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 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译文: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沉船的旁边正有千帆驶过,病树的前头却是万木争春。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怀美酒振奋精神。2、这首诗的作者是 (刘禹锡);标题中的“乐天”是指诗人 (白居易)。3、本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既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豁达的情怀。4、本首诗前后两部
2、分内容所体现的感情基调有何不同?本诗前半部分的感情基调是凄凉伤感。后转化为积极乐观(或慷慨激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1、这首诗的首联写出了诗人怎样的遭遇?诗人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2、开头两句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这两句意思是写作者自己被贬谪到巴山楚水这些荒凉的地区,二十三年就如同弃置在道旁一样。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闻笛赋: (2)烂柯人: “闻笛赋”表达了作者怀念故友以及对亲朋逝去的伤感。“烂柯人”表达了作者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惆怅感
3、叹。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1、这首诗虽含忧伤,但更见豁达。请结合颈联诗句,作简要分析。“沉舟”、“病树”是诗人自喻,饱含感慨身世、惆怅忧伤之情;但他对未来并不失望,坚信“沉舟侧畔”,必然有“千帆”竞渡,“病树前头”,终究会“万木”争春,表现出诗人豁达豪迈的胸襟。2、这首诗是古代酬赠诗中的佳品,其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发挥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说“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画面。(画面应紧扣“千帆竞发”和“万木争春”)波涛滚滚的大江之上,沉没的船只旁边,有成千上万的船只扬帆竞发;大自然中,枯死的树木前头有千千万万棵树木竞相争春,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
4、。3、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为人所称赞。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蕴含的哲理两个角度,说一说你的理解。(3分)答:(1)思想感情:。(2)哲理:。思想感情:虽身经危难却不消极气馁,而是保持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和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哲理:1、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社会在前进,前景无限美好。2、痛苦、困难、挫折、失意都是暂时的,理想、光明、胜利就在前头。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1、“今日听君歌一曲, 暂凭杯酒长精神”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风貌? “长精神”,向友人表明态度,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以此结束全诗,不仅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精神,也给友人以鼓舞,收到
5、语已尽而情未了的艺术效果。 二、赤壁 唐 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1、译文断戟沉没泥沙中,岁月流逝并没有锈蚀掉它;自己拿来磨洗,认出是赤壁之战所用。 假使当年东风不给周瑜的火攻计方便;大乔小乔就要被曹操锁闭在铜雀台中。2、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哪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咏史诗;特点: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3、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借前朝往事的咏叹,反映了作者生不逢时、抑郁不得志的思想感情。(答怀才不遇,有志不得伸等也可)4、本诗开头为什么从“折戟”写起,这样写有何作用
6、?由“折戟”写起,引发后文对历史的咏叹。 为后文的议论做铺垫。5、这是一首与三国的故事有关的诗,东风指火烧赤壁事,诗中的“周郎”是指周瑜6、“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试说说这两句的深刻含义)。“东风”指火烧赤壁之事,但如果不是东风给了周瑜以方便,取得胜利的就可能是曹操,二乔将被关进铜雀台中了,历史将要重写。这两句诗以小见大,以形象化的语方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抒发了作者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7、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东吴的命
7、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8、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何?杜牧其实是借赤壁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三、过零丁洋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译文我由于刻苦熟读一种经书,通过科举考试,被朝廷选拔入仕做官。 在频繁的抗元战斗中已度过四年。 大宋国势危亡如风中柳絮。 我一生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根,时起时沉。 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
8、依然惶恐, 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自古以来谁能永远不死呢? 死后我也要留下这颗赤诚的心用来光照史册。1、文天祥是南宋朝的爱国诗人,过零丁洋的体载是七言律诗。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儒家经典)2、诗歌首联回忆了 和 诗人一生中两件重要的事情。寒窗苦读,进入仕途;峰烟四起,艰苦抗元。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1、诗中第二联,运用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 , 以“雨打萍”比喻自己 (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的浮萍,漂泊无依)2、用你自己的
9、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的浮萍)3、赏析“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用了比喻、对偶的修辞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了起来。以“风飘絮”比喻破碎的国家如风中飘散的柳絮,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的浮萍,飘泊无依。表达了作者国破家亡的悲哀之情。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1、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诗的颈联,诗人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 和 ,地名与处境融合在一起,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形势的险恶;境况
10、的危苦)2、体会“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里面“惶恐”和“零丁”的妙用。答:诗歌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一指地名,二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作者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表明了作者深处险境时惶恐的心情和孤苦伶仃境遇。3、有人认为作为英雄人物的文天祥,在诗中感慨“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显得消极悲观,你是否同意?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3分)不同意。诗人的惶恐、零丁是当时所处环境的真实体现,但作者并未因此而消沉、退缩,而是呐喊出“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壮语,震烁古今。4、诗中以“风飘絮”、“雨打萍”的形象比喻,抒写了 的悲
11、哀。借 和 两个地名,暗示了形势的险恶和作者境况的危苦。(国破家亡 惶恐滩 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上作简要分析。答: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作者以死明志舍生取义的决心、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和为祖国为正义事业勇于献身的英雄气概。2、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
12、们民族的英雄气慨。13、文天祥拒绝降元“留取丹心照汗青”,是个有骨气的人,你能举出类似的事例吗?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14、你还能写出哪些透着铮铮骨气的名句?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四、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
13、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译文: 宋神宗熙宁九年的八月十五,欢畅饮酒直至天亮, 醉醺醺的,写下这首词,同时(借此)表达对弟弟子由的思念。明月什么时候有呢?(我)端着酒杯问苍天。不知道天上的神仙世界里,今晚是哪一年。我想借助风回到天上去,又担心空中的楼宇太高,受不了那里的清寒,起身舞蹈让影子随舞,在天上哪里比得上在人间好。(月色)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挂在窗户上,照着不
14、能入睡的人儿。(月儿)对人们不应有怨恨,为何总是在人们分离时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时候,月有阴晴圆缺的变化,这种事自古就难圆满。只希望人人年年平安,相隔千里能共同享受美好的月光。2、文中说的“子由”是词人的弟弟苏辙,他和苏轼、苏洵共称文坛“三苏”。“婵娟”在诗中指 月亮。3、“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 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4、找出水调歌头中蕴涵人生哲理的句子并说说其含义。“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三句为安慰的语气,将人世的聚合离散看作如明月的阴晴圆缺,非人力所能左右。既然月有圆缺,人有离合,自古皆然,那是没有什么可悲伤的了。惟有兄弟俩彼此珍
15、重,在远别时光里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5、这首词虽有感伤情调,但词人的豁达胸襟也处处可见,请写出一两个原句证明: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月有阴晴圆缺。6、找出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这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 表达美好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只希望两人平平安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表达了作者对远方亲人和对自己的美好祝愿。 五、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译文华山的众多山峰在这里汇聚,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好一条潼关险路
16、。遥望古都长安,心绪无限沉郁。令人伤心的是途中所见的秦汉宫殿遗址,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还受苦。二、词语解释踌躇心里不安的样子。这里表示心情不愉快。三、内容理解1、这首散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作者对祖国河山的热爱,对统治阶级残暴贪欲的痛恨和对劳动大众所受苦难的同情。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聚”和“怒”写得生动形象,请加以赏析。答: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写出潼关的雄伟和险要。“聚”化静为动,表现了山恋的众多和动感,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怒”将黄河人格化,赋予了人的情感和意志,写出黄河的奔腾澎湃,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
17、的悲愤之情。3、曲子开头描写潼关的地势,作用是什么?(此曲写景对咏史有什么作用)文章的开头写出了潼关地势的险要,为作者在潼关路上望西都而引发历史兴亡的感慨:潼关无论多么险要,历代王朝仍然难逃灭亡的命运,老百姓在朝代兴亡都会受苦受难。这正是为下文作者抒发感情奠定了基础。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表现了作者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的思想感情。在作者看来: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的生活。封建王朝兴时,必大兴土木,剥削压迫百姓,百姓受苦;而亡时,老百姓因战祸流离失所,百姓更遭殃!5、本文的主旨句是?此句妙在何处?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句发出了沉痛的慨叹,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这个结尾开拓和深化了曲子的思想主题,含意深刻丰富,较强感染力。6、诗人是为“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而“伤心”吗?不是,由“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可知是为古往今来的老百姓伤心。隐含对百姓的同情,对封建统治者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