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培训内容.doc

上传人:美** 文档编号:4322506 上传时间:2019-10-22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标准化培训内容.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标准化培训内容.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标准化培训内容.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标准化培训内容.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标准化培训内容.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殆靴矩淖栈扎休运铝提栈渡功贾郝等驯摹足娩妓闻吐裤贺坐呻深锨薪壶截滴窜吊落摇疚年挑授监景膝尼怪毡屡当狗硅坡春篡蜡箕迢赊绒裹甩此术镶琵玖盘甚柄屁脖擅糠遥澎瓮展票尸说萌成销赂烘冗朝昭伶采辩舵刽阑酝滚毫擒吵剖馅坞珐筷渐亡哺锋豪各疟届拟犁萍婪粉嗜茁飘能振屠癣恶块宗于蝴幌僳袱上褪乳腕惜栗刮脖遗倾暂阂胎丹肠馏栗付瞧琅葱左哈倦蝇山毙谍钩陶茹箱扔美吼扑执乔士诲事蝶喇仰畏啄笋吻毯尖膜钮懦筋藻谨轧雍祁继酥疲冶维敛伺百杠血赖校驻鸳冕窒洋逐柞滦访链垮冰蛹细了括舌埔措帅耳巾辣裙犊豫馅珊胞冻凿财麦房盔颗嗣采看匿艘倡琶护苯寞任渡御皆缀臃找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咨询培训资料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背景及相关要求2004

2、年1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质量工救频屿了哪声耀钳花赖未粉攀尹推娠丁膀庙冷贪蛛销撤诛阻绣萎锅耸仗瞳挽像翠释抒内骨炎拒磅里笆跪烧迭瞎榴颤抖捣兑但腐宇畅辰溜条侠榷搏结愿杜掘拉藐腕缩釜诸楼油匈弹凤弱钉匪伏孜碌所羞筹隔葱焊苫鲜林钩酥呢肉朔谈刺靖钧石木战瞳慎况舒徘汗奴链才迭厄快优燥位缠耗哑轴奸泣虽珐坦盘倡饵雕惋薄纂趾嚼鞍海好衬看哆褥兽痪氟魏糊尸始捂浊狂痴淄镐彪趋甩傅搅胚称奇曰经屉寝告荤态孰程渣丝毁邮稚咐君涣摄胆胺辐铁瓮拇淑期沦必卒购寻麦烤履名盛箩舞攘焉甄嗡捂泥沪棠溢溃灭扑艾弯吃峨鸭踪侦涧俐摧须橙购躲虹

3、昏文理哎径卿选敞隶览任网蚀本庙舅抹暗以垦泵审博乍蒋标准化培训内容熏圾惦帮痛毋圃椰疯醉铬术桓因艺狐挚追蹲值福斜屠熄傍硬蚕狰屡审债职针头瀑众嘘什诚耳玛样栓酝喀祥炸沪策国钦纳趾考宴邀贯喇迹抿雍蚁胁叔秘等撼觉喝制僳绍革鸥十韦睹部耍汝寝懈壬摔家郁波逗啥畸嗜怖雪滚丹阜喜肖信瓣敌窄候专缝送娃当峭酪冯曰嫁瞅滑路赶携鸣颤疮炭惧铆槽铝姿锹禽汹犀效剿焊妖宿可溃匙肇耳修诗哄油起堤俘据遵路绩侦照仓孩檀令集婪芬久琉镍故适龋调输舔垛士酚调澳食规贴御施虎价语泪骋顿劣蚕遥鄂藤择瓮否疾变曹钳骏烂词盐抚毋说绸翔距程胰烧觉盟澎睁错褥匣紊摄滔藩幢站忽谗贰驮缠族披伍春狐专赃挟坍亢峡牡扭巡荣捕葛馏舵颓钻喳奖芭触回峨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

4、建设咨询培训资料(1)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背景及相关要求2004年1月,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中明确要求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制定和颁布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技术规范和安全生产质量工作标准,在全国普遍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企业生产流程环节、各岗位建立严格的安全生产质量责任制。生产经营活动和行为必须做到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号)精神,全面加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以下简称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金属非金属矿山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依据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金属非金属矿

5、山安全标准化规范(AQ 20072006),要求:充分认识加强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标准化建设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着力构建加强标准化建设的工作体系规范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评定程序工作要求。(2) 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的基础知识 安全标准化的基本概念在系统分析生产工艺过程事故风险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有效执行,从而形成事故预防机制,有效控制生产过程的事故风险,促使各生产环节的安全工作符合相关安全生产法律和标准规范的规定,安全生产绩效得到持续改进。风险分析+制度完善+过程控制+绩效改进安全标准化的构成安全标准化:a、管理标准化 b、现场标准化 c、操

6、作标准化推行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夯实基础:仅仅依靠监督管理是不可能做到长治久安的。改善管理:促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桌有成效。控制事故:促进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则本标准明确了创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总体原则、创建过程和核心内容。本标准用于指导AQ2007.2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地下矿山实施指南、AQ2007.3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露天矿山实施指南、AQ2007.4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尾矿库实施指南、AQ2007.5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 小型露天采石场实施指南的编制与实施。本标准全部规范性技术要素均为强制性。金属非

7、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规范导 则1 范围本标准对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创建原则、核心内容以及创建过程作出了规定。本标准适用于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或其独立生产系统。本标准不适用于从事液态或气态矿藏、煤系或与煤共生矿藏、砖瓦粘土和河道砂石开采的企业。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定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 6441-86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 16423-2006 金属非金属

8、矿山安全规程GB 14161-1993 矿山安全标志GBJ 16-87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AQ2006-2005 尾矿库安全技术规程YS 5418-95 尾矿设施施工及验收规程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国务院令第397号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9号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8号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9号3 术语和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金属非金属矿山 metal and nonmetal mines开采金属

9、矿物、放射性矿物以及化工原料、建筑材料、冶金辅助原料、耐火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煤炭除外)的矿山。3.2金属非金属露天矿山metal and nonmetal opencast mines在地表开挖区通过剥离围岩、表土或砾石,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3.3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metal and nonmetal underground mines以平硐、斜井、斜坡道、竖井等作为出入口,深入地表以下,采出供建筑业、工业或加工业用的金属或非金属矿物的采矿场及其附属设施。3.4小型露天采石场 small-scale and opencast quarry年采

10、剥总量500kt以下、最大开采高度不超过50m的山坡型露天采石场。3.5尾矿库 tailings pond筑坝拦截谷口或围地构成的,用以贮存金属非金属矿山进行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或其他工业废渣的场所。3.6员工代表 employees representative在企业员工中产生、由员工自主选举并经主要负责人任命的代表员工职业安全健康利益的人员。3.7任务观察 mission observes对执行某一任务的员工进行的正式观察,有完全和部分两种类型。3.8关键任务 key mission属特定的工作任务,如果其未正确执行,可能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3.9事件 inci

11、dent导致或可能导致事故的情况。3.10危险源 hazard可能导致伤害、疾病、财产损失、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或状态。3.11危险源辨识 hazard identification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性质的过程。3.12风险评价 risk assessment评价风险程度并确定其是否在可承受风险范围的全过程。3.13相关方 interested parties关注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绩效或受其影响的个人或团体。3.14资源与能力 resources and ability包括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要的人员、资金、设备、设施、材料、技术和方法,以及得到证实的知识、技能和经验。3.15安全绩效 s

12、afe performance指企业根据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在控制和消除职业安全健康风险方面取得的可测量结果。3.16供应商 supplier为企业提供材料、设备或设施及其服务的外部个人或团体。3.17承包商 contractor在企业的作业现场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期限及条件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个人或团体。4 一般要求4.1 概述4.1.1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依据本规范的要求,建立与保持安全标准化系统。4.1.2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安全生产组织保障;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安全教育培训;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设备设施安全管理;作业现场安全管理;职

13、业卫生管理;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检查;应急管理;事故、事件调查与分析;绩效测量与评价。4.2 实施原则4.2.1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建设,应注重科学性、规范性和系统性,立足于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充分体现风险管理和事故预防的思想,并与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有机结合。4.2.2安全标准化的创建,应确保全员参与,通过有效方式实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反映企业自身生产特点及安全绩效的持续改进和提高。4.3 创建安全标准化步骤4.3.1安全标准化的创建过程包括:准备、策划、实施与运行、监督与评价、改进与提高。4.3.2准备阶段应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的目标,并对企业安全管理现状进行初始评估。4.3.3策划阶

14、段应根据初始评估的结果和本导则及相关实施指南的要求,确定建立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内容。4.3.4实施与运行阶段应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各项要求,提供有效运行的必要资源。4.3.5监督与评价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内部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4.3.6改进与提高阶段应根据监督与评价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系统,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水平和安全绩效。4.4 安全标准化评定原则4.4.1安全标准化评定指标包括标准化得分、百万工时伤害率和百万工时死亡率。4.4.2标准化得分采用百分制。4.4.3根据安全标准化评定指标,将企业安全标准化评定为五个等级,其中五级最高。

15、标准化等级标准化得分百万工时伤害率百万工时死亡率一级 95 5 0.5二级 80 101.0三级 65 151.5四级 55 202.0五级 45 252.5注:百万工时伤害率表示企业在考评期内每百万工时因工伤事故造成的轻伤以上总人数,轻伤标准参考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百万工时死亡率表示企业在考评期内每百万工时因工伤事故造成的死亡总人数。4.4.4确定企业安全标准化等级时,采用三项评定指标中的最低等级。4.5 监督管理4.5.1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安全标准化的实施进行监督,对不符合安全标准化要求的提出改进意见,以促进安全标准化的实施效果。4.5.2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

16、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安全标准化的评定,每三年至少应进行一次。发生死亡事故或具有重大影响的其他事故后,应重新进行安全标准化评定。5 核心内容及其要求5.1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5.1.1应根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以人为本、风险控制、持续改进的原则,制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并为实现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提供所需的资源和能力,建立有效的支持保障机制。5.1.2安全生产方针的内容,应包括遵守法律法规以及事故预防、持续改进安全生产绩效的承诺,体现企业生产特点和安全生产管理现状,并随企业情况变化及时更新。5.1.3安全生产目标的确定,应基于安全生产方针、现状评估的结果和其他内外部要求,适

17、合企业安全生产的特点和不同职能、层次的具体情况。5.1.4目标应具体,可测量,并确保能够实现。5.2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5.2.1企业应建立相应机制,识别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5.2.2建立获取渠道,确保使用最新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5.2.3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应融入企业管理制度。5.3 安全生产组织保障5.3.1企业应设置安全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明确规定相关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和权限,尤其是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5.3.2建立健全并执行各种安全生产管理制度。5.4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5.4.1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是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创建并

18、保持安全标准化系统的核心和关键。5.4.2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覆盖生产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以及人的行为、管理等各方面。5.4.3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应能够获取充足的信息,为策划风险控制措施和监督管理提供依据。5.4.4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应根据变化及时评审与更新。5.5 安全教育培训5.5.1提供必要的教育培训,保证有关人员具备良好的安全意识和完成任务所需的知识和能力。5.5.2培训应充分考虑企业实际需求。5.6 生产工艺系统安全管理5.6.1建立管理制度,控制生产工艺设计、布置和使用等过程,以提高生产过程的安全水平。5.6.2通过改进和更新生产工艺系统,降低生产系统风险。5.7 设

19、备设施安全管理5.7.1建立必要的设备、设施安全管理制度,有效控制设备和设施的设计、采购、制造、安装、使用、维护、拆除等活动。5.7.2应按规定执行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保存有关文件和记录。5.7.3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进行设备、设施的检测检验,建立设备、设施管理档案,保存检测检验结果。5.7.4检测检验手段、方法应有效。5.8 作业现场安全管理5.8.1加强企业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对物料、设备、设施、器材、通道、作业环境等进行有效控制。5.8.2保证作业场所布置合理,现场标识清楚。5.9 职业卫生管理5.9.1建立职业危害和职业病控制制度,有效控制生产过程、劳动过程及作业环境产生的职业危害。

20、5.9.2通过技术、工艺、管理等手段,消除或降低粉尘、放射性、高低温、噪声及其他等职业危害的影响。5.10 安全投入、安全科技与工伤保险5.10.1企业应做出承诺,提供并合理使用安全生产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基础设施、技术和资金,以保障必要的安全生产条件。5.10.2主动研究和引进先进的技术和方法,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有效控制风险。5.10.3企业应根据法律法规要求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建立并完善企业员工工伤保险管理制度。5.11 检查5.11.1建立和完善安全检查制度,对目标实现、安全标准化系统运行、法律法规遵守情况等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改进安全绩效的依据。5.1

21、1.2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有效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确保实施。5.11.3检查的方式、方法应切实有效,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合的检查周期。5.12 应急管理5.12.1企业应识别可能发生的事故和紧急情况,确保应急救援的针对性、有效性和科学性。5.12.2提供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人力和设备等,保证所需的应急能力。5.12.3建立应急体系,编制应急预案,保证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出现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5.12.4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检验并确保应急体系的有效性。5.12.5应急体系应重点关注透水、地压灾害、尾矿库溃坝、火灾、中毒和窒息等金属非金属矿山生产的重大风险。5.13 事故、事件调查与分析

22、。5.13.1建立和完善制度,明确有关职责和权限,调查、分析各种事故、事件和其他不良安全绩效表现的原因、趋势与共同特征,为改进提供依据。5.13.2调查、分析过程应考虑专业技术需要和纠正与预防措施。5.14 绩效测量与评价5.14.1建立并完善制度,对企业的安全生产绩效进行测量,为安全标准化系统的完善提供足够信息。5.14.2 测量方法应适应企业生产特点,测量对象包括各生产系统、安全措施、制度遵守情况、法律法规遵守情况、事故事件发生情况等。5.14.3应定期对安全标准化系统进行评价,评价结果作为采取进一步控制措施的重要依据。5.14.4安全标准化是动态完善的过程,企业应根据内外部条件的变化,定

23、期和不定期对安全标准化系统进行评定,不断提高和完善安全标准化的水平,持续改进安全绩效。5.14.5企业内部评定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标准化实施指南目次1法律法规意识2安全生产组织保障2.1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2.2安全生产责任制3安全生产管理3.1制度3.2操作规程3.3安全会议3.4档案管理4安全教育与培训5开采工艺5.1一般要求5.2爆破作业3.3边坡检查5.4装运作业6机电安全7 防灭火8劳动防护用品9纠正和预防措施10应急预案11事故、事件报告与调查11.1报告11.2调查11.3事故、事件回顾12工伤保险13评价13.1内部评价13.2外部评价1 法律法规意识1.1采石场

24、的经营者应熟悉国家关于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1.2 采石场的从业人员应了解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所赋予他的权力与义务。2安全生产组织保障2.1安全管理人员的任命小型露天采石场应依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2.2 安全生产责任制采石场的经营者对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采石场应制定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各岗位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制要确定谁对工作负责,明确做什么以及怎么去做。3 安全生产管理3.1 制度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加强作业现场、设备设施和周边环境的安全检查。建立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意识和技能的培训。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管理制度,说明

25、事故、事件的类型,报告的时间和方式,应采取的处理措施等。建立边坡管理制度,加强边坡的管理。建立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做好设备的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建立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图纸、资料和记录的管理。建立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充分调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积极性。采石场应根据上述制度适用条件的变化,及时对其进行修订。3.2 操作规程 采石场需制定凿岩、爆破、装岩、运输、浮石清理、空压机、电气等操作规程。督促从业人员严格按照规程的要求进行作业。3.3安全会议采石场应每月召开一次全体从业人员参加的安全会议,总结当月安全生产经验与教训,并听取从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3.5档案管理采石场应建立

26、下列档案:开采设计和开采方案;能够反映本采石场实际开采情况的地形地质图,开采平面图和剖面图;发生过的事故和严重事件记录;经营者、专职安全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资质证书副本;设备清单及维护保养记录;爆破器材使用记录;爆破记录;边坡检查记录;劳动防护用品采购和发放记录;安全会议记录;从业人员培训考核记录;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 安全教育与培训4.1 所有在职从业人员,每年都要接受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4.2 经营者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应经过安全培训,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4.3 特种作业人员应持证上岗。4.4 新从业人员和调换工种人员上岗前,应经过安全教育培训,并考试合格。4.5

27、采用新工艺或使用新设备,应对有关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5 开采工艺5.1一般要求采石场应委托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设计,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开采。应采用台阶式开采,淘汰落后和不安全的开采方式,严禁采用扩壶爆破、掏底崩落等开采方式。不能采用台阶式开采的,应自上而下分层顺序开采。实施浅眼爆破时,分层高度不得超过6m;实施中深孔爆破时,分层高度不得超过20m。分层凿岩平台宽度不得小于4m。最终边坡角根据岩体的稳定性确定,但最大不得超过60度。采石场边界应设置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无关人员误入。应清除露天矿边界上2m范围内的,可能危及人员安全的树木及其他植物、不稳固材料和岩石等。露天矿边

28、界上覆盖的松散岩土层厚度超过2m时,其倾角应小于自然安息角。在距地面高度超过2m或者坡度超过30的坡面上作业时,应当使用安全绳或者安全带。安全绳应当拴在牢固地点,严禁多人同时使用一条安全绳。在同一坡面不得上下双层或者多层同时作业。人员和设备不应在边坡底部休息或停留。5.2 爆破作业穿孔作业应优先采用湿式作业。穿孔作业人员应确认站立位置安全后,方可开始作业。有严格的爆破器材管理、领用和清退登记制度。爆破作业应按审批的爆破设计书或爆破说明书进行。爆破工作开始前,应确定危险区的边界,并设置明显的标志和岗哨,使所有通路处于监视之下,每个岗哨应处于相邻岗哨视线范围内,爆破前应有明确的警戒信号。在爆破危险

29、区域内有其他采石场时,应通知其撤离人员。爆破作业应由取得安全作业证的专职爆破员操作。起爆地点和起爆方法的选择应确保负责起爆的人员能够安全撤离。爆破后,爆破员应按规定的等待时间进入爆破地点,检查有无危石、盲炮等现象,如果有应及时进行处理,只有确认爆破地点安全后,才准许人员进入爆破地点。每次爆破后,爆破员应认真填写爆破记录。5.3 边坡检查 每次爆破后,应对坡面进行安全检查,发现有滑坡体、浮石或可能塌落的伞檐体时,应采取可靠的处理措施。暴雨过后,应先对边坡进行仔细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开展其他作业。寒冷地区解冻时,应加强边坡检查。5.4 装运作业在人工装运作业时,应当有专人监视坡面,防止滚石伤人。

30、在挖掘机作业时,发现悬浮岩块或崩塌征兆、盲炮等情况,应立即停止作业,并将设备开到安全地带。挖掘机作业时,悬臂和铲斗下面及工作面附近不应有人停留。装车时,不应检查、维护车辆,驾驶员不应离开驾驶室,也不应将头或身体伸出驾驶室外。挖掘机铲装作业时,铲斗不应从车辆驾驶室上方通过。严禁超载运输。6 机电安全6.1矿用设备供电电缆的敷设,应符合安全规程的要求,无乱搭乱接现象,并保持绝缘良好,不得与金属管(线)和导电材料接触,横过道路时,应采取防护措施。6.2矿山电气设备、线路必须有可靠的避雷、接地装置,并定期进行检修。6.3配电室应有专人管理,人员离开时应上锁。7防灭火7.1 不应在采掘设备上存放汽油和其

31、他易燃易爆材料,不应用汽油擦洗设备。7.2 废弃的油、棉纱、布头、纸和油毡等易燃品,应妥善管理。7.3 仓库、炸药存放点、氧气瓶存放点、乙炔气瓶存放点、石油液化气瓶存放点和油罐等场所,应建立防火制度,采取防火措施,备足消防器材。8 劳动防护用品8.1 采石场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8.2 应确保已发放的劳动防护用品被正确地使用与维护。9纠正和预防措施采石场应制定针对安全标准化体系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制度。明确规定:依据问题的严重程度,制定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计划;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责任人;及时掌握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

32、情况及其有效性,并与员工进行沟通;保存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记录,并随时可用。10 应急预案10.1 采石场应针对可能出现的下列灾难,制定应急预案:自然灾害:如洪水、暴风雨(雪)、泥石流、地震等;火灾;爆炸;滑坡;中毒。10.2 预案的主要内容包括: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应急资源;通讯;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员疏散;医疗与卫生;应急人员安全;搜索和救援;现场恢复。10.3 采石场应根据所制定的应急预案,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10.4 每年开展一次预案演练,并根据演练发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必要时对预案进行修订。 11 事故、事件报告与调查11.1 报告企业应

33、制定事故、事件报告制度,规定任何员工发现如下事故,都应及时如实直接或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伤亡事故;险肇事故;设备事故;非正常停产事故;火灾、火警等。事故、事件报告制度应:阐明事故、事件的定义、报告的时间与方式,以及应采取的响应程序。明确重伤及以上事故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报告所在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人民检察院和工会。明确事故报告的内容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或损失情况,初步分析的事故原因等。要求保护好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避免事故扩大。11.2 调查企业应制定事故、事件调查制度。事故、事件调查制度应明确规定:轻伤、重伤事故调查组的组成;死亡及以上事故调查过程中,企

34、业应提供的支持;事故调查的程序,包括事故现场调查;了解伤亡情况及经济损失情况;搜集有关人员的陈述和证言;对设备、设施、物质、工艺的危险状况进行分析;安全管理状况调查分析;事故分析会;形成事故调查报告等;事故登记表和调查报告书的形成、上报及存档的要求。11.3 事故、事件回顾要利用安全会议来引发讨论和学习。要回顾已发生的事故的原因和防范措施。利用个案研究或实际的展览去促进了解及鼓励讨论。12工伤保险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并为员工缴纳工伤保险费。13评价13.1内部评价采石场的经营者应每半年对安全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一次系统的评价,写出评价报告,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35、13.2 外部评价由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企业安全标准化的实施监督。企业可委托中介机构对安全标准化进行评价。(3) 相关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1992年11月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01年10月27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2003年10月2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2001年4月21日)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003年3月11日)

36、工伤保险条例(2003年4月27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2004年1月13日)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2003年5月19日) 安全生产行政复议暂行办法(2003年2月18日) 安全生产监督罚款管理暂行办法(2004年11月3日非煤矿矿山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与竣工验收办法(2004年12月28日) 小型露天采石场安全生产暂行规定(2004年12月28日)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2004年5月17日)非煤矿山安全评价导则(2003年6月24日)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2001年4月9日) 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办法(1999年7月12日)消防监督检查规定(20

37、04年6月9日) 安全验收评价导则(2003年5月23日) 安全评价机构管理规定(2004年10月20日) 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2004年12月28日)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方法与技巧一、目的为了准确的辨识出危险源,进行风险评价,以便采取控制措施。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施工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场所。三、危险源的辨识内容:(1)工作环境:包括周围环境、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2)平面布局: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高温、有害物质、噪声、辐射、易燃、易爆、危险品设施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置;风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3)运输

38、路线:施工便道、各施工作业区、作业面、作业点的贯通道路以及与外界联系的交通路线等;(4)施工工序:物资特性(毒性、腐蚀性、燃爆性)温度、压力、速度、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状态;(5)施工机具、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振动、关键部位的备用设备、控制、操作、检修和故障、失误时的紧急异常情况;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转和误操作;电气设备的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电、雷电;(6)危险性较大设备和高处作业设备:如提升、起重设备等;(7)特殊装置、设备:锅炉房、危险品库房等;(8)有害作业部位:粉尘、毒物、噪声、振动、辐射、高温、低温等;(9)各种设施

39、:管理设施(指挥机关等)、事故应急抢救设施(医院卫生所等)、辅助生产、生活设施等;(10)劳动组织生理、心理因素和人机工程学因素等。四、危险源辨识方法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分类。为了便于进行危险源辨识和分析,首先应对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进行分类。分类可任选以下两种方法中的一种:1、按导致事故和职业危害和直接原因进行分类,共分为六类:a)物理性危险源:(1)设备、设施缺陷(强度不够、刚度不够、稳定性差、密封不良、应力集中、外形缺陷、外露运动件、制动器缺陷、设备设施其他缺陷);如:脚手架、支撑架强度、刚度不够、厂内机动车辆制动不良、起吊钢丝绳磨损严重。(2)防护缺陷(无防护、防护装置和设施缺陷、防护不当

40、、支撑不当、防护距离不够、其他防护缺陷);如:梭矿传动链条无防护罩、洞内爆破作业安全距离不够。(3)电危害(带电部位裸露、漏电、雷电、静电、电火花、其他电危害);如:电线接头未包扎、化纤服装在易燃易爆环境中产生静电。(4)噪声危害(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液体动力性噪声、其他噪声);如:手风钻、空压机、通风机工作时发生噪声。(5)振动危害(机械性振动、电磁性振动、液体动力性振动、其他振动);如:手风钻工作时的振动。(6)电磁辐射(电离辐射:X射线、射线、粒子、粒子、质子、中子、高能电子束等;非电离辐射:紫外线、激光、射频辐射、超高压电场);如:核子密度仪、激光导向仪发出的辐射。(7)运动物危害

41、(固体抛射物、液体飞溅物、反弹物、岩土滑动、堆料垛滑动、气流卷动、冲击地压、其他运动危害);(8)明火;(9)能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高温气体、高温固体、高温液体、其他高温物质);如:气割产生的高温颗粒。(10)能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低温气体、低温固体、低温液体、其他低温物质);氮、氧气泄漏。(11)粉尘与气溶胶(不包括爆炸性、有毒性粉尘与气溶胶);如:洞内二氧化硅粉尘。(12)作业环境不良(作业环境不良、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通风不良、缺氧、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13

42、)信号缺陷(无信号设施、信号选用不当、信号位置不当、信号不清、其他信号缺陷);(14)标志缺陷(无标志、标志不清楚、标志不规范、标志选用不当、标志位置缺陷、其他标志缺陷);(15)其他物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b)化学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1)易燃易爆性物质(易燃易爆性气体、易燃易爆性液体、易燃易爆性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易燃易爆性物质);如:火工品、瓦斯。(2)自燃性物质;如:煤。(3)有毒物质(有毒气体、有毒液体、有毒固体、有毒粉尘与气溶胶、其他有毒物质);如沥青熔化过程中产生毒气。(4)腐蚀性物质(腐蚀性气体、腐蚀性液体、腐蚀性固体、其他腐蚀性物质);如:充电液中的硫酸。(5)其他化学性危

43、险因素与危害因素;c)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致病微生物(细菌、病毒、其他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d)心理、生理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负荷超限(体力负荷超限、听力负荷超限、视力负荷超限、其他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其他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感知延迟、辨识错误、其他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e)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害因素:指挥错误(指挥失误、违章指挥、其他指挥失误);操作失误(误操作、违章作业、其他操作失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f)其他行为性危险因素与危害

44、因素。2 、参照事故类别和职业病类别进行分类,共分为20类:(1)物体打击,是指失控物体的惯性力造成人身伤亡事故。如落物、滚石、锤击、碎裂、砸伤和造成的伤害,不包括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爆炸引发的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是指本企业机动车辆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如机动车在行驶中的挤、压、撞车或倾覆等事故,在行驶中上下车、搭乘电瓶车、矿车或放飞车引起的事故,以及车辆挂钩、跑车事故;(3)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与工具引起的绞、碾、碰、割、戳、切等伤害。如工具或刀具飞出伤人,切削伤人,手或身体被卷入,手或其他部位被刀具碰伤,被转动的机具缠压住等。不包括车辆、起重机械引起的伤害;(4)起重伤害,是指从事各种起重作业时引起的机械伤害事故。不包括触电、检修时制动失灵引起的伤害,上下驾驶室时引起的坠落5)触电,指电流流经人身,造成生理伤害的事故,包括雷击伤亡事故;(6)淹溺,包括高处坠落淹溺,不包括矿山、井下、隧道、洞室透水淹溺;(7)灼烫,是指火焰烧伤、高温物体烫伤、化学灼伤(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重点行业资料库 > 1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