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骨折概述一、 名词解释1、 骨折fracture:骨的完整性破坏或连续性中断。2、 疲劳性骨折stress fracture:长期、反复、轻微的直接或间接外力集中作用于骨骼的某一点上使之发生的骨折。如长距离行军或长跑运动后发生第2跖骨及腓骨下1/3的疲劳性骨折。3、 病理性骨折pathologic fracture:有病变的骨骼,受到轻微外力即断裂。如骨髓炎、骨肿瘤、严重骨质疏松等病变骨骼发生的骨折。4、 闭合性骨折closed fracture:骨折处皮肤或粘膜完整,骨折端不与外界相通。5、 开放性骨折open fracture:骨折处皮肤或粘膜破裂,骨折端与外界相通。6、 不完全骨折inc
2、omplete fracture: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仅部分破坏或中断。包括裂纹骨折、青枝骨折。7、 裂纹骨折crack fracture:骨折像瓷器上的裂纹,无移位,多见于颅骨、髂骨等处的骨折。8、 青枝骨折greenstick fracture:骨折与青嫩的树枝情形相似,多见于儿童,骨质和骨膜部分断裂,可有成角畸形。9、 完全骨折complete fracture:骨的完整性或连续性全部破坏或中断。包括横形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嵌插骨折、压缩性骨折、骨骺分离。10、稳定性骨折stable fracture:骨折端不易移位或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后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裂纹骨折、青
3、枝骨折、横形骨折、嵌插骨折等。11、不稳定性骨折unstable fracture:骨折端易移位或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后易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12、骨折复位fracture reduction:将移位的骨折段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的解剖关系,重建骨骼的支架作用。13、解剖复位anatomic reduction:骨折段通过复位,恢复了正常解剖关系,对位、对线完全良好。14、功能复位functional reduction:由于各种原因,骨折复位未达到解剖复位,但骨折愈合后对肢体功能无明显影响。15、闭合复位closed reduction:指通过非手术方法,达到骨折端
4、复位,包括手法复位和牵引复位。16、切开复位open reduction:指通过手术,直视下将骨折复位。17、微创钢板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late osteosynghesis MIPO:是近年来BO思想指导下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其设计思路是为了保护骨折的血供。18、微创固定系统less invasive stabilization system LISS:有规定的手术步骤、专门设计的内植物和操作器械。在固定骨骼时,LISS位于肌下骨骼外,与骨膜之间有一层薄薄的缝隙,因此,可看作是一种不接触的钢板。19、脂肪栓塞综合征fat embolism syndrome:骨
5、折后,血液中出现大量非脂化脂肪栓子,这些栓子通过血液循环进入各组织器官,引起毛细血管栓塞,产生相应的症状。最常见的是肺脂肪栓塞和脑脂肪栓塞,多见于成人,典型的临床表现是:呼吸系统症状:急性呼吸功能不全、肺通气障碍和进行性低氧血症;神经系统症状:常见有神志不清、昏迷、抽搐;肺部X线片:典型者呈暴风雪样改变。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激素治疗,近年来应用高压氧治疗脂肪栓塞取得了很好效果。20、osteofascial compartment syndrome骨筋膜室综合征: 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容物增加或骨筋膜室容积骤减所致骨筋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而产生的一系列早期症状和体
6、征。最常发生于小腿和前臂掌侧。进一步发展可导致肌和神经的坏死,发生Volkmann 挛缩。21、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关节扭伤、脱位及关节附近的骨折,骨膜下出血,血肿机化并在关节附近的软组织内广泛骨化,影响关节活动功能。多发生于肘关节。22、关节僵硬anchylosis:患肢经长时间固定或未行功能锻炼,静脉血和淋巴液回流不畅,患肢组织中有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纤维蛋白沉积,可使关节内外组织发生纤维粘连。同时由关囊和关节肌的挛缩,关节活动可有不同程度的障碍。23、急性骨萎缩acute bone atrophy,Sudeck atrophy:即损伤所致关节附近的痛性骨质疏松
7、,亦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骨营养不良。因骨折后反射性神经血管营养不良引起。常发生于手、足部位。表现为疼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24、缺血性骨坏死ischemic bone necrosis:骨折后,骨折段的血液供应被切断导致其缺血性坏死。常见的有股骨颈骨折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腕舟状骨骨折后近侧骨折段缺血性坏死。25、缺血性肌挛缩ischemic muscle contracture:重要的动脉损伤,或外固定过紧超过一定时限,肢体血液供应不足,肢体肌群因缺血而坏死,终致机化,形成瘢痕组织,逐渐挛缩而形成特有畸形,如爪形手,造成严重残废,常为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严重后果。26、创伤性关节炎traumati
8、c arthritis:关节内骨折,关节面遭破坏,又未能准确复位,骨愈合后使关节面不平整,长期磨损易引起关节炎。27、骨折愈合:是指骨折断端间的组织修复反应,这种反应表现为愈合过程,最终结局是恢复骨的正常结构与功能。28、骨折延迟愈合delayed union:是指骨折经过治疗,超过通常愈合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为48个月),骨折断端仍未出现骨折连接。 29、骨折不愈合nonunion:是指骨折经过治疗,超过通常愈合所需要的时间,再度延长治疗时间(一般为骨折8个月后)仍达不到骨性愈合。30、骨折畸形愈合malunion:是指骨折愈合后未达到功能复位的要求,存在成角、旋转、短缩或重叠畸形。31、创伤
9、 trauma:是指机械性致伤因子所造成的损伤。为动力作用造成的组织连续性破坏和功能障碍。32、multipe system organ failure: 是指急性疾病过程中并发一个以上系统和/或器官的急性功能障碍,是急症病死的重要原因之一。33、骨质疏松osteoporosis: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折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34、crush syndrome挤压综合征:系肢体,臀部等肌肉丰富部位,受到压榨或长时间重力压迫,致肌肉坏死并引起高血钾、急性肾功能衰竭、休克、酸中毒的综合征。35、清创术:包括清创、骨折复位和软组织
10、修复以及伤口闭合。36、二期骨折愈合:通过内外骨痂的形成以及改建使骨折愈合。37、骨折一期愈合:当骨折断端紧密接触,血运损害较少,骨质无吸收时,骨折一端的毛细血管及哈佛系统直接跨过骨折线进入另一骨折端,新骨沿哈佛系统在长轴方向逐渐沉积而进行修复的过程。38、骨折一期愈合和二期愈合的特点:一期愈合是指骨折两断端的骨单位直接愈合,其特征为愈合过程中无骨皮质区吸收,因坏死骨在被吸收的同时由新生的板层骨取代,达到皮质骨间的直接愈合,哈佛系统重建一步完成,髓腔通畅,无或仅极少内外骨痂形成。一期愈合多见于骨折行坚强内固定时。 在骨折采用保守治疗或未获坚强内外固定的情况下,因骨愈合过程受到各种因素干扰(如断
11、端间活动),骨折端出现吸收,断端骨外膜和骨内膜在应力作用下形成多量骨痂,经过塑形改建而达到愈合,这就是二期愈合。绝大部分骨折的愈合属于二期愈合。其所以称为二期愈合,是由于骨折间隙中先有过渡性的纤维组织或纤维软骨形成,以后才逐渐被新骨替代。39、骨诱导:是将骨髓间充质细胞或骨髓基质细胞转化为软骨细胞和骨细胞的过程。40、交锁髓内针:是通过髓腔置入髓内针、在长骨两端用螺钉行带锁髓内针固定,阻止两断端顺针滑动,造成互相嵌插,可获得旋转稳定性,称为静力性固定。41、张力带固定tension band fixation:张力带是工程学上的原则,指材料弯曲时会产生结构内应力的减小,这一原则应用于骨折内固定
12、称为张力带固定。40、再灌注损伤:指组织器官因各种原因缺血一段时间后,当血供恢复之后,血液再灌注后释放大量自由基、缩血管物质以及炎性细胞聚集、细胞内钙超负荷、能量合成障碍等,造成组织器官在血液再灌注后受到进一步损害。41、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和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功能和形态生物替代物的科学。42、休克shock:是机体受到各种有害因素强烈袭击,迅速发生的神经、内分泌、循环和代谢等重要功能障碍,以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灌流不足,末梢
13、循环衰竭,细胞急性缺氧等形成的多器官障碍综合征。43、创伤性休克traumatic shock:是由于重要脏器损伤、大出血使有效循环血量锐减,以及剧烈疼痛、恐惧等多种因素形成的。二、 问答题1、 骨折段的移位:成角移位、侧方移位、缩短移位、分离移位、旋转移位。2、 骨折的临床表现:一、全身表现:休克、发热。二、局部表现:1)骨折的一般表现:疼痛与压痛;局部肿胀与瘀斑;功能障碍。2)骨折的特有体征:畸形;反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3、 骨折的愈合过程:1)血肿炎症机化期:骨折后,髓腔、骨膜 下、周围软组织出血,形成血肿。骨折端由于血供中断,发生几毫米的骨质坏死。伤后68小时,血肿形成凝血块,并和
14、损伤坏死的软组织引起局部无菌性炎症反应,新生的毛细血管、ten噬细胞、成纤维细胞侵入血肿,逐渐形成肉芽组织,肉芽组织内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大量胶原纤维,进一步转化成纤维组织。这一过程大约在骨折后2周内完成。2)原始骨痂形成期:骨内外膜内层的成骨细胞开始增殖分化,形成骨样组织,逐渐钙化,形成新的网状骨(即膜内化骨intramembranous ossificaton),形成内骨痂(internal callus)和外骨痂(external callus)。骨折端间及髓腔内的纤维组织亦逐渐转化成软骨组织并随着软骨细胞的增生、钙化而骨化,称为软骨内化骨(endochondral ossificati
15、on),在骨折处形成环状骨痂和髓腔内骨痂。此阶段一般需要48周。3)骨板形成塑形期:原始骨痂进行塑形,逐渐被坚强的板层骨所替代,完成新骨的爬行替代过程。这一过程在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同时作用下完成,约需812周。4、 促进骨折愈合的生长因子:1)骨形态发生蛋白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BMP:是广泛存在于骨基质中的一种酸性多肽,具有诱导成骨活性,目前共发现有16种亚型。2)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TGF-:是一族具有多功能的蛋白多肽,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作用。3)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
16、-like growth factor IGF:由两种相关多肽组成,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基质合成。4)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 FGF:5)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 PDGF:6)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ic growth factor EGF:试述参与骨折愈合的几种(可选述3种)主要细胞因子的生物学作用,如何用细胞因子促进骨折愈合?有多种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参与骨愈合,其作用机制有以下几个方面:调节细胞增殖、分化过程;改变细胞产物和基质的合成;调节细胞组成成分的表达。主要的细胞因子有骨形态发生蛋
17、白(BMP)、转化生长因子(T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BMP的主要生物学作用是诱导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分化形成软骨和骨,可在骨内部位形成新骨,也可异位形成新骨。TGF-具有促进细胞增殖、调节细胞分化、促进细胞外基质合成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FGF参与多种细胞活动,包括细胞分裂、趋化作用、分化和血管形成,血管、神经和骨骼的发育,以及促进伤口愈合和组织修复等。IGF在体内有强成骨作用。IGF-I对于调节骺板的软骨内化骨起关键作用,提示其可能参与骨折修复中的软骨内化骨。在鸡、鼠和人骨细胞培养中加入IGF-II可刺激骨细胞增殖。IGF-I和IGF-II均可
18、增加胶原合成,减少胶原降解。将细胞因子用于骨折治疗,必须将其与适当载体复合然后植入体内,BMP尤其如此。载体起支架作用,为BMP提供机械支持,构建适当的释放系统,避免细胞因子流失,也便于靶细胞附着。更重要的是,良好的载体可增强BMP的骨诱导作用。载体材料可分天然材料与人工合成材料两大类,前者如胶原、脱钙骨等,后者如聚乳酸、聚乙醇酸等。国内将去抗原异种骨与BMP复合制成重组合异种骨用于治疗骨不连、骨缺损,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使用外源性细胞因子促进骨折愈合,需要足够量的细胞因子作用足够长的时间,为此需多次引入细胞因子。近来尝试使用基因治疗,即将人BMP基因转染靶细胞,将这种转染后的靶细胞引入体内,
19、即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分泌具有生物学活性的BMP,即可在局部诱导形成新骨。5、 骨折愈合的必要条件:微动、血运和应力。6、 骨折临床愈合标准:1)局部标准:局部无异常活动、无压痛及纵向叩击痛。2)影像学标准:X线片显示骨折线模糊,有连续性骨痂通过骨折线。3)功能标准:外固定解除后伤肢能满足以下要求:上肢向前平举1kg重量达1分钟;下肢能不扶拐在平地连续步行3分钟,并不少于30步;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不变形。7、 影响骨折愈合的素是什么? 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是:(1) 全身因素:是影响骨折愈合的次要因素,与患者的年龄及身体的代谢状况关系密切。(2) 局部因素:包括局部血液供应,局部骨折损伤程度,
20、骨折端是否接触紧密,以及外固定是否牢固,创面是否有感染,软组织损伤程度和软组织嵌入有关。(3) 治疗方法不当:反复多次的手法复位,造成局部血运损害。骨膜过多的剥离,开放性骨折去除过多骨片,治疗方法选择不当。过度牵引,固定不确实,清创不当,功能锻炼不恰当等都会影响骨折愈合。8、 AO组织的骨折治疗原则:1)通过骨折复位及固定重建解剖关系;2)按照骨折的个性及损伤的需要使用固定或夹板重建稳定;3)使用细致操作及轻柔复位方以保护软组织及骨的血供;4)全身及患者部的早期和安全的活动训练。9、 简述骨折复位的标准是什么?骨折复位标准为解剖复位和功能复位。解剖复位是指复位后的骨折端矫正了各种移位,恢复了正
21、常的解剖关系,骨折的对位和对线完全正常。功能复位是指虽然没有达到解剖复位,但骨折断端没有旋转和分离移位,重叠移位成人不超过1cm,儿童不超过2cm。长管状骨横形骨折骨干对位达1/3干骺端对位3/4,下肢成人前或后成角不超过10度,儿童不超过15度,骨折愈合后,肢体的功能可以恢复,不影响正常生活。10、切开复位适应证:1)骨折间有肌肉、肌腱或软组织嵌入骨折断端时,手法复位失败。2)关节内骨折,手法复位后,对位不理想,将影响关节功能者。3)手法复位与外固定难于维持骨折复位,达不到功能复位的标准者。4)骨折并发主要的神经血管损伤,在处理神经血管时,可同时切开复。5)多发性骨折为了便于护理及治疗,防止
22、发生并发症,可选择适当骨折部位施行切开复位。6)骨折畸形愈合及骨不愈合者。11、骨外固定器适应证:1)开放性骨折:骨外固定架能使骨折得到固定,同时能对组织创面进行换药,引流和植皮等处理;2)闭合性骨折伴广泛软组织损伤;3)骨折合并感染和骨折不愈合;4)截骨矫形术和关节融合术后;5) 肢体延长术。6)多段骨折及不稳定性的粉碎性骨折,采用髓内针和钢板无法固定时,可以采用外固定支架。12、生物学内固定(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原则:1)远离骨折部位进行复位,以保护骨折局部软组织的附着;2)不以牺牲骨折部的血运来强求粉碎性骨折块的解剖复位,如必须复位的较大的骨折块,也
23、应尽力保存其供血的软组织蒂部;3)使用低弹性模量,生物相容性好的内固定器材;4)减少内固定物与骨之间的接触面积;5)尽可能减少手术暴露时间。13、骨折的急救处理原则:1)抢救生命;2)创口包扎;3)妥善固定:急救固定目的是:避免在搬运时加重软组织、血管、神经或内脏等和副损伤;避免骨折端活动,减轻病人痛苦;便于运送;4)迅速转运。14、开放性骨折的处理:关键是彻底清创,使开放污染的伤口转变为接近无菌的创面,防止感染,力争创口迅速闭合,将开放性骨折转化为闭合性骨折,从而为组织修复和骨折治疗创造有利条件。15、开放性骨折按软组织损伤的程度,可分为三度:一度:皮肤被自内向外的骨折端刺破,软组织损伤轻;
24、二度:皮肤被割裂或挫伤,皮下组织与肌有中等度损伤;三度:广泛的皮肤、皮下组织与肌严重损伤,常合并血管、神经损伤。开放性骨折Gustilo和Anderson分类:皮肤创口小于1cm,清洁,骨折不粉碎:皮肤创口大于1cm,软组织损伤不广泛,无皮肤撕脱:高能量损伤累及广泛软组织损伤,严重的挤压伤,有需要修复的血管损伤,严重污染,骨折粉碎,节段性骨折或骨缺损而不管皮肤创口大小。16、对于肌活力的判断,可从肌的颜色(color)、循环情况(capacity of blood)、肌收缩力(contractibility)和肌韧性(consistency)四个方面,即所谓的“4C”标准加以判断。即肌色泽鲜红
25、,切割时切面渗血,钳夹时有收缩力,肌有一定韧性,是肌组织活力良好的标志;反之,表示肌活力差,应予以切除。17、开放性关节损伤治疗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关节感染和恢复关节功能。开放性关节损伤一般分为三度:一度:锐器刺破关节囊,创口较小,关节软骨和骨骼无损伤;二度:软组织损伤广泛,关节软骨和骨骼部分破坏,创口内有异物;三度:软组织毁损,韧带断裂,关节软骨和骨骼严重损伤,创口内有异物,可合并关节脱位及血管、神经损伤。18、骨折的并发症及合并伤:一、早期并发症及合并伤:1)休克;2)感染;3)重要内脏器官损伤;4)重要血管损伤;5)神经损伤;6)脂肪栓塞综合征;7)骨筋膜室综合征。 二、骨折中晚期并发症:1
26、)坠积性肺炎;2)褥疮;3)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4)骨化性肌炎;5)创伤性关节炎;6)关节僵硬;7)急性骨萎缩;8)缺血性骨坏死;9)缺血性肌挛缩;10)骨发育障碍。19、骨折不愈合分为肥大性和萎缩性两种类型。肥大性以骨折端增宽,过量骨痂形成为特征;萎缩性则指没有或仅有很少的骨膜反应、骨端硬化或吸收,没有骨痂形成为特征。20、骨折延迟愈合与骨折不愈合的原因:1)全身性因素:主要与身体的代谢异常及部分物质,如维生素D的缺乏有关。2)药物的影响:如一些抗凝物和抗风湿性药物及激素类药物的影响,使骨愈合减慢。3)局部因素:骨折断端间嵌夹较多软组织;开放性骨折骨块丢失或清创时去除的骨片较多,造成骨缺损;
27、严重损伤或治疗不当对骨的血液供应破坏较大;感染等因素所致。4)成骨诱导因子的缺乏及多次骨折整复等都是造成骨折不连的因素。21、骨折不愈合的手术治疗:切除硬化骨,打通骨髓腔,修复骨缺损,植骨,内固定,必要时辅以外固定。 骨折不愈合的非手术治疗方法有:诱导成骨:经皮注射红骨髓、经皮注射骨生长因子;震波治疗;电磁刺激治疗;脉冲超声波治疗;高压氧。22、骨折畸形愈合的治疗方法:1)畸形较轻,对功能影响不大者,可不予处理。2)畸形明显者如骨折愈合时间在23个月,骨痂尚不坚固,可在麻醉下行手法折骨,将其在原骨折处折断,重新复位固定。3)如骨折愈合很坚固,则应行截骨矫形术,其目的是改善畸形愈合所致的功能障碍
28、,改善外观是次要的。23、产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原因:1)骨筋膜室内容物体积骤增:损伤炎症反应和广泛毛细血管损伤,使室内的肌发生严重水肿;任何原因的肌缺血,都将使肌肉内的毛细血管内膜通透性增加,发生严重水肿,使室内肌的体积和组织压剧增,发生缺血-小肿恶性循环。2)骨筋膜室容积骤减:敷料包扎过紧;严重的局部压迫。24、骨筋膜室内肌、神经组织缺血可分为三个阶段:1)濒临缺血性肌挛缩:2)缺血性肌挛缩:3)坏疽:25、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1)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痛,且进行性加剧;2)患侧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牵拉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3)患处皮肤略红,温度稍高,肿胀,有严重压痛,触
29、诊时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缺血性肌挛缩主要临床表现可总结为5个P字:即由疼痛转为无痛(painless)、苍白或发绀(pallor)、感觉异常(paresthesia)、肌瘫痪(paralysis)、无脉(pulselessness)。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诊断:患肢有压挤伤史;骨筋膜室触之压力增高,明显压痛;肌肉活动障碍;被动牵拉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烈疼痛;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处理要点:1)非手术治疗:适应证:肢体明显肿胀、压痛、皮肤有张力性水疱。肌肉被动牵拉痛,骨筋膜室内压力未高30mmHg;采用制动、抬高患肢、严密观察。2)手术治疗:手术切开深筋膜减压适应证:患肢
30、明显肿胀与疼痛;骨筋膜室张力大、压痛;该组肌肉被动牵拉痛;有或无神经功能障碍体征;骨筋膜室内压力大于30mmHg。26、为什么骨筋膜室综合征应早期行切开减压术?骨膜室内压力增高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病理的基础。骨筋膜室的室壁坚韧缺乏弹性,如果室内容积骤减或骤增,则骨筋膜室内的压力急剧增加,从而阻断室内血液循环,使骨膜室内的肌肉和神经组织缺血。肌肉组织缺血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渗出液进入组织间隙,性成水肿使骨筋膜室内的压力进一步增加,从而形成缺血水肿恶性循环。如果这一循环不能有效地阻断,将可能会出现肢体濒临缺血性肌挛缩、缺血性肌挛和坏疽,这三个结果是骨膜室综合征或肢体缺血的三种不同阶段。由于骨
31、膜室综合征肢体的压力增加是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主要原因。因此,本征一经确诊即应立即切开筋膜减压。27、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的目的是:1)防止肌肉和神经发生缺血性坏死。2)防止或减轻肌肉坏死后大量肌球蛋白和钾离子进入血液循环,避免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3)避免肌肉坏死后,有毒物质进入血液中而引起的毒素血症。4)减轻或缩小肌肉坏死的程度和范围,为最大限度地保留肢体功能创造条件。28、 何为挤压伤与挤压综合征?挤压伤是指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肢体、臀部等受到压榨或长时间受重力压迫后所造成的复杂而严重的创伤。挤压综合征:系肌肉丰富的部位如肢体、臀部等受到压榨或长时间重力压迫,致受压组织坏死并引起高血钾、急性肾功
32、能衰竭的综合征,称为挤压综合征。29、 挤压综合征主要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挤压综合正临床表现包括局部与全身表现:(1)局部表现:与所受压力的大小及受压时间相关,受压时间长,致伤物重者,受伤早期出现青紫,苍白,出点血边缘处红斑水肿,并有麻木感,以后出现伤肢肿胀并且进行性加剧,持续45日,肢体变硬,感觉肌力减弱,甚至丧失,远端动脉迫不及搏动消失,严重者出现坏疽及肌肉组织受压坏死。(2)全身表现: 由与毛细管血管通透性增加使大量血液向组织间渗出导致低血容量休克。 肌红蛋白尿与急性肾功能衰竭:肌红蛋白尿是诊断挤压综合征的一个重要指示,也是与一般单纯创伤后发生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区别的标志,尿液呈茶褐色或红
33、棕色,同时出现少尿等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表现,出现氮质血症及肾小管功能减退的症状。 肢体缺血坏死使大量酸性物质及钾离子释放,同时创伤后分解代谢增加,代谢产物蓄积,以及急性肾功能衰竭等因素导致代谢性酸中毒及高钾血症。 此外还可出现贫血,出血倾向,重者可发生DIC。30、 挤压综合征的治疗原则是什么?一、全身治疗:1)补液:发生挤压伤后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血容量不足,进而加重肾脏缺血及肾小管变性、阻塞。因此,在解除压迫后的扩容治疗十分重要。伤后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相应补以全血、晶体液及胶体液,最好在中心静脉压指导下进行补液。2)使尿液碱化,防止酸中毒。3)防止水中毒:补液要适量,防止少尿期合并水中毒的并发症,
34、防止出现脑水肿、肺水肿、心衰等不良后果。4)防治高血钾及代谢性酸中毒:严密监测血钾浓度,血钾浓度升高时可用胰岛素液输注。a) 利尿:在纠正血容量不足以后,常选用甘露醇快速输注,配合使用速尿,使肾实质 在损害前使肾小管中有较多的碱化尿液通过。b) 抗感染治疗:局部引流通畅,同时使用抗生素。5)血液透析治疗:当合并严重的肾功能衰竭及水电解质平衡絮乱。 二、局部治疗:解除患处压迫,暂时固定,减少活动。简述挤压综合征的诊断和处理原则:诊断 病史 肌肉丰富部位挤压伤史或主要血管损伤致组织较长时间缺血史临床表现局部筋膜间隙综合征表现:肢体肿胀、剧痛、被动牵拉痛、运动感觉障碍 肌红蛋白尿、少尿、无尿酸中毒及
35、氮质血症高血钾 防治 预防 伤肢 筋膜间隙综合征及时切开减压肌肉广泛坏死且出现肌红蛋白尿者,应果断截肢保护肾功 补液、碱化尿液(碳酸氢钠),利尿(甘露醇),解除肾血管痉挛(氨茶碱、利尿合剂)治疗 按急性肾功能障碍治疗原则进行治疗限制液体输入量、维持水电、酸碱平衡透析疗法加强营养支持防治感染脂肪栓塞综合征的诊断:分为主要标准、次要标准和参考标准。主要标准:皮下出血、呼吸系统症状及肺部X线病变、无颅脑外伤的神经症状;次要标准: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mmHg、血红蛋白下降(10g以下);参考标准:脉快,高热,血小板突然下降,尿中脂肪滴及少尿,血沉快,血清脂肪酶上升,血中游离脂肪酸滴。凡临床症状有主要标
36、准两项以上,或主要标准只有一项或参考标准在四项以上者,可以确诊。如无主要标准,有次要标准一项及参考标准四项以上者,可拟诊为隐性脂肪栓塞。31、 清创后如何掌握伤口缝合情况?共有几种类型?清创后伤口缝合有三种方式:一期缝合、延迟缝合、不缝合。 对于组织损伤与污染较轻的伤口,清创后可予以一期缝合,但战伤除外,面部,头皮等血运较好的伤口,在彻底清创后,多可一期缝合。伤口组织损伤或污染较严重的伤口,不宜进行一期,可用缚料包扎,延迟35天后关闭创口。32、 骨折外固定的方法:1)小夹板;2)石膏绷带;3)外展架;4)持续牵引;5)外固定器33、 骨折内定的方法:1)接骨板螺钉;2)单纯螺钉;3)髓内钉;
37、4)骨圆钉。34、 简述自体移植骨的来源及异体骨的种类。 自体移植骨的来源一般包括髂嵴、胫骨前内侧面和腓骨中段,以及股骨大粗隆和肋骨。异种骨包括煮沸异种骨、去蛋白质、Kiel骨以及脱钙牛骨、无机骨等。35、影响骨移植成功的因素:1)植骨床和周围软组织血供丰富,有利于受区有血运的骨与无血运的移植骨密切接触,使有活性的肉芽组织长入移植骨。2)松质骨的成骨诱导能力优于皮质骨,与松质骨块的大小不成正比,松质骨块大小少于1mm,则不利于成骨,应在15mm之间,有利于成骨及填充死腔。3)在骨移植术后的34周的固定较为重要,以减少因骨与软骨的活动对于新生小血管的损伤。4)骨块游离后应尽快植入受区,减少骨块在
38、空气中的暴露时间,也不要用生理盐水和抗生素液浸泡,避免损伤存活的细胞。35、 如何评估创伤性失血量及其造成的影响? 成年人一处骨折可失血5001500ml。多发性下肢骨折失血量可达2500ml以上。严重的骨盆骨折失血量可达30004000ml。如有两处大骨折,就可能失血达总血量的20%40%。一般骨折失血量占总血量的30%40%,即可发生失血性休克。36、 多发性伤口的闭合方法:1)直接缝合;2)减张缝合和植皮;3)延迟闭合;4)皮瓣移植。37、 创伤性骨折的成因有:1)直接暴力;2)间接暴力;3)积累性劳损。38、 简述CT在骨科的具体应用范围。 1)一些应用X线检查不能确诊的骨折,如髋臼骨
39、折、裂隙骨折及嵌插型骨折。 2)CT可以早期发现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有利于该病的诊断。3)可以帮助诊断颈、胸及腰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及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可以发现病变对脊髓及神经根的影响等。4)CT可以清楚的显示软组织的变化,对于软组织和骨肿瘤的确诊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可以显示病变范围与周围主要血管和神经的关系,指导临床治疗。5)由于脊柱骨在X线下重叠较严重,CT可以较清楚显示骨折的性质及骨折块对于骨髓的压迫。39、 为什么常选择髂骨作为骨植的供体? 髂骨分为肥厚髂骨体和扁阔的髂骨翼。髂骨体构成髋臼的上2/5,髂骨翼是髋臼上方的宽广部分,其上缘肥厚,内侧朝前凸出,外侧凹进,呈长S形,称为髂嵴。髂
40、嵴位置表浅,骨质厚而松,又具有肌肉附着多及血供丰富等特点,因而常被作为骨移植的供体。髂骨作为供体具有下列的条件:1)髂骨能提供大量的松质骨,松质骨软而脆可填塞到任何腔隙中。在任何植骨中,移植皮质骨后都可以加些松质骨以促进骨愈合。2)髂骨的高度男性为130mm,女性为125mm;髂嵴的宽度男性为158mm,女性为150mm,其可提供各种形状和大小骨块条。3)髋臼上相当于长管状骨的干骺端,血供丰富,臀动脉并入臀部前紧贴髂骨,其间有分支供应髂骨。髂骨翼的主要血供来自髂腰动脉。髂嵴前部的血供则来臀动脉深支的上支,旋股外侧动脉的升支及旋髂深、浅动脉,其中旋髂深动脉是施行带血管蒂骨移植较理想的滋养血管。4
41、)髂骨可同时与其表面的皮瓣一起移植,构成复合皮,适用于骨缺损合并创面的组织修复。5)髂骨供区隐蔽,术后常不影响美观,对髋关节的功能也无妨。40、 核磁共振成像在骨科应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是什么? 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80年代应用于临床诊断学的新技术,它的成像清晰度和各种组织之间的分辨能力远远地超过了CT检查,同时对人体无放射性损害,临床应用很广。既往许多难以确诊的病症,自从核磁共振成像技术问世以来,已不再成为困难,在骨科主要用于以下几类疾病的诊断。1)脊柱疾病:能清晰地显示脊柱疾病对脊髓的影响,如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脊髓有无肿胀、囊肿、血肿及空洞。2)股骨头缺血坏死:阳性率高达100%。3)韧带损伤
42、:膝关节有许多韧带来维持其稳定,损伤后一般的检查难以确定,医生检查又受个人的经验及对检查方法掌握的影响,也容易出现不同的意见,核磁共振可以清晰地显示膝关节的交叉韧带,侧副韧带和半月板的完整性是否被破坏。如果完全断裂,则能更清晰地显示出来。4)软组织肿瘤:如关节内滑膜组织肿瘤等。虽然核磁共振技术有许多优点和先进之处,但不是所有的病人都适合此项检查,有心脏起搏器、颅内有动脉瘤夹、带有人工心脏瓣膜者、眼球内有金属异物者都禁忌做核磁共振检查。体内有各种植入物者、妊娠妇女、癜患者也要慎重做此检查。另外,它的检查费用高,普及率低。41、 试述加快骨折愈合的生物学方法有哪些,你对BO有何看法。加快骨折愈合的
43、方法有:诱导成骨:经皮注射红骨髓、经皮注射骨生长因子;震波治疗;电磁刺激治疗;脉冲超声波治疗;高压氧。42、 骨折切开复位的优点:可以使骨折容易达到解剖复位;切开复位一般同时采取内固定或外固定,固定相对牢固,便于护理。骨折切开复位的缺点:增加对骨折周围软组织及骨膜的损伤,使骨折局部的血液供应遭到进一步破坏,影响骨折愈合;使骨折局部的抵抗力降低,若无菌操作不严格,易发生感染;内固定器材在体内,可能因电解而蚀损,导致局部发生无菌性炎症,使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骨折愈合后,某些内固定物需二次手术取出。44、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禁忌症:活动性感染和骨髓炎;骨折片不够大,难以用内固定固定;骨质弱、软,不
44、能行可靠内固定;局部软组织条件差;患者全身情况差,有能耐受手术或不能配合手术。45、四肢长骨骨干骨折内、外固定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四肢长骨骨干骨折内固定方法:普通接骨板、加压接骨板、髓内针、普通螺钉、加压螺钉、不锈钢丝、骨圆针。四肢长骨骨干骨折外固定的方法:石膏托外固定、小夹板外固定、牵引固定、外固定器固定、外展架固定。46、略述骨组织工程的三要素。 组织工程学(tissue engineering):应用生命科学和工程学的原理与技术,在正确认识哺乳动物正常及病理两种状态下组织结构与功能关系的基础上,研究、开发用于修复、维护和促进人体各种组织或器官损伤后功能和形态生物替代物的科学。
45、组织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体外培养扩增的、具有特定生物学功能的种子细胞(seed cell)与可降解生物材料(biodegradable polymer)相结合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在体外培养一定时间后植入人体内,用以修复或替代病损组织、器官,随着种子细胞在体内或体外不断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生物材料被逐渐降解吸收,最终形成与相应组织、器官形态和功能相一致的组织或器官,从而达到修复病损和重建功能的目的。骨组织工程的三要素是:骨种子细胞;骨生物支架基质材料;骨生物活性因子。47、创伤修复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1)纤维蛋白充填:受伤后伤口和组织裂隙先为血凝块所充填,继而发生炎症时继续有纤维蛋白附加其
46、间。其功用首先是止血和封闭创面,可减轻损伤。2)细胞增生:创伤炎症出现不久,即可有新生的细胞在局部出现。细胞增生伴有细胞间基质沉积。3)组织塑形:经过细胞增生和基质沉积,伤处组织可初步修复。然而所形成的新组织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并不一定都适宜于生理功能需要。随着机体状态好转和活动恢复,新生的组织可以变化调整。48、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指创伤、感染等危重病时并发急性呼吸衰竭,以严重低氧血症、弥漫性肺部浸润及肺顺应性下降为特征。肺部X线检查示两肺浸润。 病因:ARDS发病的主要因素为全身性感染、多发性创伤和误吸。 1)
47、损伤:肺内损伤:如肺挫伤、呼吸道烧伤等;肺外损伤:烧伤或创伤,骨折后并发脂肪栓塞症;手术:如体外循环术后。 2)感染:肺部感染,全身感染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3)肺外器官系统其它病变。 4)休克和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5)其它:严重的颅脑损伤、癫痫等。49、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r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发生在许多严重疾病基础上或某些特殊条件下由致病因素激活人体凝血系统,导致微循环弥漫性微血栓形成及继发性纤溶亢进的综合症。以难以控制的出血及细胞坏死为基础的内脏衰竭为主要症状,预后很差。 在下列五项检查中若有三项以上出现异常,临床上以有休克及微血栓症状和出血倾向时,便可诊断DIC。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80x109/L;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3秒以上;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3P(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血涂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