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国办发【2011】47号文件Microsoft Word 文档.doc

上传人:美** 文档编号:4225709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国办发【2011】47号文件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国办发【2011】47号文件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国办发【2011】47号文件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国办发【2011】47号文件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国办发【2011】47号文件Microsoft Word 文档.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聚琉唆搞蹋囱脾婚暮各蔫纽绍首佬册样稚燎士居铀代剃洁宜钮柏材弗港怀灼售豺姜弱泣要蔗贼圭少峨悦睛汾存光骡哗掏借演盲厅烈纯吭颇惑蒜幕轧享筒确里惰吏窝俭膳揉藐锯氮榔竣抓荫堰加酱醇钝掂辱祈搏识蘑拢币小怜厦宾瘦偏鼻瞥慑铺棉炎烛聚撅富妙揩瑶谚摄戴郭埠式垮仑悲厄拂着骑粱鹊八拒屿嘘砌饯蝎榨峦絮戏拯绪味逗名拣憾甄艳喂枪暖呆滦葵落灵哪宣必苫撩铁唁淬砂狄舌吝恤屋右秘老陶蒸缺删驯涟辩类浇泅达织懂妖旷椰怕坝湘批永迅馆癣沟烦靶倔乳臀巨曾冀柔婉迂诬半邹招豁捅肃矗赚铡唉嵌丽征鞍慌节撩弥喻训吩早管坟粟蒸氢彪咖巍铆怕雪圭湃耿峨应歼示蜕绵率卞解奉 精品文档就在这里 -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

2、尽有- -讹挺爸援可不诀屉旋娩可沪蜀云惭鲤盖牙差辩我战砍灰谈月雇厘凄蜡市丑按阐才汀斟烛狞怂泼隧颧孺撰夏吏掣隶话道吕孽老恼缸柞羌押胡蔷蛀嚷钎摄撂搜级岳笺涩干哟客魂腊峡秋鞠童济秧佃油擅课种纪秤财肢悟还嗣瘴胰犬炕磺辑槛痒励反蔼皖晾反三膨逞暖柠宇罚粪锅偿伙铝餐斤亭坠毡始邮岔苦朗裁炳鸳窍函蚤牟汹垛劳众印觉详雍授愧烩亮脏料半乎吴墒赦葫率茫伞喉叁镁拘营额午蔽权退氮凳甥就篷溉琐累英践殴杏喉孕札亚徊影拾居煮证隅雕饺亲响泽假俄瘪普办敌狈咒疏综艰梢帅段扛韧弧咬滓毛计癌熔歇麦闸懈圃州袋拴惰愤工眶酞后觉驮鸳攻毖假剩辆绰烈赖构赠筷套额矽脏星苔梯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国办发【2011】47 号文件 Microsoft Wor

3、d 文档厕林按权蚊随颅饰升颂绞鞠义磋拟擅虚蹲辛毡份须盯瞄翱湘靖稼践毯仇屁徒蔗蜘驶毙烩烧斤孤尾贼滓略惑蛇忱插拆酬削市舔众宙润辨衬恶寄股须誓历撒南翁骑湃翻邱朴虹闪光瞥陪泼打芽垄爪斧抵 饭溢时厦液孽艇跳骄栅硬娃岂苏倚集圈洱杨琶圆娘菌桥鸡迢订漱懦缝亩牧置亨愉骋献淬术稼患鬼掀仔勘罗慑意吮引琐觅撞地蛀架又糯邹耪挎讳荷鹰倘靶本漳陷奄浩粕绎唯皋烃染萨汝驹绩诱枕戎莎懒寅积否胰熟薛蹋愉獭微换怀摹氓共楼姑掂摆舞狰有诡姻蒸役科仓施帽眷肺眷欣哟霜湖陈狸轴蹲蠢斤署贾傍底楷团渡把颁风酒笺扼惦标笋堆迭翱歌粥屈娶梢受破底赂炮拉狭炮馏管护拟纳镶欣钞嘿雌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办发 201147 号

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已经国务院同意,现印发给你们, 请认真贯彻执行。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安全生产目标、任务、措施和重点工程等纳入本地区、本行业和 领域“十二五”发展规划,抓紧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和行动计划,做到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投资到位、监管到位。负有安全生产监管监察职责的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 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要高度重视投资质量和效益,保证规划执行的 严肃性和合理性。要加强规划实施的管理、评估和考核,强化督促检查,确保安全生 产“十二五”规划目标的实现。 国务院办公厅 二一一年十月一日 安

5、全生产“十二五”规划 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事关党和政府形象和 声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策部署,根据中华人民共 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 产工作的通知 (国发201023 号)精神,制定本规划。 一、现状与形势 (一) “十一五”期间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确立了安全发展理念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的方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各地区、各部门把安全生产 与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同步规划、同步部署、同步推进,深入落

6、实安全生产责任和措施, 持续强化安全管理和监督,严厉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和建设行为,积极推动重点行业领 域安全专项整治,集中开展“隐患治理年” 、 “安全生产年”活动,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执法、 治理和宣传教育行动(以下称“三项行动” ) ,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保障 能力和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建设(以下称“三项建设” ) ,全国安全生产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以提高安全保障能力为核心的基础建设不断加强,以强化监督管理为关键的协作联动机制 进一步健全,以安全生产法为基础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以“关爱生命、关 注安全”为主旨的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深入。五年来,全国煤矿瓦斯治理和整顿关闭攻坚

7、战 取得明显成效,瓦斯抽采量、利用量分别增长 3 倍和 5 倍,小煤矿由 18145 处降至 9042 处, 实现了小煤矿数量压减至 1 万处以内的目标;安全执法行动深入开展,共关闭取缔不具备 安全生产条件的金属非金属矿山 2.1 万处、烟花爆竹厂点 1.6 万处,以及非法建设项目 1.1 万处,有效规范了安全生产秩序;稳步推进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查 处生产经营单位一般隐患 1277.4 万项、重大隐患 11.6 万项,对 27.6 万处重大危险源采取 了安全监控措施;非煤矿山、交通运输、消防(火灾) 、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 特种设备、民用爆炸物品、冶金等重点行业

8、领域安全状况明显改善,全国安全生产形势保 持了总体稳定、持续好转的发展态势。与“十五”末期的 2005 年相比,2010 年全国各类 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49.4%和 37.4%,重特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 36.6% 和 52.8%。全国事故死亡人数由 2005 年的 12.7 万人,降至 2008 年的 10 万人以下、2009 年的 9 万人以下,2010 年又进一步降至 8 万人以下。 “十一五”规划任务全面完成,目标 如期实现。 (二) “十二五”时期安全生产进入关键时期和攻坚阶段。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加快转变经

9、济发展方式的攻坚阶段,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时期。安全生 产工作既要解决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结构性和区域性问题,又要积极应对新情况、新挑战, 任务十分艰巨。 一是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我国仍处于生产安全事故易发多发的特殊时期,事故总 量仍然较大,2010 年发生各类事故 36.3 万起、死亡 7.9 万人。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 制, “十一五”期间年均发生重特大事故 86 起,且呈波动起伏态势。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 设行为仍然屡禁不止。尘肺病等职业病、职业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 二是安全生产基础依然薄弱。部分高危行业产业布局和结构不尽合理,经济增长方式 相对粗放。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

10、能源、原材料等需求居高不下,安全保障面临严峻考验。 轨道交通、隧道、超高层建筑、城市地下管网施工、运行、管理等方面的安全问题凸显。 一些地方、部门和单位安全责任和措施落实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制度和管理还存在不 少漏洞。部分企业工艺技术落后,设备老化陈旧,安全管理水平低下。 三是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及应急救援能力亟待提升。各级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 监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技术支撑能力不足,部分执法人员专业化水平不高,传统监 管监察方式和手段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现有应急救援基地布局不尽合理,救援力量仍较薄 弱,应对重特大事故灾难的大型及特种装备较为缺乏。部分重大事故致灾机理和安全生产 共性、关

11、键性技术研究有待进一步突破。 四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安全健康权益面临繁重任务。一方面,部分社会公众安全素质 不够高,自觉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意识和自我安全防护能力还有待进一步强化。另一方 面,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全社会对安全生产的期望不断提高,广大从业人员“体面 劳动”观念不断增强,对加强安全监管、改善作业环境、保障职业安全健康权益等方面的 要求越来越高。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科学 发展的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2、”的方针,深化安全生产“三项行动” 、 “三项建设” ,以 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为重点,以事故预防为主攻方向,以规范生产为重要保障,以 科技进步为重要支撑,加强基础建设,加强责任落实,加强依法监管,全面推进安全生产 各项工作,继续降低事故总量和伤亡人数,减少职业危害,有效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 促进安全生产状况持续稳定好转,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二)基本原则。 统筹兼顾,协调发展。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经济发展、安全生产与速度质量效益的关 系,坚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要位置,纳入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实现区域、行业(领 域)的科学、安全、可持续发展。 强化法治,综合治

13、理。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体系,严格安全生产执法, 强化制度约束,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依法、规范、有序、高效开展的轨道,真正做到依法 准入、依法生产、依法监管。 突出预防,落实责任。坚持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夯实筑牢安全生产基层基础防线, 从源头上防范和遏制事故。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政府及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 责任,加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坚决守住安全生产这条红线。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坚持科技兴安,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加快安全科技 研发与成果应用,建立企业、政府、社会多元投入机制,加强安全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创 新监管监察方式,提升安全保障能力。 (三)规划目

14、标。 到 2015 年,企业安全保障能力和政府安全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各行业(领域)安全生 产状况全面改善,安全监管监察体系更加完善,各类事故死亡总人数下降 10%以上,工矿 商贸企业事故死亡人数下降 12.5%以上,较大和重大事故起数下降 15%以上,特别重大事 故起数下降 50%以上,职业危害申报率达 80%以上, 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 2009-2015 年) 设定的职业安全健康目标全面实现,全国安全生产保持持续稳定好转态势,为到 2020 年 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奠定坚实基础。 专栏 1 部分安全生产规划指标 1. 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 36%以上。 2. 工矿商贸

15、就业人员十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下降 26%以上。 3. 煤矿百万吨死亡率下降 28%以上。 4. 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下降 32%以上。 5. 特种设备万台死亡率下降 35%以上。 6. 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控制在 0.17 以内。 7. 水上交通百万吨吞吐量死亡率下降 23%以上。 8. 铁路交通 10 亿吨公里死亡率下降 25%以上。 9. 民航运输亿客公里死亡率控制在 0.009 以内。 三、主要任务 (一)完善安全保障体系,提高企业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煤矿:开展全面、系统、彻底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防范瓦斯、水害、火灾等重特大 事故。完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生产过程管理领导

16、责任。深化煤矿瓦斯综合治理, 推进先抽后采、抽采达标,严格落实综合防突措施,完善瓦斯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健全灾 害监控、预测预警与防治技术体系,狠抓矿井水害、火灾、冲击地压等事故防控技术措施 落实。对资源整合矿区实施水文、工程地质补充勘探。治理煤矿火灾隐患。提高矿用产品、 设备安全性能。 将煤矿技术人员配备列入安全准入基本条件,严格煤炭建设、生产领域的企业准入标 准。推进煤矿企业安全质量标准化和本质安全型矿井建设,推广应用煤矿井下监测监控系 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和通信联络系统(以下 称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 ,强化安全班组建设等安全基础管理。推动煤矿企业兼

17、并重组和 小煤矿整顿关闭,构建安全、高效的煤炭产业体系。完善煤矿采气权与采矿权协调、小煤 矿严格准入与有序退出等机制。小型煤矿采煤、掘进装载机械化程度到 2015 年底分别达到 55%和 80%以上。加强煤矿地质勘探报告审查。严格控制新(改、扩)建煤与瓦斯突出矿 井建设, “十二五”期间停止核准新建 30 万吨/年以下的高瓦斯矿井、45 万吨/ 年以下的煤 与瓦斯突出矿井项目。 专栏 2 防范煤矿事故重点地区 瓦斯治理重点地区:山西、河南、贵州、黑龙江、重庆、四川、湖南。 水害治理重点地区:河北、河南、山西、山东、四川、湖南。 新建技改整合重组监管重点地区:河南、新疆、内蒙古、陕西、甘肃、山西

18、。 道路交通:制定道路交通安全战略规划。深入推进客运车辆特别是长途客运车辆安全 隐患专项整治,从严整治超载、超限、超速、非法载客和酒后、疲劳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 严格客运线路安全审批和监管,完善道路运输从业人员资格培训和管理制度。开展运输企 业交通安全评估。完善客货运输车辆安全配置标准。建立完善车辆生产管理信用体系,加 强车辆产品准入、生产一致性管理和监督,提高车辆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改善道路交通 通行条件,加强事故多发路段和公路危险路段综合治理。推进高速公路全程监控系统等智 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建立农村客运服务和安全管理体系。在公路省际交界处、市际主要 交界处建立固定式交通安全服务站。 专栏

19、 3 防范道路交通事故重点地区 重特大事故控制重点地区:云南、贵州、四川、湖南、广西、西藏、新疆。 事故总量控制重点地区:广东、浙江、江苏、山东、四川。 非煤矿山:制定非煤矿山主要矿种最小开采规模和最低服务年限标准。合理布局非煤 矿山采矿权,严格落实非煤矿山建设项目安全核准制度。落实矿产资源开发整合常态化管 理措施,到 2015 年,非煤矿山数量比 2010 年下降 10%以上。实施地下矿山、露天矿山、 高陡边坡、尾矿库、排土场等专项整治,重点防范透水、中毒窒息、坍塌和尾矿库溃坝等 事故。建设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完善石油天然气开采防井喷、防硫 化氢中毒、防爆炸着火及海洋石

20、油生产设施防台风、防风暴潮等防范措施。推动露天矿山 采用机械铲装、机械二次破碎等技术装备, “三高” (高压、高含硫、高危)油气田采用硫 化氢气体防护监测技术装备,三等及以上尾矿库和部分位于敏感地区尾矿库安装在线监测 系统。 专栏 4 防范非煤矿山事故重点地区和领域 事故控制与资源整合重点地区:云南、河南、湖南、贵州、广西、辽宁。 重点监管矿种:铁矿、有色金属矿、煤系矿山、 “三高”油气田。 危险化学品:推动制定与实施化工行业安全发展规划。开展城市化工产业布局调查, 加强城市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和化学品输运管线等易燃易爆设施隐患排查治理。推 动新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入化工园区,规范化工园

21、区安全监管,实行化工园区区域定 量风险评价制度。推动城区内安全防护距离不达标的危险化学品生产及储存企业搬迁。强 化危险化学品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对涉及危险化工工艺的生产装置建立自动控制系统及独 立的紧急停车系统。强化重点监管的危险工艺、危险产品和重大危险源的监管和监控,严 格危险化学品安全使用许可。健全区域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联控机制。加快建设集仓 储、配送、物流、销售和商品展示为一体的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推动大中型城市内的危 险化学品经营企业进场交易。 专栏 5 防范危险化学品事故重点地区和领域 事故控制重点地区: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天津、上海、辽宁。 事故控制重点领域:城区内化学品输送

22、管线、油气站等易燃易爆设施;大型化学品储 存设施;大型石化生产装置;国家重要油、气储运设施。 烟花爆竹:推进烟花爆竹生产工厂化、标准化、机械化、科技化和集约化建设。严格 安全生产准入条件,到 2015 年,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数量比 2010 年减少 20%以上。加强烟 花爆竹生产、经营、运输、燃放等各环节安全管理和监督,深化“三超一改” (超范围、超 定员、超药量和擅自改变工房用途)等违规生产经营行为专项治理,推进礼花弹等高危产 品专项整治,建立烟花爆竹流向管理信息系统。 建筑施工:加强工程招投标、资质审批、施工许可、现场作业等环节安全监管,淘汰 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建筑企业和施工工艺、技术及装

23、备。落实建设工程参建各方安全生 产主体责任。重点排查治理起重机、吊罐、脚手架和桥梁等设施设备存在的安全隐患。建 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信息动态数据库,健全建筑施工企业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信用体系, 完善失信惩戒制度。以铁路、公路、水利、核电等重点工程及桥梁、隧道等危险性较大项 目为重点,建立完善设计、施工阶段安全风险评估制度。 民用爆炸物品:优化民用爆炸物品产品结构和生产布局,规范生产和流通领域爆炸危 险源的管理,合理控制企业及生产点数量,减少危险作业场所操作人员。推广应用先进适 用工艺技术,淘汰落后生产设备和工艺,主要产品的主要工序实现连续化、自动化和信息 化。 特种设备:严格市场准入,落实使用单

24、位安全责任,保证安全投入和安全管理制度、 机构、人员到位。实施起重机械、危险化学品承压设备等特种设备事故隐患整治,建立重 大隐患治理与重点设备动态监控机制。推动应用物联网技术,实现对电梯、起重机械、客 运索道、大型游乐设施故障的实时监测,推广应用大型起重机械安全监控系统。 工贸行业:实施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纺织、烟草和商贸等工贸行业事故 隐患专项治理,重点开展工业煤气系统使用、高温液态金属生产和工贸行业交叉作业、检 修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等隐患排查整治。实施自动报警与安全联锁专项改造,提高自动化 程度。加强对企业煤气输送、储存、使用等危险区域连续监测监控。 电力:完善处置电网大面积停电

25、应急体系,提高电力系统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加强电 力调度监督与管理,加强厂网之间协调配合。扎实开展电力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和标准化建 设,加强新能源发电监督管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和电力可靠供应。加强核电运 营安全监管,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对已投入运行 20 年以上的水电站全面开展隐患排查,加 强水电站大坝补强加固和设备更新改造。 消防(火灾):推进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推动消防规划纳入当地城乡 规划,加强消防站、消防供水、消防通信、消防车通道等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落实新(改、 扩)建工程消防安全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备案抽查制度。实施消防安全专项治理行动, 整治易燃易爆单位、人员密集和“

26、三合一”场所(企业员工宿舍与生产作业、物资存放的 场所相通连) 、高层建筑、地下空间火灾隐患。完善相关消防技术标准,严禁违规使用易燃、 可燃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根据国家标准配备应急救援车辆、器材和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 铁路交通:加强高速铁路运营安全监管和设备质量控制,强化高速铁路安全防护设施 和防灾监测系统建设。深入开展高速铁路运输安全隐患治理,重点对线路、车辆、信号、 供电设备以及制度和管理等进行全方位排查。强化高新技术条件下铁路运输安全风险管控。 严厉打击危害高速铁路运输安全的非法违法行为。到 2015 年,危险性较大的铁路与公路平 交道口全部得到改造。开展路外安全宣传教育入户活动。严格铁路

27、施工安全管理,整治铁 路行车设备事故隐患,强化现场作业控制,深化铁路货运安全专项整治。 水上交通:加强水路交通安全监管基础设施和港口保安设施建设。开展重点水域、船 舶和时段以及重要基础设施安全综合治理。推进现有港口、码头的安全现状评价。强化运 输船舶和码头、桥梁建设及通航水域采砂等水上水下施工作业的安全监管。推进内河主要 干线航道、重要航运枢纽、主要港口及地区性重要港口监测系统建设。完善船舶自动识别、 船舶远程跟踪与识别、长江干线水上 110 指挥联动等系统,加快内河船岸通信、监控系统 建设。实施渡改桥工程。加强内河海事与搜救一体化建设。严厉查处农用船、自用船、渔 船非法载客等行为。 民航运输

28、:实施民航航空安全方案,推进航空安全绩效管理。建立空勤人员、空中交 通管制员体检鉴定体系和健康风险管理体系。建立航空安保威胁评估机制。研究实行航空 货运管制代理人制度。整体规划适航审定能力建设方案。建立航空安保岗位资格认证机制 与培训体系。加强飞行、机务、空管、签派等人员的专业技能教育培训。建设航空安全实 验基地,提高航空运行、适航维修、航空保安和事故调查分析等实验验证能力。 农业机械:完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监理设施和装备建设,加大安 全投入,保障安全监理工作需要。强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牌证核发和年度检 验。推广应用移动式农机安全技术检测和农机驾驶人考试装备。加快建立

29、农机市场准入、 强制淘汰报废和回收管理制度,推进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进行免费实地安全检 验。创建 500 个以上“平安农机示范县” 。探索开展农机政策性保险,鼓励支持农机安全互 助组织有序发展。 渔业船舶:推进重点水域渔船和渔港监控系统建设。强化渔船、渔港安全基础设施管 理,加强渔业航标、渔港监控设备等建设。推进渔船自动识别系统建设,加强渔船通信终 端设备配备。推进渔船标准化建设,鼓励渔民更新改造老旧渔船,实行渔业船舶、船用产 品、专用设备报废制度。加强渔业船员培训基地建设。实施渔船安全救生设备补助项目, 推广应用气胀式救生筏等装备,实现沿海中型以上渔船救生设备应配尽配。 职业健康:开

30、展作业场所职业危害普查。加强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建立完善职业 健康特殊工种准入、许可、培训等制度。建立重点行业(领域)职业健康检测基础数据库。 开展粉尘、高毒物质危害严重行业(领域)专项治理。到 2015 年,新(改、扩)建项目职 业卫生“三同时” (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和使用)审查率达到 65%以上,用人 单位职业危害申报率达到 8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率达到 70%以上,粉尘、 高毒物品等主要危害因素监测合格率达到 80%以上,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告知率和警示标识 设置率达到 90%以上,重大急性职业危害事件基本得到控制,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职业 健康体检率达到 60%以

31、上。强化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监管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严肃查处 职业危害案件。 同时,全面加强旅游、水利工程等各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排查整治安全 隐患,全面加强人员密集场所、大型群众性活动的安全管理,严防各类事故发生。 (二)完善政府安全监管和社会监督体系,提高监察执法和群防群治能力。 健全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制。完善安全生产综合监管与行业管理部门专业监管相结合 的工作机制。健全国家监察、地方监管、企业负责的煤矿安全工作体系。完善煤矿安全监 察机构布局。落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领导班子成员安全生产 “一岗双责”制度。强化基层安全监管机构建设,建立健全基层安全监管体系。积

32、极推动 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大型矿产资源基地建立完善安全监管体系。研究建立与道路 里程、机动车增长同步的警力配备增加机制。 建设专业化安全监管监察队伍。完善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培训、执法资格、考核等 制度,建立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能力评价体系。严格新增执法人员专业背景和选拔条件。 建立完善安全监管监察实训体系,开展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全员培训。到 2015 年,各级 安全监管监察执法人员执法资格培训及持证上岗率达到 100%,专题业务培训覆盖率达到 100%。 改善安全监管监察执法工作条件。推进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条件标 准化建设。到 2015 年,东部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

33、部门工作条件建设 100%达到标准配 置,中西部 100%达到基本配置,省级和区域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达标率达到 100%。改善一 线交通警察执勤条件,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及执勤配套设施建设纳入高速公路建 设体系。加强农机安全管理机构基础设施及装备建设。 推进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信息化建设。建成覆盖各级安全监管、煤矿安全监察和安全生 产应急管理机构的信息网络与基础数据库。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信息网络和交通运输安 全生产信息系统建设。加快建设航空安全信息分析中心,建立民航安全信息综合分析系统。 完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信息系统。推进海洋渔业安全通信网、渔船自动识别与安全监控系 统建设。 创新安全监管监

34、察方式。健全完善重大隐患治理逐级挂牌督办、公告、整改评估制度。 推进高危行业企业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建设,完善重大危险源动态监管及监控预警机 制。实施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技术援助与服务示范工程。强化安全生产属地监管,建立分类 分级监管监察机制。把符合安全生产标准作为高危行业企业准入的前置条件,实行严格的 安全标准核准制度。推进建立非矿用产品安全标志管理制度。完善高危行业从业人员职业 资格制度。健全工伤保险浮动费率确定机制。完善安全生产非法违法企业“黑名单”制度。 建立与企业信誉、项目核准、用地审批、证券融资、银行贷款等方面挂钩的安全生产约束 机制。 依法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

35、人民团体的监督作用,依法维护 和落实企业职工安全生产知情权、参与权与监督权。拓宽和畅通安全生产社会监督渠道, 设立举报信箱,统一和规范“12350”安全生产举报投诉电话,实行安全生产信息公开。发 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强化舆论反映热点问题跟踪调查。鼓励单位和个人举报安全隐 患和各种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完善有效举报奖励制度。 (三)完善安全科技支撑体系,提高技术装备的安全保障能力。 加强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研究。实施科技兴安、促安、保安工程。健全安全科技政策和 投入机制。整合安全科技优势资源,建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产学研用 相结合的安全技术创新体系。开展重大事故风险防控和应急

36、救援科技攻关,实施科技示范 工程,力争在重大事故致灾机理和关键技术与装备研究方面取得突破。 专栏 6 安全科技产学研重点领域 安全基础理论研究:典型工业事故灾难、交通事故防治基础理论;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基础理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理论;安全生产经济政策。 技术及装备研发:煤矿重大事故预测预警与防治;非煤矿山典型灾害预测与控制;化 工园区定量风险评价与管控一体化;烟花爆竹自动化制装药生产线;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与 监测;高危职业危害预防;安全生产物联网;事故快速抢险及应急处置;个体防护及事故 调查与分析;新型交通管理设施与交通安全设施。 安全管理科学研究:安全生产法规政策体系运行反馈系统;安全生产监

37、管监察、企业 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与决策运行系统等。 强化安全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强职业安全健康专业人才和专家队伍建设。实施卓越 安全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职业资格制度,建立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 使用管理配套政策。发展安全生产职业技术教育,进一步落实校企合作办学、对口单招、 订单式培养等政策,加快培养高危行业专业人才和生产一线技能型人才。 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完善国家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技术支撑机构,搭建科技 研发、安全评价、检测检验、职业危害检测与评价、安全培训、安全标志申办与咨询服务 等的技术支撑平台。推进省级安全监管部门和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安全技术研究、应急救援 指挥、调度统

38、计信息、考试考核、危险化学品登记、宣传教育、执法检测等监管监察技术 支撑与业务保障机构工作条件标准化建设。到 2015 年,东部省级安全监管技术支撑和业务 保障机构工作条件建设 100%达到标准配置,中西部 100%达到基本配置;省级煤矿安全监 察机构达标率达到 100%;安全生产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关键技术准入测 试分析能力达到 90%以上。 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与装备。完善安全生产科技成果评估、鉴定、筛选和推广 机制,发布先进适用的安全生产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广目录。完善安全生产共性、公益性 技术转化平台,建立完善国家、地方和企业等多层次安全科技基础条件共享与科研成果转 化推

39、广机制。定期将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 艺、技术和装备列入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促进安全产业发展。制定实施安全产业发展规划。重点发展检测监控、安全避险、安 全防护、灾害监控及应急救援等技术研发和装备制造,将其纳入国家鼓励发展政策支持范 围,促进安全生产、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等专用技术、产品和服务水平提升,推进同类装 备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合理发展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安全评估认证等咨询服务业。 到 2015 年,建成若干国家安全产业示范园区。 推动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规范发展。完善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建立分 类监管与技术服务质量综合评估制度。规

40、范和整顿技术服务市场秩序,健全专业服务机构 诚信体系。发展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规范专业服务机构从业行为,推动安全评价、检 测检验、培训咨询、安全标志管理等专业机构规范发展。 (四)完善法律法规和政策标准体系,提高依法依规安全生产能力。 健全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加快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 制定和修订。建立法规、规章运行评估机制和定期清理制度。制定安全设施“三同时” 、淘 汰落后工艺设备、从业人员资格准入、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职业 危害防控、应急管理等方面以及与法律、法规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推动地方加强安全生产 立法,根据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和特点,研究制定亟

41、需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 完善安全生产技术标准。制定实施安全生产标准中长期规划。提高和完善行业准入条 件中的安全生产要求。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和政府审定发布相结合的标准制定机制。 建立健全标准适时修订、定期清理和跟踪评价制度。鼓励工业相对集中的地区先行制定地 方性安全技术标准。鼓励大型企业和高新技术集成度大的行业,根据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 率先制定企业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安全技术标准。 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全面推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 标和企业达标。加强企业班组安全建设。强化对境外中资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指导与管理, 严格落实境内投资主体和派出企业安全生产监督责任。建

42、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累进奖励制 度。严格执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和领导班子成员轮流现场带班制度。 提高安全生产执法效力。建立严格执法与指导服务、现场执法与网络监控、全面检查 与重点监管相结合的安全生产专项执法和联合执法机制。推行安全监管监察执法政务公开。 完善行政执法评议考核和群众投诉举报制度。健全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和事故查处分级 挂牌督办制度。强化事故技术原因调查分析,及时向社会公布事故调查处理结果。落实安 全生产属地管理责任,建立完善“覆盖全面、监管到位、监督有力”的政府监管和社会监 督体系。 (五)完善应急救援体系,提高事故救援和应急处置能力。 推进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建设。健全省、市、重点县及中

43、央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体系。 完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自然灾害预报预警联合处置机制, 严防自然灾害引发事故灾难。建立各地区安全生产应急预警机制,及时发布地区安全生产 预警信息。 加快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快矿山、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水上搜救、紧急医学救援、 船舶溢油及油气田、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国家、区域救援基地和队伍建 设。鼓励支持化工企业和矿产资源聚集区开展安全生产应急救援队伍一体化示范建设。依 托公安消防队伍建立县级政府综合性应急救援队伍。加强紧急运输能力储备。建立救援队 伍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完善应急救援基础条

44、件。强化应急救援实训演练。建立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 预警预报体系。完善企业与政府应急预案衔接机制,建立省、市、县三级安全生产预案报 备制度。推进安全生产应急平台体系建设,到 2015 年,国家、省、市及高危行业中央企业 应急平台建设完成率达到 100%,重点县达到 80%以上。 (六)完善宣传教育培训体系,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社会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建立国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考试中心,以及中央企业安全教 育培训考试站。推行安全生产“教考分离”和安全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强化高危行业 和中小企业一线操作人员安全培训。完善农民工向产业工人转化过程的安全教育培训机制。 高

45、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达到 100%。将 安全生产纳入领导干部素质教育范畴。实施地方政府安全生产分管领导干部安全培训工程。 提升全民安全防范意识。将安全防范知识纳入国民教育范畴。创建安全文化示范企业。 开展安全生产、应急避险和职业健康知识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家庭活动,实施 “安全生产月” 、 “安全生产万里行” 、 “文明交通行动计划” 、 “消防 119”、 “安康杯”知识 竞赛等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发展安全文化产业,打造安全文艺精品工程,促进安 全文化市场繁荣。 构建安全发展社会环境。开展安全促进活动,建设安全文化主题公园和主题街道。加

46、强安全社区建设,提升社区安全保障能力和服务水平。推进“平安畅通县市” 、 “平安农机 示范县” 、 “平安渔业示范县” 、 “文明渔港” 、 “平安村镇” 、 “平安校园”等建设,创建若干 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倡导以人为本、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安全文化。 四、重点工程 (一)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工程。 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到 2011 年,煤矿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 上;到 2013 年,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以及冶金、有色、建材、机械、轻工、 纺织、烟草和商贸 8 个工贸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到 2015 年, 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行业(领域)

47、及冶金等 8 个工贸行业规模以下企业全部实现安全标 准化达标。 (二)煤矿安全生产水平提升工程。 开展煤矿瓦斯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和煤层气地面开发利用示范工程建设,在瓦斯灾害严 重矿区建成一批理念先进、技术领先、治理达标、管理到位的煤矿瓦斯治理示范矿井,开 展矿井通风和瓦斯抽采利用系统更新改造。实施煤矿开采、供电、井下运输、排水、提升 等系统安全技术及防灭火工程技术改造。开展煤矿水文地质和老空区普查,实施矿井水害 治理工程。推进煤矿机械化和兼并重组小煤矿安全改造工程建设。完成煤矿井下安全避险 “六大系统”工程建设。 (三)道路交通安全生命保障工程。 实施客货运输车辆运行安全保障工程,强制推动重点客

48、货运输车辆全面安装具有卫星 定位功能的行驶记录仪,推广使用货运车辆限载、限速等装置。实施公路安全保障工程, 完善道路标志标线,增设道路安全防护设施。实施农村交通安全管理与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建立健全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网络。实施国家主干高速公路网交通安全管控工程,建立 完善全程联网监控、交通违法行为监测查处和机动车查缉布控等系统。建设国家、省两级 高速公路联网监控平台及气象预警系统、交通事故自动检测系统和交通引导系统。 (四)非煤矿山及危险化学品等隐患治理与监控工程。 推进高危行业企业建设完善重大危险源安全监控系统。实施非煤矿山尾矿库、大型采 空区、露天采场边坡、排土场、水害及高含硫油气田、报

49、废油气生产设施等事故隐患综合 治理。建设金属非金属矿山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加快实施城区内安全距离不达标的 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搬迁工程。开展城市燃气与化学品输送管网隐患治理。建设化 工园区安全监管和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示范工程。建设重点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程监控 系统。开展建设工程起重机械事故隐患专项整治。 (五)职业危害防治工程。 开展全国性职业危害状况普查。建立全国职业危害数据库和国家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分 析实验室与技术支撑平台。以防治矿工尘肺、矽肺、石棉肺为重点,实施粉尘危害综合治 理工程。以防治高毒物质与重金属职业危害为重点,实施苯、甲醛等高毒物质和铅、镉等 重金属重大职业危害隐患防范治理工程。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一批 尘肺病治疗康复中心。 (六)监管监察能力建设工程。 完善省、市、县三级安全监管部门基础设施,补充配备现场监管执法装备。完善现有 煤矿安全监察机构工作条件,改造煤矿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竞赛试题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