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单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以下属于区域规划的是()。 A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B“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 C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D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 用户答案:D 得分:4.00 2.规划目标包括()主要目标、规划指标。 A总体目标 B基本原则 C主要任务 D指导思想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3.我国第一次组织开展发展规划纲要中期评估工作是哪一年( )。 A2003年 B2005年 C2006年 D2008年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4.根据空间结构理论中的网络理论,网络的中心是( )。 A线路 B节点 C域面 D通道 用户答案:B
2、 得分:4.00 5.2014年10月,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战略部署是(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6.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 )。 A发展 B以人为本 C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D统筹兼顾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7.总体规划的年限一般为()年。 A5年 B10年 C15年 D20年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8.关于主体功能区的空间开发和管制措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严禁限制开发区域建设用地的扩张 B限制开发区域着重提出严格限制不符合主体功能方向的产业发展的措施 C优化开发区域用于城镇和工业建
3、设的用地规模增长速度应高于重点开发区域 D重点开发区域城镇和工业建设用地比重的增长速度可不予控制 ? 用户答案:B 得分:4.00 9.生产、流通和消费等过程中进行的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活动的总称是( )。 A循环经济 B低碳经济 C绿色经济 ? D生态经济 用户答案:A 得分:4.00 10.到2014年,我国已经编制了( )个“五年计(规)划”。 A10 B11 C12 D13 用户答案:C 得分:4.00 二、多选题 【本题型共10道题】 1.反映区域国土空间开发的支撑条件的指标是( )。 A可利用土地资源 B人口集聚度 C可利用水资源 D自然灾害危险性 E生态系统脆弱性 用户答案:A
4、CD 得分:0.00 2.时间序列预测法主要包括( )。 A历史引伸预测法 B简单序时平均数法 C加权序时平均数法 D指数平滑法 用户答案:ABCD 得分:0.00 3.主体功能区规划是( )在空间开发和布局的基本依据。 A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B人口规划 C区域规划 D城市设计 E交通规划 用户答案:AB 得分:0.00 4.按开发方式分,主体功能区可以分为( )。 A优化开发区域 B城市化地区 C重点开发区域 D限制开发区域 E禁止开发区域 用户答案:ACDE 得分:4.00 5.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的“国家竞争优势钻石理论”,主要从下面哪几个方面来分析国家竞争优势的
5、状况。( ) A要素条件 B需求条件 C相关及支撑产业 D公司战略 E经济政策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6.“规划蓝图-实施情况”一致性的评估方法,是从哪些维度进行评估的?( ) A规划思路 B规划目标 C规划任务 D规划实施机制 用户答案:ABC 得分:0.00 7.发展规划公开征询公众意见的方式,主要有( )。 A专家论证会 B问卷调查 C电子邮件、信件等方式反映见意 D网络投票 E委托第三方机构采用民意测验 用户答案:CD 得分:0.00 8.党中央对经济形势作出的“三期叠加”的重要判断,请问具体包括哪些方面。 A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 B结构调整阵痛期 C重要战略机遇期 D经济
6、保持高速增长期 E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用户答案:ABE 得分:4.00 9.下列属于省级主体功能区划指标体系的是( )。 A可利用土地资源 B环境容量 C生态系统脆弱性 D人口集聚度 E经济总量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10.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治国理政总体框架。请问具体包括哪几个方面?(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E全面实现现代化 用户答案:ABCD 得分:4.00 三、判断题 【本题型共5道题】 1.国家层面主体功能区规划由中央会同省级确定,明确以县级行政区为基本单元的四类主体功能区,空间范
7、围原则上应全覆盖。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2.规划指导思想一般是一些套话和大话,在规划中可有可无。 Y对 N错 用户答案:N 得分:4.00 3.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4.对规划编制情况的评估主要对规划制订程序的正当性,以及对规划自身的科学性、合理性进行评价。( )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 5.2015年3月2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
8、绿色化”。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4.00一、对稳评的理解二、稳评运用的风险理论和方法三、分析大纲解读四、评估大纲解读五、案例介绍我们正在进入一个风险社会1986年,德国著名社会学家乌尔里希贝克在风险社会(Risk Society)一书中首次提出“风险社会”的概念强调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推动,社会公众切身感受到现代性问题带来的风险。疯牛病、禽流感、甲流、SARS、艾滋病、生态环境恶化、恐怖袭击、核电事故、大规模失业、贫富分化加剧等自然和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事件和事实似乎表明:我们正在或已经进入了一个贝克所预设的“风险社会”现代社会风险的特性 与传统风险相比,现代社会风险:表现形式
9、更复杂影响范围更广破坏效应更严重远超人们的认知范围转型期中国社会矛盾凸显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和变革,利益主体多样化和价值取向多样化日益凸现,人们的思想活动呈现多变性和反复性。随着社会的进步、民主与法制的推进,民众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由此构成了以人民内部矛盾为主的社会矛盾的多发性、多样性和复杂性,覆盖的领域广泛、涉及的门类众多。未来有进一步加剧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群体性事件的数量、规模不断升级每年均要发生几起大型、特大型的群体事件2003年陕北石油事件 合肥学生游行 西北大学日籍人员辱华事件游行2004年汉源事件 万州骚乱 中牟县回汉
10、冲突2005年东洲事件 太石村罢免事件 重庆特钢厂事件2006年杨林寨事件 中国维权绝食接力2007年广东教师静坐事件 厦门反对PX项目游行 博白计生事件2008年上海磁悬浮事件 西藏阿坝骚乱 新疆示威 瓮安骚乱 陇南骚乱 云南文山警民冲突 吉首市群体事件 深圳警民冲突2009年石首事件 旭日玩具厂群体斗殴 乌鲁木齐七五骚乱 通钢事件 山西临县矿权纠纷群体事件2010年苏州联建事件 广州撑粤语示威 保卫藏语游行 辽宁庄河千人下跪 马鞍山6.11事件 靖西7.11事件2011年南京梧桐树事件 上海九亭骚乱 内蒙古抗议示威 潮州市古巷骚乱 大连反对PX项目游行 浙江海宁骚乱 广东陆丰骚乱2012年
11、 四川什邡钼铜事件 启东排污事件 宁波镇海PX事件2013年 昆明PX事件 上海国轩电池事件 广东江门核燃料事件2014 年重大性群体性事件3月30日广东茂名PX项目4月12日广东茂名化州市丽岗镇抗议建设火葬场项目5月10日杭州中泰垃圾焚烧项目7月16日宿迁泗洪7名拆迁被关黑屋上访者中青报门前喝农药 集体自杀8月7日中青报社再现“集体自杀”事件9月13日成都一小区业主抗议绿地建基站9月26日广东汕头民众因赌博被查借口垃圾填埋场扩建冲进市委大院打砸10月14日晋宁泛亚工业品物流中心项目冲突案,暴力犯罪致9人死24人伤11月16日黑龙江肇东8000名教师不满工资罢工,中小学停课2012年群体性事件
12、的结果73.3%的事件造成财产损失71.1%的事件中有人员受伤8.9%的群体性事件引起人员死亡,成为恶性群体性事件只有11.1%的群体事件可以得到和平解决或者基本不造成损失群体性事件一旦发生,很难达到双赢的结果因此,必须认真反思,并研究群体性事件的防范和应对处置策略,避免恶性后果反复出现转型期中国社会风险的成因世界各国社会转型的共性现象1.整个社会躁动不安,不稳定的因素大大增加;2.社会成员格外关注自身的利益,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利益矛盾和利益纷争;3.社会犯罪率急剧上升,政府维护社会秩序的难度加大,成本上升;4.政府官员最容易在社会转型期出现明显的腐败现象,动用手中的权力搞寻租活动。转型期中国
13、社会风险的成因1.全球化时代把整个世界联系在一起,中国的社会转型是伴随着风险全球化浪潮等全球社会转型同步进行的。2.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社会转型以历史浓缩式的形式,将社会转型中的各种问题呈现出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冲突和文化碰撞。3.城市化和高度的组织化带来的风险。城市内部发展失衡,缺乏有效和有机的整合,影响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能力,对城市本身构成巨大的威胁。4.市场化使整个社会发展失衡,重视经济增长,忽视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导致投资项目建设中与民争利问题凸显。5.对社会、政府、管理者的信任危机,形成严重的信任风险; 一旦决策不当,极易放大为社会危机; 6.工业化、城市化建设过
14、程中对环境的人为破坏及严重的不负责任,严重损害民生利益,为风险发作埋下了种子。深层次的原因?改革发展涉及利益的调整利益冲突是蕴含社会稳定风险的根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群体利益日益呈现多样化,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利益的冲突导致社会矛盾不断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越来越多决策机制的不够科学导致影响社会稳定的风险发生探索建立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社会和谐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社会和谐思想。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首次完整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2004年9月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党的执政目标和执政能力建设五大任务之一。2006
15、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作出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 “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党的十八大提出: 五位一体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中办发20122号2012年初,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的指导意见(试行)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凡是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影响面广、容易引发社会不稳定问题的重大决策事项,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重大决策的前置条件,要求围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客观、科学、有效地开展评估。国务院工作规则明确规定:国务院各部门提请国务院研究
16、决定的重大事项,都必须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并经研究、咨询机构等进行合法性、必要性、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控性评估论证;涉及相关部门的,应当充分协商;涉及地方的,应当事先征求意见;涉及重大公共利益和公众权益、容易引发社会稳定问题的,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并采取听证会等多种形式听取各方面意见。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 (49)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立畅通有序的诉求表达、心理干预、矛盾调处、权益保障机制,使群众问题能反映、矛盾能化解、权益有保障。十八届四全会公报全会指出: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
17、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全会提出依法决策五个程序,建立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 有助于在行政管理活动中树立法治思维。而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可以有力地规范行政决策行为。习近平总书记要在建立、完善落实重大项目、重大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使我们的各项工作真正赢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从源头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 2011年11月16日习近平在中央党校秋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谈谈调查研究的讲话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认真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
18、,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群众的承受能力,把可能影响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解决在决策之前。 2012年11月15日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一中全会上的讲话(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对重大改革尤其是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改革决策,要建立社会稳定评估机制。遇到关系复杂、牵涉面广、矛盾突出的改革,要及时深入了解群众实际生活情况怎么样,群众诉求是什么,改革能给群众带来的利益有多少,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思路、制定举措、推进落实。 2014年0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强调改革要“于法有据”、“建立社会稳定评估机制”,实际上是传
19、递中国的改革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的信号,而是要解决问题、建立制度。将这二者融于改革决策的制定,这本身也是改革内容的一部分。 中共中央政治局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做好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从制度、机制、政策、工作上积极推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要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力度,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完善和落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预防和减少利益冲突。要全
20、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各类社会矛盾,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发改投资 20122492号2012年8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 重大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暂行办法要求:从即日起,凡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批、核准的项目,或者国家发改委初步审查,报国务院总理办公会审批、核准的项目,在审批、核准前都要进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发改办投资2013428号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根本目的?从源头上防范化解社会矛盾保障重大决策(投资项目、规划、政策)的顺利实施保障利益相关者(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
21、)的合法权益作为协商民主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开展稳评协调好各方利益,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二、稳评运用的风险理论和方法ISO31000:2009 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南风险不确定性对目标的影响不确定性、目标 风险的未来属性,与未来有关注1:影响是与预期的偏差积极(正面 机遇)和/或消极(负面 威胁) 风险的两重性注2:目标可以有不同方面(如财务、健康安全、以及环境目标),可以体现在不同的层次(如战略、组织范围、项目、产品和过程)。 具有未来属性注3:风险通常以潜在事件和后果,或它们的组合来描述。 风险的事件性注4:风险通常以事件(包括环境的变化)后果和发生可能性的组合来表达。 二维组合注5:不确定
22、性是指,对事件、其后果或可能性的认识或了解方面的信息的缺乏或不完整的状态。 风险的不确定性 风险的信息性不确定性风险是不确定的,否则,就不能称之为风险。风险的不确定性指:(1)发生与否的不确定;(2)发生时间的不确定;(3)发生状况的不确定;(4)发生后果严重性程度的不确定风险管理就是要确定这些不确定性,做出对策,降低风险的影响,确保目标的实现开展稳评的指导原则原则一: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目的是为了保障项目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进而保障项目建设和运行的顺利实施、维护社会稳定,不是为了简单地通过审批原则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融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和每一个环节,成为项目管理所有过程整体所必须的一部分
23、,融入项目规划、建设、运行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原则三: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要基于最可用的信息,以最可利用的信息为基础(强调风险调查)原则四: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需要考虑人文因素(人和文化)原则五: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动态的,需要适应内外部情况的变化ISO31000:2009 风险管理原则和指南稳评的主要过程稳评(风险管理)的具体内容(一)明确环境明确环境,包括:界定外部和内部参数,风险评估(管理)的范围 (利益相关者所涉及的范围)风险准则(研究确定风险等级评判的标准 )稳评(风险管理、评估)范围风险评估、风险调查需要考虑涉及的区域利益相关者所涉及的范围环境影响评价范围可以作为参考不能仅仅局限于
24、环评确定的范围项目稳评利益相关者(利害相关方)可能影响、被影响或意识到其自身可能被投资项目规划、建设、运行决策所影响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决策者;内部、外部;现实、潜在)特别关注:利益相关者基层政府部门利益相关者企业利益相关者中的特殊人群(特定人物)利益相关者内部的、潜在的稳评与环评的区别和联系稳 评环 评区别评估重点利益相关者的感知性(感受性)评估项目污染物的达标排放性评价评估范围利益相关者所涉及的范围环评评价标准规定的范围联系评估内容环评报告及其批复是稳评需要关注的重要内容之一,项目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往往是利益相关者的主要诉求评估范围稳评需要考虑的范围一般大于环评标准所规定的范围社会稳
25、定风险事件及后果重大影响较大影响一般影响备注冲击、围攻党政机关、要害部门及重点地区、部位、场所发生打、砸、抢、烧及人员伤亡事件非法集会、示威、游行罢工、罢市、罢课集体上访进京集体上访;200人以上影响社会稳定的集体上访;重点地区、部位和场所聚集人数10人以上、100人以下,可评估为重大影响 极端个人事件在公共场所实施自杀、自残、自伤等极端行为,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可评估为重大影响堵塞、阻断交通阻断铁路干线、国道、高速公路和重要交通枢纽,持续时间较长,可评估为重大影响媒体(网络)出现负面舆情舆情扩散迅速、持续时间长、形成跨区域甚至全国影响的社会热点事件,可评估为重大影响个人非正常上访扬言采取极端
26、行为,危害公共安全、他人人身安全的,可评估为较大影响静坐、拉横幅、喊口号、散发宣传品在重点地区、部位和场所发生,扰乱社会秩序,可评估为较大影响散布有害信息恶意散播谣言、危害社会稳定的;向境内外媒体和各类组织发布有关事项虚假信息,造成恶劣影响,可评估为较大影响拟建项目风险等级评判参考标准风险等级A (高)(重大负面影响)B (中)(较大负面影响)C (低)(一般负面影响)总体评判标准大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反应特别强烈,可能引发大规模群体性事件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反应强烈,可能引发矛盾冲突多数群众理解支持,但少部分群众对项目建设实施有意见可能引发风险事件评判标准如冲击、围攻党政
27、机关、要害部门及重点地区、部位、场所,发生打、砸、抢、烧等集体械斗、聚众闹事、人员伤亡事件,非法集会、示威、游行,罢工、罢市、罢课等如集体上访、请愿,发生极端个人事件,围堵施工现场,堵塞、阻断交通,媒体(网络)出现负面舆情等如个人非正常上访,静坐、拉横幅、喊口号、散发宣传品,散布有害信息等风险事件参与人数评判标准200人以上10人200人10人以下单因素风险程度评判标准2个及以上重大或5个及以上较大单因素风险1个重大或2到4个较大单因素风险1个较大或1到4个一般单因素风险综合风险指数评判标准0.640.360.640.36平均值与最大值均方根法评判3.752.33.712.3本意的风险评估过程
28、包括:风险识别 (风险调查、风险识别)风险分析 (单因素风险估计)风险评价 (评判项目整体风险等级、研究提出防范化解措施)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风险处理(处置、应对)修正风险的过程,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选择和实施一个或多个备选方案来控制风险。风险处理包括了一个循环过程:风险评估判断剩余风险的容忍程度 若无法容忍,则进行新的风险处理评估处理效果,直到剩余风险等级达到组织可承受的风险标准监测和评审作为风险管理过程的组成部分,定期对风险与控制进行监测和评审(包括特指的风险评估),以确认:(1)有关风险的假定仍然有效(2)风险评估所依据的假定,包括内外部环境,仍然有效(3)
29、正在实现预期结果(4)风险评估的结果符合实际经验(5)风险评估技术被正确使用(6)风险处理(处置、应对)有效监测和评审可能需要包括:监测事件,分析变化及其趋势并从中吸取教训发现内部和外部环境信息的变化,包括风险本身的变化、可能导致的风险应对措施及其实施优先次序的改变监测并记录风险处理方案实施后的剩余风险,以便在适当时做进一步处理适当时,对照风险处理计划,检查工作进度与计划的偏差,保证风险处理计划的设计和执行有效沟通和协商组织针对风险管理,提供、共享或获取信息,与利益相关者进行对话的持续和反复的过程。针对问题进行双向、有事实依据的沟通。 “沟通和磋商”过程需要注重时机、条件、方式和方法以及收益与
30、效果四个层次方面的问题时机:沟通和磋商应贯穿于风险管理的每个阶段,需要把握好合适的时机条件:信息交流过程中应保持真实、中肯、准确、包容和理解,同时也要考虑到保密性和人格的尊重。方式和方法:可以通过个别交流或小组协商的方式,将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融入风险分析收益和效果:有益于对风险的理解趋于一致和价值观的认同,使得协调更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稳评要点的把握围绕项目本身,结合当地社会环境状况,抓住投资项目建设实施所涉及的利益调整这一主线,重点从:合法性 合理性可行性 可控性四个性去寻找可能存在的矛盾、问题和风险,进行深入评估论证,不是简单地去认证项目符合这四个性 评估的要点对四个性的理解把握重点:以程序
31、评估为基础进行合法性分析以政策评估为主体进行合理性分析以方案评估为重点进行可行性分析以诉求评估为核心进行可控性分析但不能仅仅局限于 以程序评估为基础进行合法性分析决策主体对于决策事项是否享有决策权,并在权限范围内进行决策决策程序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决策内容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以政策评估为主体进行合理性分析执行的政策是否保持连续性、相对稳定性和协调性利益调整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兼顾近期利益和长远利益、不同群体的利益给予的补偿是否充分、合理、公开、公平、公正,是否能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能否被大多数利益相关者所接受以方案评估为重点进行可行性分析建设方案是否详实、仔细、
32、合理,方方面面因素是否考虑周到,是否在市场、技术、经济、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等方面可行建设时机是否成熟,是否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否具备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否超出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以诉求评估为核心进行可控性分析潜在负效应程度如何,是否在利益相关者的容忍度范围内,是否会引起社会、媒体的关注和舆论谴责利益相关者的反响程度如何,已经(可能)存在的诉求是否强烈,是否会引发群体性事件,及其影响程度如何相应的防范化解措施、应急预案是否已具有,是否全面、可行、有效,一旦引发群体性事件、社会稳定风险是否可控制在容忍的范围内建设项目稳评具体操作方法:发改办投资2013428号 两个大纲分析篇章
33、编制大纲评估报告编制大纲开展稳评的具体操作方法:大纲三、分析大纲解读分析大纲解读一、编制依据(一)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以及其他政策性文件;(二)项目单位的委托合同;(三)项目单位提供的拟建项目基本情况和风险分析所需的必要资料;(四)国家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准的相关规划;(五)其他依据二、风险调查运用适当方法,围绕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和可控性开展风险调查。重点阐述:(一)调查的内容和范围、方式和方法;(二)拟建项目的合法性;(三)拟建项目自然和社会环境状况;(四)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和诉求;拟建项目公众参与情况;(五)基层组织态度、媒体舆情导向,以及公开报道过
34、的同类项目风险情况。三、风险识别全面、全程查找并分析可能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各种风险因素四、风险估计(一)估计主要风险因素的风险程度(二)分析主要因素之间是否互相影响五、风险防范和化解措施根据风险识别、风险估计和初始风险等级判断的结果,研究提出风险防范化解措施建议。六、落实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分析各项风险防范化解措施落实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预测落实措施后每一个主要风险因素可能引发风险的变化趋势,综合判断措施后的预期风险等级。七、风险分析结论(一)拟建项目的主要风险因素;(二)主要的风险防范化解措施;(三)拟建项目风险等级;(四)落实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有关建议。(一)编制要求1.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社
35、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为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重要内容并设为独立篇章,进而也明确了编制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的主体,应为项目可研报告、项目申请报告的同一主体,即为项目单位。2.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的编制工作,应把握从合法性、合理性、可行性、可控性等方面进行重点分析,坚持全面调查和重点分析相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坚持经验借鉴与专业分析相结合,做到客观公正、方法适用、分析全面、措施可行、结论可信,确保取得实效。3.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的编制,应当遵循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程序,编制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独立篇章应当达到成为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重要依据的要求。分析篇章编制大纲及说明(试行)同时规定
36、:“情况较简单、外部性影响非常小、社会稳定风险非常低的项目可以从简分析,特别重大和敏感的项目,可形成单独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报告。”4.选择适合当地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的指标体系、评判标准,并在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独立篇章中予以说明。分析篇章编制大纲及说明(试行)规定:“各地方政府或其有关部门,可根据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编制适合本地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分析指标体系、评判标准。”5.各行业管理部门可结合行业特点,参照国家发改委出台的风险分析篇章编制大纲,制定适合本行业的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编制大纲。(二)编制程序社会稳定风险分析篇章编制程序: (
37、三)编制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性文件。序号资料名称资料来源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法律文献、政策汇编2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标准相关部门网站3项目相关行业工程技术、经济、节能减排方面的规范、标准标准、规范文献检索2.拟建项目基本情况和与风险分析所需的必要资料(1)项目前置审批文件序号资料名称搜集对象1项目建议书(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及批准文件建设单位、发改部门2项目选址意见书(规划设计要求)、土地使用权取得的有关证明文件建设单位、国土部门3用地预审文件建设单位、国土部门4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及其批准文件建设单位、环保部门5项目征询规划土地、建设交通、住房保障、环保、消防、交
38、通管理、卫生、民防、市容绿化、气象(防雷)、市政配套等相关部门的意见建设单位、相关职能部门6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项目申请报告建设单位、发改部门7与项目相关的其他工程资料建设单位(2)项目其它必要资料序号资料名称资料来源8项目当地利益相关者、政府、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媒体舆论对项目的态度和诉求等方面资料信访部门、网络系统9项目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基础资料,以及敏感目标、历史矛盾等方面的资料统计年鉴、地方史志、各类公开信息10项目规划公示、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及公众意见和诉求方面的资料规划、环保、街道、社区采集11同类或相近项目引发的社会稳定风险及风险评估和防范方面的资料各类公开信息、风险案例库
39、、案例调研12其它有关文件、资料等3.国家出台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及有关部门批准的相关规划(资料来源:相关政府和部门网站)4.项目单位的委托合同5.其它依据(四)风险调查 社会稳定风险分析评估(风险识别、估计)强调要基于深入细致的风险调查稳评强调基于深入细致的风险调查,是风险评估的基础。风险调查是风险分析的基础工作,风险调查的成果不仅是风险分析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风险识别、风险估计、风险等级判断和制定风险防范、化解措施的基础和依据之一。通过深入实际的调查,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加以系统化、条理化,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抓住
40、投资项目风险的本质,把其真相和全貌调查清楚,把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把握准确,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准确识别风险因素。这就必须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多层次、多方位、多渠道地调查了解情况。不拘泥于形式,重实效,听到实话、察到实情、获得真知、收到实效。1.风险调查 具体内容(1)拟建项目的合法性-与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行业规划、产业政策、标准规范的符合性。-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符合性。-项目达到合法性要求还需依法取得的相关前置审批文件等。(2)拟建项目所在地周边的自然、社会环境状况,项目实施可能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影响-对行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影响-对上下游已建或拟建关
41、联项目的影响-对当地总体发展规划、经济发展、关联行业发展、就业机会影响-拟建项目占用地方资源(土地、矿产、能源、水资源、岸线、交通、节能、污染物排放指标、碳强度、自然和生态环境等)带来的影响-拟建项目的建设和运行对项目所在地文化、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非物质影响,能否被当地社会环境、人文条件所接纳等条件当事人一方违约与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不安抗辩权的概念 不安抗辩权成立的条件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 不安抗辩权的效力)顺序履行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概念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成立要件 顺序履行抗辩权的效力)(3)利益相关者对拟建项目建设实施的意见和诉求,充分听取意见,了解真实情况,表达真实意见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把握全面、全程两点:一是受影响的公民、法人和其它社会组织;二是包括拟建项目建设和运行全程阶段。-鉴别出主要利益相关者-深入细致地向利益相关者了解情况-重点走访受项目影响较大者、有特殊困难的家庭 -梳理群众的意见和诉求,包括合理和不合理、现实和潜在的诉求和意见,如对项目规划、环评、土地房屋征收补偿、移民安置等公示、公众参与情况及反馈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