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高震东演讲的感想 今天读了台湾忠信高级工商学校校长高震东老先生的演讲,首先感觉到的是对高震东校长的敬意。所谓为人师表,诲人不倦,高校长可称其中典范。高震东校长于1930年出生,算来现在已经是81岁的高龄了,但他却并不甘心于像同龄人一样抱子弄孙、颐养天年,而是依旧投身于两岸的教育事业,兢兢业业,殚精竭智,实可称一位为伟大的教育家。在这篇演讲中,高震东校长谈到了很多方面,其中一些我十分赞同,还有一些对我很有启发,但也有一些是我并不认同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高校长把这句话稍作加工,改成了“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他的意思是要告诉我们,每个人都要敢于承担责任并且要主动去担负更大的责任。这句话是从
2、个人的角度去看的,比方说有一个人,如果他信奉的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那么在他遇到问题的时候,可能会想这件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做,未必一定要我来做,一个人这么想,就拖延了一点问题解决的时间,如果所有人都这么想,那么问题就永远都得不到解决了。这也就是高震东校长所说的“天下兴亡,皮肤有责”等于大家都无责。再比方说又有一个人,他遵循的是“天下兴亡,我的责任”这句话,那这个人碰到了问题的时候,就不会想到要推脱责任,一定会在第一时间把问题处理好。同样的如果所有人都这么认为,那么就不存在解决不了的问题了。也就是高校长说的没有不兴盛的国家,没有不团结的团体。这让我想起了经常在电视上看到的新闻,都很类似,
3、某地出现了一些问题,始终得不到解决,只得求助记者,然后记者出马,到相关部门询问,得到的答复通常都是这不归我们负责,你们去XXX部门问问,应该是他们管,当记者拍马赶到该部门后,往往还是得到相同的答复,于是在不同的部门之间奔波良久,还是无计可施。如果大家都能像高震东校长那样,想着“天下兴亡,我的责任”,不把责任往外推,而是揽过来,那么问题早就得以解决了。说到这里,高校长又举出了几个例子说明: 我在台湾办学校就是这样,如果教室很脏,我问“怎么回事?” 假如有个学生站起来说:“报告老师,今天是32号同学值日,他没打扫卫生”。 那样,这个学生是要挨揍的;校园不干净,你只指望几个工人做这个工作,说:“这是
4、他们的事。我是来读书的,不是扫地的。”这是什么观念?你读书干什么?读书不是为国家服务吗?眼前的务你都不服,你还能为未来服务?当前的责任你都不负,未来的责任你能负吗?水龙头漏水,你不能堵住吗?有人会说:“那不是我的事,那是总务处的事。”这是错误的。看到这里,我认为有些不妥之处。众所周知,分工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经济越发达,社会分工就越细。这个道理相信大多数人都认同,就算高震东校长也认同,因为他最后也说到要用自己所长来服务他人的观点。对于地上有垃圾而学生是否该清理这件事,他的观点似乎有些偏激。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所以传统的思想总有个倾向,就是大事小事,力所能及就要去
5、做,这是一种务实的精神,也是一种整体来讲效率不高的思路。现代社会就应该是恪尽职守,自己做好自己的事,而不是大事小事什么都管。这就关系到责任的主要与次要之分,我认为人确实应该尽量承担更多的责任,但前提是先要把自己必须做的事,也就是首要责任完成好,才能将精力投入到其他的也就是次要责任中。就拿高校长说的学生清理校园这件事来说,倘若学生每天到学校来就是打扫地面,修理水龙头,那他还上什么学呢?他到学校来的首要目的是读书,是学习知识,必须认清这一点,先把这个任务完成好,才能考虑担负其他的责任。接下来,高校长又讲了一个“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观念。这实际上是一个细节的问题。他给我们举了两个例子,一
6、个是福特,他到汽车公司去应聘,和他竞争的几个人学历都比他高,本来他已经认为自己没什么希望了,但最后他却从面试中脱颖而出得到了这个职位,进入公司后,福特把这个公司改为“福特公司”,也相应改变了整个美国国民经济状况,使美国汽车产业在世界占居鳌头。究其原因,是福特进办公室面试时,发现地面上有一张废纸,他便捡起来扔进了垃圾桶。就是这一个细节,使他赢得了面试官的好感,从而得到了这份工作。也正是因为福特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才在日后获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还有一个是日本广岛亚运会结束的时候,六万人的会场一张废纸都没有。往地上抛一张废纸,是很小的细节,但日本人能注意到这个细节,而且是六万个日本人都注意到这个细节
7、,的确很惊人,难怪外国媒体惊叹:“可敬,可怕的日本民族!”这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老子曰:“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大事是有一个个小的细节构成的,很多人往往会忽略掉细节,那么大事也就做不成了。所以说,细节决定成败。高震东校长又谈到了爱国的问题,他认为中国人不应该盲目的崇拜外国,因为我们的国家只不过是机器、枪炮暂时比不过他们,但这并不代表我们的国家就不如外国。他也告诫大家要学好英文,而要学习英文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是世界通用语言,它也并非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们之所以学习它,是因为我们不能不学,因为别人超过了我们,别人的枪炮、科学压过了我们。今天我们必须学习他们的科学,然后才能打倒他
8、们!超过他们!我们要以夷制夷!对此我深表赞同,现在西方的科技、军事等技术确实比我们先进,但我们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又岂是这些冰冷的机器所能相比的。在我们的文化中,主导的一直是“以人为本”的思想,这些机器和技术,实际上只是细枝末节。但革命成功后,我们居然一度放弃了我们文化的精华部分,反而去追求这些细枝末节,这着实令人奇怪。我们的先秦诸子、儒家思想经过上千年的传承,沉淀流传至今,其中的内容可谓千锤百炼,精华中的精华。外国人都视之为至宝,我们坐拥宝库反而想要摒弃它。解放后不教四书五经,不重视古文经典的学习,其实是教育的一大失误。先是对汉字生疏,进而对传统文化的精髓的淡忘。不喜欢唐诗宋诗元曲明清小说,不
9、理解老子孔子墨子等等先哲的中国人,还能叫做中国人吗?幸亏近些年国人已然醒悟,国学热的兴起,让人又看到了希望。再一个,我们要进行吃中国饭、说中国话、过中国节和穿中国服装的振兴民族文化的道德教育。一个中国人连中国饭都不吃了,能叫中国人吗?吃中国饭的第一代表是使用筷子。筷子原是中国的文化,是文明的行为。 我去美国,偶尔吃他们的西餐,他们一上西餐我就说:“请给我拿筷子来。”他们问我:“吃西餐都用刀叉,你为什么用筷子?”我说筷子是文明的象征,而你们的刀叉是野蛮标志,所以我不用。筷子可切、可削、可夹、可戳,无所不能,而你们的刀叉笨重至极,象杀人的武器。学生要吃烧鸡,我说可以,如果他说要吃“肯德基”,我要揍
10、他,他说吃面包夹豆腐乳,可以,他说吃“汉堡”却不可以。你可以吃碉堡,但不能吃“汉堡”。这就是中国的民族精神教育! 高震东校长随后所举的这个例子我却不甚认同。现代社会如何看待中华文明和西方文明。高校长认为学英语或者吃西餐等都要体现出中华文明的长处来,其实我觉得不用太刻意追求这种平等。吃西餐就用刀叉,吃中餐就用筷子,各取所宜,就是一个简单的吃饭,跟文明的高下,跟民族自尊心是两回事。西方文明很看重包容,但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说明清以后,对外来事物总是挑三拣四,不能用平常心看待。而汉唐对外来文化很开明,真正是兼收并蓄,拿来主义,好的就用,不好的就不用。汉唐的强盛和明清的没落是有文化深层次的原因的。高校长的爱国精神,令我钦佩万分,如果中国人都能做到高校长的十分之一,恐怕我们国家就要远远超出现在的水平了。高震东校长的这篇演讲对我产生了不小的触动,使我对自己存在的意义有了更透彻的思考,也会令我今后的行为处事发生一定的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