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马克思主义文艺论著选讲一、名词解释(4选2)1.美的规律:美的规律就是关于美的形式、美的造型的规律,不同于动物的生产,人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就是再现对象的性质和表现人的本质力量的辩证统一。2.本来形象:本来形象也叫做非批评的形象,马克思在此指的是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即按照现实生活中人物的本来面貌,真实地描写的有自己独特个性的人物形象。3.批判的变态:批判的变态指的是丧失了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即从某种抽象的观念出发,对人物形象作脱离实际的理想化或歪曲,失去自己独立个性的人物形象,是本来具有现实主义特征的人物形象的毁灭。4.美学观点:这是
2、一种马克思主义进行文艺批评所依据的原则和方法之一。要求自觉地注重和强调文艺的特殊规律和审美属性。5.历史观点:这是一种马克思主义进行文艺批评所依据的原则和方法之一。要求考察艺术的社会位置和历史根源,把作家作品放到特定的时代和历史条件下进行剖析,把是否反映了历史真实,是否具有进步性作为衡量艺术价值的一个尺度。6.“莎士比亚化”:“莎士比亚化”作为现实主义艺术基本特征和创作规律的形象化表述,是马克思、恩格斯运用科学世界观对莎士比亚创作经验和创作特点的概括与总结。通过生动丰富的情节去塑造性格鲜明的典型人物,深刻地反映时代的风貌。7.“希勒式”:“希勒式”指的是希勒创作中部分地存在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创作
3、倾向。所谓“希勒式”指在希勒的部分创作中,从观念出发,以主观观念的演绎代替对客观现实的真实描写,以主观自我的热情代替对客观现实的清醒观察,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传声筒的创作倾向。8.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指典型人物所生活的形成其性格并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具体生活环境和一定历史时期的时代社会氛围,典型环境是个别性与概括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强调的是真实地反映出社会矛盾的本质特点和必然趋势的时代环境。二、原著片段理解(4选2)1.“诚然,动物也生产。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
4、律来建造。”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重要概念:种的尺度:指的是动物所属的那个种的标准或规定性,泛指客观对象的规律。内在尺度:指主体人的需求和目的性,内含对客观对象的认识。是人这个主体在改造对象时,用以规划对象的尺度。人据此制定生产过程和产品蓝图。这是对“劳动创造了美”这一重要命题的进一步说明。“动物也生产”是动物的生产,而人的生产和动物的生产却有本质上的不同。动物的生产只是依据它所属的这个物种的特性来进行活动,是按照它的种的本能和直接的肉体需要来建造,像蜘蛛能够织网,蜜蜂能够酿蜜,这都是它们所属的物种的共性。但是人和动物不同,人按照任何一种动物的尺度去生产,人会按蜜蜂的尺度去营巢,也会按蜘蛛的
5、尺度去织网,等等。不仅如此,人还能驾驭事物的内部规律,同时把自己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使得对象成为自身的一个确证,在马克思看来,这也就是人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美的规律包含着双向的含义,当人把内在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时,就产生了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对象被人化两个过程,即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和自然的人化,两者相互统一,达到了主体和客体的完美统一。2.“欧仁苏书中的人物(先是“刺客”,在这里是“校长”),必须把他这个作家本人的意图(这些意图决定作家使这些人物这样行动,而不是那样行动)充作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充作他们行动的自觉动机他们必须经常不断地说:我改正了这一点,那一点,以及那一点,等等。因为他
6、们不是过着真正有意义的生活,所以他们就只得在自己的言谈中竭力强调一些微不足道的行为(在这里,保护马丽花即是一例)的意义。”这段话出自马克思的神圣家族,是批判欧仁苏的小说巴黎的秘密中的人物没有个性,只是作家观念的传声筒。欧仁苏书中的人物必须把他这个作家本人的意图充作他们自己思考的结果:“刺客“本来是一个性格刚烈的自然之子,在经过作者主观的,任意的扭曲之后,就突变成了对主人言听计从的看家狗;“校长”本来是一个海格力斯型的有强大自我性格的人,通过刑罚与神学的结合使他由一个普通的杀人犯变成一个暧昧的、有道德感的不真实的杀人犯。这些变化不是人物自觉的动机,而是作家的意图强加的。为他们不是过着真正有意义的
7、生活,所以他们就只得在自己的言谈中竭力强调一些微不足道的行为的意义:他们的生活不是真实的,不是按照他们自己的规律有人性的生活,而是作者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人物,使他们变成作家观念的传声筒。这段话体现了马克思关于人物创造的现实主义原则,作为现实主义的人物应该从现实生活出发,应该有独立的个性和丰富的性格,有自身的性格逻辑,人物的言行都应符合他特殊的个性和内在品质他们是人物内在品质的自然流露,而不是作家从外面强加给人物的。人物个性的发展变化离不开人物的性格及内在品质,它映是人物性格在一定环境中自然地合乎逻辑的转变。3.校长杀害猫头鹰这件事完全符合他的性格,特别是在她对他表现的这样残酷以后更是如此。但是
8、,他的杀人之出于道德的动机,他对自己因即将“狠狠的把人弄死”用”非常残酷的手段”杀人而惨无人性的感到快乐这一层次给予道德的解释,他正好是以犯下新的杀人罪行来来证明自己对以往的杀人行凶的忏悔,他从一个普通的杀人犯变成一个暧昧的,有道德的杀人犯,凡此种种都是鲁道夫的批判的治疗所获得的辉煌成果。猫头鹰曾是校长的情妇,他们一起做了许多坏事,包括对玛丽花所做的一切,猫头鹰发誓会效忠于校长,但是在校长被鲁道夫弄瞎双眼以后,就背叛了他,并且无情的折磨他。校长是个海格力斯型的,精力充沛的罪犯,因此校长杀害猫头鹰符合他的性格。校长在杀害猫头鹰时却是满口的道德说教,他虚伪的说道:“孤独洗净了我的灵魂,我不认为这是
9、可能的。也许我没有以前那样坏了,证据就是,在这里抓住你,抓住你这个恶魔。我感到无限的快乐,我抓住你不是为了给自己报仇,而是而是为我们的受害者报仇。”他把杀害人给予道德的解释从而说明自己已经悔过,普通杀人犯是真实的与暧昧的有道德的杀人犯是矛盾的。这一段话讽刺的揭示了鲁道夫批判的治疗师一种非常规的灵魂转变,这是不真实的,是一种主观意图的表现.4.“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绝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例如那拿希腊人和莎士比亚同现代人相比。就某些艺术形式,例如史诗来说,甚至谁都承认: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时,他们
10、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因此,在艺术本身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如果说在艺术本身的领域内部的不同艺术种类的关系中有这种情况,那么,在整个艺术领域同社会一般发展的关系上有这种情形,就不足为奇了。”这段话出自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成比例”是说物质生产对艺术生产的决定性作用并不表现在二者的同步发展中,亦即物质生产方式由低级向高级的进步,并不能导敢艺术生产也同样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因而也绝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是说艺术生产与物质生产不是成比例的。“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时”前
11、一个艺术生产侧重艺术,是指广义的艺术,是具有审美属性与特殊规律的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后一个侧重生产,是具有经济的,商品属性。“当艺术生产一旦作为艺术生产出现时,他们就再不能以那种在世界史上划时代的、古典的形式创造出来”是说现代社会中艺术生产有各种复杂因素,艺术、商品经济等都在起作用,新时代的艺术出现了新的现象,它纳入社会生产中去,具有复杂的双重性,即审美意识属性和商品经济属性。“在艺术本身领域内,某些有重大意义的艺术形式只有在艺术发展的不发达阶段上才是可能的”是说不同种类的艺术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这段话承认了物质生产,物质艺术的决定因素,承认经济基础不是直接决定因素,而是最终决定因素,承认了相对独
12、立性是辩证的,承认决定是统一的。5.“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这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的一段话,说明神话的产生是以一定的物质生产条件为基础,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想象是与物质生产相适应的,人们关于自然和社会关系的观点在一定的物质生产水平的基础上表现为不同的心理反应形式,神话是通过人们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的本身;当物质生产水平提高了,用于创造神话的自然力被支配,人们的心理反映形式改变了,所以神话也就消失了。6.“但是我丝毫不否认您有权把济金根和胡登看做是打算解放
13、农民的。但这样一来马上就产生了这样一个悲剧性的矛盾:一方面是坚决反对过解放农民的贵族,另一方面是农民,而这两个人却被置于这两方面之间。在我看来,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一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您忽略了这一因素,而把这个悲剧性的冲突缩小到及其有限的范围之内:使济金根不立即向皇帝和帝国宣战,而只是向一个诸侯宣战并且是他仅仅由于贵族的冷漠和胆怯就遭到了灭亡。”这段话出自恩格斯的致费迪南拉萨尔,但是我丝毫不否认您有权把济金根和胡登看做是打算解放农民的”是说恩格斯首先承认拉萨尔有权利进行艺术的虚构,但是这种虚构不能违反其精神实质。拉萨尔把基金根和胡登描写成革命者,但实际上作为没落的
14、贵族骑士他们是反对农民解放的,所以当农民解放的战火烧到他们头上时,就造成了“坚决反对过农民的贵族”和“农民”之间的矛盾。“这两个人”指济金根和胡登,并不能代表他们所属的阶级,只靠单个人在这两个对立阶级之间进行革命是不会成功的。“这就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一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的冲突” 历史的必然要求是说不同阶级联合革命,即贵族与农民联合革命,因为贵族想发动农民的目的是反对诸侯和皇权来保护自己的利益,这一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说,因为革命一旦成功,贵族害怕农民来反对自己,所以会联合旧势力来镇压农民的革命,而旧势力此时又会趁机把贵族一举消灭,这样农民的利益始终得不到保障,贵族也不会成
15、功。所以这一悲剧性冲突是必然的,悲剧失败也是必然的。“您忽略了这一因素,而把这个悲剧性的冲突缩小到及其有限的范围之内”是说拉萨尔把革命的失败归因于贵族的冷漠和胆怯以及策略有问题,而没有把人物放到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去,所以他们的失败是必然的。7.“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观的乐观主义,不可避免的引起对于现存事物的永世长存的怀疑,那么,即使作者没有直接提出任何解决办法,甚至作者有时并没有明确的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全完成了自己的使命。”这段话时恩格斯在致敏娜考茨基中说的,最关键的一句是“对现实关系的真实
16、描写”,这便是对现实主义真实性的最基本的要求。这句话的意思是,真实性并不等于真实地描写生活现象,而是要求真实地反映出现实社会中不同阶层、阶级、不同社会力量之间的复杂关系,并通过对这种关系的揭示,展现社会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趋势。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作家来讲,应该把真实看的高于一切,甚至高于自己的思想认识,政治观念。倾向性应寓于真实性之中,即把革命的倾向性寓于对生活的真实性的描写之中,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作者只要对现实做了客观真实的描写,即使不表达作者的立场也可以达到宣传社会主义的这一历史使命。8.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我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一。首先,反映了资产阶级的罪恶发迹
17、及其取代贵族阶级的历史。 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中描写了形形色色具有时代特点的资产者,他们是资产阶级世界的真正主人;他们在国家法律的庇护和社会舆论的支持下,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公开进行掠夺,而在掠夺方式上又各有特点。在写资产阶级的发家过程中,巴尔扎克还把上升的资产阶级对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描写出来,鲜明地再现了资产阶级逐渐代替贵族阶级的整个过程。其次,反映了贵族阶级的没落衰亡史。 在人间喜剧中,贵族阶级的败落衰亡和被资产阶级腐化的社会现象,得到了真实的、充分的反映。巴尔扎克描写了这个在他看来是模范社会的最后残余怎样在庸俗的、满身铜臭的暴发户的逼攻下逐渐灭亡,或者被暴发户所腐化。第三,描写了金钱对
18、人的心灵的腐蚀作用。 人间喜剧描写了一幕幕惨剧,这些惨剧围绕着争夺金钱而展开。在描绘这部金钱统治一切的社会风俗史时,巴尔扎克一再声称:“小说家自以为是虚构出来的丑史秽行,都在这事实之下。” 第四,广阔而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现实。 人间喜剧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超过了所有的职业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提供的材料。人间喜剧也描写到底层人物,尤其塑造了共和主义的英雄克雷斯蒂安。这是巴尔扎克政治上的死对头,但他看出这是未来真正的人。在创作中摆脱自己的政治观点,无疑是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的胜利。 当然,巴尔扎克对贵族阶级的同情,对天主教的作用的大力鼓吹,反对工人、农民执政,维护现存社会的立场,在他
19、的作品中时有流露,或多或少削弱了作品对现实的揭露与批判意义。 三、论述题(3选2)1.谈异化劳动的观点马克思在四个方面对异化劳动进行了批判:异化劳动意味着人同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人同劳动过程本身的异化,“劳动对人来说是外在的东西,也就是说,不属于他的本质的东西,因此,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动不幸,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肉体受到折磨,精神受到摧残,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的强制一停止,人就会像逃避鼠疫那样逃避
20、劳动。”人同人的类本质的异化,工人“只有在动用自己的动物机能,吃喝性行为,至多还有居住修饰等的时候,才觉得自己是在自由活动,而是在运用人的机能时,却觉得自己不过是动物。动物的东西成为人的东西,而人的成为动物的东西。”人同人的异化,“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并作为一种异己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那么,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之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一种痛苦,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阐释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马克思的“艺术生产”不等于“意识形态论”。“意识形态论”认为艺术的本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论。“艺术生产论”则主张艺术本质是一
21、种特殊的精神生产,他的哲学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践论。但是在新时代,他们不同于以往,艺术生产论具有双重性,即它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审美性),又具有生产性(商品性)。例如,读者从作者中心向读者中心的转移,大众化即被大众所接受。对大众和读者的适应进行引导和提高,满足它,这样才能在基础上进行提高,从而达到作者和读者二者的提高。因此,“艺术生产论”应理解为从生产的视角谈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应理解为从意识形态的视角谈精神生产和艺术生产。从这个意义上,有理由说“意识形态论”规定者艺术的基本的性质,“艺术生产论”只不过是“意识形态论”的运作和实践。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物质生产决定精神生产、艺术生产,这是
22、历史唯物主义的根本原理,同时又是辩证唯物论的反映的理论依据。可见,自觉不自觉地将“艺术生产论”同“意识形态论”以及他们共同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哲学基础割裂和对立起来。这是有违于马克思本人的意旨的。例如:国家对文化产业的管理分为两个方面,即产业化管理和企业化管理。国家对出版的产品进行监督和指导的同时,又让其有了自己发展空间,这两种管理相互促进和相互制约,是符合我国的经济效益的。3.恩格斯在至敏考斯基中关于真实性和倾向性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恩格斯在至敏考斯基中写道,如果一部具有社会主义倾向的小说通过对现实关系的真实描写,来打破关于这些关系的流行的传统的幻想,动摇资产阶级世界的乐观主义,那么,即使作者没有直
23、接提出解决的办法,没有明确的表明自己的立场,但我认为,这部小说也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因此恩格斯说。真实性与倾向性是统一的,两者应该统一与真实,对于有良知的作家,应当把真实性看的高于一切 。恩格斯认为作家过分欣赏自己的主人公,主人公被理想化了,个性更多的消融到原则里去了,作者这样做的原因是在作品中公开的表明自己的立场和信念,作者在倾向性和真实性的关系上没有处理好,恩格斯绝不反对倾向诗的本身,他列举了即具强烈思想倾向,又在艺术上很成功的作家,如,埃斯库罗斯,阿里斯托芬,塞万提斯,俄国小说家,挪威人易朴生等,认为倾向性应当从场面和情节中自然流露而不应当特别的把他指点出来,反对脱离真实性而表达倾向性。主
24、观思想和艺术要靠形象来表现,而人物形象也必然要来源于客观真实,没有真实性就无所谓倾向性,列入,文革时期的海港就只注重主观倾向的表达,完全丧失了作品应有的真实性。如何理解恩格斯所说的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恩格斯如何提出的恩格斯在给哈克奈斯的信中,批评了哈克奈斯在写城市姑娘时,没有写出典型环境的典型人物,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就举出了巴尔扎克的例子,通过分析他的创作特点提出了巴尔扎克的小说创作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这一命题,而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是指一个作家严格的按照生活的真实,进行的艺术创造,坚持现实主义的原则就有可能正视和纠正自己的主观偏见。恩格斯具体分析了巴尔扎克创作的特点;一方面。
25、从巴尔扎克的主观情感倾向和立场出发。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作品是对上流社会无可阻挡的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对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给予了全部的同情。另一方面,巴尔扎克看到时代的真是场面,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现实主义的历史。这样,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而行动;他看到可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他在当时唯一能找到未来的真正的人的地方看到了这样的人,这一切恩格斯认为是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之意,是巴尔扎克最重大的特点之一。恩格斯将上述中巴尔扎克的两个“看到了”加以强调,强敌搜了巴尔扎克对象是阶级关系及其发展趋势。恩格斯认为有两股力量使巴尔扎克成为了“顺从理智,抛弃成见”的人:第一股力量是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第二股力量是巴尔扎克的高尚的人格。关于巴尔扎克的人格力量。卢卡契根据恩格斯的论述做了说明;首先,作家艺术家要有对真理的渴望,对现实的狂热追求;其次,作家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和对社会的重大问题的关注。巴尔扎克所看到的一切,是新鲜的认识,成了他世界观中心的因素。这种新的因素必然会同他世界观中原有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发生了冲突和矛盾。由此可见,所谓的现实主义的胜利,就其最隐蔽而深刻的根源来说,实际上是作家艺术家世界观观中比较深刻的一面对比较肤浅的一面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