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宣言导学案及答案.doc

上传人:11****ws 文档编号:4247691 上传时间:2019-10-0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创造宣言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创造宣言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创造宣言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创造宣言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创造宣言导学案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课 创造宣言 【学习目标】 1.掌握反驳论点的驳论方式,把握运用事实论据进行反驳的论证方法。 2.理解演讲稿富有号召力、鼓动性的语言风格。 3树立创造意识,培养敢于创造的精神。 【学习重点难点】 1.掌握反驳论点的驳论方式,把握运用事实论据进行反驳的论证方法。 2.理解演讲稿富有号召力、鼓动性的语言风格。 【学习方法】 合作探究法 一、自主学习案 (一)走近作者 陶行知(18911946),原名文浚,又名知行,后改为行知,安徽省歙县 人,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思想家和实践家。他在实践中创立的以“生活即教育” “教学做合一”“社会即学校”为中心的教育理论,是我国教育思想史上的一 座丰碑。著作有中

2、国教育改革行之书信行之诗歌集斋夫自由谈 古庙敲钟录等,并有合编陶行知全集(六卷)。 (二)文化常识 易经即周易,春秋之后儒家主要经典之一。它与诗书 礼春秋合称“五经”。易经里每一个卦都有一个卦辞,这些卦辞 里的“图形线”叫爻辞。每一个卦辞和爻辞都有它一定的意义。 正气歌:南宋文天祥抗金失败被俘后在狱中所作,表现了他宁死不屈 的崇高气节。在过零丁洋中留下了千古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 照汗青”。 (三)文体知识 1.议论文三要素指什么? 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有哪几种类型? 事实论据、理论论据 3.有哪些主要的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 4.议论文有

3、哪几类? 立论:立 论 是 对 一 定 的 事 件 或 问 题 从 正 面 阐 述 作 者 的 见 解 和 主 张 的 论 证 方 法 驳论: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 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驳 论是跟立论紧密联系着的,因为反驳对方的错误论点,往往要针锋相对地提出 自己的正确论点,以便彻底驳倒错误论点。 5.驳论文中有几种批驳的方法? 驳论点、驳论据、驳论证 (四)预习课文 1.字音 遁辞( ) 玄奘( ) ( ) 懦夫( )苏彝士( ) 供奉( )供给( ) ( ) 2.词语 遁辞: 。 鲁钝: 。 众叛亲离:

4、 。 二、合作探究案 (一)阅读课文,理清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 段),提出中心论题。 第二部分(第 段), 。 第三部分(第 段), 。 (二)互动探讨 1.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2.本文属于驳论文,第二部分作者主要针对哪几种错误观点来进行反驳?作者 是怎样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的? 3.对错误观点进行批驳后作者得出了什么结论? 4.文章题为创造宣言 ,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5. 本文作者的出发点和写作意图是什么? (三)方法探讨 1. 本文的中心论点为什么不开门见山地提出? 2.文章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3品味文章语言,分析文章

5、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三、反馈训练案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塑像(s) 遁词(xn) 玄奘(zng) B曾参(shn) 鲁钝(dn) 崇拜(chng) C监牢(jin) 遭遇(zho) 喑哑(y) D懒惰(du) 雷赛布(si) 创伤(chung)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经历这次劫难后,让一度辉煌无比的他竟然一时间走头无路。 B须放开时,挥亳泼墨,写意人生,激扬文字,随意天然,不拘小节 C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惠能,传了黄梅的教义。 D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钢之信念与意 志,才能开

6、出一条生路。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为了全村致富,村干部整天上蹿下跳,忙得不亦乐乎。 B通过模拟考试,他发现了语文学习的蛛丝马迹。 C小张同学匠心独运,勤学苦练,很快学会了骑自行车。 D大家都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切不可袖手旁观。 4.本文在反驳“环境太平凡了,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时举了谁的事例( ) A.米开朗基罗 B爱迪生 C玄奘 D哥伦布 5对下列句子使用的论证方法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术家如罗丹,是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举例论证) B惠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 ”我们岂可以自暴自 弃呢!(引用论证) C有人说,生活太单调了,不能创

7、造。单调无过于坐监牢,但是就在监牢中, 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 。(对比论证) D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类比论证) 6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作者认为“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而且他认为“处处是创造之 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 B本文是一篇驳论文,采用了反驳论点的方法。 C课文列举了大量详实的论据,构成富有气势的排比句,使文章激情澎湃。 D课文采用以叙为主,叙议结合的方式,极富感召力。 (二)课内阅读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 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

8、人有上上智。 ”我们 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 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 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 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绝 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 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 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 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 及金刚之信念

9、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罗丹说:“恶是枯干。 ”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死 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 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1作者反驳了哪几种错误观点? 2文中画线的语句应如何理解? 3如何理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 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句话? 4 “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 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这是什么意思? (三)拓展阅读 善待挫折 漫漫岁月,茫茫人海,生活道路上无

10、不充满坎坎坷坷。如生活困难, 高考落榜,转干不成,升职无望,体质不佳,借贷无门,办事受阻,无端受 控等等天灾人祸。不管你喜欢不喜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挫折随时都可能 翩翩而来。 应该怎样看待挫折,怎样去面对挫折呢? “自古英雄多磨难” 。历史上许多仁人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 平凡的业绩。司马迁在遭受宫刑之后,发愤著书,写出了被鲁迅誉为“史家 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名著史记 。音乐家贝多芬,一生遭遇的挫折是难 以形容的。他十七岁失去母亲,三十二岁耳聋,接着又陷入了失恋的痛苦之 中。对一个音乐家来说,这打击是多么的大啊!可贝多芬不消沉、不气馁, 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妄想使

11、我屈服,这绝对办不 到。 ”他始终顽强地生活,艰难地创作,成为世界不朽的音乐家。 挫折虽给人带来痛苦,但它往往可以磨练人的意志,激发人的斗志; 可以使人学会思考,调整行为,以更佳的方式去实现自己的目的,成就辉煌 的事业。科学家贝佛里奇说:“人们最出色的工作往往是在处于逆境的情况 下做出的。 ”因此可以说,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境。 当然,挫折并不能自发地造就人才,也不是所有经历挫折的人都能有 所作为。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挫折就像一块石头,对于弱者来说是绊脚 石,让你怯步不前;而对于强者来说却是垫脚石,使你站得更高。 ”只有抱着 崇高的生活目的,树立崇高人生理想,并自觉地在挫折中磨练,在挫

12、折中奋 起,在挫折中追求的人,才有希望成为生活的强者。 1第段所列举的事例,证明了什么? 2第段是一个设问句,说说它在文中所起的作用。 3第段的两个事例直接证明了什么观点?取消一个事例可以吗?为什么? 4第段中,科学家贝佛里奇的话直接证明了什么观点? 5第段中,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所说的“绊脚石” 、 “垫脚石”的具体含义是什 么? 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第七课 创造宣言 一、自主学习案 (四)预习课文 1.字音 遁辞(dn) 玄奘(xun) (zng) 懦夫(nu)苏彝士(y) 供奉(gng)供给(gng)(j) 2.词语 遁辞:因理屈词穷而避开正题所说的推托应付的话。 鲁钝:不敏锐,笨拙。

13、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信背离。形容十分孤立。 二、合作探究案 (一)阅读课文,理清结构 第一部分(第 l3 段),提出中心论题。 第二部分(第 410 段),作者驳斥了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并得 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 第三部分(第 11 段),呼唤创造,表达献身创造的强烈愿望。 (二)互动探讨 1. 宗教家创造出神来供自己崇拜;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 的创造;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2. 第二部分,作者围绕五种“不能创造”的借口,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批驳。这 五种错误观点是: 环境太平凡; 生活太单调

14、; 年纪太小; 太无能; 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 作者以古今中外典型事例为事实论据,以名人名言为理论论据来进行反驳, 也就是说,此文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引用论证这两种论证方法。 3.作者在批驳了五种错误观点后,直接提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 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鼓励人们进行创造。 4.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 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 5. 作者针对“不能创造”的种种错误观点进行有力的反驳,是为了大大增强人 们的创造意识。 (三)方法探讨 1.本文是驳论文,驳论的一般写

15、法是“先破后立” ,作者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同时 也渗透了自己的观点,当读者已被充分的例证折服后自然也接受了文章的论点, 增强了文章的逻辑力量和说服力。 2.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 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 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3. 排比 (1) “有人说不能创造”五个段落。 总结:突出强调缺乏自信的危害性。 (2)但是就在监牢中,产生了易经之卦辞,产生了正气歌 ,产生了 国际歌 。 总结:强调在单调的恶劣环境中一样可以创造出惊世之作。 (3)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

16、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 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 。 总结:强调有志者排除万难也可取得巨大成就。 (4)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创造出来的。 总结:强调开辟生路首先靠的是勇气。 (5)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总结:强调创造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基本能力。 (6)汗干了,血干了,热情干了,僵了,死了, 总结:强调没有创造力就如同没有了生命力。 (7)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 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森林。 总结:强调任何一点的创造力,都会促进成就的取得。 比喻 当英

17、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 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 总结:在这句话中,作者把勇气比作斧,把智慧比作剑,把信念和意志比作 金刚,说明了当陷入绝境、走投无路时,只有勇气、智慧、信念与意志,才能 使人绝处逢生,闯出一条生路。 三、反馈训练案 (一)基础知识 1.D 2.C 3.D 4.A 5.D 6.D (二)课内阅读 1.一是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另一个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 等死而已,不能创造。2.被我们认为“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终归获得了成 功。3.只要用勇气,我们即使身陷绝境也能创造出一片天地。4.引用古语说明 要走出绝境,获得成功,就要“变” ,这里的“变”知道就是“创造” ,而创造 则需要智慧、勇敢和坚定的信念。 (三)拓展阅读 1生活道路上充满坎坷。 2引出下文,提醒读者注意。3历史上许多仁人 志士在与挫折斗争中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取消一个不可以。因为司马迁遭受 宫刑后写史记的事例,是从中国古代仁人志士的角度来证明的;贝多芬遭 受挫折成为世界音乐大师的事例,是从外国近代仁人志士的角度来证明的,如 果去掉一个,证明角度少了,就不全面了。 4挫折是造就人才的一种特殊环 境。 5前进路上的障碍;前进的基础。6、要自觉的在挫折中磨练,在挫折 中奋起,在挫折中追求,做生活的强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策划方案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