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 第二节 气压带和风带第一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目标掌握大气环流的概念及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理解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规律。2 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制作三圈环流模型,绘制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从中分析大气运动的规律性。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用运动、变化、联系的观点认识事物【教学重点】地球表面气压带和风带形成及其分布和移动规律。【教学难点】三圈环流形成机制,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及产生的结果【教学方式】 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动画【教学方式】 读图法、绘图法、小组合作、讨论法等【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
2、过程】 (引入)情景引入: 二战期间,日本释放的众多氢气炸弹,造成美国部分森林大火,引起美国民众的恐慌,你知道这些氢气弹是怎样漂洋过海的吗?学习了这节课以后,你就会得到问题的答案。组织复习,请同学板图热力环流,在评价同学板图时,设问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热力环流,在赤道和极地之间有没有这样的热力环流?为什么?今天我们来学习热力环流在全球的空间分布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产生的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一、三圈环流的形成(提问)大气环流的概念?1、 定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2、 大气环流的形成:假设:地表均一 地球不自转 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 第一步 (提问)l
3、赤道地区空气上升,两极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的气压如何变化?l低低高高极地高压带 赤 道 低 压 带单圈环流小结:冷热不均产生了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故成因为热力因素所致。第二步 假设:地表均一 太阳直射赤道(直射点位置不移动)(提问)l 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会导致空气在运动过程中如何变化?l 副热带地区空气下沉,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l 副极地地区冷暖空气相遇,暖空气上升,导致近地面气压如何变化?小结: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在地球自转的条件下产生,故为动力因素所致。 赤 道 低 压 带中纬西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极地高压带东北信风带(板书)三圈环流 1成因2高、中
4、、低纬环流圈3三圈环流的作用:促进高低纬度间、海陆间的热量和水汽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二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呼应前引入故事)(日本使用定时装置携带燃烧弹顺着高空强西风飘到美国后降落,使得美国森林大火此伏彼起。)(指导画图)根据课标要求,强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的绘制:(1)明确赤道和极地的冷热,确定赤道低压和极地高压的位置,归纳出高低压相间分布的规律,画出7个气压带。(2)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地转偏向力“南左北右”的原则画出6个风带。让学生到黑板和在草稿纸上反复操练,教师从旁指导。(读图提问):l 地表气流上升区位于什么地方?l 下沉区位于什么地方?引出热力上升的
5、赤道地区,该地区的受热与太阳高度角有关-而太阳直射点是移动的-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三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低气压带23026/23026/66034/66034/0023026/23026/66034/66034/00高气压带冬至日秋分日春分日夏至日太阳位置读课本“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分析并掌握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引起的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的规律。(据图归纳)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 气压带与风带位置不是一成不变的,其根本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运动,黄赤交角的存在,引起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南北往返移动,以至地表热能分布有季节性变化,例如6月22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夏至日前后全球最热地带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赤道低气压带也相应地北移到赤道以北。于是,副热带高压带等也相应北移,风带也随之北移。从北半球来说,气压带与风带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南半球海洋面积更加辽阔,气压带与风带的位置移动幅度不及北半球大。总结并布置作业(1) 让学生四人一小组制作三圈环流模型(教材P38活动)(2) 讨论复习并预习下一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