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

上传人:sk****8 文档编号:4311786 上传时间:2019-10-21 格式:DOC 页数:97 大小:25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新青岛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 册 备 课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一年级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学生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从整体上看一年级学生都比较活跃,大多数学生上课基本上能够跟上教师讲课的思路,教师上课组织课堂纪律并不难,而且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很容易调动。但每个班都有个别的学生上课不注意听讲,我行我素。 对于他们数学知识和能力掌握情况的分析: 1、对于一年级的数学学习,新生无论在数学知识上还是数学能力上都有所准备。 就数的认识来看,新生二十以内的数数非常流利和连贯,可以正数倒数。 学生在这方面具有良好的知识准备的原因之一是学生受过这方面的训练,在幼儿园中

2、大部分学生学习过十以内的加减法,同时在一些家长在家中也进行过辅导,另一方面,数数和十以内数的分解组合学生在生活中有机会使用,因此这方面的准备比较好。 2、在数的计算中,学生对于十以内数的计算较为熟练,这和学生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有关。 3、新生在数感方面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数感学生对数的意义理解有一定困难。 通过个别访谈,了解到学生对于蕴涵在实际生活中的数的意义的理解较为准确,例如对于“你的小组中有几个小朋友,从前往后数,你是第几个,从后往前数,你是第几个,第几个小朋友是谁”这样的问题,学生的解答没有问题,都能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正确的回答,但是对于图形,学生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这可能是学生对图形的

3、认识造成了对数的基数序数意义理解的干扰。 4、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普遍学生关注的范围比较小,角度单一。 全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一共分为八个单元,本册教材主要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对学生进行数感及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学习习惯、合作与交流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学习自己有用的知识,对学生进行有效地思想品德教育,初步了解一定的学习方法、思考方式。全册教学目标1、熟练地数出数量在2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区分几个和第几个,掌握数的顺序和大小,掌握10以内各数的组成,会读、写020各数。2、初步知道加、减法的含义和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部分名称

4、,初步知道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比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的加法和10以内的减法。3、初步学会根据加、减法的含义和算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4、认识符号“”“”“”,会使用这些符号表示数的大小。5、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6、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分类。7、初步了解钟表,会认识整时和半时。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9、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10、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全册重、难点: 教材重点:在具体的情境中能熟练的认读、写、20以内的数,能用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事物的位置与顺序;建立初步的空

5、间观念;能按照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比较和分类。教材难点:体会20以内加减法的意义,能熟练的口算20以内的数的加减法;初步形成空间观念;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过程,形成初步的统计观念。教学准备画有田字格的小黑板 挂图 小棒 圆片 多媒体课件 视频展示台 部分实物模型智能培养1、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情感。4、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思路及措施1一年级学生的计算学习要和意义理解与思维训练相结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重视计算策略的优化和算理的渗透,同时在计算教学过程中要渗透思维的训练。 2数

6、学教学中加强学生的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对学习对象的直接感知。 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能力对学生解决问题有着很大的帮助,甚至很多学生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因此,一年级的数学教学应该加强学生的实际感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现实情景中把握数的意义和运算的意义,发展数感和符号感。扩大学生的信息贮备,提供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探究数学的生活情景,给学生机会在实际情景中感知、操作、认识数学知识,理解数学,学习数学。 3空间观念的培养要把握好度,在具体和抽象的空间观念的建立,在低段要紧密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相联系,可以通过观察、接触(摸、折、剪、拼等)等各种手段来让学生认识几何形体,建立空

7、间观念。同时,要将生活材料数学化,在具体、半抽象、抽象之间建立一座桥梁,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4在教学中要逐步渗透重要的数学概念和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已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要逐步随着数学知识的学习进行渗透。例如一年级教材中有很多地方可以渗透一一对应思想、函数思想、符号化思想的,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加以落实。 全册课时安排:共约61课时海底世界 1课时一、快乐的校园10课时二、妈妈的小帮手3课时三、走进花果山18课时四、有趣的游戏2课时 智慧广场 2课时五、海鸥回来了5课时 智慧广场 2课时六、谁的手儿巧3课时 分积木 1课时七、小小运动会9课时八、雪山乐园5课时准备课海

8、底世界数数 总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海底世界情境图。教学目标:1、经历自然有趣的看图数数的活动过程,展示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初步知道正确的数数方法。2、联系实际生活初步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具准备:海底世界挂图,数数用的表格,各种动物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同学们,你去过“海底世界”吗?看来大家对“海底世界”非常感兴趣,那我们就一起去海底世界看一看吧。(出示挂图或有关海底世界的录像资料。)二、探索新知1、观察情景图,师生共同数数。(1)给大家几分钟的时间,先独立观察图中有什么?(2)同位相互说一说在这个神奇的世界,你看到了什

9、么?(3)谁想谈一谈你看到了什么?(一只鲸鱼)教师在黑板上贴出1只鲸鱼的图片。 在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在黑板上依次贴出水母、条纹鱼、虾等的图片。(4)你最喜欢海底世界里的哪种动物?数一数有几只? 找几名学生到黑板上指着挂图数出自己喜欢的动物的数量。在学生数的过程中,师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有顺序地数,并且渗透有关位置的知识,让学生不但数清数量还要讲清楚在图钟地位置。2、学生独立数数。师:同学们都很喜欢数数,下面老师给每个同学数数的机会,并把数的情况记下来,好不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数数)师:跟同位小朋友互相说一说,你数的是什么,怎样数的,数了多少?师:刚才我们都数了什么?各有几个?(学生回答时,教师

10、把黑板上图片贴完,并对应写上数字。)三、联系生活,练习数数师:有这么多的同学喜欢数数,那么现请同学们数数我们的教室里的东西?师:谁来说说你数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你是怎样数的。四、课堂小结这节课我们在美丽的海底世界里认识了许多朋友,还学会了数数,回家选择自己喜欢的物品数给爸爸妈妈听,好吗?第一单元 快乐的校园10以内数的认识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1、数10以内的数;读、写10以内各数;10以内数的顺序;区分几个和第几个;以及认识“=”、“”、“”,并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 2、重点是理解110各数的意义,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难点是写110各数。二、教学目标:1、能够借助具体物品正确地数出10

11、以内物体的个数。2、通过操作活动,能理解10以内数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10各数;在具体情境中了解10以内数的顺序,能够区分几个和第几个;结合具体实例,认识“=”、“”、“”的含义,并会比较10以内数的大小。3、初步经历用10以内的数描述身边事物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三、教材分析: 这部分教材是学生学习数学最基础的知识之一,也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开始。本单元是学习“数与代数”知识的起始阶段,对建立初步的数感、符号感以及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根据刚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和

12、动手操作的机会,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充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 本单元教材编写特点是选取以儿童将开始的校园生活为素材,通过“科技小组活动”、“快乐课堂”、“老鹰捉小鸡”、“拔河比赛”四个学生感兴趣的综合信息图组成“情境串”,让学生在一连串现实的、有挑战性的解决问题过程中,系统学习10以内数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初步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本单元设有四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科技小组活动”,通过提出“天上有几架飞机”的问题,引起学生数数的兴趣,图中提供的信息还可以数一共有几架飞机、有几个小朋友在参观等,教材只选取了其中一个问题做引导,通过数理解5以内数的意义,第二个信息窗是“快

13、乐课堂”,以两幅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借助树上苹果数量减少到一个也没有来认识有关0的问题。同时图中借助直尺、温度计上的0,进一步体会0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也可以表示起点和分界线。第三个信息窗是借助学生熟悉的“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在数扎小辫女孩“排第几”的过程中感知自然数的另外一个含义序数的含义;同时通过理解穿红上衣男孩“身上的6表示什么意思”,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序数的含义。第四个信息窗是学生喜爱的“拔河比赛”,借助学生已有的游戏经验,引起学生的争论。两边人数不相等不能开始比赛,同时这幅图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跑过来的小朋友的加入使两边人数相等可以进行比赛,从而学习比较两个数的大小。四、教学措施: 1、

14、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产生亲切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 2、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合作探索解决问题。3、充分利用自主练习,扩大学习空间。4、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逐步建立数感和符号感5、发挥评价的作用,激励学生的学习。五、本单元建议课时数:9课时。第1课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信息窗1,自主练习第1、3、6题。教学目标:1、能借助主题图和实物正确地数10以内物体的个数。2、抽象和理解数字的意义。3、培养初步的问题意识。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谈话:同学们来到新学校,你觉得这个学校怎么样?(学生自由谈对学校的印象。)2、现在我们一起到操场

15、上看看科技小组的活动吧!(出示情境图)3、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图上都有什么?(“太阳”、“树”、“飞机”、“小朋友”引导学生学会有序观察图)4、你能根据图上的内容提一个问题吗? 如:“天上有几架飞机”(学生提不出可进行引导,指导学生掌握看图方法)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要想知道“天上有几架飞机?”用什么办法?(数一数)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根据大家想出的办法数一数天上有几架飞机吧,注意有顺序的数数,对于能有顺序数数的学生要给予鼓励。2、天上有5架飞机,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3、你还能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提问题后,再让全班同学或同桌解决解决。注意尽可能多的找图中的信息。4、1、2、3除了表

16、示1个太阳、2个火箭、3个小朋友还可以表示什么?5、对于学生提出的这节课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收集在“问题口袋”中,做好记录。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物品,来数一数。2、自主练习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图上都有什么?说一说要我们干什么(把每组物体与对应的数量连起来)。明白题意后,再来解决。3、自主练习第3题,数数和写数的综合练习。练习时,引导学生从左向右观察,观察发现1个、3个、5个圆片拼成的图形与2个、4个拼的图形的不同,初步体会数的奇偶性。4、自主练习第6题,题中借助人物对话给予练习提示,练习时,先让学生分别选卡片,再根据卡片上的数,联系实际说一句话。从而体会数的意义。四

17、、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第2课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15的写法教学内容:教科书15数字的写法,“自主练习”第2、4、5题。教学目的:1、会写1-5各数。2、巩固对1-10各数的认识。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4、使学生学会与同伴交流,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教学准备:点子图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师:我们学会了数数,初步认识了1-5这些数。今天就来和它们做好朋友,学会写这些数,好吗?二、观察字型,学习书写1、先让学生观察数字,说一说像生活中的什么东西。2、观察各数在田字格中的

18、位置。3、书空,记笔顺。4、描红,并尝试书写 “1”这个数字让学生自己来写一写就行了。“2”和“3”先让学生观察观察数字在格中的位置,教师在黑板的“田”字示范,学生描红。最后在空格中再书写两个。“4”、“5”这两个数字先让学生观察,再书空练习,最后让学生写一写、比一比,同位互相纠正。三、巩固练习1、自主练习第2题,数数与写数的练习。练习时,先指导学生先数数,再说说每组中物品的个数,想想分别用哪个数字表示。2、自主练习第4题,组成练习,练习时用学具摆一摆,然后让学生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说说几和几合起来是几,再让学生按从右到左的顺序说一下。3、自主练习第5题,数的组成的练习,让学生独立填写,也可借助学

19、具分一分。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第3课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二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页的信息窗2。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教学重点:0的含义。教具准备:苹果树模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同学们,现在正是苹果成熟的季节,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摘苹果好不好?2、教师出示苹果树模型(苹果树上结满苹果) 教师提问:“树上有几个苹果?用数几表示?”学生回答后,教师将数板书在黑板上。3、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摘苹

20、果的游戏,指名让学生来摘苹果,直到摘完为止。4、教师:“现在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该怎么表示呢?”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探究表示方法第一种情况:如果有部分学生不知道用0表示,那就让他想一想:你喜欢用什么方式表示呢?把他们想出的符号与0比较,发现0是最方便的。第二种情况:如果全部学生都说用0表示,就肯定学生的想法,并提问:“你是怎么知道的?”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2、0的其他含义(1)、教师:“树上一个苹果也没有了用0表示,还有什么情况也是用0来表示?”“你在哪儿看到过0?”(尺子、温度计、车牌号、电话号)(2)、它们各表示什么意思?3、0与其他数的比较。“0与1,2,3等数相比,是

21、大还是小?”怎样排队?4、0的写法(1)教师:“既然已经认识了0,那么,你会写0吗?”如果有的学生说会写,就让他到黑板上写一个,大家一起来评论一下他写的怎样。(2)0的形状像什么?(3)教师在田字格上教学0的写法。学生在练习本上练写。5、做游戏:进一步理解0和其他数的含义。教师说数,学生拍手、举小棒、伸手指。同位合作,好朋友合作。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数数和写数的基本练习,练习时,让学生观察图,并从左到右数一数,说一说每盘有几个苹果,用哪一个数表示,再写出数。2、自主练习第2题,数数和写数的练习,练习时先引导学生讲故事,再填数。四、课堂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

22、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第4课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二教学内容:练习课教科书第1011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理解0的不同含义,会读、写数字0了。2、能比较0和其他数的大小。3、经历创造符号的过程。教学重点:0的含义。教学过程:一、 回顾所学请同学们说说,一个都没有时,用什么数字表示?表示什么意思?二、 自主练习1、 自主练习第3题,写数的基本练习,引导学生规范地书写,同时体会5以内的数从小到大及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2、 自主练习第4题,5以内数的排列练习,使学生知道“0”在自然数列中的位置,并巩固05的顺序。先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排列,排

23、顺序时,重点说说“0”排在哪里。3、 自主练习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理解“0”的意义。4、 自主练习第6题,数数、写数的变式练习。通过学具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然后学生独立填写。三、 课外实践 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都有哪些地方用到了“0”,再交流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0”。第5课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三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信息窗2及自主练习1、2、3、4、5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明白序数表示的意义,理解第几的含义。 2、能正确区分几个和第几。3、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4、初步培养学生的数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1、谈话:同学们在课间你们都喜欢做什么游戏? 2、我们的操场上经常开展多

24、种多样的活动,咱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景图)二、提出问题1、仔细观察图,从图中你能知道什么?2、 独立看图3、汇报观察结果4、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5、独立思考6、组内交流7、组间交流三、解决问题1、注意从学生的问题中筛选出这节课要学的序数问题,如“扎辫子的小女孩排第几?” (教师随机板书问题)2、还能提出什么问题?进一步解决学生刚才提出类似这样的问题,如:穿白衣、黄鞋的男孩排第几 全面解决图中的问题,使学生深入理解第几的含义。四、拓展应用1、同学们,我们很快要开家长会了,你要把自己座位的位置介绍给爸爸妈妈,怎么说能让他们听清楚呢?学生介绍,如“在第几排,从前面数第几个?或从后面数是第

25、几个?”同学们来判断一下说得对不对。2、自主练习第1题,连线题,先让生说说图中有哪些小动物,再数出每种动物各有多少个,然后想想用哪个数表示,并画上线连起来。 3、自主练习第2题,数数和写数的练习,指导生把操作和语言表达结合起来,同时画点子、写数。4、自主练习第3题,以学具操作的形式进行数的分与合练习的题目,引导学生按教材中提示的方法,先独立地分,然后进行交流,最后整理7的分成。 5、自主练习第4题,彩虹图。 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第6课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17页自主练习题。教学目标:1、学写610各

26、数。2、初步渗透数的组成、按群计数和简单的找规律。3、感受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自主练习 第6题,根据给定的数涂上对应的圆圈个数,涂完后引导学生找出数的排列规律,初步认识单数、双数。第7题,按顺序连线。第8题,接着画,让学生独立完成,引导学生体会物体与数一一对应的关系。引导学生说一说每幅图还要再画几个,巩固数的组成。第9题,巩固数的顺序和写数的练习。第10题,数的组成练习,先让学生尝试填数,可让学生借助学具操作完成。第11题,饭前准备筷子的情境图,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一个一个地数,也可以两个两个地数,渗透按群计数。第12题,利用小动物坐滑梯的情

27、境图,进一步巩固几个和第几个的题目。练习时,让学生说一说,数一数小动物,再让学生按要求填数,对于位置的要要求过高。你知道吗:介绍了我国古代是怎样结绳计数,让学生了解有关计数的数学文化。四、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感受?你认为本节课你表现的怎么样?好在哪里?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 第7课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信息窗四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8页的信息窗三及自主练习1、2题。教学目标:1、借助“拔河”的情境感受数量之间的大、小以及相等的关系。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操作学具来比较数的大小。2、认识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会用这三种符号表示数量之间的关系,并正确读出关系式。3、建立初步

28、的数感,学会观察、操作学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1、 同学们今天咱们进行一场拔河比赛好吗?(左边队选10人,右边队选9人,教师当裁判,比赛开始。)2、你观察到了什么?你想说些什么?你想问些什么? (不能开始,两边的人不一样,这样不公平)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师:是呀,为什么比赛不能开始?学生你说我讲,自由发表见解,最终发现两边人数不一样多。讨论过程中,解决如何知道左边的人数少?右边的人数多?2、探究方法:怎样能够让别人一下子就看出哪边拔河的人多?(1)数一数(2)排一排(3)用学具摆一摆。同桌研究探讨摆圆片的方法。在操作的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方法,最终目的是学会用

29、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数的大小。通过操作和思考,学生能够明白左边比赛的人数有9人比右边比赛的人数10人少,由人数的多少引出数的大小。3、全班交流。4、认识、 (1)师:同学们像这两个队人数不一样多,在数学中我们可以用两个符号来表示。今天老师就把他们介绍给大家,他们是一对孪生兄弟,长的可像了,先请他们来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介绍两个符号(出示符号后学生能介绍由学生完成)人数不一样多可以写成99(介绍读法和写法)(2)手指游戏:用中指和食指表示两种符号,表示四组数的大小。 74 86 58 7105、(1)师:让我们再回到拔河的场地看一看,怎样才可以开始比赛哪?(左队减1人或右队加1人。)现在可以开始比赛

30、了吗?为什么?你能和你的同桌说说吗?(2)像刚才那样用圆片来摆一摆,怎样能让别人很容易的看出两边的人数同样多?(一一对应摆)(3)认识=,学习9=9或10=10读法和写法。6、比较拉拉队的人数师:小朋友们都非常的爱自己的集体,不参加比赛的同学都当拉拉队员,哪边的人数多?你能用大于号或是小于号来表示哪边的人多吗?(自己尝试解决)7、说一说:这节课你认识了谁?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在本节课上的收获。8、问题口袋:你还想知道些什么?还想提出什么问题?解决不了的,把它放进问题口袋里。三、巩固拓展、实践应用1、自主练习第1题利用学具操作巩固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来比较数的大小。2、自主练习第2

31、题学生讲题意,再独立完成。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第8课时 课题:快乐的校园 比较大小自主练习教学内容:教科书2021页自主练习第3-9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巩固对于数的大小关系的认识,能够正确的使用大于号、小于号和等号。2、初步建立数感和逐步提高思维的灵活性。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教学过程:一、回顾 还记得前一节课我们认识的三兄弟吗?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二、练习1、自主练习第3题学生先独立数叶片,然后说说后面的几大于几和几小于几,可以怎样填。2、自主练习第4题。按要求涂色,复习有关010的大小比较,先让学生独立涂,再交流涂的是什么。3、自主练习第5题,有关数的

32、组成练习,巩固110各数的组成。4、自主练习第6题,找规律画一画。引导学生找规律时,要先让学生独立观察。如果部分学生有困难,可以让学生说说后面的比前面的多几。5、自主练习第7题,按要求涂一涂,比一比,答案不唯一,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涂法。6、自主练习第8题,玩一玩,比一比。开放性的游戏(剪子、包袱、锤游戏)。练习时,教师先要介绍游戏的规则,同位之间先试一试,再开始正式做游戏。每次赢的同学可以得到一粒石子(可用学具代替),每十次作为一轮。比完一轮,按照提供的方式记录比赛的结果,比较数的大小。为了让学生玩得开心,要给学生较充分的时间和自由。7、自主练习第9题,想一想,怎样能让两块草地上的小鸡只数同样

33、多?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第9课时 课题:综合练习课 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2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回顾整理“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所学的全部知识,并加以巩固。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教师:同学们请想一想,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中,我们都学会了哪些知识?2、学生回忆本单元所学过的知识,不完整或遗漏的地方教师补充。二、巩固练习 结合教科书第22页的情境图,说说自己在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都学会哪些知识。1、会数、读、写10以内的数,0的认识。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有关数数的知识吗?”(图中有什么?各有多少?)数数的时候,注意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数。 数完后,将结果统计在图下的统计

34、图中。(图中没有蝴蝶,因此蝴蝶的只数是0只。)2、比较数的大小教师:“刚才我们已经数了图中各种东西的多少,你能提出什么问题?”重点解决比较大小的问题。 统计图中任选两个数比较大小,每人至少写出5组。补充练习: 5( )6 8( )5 0( )13、基数和序数(1)教师:“你能从图中找出几个和第几方面的知识吗?” 学生从图中任意寻找有关基数和序数的知识,对于合适的和能解释得通的教师都应予以肯定。最后引到图中的一排小鸡上来。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教科书的两个问题,然后,要求学生提出类似的问题全班解答或同位解答。(2)练习: 请第一列第五个同学站起来。请第三列的前四个同学站起来。学生提类似的问题进行练习。

35、三、丰收园1、教师:通过“快乐的校园”这一单元的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你是否积极发言了?在小组和同位合作学习的时候,你是不是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在课堂上你提出过问题吗?对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你认真思考了吗?会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吗?2、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回忆自己的表现,教师指导学生把相应的苹果涂上颜色。第10课时课题:找找周围的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寻找周围数的实践活动,深化对10以内数的意义的认识,进一步体验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初步建立数感。重点难点:重点:深化对10以内数的意义难点:从生活中找数课前准备:展台教学内容:活动一1、同桌交流:找一找身

36、体中的数说一说有几个手指头,几只耳朵2、从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身上找一找数。活动二1、看书上的第二幅情境图找数2、启发学生数公共场所的数。(教室、校园等)活动三、1、出示第三幅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可以找到那些数。2、从想一想自己家里还能找到那些数?活动四1、出示第四幅情境图请同学们观察从中可以找到那些数。2、请同学们想一想操场上还有哪些数?全班交流。活动五同学们,从生活中你还能找到哪些数?(给同学们留有足够交流的时间)第二单元 妈妈的小帮手分类比较 单元分析一、教学内容 1、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2、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二、教学目标1、通过

37、观察、操作,自己按指定标准和自定标准对物品进行分类,会比较事物的多少、大小、轻重等关系。2、在分一分、比一比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3、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有关分类、比较的简单数学问题,并能初步汇报和交流自己的想法。三、教材分析 分类和比较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学习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在今后的认数与计算、认识图形、简单的统计等学习活动中,经常会用到分类的思想和方法,学生在第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比较数的大小,具备了初步的比较意识,为本单元进一步学习比较高矮、长短、粗细等打下了基础。 本单元设有两个信息窗,第一个信息窗是“帮妈妈整理衣服”,通过母子对话

38、引出“怎样整理”的问题,感受分类的必要性。借助体会分类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个信息窗是“帮妈妈放衣服”,通过妈妈与小明的对话,启发学生利用经验或其他方法,学习比较“厚薄”、“长短”,同时根据图中提供的花瓶、琉璃球、瓷马等物品还可以比较“长短、多少、大小、轻重、粗细、高矮”等。四、本单元建议课时数教学课时:3课时。第一课时 课题:帮妈妈整理衣服教学内容:第2426页。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生活体验分类的意义,通过动手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2、通过实践活动感知不同的标准下,分类的结果也不同。3、在操作中提高学生对比、分析的能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自主练习”第2题的挂图。教学过程:一、整理观察,体会

39、生活的需要按标准分类。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让同学们回家帮妈妈整理衣服,并观察你们家里的衣服是怎样摆放的。你们做了吗?(生:做了)你们能帮妈妈干活,真是些好孩子,现在让我们想一想,通过整理和观察,你都发现了什么?” 师:“现在,谁想把你的发现声音响亮的告诉全班同学?”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叠得很整齐,我爸爸的放在一个橱里,妈妈的放在一个橱里,我的放在一个橱里。”师:“这是把每个人的衣服分别放在一起。”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上衣放在一起,裤子放在一起。”师:“也就是说上衣、下衣分开来放。”生:“我发现我们家的衣服是冬天的放在一起,夏天的放在一起。”师:“你们家的衣服是按不同的季节分开来放。

40、”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说得也棒极了。看来你们的妈妈都是按生活需要把衣服分开来放的。二、尝试分类,体会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说了你们小家里的衣服是怎么分类的,现在我们来给我们班集体这个大家分分类,好吗?”“你打算怎样给全班同学分类呢?”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大家?”生:“我想按照男同学女同学来分”师:“现在我们就按这个同学的想法来分分看。注意:请男同学站起来。现在,全班同学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男同学,坐着的是女同学。请坐下。”“谁还有不同的分类方法?”生:“按东西路队来分。”师:“现在我们再来按这个同学的想法分分看。注意:请东路队的同学站起来。现在,全

41、班同学又被分成了两类,站着的是东路队的同学,坐着的是西路队的同学。”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两次站起来的人是同一批人吗?(不是)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生:“因为两次站的标准不一样,所以站起来的不是同一批人。”师:“说得太好了。你还有不同的分法吗?”生:“按长头发和短头发来分”生:“按穿校服的和没穿校服的来分”三、联系生活,体会分类的好处 “同学们刚才想出了那么多种分法来分咱班的同学,现在我想请教同学们,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呢?” 教师可这样引导:哪里用到分类具体是怎么分的这样分有什么好处? 四、自主练习,应用分类,明确为什么这样分。1、自主练习第一题:展示了多种水果和

42、蔬菜的画面,让学生圈出水果来。2、自主练习第三题:指定标准分类的练习,练习时,先让学生说出交通工具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按题目要求进行分类。3、自主练习第四题:练习时,让学生尝试自主分类,然后进行交流,说说自己是按什么标准分的。4、自主练习第五题:你经常整理书包吗?与同学说说整理的方法。五、总结: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课题:帮妈妈放衣服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728页的信息窗2及自主练习的1、2、3题。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按指定标准或自定标准,会比较事物的大小、多少、轻重、高矮、长短、远近、宽窄、粗细、厚薄。2、在比较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分析、比较能力。

43、教学过程:一、初步感知,明确目的。1、谈话引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帮妈妈把衣服整理好了,那么衣服整理好了该放在哪儿呢?2、观察信息窗2,并提出问题。(1)小明和妈妈是怎样放衣服的?(2)图中还有什么?你想对大家说什么?二、积极参与,自主学习。1、教师引导提问:看看这些衣服,你能看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1)生独立思考。(2)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引出对多少、厚薄的比较,引出课题。 2、练习。(1)自主练习第1题:比一比,左边的题目学生可以借助生活经验得出答案,右边的题目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判断。 (2)补充练习:伸出各自的手观察 ,你发现了什么?3、巩固(1)自主练习第2题:教师注意让学生通过观察看到的三个红萝卜的重量与一个青萝卜的重量相等,判断出一个红萝卜的重量比一个青萝卜的重量轻,让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培养初步的推理能力。(2)自主练习第3题:比多少的练习4、引导学生独立总结:谁能说一下通过学习你都学会了什么?今后打算怎么做才能更好? 第三课时 课题:综合练习课我学会了吗?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自然科学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