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规划建设方案.doc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4321474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佛山市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规划建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佛山市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规划建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佛山市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规划建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佛山市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规划建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佛山市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规划建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工程设计招标需求1.项目概述1.1.项目背景佛山市南海区位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紧连广州,毗邻香港、澳门。辖区面积1073.82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桂城、罗村)、6个镇(里水、九江、丹灶、大沥、狮山、西樵)。南海区现已建成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一期),包括内场和外场建设,内场建设智能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外场建设交通流采集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交通诱导系统等。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对内外场各技术子系统的功能集成,形成一套完整的指挥调度体系,对原有的资源进行了优化性整合。现已体现的效果有:在2010广州亚运会中,为亚运会的举办提供安全保障;对日常的指挥调度

2、与警卫任务、快速特勤、交通事故等异常事件的处置提供综合的信息管控平台等。随着“广佛同城化”的逐步推进,南海作为佛山最靠近广州的区,南海未来的道路交通将全面向广州开放。为适应“广佛同城化”带来的巨大交通压力,以及推动南海区社会经济及机动化的快速发展,南海区启动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建设,增强对全区道路交通网的智能化管控,完善指挥中心集成管理平台,完善移动警务系统联网执法、现场处罚等功能,实现各中队与大队之间的联动指挥调度,进一步完善先进的南海道路交通管理系统,以不断提高南海区道路交通管理水平。1.2.南海区城市交通现状及存在问题1.2.1.城市经济发展现状1.2.1.1区域位置佛山市南海区位

3、于珠江三角洲腹地,紧连广州,毗邻香港、澳门。辖区面积1073.82平方公里,辖2个街道(桂城、罗村)、6个镇(里水、九江、丹灶、大沥、狮山、西樵)。1.2.1.2经济发展2010年南海全区生产总值1796.58亿元,比上年增长14.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2.87亿元,增长5.2%;第二产业增加值1103.30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增加值660.41亿元,增长11.2%。在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3%,批发和零售业增长17.9%,住宿和餐饮业增长2.2%,金融业增长8.0%,房地产业增长0.6%,其他服务业增长17.9%。预计人均生产总值85146元(按常住人口计

4、算),增长16.0%。1.2.2.智能交通系统发展现状1.2.2.1指挥中心现状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指挥中心已建设以下系统:1、指挥中心大厅基础建设指挥中心已完成装修建设,包括天花、墙面及隔断、地面、门窗、供电及UPS系统、空调系统、新风系统、综合布线、消防等内容。2、指挥中心显示系统建设指挥中心已在17层的指挥大厅完成了显示系统建设,包括24台60英寸的DLP显示技术的背投拼接单元, 7.168(长)m1.024(高m)7.34的LED显示屏,以及在18楼信息发布室建设了8套46英寸液晶DID显示单元。3、指挥中心决策室建设指挥中心已在决策室完成了视频会议系统及IDB数字交互平台的建设。4、交

5、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指挥中心已成功搭建了交通管理综合信息平台主要框架,综合信息平台以ARC GIS、以消息中间件为纽带、采用Oracle数据库管理数据;并对外场各技术子系统按照统一的接口进行集成,对不同技术子系统的数据进行融合,从而综合掌握全市交通动态、交通事件,实现系统联动,完成快速指挥调度和信息服务。1.2.2.2外场系统现状1、交通信息采集子系统;2、交通信息发布及诱导系统;3、交通信号控制系统;4、交通电视监控系统。1.2.3.城市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症结分析1.2.3.1分局与中队信息化程度严重落后南海区公安分局指挥中心交通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部分已有的软硬件设施落后、使用率不

6、高、使用情况不佳,平台系统未能与大队之间建立良好的信息共享渠道。辖区内17个中队均未建立先进科学的指挥中心,中队的交通管理手段还相对传统,无法迅速有效的贯彻落实大队下发的警情任务。1.2.3.2信息采集系统城市覆盖面不足智能交通子系统的基础信息采集面不足,造成了基础信息不完整。传统信息采集手段和先进信息采集手段并存,获取的实时数据少,信息更新较慢。1.2.3.3监控与违法抓拍系统点位偏少目前南海区的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建设已经建成的监控与违法抓拍系统点位较少。而且已经建设的点主要集中在国道、省道以及中心城区范围,中心城区外的镇(街道)显得尤其较弱,有的镇甚至是空白。无法对全区起到全面、有效的监控和

7、违法抓拍震慑。1.2.3.4交通信号控制模式与方法落后南海区目前就一期建设一批可以联网控制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其余大部分采用的是单点信号控制机,没有交通大队监控室的信号中心控制软件实现联网。 交通信号机设备功能简单、设备老化,由于信号机属于专业性很强的设备,对维护要求较高,而目前南海区信号机的后期维护跟不能上。目前区内大部分信号机需要升级换代。 1.2.3.5移动警务终端数量不足在逐渐信息化的交通管理环境中,移动警务系统是一线民警保持与指挥中心信息畅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通过移动警务终端(移动警务通),可为路面的交警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管理信息。南海交警现仅有的30台终端,无法满足业务的要求。1.

8、2.3.6缺乏停车诱导系统和停车场管理系统由于缺乏有效的停车诱导系统,造成驾驶员寻找有效的停车泊位困难,增加了车辆旅行的时间,间接上增加了车流,造成新的拥堵。在停车场内,也没有相应的停车场管理系统,缺乏对停留车辆的各种状态的有效管理。1.3.南海区智能交通建设需求分析1.3.1.南海分局指挥中心建设需求加快公安指挥中心的技术系统建设,确立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快速反应能力,是社会治安动态控制体系的一个主要内容,也是针对社会治安形势日益复杂严峻和犯罪活动更呈暴力性、流动性、实发性的实际,增强打防管控的有效措施。南海区在基本建立巡特替制度以及治安岗亭、卡点、报替点和群众性治安力量的基础上,着手建设分局

9、指挥中心,通过大屏幕显示系统、警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等实行统一指挥、协同作战,接警指挥处警有机衔接的快速反应机制,提高快速处誉能力的有效途径,有利于严密社会面控制、预防和及时处置各类突发性事件。1.3.2.中队分控中心建设需求南海区共有交警中队17个,由于大队指挥中心对各辖区的警情、地理环境、交通管控点熟悉程度不一,无法合理有效的调度,而各中队民警经过多年一线工作后对本辖区的警情会非常熟悉,因此建立中队级指挥中心有利于实现分局到大队、大队到中队的三级指挥调度体系的建立,针对特定事件或警卫任务实现快速处置、监督和共享。建设中队分控中心,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依靠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去打造全区智能交通的格

10、局。分控中心的建设与交警中队的业务相结合,实现一线民警对交通进行管理,增强能够协助大队指挥中心进行信息的收集,增强指挥调度的能力和覆盖面,同时通过与上级大队、分局的资源共享,实现全区交通的统一性指挥调度,将各辖区的信息和资源汇集到大队,再到分局,通过资源整合达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1.3.3.综合交通指挥调度系统建设需求为了提供交通管理水平,增加闯红灯自动记录系统及公路车辆智能监测记录系统的集成,同时集成本次新建的子系统,结合南海交警一年的应用实际,对集成平台的功能进行完善,实现系统间协同作战,建立一个在所有子系统之间的一个数据共享的、标准开放的监管控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指挥调度系统,通过交通指挥

11、调度系统对各子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将各个不同系统的数据综合在一个功能强大的核心数据库中,对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达到对数据的充分利用,实现信息交换与共享、快速反应决策与统一调度指挥。构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交警中队三级指挥调度体系,通过分局、大队、中队三个指挥中心的相互结合,极大的强化南海区交警指挥调度系统,构建“多级化、快速化、准确化”的交警指挥平台。1.3.4.自适应交通协调控制建设系统需求1、在协调南北方向的同时,协调东西方向,建立区域控制模型;主干道有明显交通双峰周期,但是在平峰时交通压力不大,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交通强度采用不同的控制目标和控制模式,比如在交通强度较大的情况下实施定周期控制

12、或拥堵控制,以最大通行能力为目标;在中等交通强度下采用协调控制模式,以最小延误为优化目标,在交通强度较小的情况下采用单点自适应控制,以最小停车次数为优化目标。 2、对关键路口进行拥堵控制;需要对该路段通过瓶颈控制,有效疏导短连线瓶颈路段的交通拥挤。利用瓶颈控制的方法,拥堵路段上游路口,减少绿灯时间,控制进入的车辆,减少需求;拥堵路段下游路口,增大绿灯时间,增加驶离的车辆;增大供给。3、路口、路段行人二次过街控制;为了保证行人过街,信号系统需要具备行人二次过街的功能。在路口和道路中间安全岛设置行人过街按钮,然后信号机通过行人过街按钮,根据路口实际情况对行人进行一次过街、二次过街控制,有效保障行人

13、安全。 4、保障公交优先;汽车的过度发展,一方面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也带来交通堵塞。 而市区人口居住集中,公交是最环保、最经济的出行方案。提倡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现,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一定程度能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因此新建的信号控制系统和信号机,必须具有公交优先的功能。当检测到公交车信息时,信号机会延长公交车通行方向的相位时间,保证公交车能够通过交叉口。 5、勤务控制;信号系统应在功能应用上具备智能勤务控制功能,保障勤务车队的一路绿灯,同时确保在信号控制上举备足够的路口清空时间,保障交叉方向的交通安全。信号控制中心软件应该具有进入视频监控的功能,在执行特勤控制任务时,道路视频监控

14、图像配合进行路口情况监控,判断路口特勤执行时间和接触时间。有效提高了交警指挥的效率,为路口交警减轻负担。指挥中心负责特勤任务中的方案编辑下发、监控和解除,同时通过 GPS 监控实时负责对于路口特勤指挥情况反馈。路面各大队负责人员负责确保特勤方案执行时路口无违章交通行为干扰,使特勤任务万无一失。1.3.5.全路段无缝监控非法停车建设需求系统在南海区道路主要交叉路口、人群聚居地以及重点路段安装一体化高清摄像机,对路面的交通运行情况进行全天候的实时监控。不仅实现全路段无缝监控非法占道停车,解决道路资源非法占用,为道路通行顺畅服务;而且能实时监视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对监控区域做到从宏观到细节的动态监视。

15、服务于社会治安防范,对重要交叉口、目标、场所进行监视,以便对突发性事件做出及时、快速反应,做好交通疏导。1.3.6.停车诱导及服务建设需求建设城市三级停车诱导系统,多渠道的多种形式的数据发布形式:及时提供用户关注的停车场剩余车位信息,为机动车提供停车服务信息。并配合非法停车抓拍,通过这些手段,最大程度的降低道路拥堵情况,保证道路的高效畅通,满足了交通信息交互的实时性与个性化需求。1.3.7.移动警务系统建设需求利用无线传输技术,建立一套不仅具备有移动通话功能,值勤民警还可以通过它对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车辆及驾驶人当前违法状况、车俩及驾驶人图片信息、车辆被盗抢、被套牌信息等进行实时快速地查询,

16、随时随地获得公安业务的全面信息支撑,同时还可以通过随时携带的无线打印机实现对简易程序、一般程序的违法处理与相关文书的现场打印;简易程序的交通事故的受理、认定与处理;勤务安排、定位查岗,统计执法工作量,实施绩效考核;利用其照相和信息功能,用点对点方式上传下达图文并茂的警务工作信息。1.4.规划建设范围及内容1.4.1.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将从建设内容、建设空间、建设时间三个方面进行界定。1.4.1.1内容范围从建设内容角度出发,建设范围包括指挥中心建设、外场设施建设和通讯系统建设三部分。指挥中心主要包括分局、大队、中队指挥中心建设,各技术子系统后台管理系统建设、计算机及网络硬件支撑系统建设。外场控制

17、子系统建设包括信号控制系统、非现场执法系统、移动警务系统,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停车场诱导系统、监控系统等。1.4.1.2空间范围空间规划包括网络覆盖和外场点位建设两个方面。网络覆盖指以南海交警大队为中心点,逐渐建成与分局、中队互联的网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方便协调控制。外场建设内容规划遵循以南海城区为中心逐年向外辐射,控制点位由疏到密进行。1.4.1.3时间范围本项目的规划时间为1年,即2011年8月2012年8月。1.4.2.规划内容二期规划建设内容如下:分局指挥中心建设大队指挥中心建设中队分控中心建设移动警务系统建设高清视频监控系统建设移动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交通诱导系统停车诱导系统交通事

18、件检测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设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1.5.规划建设原则本次项目规划,使用的系统设备是完整、最新而成熟的系统软硬件,并保证各项技术和设备的先进性、实用性和扩展性。具体遵循如下要求:1实用性实用性是指所使用系统技术、产品既是成熟的技术、产品,又能达到用户的使用要求,使整体系统成为实用性强,具有最佳性能价格比的实事工程。2先进性充分借鉴、利用国内外最新技术和成功经验,选择先进的实用的设备。3规范性符合有关国际和国家通用标准、协议或规范,并充分考虑公安部已经制定或正在制定的统一标准,确保中心系统及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配合。4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鉴于整体系统是由多种设备组成的较为复杂的系统

19、,采用的技术、产品着重考虑良好的可管理性和可维护性。5可靠性可靠性直接影响系统的可用性,本系统项目建设充分考虑其可靠性,从设备和各系统选型,系统组建和运行模式的设置,做到一旦某个子系统或局部设备运行故障时,有备份应急措施,能保证整体系统的正常运行,并能将系统运行损失降至最低。6开发性和可拓展型考虑各个系统,根据实际需求的变化,具备良好的再开发能力和可拓展能力。1.6.规划建设的中心思想依据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规划,系统二期项目完成后,实现交通管理决策的“集成化、可视化、网络化和桌面化”,因此本期规划主要围绕以下中心思想展开:1.6.1.构建南海区三级指挥调度体系构建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交警中

20、队三级指挥调度体系,通过分局、大队、中队三个指挥中心的相互结合,极大的强化南海区交警指挥调度系统,构建“多级化、快速化、准确化”的交警指挥平台,把指挥中心推到了交警业务的前沿阵地,让指挥中心更深入的融入到一线业务。1.6.2.增强指挥调度的能力和覆盖面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经过一期工程的建设已经在国内的地区级交通指挥系统中占据领先地位,系统经过试运行,在各方面都发挥出科技强警的威力,能够有效的对警力资源、交通设备进行调度和控制,但是也发现对各镇区的调度能力明显低于城区,而且指挥中心对镇区的警情、地理环境、交通管控点不熟悉,无法合理有效的调度,因此对各镇区分控中心的需求日益强烈,南海二期将着重建

21、设分控中心,力争在17个中队部署分控中心系统,将指挥调度网络覆盖到整个南海。1.6.3.采集各中队的警情和道路状态各中队民警长期在一线工作,对本辖区的警情会非常熟悉,例如哪有经常拥堵的地段,哪些地方经常发生交通事故,哪些地点是重点单位,因此将这些信息收集起来,将对指挥中心了解各中队的业务,全面的收集南海各地区的交通状态具有极高的价值。1.6.4.采集镇区交通有关的道路信息交通信息资源是指挥调度的基础,信息越丰富指挥员对警情发生点的调度能力就越强,分控中心信息平台的信息采集功能,将各镇区的事故多发点、交通节点、拥堵点、医院、学校、加油站等信息采集到中心,完善交通动态信息和静态信息。1.6.5.各

22、单位保持资源共享南海公安分局、交警大队、交警中队目前信息系统已经存在不同步的状况,需迫切解决资源共享问题,绝不能形成信息孤岛,系统应有机的整合到一起,作为日常业务应用的数据链,将大队已经建立起来的信息和设施设备资源共享到中队,同时也将中队的信息和资源采集到大队,而公安分局作为上级指导部门共享下两级部门的信息的同时,实现对下级部门的指导和监督作用,整个系统通过资源整合达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1.6.6.完善全区智能交通子系统的覆盖面逐步完善全区交通信号、监控、违法监控、交通流采集等信息采集系统,为交通管理、指挥调度提供真实有效的依据。2.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二期)规划框架2.1.总体框架的制

23、定结合南海区社会经济、交通发展情况,并根据对ITS分析和信息资源分布情况,南海规划设计的ITS总体框架如下:南海区智能交通二期整体规从部门划分,从上而下分为三级:一级公安分局:在分局建设指挥中心及集成平台,对全区公安资源进行管理调度。二级交警大队:在已建南海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一期)的基础上,完善集成平台业务功能,增加外场交通管理及信息采集子系统,进一步智能交通系统,对全区交通进行管理调度。三级交警中队:在中队建设指挥中心及分控管理平台,对辖区内的交通进行管理调度。2.2.总体框架结构2.2.1.公安分局框架公安分局系统规划框架如下:分局警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系统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软件模式

24、,上接市局平台,下接派出所、交警、消防等部门。平台实现警力定位、指挥调度等功能。 2.2.2.交警大队框架大队系统规划框架如下:大队集成管理平台系统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软件模式,上接分局警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下接各中队分控管理平台,大队集成平台作为三级调度系统的中心,本次项目还将新建部分外场子系统,完善交通信息来源及增强路面交通实时控制。2.2.3.交警中队框架中队系统采用C/S与B/S相结合的软件模式,可以充分发挥两种架构的优势,使系统具备可扩展性、灵活性、稳定性、高效性等特点。在C/S与B/S相结合的应用中,C/S架构主要应用于大屏控制、诱导控制、视频监控、信息采集等实时性较高、要求

25、快速反应的技术子系统中,如对前端视频监控系统摄像机的控制。B/S架构主要应用于地理信息发布、勤务管理、路况信息发布、警情上传下发、统计报表等功能模块。B/S架构方式较为灵活、且不受局域限制。2.2.4.视频监控系统视频监理系统的存储架构如:大队对全区所有视频资源进行存储和控制,中队对本辖区的视频资源进行存储和控制,分局根据需要通过网络共享的方式远程调用大队视频资源。所有视频资源为数字视频,通过网络虚拟矩阵实现控制、调用等操作。3.三级指挥中心网络体系的建立3.1.三级指挥中心体系南海区各级指挥中心建设紧紧围绕业务需求,以软、硬件资源建设为基础,以提高快速反应、协同指挥为导向,以强化城市公共应急

26、指挥为目标,着眼未来作战指挥发展的趋势,加强辅助决策和网络协同指挥调度、受理功能,加强预案相关信息资料的管理和查询,构建三级的指挥中心网络体系,进一步提高指挥中心的高科技含量和智能化水平,使指挥中心真正成为快速、高效、灵敏,能承担多种职能任务的合成式指挥中心。3.1.1.分局指挥中心系统基于GIS基础数据平台,采用C/S、B/S显示模式,分局指挥中心集成平台能够实现以下功能:全区所有监控资源的汇总,包括公安自建监控资源、移动电视监控资源和社会接入监控资源;全区所有监控资源的控制、访问、调看、历史图像回放等;对直接接入的重点视频图像进行周期存储,时间30天,对重要信息的永久备份;视频图像到上级部

27、门的上传;全区接处警信息的统计分析;联网报警系统的接入,并对上传的报警信息进行处置;城市报警监控系统与其他公安业务系统的系统集成;对前端设备的管理。3.1.2.大队指挥中心系统基于GIS基础数据平台,采用C/S、B/S显示模式,大队指挥中心集成平台能够实现以下功能:接入全区范围内所有交通监控资源,并将视频图像上传分局指挥中心;对接入的交通监控资源的控制、访问、调看、历史图像回放和管理;对全区的交通警情信息的统计分析;对直接接入的所有视频图像进行周期存储,时间30天;远程接入分局局系统集成平台;对本辖区前端设备的管理。3.1.3.中队指挥中心系统基于GIS基础数据平台,采用C/S、B/S显示模式

28、,中队指挥中心分控管理平台能够实现以下功能:管理并存储本辖区范围内视频图像;对本辖区范围内监控资源的控制、管理权限;远程调看历史视频信息;本辖区范围内交通警情的统计分析;远程接入分局、大队系统集成平台的;3.2.三级指挥调度系统南海区智能交通二期规划在南海区建立三级指挥调度体系。指挥调度的流程如下:分局指挥调度席:接收全区122警情,对警情任务进行审核,下发指示;大队指挥调度席:接收分局或中队等警情,对警情进行处理或下发到大队;中队指挥调度席:按上级指导部署立即通知有关业务科,警员落实,如果属于路面动态交通信息管理范畴,按相应流程进行处理,并收集落实结果上报大队指挥中心领导和分局指挥中心。率先

29、建立起现代化全区公安指挥中心网络体系,以现代通信技术和公安通信基础设施为基础,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支撑,在分局指挥中心建立主系统,依托全区公安信息网络和全区电子政务网络,在交警大队和交警支队分别建立指挥中心,形成集语音、数据、图像为一体,有线、无线、计算机网络相结合的多手段、全方位、现代化的分局、大队、中队三级指挥调度体系。4. 工程设计的工作内容要求4.1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建设公安分局指挥中心既是各公安信息子系统的总控制和相互之间的协调中心,也是对各公安信息子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综合平台,目的是将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有机接合起来,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并将信息加以综合处理和利用。平台通过采用先进的通信

30、、自动控制、GIS、人工智能、计算机网络和集成等高新技术,按照系统工程与交通管理工程原理,对各子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高度集成,能够实现交通指挥现代化、管理数字化、信息网络化和办公自动化,达到公安部提出的“集中、统一、高效”的目标。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4.1.1分局指挥大厅装修及基础建设4.1.1.1.总体装修设计4.1.1.2.供配电及UPS系统设计4.1.1.3.空调系统设计4.1.1.4.综合布线设计4.1.1.5.防雷接地系统设计4.1.1.6.消防系统设计4.1.1.7.指挥大厅桌椅配置设计4.1.2.大屏幕显示系统4.1.2.1.DLP大屏幕显示系统设计4.

31、1.2.2.LED显示系统设计4.1.2.3.LCD大屏幕显示系统设计4.1.3.分局警务综合管理信息平台4.1.3.1平台软件结构设计4.1.3.2平台网络结构设计4.1.3.3系统功能模块设计4.1.3.4系统的集成与对接设计4.1.4.警用地理信息系统4.1.5.综合定位应用系统4.1.6.勤务警务管理系统4.1.7.信息分析与研判系统4.1.8.指挥调度系统4.2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完善已建成的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指挥中心位于交通警察大队17楼、18楼,建设有指挥大厅、数据机房、决策会议室、信息录入室、信息发布室、电台直播室等主要功能区域,是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所在,建设的南海区智能

32、交通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平台是服务全区道路交通管理的统一的集成化信息平台,主要用于实现交通管理信息交换与共享、交通信息处理与挖掘、交通管理快速反应决策与统一调度指挥等功能。通过对采集到的静态与动态数据分析加工处理及发布,来实施交通管理控制和诱导,以实现智能化的道路交通管理。本期的指挥中心建设包括综合管理集成平台、路况监控系统、指挥调度系统、高分辨率警用地理信息系统等十个子系统。本期建设是对指挥中心的功能作进一步完善,设计内容主要包括:4.2.1.数据接入与集成4.2.1.1.电子警察系统集成4.2.1.2.卡口系统集成4.2.1.3.外场系统数据接入4.2.3.交通流仿真系统4.2.4.综合研判系

33、统4.3交警中队分控中心建设南海辖区内共有17个直属中队,根据公安部科技强警的有关要求,结合南海实际情况,本方案规划在辖区内各交警中队建设中队分控管理平台。建设内容包括中队指挥大厅(含机房)装修,综合布线,大屏幕显示系统,分控管理平台等。本期设计内容主要包括:4.3.1.中队指挥大厅装修及基础建设4.3.1.1.总体装修设计4.3.1.2.供配电及UPS系统设计4.3.1.3.空调系统设计4.3.1.4.综合布线设计4.3.1.5.防雷接地系统设计4.3.1.6.消防系统设计4.3.1.7.指挥大厅桌椅配置设计4.3.2.大屏幕显示系统4.3.3.动态违法抓拍系统4.3.4.中队分控管理平台4

34、.4.移动警务系统为了使指挥中心各种信息、数据可以与一线警员实现共享,一期工程建设了移动警务系统,配备终端30台。从一期工程的移动警务系统使用情况来看,效果良好。同时也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终端数量较少,30台终端,不到一线民警20%的覆盖率;二、软件功能需要根据南海交警业务需要进行部分定制化开发,以适应交警业务;三、一期采用的手机终端,显示屏幕偏小,民警户外操作存在视觉困难。本期拟新建300套移动警务系统终端,以解决以上问题,设计内容主要包括:4.4.1. 系统架构设计4.4.2. 系统软件功能设计4.4.3. 硬件终端选型设计4.5.交通事件检测系统交通事件检测系统通过设置交通流视频检测

35、装置,实时获取各个监测路段上的交通流状况,判断交通拥堵的发生,以采取相应的分流引导、信息提示等调节手段。在事故多发地段和发生事故后对道路交通影响较大的路段安装交通事件检测系统,可以及时发现交通事故,自动报警以采取车道控制、分流引导、信息提示等方法加快事故(事件)的处理速度。本期设计内容主要包括:4.5.1. 系统架构设计4.5.2. 系统功能设计4.6.交通视频监控系统交通视频监控系统是利用道路现场的交通检测器获得交通图像信息,通过分析处理后实时地显示在总中心的监视器上,便于交通管理人员及时发现交通拥堵、事故、违章或其他可疑情况,并迅速作出响应;同时,系统提供的录像也是处理交通事故、协助社会治

36、安整治的取证手段。本期设计内容主要包括:4.6.1. 固定点高清视频监控系统4.6.1.1. 监控点的布设4.6.1.2. 系统功能需求设计4.6.1.3. 系统结构设计4.6.1.4. 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4.6.2. 移动高清视频监控系统4.7.交通诱导显示系统交通诱导系统是交通管理部门通过各种信息发布手段(如LED诱导屏、交通广播、手机查询、车载导航设备等),及时准确地向出行者提供当前主要路段的交通运行状况等信息,帮助驾驶员合理选择出行路径,以减少车辆在道路上的行驶时间,并最终实现交通量在整个路网中的均匀分配。本期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4.7.1. 动态交通诱导系统4.7.1.1. LED

37、发布屏的布设和形式4.7.1.2. 系统功能需求设计4.7.1.3. 系统结构设计4.7.1.4. 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4.7.2. 停车诱导系统4.7.2.1. LED发布屏的布设和形式4.7.2.2. 系统功能需求设计4.7.2.3. 系统结构设计4.7.2.4. 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4.8.信号控制系统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指通过信息检测、自动控制等技术,借助信号灯来管理、控制交通流,使之畅通有序地运行。同时,通过通信子系统将交叉口的信号控制与指挥中心连接起来,能够实现交通运行状况的远程实时监控,以及控制策略的自动调节。本期工程设计内容主要包括:4.8.1. 控制点的布设4.8.2. 信号交叉口

38、的渠化设计4.8.3. 系统功能需求设计4.8.4. 系统结构设计4.8.5. 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4.8.6. 单点信号交叉口控制方案设计 交通信号是在空间上无法实现分离原则的地方,主要是在平面交叉口,用来在时间上给交通流分配通行权的一种交通指挥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定时信号配时的流程、关键参数确定,环形交叉口信号控制。4.8.7. 干线协调绿波控制方案设计 绿波控制能够协调相邻交叉口的信号,使得大部分车辆能够以一定的行驶速度连续通过几个交叉口。在绿波控制中,下游交叉口的绿灯信号通过设定相位差进行协调。主要内容包括:适用条件及基本原则、协调控制参数、协调方式、配时设计等。4.8.8. 交叉口群区

39、域协调控制方案设计 城市道路信号控制交叉口群是关联性较强的若干交叉口的集合,是交通管理及协调控制的最小网络,也是研究复杂交通系统的基本单元,其交通阻塞对于诱发大范围区域交通拥堵具有关键性作用。主要内容包括:交叉口群范围划分原则、群协调控制策略、交叉口群匹配设计等。4.8.9. 交叉口公交优先控制方案设计 在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中须考虑公共交通的特殊需求,交叉口延误是公交运行延误的重要组成部分。减少公交车在信号控制交叉口中运行的红灯损失(等待)时间,最有效的措施是采用公交优先的控制策略。主要内容包括:为被动式优先、主动式优先及实时优先控制。4.8.10. 慢行交通控制方案设计 行人过街交通信号控制主

40、要考虑行人的安全需求。主要内容包含:行人过街信号控制条件、控制规则、行人二次过街控制等。4.9. 道路交通组织优化设计4.9.1. 优化设计思想和理念系统诊断现状交通设施在利用效率、安全、便捷性及有序性方面的问题,剖析交通设计、建设及其使用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改善交通的总体思想和设计理念。4.9.2. 城市道路网络交通组织优化设计 针对城市不同区位、道路等级衔接关系、道路网络密度、交通流构成等特征,以网络衔接级配合理为目标提出道路网络的构筑方法,按照合理的梳理功能进行交通组织模式设计,以适应于不同功能道路的运行车速和交通流构成。主要内容包含:交通组织优化的流程、交通组织措施(单向交通、变

41、向交通、禁行措施、非机动车交通组织)、特殊区域交通组织(快速路周边路网交通组织及进出口交通组织)等。4.9.3. 城市道路混合交通流优化设计对于不同区位及功能的道路,结合现状交通条件及用地性质,以提高设施利用效率和出行安全为目的,提出混合交通流优化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含:横断面、交叉口(包括红线拓宽、进出口、调头、转角)、路段、交通与景观协调设计、快速路衔接设计等。4.9.4. 公共交通优化设计以改善地面公交车辆运行条件、提高乘客出行便捷性、公交车辆与其他车辆系统综合效益最佳为目标,分别针对新建道路和改建或治理型道路进行公共汽车交通相关设计公交优先车道设计、适应于不同停靠线路数及不同道路条件的

42、公交停靠站(专用道条件及常规条件)设计、从合理性和可行性角度出发提出公交站点线路容量及降低停靠线路的方法。主要内容包含:专用道设置、专用道路段设计、交叉口公交优先交通设计、公交停靠站布置与设计、公交站点通行能力及其线路容量。4.9.5. 交叉口群控制设计 以混合交通流为控制对象,以充分提高设施时间利用效率为目标,建立适应于交通流量构成的单点交通优化控制。针对关联性强的交叉口,建立交叉口群协调控制。主要内容包含:交通控制基本控制策略、单点信号控制、协调控制、公交优先控制、慢行交通控制等。4.9.6. 交通语言系统设计进行交通语言系统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希望为无先验知识的出行者提供信息服务,使其能够无

43、绕行的顺利到达目的地。交通语言系统设计合理,可以降低绕行交通量,减少车辆紧急变道行为,进而改善出行秩序。进行交通语言系统设计首先需要进行布局及功能设计,如战略及战术语言的连续性问题;之后进行微观设计,包括交通语言的设置类型、位置、形式等。主要内容包含:机动车系统交通语言、慢行交通系统交通语言、公共交通系统交通语言设计等。4.9.7. 城市道路沿线停车设计道路沿线的停车设施包括机动车停车位及非机动车停车位,根据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可以在道路沿线设置不同的停车设施。以景观与交通和谐发展为目标,以不影响道路功能的实现、不妨碍正常动态交通的运行为原则,针对不同性质及区位的道路,进行道路沿线停车系统的设

44、计。主要内容包括:停车设施的设置条件、纵向及横向位置、空间渠化模式、车辆进出交通管理、驾驶人进出步行通道等。4.9.8. 交通管理设施设计完善道路交通信号灯、栏杆、标志、标线等设施的设置,达到改善交通秩序的目的,考虑盲人的交通需求,以及交通设施与景观的协调。5.项目技术要求5.1实地考察调研采取调查问卷、座谈、专家咨询、现场考察等方法,对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设需求进行调研,包括目前存在的交通问题、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和各阶段目标,各子系统的具体需求,以及系统实施的可行性等。5.2系统总体框架设计结合国内外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经验和南海区的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需求,确定南海区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建

45、设思路,体系框架内容和系统功能。5.3应用项目初步设计根据总体框架内容,结合近期各阶段的建设目标和交通需求,对各阶段应用项目进行初步设计,以此作为近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建设的主要依据。5.4工程方案设计结合智能交通管理系统规划及一期工程建设内容,对二期工程建设方案进行设计,包括系统功能要求、系统建设范围,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技术要求等,以此作为二期工程招标和建设的主要依据。5.5项目成果要求5.5.1. 中标人根据项目需求提供以下研究报告或设计方案:(1)公安分局指挥中心工程设计方案;(2)交警大队指挥中心完善设计方案;(2)交警中队分控中心工程设计方案;(3)外场子系统工程设计方案;(5)南海区

46、主干道路交通调查分析报告;(6)南海区八镇(街道)中心城区的道路交通组织优化与交叉口渠化设计方案;5.5.2. 所有报告、方案包括文本及图册、简本,并附相应的电子文件及多媒体介绍材料。5.5.3. 在通过区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后,视为通过验收,采购人向中标人签发验收报告。5.6项目工期要求必须在合同签订后120日内完成项目成果要求的全部内容,并通过区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5.7项目管理要求中标人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需对项目进行规范化管理,要有项目实施组织、项目实施管理计划、项目进度计划、项目验收计划等方案,确保项目完成质量。5.7.1. 中标单位应在佛山市南海区设立固定的办公地址,并派驻不少于3人的常驻工程师在项目实施阶段提供技术支持。5.7.2. 中标单位应成立相应的项目组,并指定1名项目总负责人,主要负责项目协调和调度工作,以及对项目重大决策提出建议和意见;配备不少于10名的专职工作人员开展工作。5.7.3. 中标单位应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思想,遵循项目管理的方法、规律和流程,并参照ISO9000质量认证体系,对项目进行全程管理,以使本项目能得到很好的质量控制。5.7.4. 中标单位的工作过程须得到监督。中标单位在收到中标通知后7天内,向采购单位提交项目启动文件,包括完善的项目管理组织实施方案,详细的计划、人员名单及资质材料,项目管理全程的规范性表格、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计划总结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