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铃薯主要病害1.1细菌性病害(1)马铃薯青枯病:英文名:Brown Rot Potato,病原菌学名:Pseudomonas solanacearum(Smith),属单胞杆菌科Pseudomonadaceae、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国际上公认将青枯病病原细菌划分为5个生理小种,寄生马铃薯的是小种1号和3号。小种1号的寄主范围很广,小种3号的寄主范围较窄,主要侵染马铃薯,其次是番茄,还有少数茄科杂草。青枯病是典型维管束病害,病菌从茎基部或根部伤口侵入,病菌侵入维管束后迅速繁殖并堵塞导管,妨碍水分运输导致萎蔫。1040均可发病,一般酸性土发病重。田间土壤含水量高、连阴雨或大雨后转晴
2、气温急剧升高发病重。田间典型症状是叶片、分枝或植株急性萎蔫,枝叶仍保持青绿色时即枯死。有时在一丛马铃薯中,一株枯死而另一株仍保持健康。在病情发展较慢的情况下,也可见到叶片变黄、干枯和植株矮化的症状。发病植株茎秆基部维管束变黄色或黄褐色。将病茎切下一段,断面直立插入蒸馏水中,数分钟后,从茎秆的切面流出黏稠脓形成的乳白色带状物。染病块茎的芽眼变浅裼色或褐色,将薯块沿横切,可见维管组织从脐部变色,严重时整个维管组织环状腐烂,不需要用手挤压,几分钟后块茎切面自动溢出污白色菌脓。病菌随病残组织在土壤中越冬,侵入薯块的病菌在窖里越冬,田间亦可通过灌溉水、雨水、耕作工具、昆虫等扩大传染。带病种薯是此病远距离
3、传播的主要方式。(2)马铃薯环腐病:英文名:Ring Rot Disease of Potato,病菌属棒杆菌属(革兰氏阳性菌)的密执安棒菌马铃薯环腐致病变种或称环腐棒杆菌Clavibacter michigane-nsis subsp.sepedonicus (Spieckermann&Kotthoff)。该病是一种细菌性维管束病害,田间发病一般在开花期以后。初期症状为叶脉间褪绿,呈斑驳状,以后逐渐变黄、变枯。叶片边缘也可变黄、变枯,并向上卷曲。由于环境条件和品种抗性的不同,植株症状有明显差异。地上部分染病有枯斑和萎蔫两种类型症状。枯斑型多在植株基部复叶的顶上先发病,叶尖和叶缘及叶脉呈绿色,
4、叶肉为黄绿色或灰绿色,具明显斑驳,且叶尖干枯或向内纵卷,病情向上扩展,致全株枯死;萎蔫型初期则从顶端复叶开始萎蔫,叶缘稍内卷,似缺水状,病情向下扩展,全株叶片开始褪绿,内卷下垂,植株倒伏枯死。块茎表面的症状在轻度为害时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皮色变暗或变褐,芽眼亦变色,但没有菌脓溢出。严重时表皮可出现裂缝。横切病块茎可见维管束变黄色或褐色。轻者只局部维管束变黄,呈不连续的点头变色;重者整个维管束环变色,病菌侵害块茎维管束周围的薄壁组织,呈环状腐烂,故称环腐。当温度1040时、土壤pH6.68.4发病较重。带病种薯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和最重要传染源。扩大传染的最重要途径是切块茎播种用的切刀。
5、田间生长期间,病菌还可以经雨水、灌溉水等媒体传播。(3)马铃薯黑胫病:病菌属欧氏杆菌属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Erwina carotovora subsp.atroseptica(Van Hall)Dye。此病的典型症状是植株茎基中呈墨黑色腐烂。种薯带病原菌,土壤一般不带菌。田间除带病种薯外,还通过灌溉水、雨水或昆虫传播,经伤口侵入致病。主要侵染茎或薯块,从苗期到生育后期均可发病。种薯染病不发芽,或刚发芽即烂在土中,不能出苗。幼苗染病一般株高1518 cm出现症状,植株矮小,节间短缩,或叶片上卷,褪绿黄化。发病后期,茎基部呈黑色腐烂,整个植株变黄,呈萎蔫状,甚至倒伏、死亡。块茎发病
6、一般是从连结匍匐茎的脐部开始,感病初期,脐部略变色,稍后,病部扩大并呈黑褐色,髓组织亦变黑腐烂呈心腐状,最后整个块茎腐烂。带菌率高或多雨、低洼地块发病重。贮藏期病菌通过病健薯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健薯,窖内通风不好或湿度大、温度高,利于病情扩散。(4)马铃薯软腐病 症状 主要为害叶、茎及块茎。叶染病近地面老叶先发病,病部呈不规则暗褐色病斑,湿度大时腐烂。茎部染病多始于伤口,再向茎干蔓延,后茎内髓组织腐烂,具恶臭,病茎上部枝叶萎蔫下垂,叶变黄。块茎染病多由皮层伤口引起,初呈水浸状,后薯块组织崩解,发出恶臭。病原 有3种。 Erwinia carovora subsp. carotovora(Jon
7、es)Bergey et a1.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变种和E,caritivira sybso.atroseptica(Van Hall)Dye称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马铃薯黑胫亚种及E.chrysanthemi Burkh Burkholder,McFadden et Dimock称菊欧氏菌。菌体直杆状,大小130.5一1(m),单生,有时对生,革兰氏染色阴性,靠周生鞭毛运动,兼厌气性。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菌在病残体上或土壤中越冬,经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借雨水飞溅或昆虫传播蔓延。马铃薯软腐病是由几种欧文氏菌单独或混合侵染,为害贮藏期马铃薯块茎的一种细菌病害。遍布全世界马铃薯产区
8、,每年不同程度的发生,是欧、美国家马铃薯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减产3%5%,常与干腐病复合感染,引起较大损失。1.2真菌性病害(1)马铃薯晚疫病:病原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病菌原主要以菌丝体在薯块中越冬,通过播种带病原菌薯块在田间发生,在一定条件配合下形成中心病株,产生新的孢子囊。以后孢子囊随着风吹、雨溅向周围的马铃薯植株扩展;或通过气流、灌溉水传播,逐渐蔓延扩大。马铃薯的各个部位均可发生晚疫病,但最明显的部位是叶和块茎上的病斑。叶上大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先发生不规则的水浸状绿褐色斑点,病斑周围具浅绿色晕圈,随着病斑的扩大
9、愈合而变成暗褐色,湿度大时病斑扩大迅速,有时在叶背健康与患病部位的交界处出现一层白色霉层。干燥时病斑变褐干枯,质脆易裂,不见白霉。发现严重时导致全株黑腐,全田一片枯焦。块茎染病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慢慢向四周扩大或烂掉,病斑的切面可见皮下组织呈红褐色。多雨、潮湿或温暖多雾条件则利于发病,尤其是阴雨连绵的天气,病害发展的速度极快。美国博蒙特(Beaumont)经研究认为,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条件是48 h内相对湿度在75%以上、温度不低于10,这对于预测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天气干旱,降雨的时间短暂,雨后马上晴朗,马铃薯真菌性病害可能不再发展。不同品种之间的抗病性有差异。(
10、2)马铃薯软腐病:英文名Rhizopus soft rot ofpotato,病原菌属于根霉属的匍枝根霉Rhizopussrlonifer和少根根霉Rhizopus arrhizus。马铃薯软腐病俗称水烂,是采收及贮藏期重要病害。病原菌从伤口侵入。薯块染病先在表皮上出现水浸状病斑,开始小,以后迅速扩大,并向内部扩展成为多水的软腐,病组织变成褐色水浸状,后在病部表面长出大量灰黑色菌丝及孢子囊,黑色霉毛污染周围病薯,形成一大片霉毛,病情扩展迅速,约23d整个块根即呈软腐状,发出恶臭味。相对湿度较低时呈干腐。薯块有伤口或受冻易发病,2040以可造成大量危害,发病最适宜温度1525,相对湿度76%86
11、%,低温会抑制病原菌生长发育,因此发病轻。中国主要的软腐病有由软腐欧氏杆菌(Erwinia aroideae)引起的十字花科作物、番茄、马铃薯、瓜类等的软腐病.软腐病主要由欧氏杆菌属(Erwinia)细菌和根霉属(Rhizopus)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可使植物的组织或器官发生腐烂。(3)癌肿病马铃薯癌肿病是国际植物检疫对象,它是由真菌所引起的一种植物病害,具有防治困难、危害性大,可随种薯,牡畜粪便、流水传播的特点。 主要为害植株地下部分,薯块和匍匐茎上发生普遍。被害块茎的芽眼和匍匐茎,由于病菌刺激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大小不一、形状不定、粗糙突起的肿瘤,状如花椰菜。受害薯块表面常龟裂。癌瘤组织前期
12、黄白色,露出土表部分变为绿色,后期变黑褐色。组织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味,有褐色黏液物。贮藏期间病薯仍能发展,甚至造成烂窖。病薯变黑,发出恶臭味;经长时间煮沸不易变软,难以食用。 地上部受害,外观与健株差异不明显,但后期病株较健株高,保绿期限比健株长,分枝多,结浆果多。重病株的茎、叶、花均可受害而形成癌肿病变或畸形。致病菌为内生集壶菌。病菌内寄生,不产生菌丝,营养菌体初为无胞壁裸露的原生质(变形体),后为具胞壁的单胞菌体。生殖生长阶段,单胞菌体转为休眠孢子囊堆。孢子囊堆近球形,内含49个孢子囊。孢子囊球形,锈褐色,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单鞭毛,球形至洋梨形。部分游动孢子交配成合子。合子状如
13、游动孢子,双鞭毛,二者均可侵染寄主。症状:主要为害地下部。被害块茎或甸甸茎由于病菌刺激寄主细胞不断分裂,形成大大小小花菜头状的瘤,表皮常龟裂,癌肿组织前期呈黄白色,后期变黑褐色,松软,易腐烂并产生恶臭。病薯在窖藏期仍能继续扩展为害,甚者造成烂窖,病薯变黑,发出恶臭。地上部,田间病株初期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病株较健株高,叶色浓绿,分枝多。重病田块部分病株的花、茎、叶均可被害而产生癌肿病变。病原 Synchytrium endobioticum (Schulbersky)Percival称内生集壶菌或马铃薯癌肿菌,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病菌内寄生,其营养菌体初期为一团无胞壁裸露的原生质(称变形体),
14、后为具胞壁的单胞菌体。当病菌由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时,整个单胞菌体的原生质就转化为具有一个总囊壁的休眠孢子囊堆,孢子囊堆近球形,大小47100一7881(m),内含若干个孢子囊。孢子囊球形,锈褐色,大小40.37731.464.6(m),壁具脊突,萌发时释放出游动孢子或合子。游动孢子具单鞭毛,球形或洋梨形,直径22.5Pm,合子具双鞭毛,形状如游动孢子,但较大。在水中均能游动,也可进行初侵染和再侵染。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菌以休眠孢子囊在病组织内或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休眠孢子囊抗逆性很强,甚至可在土中存活2530年,通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孢子和合子,从寄主表皮细胞侵入,经过生长产生孢子
15、囊。孢子囊可释放出游动孢子或合子,进行重复侵染。并刺激寄主细胞不断分裂和增生。在生长季节结束时,病菌又以休眠孢子囊转入越冬。病菌对生态条件的要求比较严格,在低温多湿、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土壤湿度高、温度在1224的条件下有利病菌侵染。本病目前主要发生在四川、云南,而且疫区一般在海拔2000m左右的冷凉山区。此外土壤有机质丰富和酸性条件有利发病。 防治方法 : 严格检疫,划定疫区和保护区严禁疫区种薯向外调运,病田的土壤及其上生长的植物也严禁外移。选用抗病品种品种间抗性差异大,我国云南的马铃薯“米粒”品种表现高抗,可因地制宜选用。重病地不宜再种马铃薯,一般病地也应根据实际情况改种非茄科作物。加强
16、栽培管理做到勤中耕,施用净粪,增施磷钾肥,及时挖除病株集中烧毁。必要时病地进行土壤消毒。及早施药防治坡度不大、水源方便的田块于70植株出苗至齐苗期,用20三唑酮乳油1500倍液浇灌;在水源不方便的田块可于苗期、蕾期喷施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每667m2喷对好的药液5060L,有一定防治效果。选用抗癌肿病的品种并结合长期轮作(5年或更长),可以防止癌肿病的发生。封锁感病地区、禁止从感病地区调运马铃薯特别是种薯,是控制病害蔓延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尚没有发现有效防治癌肿病的化学病剂。(4)粉痂病 症状(symptom)主要为害块茎及根部,有时茎也可染病,块茎染病,初在表皮上现针头大的褐色小斑。外
17、围有半透明的晕环,后小斑逐渐隆起、膨大,成为直径35毫米不等的疱斑,其表皮尚未破裂,为粉痂的封闭疱阶段。后随病情的发展,疱斑表皮破裂,反卷,皮下组织现桔红色,散出大量深褐色粉状物(孢子囊球),疱斑下陷呈火山口状,外围有木栓质晕环,为粉痂的开放疱阶段。根部染病,于根的一侧长出豆粒大小单生或聚生的瘤状物。病原(pathogen)粉痂菌( Spongospora subterranea(Wallr)Lagerh),属鞭毛菌亚门真菌。粉痂病疱斑破裂散出的褐色粉状物为病菌的休眠孢子囊球(休眠孢子团),由许多近球形的黄色至黄绿色的休眠孢子囊集结而成,外观如海绵状球体,直径1933微米,具中腔空穴。休眠孢子
18、囊球形至多角形,直径3.54.5微米,壁不太厚,平滑,萌发时产生游动孢子。游动孢子近球形,无胞壁,顶生不等长的双鞭毛在水中能游动,静止后成为变形体,从根毛或皮孔侵入寄主内致病,故游动孢子及其静止后所形成的变形体,成为本病初侵染源。病害循环(disease cycle)病菌以休眠孢子囊球在种薯内或随病残物遗落土壤中越冬,病薯和病土成为翌年本病的初侵染源,病害的远距离传播靠种薯的调运;田间近距离的传播则靠病土、病肥、灌溉水等。休眠孢子囊在土中可存活45年,当条件适宜时,萌发产生游动抱子,游动孢子静止后成为变形体,从根毛皮孔或伤口侵入寄主,变形体在寄主细胞内发育,分裂为多核的原生质团,到生长后期,原
19、生质团又分化为单核的休眠孢子囊,并集结为海绵状的休眠孢子囊球,充满寄主细胞内。病组织崩解后,休眠孢子囊球又落入土中越冬或越夏。 土壤湿度90%左右,土温1820,土壤pH4.75.4,适于病菌的发育,因而发病也重。一般雨量多、夏季较凉爽的年份易发病。本病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初侵染及初侵染病原菌的数量,田间再侵染即使发生也不重要。防治方法:(1)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对病区种薯严加封锁,禁止外调。(2)病区实行5年以上轮作。(3)选留无病种薯,把好收获、贮藏、播种关,汰除病薯,必要时可用2%盐酸溶液或40%福尔马林200倍液浸种5分钟,或用40%福尔马林200倍液将种薯浸湿。再用塑料布盖严闷2小时,
20、晾干播种。(4)增施基肥或磷钾肥,多施石灰或草木灰,改变土壤pH值。加强田间管理,提倡采用高畦栽培,避免大水漫灌,防止病菌传播蔓延。(5)早疫病 叶片喷施有机杀菌剂可以减少早疫病的蔓延。当早疫病较为严重时可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来防治,用量为每亩175225克,兑水后进行叶面喷施,如果一次没有防治住,则需要进行多次喷施,间隔10天左右。病原 Alternaria solani Sorauer称茄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异名Alternariasolani (Ell.et Mart.)Jones et Grout。菌丝丝状,有隔膜。分生孢子梗自气孔伸出,束生,每束15根,梗圆筒形或短杆状,
21、暗褐色,具隔膜1一4个,大小30.61044.39.19(m),直或较直,梗顶端着生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长卵形或倒棒形,淡黄色,大小85.6146.511.722(m),纵隔19个,横隔7一13个,顶端长有较长的喙,无色,多数具13个横隔,大小6.37437.4(m)。症状 主要发生在叶片上,也可侵染块茎。叶片染病病斑黑褐色,圆形或近圆形,具同心轮纹,大小34mm。湿度大时,病斑上生出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发病严重的叶片干枯脱落,田间一片枯黄。块茎染病产生暗褐色稍凹陷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分明,皮下呈浅褐色海绵状干腐。该病近年呈上升趋势,其为害有的地区不亚于晚疫病。传播途径和发
22、病条件 以分生孢子或菌丝在病残体或带病薯块上越冬,翌年种薯发芽病菌即开始侵染。病苗出土后,其上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进行多次再侵染使病害蔓延扩大。病菌易侵染老叶片,遇有小到中雨或连续阴雨或湿度高于70,该病易发生和流行。分生孢子萌发适温2628,当叶上有结露或水滴,温度适宜,分生孢子经3545分钟即萌发,从叶面气孔或穿透表皮侵入,潜育期23天。瘠薄地块及肥力不足田发病重。防治方法 (1)选用早熟耐病品种,适当提早收获。(2)选择土壤肥沃的高燥田块种植,增施有机肥,推行配方施肥,提高寄主抗病力。(3)发病前开始喷洒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喷克可湿
23、性粉剂800倍液、80大生M一45可湿性粉剂6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1:200倍式波尔多液、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500倍液,隔7一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6)干腐病和萎焉病 选用无病种薯,用化学保护剂处理切块的种薯,可以把切好的薯块蘸一层7%8%的杀菌剂粉剂;生长期间有良好的水分管理和轮作;不在带有萎焉性镰刀菌的田块里种植马铃薯。马铃薯干腐病 马铃薯干腐病病薯1病原中文名:茄病镰孢,等9种 病原拉丁学名:Fusarium solani(Mart.)Sacc.等9种 病原分类地位:半知菌亚门真菌 病害类型:真菌 主要危害作物:马
24、铃薯 主要为害部位:块茎 为害症状 茄病镰孢侵染块茎。发病初期仅局部变褐稍凹陷,扩大后病部出现很多皱褶,呈同心轮纹状,其上有时长出灰白色的绒状颗粒,即病菌子实体。剖开病薯可见空心,空腔内长满菌丝,薯内则变为深褐色或灰褐色,终致整个块茎僵缩或干腐,不堪食用。病原种类 有9个种和变种。即Fusarium solani(Mart.)Sacc.称茄病镰孢、F.Solani var.Coeruleum(Sacc.)Booth称茄病镰孢蓝色变种、F.Moniliforme Sheldon称串珠镰孢、F.Moniliforme var.Intermedium Neish et 子选手Leggett称串珠镰孢
25、中间变种、F.Moniliforme var.Zh哆fiange,zs如Wang&Chen称串珠镰孢浙江变种、F.Trichothecioides Wollenw.称拟丝孢镰孢、F.Sporotrichioides Sherb.称拟枝孢镰孢、F.Oxysporum Schlecht.称尖孢镰孢、F.Oxysporum var.Redolens(Wolle.)Gordon称尖孢镰孢芬芳变种,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其在浙江所占比率分别为28.57%、7.14%、21.43%、14.29%、3.57%、7.14%、7.14%、3.57%和3.57%,其中茄病镰孢和串珠镰孢是优势种群且致病力强。传播途径
26、 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组织或土壤中越冬。多系弱寄生菌,从伤口或芽眼侵入。发病条件 病菌在530条件下均能生长。贮藏条件差,通风不良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1)生长后期注意排水,收获时避免伤口,收获后充分晾干再入窖,严防碰伤。(2)窖内保持通风干燥,窖温控制在14,发现病烂薯及时汰除。 1.3病毒病常见马铃薯病毒病症状有3种类型。坏死型:叶、叶脉、叶柄及枝条、茎部都可出现褐色坏死斑,病斑发展连接成坏死条斑,严重时全叶枯死或萎蔫脱落。花叶型:叶面叶绿素分布不均,呈浓绿淡绿相间或黄绿相间斑驳花叶,严重时叶片皱缩,全株矮化,有时伴有叶脉透明。卷叶型:叶片沿主脉或自边缘向内翻转,变硬、革质化,严重时每张小叶呈筒状。主要包括马铃薯Y病毒(PVY)、马铃薯卷叶病毒(PLRV)和马铃薯S病毒(PVS),以及马铃薯A病毒(PVA)和马铃薯X病毒(PVX)。病毒复合感染现象普通,其中PVY和PLRV复合感染最多。25以上高温、蚜虫发生量大时,病毒病发生然害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