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35452 上传时间:2019-10-0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B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装订线此处不能书写此处不能书写此处不能书写此处不能书写此处不能书写此处不能书写此处不能书写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09 2010学年第二学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B)适用年级专业:2008级各专业 试卷说明:闭卷,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佳选项,考生应将最佳选项选择出来并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用2B铅笔填涂;考卷类型统一涂填A;答题卡右侧黑色条码及其上下空白处不得有任何涂写,否则读卡机无法读取答题卡数据。每题1分,共70分)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继承以下哪个国家的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形成的?( A )。A.德国 B.法国 C.英国 D.苏格兰2.古希腊

2、哲学史上关于“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说法( C )。A.都是辩证法的观点B.都是形而上学的观点C.前者是辩证法观点,后者是诡辩论观点D.前者是诡辩论观点,后者是辩证法观点3.马克思主义是( A )。A.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B.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4.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 )。A.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实现资产阶级的利益 C

3、.实现农民阶级的利益 D.实现公务员的利益5.人类最基本的实践劳动是( A )。A.物质生产劳动 B.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 C.科学实验 D.自然活动6.下列体现矛盾向对立面转化思想的是( B )。A.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B.多难兴邦,居安思危C.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D.一方有难,八方支援7.列宁对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范畴的定义是通过( A )。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界定的 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界定的C.主体和客体的关系界定的 D.一般和个别的关系界定的8.物质存在的方式和根本属性是( B )。A.静止 B.运动 C.空间 D时间9.意识的本质是( B )。A.各种感觉的综合 B.人脑对客观存在的

4、反映 C.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 D.“绝对精神”的体现10.童谣 “钉子缺,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包含的哲学原理是( A )。A.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C.事物的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D.事物是变化的11.下列包含辩证法适度思想的是(B )。A.大智若愚 B.物极必反C.事非经过不知难 D.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12.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D )。A.事物数量的增加 B.事物的量变引起质变 C.事物的运动变化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13.“没有革命的理论,就没有革命的行动”,这句话体现的哲学原理是( C )。A.意识有能

5、动作用 B.认识的能动作用C.科学理论对实践有巨大的指导作用 D.物质决定意识14.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D.唯心辩证法与唯物辩证法的关系15.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传统文化必须批判的继承,这种态度依据的哲学道理是(A )。A.辩证的否定的原理 B.新事物必须战胜旧事物的原理 C.世界是过程集合体的原理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原理1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C )。A.可知论的观点 B.反映论的观点 C.实践的观点 D.辩证法的观点 17.从头脑中回忆起苹果的个头、颜色、气味和滋

6、味,这种反映形式属于( C )。A.感觉 B.知觉 C.表象 D.概念18.任何真理都不是“终极真理”,真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这是因为真理具有( B )。A.绝对性 B.相对性 C.全面性 D.客观性19.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 B )。A.从感觉、知觉到表现的过程 B.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 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20.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区别在于( A )。A.是否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 B.是否坚持反映论的观点C.是否坚持可知论的观点 D.是否坚持唯理论的观点2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说明( B )。A.认识是在实践活动

7、中产生的 B.一切真知都来自于实践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D.实践为认识提供物质手段22.认识的主体是指( D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23.教条主义在认识论上犯了( A )。A.类似唯理论的错误 B.类似经验论的错误 C.类似唯心主义先验论的错误 D.类似直观被动反映论的错误 24.“真理是人造的供人使用的工具”的看法是( C )。A.辩证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25.在自由和必然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自由是指人们( C )。 A.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不受

8、必然性制约的创造性活动 C.对客观必然性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D.按照共同拟定的计划改造自然和社会26.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也是客观的。这表明真理的( D )。A.正确性 B.科学性 C.一元性 D.客观性 27.实践标准之所以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B )。A.每个人的实践都不相同 B.实践对真理的检验都具有历史性C.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D.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8.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是( B )。A.阶级斗争 B.社会基本矛盾 C.改革和革命 D.人们的生活需要29.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 C )。A.劳动者的经验技能 B.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C

9、.生产工具的水平 D.生产方式的先进与否30.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 B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B.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 C.经验论和唯理论 D.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和直观被动的反映论31.历史唯物主义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承认( B )。A.统治阶级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B.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C.英雄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D.思想动机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32.国体是指( D )。A.国家政权的社会职能 B.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政体C.国家政权的政治职能 D.社会各阶级在国家政权中的地位和作用3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是( A )。A.经济基础决定

10、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经济基础反作于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居于同等地位 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会立即发生变化34.生产关系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B )。A.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B.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 D.产品的交换方式35.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应用于生产过程的周期日趋缩短,对于生产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日益成为生产发展的决定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是( D )。A.强大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B.真实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C.新型生产力的集中体

11、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 D.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是第一生产力36.社会革命最深刻的根源是( D )。A.社会意识的落后 B.社会体制的落后C.革命思想与反动思想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的尖锐化37.“每个社会时代都需要有自己的伟大人物,如果没有这样的人物,它就要把他们创造出来。”这种观点( C )。A.正确说明了杰出人物的产生和作用 B.否认了人民群众是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C.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D.否认历史唯物主义观点38.下列属于非意识形态的是( D )。A.道德 B.哲学 C.艺术 D.语言学39.“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革就起了

12、主要的决定作用。”这个观点说明了( D )。A.人为因素使生产关系超越生产力水平B.在一定条件下,拔高生产关系也能促进生产力发展C.它违背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D.在一定条件下,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尤为突出40.依据生产关系性质,社会历史可理解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五种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历史。这是社会历史运动的一般过程和一般规律,表现了社会形态更替的( D )。A.一直性 B.一致性 C.唯一性 D.统一性41.价值或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 D )。A.商品 B.货币 C.价格 D.使用价值4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 C )。 A

1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 B.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C.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D.个别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矛盾4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 C )。 A.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 B.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C.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D.人口过剩与资本过剩的矛盾44.产业资本是(D )。 A.生产资本 B.工业资本 C.社会总资本 D.物质生产部门的资本45.货币资本的职能是( C )。 A.生产剩余价值 B.实现剩余价值C.为剩余价值生产准备条件 D.生产和实现剩余价值46.把生产资料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其依据是( A )。 A.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价值周转方式 B.在生产过程中不同的

14、物质存在形态C.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 D.不同部分的不同运动速度47.利润本质上是( B )。 A.成本价格的产物 B.剩余价值 C.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 D.所费资本的产物48.资本原始积累的实质是( D )。 A.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 B.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C.依靠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D.用暴力迫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使社会财富集中到少数人手里49.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 D )。 A.两种劳动 B.两个过程的劳动 C.两次劳动 D.同一劳动过程的两个方面50.资本的周转时间包括( A )。 A.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 B.产品的购买时间和生产时间C.劳动时间

15、和产品的销售时间 D.劳动时间和购买时间51.商品是( C )。 A.用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劳动产品 B.一切物品C.为市场交换而生产的有用的劳动产品 D.一切有用的物品52.商品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是 (A )A.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B.交换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使用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交换价值是价值的基础D.使用价值是价值的基础,价值是交换价值的表现形式53.资本积累的源泉是( C )。 A.资本家的节俭 B.资本的价值 C.剩余价值 D.扩大再生产54.把剩余价值看成是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就转化为( C )。 A.成本

16、价格 B.生产价格 C.利润 D.利息55.金融寡头政治上的统治主要是通过( B )实现的A.“参与制” B.同政府的“个人联合”C.建立政策研究咨询机构对政府施加影响 D.掌握舆论工具控制新闻媒介56.垄断的形成是( A )。 A.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结果 B.生产输出的结果C.金融资本统治的结果 D.国家干预经济生活的结果 57.垄断资本条件下垄断企业竞争的目的是为了(C)A.获得平均利润 B.获得超额利润C.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D.消灭中小企业5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 D )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 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

17、的特殊利益 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 59.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的时期是( C )。 A.18世纪末期 B.19世纪中期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60.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资本国际化的主要形式是( B )。 A.生产资本 B.商品资本 C.借贷资本 D.国家资本61.“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马克思的这句话表明( C )。 A.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唯一形式 B.和平过渡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C.暴力革命是无产阶级革命的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D.暴力革命只是偶然的辅助形式62.科学社会主义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

18、 A )。 A.共产党宣言 B.德意志意识形态 C.资本论 D.共产主义原理6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 D )。 A.超阶级的全民代表 B.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军政集团 C.工人阶级的群众性组织 D.工人阶级的先锋队64.社会主义是( B )。A.一场历史谬误 B.历史发展的必然 C.一种用词问题 D.精致平均主义65.“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此材料出自那一部著作?( C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共产党宣言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66.“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这个思维方法是( D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方法

19、B.近代形而上学的方法 C.黑格尔的方法 D.马克思主义的方法67.“各尽所能 , 按劳分配”的分配原则属于( C )。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68.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不包括( B )。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阶级和国家消失69.社会主义民主是( B )A.手段 B.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是手段和目的的统一 C.目的 D.既不是手段也不是目的70.马克思主义指出,共产主义社会,劳动是( B )。A.人们谋生的手段 B.

20、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 C.休闲的手段 D.完全由个人自由选择的活动 二、材料题(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30分)材料1:环球金融危机2007年2010年环球金融危机,又称世界金融危机、次贷危机、信用危机,更于2008年起名为金融海啸及华尔街海啸等,是一场在2007年8月9日开始浮现的金融危机。自次级房屋信贷危机爆发后,投资者开始对按揭证券的价值失去信心,引发流动性危机。即使多国中央银行多次向金融市场注入巨额资金,也无法阻止这场金融危机的爆发。直到2008年9月,这场金融危机开始失控,并导致多间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或被政府接管。资料来源,互联网“维基百科材料2:美国出台7000亿美元救

21、市计划北京时间2008年10月4日凌晨3点,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助计划,这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经济干预。美国财政部也已经迅速采取行动,开始收购陷入困境的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这份2008年紧急经济稳定法案,众议院以263票赞成、171票反对的较大优势获得通过。而此前的9月25日,方案的第一稿曾被众议院否决。从否决到最终通过,仅仅不到10天时间。发生在美国华尔街的这场金融危机,不仅改变了美国,也正在改变着包括中国在内的全世界。资料来源,中国新闻周刊材料3:中国政府出台4万亿救市计划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8年11月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

22、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措施。会议认为,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为抵御国际经济环境对我国的不利影响,必须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复杂多变的形势。当前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出台更加有力的扩大国内需求措施,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除了提出要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加快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各项工作、提高城乡居

23、民收入、在全国所有地区、所有行业全面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减轻企业负担1200亿元等之外,还要加大金融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取消对商业银行的信贷规模限制,合理扩大信贷规模,加大对重点工程、“三农”、中小企业和技术改造、兼并重组的信贷支持,有针对性地培育和巩固消费信贷增长点。初步匡算,实施上述工程建设,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 资料来源,“新华网” 材料4:金融危机让马克思资本论成德国圣诞节最佳礼物德国新莱茵报2008年10月15日称,德国出版商预测,在德国国内不断滋长的金融危机条件下,卡尔-马克思的资本论将成为圣诞节的最佳礼物,其销售量已提高两倍。 该报纸援引柏林一家出

24、版社商务经理的话指出:“卡尔-马克思再次成为时尚。” 据他透露,资本论销售量与2005年相比提高了两倍,并表示其主要的读者是青年学者代表。他们应了解,新自由主义的幸福诺言并没有兑现。 资料来源,东方早报根据上述所给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你赞同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政府拿出如此巨大的资金来拯救市场的做法吗?你赞同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7分)2.结合上述材料,请简述马克思的资本论近年来在西方畅销的原因。(8分)3.请简述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有关经济危机的理论要点。(15分)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1这是开放题,没有固定答案。能自圆其说就给分2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分

25、)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针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展过程中日益严重的经济与金融危机进行了系统深入的分析,在劳动价值论和商品与货币关系理论的基础上形成了科学的金融危机理论。(4分)在经历个世纪之后,经济全球化和全球性金融危机同样出现加速发展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研究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显然是十分必要的。这就是马克思资本论在西方畅销的原因。(2分)3马克思在其资本论中深刻揭示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产品的社会化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3分)在这一基本矛盾的作用下,资本主义必然发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2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这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段性决定的;(2分)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基本矛盾,主要体现为以下两方面:1、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2、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8分)第 11 页 共 1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