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二轮复习试卷.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30587 上传时间:2019-10-06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二轮复习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高三二轮复习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高三二轮复习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高三二轮复习试卷.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高三二轮复习试卷.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套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下图是“某地地下水水位(虚线)和地面沉降(实线)的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1对该地地下水水位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地下水水位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下降B从水位变化看,虚线代表的是承压水水位C该地地下水水位变化和地面沉降始终呈正相关D该地地下水水位下降主要与该地地表水缺乏有关2当地面沉降超过100毫米时,这时的地下水水位称为警戒水位。该地警戒水位和出现的时间大概是 A20米;1983年 B30米;1985年C40米;1989年 D20米;1990年解析第1题:该地地下水水位在2

2、0世纪90年代后期地下水位有上升趋势,A错;在20世纪90年代后期,地下水水位变化与地面沉降不呈正相关,所以C错;该地地下水水位最初埋藏深度只有几米深,之后地面在下沉,地下水水位虽然降低,但与地面之间的距离并不太远,即埋藏深度较浅,因此该地地下水水位下降应该是由于地表水缺乏,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可能为潜水。第2题:此题首先要从地面沉降100毫米处引直线,找到与地面沉降线相交的A点,然后从A点出发,作垂线与横坐标年份相交找到对应的年份为1989年,与地下水水位线相交于一点B,从B点再向左引直线,找到此时地下水水位深度为40米。如下图所示:植被是联结土壤、大气和水分等要素的自然纽带,具有明显

3、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能代表土地覆盖的变化,在全球变化研究中充当“指示器的作用。读“安徽省20002009 年MODIS / NDVI月变化统计图”(NDVI意为植被指数,是遥感图象计算出的参数,用于衡量或监测植被的质量或变化状况,取值一般-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云、水、雪等,对可见光高反射;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回答34题。3关于该植被指数季节变化正确的是A1-5月NDVI上升主要因为冬小麦处于生长阶段B6 月冬小麦和油菜成熟收割导致淮北平原NDVI 骤降C6月出现弱的波谷应为该省北部山区林地植被还处于生长阶段D8月夏收作物达到生长的旺盛期,之后因南部阔叶植被

4、落叶使NDVI骤减4近10年来,该省特别是沿淮淮北地区,植被指数呈上升趋势,下列与植被指数变化趋势正相关的现象是A加大农业生产强度,提高复种指数 B大量种植常绿阔叶林树种C城市化改变土地利用结构 D兴修水利,扩大山塘湖沼面积解析:第3题:随着月份的变化,可以明显地看到,1 月NDVI 是一年中的最小值,从15 月全省NDVI 呈现明显上升趋势,主要 是因为北方冬小麦和油菜处于生长的阶段,而山区的林地树木也抽枝发芽;而进入5 月后,NDVI 达到一个小波峰,由于6 月冬小麦和油菜成熟收割导致淮北平原NDVI 骤降,而省内南部山区林地植被还处于生长阶段,平均后在图2 呈现一个弱的波谷;8 月区域内

5、各种植被均处于生长旺盛阶段,NDVI 达 到一年中最高值;从9 月开始至12 月,全省NDVI 有着明显的下降趋势。第4题:沿淮淮北地区的植被指数的正向趋势系数较大,是由于该地区为农作物种植区,由于生长季的延长,其与近年来该区域内农业生产活动在不断增强有关,如开垦荒地、植树造林、扩大种植业、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等导致NDVI 不断增加。读北半球经纬网示意图,有一飞机于下午2时,以地球自转等角速度,从甲向乙飞行2小时45分钟后,正好在乙地看到日落,据此回答57题。5甲、乙两地的经度差约为A.40 B.41 C.45 D.506飞机旅客经历的昼长是 A.16时45分 B.13时 C.15时 D.12

6、时15分7飞机同时以同样速度从甲向丁飞行3小时30分后正好到达丁,则下列有可能的是A.飞机于丁地日落1小时后落地 B.飞机上的旅客历昼时间比飞机的长C.飞机在丁地日落地正好日落 D.飞机上的旅客历昼时间一定比飞机的短3小时解析:第5题:两地时差为2小时45分钟,故经度差为约41。第6题:到达乙地时,当地时间为19:30,正好日落,则该纬线上日出时间为4:30.所以经历的昼长为144:302:4512:15第7题: 原理是,昼长夜短时,纬度越高昼越长,纬度越低昼越短。第6题中,已经得出纬线1的日出日落地方时,可知昼长夜短;所以纬线2上的昼长应该更短。纬线1上的日落地方时是:19:30,则纬线2上

7、的日落地方时是18:0019:30之间A选项中,求出到达丁地的地方时:14+3:30+2:45=20:15,(2:45的含义是两条经线的地方时的时间差)到达丁地时,已经日落1小时,则日落时间是:19:15,处于18:0019:30这个区间,所以是正确的。C选项说正好日落,而到达丁地的时间是20:15,不处于18:0019:30区间,所以错误。纬度越低昼越短,所以B选项错误的,历昼时间一定要短(速度相同)D不能说一定短3小时。太绝对了。一般说来,地球接收的太阳辐射量受天文因素、大气因素、地形因素和下垫面因素的影响,读“太阳行径轨迹与地形关系示意图”“台湾全岛南向坡、北向坡逐月太阳辐射日累积量均值

8、季节分配图”,回答89题.8就台湾岛而言,影响太阳辐射量的地形因素而言,与仅考虑地球自转公转下太阳辐射量为基准,以下分析正确的是A如考虑海拔因素,太阳辐射量将减小 B如考虑坡面角度因素,太阳辐射量将增加C如考虑坡向因素,太阳辐射量将增加 D如综合各种地形因素,太阳辐射量将减小9以正北坡向为0、正东90、正南180、正西270计算,统计南向坡(方位角135215)与向坡(方位角045;315359)逐月太阳辐射量所得右图中表现的空间分布差异,据图则:A南北坡差异主要受阴阳坡的影响,南坡为阳坡全年大于北坡B南北坡差异主要受地球公转的影响,6、7月份北坡大于南坡C季节差异主要受海拔高度的影响,夏季太

9、阳辐射大于冬季D季节差异主要受海拔、地形和坡向、坡度的综合影响解析:第8题:坡面将增大太阳辐射量;而海拔增高缩短了太阳辐射的空间距离,太阳辐射量将增加;考虑坡向的地形遮蔽作用,太阳辐射量将减小;综合各种地形因素,太阳辐射量将增加。第9题:右图南北坡太阳辐射量的差异主要受天文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高度角、日照时数、日地距离等,整体上南坡大于北坡,但图中显示6、7月南坡太阳辐射量小于北坡,此阶段阴阳坡面发生季节变化,正午太阳在回归线以南山地的正北方向,且此阶段日出至地方时6时、地方时18时至日落太阳方位偏北,是一年中北坡辐射增长的时段,部分山地(回归线以南)北坡为阳坡。2010年12月11日,联合国

10、气候变化大会在墨西哥东部城市坎昆通过了两份重要决议京都议定书附件一缔约方进一步承诺特设工作组决议,以及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决议。 根据资料回答1011题。10对于一些发达国家企图否定京都议定书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的不负责任做法,中国等发展中国家予以坚决反击。发达国家的做法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11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积极履行京都议定书。从2005年开始,国家环保总局以严重违反环保法律法规的名义,叫停了30个投资达1000多亿元的在建项目,掀起了“环保风暴”。 下列对此次“环保风暴”的认识正确的是A彰显了

11、我国政府促进经济发展的决心 B“叫停”了众多的项目和企业,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C体现了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决心 D行为过激,经济发展带来环境污染在所难免解析:第10题:发达国家排放的二氧化碳总量多,发达国家的二氧化碳人均排放量多,发达国家有经济技术能力减排,因此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否则不符合公平性原则。解析:第11题:注意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并不矛盾,暂时看对经济发展速度有影响,长远看有利于经济健康发展。36. (26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材料二:瓦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

12、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材料三: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64E67E70E73E36N阿富汗塔吉克斯坦中国克什米尔图 例山脉河流国界瓦汗走廊200400067E70E64E73E降水量mm南北 (1)简述上图所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14分)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8分) (3)简要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4分)36(26分)(1)总体降水少(3分);分布上表现为东西两侧少,中间多(3分)。地处亚欧大陆内部(2分),受海洋水汽影响少(2分)

13、;中部地区受地形影响(2分),降水较多(2分)(2)该地位于内陆高原,气温低,降水少(2分),植被稀疏(2分);夏季(68月)气温较高,冰雪融水多(2分),草类茂盛,适合放牧(2分)。 (3)地处亚欧板块(1分)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区(1分),地壳活跃(2分)37.(20分)风水学在中国文化中是一门源远流长的学问。其中目的是教导民众,在山河大地之间,挑选一处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并利用此环境,积极奋斗,努力不懈,进而使长居此地的人们健康、平安又兴旺成功。虽然经过时间演化,有迷信成分,但里面却包含着中国古代朴素地理学的思想。材料一:穴居时代的居住风水“未有宫室之时,因“陵穴”掘穴而处之;乃圣王虑之

14、,以为掘穴,则冬可避风寒”。 材料二:殷商时代的居住风水“攻位于汭”(汭:河水内湾环抱处,为凸岸) 甲 丙 丙乙(1)读材料1和图甲,分析穴居时代人们在选择开凿居住洞穴时考虑的自然因素及原因。(6分)(2)根据材料2和图乙、丙,“汭位”对古代取水安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产生的影响及原因。(12分)(3)凹岸在古代风水中称“反弓水”是一文不值的,不适合辟为住宅用地的。但现在我们发现像伦敦、上海等一些港口城市最早往往在凹岸布局,试分析原因。(2 分)37. (20分)(1)光照、热量(向南开口);避冬季偏北风(向南开口);高地(避开洪水、或除湿)(6分)(2)农业:凸岸是沉积岸,有利于泥沙沉积、土

15、壤形成;凸岸天然水面围绕可作防御之用;水流较缓,便于取水。(12分)(3)凹岸流水侵蚀作用强烈,水深,宜建港口。(2分)42. (10分)【自然灾害】冻雨是高空中的冰晶、雪花下降到2 一3 千米的时候,因为周围温度升高融化成低于零度的过冷却水滴,当它接触到低于零度的地面或物体时就会迅速冻结成外表光滑、晶莹透明的冰壳。这种冰壳在气象上又称为“雨淞”或“冰挂”。我国冻雨主要出现在1 一2 月。下图是冻雨形成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 )图中大气气温垂直变化的特点是什么?(2分)( 2 ) 2010 年l2 月中旬至2011年1 月底,长江中下游地区及贵州省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冻雨天气。其冻雨

16、形成的天气系统是什么? ( 2分)( 3 )我国贵州省受冻雨天气危害最大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6 分)42(10分) (1)气温上、下层低,中层高(或中层出现逆温现象)( 2 分)。( 2 )冷锋或者答冷锋与云贵准静止锋(昆明准静止锋)。(2 分) ( 3 )云贵高原海拔高(或地面崎岖),地面气温低(2 分);西南气流带来大量暖湿水汽(2 分);位于云贵准静止锋冷气团一侧(2 分)。第二套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河流阶地是常见的河流地貌之一,是由河流作用形成的沿河分布的阶梯状地形。河流阶地主要由阶地面和阶地斜坡(坡坎

17、)两个形态要素组成(如图)。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造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面。如果这一过程多次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读图,回答回答12题。1.关于构造运动形成阶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下蚀作用为主 B构造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C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 D构造运动的上升期河流首先在上游快速下切形成阶地2.气候变化影响河流的水量和含沙量,从而导致河水对河床产生的作用力不一样,这种因气候变化而形成的阶地称为气候阶地。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流域内植被稀疏,风化

18、强烈,碎屑物质丰富,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流域内植被茂密。则A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B在气候十分寒冷或干旱时期,河流易形成坡坎C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床以下切侵蚀为主D在气候转为温暖湿润时期,河流不易形成阶地解析:第1题:构造运动稳定时,河流以侧蚀和堆积为主,形成阶地面。构造运动上升时,河流以下切为主,形成阶地斜坡(阶地坎) 第2题:温暖湿润期,河流水量增加,下切加剧。读下列一组景观图,完成35题。3.图示地质构造主要是A火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4.形成图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 B侵蚀 C流水 D搬运5.按照时间先后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a-b-c-d B

19、b-c-d-a Cc-d-a-b Dd-a-b-c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岩层发生了断裂错动,为断层。第4题:图中明显有河流的侵蚀、搬运、沉积等作用,B、D答案有可取之处但不够理想第5题:根据河流的发育过程判断。读联合国“中国人口年龄结构的预测”图,观察中国2030年以前014岁、1564岁和65岁及以上三个年龄组人口变动情况,分析回答68题。6.读图可知:少儿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年人口逐步上升劳动年龄人口则先上升后下降劳动年龄人口则先下降后上升少儿人口比重保持稳定A B C D7.劳动力人口的峰值出现在A2010年 B2015年 C2020年 D2030年 8.在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过程中,由于

20、出生率和死亡率下降在时间上具有继起性,从而形成年龄结构变化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分别具有高少年儿童抚养比、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和高老年抚养比的特征,则:A高少年儿童抚养比与“高、高、低模式”对应B高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应处高少年儿童抚养比之前出现C人口自然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和劳动年龄人口先上升后下降两条曲线变化D人口自然增长率先下降后上升和劳动年龄人口先下降后上升两条曲线变化解析:第6题:读图可知:少儿人口比重逐步下降,老年人口逐步上升,而劳动年龄人口则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第7题:劳动年龄人口比例在2015年以前不断上升,此后则处于下降态势。从绝对数量看,劳动年龄人口在2015年左右达到其峰值,

21、为10亿左右,然后会逐渐下降。第8题:三个阶段中首先是死亡率下降,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处于上升期,需要抚养的少儿人口比例相应提高。再经过一个时间差,当婴儿潮一代逐渐长大成人,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例依次上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而生育率下降,人口增长率趋于降低,随后逐渐开始人口老龄化。由此形成三个年龄结构阶段,依次出现人口自然增长率先上升后下降和劳动年龄人口先上升后下降两条曲线变化。可见,人口老龄化不仅表现为老年人口比例的提高,还表现为少儿人口比例的下降,以及劳动年龄人口比例的先上升后下降的动态。“入秋日”是指日均温连续5天小于等于22C时的第一天。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入秋日等时线圈,读图回答911题。9形

22、成K、F两地入秋日时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大气环流 D地形10下列正确描述图中四地秋景的是AK地深绿背景下的大片金黄 BL地登高寻秋景CF地秋色从城市点染到山地 DG地到谷底中寻找秋色11属于图中四地主要的秋收之物产的是AK地玉米 BL地马铃薯CF地柑橘 DG地苹果解析:第9题:由于海拔高度不同,K处入秋比F处早第10题: K地在青藏高原植被稀疏,L地海拔较高,高处秋色腿的早,F地秋色最有特点,G地应该登高寻秋景。第11题:K处不宜农耕, L处海拔较高,适宜喜温凉的马铃薯种植,且生长期短, F处秋季可采摘苹果等水果,没有柑橘 , G处苹果很少,不是主要物产。36. (

23、26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黄河流域水系略图。河流流域界兰州河口郑州内流区材料二 兰州郑州沿线地形剖面图。NWSE5001000海拔m基岩粗粒黄土细粒黄土材料三 黄土高原的形成有“风化残积说”、“水积说”和“风成说”。多数科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那里气候干燥,地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不断破碎成为粗细不等的颗粒,每遇到大风,往往风卷沙尘,遮天蔽日,当大风减弱或遇到秦岭,大行山等高山阻挡时,便降落下来。经过几百万年不断地积累和环境的演变,逐渐形成了黄土高原。(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其干流沿途水量变化大。根据材料一,分析说明兰州以上、河口至郑州、郑州以下等三个干流河段

24、水量变化的特点及原因。(14分)(2)“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但是,黄河有时奔流不到海。黄河断流可能会带来哪些危害?(8分)(3)依据材料二、三为“风成说”提供证据?(4分)36. (26分)(1)自源头至兰州河段,水量逐渐增大(2分);河口至郑州河段,水量增大(2分);郑州以下河段水量减小(2分)。兰州以上河段当地的高山冰雪融水(1分)和山地降水(1分),通过湟水等支流汇入,水量增大;河口至郑州河段随着降水增多,(1分)汾河、渭河等支流流入的水量多,(1分)水量增大。郑州以下河段由于形成地上河,无支流流入,流域面积狭小(2分),且工农业生产大量引用(2分),导致水量减少。(2)下

25、流沿河地区失去主要水源,影响工农业生产及生活;(2分)引起海水倒灌,加重了土壤的盐碱化;(2分)影响地下水水质,河流断流使水生物灭绝,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恶化;(2分)加剧了泥沙淤积,引起河床升高,降低下游的防洪能力。(2分)(3)自NWSE黄土层的厚度减小;(2分)自NWSE黄土的土壤颗粒由粗变细。(2分)37.(20分)读“某国家位置示意图”,以及“甲、乙两城市气候直方图”,回答相关问题:(1)简述图示国家地势特征及其判断依据。(4分) (2)与甲城市对应的气候直方图是 ,其降水量年内分配的特点是 ,形成这一特点的主要原因有: (6分)(3)列表比较甲、乙两城市在气候特征上的异同。(6分)气

26、温降水相同特征 不同特征甲城 乙城 (4)简要说明形成甲、乙两城市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4分)37. (20分) (1) 北高南低(或自北向南倾斜)(2分);根据河流的流向(2分)(2) B(2分) 510月份降水较多(或干湿季明显)(2分) 夏半年来自海洋的西南风带来丰富的水汽,沿岸暖流的加湿作用(2分)气温降水相同特征年平均气温都在20以上(1分)夏半年降水较多(1分)不同特征甲城年较差小(1分)年降水量大,约在2000以上(1分)乙城年较差较大(1分)年降水量较小,在1000左右(1分) (3)(4)距海远近不同(受海洋影响的强弱不同)(4分)42. (10分)【自然灾害】阅读下列材料,

27、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2009年秋季至2010年春季,中国西南部分地区遭遇几十年一遇的严重干旱,西南部分地区如云南中部和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四川南部、广西西北部等地存在重度气象干旱。中央气象台已于2010年2月25日、26日连续两日发布干旱黄色预警。27日,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级应急响应。此次气象干旱具有持续时间长、影响范围广、灾害影响重,南方受旱重于北方,受旱区域非常集中等特点。 材料二 西南部分地区严重气象干旱已对群众生活、农业生产、塘库蓄水、森林防火等造成极大影响。干旱导致云南部分地区出现人畜饮水困难,甘蔗明显减产,冬小麦的减产趋势已成定局。土壤缺墒以及江河塘库蓄水不足对春播以及

28、作物后期生长影响较大。2010年1月以来,云南、贵州、四川火点数明显偏多,较2009年同期偏多5成。(1) 试从干旱产生的原理说处导致云南特大干旱的原因?(2) 西南地区此次干旱表现了哪些特点: (3)干旱的危害及解决措施?42(10分)(1)全球气候变暖,太平洋厄尔尼诺现象加剧;降水持续偏少、气温持续偏高、水汽蒸发量大、雨季提早结束是造成云南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 喀斯特地貌,地表水下渗。(3分)(2)一是降水严重偏少、气温偏高。二是农作物受旱面积大、程度重。三是部分地区人畜饮水困难突出。四是江河来水持续偏枯,水利工程蓄水严重不足。(3分)(3)危害:影响农业生产,尤其是对冬小麦越冬和甘蔗生长

29、极为不利;引发森林火情;第三套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11年1月30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回答12题。 1和长江相比,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一些河流航运价值不高,主要的自然原因是A河流的水量小 B河流的结冰期长 C河道狭窄 D河流落差大、水流急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内河水运优势的是 A不需要线路建设,节约土地和资金 B水运运费低,能降低物流成本C受自然条件影响小,连续性强 D节约能源,运输量大解析:第1题:西伯利亚的河流不利于航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地处较高纬度,气温低结冰期长。第2题:内河水运

30、在下行时可以在主航道行驶,利用水流速度,上行时可以靠近江岸行驶,避免水流影响,故节省能源。但内河水运受地形、天气和气候、河流水系特征和水文特征等自然条件影响很大。下表反映了某地一旗杆不同日期(二分二至日)的日影朝向,读后完成34题。 日期日影朝向日出正午日落A西南正南东南B正西正北正东C正西正北正东D西北正北东北3.该地可能位于A.赤道 B.02326N C.02326S D.2326N6634N4.B日,当该旗杆日影朝正北时,北京时间为B日15:10,则此刻全球属于B日的范围是A.正好为全球的1/2 B.不到全球的1/2 C.大于全球的3/4 D.小于全球的3/4解析:第3题:据表中正午日影

31、朝向三次正北、一次正南可判定此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第4题:地球上日期界线为日界线和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计算可知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为107.5W,自此线向东到日界线(180经线),都属B日范围,故C选项正确。右图中各城市的大气最大降温高度(距地面高度),是连续三年中最强的15次冷空气影响的统计平均值。读图回答56题。5.据右图反映的变化趋势,对下列各地最大降温高度的推断,正确的是 A. 北京小于上海 B. 长沙大于沈阳 C. 黄土高原大于云贵高原 D黄河三角洲小于长江三角洲6.形成图示趋势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 纬度差异,导致获得太阳辐射不同 B. 距冬季风源地远近不同C. 地形的阻挡 D

32、. 不同纬度对流层厚度的不同解析:第5题:很明显较高纬度地区的最大降温高度大,较低纬度最大降温高度小。第6题:我国较高纬度地区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地形阻挡是次要因素。假设某地区是一个均质的平原,只能种植水稻、蔬菜、甘薯和甘蔗四种作物,生产的农业产品全部提供某市场消费。下表是各种作物的生产成本、市场价格、单位运费率及单位面积生产量。请根据这些假设及下表完成79题。 稻米蔬菜甘薯甘蔗市场价格(元/公斤)121842生产成本(元/公斤)61331.5运费率(元/公斤/公里)0.401.000.050.02单位面积产量(千公斤)51212167. 距离市场13千米处,单位面积种植稻米的收

33、益为A0B4000元 C4200元D3840元8蔬菜带和稻米带的界线,距离市场A3千米B5千米 C12.86千米D14.92千米9各作物带的分布,由市场向外依序是A蔬菜稻米甘薯甘蔗B甘薯稻米蔬菜甘蔗C蔬菜甘蔗甘薯稻米D甘蔗甘薯蔬菜稻米解析:第7题:区位收益的公式LR=Y(m-c)-Ytd(LR=区位收益 Y=单位面积生产量 m=单位重量农产品的市场价格、c=单位重量农产品的生产成本、t=单位重量农产品的单位距离运费、d=产地到市场的距离)假设某作物市场价格(m)一定,生产成本(c)相同,则上述公式的意义解代公式LR=Y(m-c)-Ytd13千米蔬菜-稻米4000元甘薯4200元甘蔗3840元因

34、Y的单位为千公斤,故依表求得的区位租均要乘以1000,例如蔬菜在距市场13千米处,单位面积稻米的区位收益为4000元。第8题:求蔬菜带和稻米带的界线,其原理是该地点蔬菜的区位收益等于稻米的区位收益。即 12(18-13)-12 d=3公里稻米与甘薯的分界为 d=12.86公里甘薯与甘蔗的分界为 d=14.92公里甘蔗的最外围即为其耕作界线(25公里),再向外即为空地。第9题:各种作物的竞租曲线应先将各作物 在d=0时的 LR找出来 及 当LR=0 时的d 值找出。如蔬菜的竞租曲线求法如下:若d=0,则LR=Y(m-c)=12(18-13)=60、若LR=0,则 0= Y(m-c)-Ytd=60

35、-12d d=5由上述两点即可画出蔬菜的竞租曲线。d=5,则LR=0,表示蔬菜的耕作界线距市场5公里。列表如下:稻米蔬菜甘薯甘蔗d=0,LR=Y(m-c)3060128LR=0,则 0= Y(m-c)-Ytd1552025由上题计算可知,由市场向外的作物带依序是蔬菜稻米甘薯甘蔗.单位(个)生育率是指一定年龄内每千名育龄妇女所生孩子数。下图是我国各省不同年代生育率分布的盒形图,盒内的分隔线为中位数,线段向上至最大值,向下至最小值。读后回答1011题。10该图说明我国( )A 人口增长率有加快的趋势B 人口总量有减少的趋势C 人口出生率有下降的趋势D 人口生育率的省际差异有增大的趋势11 影响我国

36、生育率变化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化的推进 B 城乡人口迁移C 人口老龄化 D 国家人口政策解析:第10题:明显可以看出生育率下降,则人口增长率下降,但人口增长率仍然为正值,人口总量增加。图中各省人口生育率的省际差异最大值在1975年。第11题: 城市人口生育率较低,但这是次要因素。人口老龄化是生育率下降的结果。计划生育是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36. (2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图示区域东部地区地势特征及判断理由。(4分)(2)比较图中a、b河的水文特征。(6分) (3)指出a、b两河下游地区种植的主要经济作物和粮食作物的名称,分析其分布 的自然原因。(8分) (4)简述a

37、河源地所在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特征。(8分)36. (26分)解析:根据图中经纬网和河流等信息可准确定位:图示区域为南亚西部。通过河流流向等确定地势高低,地势特征描述要点出高低起伏状况;河流的水文特征应结合流量、含沙量、水能蕴藏量、汛期、结冰期等方面回答;a河下游在印度半岛西北部,降水偏少、光照条件较好,适宜种植棉花和小麦,b河下游为印度半岛东北部,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适宜种植水稻和黄麻;自然地理特征描述要突出区域特色,主要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等方面作答。答案:(1)地势大体东北高,西南低(北高南低)。理由:河流由东北向西南注入海洋。(4分)(2)相同点:a、b两河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两河所处

38、纬度较低,都没有结冰期。 不同点:a河流量小,含沙量大;b河流量大,上游水能蕴藏量大。(6分) (3)a河下游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为小麦,经济作物为棉花;b河下游地区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经济作物为黄麻。原因:两河下游地区纬度相差不大,但是a河下游地区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光热充足,利用印度河水灌溉,种植棉花和小麦更适宜;b河下游地区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更适合种植喜水喜热的水稻和黄麻。(8分) (4)a河源地所在地形区为青藏高原。地形:平均海拔4 0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气候:海拔高,气温低,昼夜温差大;降水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地域差异大。水文特征:以冰川融水为主,

39、是许多大河的发源地,多冰川湖泊。植被:以高山草甸为主,垂直分异明显。(8分)37.(20分)阅读下列相关材料,分析回答问题。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每年的8月底到11月初需要大量采摘棉花的季节工,其需求量大约在50万人左右,其中以河南和四川农民工最多。 (1)描述图示中部区域交通线路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影响其形成的区位因素。 (2)该区域成为我国重要的长绒棉生产基地,其最有利的自然区位条件是什么?简要分析摘棉季节工的流动对图示区域和输出区的益处。 (3)T处为我国一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起点,简述该工程对T所在省区经济发展的影响。37. (20分)解析:

40、T处的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是西气东输。(1)呈环状分布在盆地边缘的绿洲上。 地形平坦,水源丰富; 城市及居民多,客货流量大。 (2)夏季光热条件优越,秋季雨水少,有灌溉水源。 对图示区域:缓解了劳动力短缺问题,促进了经济发展; 对输出地区:有利于合理利用农时,增加农民收人。 (3)使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 改善能源生产和利用结构;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 42. (10分)【自然灾害】海啸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当地震发生于海底,因震波的动力而引起海水剧烈的起伏,形成强大的波浪,向前推进,将沿海地带淹没的灾害,称之为海啸。下图为世界某区域图,读下图回答问题。 (1)图中A地和B地受海啸影响较小的是 地,并回答判断的理由。(8分)(2)图中A地区最有可能发生的海洋灾害类型还有 等。(2分)42(10分)(1)A(2分) 地震是引发海啸的主因(2分)由于A地离板块边界比B地远,大的断层带较少(2分),B地位丁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边界,地震发生的频率和破坏度都比较高(2分),故A地震发生的频率和破坏度比B低;或B濒临深海,有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而A地区沿海大陆架宽广,不利于海啸的形成和传播。(答案合理者酌情给分) (2)赤潮、风暴潮等(答出其中1个即可得2分)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