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渭南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目 录一、总则1(一)规划背景1(二)规划依据2(三)规划范围3(四)规划期限3二、发展基础3(一)发展现状与问题31.发展成就32.存在问题5(二)发展机会与条件71.重大机遇72.优势潜力22三、总体思路27(一)指导思想27(二)发展原则27(三)战略定位31(四)发展目标321.近期目标322.远期目标33四、重点领域37(一)现有传统优势领域,推进产业转型升级381.工程机械制造领域392.矿山机械制造领域393.印刷包装机械制造404.农业饮食纺织机械4105.光伏设备制造领域44(二)高附加值新兴领域,加快规模化发展476.新能源汽
2、车制造领域477.轨道交通装备制造领域528.航空装备制造领域55(三)智能装备制造领域,促进产业跨越发展589.钼合金装备材料领域5910.增材制造应用领域6111.工业机器人领域67(四)关键共性基础领域,支持突破性创新7112.高端铸造装备领域7213.清洁电镀领域7514.液压气动密封件领域76(五)节能环保装备领域,引进带动集群发展7715.汽车拆解环保装备领域7816.铅酸电池处理环保领域79(六)小结81五、十大任务与措施85(一)强化绿色智能理念,优化渭南制造方向85(二)做实工业强基,集中攻破关键共性技术87(三)整合企业优势,探索装备技术市场模式89(四)建设高端、智能、特
3、色装备制造产业带90(五)承接先进装备产业转移,提高开发水平97(六)改造提升装备产业技术,深化科技创新102(七)促进产业区域融合,积极应对国际竞争103(八)创新金融服务,强化装备制造投资支撑106(九)实施人才兴市战略,激发创业创造活力108(十)落实制造强市政策,支持重大项目落地109渭南市装备制造业对外招商引资建议项目列表1130 一、总则(一)规划背景装备制造业是强国战略重中之重,地区工业化技术实力的标志。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是工业经济体系的基础,是现代产业体系的支柱。它具有高产业关联度、高市场需求、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高
4、附加值特点,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也是一个地区工业化水平和技术的总体实力标志。“十二五”时期,中国装备制造业各指标年均增速均低于“十一五”时期10个百分点左右,且大体上均呈下滑态势。主营业务收入2015年的230 954.2亿元,年均增长11.18%;完成出口交货值2015年的20 167.9亿元,年均增长5.15%;实现利润2015年的16 014.1亿元,年均增长9.52%;资产总额2015年底的199 577.7亿元,年均增长12.41%。进一步巩固现有的发展优势,坚持创新驱动、质量为先、绿色发展、结构优化、人才为本,在关键产业取得突破,通过做优做
5、强中国装备,不断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新型工业化,装备制造业要起中坚作用。要向社会发出明确信息:搞好经济、搞好企业、搞好国有企业,把实体经济抓上去。中国梦具体到工业战线就是加快推动新型工业化,把制造业搞上去。”李克强总理强调,“如果中国制造从消费品转向中国装备,就能真正推动中国经济大大升级,进而迈向中高端。要把装备制造业确立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加大支持中国装备走出去”。全球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2008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工业仍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服务业的繁荣要有工业做支撑,纷纷出台了恢复工业的战略法案。美国在经历了多年的制造业外
6、迁后,开始回归制造业,以增加国内就业,促进国内经济发展;中国在未来十年,装备制造业主要发展高端、智能装备制造业。在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中,装备制造业普遍受到全球各主要工业国家高度重视,产业转移路径呈现出重大迁移态势。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表现为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变革;全球产业格局重大调整,国际贸易规则正在重构,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严峻的外部形势;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国家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内需潜力和改革红利不断释放,为制造业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渭南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编制背景。根据
7、渭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总体要求,结合渭南社会经济发展实际,为推进全市装备制造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基于对渭南装备制造业发展满足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满足周边相邻区域装备制造业产业协同发展的需要、满足全国范围内工业布局的区域价值需要、满足区域内外未来经济发展趋势的需要,以及在关键共性技术领域打好基础等五个规划维度的理论分析与政策实践得失方面的思考,依据中国制造2025等总体要求,结合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实际,特制定本规划。(二)规划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2. 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3. 渭南市国民经济和
8、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4. 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5. 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6. 中国制造20257. 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22号)8.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321号)9. 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10. 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2013)(三)规划范围本规划涉及范围包括渭南市下辖2个市辖区(临渭区、华州区)、7个县(潼关县、大荔县、澄城县、合阳县、蒲城县、富平县、白水县),代管的2个县级市(韩城市、华阴市)和国家级渭
9、南高新区、省级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卤阳湖现代产业综合开发区。(四)规划期限规划期限:20162025年。近期:20162020年(十三五期间)。远期:20202025年。二、发展基础(一)发展现状与问题1. 发展成就渭南地处陕西关中渭河平原东部,位于八百里秦川最宽阔的地带,是陕西省的“东大门”,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之一。渭南具有煤、钼、金、石等矿产资源,以及丰富的水力、土地资源,交通便利,劳动力资源充裕,具有一定的装备制造业发展基础。早在上世纪60-70年代,渭南就建立了以陕西压延设备厂、黄河工程机械厂、陕西印刷机械厂等为代表的,在国际国内具有一定优势的装备制造企业。经过40多年的发
10、展,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渭南市工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1975.9亿元,其中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125.9亿元。截止2015年底,全市共有装备制造规模以上企业69户,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445户的15.5%,其中年产值1亿元以上企业23户,10亿元以上企业1户。初步形成以印刷装备制造、纺织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煤矿机械制造、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为主的五大传统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及渭南市高新区、经开区、韩城经开区、卤阳湖开发区、富平高新区等装备制造业聚集区,在国内具有一定的优势。近年来,渭南市又通过积极引进拓日能源、力控航空、沃特玛、陕西瑞特等龙
11、头骨干企业,光伏设备、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新兴装备制造业正在发展壮大,为渭南市的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成为渭南工业实现提质增效的重要抓手。渭南市目前已经具备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的重要基础,包括:一是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包括矿产资源、地热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等。其中,矿产资源有煤、钼、金、石等优势矿产,以及多种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化工原料矿产及建筑材料和其它非金属矿产资源。水力资源除黄、渭、洛三大过境河流外,还有源于秦岭的沋河、赤水河、罗夫河、潼河等。二是渭南市的交通和电力基础设施,为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十二五”期间,大西客专
12、、渭蒲高速、渭玉高速建成通车,沿黄公路合阳东雷至大荔赵渡段、国道108渭南至大荔段等20个国省道改造项目建成,黄韩侯铁路、西南铁路复线开通运行,新改建各类公路1709公里,县乡村公路成网通达,通行能力明显提高。渭河综合整治、灌区改造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加快推进,抽黄供水工程输水管道全面建成。秦岭7、8号机组建成投运,新增火电装机120万千瓦;建成750千伏洛川-信义-西安南线路,完成咸林输变电工程等5项330千伏电网建设项目,供电保障能力达到400万千伏安。关中环线渭南段、韩城-渭南-西安、华县-潼关等输气管线建成,新增高压管线245公里,县城以上气化率达到50%以上。三是渭南市装备制造业已经形
13、成一些集群,已具备产业链延伸发展的基础。除印刷装备制造、纺织机械制造、工程机械制造、煤矿机械制造、节能环保设备制造为主的五大传统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外,光伏设备、航空装备、新能源汽车、3D打印等新兴装备制造业也已经具备一定的延伸发展基础,对于吸引上下游企业投资具有重要价值。2. 存在问题渭南市装备制造业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由于产业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目前仍然处于“规模小”“布局散”“实力弱”“价值低”“支撑少”的状态,引领经济发展的能力不强,距离追赶超越先进城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表现在:一是产业总体规模小,企业经营体量不大。2015年,渭南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年产值占全市
14、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为6.37%,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发展的引领作用未能有效发挥。同时,渭南市装备制造大型企业偏少,2015年产值过亿元企业仅为23家,产值10亿元以上企业仅1家,且中冶陕压、北人印机、中联重科、沃特玛、拓日能源等企业均为央企或上市公司子分公司,缺少规模化集约经营、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集团和专业化程度高的“小巨人”企业,影响了产业发展的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二是产业布局不集中,企业分布领域广泛,优势不突出。目前,渭南市装备制造企业中既有工程机械、印刷机械、冶金机械、煤炭机械等成套设备企业,也有汽车、航空航天、船舶、轨道交通类装备做零部件加工的企业,还有3D打印、工业机器人、新能源汽
15、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69家企业分布在16个子领域,产业布局不集中,很难形成集群优势,整体做强做大。三是产业集群的协同优势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尚未显现,集群优势效应受到钳制。渭南市装备制造业目前龙头企业周边配套能力不足,协作配套企业数量少,规模小,不能形成产业链协同,对周边经济带动作用不强。没有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中小企业为支撑的产业体系。目前已经初步形成的几个产业集群,产业链延伸不够,同质化企业多,企业之间关联度不高,规模聚集效应还不明显,缺乏整体作战能力。四是企业经营理念相对保守,自主创新意识不强。渭南市装备制造企业中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企业较多,竞争的主体仍为中低档产品,核心竞争力不强。
16、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供给不足,增加值率较低。由于企业整体战略意识存在欠缺,面对目前工程机械、煤炭机械、冶金机械等领域的市场颓势,企业研发投入不足,研发新产品、开发新市场的能力相对较弱,企业经营出现困难,部分企业甚至濒临关停边缘。五是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人才、技术、资金等配套资源有限。渭南市目前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区域优势还不明显,优秀人才向中心城市集中的趋势,导致高端管理人才、高级技能人才及专业复合型人才极为短缺。渭南市企业技术研发实力较弱,建立技术中心等研发机构的企业较少,技术创新及转化乏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收账款压力大,给装备制造企业造成极大的资金压力,而渭南市中小企业融资途径不畅通、金
17、融产品创新不足,以及政府财政投入较少等原因使企业所需资金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二)发展机会与条件1. 重大机遇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对于渭南装备制造业如何发展,我们之所以看不清事情的真相,就是因为我们身在其中,一定要跳出传统思维的小圈子,产业规划要用宽广的视角,正确客观地看待我们所面临的渭南装备制造业问题。放眼未来与世界,鸟瞰渭南装备制造业,放开眼界,跳出渭南,分析全球全国周边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增强发展渭南装备制造业重要性的认识。当前全球范围内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推动制造业生产方式、发展模式深刻变革,制造业重新成为全球经济竞争制
18、高点。从世界工业化300年进程看,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制造业是技术创新的最主要承担者,是国家竞争力不断提升的根本保障,世界主要经济强国都是从制造大国和强国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进程中,服务业会超过制造业而占有更大的比例,但是制造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和支柱地位长期不会改变。没有高度发达的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就缺乏强有力的支撑 ;没有坚实的实体经济,服务业发展将成为无本之木,对于一个大国而言,就很难在全球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西方国家恢复工业的战略法案。2008年至2012年欧洲和美国深陷经济危机与债务危机,经济发展停滞不前。除德国外,美国、日本、英国
19、等国家由于将国内经济发展重心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国家稳定的实体经济被大大削弱,经济产生较大波动。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开始意识到工业仍然是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服务业的繁荣要有工业做支撑,纷纷出台了恢复工业的战略法案。美国政府出台重振美国制造业政策框架并提出“再工业化”的发展口号;英国政府提出“低碳工业战略”,制定了英国发展先进制造业主要策略和行动计划;日本国际贸易委员会2009年制定了日本制造业竞争策略;法国政府2011年4月提出“生产振兴”制造业战略观点。准确把握世界制造业发展新趋势。制造业的兴衰印证世界强国的兴衰,装备制造业的崛起已经成为国家间博弈最重要的领域。国际金融危机发生
20、后,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已经成为各国共识,多数国家都把制造业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1)从生产方式看,智能制造将成为制造业变革的重要方向。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等发达国家制造业发展战略都将智能制造作为发展和变革的重要方向。(2)从发展模式看,绿色化、生产性服务业日渐成为制造业转型发展新趋势。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看,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推动企业生产从以传统的产品制造为核心向提供具有丰富内涵的产品和服务转变。(3)从创新方式看,网络协同创新将重组传统的制造业创新体系。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应用,跨领域、协同化、网络化的创新平台正在重组传统的制造业创新体系。
21、(4)从组织方式看,内部组织扁平化和资源配置全球化将成为制造企业培育竞争优势的新途径。(5)从发展格局看,新一轮全球制造业分工争夺战日益激烈。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制造业迎来新一轮国际分工争夺战。发达国家制定“再工业化”战略,推动中高端制造业回流,加强全球产业布局调整,力图保持全球制造业领先地位,而发展中国家则利用低成本竞争优势,积极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低附加值环节转移,一些跨国企业直接到新兴国家投资设厂。准确把握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成为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完整的工业体系是我国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的优势和保障,成为名副其实的装备制造业大国,表现
22、为:一是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大幅提升。2014年装备制造业产值规模突破22万亿元,占全球装备制造业的比重超过1/3,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二是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实现重大突破。2010年我国研制出世界上最高时速380公里 CRH380A 型高速动车组 ;大型客机 C919已于2015年11月正式下线,ARJ21支线飞机正式交付使用。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蛟龙”载人深潜器取得重大突破。三是部分行业国际竞争优势显著增强。轨道交通装备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并已在巴西、阿根廷等国家登陆。电力设备产品技术水平国际领先,核电装备顺利进入英国等国家,风电设备打开瑞典市场。2014年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
23、0强中,中国企业入榜11家,与日本并列数量第一。华为在全球电信设备制造领域已经处于领先地位,海外业务收入比重超过60%。四是新兴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增材制造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等新兴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大型承力构件金属增材制造和生物增材制造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民用无人机发展迅速,广泛应用于航拍领域,市场份额占全球的70%。新型传感器、智能化仪器仪表、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虽然我国已成为装备制造业大国,但还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与先进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大多数装备研发设计水平较低,试验检测手段不足,关键共性技术缺失,企业技术创新仍处于“缩小
24、差距”阶段,我国技术积累明显不足,没有走过发动机研发的全过程,研发设计能力以及产品性能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这是制约我国大飞机发展的最核心因素。二是基础配套能力不足。我国具有竞争力的高速铁路等关键零部件都很难实现产业配套,产品无论是工艺、质量还是排放标准同先进水平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很多产品进口还受到发达国家出口限制。三是部分领域产品质量可靠性有待提升。缺少一批能与国外知名品牌相抗衡、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自主品牌,四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产业同质化竞争问题仍很突出。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为例,我国动力电池企业数量虽然多,但是有技术资金实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企业
25、很少,大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不高、性能差,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产能不足的问题很严重。中国装备制造业展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形成历史性交汇,国际产业分工体系加速重塑,全球制造业版图正在重构之中;中国实施“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战略,也将为新一轮的发展提供全新的发展构架与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的重要通道。特别是“中国制造2025”,不但是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而且从根本上就是一部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行动计划。“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经济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对装备制造业稳增长、调结构、降本增效及转型
26、升级的要求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迫切。中国装备制造业每年以20%以上的超高速增长时代已经不会重现,一些行业生产已接近或达到历史峰值。但是,全行业保持中高速、平稳增长的基础依然存在,发展后劲仍然强劲,市场需求也较充足,现在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任务是改变过去依靠投资驱动、外延扩张的粗放发展模式,而转为主要依靠创新驱动、提质增效的内涵发展模式。就渭南装备制造业现状而言,渭南市装备制造业目前处于“追赶超越,弯道超车”的重大发展机遇期,主要表现在:一是全球范围内工业转型升级,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速。中国制造2025的发布和全球工业4.0的推进,标志着全球范围内制造业进入了新一轮转型升级。云计算、大数据、物
27、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化控制等技术促进了“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层次的深度结合,必将带来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深刻变革。这一历史机遇为渭南市装备制造业提供了能够与先进地区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向高端化、集群化发展的重大发展契机。二是国内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装备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服务型制造转型。资源环境和要素成本约束日益趋紧,经济发展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加速供给侧改革,产能调整与产业转移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经济已经由投资拉动向消费带动发展,产业结构急需调整;用户自主意识突显,推动装备制造业提供效率更高、能满足个性化需求的设备;装备制造企业受要素成本不断升高影响,利润日趋下
28、滑,正在向高价值方向发展;高端装备核心零部件依靠进口,对外依存度高,基础制造领域有待突破;装备制造企业正在进行系统整合,向服务型制造转型;对高精度、高可靠性、高度智能化的新一代智能制造设备的需求开始涌现。资源集约、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为渭南市装备制造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三是“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带给了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外向发展的机遇。“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以合作发展为理念,通过充分运用沿线各国资源禀赋,加强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往来以及资金融通,向东亚、中亚、南亚、西亚等转移我国现存的大量优势产能,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渭南市作为丝绸之路的东端点,大力推进“
29、一带一路”战略实施,积极强化与沿线各国家地区在高端能源装备制造方面的有效对接,并通过与“海上丝绸之路”互动发展,东西联盟,推动新兴产业合作发展,对装备制造转型升级带来巨大机遇。四是与周边区域融合,提供配套或承接区域产业转移。渭南市处于陕西东大门,“关中-天水经济区”次核心城市、“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陕西是装备制造业大省,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设备、输配电设备及国防装备等领域具有领先优势,且有多所高等院校及职业技术学校。渭南发展装备制造业通过省内合作,融入“大西安都市圈”,“黄河金三角”,与周边城市协同错位发展,有助于借助西安、运城等城市装备制造业优势,与区域内城市共同发展,同时
30、,还可承接中心城市重要装备制造业企业转移。对渭南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需立足产业结构性融合、产业转移承接辐射、产业转型升级三个维度来做具体研判,本章结合产业结构性融合分析渭南装备制造产业路径选择,其他两个维度将在本规划第四部分进行详细分析。首先,对渭南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的路径选择,要基于渭南是“十二五”期间一、二和第三产业关联性、渭南市工业基础、重工业与轻工业关系,以及规模以上八大支柱工业间的协同融合,来分析影响渭南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布局问题。124表1:渭南市2010-2015年主要指标情况表指标名称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三产结构年均增长总体情况国内生
31、总值801.421028.971157.321321.811423.751469.08100.00 12.89 第一产业128.94160.47171.54193.09207.16213.9214.93 10.66 第二产业394.55545.19610.67710.74751.34737.2252.06 13.32 #工业339.71476.64533.55623652.18627.1545.16 13.05 第三产业277.93323.31375.11417.98465.25517.9433.01 13.26 规上工业工业总产值1039.831360.0315781746.131959.3
32、21975.9413.70 工业增加值305.17431.37487.04586.6595.5610.531.23 14.88 利税总额103.24126.75123.59129.9294.56-7.18 -2.17能源消耗GDP能耗1.5931.5351.481.4241.362-3.84工业增加值能耗3.8983.3923.0822.7622.472-10.76据2010-2015年渭南统计年鉴渭南统计公报整理计算。能耗单位吨标准煤/万元,其他总量指标单位为亿元。表2:渭南市2010-2015年八大支柱工业总量情况NO.行业名称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集
33、聚度0全市合计1039.831360.031634.361746.131959.321975.941000八大行业合计984.771281.711568.321703.061852.361931.5497.75 1有色冶金工业355.15534.66606.98632.83680.48713.8136.13 2能源工业366.29408.19521.39574.57590.67572.1265.08 3食品工业96.78115.79152.31163.45189.23197.0775.05 4化工工业65.7481.29116.46129.17153.2186.7184.50 5装备制造工业5
34、3.0171.4392.9596.15113.02125.5990.86 6非金属矿物制品29.8650.5661.4592.94107.32116.0596.73 7纺织服装工业12.4115.412.599.612.4211.5297.31 8医药制造业5.544.384.24.356.028.6897.75 注:根据2010-2015各年渭南统计年鉴渭南统计公报整理计算;总量指标为规模以上总产值,单位亿元。表3:渭南市2010-2015年工业八大支柱产业结构NO.行业名称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结构值集中度0全市合计100100100100100100
35、 100 100 0八大行业合计94.794.2495.9697.5394.5497.75 95.79 95.97 1有色冶金工业34.1539.3137.1436.2434.7336.13 36.28 36.28 2能源工业35.2330.0131.932.9130.1528.95 31.53 67.81 3食品工业9.318.519.329.369.669.97 9.36 77.16 4化工工业6.325.987.137.47.829.45 7.35 84.51 5装备制造工业5.15.255.695.515.776.36 5.61 90.13 6非金属矿物制品2.873.723.765.
36、325.485.87 4.50 94.63 7纺织服装工业1.191.130.770.550.630.58 0.81 95.44 8医药制造业0.530.320.260.250.310.44 0.35 95.79 注:根据2010-2015年渭南统计年鉴、渭南统计公报整理计算, 产业结构为规模以上总产值的百分比。表4:渭南市2010-2015年工业八大支柱资产存量NO.行业名称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年均资产资产结构年增长%0 全市总计1466.221638.181838.882151.152315.691882.02 100.00 12.10 八大工业合计1435.
37、691604.991795.422098.532269.951840.92 97.82 12.131 能源工业653.91681.1792.15907.48971.94801.32 42.58 10.422 有色冶金工业480.65580.95563.34578.21586.29557.89 29.64 5.093 化工工业106.67114.15162.4242.09366.45198.35 10.54 36.144 装备制造工业74.7593.37118.86196144.95125.59 6.67 185 食品工业65.9569.8480.2193.5896.4481.20 4.31 9
38、.976 非金属矿物制品32.0146.6255.7263.7289.357.47 3.05 29.247 纺织服装工业14.914.816.7713.39.9213.94 0.74 -9.678 医药制造业6.844.175.994.154.685.17 0.27 -9.08注:根据2010-2014年渭南统计年鉴、渭南统计公报整理计算;存量为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单位亿元。表5:渭南市2010-2015年八大支柱工业投资乘数NO.行业名称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投资乘数0 全市合计1.410 1.205 1.125 1.232 1.182 1.231 0 八大行业
39、合计1.458 1.252 1.145 1.232 1.225 1.263 1 化工工业1.623 1.404 1.394 1.874 2.392 1.737 2 能源工业1.785 1.669 1.519 1.579 1.645 1.640 3 装备制造工业1.410 1.307 1.279 2.038 1.283 1.463 4 纺织服装工业1.201 0.961 1.332 1.385 0.799 1.136 5 医药制造业1.235 0.952 1.426 0.954 0.777 1.069 6 有色冶金工业1.353 1.087 0.928 0.914 0.862 1.029 7 非
40、金属矿物制品1.072 0.922 0.907 0.686 0.832 0.884 8 食品工业0.681 0.603 0.527 0.573 0.510 0.579 注:根据2010-2014年渭南统计年鉴、渭南统计公报整理计算,投资乘数为单位产值投资额。表6:渭南市2010-2015年工业与支柱产业产值投资分析行业名称总产值产业结构排序年均资产排序投资乘数排序结构均值集中度类型全市合计1975.94 100.00 0 1882.0 0 1.263 0 100 100 全市八大行业合计1931.54 97.75 01840.9 01.231 0 95.79 95.97 规上有色冶金工业713
41、.81 36.13 1 557.9 2 1.029 6 36.28 36.28 重工业能源工业572.12 28.95 2 801.3 1 1.640 2 31.53 67.81 重工业食品工业197.07 9.97 3 81.2 5 0.579 8 9.36 77.16 轻工业化工工业186.71 9.45 4 198.4 3 1.737 1 7.35 84.51 重工业装备制造工业125.59 6.36 5 125.6 4 1.463 3 5.61 90.13 重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116.05 5.87 6 57.5 6 0.884 7 4.50 94.63 重工业纺织服装工业11.52
42、0.58 7 13.9 7 1.136 4 0.81 95.44 轻工业医药制造业8.68 0.44 8 5.2 8 1.069 5 0.35 95.79 轻工业注:根据2010-2015年渭南统计年鉴、渭南统计公报整理计算,总量指标单位为亿元。2015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困难局面,渭南市委、市政府主动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牢牢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推动全市经济稳步增长,全年经济运行呈现出“缓中趋稳,稳中有进”的运行态势,实现生产总值1430.41亿元,可比价增长8.5%。(表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13.92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697.7
43、亿元,增长8.6%;第三产业增加值518.79亿元,增长9.5%,“十一五”、“十二五”期间(2010-2016),三次产业最终产出结构为14.93:52.06: 33.01,工业对渭南经济最终产出贡献处在42.39%47.13%区间之间,平均占比45.16%,2010-2014年渭南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税总额为578.06亿元,其对渭南经济的绝对优势推动力没有改变。“十一五”、“十二五”期间(2010-2016)工业平均年平均增加值542.0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年平均增加值502.70亿元,占工业最终产出的92.62%,而渭南规模以上八大支柱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7.75%。201
44、5年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1975.94亿元,比上年增长4.3%。其中,重工业1716.22亿元,增长4.3%;轻工业259.72亿元,增长4%,重工业占比86.8%,规模以上重工业占全市工业的85.27%,所以分析渭南工业规模以上八大支柱产业之间产出与结构所揭示的产业融合问题也就把握了渭南是产业融合问题的规律,为此我们下面进一步分析。渭南工业经过“十一五”、“十二五”的发展,形成了产业体系较全、特色鲜明的发展格局,在三次产业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形成了“有色冶金、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纺织服装、医药、非金属矿物制品”八大工业产业,成为全市工业经济发展重要推手。有色冶金和能源工业是渭南市最重要的两大支柱产业,总产值之和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65.08%,加上化工行业超过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75.16%),所以渭南装备制造业的产业融合要优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