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 年) 十堰市人民政府 二一七年八月 II 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 (20162020 年) 规划编制组织单位:十堰市国土资源局 规划编制承担 单 位:湖北省地质局第八地质大队 规划编制领导小组 组 长:汪正义乔 冰 副组长:王春明 袁光辉 王和平 王和平 王春明 成 员:华 炜胡任旭峰 梁 俊 郭安芳 部门协调联络小组成员单位:市国土资源局 市发改委 市住建 局 市农业局 市环保局 市交通局 市林业局 市水利局 市旅游局 市文物局 竹山县绿松石 产业办 各县(市、区) 国土资源局 技术顾问:吴礼贵 李书涛 王来峰 规划编制项目组 组 长:吴贤亮 副
2、组 长:胡起生胡阮志桥胡朱小平 韩 岭 技 术 负 责 :阮志桥 项 目 负 责 :徐 鹏 编 制 人 员 :徐 鹏 谢家涛 杨根源 唐 景 王 球 王春梅 徐泽秀 杨 琳 刘 剑 审 查 :吴礼贵 董意群 徐江嬿 杨世松 黄家凯 李书涛 彭少南 张金林 III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1 第二章 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2 第一节 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2 第二节 矿产资源特点 3 第三节 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评估 5 第四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现状 9 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10 第六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现状 .11 第七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第八节 矿产资源面临形势与要
3、求 .13 第九节 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保证程度分析 .14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15 第一节 指导思想 .15 第二节 基本原则 .16 第三节 规划目标 .17 第四章 勘查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 .20 第一节 勘查开发区域布局 .21 第二节 勘查开发主要方向与基地建设 .23 第三节 重点工作布局 .27 第五章 公益性地质调查与服务 .30 第一节 基础性地质调查 .30 第二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 .32 第三节 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33 第六章 矿产资源勘查 .34 第一节 勘查方向及规划分区 .37 第二节 探矿权设置区划 .38 第三节 矿产资源勘查管理
4、.40 第七章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41 第一节 开发利用方向及总量调控 .42 第二节 开采规划分区 .46 第三节 采矿权设置区划 .48 第四节 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50 第一节 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51 IV 第二节 矿山最低开采规模及最低服务年限 .53 第三节 矿产资源综合评价、综合利用 .55 第四节 绿色矿山与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 .57 第九章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 .58 第一节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 .58 第二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61 第十章 重大工程 .62 第一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程 .63 第二节 民生地质服务拓展与深化工程 .63 第三
5、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工程 .64 第四节 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工程 .64 第五节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重大工程 .64 第六节 矿产资源绿色开发与收益共享工程 .65 第七节 地质资料信息集成与共享服务工程 .65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与管理 65 第一节 健全规划体系 .65 第二节 严格规划调整 .66 第三节 推动规划实施 .66 第四节 实施激励政策 .66 第五节 严格日常监管 .67 第十二章 附 则 .67 V 附件目录 附件 1 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编制说明 附图目录 序号 图 名 比例尺 附图 1 十堰市矿产资源分布图 1:20 万 附图 2
6、 十堰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图 1:20 万 附图 3 十堰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总体布局图 1:20 万 附图 4 十堰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规划图 1:20 万 附图 5 十堰市矿产资源勘查规划图 1:20 万 附图 6 十堰市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图 1:20 万 附图 7 十堰市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规划图 1:20 万 VI 附表目录 附表 1 十堰市主要矿产资源储量表 附表 2 十堰市矿区资源储量基本情况表 附表 3 十堰市主要矿产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 4 十堰市矿山开发利用现状表 附表 5 十堰市探矿权现状表 附表 6 十堰市采矿权现状表 附表 7 十堰市矿业权总数规划指标表 附表 8
7、 十堰市矿产品产量、需求量及其预测表 附表 9 十堰市矿业经济区规划表 附表 10 十堰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分区表 附表 11 十堰市矿产资源勘查区规划表 附表 12 十堰市矿产资源勘查区块规划表 附表 13 十堰市矿产资源探矿权设置区划表 附表 14 十堰市矿产资源开采区规划表 附表 15 十堰市矿产资源开采区块规划表 附表 16 十堰市矿产资源采矿权设置区划表 附表 17 十堰市矿产资源开发重大项目规划表 附表 18 十堰市矿区(床)最低开采规模规划表 附表 19 十堰市主要矿产“三率”规划指标表 附表 20 十堰市矿山地质环境及矿区损毁土地重点治理区规划表 附表 21 十堰市风景名胜区一览
8、表 附表 22 十堰市自然保护区一览表 附表 23 十堰市文物古迹及地质遗迹一览表 附表 24 十堰市生态小区一览表 附表 25 十堰市地质公园一览表 附表 26 十堰市湿地公园一览表 附表 27 十堰市森林公园一览表 附表 28 十堰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水水源地保护区一览表 VII 专题目录 专题 1 环境影响篇章 专题 2 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分析研究 专题 3 规划目标与主要指标研究 专题 4 矿业权设置准入条件及规划实施保证措施论证 专题 5 重大示范工程设置论证 0 第一章 总 则 “十三五” 是十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深化改革 的关键期、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期、实现转型跨越蓄势发力期,
9、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外 修生态、内修人文” 发展方略,加快构建 “一核多支点”发展格 局,以生态保护为前题,不断增强我市矿产资源保障能力, 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矿产资源,为建设“ 五个十堰” 做出相应 贡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律法规、 湖北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十堰市国民 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市内相关部门发 展规划,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 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4 35 号)和湖北省国土 资源厅 湖北省第三轮市、县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指南、 市、县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
10、(国土资厅发2015 9 号)的要求,制定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矿产资源规划是落实国家矿产资源战略、加强和改善矿 产资源宏观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 源勘查、开发利用和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矿区土地复 垦的重要依据。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 应当与本规划做好衔接。 1 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以2020年为目标年,展望到2025 年。 规划适用范围为十堰市所辖行政区域。 第二章 矿产资源现状与形势 第一节 自然经济社会概况 十堰市位于中国版图雄鸡心脏部位秦巴山区汉水 谷地,湖北西北部,汉江中上游,东接本省襄阳市,西
11、邻陕西 省安康市,南抵本省神农架和重庆万州市,北镶河南省南阳 市和陕西省商洛市。十堰市下辖三个区(茅箭区、张湾区、郧 阳区)、四个县(郧西县、竹溪县、竹山县、房县)、一个县级市 (丹江口市)、两个经济开发区(十堰经济开发区、武当山旅游 经济特区)。地理坐标:东经 10929至 11116,北纬 3130 至 3316,总面积 23672.05 平方千米,人口 350 万。截至 2015 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300.12 亿元,人均 GDP38431 元。 汽车城、武当山、丹江水是十堰三张亮丽的名片。十堰 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是东风汽车的发祥地。武当山是我国 著名道教圣地、5A 级旅
12、游风景区、国家级地质公园,1994 年 武当山古建筑群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十堰是南水 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和丹江口水库大坝所在地。武当仙 山、丹江圣水和汽车名城,赋予了十堰大山、大水、大人文的 2 独特魅力,十堰先后获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国最佳 宜居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投资环 境百佳城市和全国文明创建先进城市等殊荣。 十堰市地势南北高、中间低,总体自西南向东北倾斜, 海拔多在 5001500 米之间。属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气温 1416C,无霜期 224255 天,年均降雨量 800 毫米以上。 十堰市交通便捷,襄渝铁路、汉十高铁横贯东西,G209
13、 和 G316 国道纵横连 接东西南北。银福高速(G70)穿市而过, 十天高速(G7011)、呼北高速(G59 )、麻安高速(G4213 ),将 十堰打造成了三横一纵的交通枢纽。汉江黄金水道运输可通 江达海。武当山机场成功通航,它将让武当山乃至十堰秦巴 山贫困区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第二节 矿产资源特点 矿产资源总量较丰富,资源禀赋居全省中上游。截 至 2015 年底,全市已发现非油气类矿产 62 种,已查明资源 储量的上表矿产 27 种。全市上表矿产资源储量中,砂金、铌、 稀土、钒、锆、石煤、瓦板岩资源储量列全省之首,银、伴生 金、锑、铅、镉、钼、饰面大理岩列全省第二至三位,岩金、锌 列四至
14、五位。 资源分布广泛,地域特色明显。全市各县(市)区均 3 有矿产资源分布,受成矿地质条件制约,矿产资源具有明显 的地区差异:郧西县以富集金、铜、铅、锌、锑、钼等贵金属、 有色金属矿产为特色;郧阳区有丰富的饰面用大理岩和众多 建筑石材矿产,其下辖的谭山镇素有“中国米黄玉之乡” 之称, 铁矿资源优势明显,加之又有金(岩金)、银、铜、锌等矿产, 成为全市矿产资源最多的县份;城区(张湾区、茅箭区)有丰 富的建筑石材矿产;丹江口市以铁、钛、钒矿为主,为全市黑 色冶金矿产集中分布区;竹山县以银洞沟大型银金矿和庙垭 大型铌稀土矿为支柱,兼有石煤、重晶石、钒、饰面用板岩等 矿产,其绿松石矿产远近闻名,具有极
15、大开发前景;房县不仅 是全市亦是全省地热资源的一处亮点,同时拥有磷、石煤、 矿泉水等矿产,具独特的地方特色;竹溪县有丰富的饰面用 板岩和石煤、石墨、矿泉水以及铌稀土矿资源,在全市具有 重要地位。 矿产资源种类多,矿区规模总体偏小。截至 2015 年 底,全境已经发现的矿产种类达 11 类 62 个亚种,占全省 已发现的 190 个亚种的 33,是湖北省内发现矿种较多的 地区之一。全市 203 处上表矿区(床)中,大型矿床 6 处, 中型矿床 15 处,小型矿床 182 处,小型矿床占全市矿床总 数比例高达 90%,矿床规模总体偏小。 共(伴)生矿、贫矿多,开发利用难度大。全市 80% 以上金属
16、矿产为共(伴)生矿,其中铁、钒、钼、钛、铌、锆、铅、 4 锌、镉、铀、钍等矿产,由于选矿加工技术难度较大,相当一 部分矿产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不能综合利用。 第三节 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评估 1、规划实施取得的成效 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以来,矿产资源勘查取得全面 快速突破,重要矿产资源持续供应能力有所加强;矿产开发 利用结构和布局不断优化,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勘查开采秩 序取得积极成效,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矿山 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矿区土地复垦力度不断增强,绿 色矿业发展模式初见雏形,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 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1(公益性地质调查成效明显。围绕地方经济发展需
17、求, 在部分试点县实施了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及地质灾害详查,在 竹山、竹溪等地完成了一批 1:5 万矿产远景调查项目,提交 了一批铌、金等矿产成矿靶区和矿产地,民生地质服务成效 初步显现。开展了全市矿产资源利用现状调查和矿业权核查 等工作,基本摸清了资源家底,掌握了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奠定了扎实基础。 (2(矿产勘查取得较大突破。为提高矿产资源对经济社 会发展的保障能力,2008 年以来,以金、磷、钒等国家和省急 需矿产为主攻矿种,实施了 2 个省级整装勘查(湖北省房县 5 南部磷矿整装勘查、湖北省郧西县高桥坡锑金矿整装勘查) 和一批省地勘基金找矿工作,新增铁矿查明资源量 1.2
18、 亿吨, 新增钒矿资源储量 141 万吨,新增饰面用大理石(米黄玉)资 源 130 万立方米,新增磷矿储量约 500 万吨。 (3(重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不断优化。通过二轮矿 产资源总体规划调控和实施整合调整,按照规划中明确的矿 业权整合方案和各规划期矿业权控制数量,十堰市大力推进 矿业权整合工作;严格探矿权、采矿权投放数量和时序,对优 势矿产资源开采总量按照市场变化实行年度计划管理。经过 矿山整合,十堰市铁矿、磷矿、水泥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 等矿山规模结构逐步朝合理化方向发展。全市矿山数量由 2006 年的 421 家减少到 2015 年的 378 家。 (4(绿松石矿山专项整治工作取得
19、一定成效。以竹山县、 郧阳区和郧西县为代表的绿松石资源丰富县,为打击绿松石 偷挖盗采等盗窃行为,成立绿松石矿山管护专班,封砌矿洞 400 多个,查处盗采案件 20 余起、打击处理盗采分子 100 余 人,有力遏止了非法盗采行为,大大减轻了各乡镇绿松石矿 山管护压力,全域绿松石矿山管护呈良性发展趋势。 (5(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不断加强。依托矿山年检年报工 作调查摸排了全市矿山地质环境基本情况,并逐一建立了管 理台帐,加强了备用金征缴工作,全市已累计缴存备用金 1024.6 万元。积极落实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减少勘查 6 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 全,促进资源合理开发利
20、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严格落实了新建(改扩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制定 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方案,严格禁止开采区管理,有效保护 矿山地质环境。丹江口库区地灾防治项目通过国土资源部、 省国土资源厅专家评审,立项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6(地质遗迹保护力度不断加强。全市新增竹溪长峡、 郧西湖北口省级地质公园 2 处,地质公园增至 9 家,地质遗 迹逐渐步入保护与开发良性互动的轨道。 (7(矿产资源管理逐步规范。全市矿业权整合基本到位, “大 矿 小开、一 矿多开 ”现象得到遏制, 矿业开发秩序有效扭 转。简政放权,转变职能,强化服务,逐步下放矿业权审批权 限,开展矿业权年检制度改革试
21、点工作,落实矿业权人勘查 开采信息公示,为形成政府监管、企业自治、行业自律、社会 监督的新格局打下了基础。 (8(规划信息管理能力不断强化。在二轮矿产资源总体 规划和各专项规划编制的基础上,按照“ 国土资源一张图” 管 理的要求,完成了十堰市总体规划数据库建设,并已纳入十 堰市“ 矿政管理一 张图 ”信息系统,应用于日常 矿政管理。 2、规划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体来看,第二轮矿产资源规划实施以来,在超前谋划 发展举措、统筹协调工作布局、规范矿产开发管理、引导财 7 政加大投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保障作用,服务找矿突破 和矿产资源管理取得明显成效,规划目标任务实现情况总体 良好,但部分目标与重
22、点任务仍存在差距。 (1(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仍需进一步提高。十堰市应超前 谋划总体工作布局,按照提前 510 年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 准备的要求,按照国家能源、国家紧缺资源和稀有、稀土等 新兴材料资源勘查开发等方面要求,超前部署本市稀土、钛 矿、钒矿、铁矿、铜矿、金矿、锑矿、磷矿等战略资源和优势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布局结构仍需优化。矿产资源规 划分区管理制度实施力度不够。乱采滥挖的违法违规行为时 有发生,小型矿山数量依然偏多,矿产资源集约化利用水平 不高。要继续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的宏观布局与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优化相适应,通过矿产资源 规划分区管理引导矿
23、业权合理设置,引导资源产业空间布局。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十堰市的 矿产资源开发技术优势不明显、深加工能力不强、缺乏矿产 资源综合利用的矿山企业还有相当数量,大中型矿山比例仍 然偏低,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总体不高,部分存在矿产资源利 用效率准入门槛不够明确或执行不严,监管不到位,矿山企 业节约资源思想意识不到位等问题。必须建立矿产资源高效 8 利用长效机制,切实提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 (4(矿山地质保护与环境治理恢复任重道远。由于历史 原因,废弃矿山数量较多、规模较大,解决这些历史遗留的 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任务十分繁重。同时,保证金制度建设 工作起步较晚,且各地经济社会发
24、展状况不一,实施过程中 仍存在困难和不足,大部分市县规定的保证金缴存标准过低, 存在“ 只缴 不治” 的现 象,部分地区规定的一次性 缴存额或者 分期缴存中的首次应缴额过大,资金占用时间过长。 (5(南水北调水源地矿业权退出机制亟待建立。我市是 南水北调核心水源地保护区,生态承载力低,全市有 72 个铁、 钒矿探矿权,占总探矿权的 64%,这部分矿权现行政策、技 术条件下不能转采,部分超贫磁铁矿多次转让,现矿权人投 资大,多数为融资和贷款,社会矛盾突出,亟待建立矿业权 退出机制,使这部分矿权有序退出。 第四节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勘查现状 基础 地 质 调 查 方 面 :全市境内 1:20 万区
25、域地质调 查已完成;完成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 5400 平方千米,占市总 面积的 22.8;2005 年以来,先后完成全市 1:20 万1:5 万航磁测量及部分航空放射性测量、重力测量、地质环境、 地质灾害综合调查和 120 区域化探、水文地质调查工作。通 过上述工作,基本查明了全市地质构造特征和成矿地质背景, 9 为全市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提供了科学依据。 矿产勘查方面:截至 2015 年底,市内已上表矿区 203 处,其中工作程度达勘探的 6 处,占 3%;达详查的 55 处, 占 27%;达普 查的 142 处,占 70%。煤、石煤、铁、钒、铜、银、 金、铅、锌、铌、稀土等矿种,多
26、数矿区达到详查或勘探程度。 在矿床勘查的同时,相应开展了大比例尺矿产调查、地球物 理与地球化学测量,发现和圈定了一批物化探异常找矿靶区 和矿产地,为进一步开展地质找矿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探矿权设置现状:截至 2015 年底,全市已设置勘查 项目 113 项,总面积 730.33 平方千米;其中铁矿勘查 51 项, 钒矿勘查 21 项,金矿(岩金)勘查 5 项,砂金勘查 1 项,银矿 勘查 4 项,磷矿勘查 5 项,铜、铅多金属矿勘查 12 项,铀矿 勘查 8 项,煤矿勘查 2 项,锰矿勘查 1 项,铌矿勘查 1 项,硫 铁矿勘查 1 项,硅灰石勘查 1 项。113 宗探矿权中,仅有 3 宗
27、未过期,过期未及时延续的探矿权多。 第五节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 2015 年底,全市开发利用的矿产共计 44 种,包括 能源矿产 3 种,黑色金属矿产 3 种,有色金属矿产 4 种,贵 金属矿产 3 种,冶金辅助原料非金属矿产 3 种,化工原料非 金属矿产 3 种,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产 24 种,水气矿产 1 种。 其中开发利用上表矿产 25 种,占开发利用矿产总数的 57%; 10 已开发利用的未上表矿产 19 种,占开发利用矿产总数的 43%。 未开发利用的上表矿产 7 种,占上表矿产总数的 26%。 十堰市现有持证矿山 378 家。按矿种来分,其中能源矿 产矿山企业 20 家,黑
28、色金属矿产矿山企业 12 家,有色金属 矿产矿山企业 1 家,贵金属矿产矿山企业 4 家,冶金辅助原 料非金属矿产矿山企业 1 家,化工原料非金属矿产矿山企业 36 家,建材及其它非金属矿产矿山企业 304 家,建材及其它 非金属矿产矿山企业所占比例高达 80%。按发证机关来分, 其中省级发证 44 家,市级发证 37 家,县级发证 297 家,县 级发证所占比例为 79%。按生产状态来分,其中 123 家属于 政策性停产矿山,正常生产矿山约 150 家,其余大多为季节 性生产矿山,正常生产矿山所占比例仅占 40%。按矿山(床) 规模来分,其中大型 6 家、中型 18 家,小型及其以下 354
29、 家, 大中型矿山所占比例为 6%;按矿山生产规模来分,其中型 3 家、小型 88 家,小矿 287 家,矿山规模偏小。 2015 年,矿山总从业人数 3445 人,全市矿业总产值 42 亿元,矿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 2.27%,全市矿业及后续 加工业产值 112 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 5.96,显示矿 业、矿产品加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占有一定位置。 第六节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现状 全市建立了矿山环境保护管理体系与监测点,设立了 11 “矿 山地 质环 境治理和国家 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 专项经费, 加上地方财政、矿山企业治理经费的配置,为全市重大矿山 地质灾害治理提供了部分经费来源
30、,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 理恢复取得了初步成效。 截至 2015 年底,全市共有 81 家废弃矿山,全市市县两 级国土部门已累计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备用金 1024.6 万元、土地复垦保证金 926.8 万元;“十二五” 以来,全 市已实施大型矿山环境治理恢复项目 17 项,累计投入资金 约 1.3 亿元。 组织编制了全市首个生态国土示范项目茅箭区朝北沟 生态环境综合治理项目规划方案,对朝北沟片区约 5000 亩 矿区分为旧城棚户改造区、矿坑生态修复区、山地资源保护 区,进行分类规划和建设。 第七节 存在的主要问题 产业结构仍需调整。全市大中型矿山占比不足 7%, 开采规模与储量规模不协调的
31、现象仍然存在;矿业结构呈橄 榄形,亟需提高深加工能力;现有产品以初级为主,附加值不 高,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竞争优 势。 丰缺不均、供过于求与需求不足并存。现有 113 个 探矿权中,其中有 72 个铁、钒矿探矿权,占总探矿权的 12 64%,这部分矿权现行政策、技术条件下不能转采,成了呆矿。 绿松石仅有 7 个采矿权,私挖盗采现象严重,管护难度大。 为缓解这一矛盾,需要调整优化主攻矿种和工作部署,加强 能源、市场紧缺资源、新兴材料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工作, 放缓保障程度较高矿产的勘查投入与开发速度,适度增加绿 松石矿业权设置,以适应地方特色的绿松石产业经济发展, 对绿松石
32、矿产资源实行“限时、限区、限量” 开采,确保绿松石 矿产资源“有效保护 、规范管理、科学开发、永续利用” 。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有待加强。历史遗留 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点多面广;矿业开发对水资源、土地资源 破坏较严重,治理工程量大,治理资金相对不足。矿山地质 灾害防治、“ 三废” 治理、受 损土地复垦 与还绿力度不够;部分 企业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积极性不高,治理恢复工作有待加 强。 第八节 矿产资源面临形势与要求 新一轮规划与“十三五 ”同期,正值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 会的决胜阶段,经济增速放缓,资源需求形势深刻变化,绿 色发展对矿业提出更高要求,矿产资源管理改革任务迫切, 矿业经济发展面临
33、新的机遇和挑战。 绿色发展已成为矿产资源勘查开发领域的新常态。 全市 67%的区域被划入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红线区和生物 13 多样性保护红线区,生态红线内面积达到 15768 平方千米。 保护生态环境、尊重群众意愿已成为矿产勘查开发的重要前 提,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要以生态保护红线为底线,积极构建 矿产资源循环经济产业链,实施技术创新、推行清洁生产, 大力开展“三型” 矿山和 绿色矿业示范区建 设,统筹经济发展、 资源保障和环境保护。 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矿业提供重要支撑。“十三五” 期 间十堰市加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 镇化建设,对矿产资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矿产资源开发对 社会
34、经济发展助推作用将进一步显现。 精准扶贫是矿业共享发展的重大举措。国家深入实 施精准扶贫战略、中部地区崛起新十年规划有利于我市获得 国家更多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支持,以资源开发和环境 保护为核心,开展矿产资源绿色开发收益共享精准扶贫试点, 让贫困地区群众分享矿产资源开发收益。 第九节 矿产资源供需形势及保证程度分析 1(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当前,全球经济正在逐步走向复苏,实体经济与虚拟经 济背离的趋势将有所缓解。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定不确定因素 进一步增多,环境和社会约束使矿产勘查开发的投资增速放 缓。全球矿产勘查项目的投入减少,矿业呈下行趋势,矿产 14 品需求有所减缓,资源价格震荡剧烈。 随着
35、我国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正处在经济速 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 加” 阶 段,但仍然保持平稳快速增长势头 。我市矿产资源的消 耗将继续以较高速度增长,供需形势十分严峻。受资源禀赋 条件所限,除少数矿种可以满足需求,资源保证程度较高外, 大多数矿种的自给率低,不能满足需求。 2(矿产资源保障程度 全市已开采的矿产中,在规划期内能源矿产中煤(石煤) 资源丰富但煤层薄、变化大、发热量低,鸡窝状产出,煤矿企 业规模小,均处关闭整顿状态,难以满足本市需求,依靠省 外购入得以保障的格局将长期存在。化工用非金属中磷矿在 境内资源储量有限,但可保证规划期内我市对磷矿资源的需
36、 求。水泥用石灰岩对工业生产保障程度较高,满足自需的同 时,可以外销。建筑用石料、饰面用石材、重晶石等资源保障 程度较高。稀土、铌、钽等“三稀” 矿产暂时 不能开发利用;优 势矿产绿松石和米黄玉,开发潜力大,但应保护性开采。 第三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 六中全会和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和 15 切实贯彻“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 的新发展理念,“坚 持生态保护第一”作 为长远战略抉择,把“ 绿色决定生死、市 场决定取舍、民生决定目的”的“ 三维”纲要作为出发点和落 脚点,把“绿色开采、 绿
37、色开发、绿色担当、绿色共享、绿色管 理” 作 为主要任 务,把 创建“ 资源节约型、安全 环保型、矿地和 谐型”三型 矿山作为 主要内容,以“ 绿满 十堰”为抓手,深入推 进“ 外修生态、内修人文 ”的发展方略,努力构建 矿产资源管 理开发规范有序、市场监管有力、生态保护到位的新格局, 走矿产开发与生态保护双赢之路,为建成“五个十堰” 做出应 有贡献。 第二节 基本原则 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我市处于国家南水北调水源 地核心区,为实现一江清水永续北送,必须以生态环境承载 力为矿产资源开发底线,在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化的前提下进 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加强矿山生产过程监管,把矿山地质 环境恢复和综合治理
38、的责任落实到矿产开发“事前、事中、事 后” 的全 过 程。坚持开源 节流并重、把节约 放在首位,以最少 的资源消耗支撑经济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应用研究及开发利 用关键技术攻关,解决关键性地质难题和资源综合利用问题, 提高矿产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 突出重点,绿色勘查。加大以矿泉水、地热等绿色 16 矿产勘查,兼顾晶质石墨、铀矿、铌矿、稀土矿、银矿等战略 性、稀缺性资源的勘查力度,限制煤矿、磷矿等产能过剩矿 种和对生态环境破坏较大的超贫磁铁矿、钒矿等矿种勘查。 坚持勘查与保护并举,最大限度减少勘查工作对环境的破坏。 创新求实,绿色担当。积极探索惠及矿区群众利益 的举措,确保开发一个矿山,搞活
39、一地经济,富裕一方农民。 探索实行净矿权出让制度,使矿业权人与当地群众的合法权 益都得到保护。探索实行多部门矿业权联合踏勘制度,为矿 山企业投资项目尽快落地节约时间。 资源惠民,绿色共享。按照“精准扶贫、不落一人” 的 总要求,支持我市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优势资源、特色资源、 潜在资源勘查开发,坚持矿产资源开发扶贫项目优先安排。 完善收益分配机制,实现中央、地方、企业、矿区群众资源开 发收益共享,服务民生改善。 深化改革,绿色管理。健全矿产资源资产产权制度, 完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和矿业权竞争出让制度。探索矿产资 源国家权益金制度的实施,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行政管理 方式,不断探索和推进矿业权审批、
40、交易、监管、执法等方面 的改革,将23种市本级发证的7项矿业权审批权限下放至各 县( 市、区)局,切实提高 矿业权政务服务效能。 17 第三节 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基本建立安全、稳定、经济的资源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节约高效、环境友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模式,基本 建成统一开放、进退有序、富有活力的现代矿业市场体系, 显著提升矿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塑造矿业发展新格局。 2(规划期(2020 年)目标 地质服务和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高。地质工作服务 向现代农业、新型城镇化、生态旅游、生态保护和精准扶贫 等领域不断拓展,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取得显著成果,找矿实 现新的重大突破。到 2020 年,新
41、发现大中型矿产地 25 个, 通过一批周期短、见效快的地质项目助推精准扶贫对象达到 脱贫、出列、摘帽标准。 矿山地质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及时治理。全面完成 矿山地质环境详细调查,通过制度建设与政策支持,形成矿 山地质环境保护新格局;新建和生产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与开采活动同步进行,损毁土地得到全面复垦利用,完成矿 山地质环境治理治理恢复重点项目 11 个,初步建成矿山地 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及土地复垦长效机制。 矿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初见成效。矿产资源开发 利用结构更加合理,矿山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节约 18 与综合利用水平显著提升,矿业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取得成 效。建成国家、省、市县级
42、绿色矿山体系,实现重点县绿色矿 业发展示范区创建全覆盖。到 2020 年,全市矿山减少到 254 家,大中型矿山比例达到 10%左右,主要矿产资源开采回采 率、选矿回收率、综合利用率提高 13 个百分点。 矿业权人勘查开采信息公示系统全面建成。加强矿 业权人勘查开采公示信息平台与有关行业部门、地方政府信 用平台的对接,实现与社会信用建设相关部门和单位的信息 互联互通,及时通过网络平台和文件告知等形式向相关部门 和单位通报有关情况,实现对矿业权人勘查开采公示信息的 即时检索查询。 开采总量和矿业经济得到有效调控,绿色矿业产值 进一步提高。矿产资源开采总量得到有效调控,开发利用空 间布局进一步优化
43、,建设2个重要的矿产资源产业基地,资源 供应能力进一步增强,矿业经济的支撑作用更加强大。大力 开发利用地热、矿泉水等绿色环保矿产,改进其他矿产采矿 工艺技术,开展加工利用和延长产业链技术研究,提升绿色 矿产产值。到2020年,矿业总产值达到229亿元,年均增长 8%;矿产品加工业产值达到613亿元,年均增长10%。 3(展望期(2025 年)目标 矿产开发利用方式实现根本转变,布局进一步优化。 到 2025 年全省矿山减少到 222 家,其中大中型企业比例达 19 到 12%左右。 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和保护水平进一步提高。大中型、 骨干矿山开采回采率、选矿回收率、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 用率及固体
44、废物综合利用率在 2020 年基础上提高 13%, 达到省内同类矿山先进水平。 绿色矿山全面建成,矿产生态环境全面改善。矿山 地质环境有效保护和矿区土地复垦水平全面提高。矿山地质 环境保护管理实现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常态化。全市 形成资源充足、开发有序、高效利用、环境友好、社会和谐的 现代化新格局。 专栏 1 十堰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主要指标表 类型 指标 规划期 展望期 属性 1:5 万区域地质调查/平方千米 6827 1:5 万矿产远景调查/平方千米 11099 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平方千米 10501 公益性地质 调查 新发现大中型矿产地/处 25 锑(矿石)/万吨 4 矿产资 源勘查
45、新增查明资 源储量 铌(Nb 2O5)/万吨 100 预期性 铁(矿石)/万吨 35 40 约束性 建筑用石材 (矿石)/万吨 1800 2500 饰面用石材 (矿石)/万立方米 55 88 预期性重要矿种年 开采总量 磷(矿石/标矿)/万吨 80 85 约束性 矿山总数 254 231 约束性 大中型矿山比例(% ) 10 12 主要矿产资源“ 三率“提高比例(% ) 13 13 预期性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平方千米) 4.50 “三区两线”矿山复绿面积(平方千米) 4.28 矿产资 源开发 利用保 护 矿业转型与 绿色发展 历史遗留损毁土地复垦面积(平方千米) 49.32 约
46、束性 20 第四章 勘查开发与资源产业布局 牢牢把握“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的思路,服 务全市加快 构建“ 一核多支点 ”发 展格局,紧紧围绕 市委、市政府“外修生 态、内修人文”重大方略,在 严守生态保 护红线的前提下,构 建区域资源特色明显、勘查开发定位准确、资源环境协调发 展的空间格局。在明确优势和特色矿种勘查开发利用方向与 重点的同时,大力推进两大资源产业基地建设。选定重点矿 区,作为矿政监管重点区域;划定重点调查评价区、矿山地质 环境重点治理区,为财政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提供依据;确 定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积极推动矿业绿色发展。 第一节 勘查开发区域布局 1(生态保护红线区的界定与管
47、控 生态保护红线是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十堰市生 态保护红线区的面积约为15768平方千米,占全市总面积的 67%。其区域内划分为一类管控区和二类管控区。一类管控 区内,按照各类区域要求,除必要的科学实验、教学研究以 及现有法律法规允许的民生工程外,禁止任何形式的开发建 设活动。二类管控区内,应根据主导生态功能维护需求,制 定禁止性和限制性开发建设活动清单。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的 重点保护区域名录已经确定,大多数生态保护红线已经有矢 量范围,但仍有部分生态保护红线勘界落地工作尚未完成, 21 待该工作完成后,由县级矿产资源规划予以落实,并在涉及 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活动的审批中严格把关。 2(勘查
48、开发分区布局 根据成矿地质背景及矿产资源禀赋条件,结合我市经济 和社会发展布局,按照两竹地区、两郧地区、丹江口地区、房 县地区、城区共五大片区进行勘查开发布局。 (1(BJ001 两郧地区(郧阳区、郧西县) 加强两郧地区地热、金矿、银矿、铜矿、锑矿等矿产勘查 工作,不断提高饰面大理岩、重晶石等矿业开发的规模化、 集约化水平;继续发展壮大郧阳区北部饰面用大理岩勘查开 发基地,从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高附加值产品为主转变。 (2(BJ002 两竹地区(竹山县、竹溪县) 加强两竹地区贵多金属矿、铌稀土、矿泉水、石墨等矿 产勘查工作,利用低品位矿石扩大湖北银矿开采规模,保护 性开采绿松石、板岩等地方特色矿
49、产,逐步建成竹山-竹溪金 银、铌- 稀土、 绿松石、矿泉水勘查开发基地;严格限制超贫磁 铁矿、钒矿等矿产的勘查开发,加强钒矿和铌、稀土的选冶 加工技术研究,实现资源环保开发、高效利用;推进煤矿关闭 退出工作,2020 年前全域退出煤炭生产行业;引进先进加工 技术,加快绿松石珠宝饰品市场建设,建成国际知名的绿松 石珠宝交易中心。 (3(BJ003 丹江口地区 22 严守生态红线,禁止在丹江口水库及南水北调汇水区域 内开展矿产开发活动,防止水土流失和水质污染。重点抓好 钒矿选冶技术研究,争取早日将钒矿变成优势产能,服务十 堰汽车产业。 (4(BJ004 房县地区 强化对优质硅石开采的管控,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地热 资源,大力推进特色温泉旅游产业发展,稳定磷矿采选加工 能力。 (5(BJ005 十堰城区 完成城区废弃采石场的治理任务,对城区周边、交通主 干线沿线、城区与核心景区之间的交通干线沿线、可视的山 脊线以内,实行矿产资源开发的永久性冻结,将矿产资源开 发的主战场转移到偏远地区,保留基建必要的采石场,其余 到期注销,不再延期。 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