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实施方案为有效预防校园欺凌事件,维护和确保学校的稳定和发 展,保障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根据国务院、省教育厅 和市教育局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活动通知要求,结合 我校实际,制定本方案。 1、 指导思想和目的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通过加强法制教育,严肃校规校纪,规范学生行为,积极主动和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欺凌事件,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保障校园安全、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建设提供良好的环 境。 2、 组织领导学校成立以校长 为组长,副校长 为副组长, 为组员的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指挥、协调和组织我校校园欺凌专项治理和校园欺凌事件
2、的预防和处置工作,协调解决预防和处置工作 中的重要问题,检查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落实情况。3、 安排及要求 本次专项治理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16年4月至7月1、 加强宣传教育。4月份,集中组织全体师生开展以“反 校园欺凌,建平安校园”为主题的专题教育。5至六月份,开展品德、心理健康和安全教育,邀请派出所有关领导门到我校校开展法制教育宣讲,每月组织一场法制宣传现场会,让学生知法懂法。组织教职工集中学习对校园欺凌事件预防和处理的相关政策、措施和方法等。加强校园环境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国旗下讲话、晨会、班会、宣传语、板报、橱窗、显示屏等多种途径广泛宣传,形成“反校园欺凌”震慑力。出一期校
3、园电子屏幕宣传,举行主题班会,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立体化宣传普及,让学生全面了解校园欺凌的相关内容。7月份开展“反校园欺凌”宣传活动月。组织一次以“反校园欺凌”为主题的演讲活动和以“反校园欺凌,善待身边人”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全体学生参与,检验学生接受教育的成果。各班要分别在晨会、班会、思想课时渗透反欺凌教育宣传内容,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提高学生抵御欺凌的自我保护能力,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促进和谐校园形成与发展。 2、完善制度机制。学校健全“反校园欺凌”管理体系,加强校园欺凌治理的人防、物防和技防建设,充分利用心理咨询室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和疏导,公布学生救助或校园欺 凌治理的电话号码并明确负
4、责人。加强法治教育,结合实际 把“反校园欺凌”教育立足于长期教育,开展形式多样的反欺 凌宣传教育活动,并逐步构建“反校园欺凌”教育与师德教育、 学生德育教育结合起来,建立长效教育机制。制定完善校园欺凌预防和处理措施,建立校园欺凌事件应急处置预案、校园欺凌情况信息报告制度,明确相关岗位教职工预防和处理校园欺凌的职责。发挥法治副校长和“校园110”作用,注重心理咨询工作正常开展,每一个班级设立学生安 全委员,各科任教师明确教育分工,班主任及时沟通掌握情况,特别关注少数人群,学校定期召开相关学生会议,有效疏导并及时处理问题。动员广大党员干部和优秀教师在活动 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不断扩大宣传教育覆盖面
5、。 3、搞好专项治理。及时发现、调查处置校园欺凌事件, 严肃处理实施欺凌的学生。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及时向公安 部门报案并配合立案查处。建立健全校园欺凌情况信息报告 制度,确保信息畅通,确保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 时发现潜在的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敏感事件。针对以下问题 抓好专项治理:(1)叫同学侮辱性绰号,指责同学无用、侮辱 其人格等;(2)对同学进行重复性的物理攻击。拳打脚踢、掌掴拍打、推撞绊倒、拉扯头发;使用管制刀具、棍棒等攻击受害者;(3)损坏同学的个人财产、教科书、衣裳等;(4)传播关于同学的消极谣言和闲话;(5)恐吓、威迫同学做他或她不想要做的,威胁受害者跟随命令;(6)让同学遭遇
6、麻烦,或令受害者招致处分;(7)讥讽、贬抑评论同学的体貌、种族、家人或其他;(8)分派结伙,孤立、排挤同学;(9)敲诈、 强索同学金钱或物品。 第二阶段:2016年9月至12月对专项治理第一阶段专题教育情况、规章制度完善情况、加强预防工作情况、校园欺凌事件发生和处理情况等,进行全面自查、督查和总结,形成报告并逐级上报。学校自查总结报告,于2016年9月前报中心校。 4、 几点要求 1、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 责任意识,积极、主动、扎实、认真地做好预防和处置校园 欺凌事件的工作,维护校园稳定、推进和谐校园的创建。 2、坚持防止矛盾激化的原则。对参与校园欺凌事件的 学生,要坚持以教育疏导为主,教惩相辅等原则,力争把问 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或初始阶段。要做到早发现、早布置、早 处理,力争把事态平息在萌芽状态。 3、坚持预防为主各负其责的原则。校长对学校整体安 全负责,学校各处室负责人对本处室安全负责,各班级班主 任对本班学生安全负责,欺凌事件一旦发生,必须第一时间 逐渐上报。对已经发生的欺凌事件,严格要求按“事故原因不 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得不到处理不放过,整改措施不落 实不放过,教训不吸取不放过”原则查明原因、严肃处理、追 究责任,切实对学生和社会负责。 2016年5月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