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老年人合理用药 【概论】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巳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预计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人口将超过24亿,到2050年将达到峰值44亿,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4。老年人随着增龄患病的机会增多,因此服药次数会增加,不少老年病人的服药种类也比较繁杂。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应当引起特别重视,才能提高药物的疗效,避免和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身体内各器官和组织发生衰老性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中发生明显的变化,不同于青壮年。1老年人合理用药的必要性:老年人机体的各个系统已经在发生退行性变化,易患多种疾病,用药机会相对增加,部分老年人长期患高血压、糖尿病、肺部感染等
2、多种慢性疾病,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大大增加了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多数药物需要经过肝脏或肾脏代谢或排泄,老年人的肝、肾功能也明显衰退,功能减退,药物代谢减慢,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重要因素。有研究称岁以上老年人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为成年人的倍。因此,老年人合理用药显得更为重要。 2老年人健康状况患病率:城市人群患病率28.55% ,老年人为78.93%; 农村人群患病率13.07% ,老年人为39.82%。3老年人用药特点: 多药同用,约1/41/3老年人同时使用4-6种药物 用药依从性差。4老年人生理生化特点:机体组成:体内水分减少,肌肉组织逐渐减少,相对脂肪含量增加。 神经系统:神经细
3、胞和脑重量减少,神经冲动传递速度减慢。呼吸系统:肺功能呈进行性减退,肺活量减少。循环系统:心输出量减少,血管弹性降低,血压升高,心率减慢。消化系统:胃液和消化酶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胃肠血流量减少,消化能力减弱。肝脏:肝组织重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肝血流量每年降低0.31.5,肝微粒体的氧化功能下降,细胞色素P450含量下降。肾功能:肾重量随年龄增加而减轻;65岁老年人的肾血流量仅及青年人的40-50%;肾小球滤过率下降,50-90岁肾小球滤过率下降50%。内分泌系统:性腺功能降低,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激素受体数量减少,对激素的反应性降低。免疫系统:胸腺退变和萎缩,致使胸腺激素水平下降,免疫系
4、统功能下降,自身免疫抗体出现频率较高,易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5老年人药代动力学:药物的吸收:唾液分泌减少,口腔黏膜吸收降低,舌下给药吸收较差;胃黏膜萎缩,胃酸分泌减少,胃液pH值升高,酸性药物吸收减慢或减少。胃排空速度降低,胃肠蠕动减慢,药物吸收增加,但老年人因便秘而常用泻药也可影响药物的吸收;大多数药物在老年人无论其吸收速率或吸收量方面与青年人并无显著差异。药物的分布:药物吸收-入血-分布到机体各组织器官,老人体内水分逐渐减少,相对脂肪含量增加-引起药物分布的变化,水溶性药物(水杨酸、苯妥英钠、吗啡、地高辛、普奈洛尔等)在脂肪分布容积减少,血液中药物浓度增加。脂溶性药物(苯巴比妥类、地西泮)
5、分布容积增加,消除半衰期延长,易在体内蓄积而出现中毒反应。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血浆中游离型药物浓度增加,药物作用增强。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药物: 华法林、 MTX 、苯妥英钠、普奈洛尔、氯丙嗪、华法林;老年人使用常规成人量,血中游离型药物增高,增加出血危险性,注意某种药物可能会将其竞争性置换出来,使游离浓度增加。药物的代谢:肝脏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大多数药物是由肝药酶代谢,肝组织重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肝脏重量70岁/2040岁(740克/1200克),肝血流量随年龄增长逐年降低;肝血流量65岁比青年人下降40%50% ,肝微粒体酶数量和活性随着年龄增长而降低 。临床意义:
6、致使经肝药酶代谢的药物代谢减少,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延长巴比妥类、地西泮、苯妥英钠、吗啡、布洛芬、茶碱、普奈洛尔等。某些药物需经肝脏代谢才具有活性可的松(无活性) 氢化可的松(有活性) 老年人肝清除率降低,血药浓度增高,毒副作用可能会增加:氯霉素、利多卡因、阿替洛尔、洋地黄类需调整剂量。药物的排泄:肾脏是药物排泄主要器官,随年龄增加肾重量减轻,肾血管硬化、肾小球表面积减少,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逐渐减少。老年人肾脏的变化大大影响药物自肾脏的排泄致使药物体内停留时间延长, t1/2延长,血浆药物浓度增高。主要以原型经肾排泄的药物清除明显减慢,如氨基糖苷类、苯巴比妥、头孢菌素、普萘洛尔、双胍类。老
7、年人用药要根据肾功能(肌酐清除率)调整用药剂量或给药的间隔。6老年人药效学特点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稳定机制减退,体位控制能力下降,中枢镇静药可引起体位不稳,压力感受器功能发生变化。压力反射调节功能降低,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抗高血压药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对药物的耐受性降低:对胰岛素和葡萄糖的耐受力降低;对损害肝脏的药物耐受性降低,利福平、异烟肼等药物易引起肝损害。老年人内脏肌肉功能减退:肠道运动随增龄而减退,影响肠道运动药物在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药源性肠梗阻;抗胆碱药、抗帕金森药、三环类药、H1受体阻滞剂,膀胱张力减小,抗胆碱药易引起尿潴留。膀胱功能不稳定:强利尿药引起膀胱快速充溢,膀胱内压迅速
8、增高,易发生尿失禁老年人用药物的依从性差,记忆减退,未按医嘱用药。7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及功能发生改变,用药种类多。体位性低血压:血管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导致血压调节功能减退,降压药如受体阻滞剂、吩噻嗪类、三环类抗抑郁药、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和苯二氮卓类可导致体位性低血压。肾功能损害:氨基糖苷类、万古霉素、多粘菌素、头孢菌素、抗癌药物、非甾体抗炎药等。心律失常:对心肌有抑制作用和对传导有影响的药物易引起老年人发生心律失常,如强心苷、胺碘酮等。消化道反应:咽痛、咽部异物感、吞咽困难、恶心、呕吐、腹泻、便血等。8老年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病性与多种药物合用,用药对疾病的影
9、响。合用15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 ,6种以上24.7%;顺应性差:健忘、对医嘱理解不够、不能严格遵守医嘱。【老年人用药一般原则和注意事项】1优先治疗目标、提高用药依从性:尽可能采用便于老年人记忆、服用简便的用药方法,提高老年人对于药物治疗的依从性。2用药前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如果说明书上的用药剂量或用药方法与医嘱不同,应向医生或药师咨询清楚后再用药。3按医嘱用药,用药次数、服用剂量和用药间隔时间不能随意变动,更不能擅自加服其他药物,以免造成疗效降低或出现不良反应。4在就诊时应详细告知医生自己的病情和目前所服用的药物情况,以便医生正确诊断,合理选用药物。5用药过程中出现与治疗疾病无关或
10、有害的反应时,应及时向医生咨询,按照医生的建议停药或继续用药,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6合并用药时,用药剂量宜减少。在不了解药物可否联合应用时,宜分别单独使用。7常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抗生素类:青霉素:主要经肾排泄,适当减少剂量。青霉素脑病 头孢类:抑制肠道菌群产生维生素K ,有潜在出血危险氨基糖苷类:尽可能避免使用,因为具有肾毒性、耳毒性。喹诺酮类:中枢不良反应,精神紊乱/兴奋。抗胆碱能药物:排尿困难,便秘,眼压升高。镇静催眠药:巴比妥类:可延长中枢抑制作用或发生兴奋、激动,不宜常规使用。地西泮 中枢抑制作用更敏感,t1/2延长。地高辛:中毒发生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吗啡:老年人体内清除缓慢,t1
11、/2延长,宜产生蓄积作用。氨茶碱:老年人血浆清除率降低,与地尔硫合用,干扰其代谢,使血药浓度升高,毒性增加;与大环内酯、喹诺酮类、美西律合用清除率降低,血药浓度升高,应适当减少用量或监测血药浓度。8. 家人监护:像地高辛、抗心律失常药物、抗高血压药物、抗糖尿病药、利尿药、抗凝药、抗肿瘤药、抗精神病药、利尿药、抗凝药、抗肿瘤药、抗精神病药、抗生素、催眠药等,它们的治疗剂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容易发生危险。特别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记忆力差的有老年人,家人要特别关心他们的用药情况,防止漏服、重服等现象的发生。 9. 综合防治:现代医学研究认为,70%以上的老年病为心身疾病,即由于心理失衡导致器官功能障碍。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精神心理自我调适平衡功能也逐渐弱化,容易产生各种负性情绪,对许多老年病的发生和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社会,家庭应给予老年人更多的热情关照、细心呵护。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早期患者,只需适当加强运动,调理膳食结构,限制钠盐和饮食热量,注意减肥,调整好精神情绪,戒烟限酒及规范生活方式等,不用或少用药物,也可达到治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