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修6 第6单元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昆曲学习要求: 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戏等概念“花部”与“雅部”之争“近代百戏之祖”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昆曲的拯救与保护知识梳理第1课古雅的昆曲一、昆曲及水磨腔、折子戏等概念1、昆曲的概念 元朝末年,江苏 地区的南戏艺人演唱南曲时,与当地 和民间 相结合,再经过的改进,形成一种深受昆山人欢迎的曲调。明初,正式称为“”,清初,的名称产生。 昆曲是灵魂和标志(昆曲的特点)。2、水磨腔的概念 昆腔吐字 ,启口,收音。每一个字分为字头、和;每一个音又分为 、 和。这样把唱腔研磨的极其,使得旋律显得非常,仿佛在 里磨过一样,达到 的地步,时称水磨腔
2、。3、折子戏的概念 在演出形式上,一些昆曲艺人从剧本中精选一出或 进行加工、充实,可以成为独立 ,称为“折子戏”。折子戏 ,集中了 的精华。清 以后,折子戏逐渐取代了全剧的演出。二、“花部”与“雅部”之争 “花部”泛指“昆曲”以外的 戏,如京腔、秦腔等,曾被贬为“ ”,但贴近 ,唱腔 ;“雅部”是指曲唱词高雅的 。轻歌曼舞、 的昆曲日趋衰落。三、“近代百戏之祖”昆曲诞生、兴衰的过程(1)顾坚改进南曲演唱,形成“ ”(元末明初)。(2) 改革昆腔,时称“水磨腔”(明朝嘉靖、隆庆年间)。(3) 创作 ,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4)明末,昆腔成为全国性大剧种,清初称为 。(5)从明朝万历年间到清朝 末
3、年,是昆曲蓬勃兴盛的时期。表现:一是新剧作不断涌现,二是精益求精,服装道具更加讲究,角色分工越来越细。三是的出现。(6)由于昆曲格律严格,文辞 ,节奏缓慢、剧本冗长、脱离实际,文学性、戏剧性不够,片面追求 和 的表现力,却牺牲了 和,就成为昆曲的致命弱点;戏剧内容普遍贴近百姓生活,冲击着昆曲的地位。 末年,优势地位让位给后来兴起的花部乱弹。第2课昆曲的拯救和保护四、昆曲独特的文化价值 1、从历史的角度看,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具有完整表演系统的戏剧形态,是“国宝”级的“ ” 2、从现实的角度看,昆曲对后世中国京剧、川剧、湘剧、越剧和黄梅戏戏曲众多剧种都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被誉为中国“ ”。 (
4、1)实行的 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 (2)稳定的剧本结构:“ ,双线平行”的戏剧结构也是中国戏曲所特有的。(3)是文人戏曲与紧密结合是昆曲诞生的特点。昆曲是一门将诗、乐、歌、舞、戏融为一体的戏剧形式,唱词吸收了唐诗、宋词、元曲的精华,华丽典雅。(4)昆曲的演员组合体制流传至今剧中人物 、 、 、 、 五个角色行当是其他剧中角色行当的源头;服装、化妆、头饰、道具美轮美奂。五、昆曲的拯救与保护1、面临的问题:人才匮乏、剧场不足和的问题。2、建国后的措施:1957年成立,对昆曲的保护要抓住机遇, ,再创辉煌;加强从上到下,整体中华民族对保护“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因为只有认识到位,才能转化
5、为自觉、积极保护昆曲的行动学习反馈:1、元朝末年,对昆山腔的形成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是( )A顾坚B魏良辅C梁鱼辰D关汉卿2、首次将昆腔推上戏曲舞台的是( )A 顾坚B魏良辅C梁鱼辰D关汉卿3、昆曲赢得官腔是在( )A隆庆末年B万历末年C乾隆末年 D元朝末年4、戏曲舞台上出现花雅争胜局面是在( )A 隆庆末年B万历年间C乾隆年间D元朝末年5、昆曲衰落的根本原因是( )A被统治者抛弃B脱离人民群众C戏词追求典雅深奥D人才的缺乏6、建国的后,为加强对昆曲的保护和发展,我国成立了()东方昆剧院西方昆剧院北方昆剧院南方昆剧院7、年浙江昆剧院改编并演出的昆曲剧目()深受广大观众欢迎十五贯黄梅戏吕四娘智取威虎山8、下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是()昆曲泰山京剧越剧9、脚色制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伟大创造。演员分工,称“脚色”,脚色各有名目,在戏曲中扮演女主人公的称为( )A生 B旦 C净 D丑、下图剧照是哪一曲目的剧照()豫剧昆曲京剧越剧ACAC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