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变的海浪说课山曹小学教师:郭加源2011年9月26日多变的海浪一、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 初步了解海浪的成因及类型;2、 能够设计和操作简单的对比实验;3、 初步感知海浪与生活的关系。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发现风是导致海浪形成的重要因素;2、让学生经历“猜测探究验证证实”的科学研究过程;3、通过对实验现象进行科学的对比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提高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趣、热情;2、在尊重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基础上,大胆推测,培养创新思维;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二、 活动建议:本课结合学生的认识特点,以在海边遇到的问题为主要研究内容,引
2、领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现象,产生疑问,进行多渠道探究,展开合作交流,自主参与实践”等一系列科学探究过程,引发探究欲望,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讨论研究、设计实验等过程进行证实。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勇于实践研究的能力。第一部分:情境导入教材展现了浩瀚大海惊涛拍岸的场景,岸边的孩子们正在猜测海浪形成的形式呈现,旨在将学生带入大海的情境,使其感受浪的气息,对问题探究产生兴趣。学生对海浪形成原因的猜测并不会只局限在这一单一方面,教师应先引导学生多方面提出问题并进行合理猜测,在相互的交流中,将错误的猜测排除掉,然后选择自己感兴趣选择探究主题,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教学活动得以落实。在教学过程中,可
3、让学生们根据研究兴趣及主题自由结合,开展探究活动。 第二部分:海浪的形成 有了猜测就要展开验证了,究竟“海浪的形成与风有什么关系”是这部分活动探究的主要载体。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很明显地分成了三个板块。一是几个学生的讨论图和一张精美的实践记录,引导学生通过实践的方法了解“浪”与“风”的关系,并通过图示启发学生完美设计,表格中要求学生对整个实验的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进行较为详细地记录,并归纳总结出实践结论:二是海浪的成因并非只源于风,“除了风,海浪的形成还于什么有关呢?”的提示语,启发学生继续猜测与研究。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仿照“风与浪”的整个研究过程开展其他方面的研究活动,教学教材的准备应给学生充分
4、的选择空间;三是教材中的资料卡,为研究活动进行了补充,提供了理论依据。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动手之前的动脑指导,让学生成分考虑到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而开展有序、有效的实验,完成对猜测的验证。另外,作为简单而典型的对比实验,在从无风到强风的观察过程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变量控制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细致地描述三种状态下所观察到的现象。第三部分;海浪与生活这部分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一:“想一想,海浪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教材通过对海浪与生活、生产关系的情境呈现,拉近了海浪与人的关系,并通过卡通人物的语言提示,引发学生产生更多的思考。在思考与相互交流中学生自然而然地发现海浪不仅能为人类所用,同时也给我们带
5、来了不少危害。教学中,可以通过小组交流的形式将意见汇总,再进行全班交流,这样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活动二;“我们怎样才能减少海浪带来的危害呢?”这也是上一活动的递进与延伸。在发现海浪对生活的不利影响时,学生必然会想到避免危害的解决办法。教学时,可借用学生的思维发展过程,引导学生思考与交流,展开研究活动,将学生的探究活动引向新的领域。课堂教学时,不必局限于教材的提示方向,应尽可能地让学生打开思路畅所欲言,进行其感兴趣的科学探究活动。第四部分:拓展延伸“让我们了解一下渔民伯伯是怎样凭经验预测天气的。”作为本课探究活动的拓展延伸。渔民们在减少海浪带来的危害中,最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看天气进行预测,让学生了解有关的知识,即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通过学习使之应用于自己的生活。教师可在课余时间或某一课时的一点时间组织学生进行交流。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