如混凝土之类 的不可回收垃圾的最终处理方式便是堆积在土地上。 其次,大面积拆除旧建筑时会产生大量的烟尘,这些烟尘悬浮 在城市空气中,造成空气污染。据统计,空气污染带来的烟尘和其 他有害化学物质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杀死 300 万人。烟尘含量太重 的空气会引起人类呼吸道疾病,哮喘病人在这种空气中会发病甚至 危及生命。 再次,大面积拆迁这种粗放的拆迁模式没有对改造区域进行一 个很好的划分,仅仅是笼统的划分出要拆迁的面积,这样无疑增大 了改造的成本,以及新建时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对 国家财产的一种浪费。现代社会为节省资源,通常会采取精耕细作 的经营模式,经费

26、预算精确到每一块建筑材料,而“大拆大建”模 式规划笼统模糊,将很多涵盖在改造区域内但是并拆除重建必要的 建筑一并拆除掉,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浪费国家财产。中国 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进行城区改造时应该杜绝好大喜功, 浪费资源的情况,倡导清廉节俭之风,争取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社 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 2.4.2 破坏文化遗产 “大迁大建”模式一味的追求新建筑、新风貌,忽略了对具有 历史文化价值的古老建筑的保护。 “旧城是城市记忆保持最完整的地 区,又是房地产开发激烈争夺的地段,有些地方为了追求经济效益, 拆除历史街区,拓宽传统道路,兴建高层建筑,使文化遗产及其周 围环境遭到伤害。 ”国家

27、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如是说。在中国城市进程 中,某些地方在遇到保护遗产与城市建设的矛盾时,没有从保护城 市风貌,传承城市古老文化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仅仅从改造后生活 便利,城市外貌新颖的角度出发,将城市建设放在第一位。 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西方元素不断涌入中国,国民竞相追新逐 异,大道房屋建设,小到生活用品,无一不追捧所谓的“外国进口” 。 以近年来新农村建设为例,农民们热衷于修建二楼小洋房,这样的 房屋固然看上去新鲜靓丽,但是原有的特色民居却面临着消失的危 险。当走进全国各个村落,看见的都是千篇一律的西式小洋房时, 中国人何以自处?而在城市建设中,对文化遗产破坏最为常见的现 象即为拆除民俗街区,将具

28、有特色的地方民居全部改建为高楼大厦, 发展成为商业街区。 2.4.3 强行拆迁情况严重,侵害了人们群众的利益 “大拆大建”模式中强拆强建的问题很严重,在中国城市早 期建设中, “以人为本”的思想尚未被普及,政府在决策上拥有绝对 的权威,忽略了保护人民群众利益,听取群众意愿。暴力拆迁不仅 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利益,严重时可能引起社会动荡不安,激起社会 矛盾。 7.31 天津强拆事件爆发后,曾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09 年 7 月 31 日,天津市宁河县芦台步行街业主张学成投资数千万元打 造的商业,在 8 小时之内被一群暴徒抢劫一空,所有设备及室内外 装饰被毁坏,步行街上的卫生设施垃圾箱、商品暖气片

29、、锅炉烟囱、 毛地毯、各种钢材等所有物资均被卷走,至今查无下落。张学成曾 经上诉,举报反映了天津市宁河县人民政府、宁河县土地整理中心、 宁河县拆迁办强行霸占其由国家合法出让的土地和强行哄抢其私有 财产的事件,但是最终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在这起事件中,政府 没有很好的保护人民群众的利益,扮演了强盗的角色。近年来,随 着人民维权意识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将目光投注到自身权益维护 上,注重自身权益的保障,拒绝暴力拆迁。 2.4.4 社会性缺失、社会交往节点断裂 人是“社会人” ,社会属性是人最根本的属性,在拆迁前,长 期生活在一起的居民之间有深厚的情谊,邻里之间感情深厚,社区 氛围浓重。大面积的拆迁就

30、面临着大量居民的安置问题,往往将所 有居民全部安置到一个社区里是不现实的。因此,安置时常常会对 居民实行分批安置,大量的社区就会解体,居民必须重新适应新的 环境。而对于平房区的居民来说,改造后面临着住进楼房的境况, 原有的生活模式遭受到冲击。拆迁后居民的分批安置,往往会导致 熟悉的邻里各奔东西,人们的社会交往节点断裂。 3.成都北改的模式和路径 3.1“北改”探索居民自治改造新模式 -以以金牛区曹家巷片区为例 3.1.1 曹家巷改造背景 曹家巷位于成都市一环以内,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西集团四 川省建筑公司和成都市建筑公司在这里修建了一批职工宿舍,多位 苏式筒子楼或平房,曹家巷也由此得名“工人村

31、” ,危旧房屋涉及土 地面积 117 亩,居民 3542 户,共计 14000 余人。该片区位于北门一 环路以内,毗邻府青路、马鞍路,在地理位置上属于成都中心城区, 但这一区域呈现给世人的却是与其地理位置极不相称的面貌。这里 房屋质量本就极差,其结构除了外墙为砖墙外,里面的隔断墙大部 分均由木片、竹片和三合土组成,随着时间的流逝,尤其是五一二 大地震以后,房屋因建筑年久风化、地下排水系统建设不完善等原 因,该片区多数建筑已属危旧房屋。 曹家巷不仅存在房屋安全隐患,居住条件也十分恶劣。三家人使用 一个公用厨房,整栋楼里没有厕所,洗菜、洗澡靠一个小小的水池, 一家人挤在不到 30 平米的小房间内,

32、没有单独的房间,只能用布帘 子隔开。小区电线线路老化,居民又私自搭牵,极易发生短路引起 火灾。 此外,排污管道堵塞,污水随处可见,小区治安环境差等一系列问 题都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曹家巷位于成都市一环路,优越的地理位置有着极大的开发潜力, 但长期以来一直没有进行拆迁改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1)面积小、居民多,安置成本相对较高 曹家巷片区虽然涉及土地面积 117 亩,但居民多,人均占有面 积小,在改造开发时面临着大额的拆迁补偿,安置成本较高,使得 想要开发的企业望而却步。 (2)居民利益诉求不同 曹家巷片区居民存在三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在此处租住房屋的 居民,大多为外来务工者,此

33、处位于一环内却房价低廉,降低了他 们的生活成本,所以即使条件相对较差,他们也不希望拆迁改造; 二是曹家巷的老居民,他们迫切希望政府改造,改善居住环境;三 是已经搬出曹家巷在外面居住,但曹家巷依然持有房屋的居民,大 多将原有的房屋出租,改造与否与自身利益无太大关联,因此持中 立态度。 此次金牛区政府借着北改的东风,高度重视曹家巷片区的改造,将 曹家巷改造定为 金牛区北改第一改,在周围未来三年内将曹家巷片区一、二街坊华 丽变身,打造成为集写字楼、商业综合体、社区医院、幼儿园、菜 市场、生态绿地为一体的优美和谐社区 3.1.2 曹家巷片区改造方案 “自治改造”全新模式 金牛区政府在拟定曹家巷片区改造

34、方案时,一方面顾及到人民 群众意愿,另一方面协调居民内部复杂的利益关系,开始探索一种 创新社会管理、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模式 居民自治改造,充分 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发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推进“阳光改造” 工程。 “自治改造”不同于以往的政府征收拆迁、企业拆迁、旧城 拆迁以及模拟拆迁等,这种改造以改善当地城市环境、居民居住条 件、生活质量为目的,发挥群众主体作用,由群众自己来宣传、推 动、实施改造。改造的决策、改造的方案、改造后的规划,由当地 群众集体来决定,改造的宣传发动、改造过程的民主监督也由当地 群众来实施。 实施程序 第一步:广泛发动群众推荐候选人,民主投票组建片区危旧房 自治改造委员会;

35、 第二步:自治改造委员会成员逐一入户,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 调查; 第三步:自治改造委员会根据群众意见,委托项目公司制定片 区危旧房改造规划设计方案和返迁安置方案,报请省、市相关部门 批准; 第四步:自治改造委员会就经省、市相关部门批准的规划设计 方案和返迁安置方案逐户征求住户意愿,待全体住户 100%同意并签 订协议后,正式组织搬迁并委托项目公司实施危旧房改造; 第五步:新居建成后由自治改造委员会组织住户返迁新居。 曹家巷将由居民自主选出 13 名居民代表组建居民自治改造委员会, 由自治改造委员会开展宣传发动和摸底调查;华西集团和金牛区政 府将成立项目公司,依据自治改造委员会委托,制定片区危旧

36、房改 造规划设计方案和返迁安置方案,报请省、市相关部门批准;自治 改造委员会就经省、市相关部门批准的规划设计方案和返迁安置方 案逐户征求住户意愿,待全体住户 100%同意后,正式组织搬迁并委 托项目公司实施危旧房改造;新居建成后由自治改造委员会组织住 户返迁新居。 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自治改造”模式十分受片区居 民的欢迎,居民积极主动进行相关宣传,选取自治委员,建立自治 委员会。在曹家巷片区,我们随机抽取 150 名群众做调查,发现对 “自治改造”模式的拥护率达 95%以上,绝大多数中低收入者也积 极拥护改造政策。 受访者年龄及态度分布表 表-1 年龄段 频次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支持

37、“自治改造”率 10-20 12 8 8 8 20-30 14 9.3 17.3 8 30-40 40 26.7 44 24 40-50 39 26 70 25.1 50-60 21 14 84 14 60-70 24 16 100 16 总计 150 100 95.1 从以上数据不难看出。曹家巷片区居住人群年龄普遍偏大, 尤其以中年人居多,但是实行“自治改造”模式后,给予了群众极 大的参与感,群众也积极支持改造工程,这充分体现了“阳光改造” 这一特点。 受访者月收入及态度分布表 表-2 月收入 频次 百分比 累计百分比 支持“自治改造” 率 1500 以下 7 4.7 4.7 3.9 150

38、0-2000 13 8.7 13.4 6.9 2000-2500 20 13.3 26.7 12.2 2500-3000 74 49.3 76 48.1 3000-3500 24 16 92 16 3500 以上 12 8 100 8 总计 150 100 92.9 分析表中数据,我们发现,该片区以中等收入水平人群为主, 少数低收入者为孤寡老人或残疾人,中高收入者的自持率明显高于 低收入者,这是因为低收入者担心曹家巷拆迁后自己要负担更高的 房租,而曹家巷菜式拆迁,成都市内菜价最便宜的菜市场消失,在 无形中增加了生活消费水平,加大了生活压力,其中一部分以卖菜 为职业的居民也将失去生活来源。对此,

39、金牛区政府积极寻找对策, 将菜贩转移到附近菜市场,避免菜贩为此失业,对低收入者也尽力 扶助,提供低保等,保障最低生活水平。 作为成都“北改”工程第一个改造项目,曹家巷一、二街坊危 旧房(棚户区)片区自治改造,是“北改”的一个缩影,然而它又 不只是“北改”的一个缩影。 “我们记录曹家巷拆迁,是因为曹 家巷在全国都具有样本价值。这种样本价值的核心在于,政府在旧 城改造过程中,指导居民自主成立自改委,这种基层民主的模式和 社会管理创新的模式,在全国都是一种创新。 ”这是央视的理由, “曹家巷代表了国家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旧城改造的一个缩影。 ”央视 的理由,就是成都的答案 “北改”经验,提供了一个中国大

40、城 市依托基层民主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有序推进旧城改造的鲜活标本。 3.2 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城市化道路 2012 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 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 ”城镇化,被中央新 一届领导集体定为未来中国经济新增长点及最大潜在内需之源。 但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城镇化,而是更重视质量和可持续性的 “新型城镇化” 。因为世界各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以及我国城市化 进程中的经验教训,让我们意识到:传统城镇化所导致的城市二元 结构,正在成为城市化进程中一个巨大的痼疾所在。我们必须寻找 新的道路。 3.2.1 破除拉美陷阱,成都北改直面中国城市化痼疾 不久

41、前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高度重视城镇化质量问题,强调要 汲取“拉美陷阱”的教训,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 健康发展” ,并特别提出了“加快改变城市二元结构”的重大命题。 何谓“拉美陷阱”?其实就是一方面拥有着较高的城市化率, 另一方面却陷入更为棘手的城市危机之中,这在巴西第二大城市里 约热内卢有着惊人的呈现:600 万人里就有 250 多座贫民窟 高楼大厦与大量棚户区分立城市两端,贫富分化现象严重。而“拉 美陷阱”的实质,就是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出现了城市二元结构。 类似的城市二元结构之痼,在中国城市已经显出端倪。这几年, 我国城市化发展很快,已进入到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期。可与

42、此同时,一些城市的内部二元结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一方面,各 种现代化设施逐步完善,娱乐休闲日渐丰富,人均收入水平大幅提 升,中高收入群体人数倍增;另一方面,仍存在为数不少的低收入 者,他们的生活条件、薪酬福利远不及城市平均水平。这二者生存 状况的巨大差距,繁华的城市中心区与简陋的城中村、棚户区并存, 在城市内部形成明显反差。 成都概莫能外。以央视聚集 9 月记录的曹家巷为例,其身处一环 以内、临近锦江,周边高楼大厦林立、业态也较为成熟,但却由于 种种原因,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步伐,在北改拆迁前, “棚户区”三字, 已成为当地居民生命中的深深烙印。而这样的烙印,在城北比比皆 是,城北人民深受其苦。

43、城市二元阻碍了城市的更好发展。于是,着力破解城市内部二 元结构难题,由传统城镇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便成了中国城市发 展到今天,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成都北改,正是以极大的勇气和魄力,将这一堪称中国城市化 顽疾的现实问题提到了切实解决的日程上。而这样的勇气和魄力的 动力,则来源于民生所需、民心所向、民意所归,因为它“不仅必 要、而且重要、更是紧要,北城群众已经为之等待多年、热议多年、 期盼多年,确实让人有一种坐不住的紧迫感、等不得的责任感” 。 为民生而动,成都北改,将正视城市发展中长期被忽略的发展 洼地,直面旧城改造中积蓄发酵的各种矛盾,不畏触动城市痼疾所 必然会遭遇的巨大阻碍 3.2.

44、2 城市均衡发展,成都北改以发展回馈民生 成都北城,地处中心城区。中心,顾名思义,理论上应该是全 市经济最发达、城市化水平最高的核心之所在。 但北部区域却很不“中心”:长期以来,是所有中心城区中变 化最小、发展最薄弱、建成区形象最差、交通最拥堵、社会治安形 势最复杂、城区面貌反差最大的区域,也是市民反映最强烈的区域。 紧转 02 版 不过,城北区域的“中心”地位又实在不可小觑:那里非但一 直地处成德绵经济带核心区域,具有火车北站等门户节点,密布着 各大主要的交通枢纽及网点,那里更是传统商贸业集聚地,几乎云 集了全市绝大多数的传统专业市场,辐射中国西部 遗憾的是,城北现有的状况和城北实有的中心地

45、位极不匹配,更 与其他中心城区的发展形成极不均衡的态势。 但均衡发展,又一直是所有发展手段最终想要达到的理想目标。 在成都,城南、城西、城东都分别率先发展起来,且已呈现出现代 化国际化的风貌,惟有北城,被远远抛在后面,被累及的不仅有城 北经济发展,更有生于斯长于斯、或者创业于斯奋斗于斯的广大城 北居住者,他们都为这个城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同时也无比地 盼望着能与这个城市共享繁荣与进步。 所以,北改,作为成都当下最大规模的民生工程,它改的是城, 但最终造福的却是民。通过对落后区域的升级改造,改变旧有区域 发展不均衡的格局,更作为顺应成都市民热切期盼的民生大计,将 改善一百多万城北居民生活环境,

46、乃至提高一千多万成都市民生活 品质。 3.2.3 破除二元结构,健康城镇化的新规划 北改改什么?怎么改?改成什么样?这是方向性问题,也是一 个道路选择的问题。 2012 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 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 镇化道路。会议特别强调,高度重视城镇化质量问题,强调要汲取 “拉美陷阱”的教训, “因势利导、趋利避害,积极引导城镇化健康 发展” ,并特别提出了“加快改变城市二元结构”的重大命题。 2013 年初成都市委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新型城镇化应当是 有质量、有效益、可持续的健康城镇化。 什么是健康的新型城镇化。城镇化是我

47、国发展的一个大战略, 但它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 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 变。放在“城市二元结构”这个新的发展命题上来说,就是要实现 “城中村”向中心城区的并轨和融合。 成都北改正是破除城市二元结构的桎梏,消除拉美陷阱,迈向 健康城镇化的践行。而这些,早在成都北改规划之初就已经做足了工 夫。新型城镇化讲究“趋利避害” , “趋利”就是要充分激发城镇化 带来的投资拉动和消费潜力,通过城镇化促进解决城乡二元结构; “避害”就是要避免滋生城市病、避免片面城镇化、空心城镇化, 避免城镇化导致新的城市二元结构。 北改所选择的新型城镇化

48、道路,关键的就是紧扣“以人为本” 这个核心,突出产业支撑,统筹兼顾多元化的人居需求,坚持走产 城一体、 “四态合一”的城镇发展道路,力求宜业宜商宜居。 大量北改片区的商业形态需要借助这次北改完成“宜业”升级: “一中心、两高地”中,国际现代商贸中心将推动传统商贸向现代 商贸提档升级,打造“国际现代商贸强区” 。科技研发商务高地将依 托西南交大等高校,铁二院、铁路局等“铁”字号企业、华西集团 等大型企业,以火车北站、猛追湾、高科北区等为空间载体,集聚 发展科技商务产业。多元文化创意高地将依托生态绿楔(熊猫基地、 银杏园、安靖湖)以及昭觉寺、华侨城等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休 闲旅游产业,依托东郊记忆等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大量北改片区的人们生活需要借助这次北改收获一个“宜居” 的所在,那是一个交通畅通、产业提升、生态优化、文化立城、形 态美化和配套完善的所在. 3.3 北改之“多元改造”路径 -从成华企业自改热潮透视 在“北改”过程中注重多元改造,积极鼓励和支持社会多方参与, 借力发展 这一思路一直贯穿于北城改造启动至今的一年间。去 年 4 月 29 日,成华区率先在深圳召开“北改”项目专题推介会,推 出 29 个“北改”土地项目;去年 7 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