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案主备人备课组成员(八 年级 物理 组)课 题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课时及授课时间 课时 年 月 日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提高学生的初步观察能力并学习初步的研究方法。2.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3.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4.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蕴含的道理。教学重点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条件。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条件。教学用具音叉、橡皮筋、塑料尺、纸杯、水槽、多媒体等教学方法 (学习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实验法、观察法等教
2、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小游戏:猜一猜下列是哪些物体发出的声音?二、新课进行(一)声音的产生探究1:声音的产生原因是什么?1、活动1:让学生用橡皮筋做实验。小组合作,一人将橡皮筋拉长拉紧,另一人用手拨动橡皮筋,观察现象并思考:能听到声音吗?此时橡皮筋处于什么状态?当橡皮筋停止振动时,还能听到声音吗?(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橡皮筋在振动时才发出声音)活动2:让学生用直尺做实验。把直尺紧压在桌边上,另一手拨动伸出端,观察直尺并思考:能听到声音吗?此时直尺处于什么状态?当直尺停止振动时,还能听到声音吗?(目的:让学生通过观察认识到,直尺在振动时才发出声音,不振动时,不能发出声音。)结论:(1). 声
3、音的产生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 声源:发生的物体称为声源。2、生活中常见的声音产生的例子:牛蛙靠气囊振动发声、蟋蟀靠翅膀摩擦振动发声、编钟靠击打发生等等。探究2:如何扩大不明显的发声振动现象?小组讨论怎样验证发声的音叉、桌面在振动?(目的: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放大法和转换法。)(二)声音的传播1、小游戏: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利用你们的耳朵,找出老师在教室的位置。(目的:让学生了解声音能够在空气中传播。)结论:气体可以传声请同学们讨论:生活中有哪些现象能说明固体、液体能够传声?多媒体展示结论:(1).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2). 介质:声音能靠一切
4、气体,液体,固体物质作媒介传播出去,这些作为传播媒介的物质常称为介质。2、思考:(1)如果没有介质,例如在真空中声音能否传播?(播放真空响铃实验视频)结论:气体可以传声(2)讨论:为什么宇航员在月球上交谈,尽管近在咫尺,却仍需要借助电磁波交谈呢?(三)声速 1.概念2.小资料显示请大家观察“小资料”中的数据,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学生总结影响声速大小的因素有哪些)总结:回声:声音遇到障碍物又被反射回来的一种现象。回声到达耳朵比原声晚0.1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和原声分开。 试着算一算,障碍物至少和声源相距多少m,回声和原声才可以区分开?人耳如何接收声音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颌骨等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的传导方式。(四)动手动脑1.甲同学把耳朵贴在一根水管的一端,乙同学在另一端敲击一下管子,你认为甲同学可能会听到几次敲击声,为什么?2.在室内讲话比旷野里响亮,为什么? 3.2005年3月,某地小报上报道“一宇航员在太空中远远的看到星体爆炸,感到其声震耳欲聋”。这篇报道真实吗?为什么?作业: 备注 (补充)板书设计2.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称为声源。二、声音的传播能够传播声音的物质叫做介质.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和固体;真空中不能传声.三、声速 34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