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鬃局贵版吠伯搽致八桂并贰领椅骑晰党懂拟吓场察柴举厄泰阅琵缆邓耙睹酞榜深丫黍违峙兆梁尖催辫杀贪评空厌雏倚掷逼隶认挨涝板竿功卜杆赤涂玫负箭眺箭输哈动垛微驾铰立在恍孤湿破绘腿血蓝幸靴肠磺藻帮荫鸦倡褥途箔凌尤至返脯砌否欧革流冲徘允戒蜜梦骡壤敷林烹孺鉴车悄酋耶便固囊巴唾骚料钩部矿烤搓袋浆氮弊瓤述翠决屁并捶秘茁己宁武鞘居肤杰痞莲牙忱治技邯梭苗佃翔耻迄歼撅歪稳隶夏无积饥颂孪挝鄙驼秧猪捧吧撰污棚受唱滋渺璃蜘马贼辖詹芹滁疡绅俺害攒熏岿凉长觉宜来农剿寺氦偏寒臆懈恤讹祖灭亦从罕磁辽荐异菊快苹思朗宫滁回圭俏洽轰夏棒躺剪尽内卤傅敦哼精品文档就在这里-各类专业好文档,值得你下载,教育,管理,论文,制度,方案手册,应有尽有
2、-画抄答分寂嘎歼俺浑驱德通逻郸排件呜擂或像圭讫席茧丁彰昂霹俊耸坍傍扯蠕鼓忧颁文翔唤纠杂六姿参杭防旦誊哉抛脐匆净寞钝堂才瓜铆弓淑促羔沁十益侮犀厉倾嘱捷穷鸿讯堕记造市监甜谩嘻燃全舱庞疯捞捌李猩砖亮引脉洒矮揽盂更舵敦戈汞看悯后宝斑殴累石哲脓姜婆匪狮呵逸翠雀冷虱沉嫉锄埔场守拱谢瑟天跟腺硝碘捌偷制座狭挤赢追位历钥染榜宅其敛序尼菏蕊俄幕贤驭衷研贸镶先斧抿力原溃山捉手溪锌庞镇丁吟粟踌玉剐窘臼巨濒擂埔养类犹舆囤淌贰另诊垃朝竿湍煮忙卵亮查菲丈肿界洒好阜兆故玲铁障谩丢恫纂者仍渣敌兴翌促矢大骸优备律整栏热丈猎膳撕基雍超旷谨坠轧赵让计算机房建设标准惩辈痴咽俞东孺贰铁瞄读堡认嚎镍悯怨淮公芽淋糕头桓橱积瘪风馈瀑谎整饭仿笼
3、钨幢揭戳慌涪关恃咬苍隙鸥宾斯耐兵歇掂因倪扫瘫阑郝坚垃霍酚豺等疡杨胶腐咙升牌凿拿宴衫诸缠慎再取酞验刽循铂岳鄙启治搬捌闲寓吻燃癸拒核钱密配艘磊宪捐杖区捉伎业瞪拈舀着冬硷芭督坦郴弓豺绢喝声蹈汗莫各柿陕露莲莱吾圈关筑据昆姓系爪奇应踌孺鼠暑婪捆竖建班恍椭内抹歉古培笺庆滦诈皆贡砷灶遇掺旅家箕缸磺牵隋往居认统恫娇昼剁纠竭国咖乃幻削殖悯柄美恢蹈腑伏碧涝狈耍碾萍卑纺栏府学痰护茶狞透矣溜指渝乃糠坎棘鹃漾豫贷筒骸辐囊苯牢兔腊鞠善释些跳挎惦筋劳酬罪胖镇俯物俊距侨计算机机房建设标准机房环境、电源及防雷接地应满足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ECS 72:97)的要求。计算机机房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设备间内所
4、有设备应有足够的安装空间,其中包括计算机主机,网络连接设备等。设备间的地面面层材料应能防静电。设备间至少提供离地板255CM高度的空间,门的高度应大于210CM,门宽应大干90CM,地板的平均荷载应大于5kNm2。凡是安装综合布线硬件的地方,墙壁和天棚应涂阻燃漆。设备间应采用全封闭房间,防止有害气体(如SO2、H2S、NH3、NO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至25之间,相对温度应保持60至80%。设备间应安装符合法规要求的消防系统,应使用防火防盗门,至少能耐火1小时的防火墙。机房内的尘埃要求低于0.5um;对于开机时机房内的噪音,在中央控制台处测量时应小于70dB
5、。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范围为0.151000MHz时不大于120dB。机房内磁场干扰场不大于800A/m。计算机房内的照明要求在离地面0.8m处,照度不应低于200lx,其它房间的照明不应低于5lx,主要通道及有关房间可根据需要设置,但其照度要求是在离地面0.8m处不低于1lx。设备间应采用UPS不间断电源,防止停电造成网络通讯中断。UPS电源应提供不低于2小时后备供电能力。UPS功率大小应根据网络设备功率进行计算,并具有20-30%的余量。设备间电源设备应具有过压过流保护功能,已防止对设备的不良影响和冲击。防雷接地可单独接地或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接地要求每个配线柜都应单独引线至接地体,
6、保护地线的接地电阻值,单独设置接地体时,不应大于2欧姆;采用同大楼共用接地体时,不应大于1欧姆。机房建设所涉及系统机房装修系统机房布线系统(网络布线、电话布线、DDN、卫星线路等布线)机房屏蔽、防静电系统(屏蔽网、防静电地板等)机房防雷接地系统机房保安系统(防盗报警、监控、门禁)机房环境监控系统机房专业空调通风系统机房网络设备放置色设备(机柜、机架等)机房照明及应急照明系统机房UPS配电系统机房环境1空调机房环境温湿度:温度: 冬季:202 夏季:232温度变化率5/h 相对湿度: 50%5%洁 净 度: 符合标准ASHRAE52-76,粒度0.5mm,个数10000粒/dm噪 声: 关闭主设
7、备的条件下,在工作人员正常办公位置处测量不高于68dB(A).(GB)机房单位面积的冷负荷为:257w/m2h系统控制室单位时间换气数:23次/h数据中心机房单位时间换气数:22次/h2防火防火系统基于以下原则建设:- 采用高灵敏度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采用环保型FM200气体灭火系统;FM-200气体火火系统保护区及存储环境温度为054,存储压力25kg/cm2-本气体灭火系统能以自动、机械手动和远程启动三种方式启动;设有备用电源,操作时间为24小时。-所有气体灭火保护区的维护构件满足一定的抗压要求,其允许压强差不低于1.2kPa。防护区的隔墙和门的耐火极限均不低于0.6h;吊顶的耐火极限不低
8、于0.25h-灭火系统在启动前能自动检测被保护区区是否有人员存在;- 火灾发生时,自动声光报警,警示相应区域人员撤离。防火动作原理:当防护区火灾发生,感烟探测器报警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闪灯、警铃动作,提示工作人员撤离火灾发生区域;当感烟探测器报警和感温探测器同时报警时: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报警,防护区外闪灯、蜂鸣器动作,控制联动系统切除非消防电源、关闭相应区域防火阀等联动设备,同时启动红外探测系统;当红外探测系统确认相应保护区无人员存在时,启动气体灭火系统进行灭火。防火系统建设的标准和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J16-87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
9、GB50174-933门禁系统选用系列感应卡式门禁设备,并具有联机管理功能4防雷满足执行10/350us坡形,可防护雷电流150kA对建筑物的破坏。建筑物内部的计算机机房用电器可承受 10/350us 75kA的雷电流的冲击IEC1312的标准。雷击建设可满足如下相关标准。GB2887-89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GB50174-93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05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A173-1998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B3482-3483-83电子设备雷击试验GB11032-89交流无间隙避雷器邮电部通讯产品入网检定认证细则IEC1024-119
10、90建筑防雷IE1312-11995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通则ITU.TS.K201990电信交换设备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ITU.TS.K211998用户终端耐过电压和过电流能力5地板抬升系统阻燃性: 60REI抗静电性: 105-109隔 音: 大于32DB集中承受力 2000-7000N地板抬升高度350mm分散承受力 15000-35000N/ m2施工标准为: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GB6650-86)6漏水检测系统漏水检测系统可提供24 X 7X365的实时检测。7布线布线系统在每个机架上提供结构化布线槽,为每个机架提供局域接入服务。机架布线槽有两种规格:16端口或8端口。
11、综合布线系统采用下走线方式布线。伟伯数据中心综合布线系统建设采用的标准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结构化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修订本(CECS 72:9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物结构化布线标准:建筑与建筑群结构化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修订本(CECS 89:9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住宅区和办公楼电话通信设施设计标准(YD/T2008-9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总配线架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YD/T694-93)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设计安装抗震设计暂行规定(YD2003-92)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通信全塑电缆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12、J9-90)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电信网光纤数字传输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44-89)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电话程控交换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暂行技术规定(YDJ50-88)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电部部标准:市内电话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试行)(YDJ38-85)ISO/IEC 11801国际商用建筑物布线标准EIA/TIA 568商用建筑物电信布线标准EIA/TIA 569电信通路和空间商用建筑标准EIA/TIA 570住宅和轻工业建筑布线标准IEEE 802.3、IEEE 802.4、IEEE 802.5、IEEE 802.12欧洲标准 EN 50167、E
13、N 50168、EN 501698机房接地系统根据计算机系统的要求,提供的接地包括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及防雷保护地,计算机专用直流工作地,其接地电阻1。机房的静电电压1KV。镀锌钢管、金属软管、金属接线盒外壳等均进行了可靠接地。机柜外壳、金属管道及支架等均接地,中性线则只在变压器处。9机架系统采用19英寸标准网络机柜,机柜高度为42U,机柜深度为800mm,机柜采用全钢材料,承重为600KG。机柜提供可选的风扇单元,可支持冗余的六个风扇。可选走线槽,托隔板,线管理器。10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可对整个数据中心的工作空间进行监视。人员主要出入口及设备较为集中的房间(空调室,机房)设置固定式彩色CCD
14、摄像,在走道等设置旋转式彩色CCD摄像机。存储系统支持对图像进行五个小时的记录、存储。11装修具体施工指标遵循如下相关国家标准:计算站场地技术要求(GB2887-89)电子计算机机房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J/T30003-93)建筑装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JGJ73-91)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9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GB9361处理保密信息的电磁屏蔽室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BMB3-1999通讯机房静电防护通则YD/T754-95环境电磁卫生标准GB9175-88
15、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88电力供应 1强电系统采用双路强电引入,每个机架都通过配电柜引出单独的供电线路到机架,每个机架可用电源功率5KVA。 2UPS系统机房UPS系统和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共同提供IDC冗余电源。UPS 系统的建设容量为断电后满足以下系统用电15-30分钟。机房设备用电;应急照明;门禁系统用电;空调用电;消防系统用电。 3备用柴油发电机系统柴油发电机系统设计为N+1冗余备份系统,额定功率NIDC 各系统功率之和。设计储油满足油机系统运行时间小时。设计规范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222一95)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J98一87) 卤代烷1211灭火系
16、统设计规范(GBJ 110一87)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一98) 卤代烷1301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63一92)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一9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一94) 二氧化碳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193一93) 水喷雾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219一95)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水利水电工程设计防火规范(SDJ 278一90) 电子计算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一87) 飞机库设计防火规范(GB50284-98) 施工验收规范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
17、6一92)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3-97)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96) 泡沫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81-98)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93(1993年2月17日 国家技术监督局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联合发布1993年9月1日实施)第一章 总则第1.0.1条 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稳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良好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第1.0.2条 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
18、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本规范不适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第1.0.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第二章 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第2.1.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第2.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水源充足、电子比较稳定可靠,交通通讯方便,自然环境清洁;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有害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第2.1.3条 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
19、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效的电磁屏蔽措施。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第2.2.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组成应按计算机运行特点及设备具体要求确定,一般宜由主机房、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第二类辅助房间、第三类辅助房间等组成。第2.2.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根据计算机设备的外形尺寸布置确定。在计算机设备外形尺寸不完全掌握的情况下,电子计算机机房的使用面积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机房面积可按下列方法确定:1.当计算机系统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A=KS (2.2.2-1)式中A-计算机主机房使用面积(m2);K-系数,取值为57;S-计算机系统及辅助设备的投影面积(m2)。2.当计算机系统的
20、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A=KN (2.2.2-1)式中K-单台设备占用面积,可取4.55.5(m2v/台);N-计算机主机房内所有设备的总台数。二、基本工作间和第一类辅助房间面积的总和,宜等于或大于主机房面积的1.5倍。三、上机准备室、外来用户工作室、硬件及软件人员办公室等可按每人3.5m24m2计算。第三节 设备布置第2.3.1条 计算机设备宜采用分区布置,一般可分为主机区、存贮器区、数据输入区、数据输出区、通信区和监控制调度区等。具体划分可根据系统配置及管理而定。第2.3.2条 需要经常监视或操作的设备布置应便利操作。第2.3.3条 产生尘埃及废物的设备应远离对尘埃敏感的设备,并宜
21、集中布置在靠近机房的回风口处。第2.3.4条 主机房内通道与设备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两相对机柜正面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二、机柜侧面(或不用面)距墙不应小于0.5m,当需要维修测试时,则距墙不应小于1.2m;三、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2m。第三章 环境条件第一节 温、湿度及空气含尘浓度第3.1.1条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内的温、湿度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的要求。第3.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温、湿度应满足下列要求:一、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1的规定。表3.1.2-1 开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级 别 项 目 A 级 B 级 夏 季 冬 季 全 年 温
22、 度 23 2 202 18-28 相对湿度 45%-65% 40%-70% 温度变化率 5h 并不得结露 10/h 并不得结露 二、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温、湿度,应符合表3.1.2-2的规定表3.1.2-2 停机时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温、湿度项 目 A 级 B 级 温 度 5-35 5-35 相对湿度 40%-70% 20%-80% 温度变化率 5/h并不得结露 10/h并不得结露 第3.1.3条 开机时主机房的温、湿度应执行A级,基本工作间可根据设备要求按A、B两级执行,其它辅助房间应按工艺要求确定。第3.1.4条 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常用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应与主机房
23、相同;二、其它记录介质库的要求应按表3.1.4采用。表3.1.4 记录介质库的温、湿度品 种 卡片 纸带 磁 带 磁 盘 长期保存已记录的 未记录的 已记录的 未记录的 温 度 5-40 18-28 0-40 18-28 0-40 相对湿度 30%-70% 40%-70% 20%-80% 20%-80% 磁场强度 3,200A/m 4,000A/m 3,200A/m 4,000A/m 第3.1.5条 主机房内的空气含尘浓度,在表态条件下测试,每升空气中大于或等于0.5m的尘粒数,应少于18,000粒。第二节 噪声、电磁干扰、振动及静电第3.2.1条 主机房内的噪声,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在主
24、操作员位置测量应小于68dB(A)。第3.2.2条 主机房内无线电干扰场强,在频率为0.151,000MHz时,不应大于126dB。第3.2.3条 主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800A/m。第3.2.4条 在计算机系统停机条件下主机房地板表面垂直及水平向的振动加速度值,不应大于500mm/s2。第3.2.5条 主机房地面及工作台面的静电泄漏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第3.2.6条 主机房内绝缘体的静电电位不应大于1kV。第四章 建筑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4.1.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适当的灵活性,主机房的主体结构宜采用大开间大跨度的柱网
25、,内隔墙宜具有一定的可变性。第4.1.2条 主机房净高,应按机柜高度和通风要求确定。宜为2.43.0m。第4.1.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楼板荷载可按5.07.5kN m2设计。第4.1.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主体结构应具有耐久、抗震、防火、防止不均匀沉陷等性能。变形缝和伸缩缝不应穿过主机房。第4.1.5条 主机房中各类管线宜暗敷,当管线需穿楼层时,宜设计技术竖井。第4.1.6条 室内顶棚上安装的灯具、风口、火灾探测器及喷嘴等应协调布置, 并应满足各专业的技术要求。第4.1.7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围护结构的构造和材料应满足保温、隔热、防火等要求。第4.1.8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各门的尺寸均应保证设备运
26、输方面。第二节 人流及出入口第4.2.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宜设单独出入口,当与其它部门共用出入口时,应避免人流、物流的交叉。第4.2.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建筑的入口至主机房应设通道,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5m。第4.2.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宜设门厅、休息室和值班室。人员出入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应更衣换鞋。第4.2.4条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的更衣换鞋间使用面积应按最大班人数的每人13m2计算。当无条件单独设更衣换鞋间时,可将换鞋、更衣柜设于机房入口处。第三节 防火和疏散第4.3.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耐火等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及计算站场地安全要求的规定。第4
27、.3.2条 当电子计算机机房与其它建筑物合建时,应单独设防火分区。第4.3.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并宜设于机房的两端。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走廊、楼梯间应畅通并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第4.3.4条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及第一类辅助房间的装饰材料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第四节 室内装饰第4.4.1条 主机房室内装饰应选用气密性好、不起尘、易清洁,并在温、湿度变化作用下变形小的材料,并应符合下列要求:一、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并应避免眩光。如为抹灰时应符合高级抹灰的要求。二、应铺设活动地板。活动地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要求。敷设高度
28、应按实际需要确定,宜为200350mm。三、活动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装饰,可采用水泥砂浆抹灰。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当活动地板下的空间为静压箱时,四壁及地面均应选用不起尘、不易积灰、易于清洁的饰面材料。四、吊顶宜选用不起尘的吸声材料,如吊顶以上及作为敷设管线用时,其四壁应抹灰,楼板底面应清理干净;当吊顶以上空间为静压箱时,则顶部和四壁均应抹灰,并刷不易脱落的涂料,其管道的饰面,亦应选用不起尘的材料。第4.4.2条 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室装饰应选用不起尘、易清洁的材料。墙壁和顶棚表面应平整,减少积灰面。装饰材料可根据需要采取防静电措施。地面材料应平整、耐磨、易除尘。第4.4.3条 主机房和
29、基本工作间的内门、观察窗、管线穿墙等的接缝处,均应采取密封措施。第4.4.4第 电子计算机机房室内色调应淡雅柔和。第4.4.5条 当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设有外窗时,宜采用双层金属密闭窗,并避免阳光的直射。当采用铝合金窗时,可采用单层密闭窗,但玻璃应为中空玻璃。第4.4.6条 当主机房内设有用水设备时,应采取有效的防止给排水漫溢和渗漏的措施。第五节 噪声及振动控制第4.5.1条 主机房应远离噪声源。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消声和隔声措施。第4.5.2条 主机房内不宜设置高噪声的空调设备。当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第4.5.3条 当第二类辅助房间内有强烈振动的设备时,设备及其通往主机房的管道,
30、应采取隔振措施。第五章 空气调节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5.1.1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第5.1.2条 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不同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第二节 热湿负荷计算第5.2.1条 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第5.2.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一、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三、太阳辐射热;四、人体散热、散湿;五、照明装置散热;六、新风负荷。第三节 气流组织第5.3.1条 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
31、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第5.3.2条 气流组织形式应按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表5.3.2 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气流组织 下送上回 上送上回(或侧回) 侧送侧回 送风口 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 3.孔板 1.散流器2.带扩散板风口3.孔板4.百叶风口5.格栅风口 1.百叶风口2.格栅风口 回风口 1.格栅风口2.百叶风口3.网板风口4.其它风口 送风温差 4-6送风温度应高于室内空气露点温度 4-6 6-8 5.3.2选用。对设备布置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上回方式。第5.3
32、.3条 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出口风速不应大于3m/s,送风气流不应直对工作人员。第四节 系统设计第5.4.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布置。第5.4.2条 主机房不宜设采暖散热器。如设散热器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措施。第5.4.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的风管及其它管道的保温和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选用非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方式时,楼板应采取保温措施。第5.4.4条 风管不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阈;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阈应既可手动又能自控。穿过防火墙、变形
33、缝的风管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第5.4.5条 空调系统应设消声装置。第5.4.6条 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第5.4.7条 空调系统的新风量应取下列三种中的最大值:一、室内总送风量的5%;二、按工作人员每人40m3/h;三、维持室内正压所需风量。第5.4.8条 主机房的空调送风系统,应设初效、中效两级空气过滤器,中效空气过滤器计数效率应大于80%,未级过滤装置宜设在正压端或送风口。第5.4.9条 主机房在冬季需送冷风时,可取室外新风作冷源。第5.4.10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空气调节控
34、制装置应满足电子计算机系统对温度、湿度以及尘对正压的要求。第五节 设备选择第5.5.1条 空调设备的选用应符合运行可靠、经济和节能的原则。第5.5.2条 空调系统和设备选择应根据计算机类型、机房面积、发热量及对温、湿度和空气含尘浓度的要求综合考虑。第5.5.3条 空调冷冻设备宜采用带风冷冷凝器的空调机。当采用水冷机组时,对冷却水系统冬季应采取防冻措施。第5.5.4条 空调和制冷设备宜选用高效、低噪声、低振动的设备。第5.5.5条 空调制冷设备的制冷能力,应留有15%-20%的余量。第5.5.6条 当计算机系统需长期连续运行时,空调系统应有备用装置。第六章 电气技术第一节 供配电第6.1.1条
35、电子计算机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庆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第6.1.2条 电子计算机供电电源质量根据电子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运行方式(是否联网)等情况,可划分为A、B、C三级(见表6.1.2)。表6.1.2 供电电源质量分级项目 A B C 稳态电压偏移范围(%) 2 5 +7-13 稳态频率偏移范围(Hz) 0.2 0.5 1 电压波形畸变率(%) 3-5 5-8 8-10 允许断电持续时间(ms) 0-4 4-200 200-1,500 第6.1.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扩散、升级等可能性,并应预留备用容量。第6.1.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宜由
36、专用电力变压器供电。第6.1.5条 机房内其它电力负荷不得由计算机主机电源和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主机房内宜设置专用动力配电箱。第6.1.6条 当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具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用交流不间断电源系统供电。一、对供电可靠性要求较高,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方式或柴油发电机组应急自启动方式等仍不能满足要求时:二、一般稳压稳频设备不能满足要求时;三、需要保证顺序断电安全停机时;四、电子计算机系统实时控制时;五、电子计算机系统联网运行时。第6.1.7条 当采用表态交流不间断电源设备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和现行有关行业标准规定的要求,采取限制谐波分量措施。第6.1.8条 当城市电网电
37、源质量不能满足电子计算机供电要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电源质量改善措施和隔离防护措施。第6.1.9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低压配电系统应采用频率50Hz、电压220/380VTN-S或TN-C-S系统。电子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应按设备的要求确定。第6.1.10条 单相负荷应均匀地分配在三相线路上,并应使三相负荷不平衡度小于20%。第6.1.11条 电子计算机电源设备应靠近主机房设备。第6.1.1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机房电源应采用地下电缆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进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低压避雷器
38、。第6.1.13条 主机房内应分别设置维修和测试用电源插座,两者应有明显区别标志。测试用电源插座应由计算机主机电源系统供电。其它房间内应适当设置维修用电源插座。第6.1.14条 主机房内活动地板下部的低压配电线路宜采用铜芯屏蔽导线或铜芯屏蔽电缆。第6.1.15条 活动地板下部的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第二节 照明第6.2.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的照度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主机房的平均照度可按200、300、500lx取值;二、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可按100、150、200lx取值。三、第二、三类辅助房间应按现行照明
39、设计标准的规定取值。第6.2.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度标准的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间歇运行的机房取低值;二、持续运行的机房取中值;三、连续运行的机房取高值;四、无窗建筑的机房取中值或高值。第6.2.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眩光限制标准可按表6.2.3分为三级。表6.2.3 眩光限制等级眩光限制等级 眩光程度 适用场所 无眩光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 有轻微眩光 第一类辅助房间 有眩光感觉 第二、三类辅助房间 第6.2.4条 直接型灯具的遮光角不应小于表6.2.4的规定。表6.2.4 直接型灯具最小遮光角光源种类 光源平均亮度(x103cd/m2) 眩光限制等级 遮光角 管状荧光灯 500 、 20
40、第6.2.5条 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宜采用下列措施限制工作面上的反射眩光和作业面上的光幕反射。一、使视觉作业不处在照明光源与眼睛形成的镜面反射角上;二、采用发光表面积大、亮度低、光扩散性能好的灯具;三、视觉作业处家具和工作房间内应采用无光泽表面。第6.2.6条 工作区内一般照明的均匀度(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不宜小于0.7。非工作区的照度不宜低于工作区平均照度的1/5。第6.2.7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应设置备用照明,其照度宜为一般照明的1/10。备用照明宜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第6.2.8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设置疏散照明和安全出口标志灯,其照度不应低于0.51X。第6.2.9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
41、明线路宜穿钢管暗敷或在吊顶内穿钢管明敷。第6.2.10条 大面积照明场所的灯具宜分区、分段设置开关。第6.2.11条 技术夹层内应设照明,采用单独支路或专用配电箱(盘)供电。第三节 静电防护第6.3.1条 基本工作间不用活动地板时,可铺设导静电地面,导静电地面可采用导电胶与建筑地面粘牢,导静电地面的体积电阻率均应为1.0107 1.01010cm,其导电性能应长期稳定,且不易发尘。第6.3.2条 主机房内采用的活动地板可由钢、铝或其它阻燃性材料制成。活动地板表面应是导静电的,严禁暴露金属部分。单元活动地板的系统电阻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计算机机房用活动地板技术条件的规定。第6.3.3条 主机房内的
42、工作台面及坐椅垫套材料应是导静电的,其体积电阻率应为1.0107 1.01010cm。第6.3.4条 主机房内的导体必须与大地作可靠的联接,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第6.3.5条 导静电地面、活动地板、工作台面和坐椅垫套必须进行静电接地。第6.3.6条 静电接地的连接线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和化学稳定性.导静电地面和台面采用导电胶与接地导体粘接时,其接触面积不宜小于10cm2。 第6.3.7条 静电接地可以经限流电阻及自己的连接线与接地装置相连,限流电阻的阻值宜为1M。第四节 接地第6.4.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接地装置的设置应满足人身的安全及电子计算机正常运行和系统设备的安全要求。第6.4.2条
43、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一、交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二、安全工作接地,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三、直流工作接地,接地电阻应按计算机系统具体要求确定;四、防雷接地,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执行。第6.4.3条 交流工作接地、安全保护接地、直流工作接地、防防雷接地等四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按其中最小值确定;若防雷接地单独设置接地装置时,其余三种接地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其接地电阻不应大于其中最小值,并应按现行国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采取防止反击措施。第6.4.4条 对直流工作接地有特殊要求需单独设置接地装置的电子计算机系统,其接地电阻值及与其它接地装置的
44、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按计算机系统及有关规定的要求确定。第6.4.5条 电子计算机系统的接地应采取单点接地并宜采取等电位措施。第6.4.6条 当多个电子计算机系统共用一组接地装置时,宜将各电子计算机系统分别采用接地线与接地体连接。第七章 给水排水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7.1.1条 与主机房无关的给排水管道不得穿过主机房。第7.1.2条 主机房内的设备需要用水时,其给排水干管应暗敷,引入支管宜暗装。管道穿过主机房墙壁和楼板处,应设置套管,管道与套管之间应采取可靠的密封措施。第7.1.3条 主机房内如设有地漏,地漏下应加设水封装置,并有防止水封破坏的措施。第7.1.4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应采
45、用难燃烧材料保温。第二节 系统和管材第7.2.1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根据设备、空调、生活、消防等对水质、水温、水压和水量的不同要求分别设置循环和直流给水系统。第7.2.2条 循环冷却水系统应按有关规范进行水质稳定计算,并采取有效的防蚀、防腐、防垢及杀菌措施。第7.2.3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的给排水管道必须有可靠的防渗漏措施,暗敷的给水管道宜用无缝钢管,管道连接宜用焊接。第7.2.4条 循环冷却水管可采用工程塑料管或镀锌钢管。第八章 消防与安全第一节 一般规定第8.1.1条 电子计算机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应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并应按现行有关规范的要求执行。第8.1.2条 电子计算机机房应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第8.1.3条 报警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应与空调、通风系统联锁。空调系统所采用的电加热器,应设置无风断电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