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教 学 设 计题目: 认识角教学设计 学 校:张桥镇中心学校姓 名: 宛青青 联系电话: 18726621890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84至85页二教材简析:本节课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一节。本节课教学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三学情分析:四教学目标:1 知识技能: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2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 情感态度: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
2、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五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画角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三角尺 纸三角形、一张长方形纸 圆形纸片 信封 红领巾七设计理念:角是 “空间与图形”领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的空间观念将得到进一步发展,由于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主要是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能力较低,学生的空间观念还不强,所以我本着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数学、动手做中发现数学的理念来教学。八教学流程:创设情境,引入新知自主学习,探索新知动手操作,巩固新知引导质疑,升华新知九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
3、引入新知出示两个信封,里面装着学生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长方形和圆形,各自露出一部分,让学生猜一猜分别是什么图形。师:我们来玩一个猜图形的游戏,猜一猜里面装的是什么图形?(先猜圆形,再猜长方形)追问:“这次你们为什么不猜成是圆形?你是根据什么来猜测的?”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图形朋友角(板书课题:认识角) 设计意图: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课的一开始就抓住学生好奇的心理特点,利用猜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下面的探索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学习情境。2.自主学习,探索新知(1)找角:1、课件出示图片。师:你发现了什么?咱们比比看,谁有一双明亮的眼睛。2、鼓励同学回答,表扬发现角的孩子。 3、找生活中的角。师:同
4、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地方有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物体上有角,你能找到吗?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数学并不神秘,数学就在日常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2)认角:1、指角。师: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注:所有学生指角的过程都是点了一下角的顶点处。)2、出示红领巾、数学书。这些平时用的实物中有角吗?谁来指一指?3、引导正确指角。师:老师明白了,同学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边说边在黑板上点一个点),这是个角吗?(不是,
5、这是个点)。师:对,这是个点,刚才同学们指的不就是这样吗?想想看,怎样才能将你想的样子完整地指出来?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指指看。 4、同桌互相指角。师:哪位同学能指给大家看一看? 师:现在同学们指角的时候,不光指了一个点,还指出了两条直直的线,也就是这样一个图形(出示现成的角 ),但大部分同学的指法还不对。想不想看看老师是怎样指角的? 5、在小组里再互相指指。6、角的各部分名称 师:想不想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打开数学书84页看谁先找到答案。小结: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设计意图:使学生逐步建立了正确的“角”的表象。然后自然地引出角的各部分名称。三.动手操作,巩固新知(1)小组合作,折角1
6、、折角。师:(出示一张圆形纸),同学们看,这张纸上有角吗?你能想法用它折个角吗? 2、指一组学生将折的角贴在黑板上。3、还有不同折法的也过来贴上 (有不同折法的贴出),对折出来不是角的要让学生指出并说明理由。 4、说一说折的角的各部分名称,(2)动手操作,做角1做角。师:刚才我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初步认识了“角”这个朋友,那么现在我们动手来做一个角。学生选择材料自己做一个角,然后交流。师:你还能用什么做成角呢?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个角,经过努力形成了材料不同,形状、大小不同的角,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3)体会角的大小。1教师演示活动角(两条边张开一些):你发现角怎
7、么样了?怎么会变大的?(板书:张开)(两条边收拢一些):这个角怎么样,怎么又会变小的?2小结:角的大小就是两边张开的大小。3改变角的大小。你能把自己做的角变大变小吗?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结合讲评。出示圆形纸折的直角,能做一个比这个角小一些的角吗?那么小很多的角应该怎么折呢?演示钉子板上的角,把刚才做的角变大些,变小些。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来感知角的大小是与两条边张开的大小有关的,为下面比较的大小作好准备。 (4)比较角的大小。 1、观察法。师生拿出活动角,教师做出一个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小和角,找两个小朋友的角和教师的角比。怎么样?(学生回答)2、重叠法。学生想办法比较,指名上台演示
8、,得出重叠法。一条边要对齐,看另一边张开的大小,再确定角的大小。3、体会角的大小与边长无关。 教师拿出活动角,引导学生做出比老师大的角。 把角的边剪短,思考:这样的角小了吗? 学生说理由并用重叠法证明角的大小没变。用自己的胳膊形成一个角,把角变大,再变大,想想,你的胳膊变长了吗?把角变小再变小,想想你的胳膊变短了吗?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体会、理解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又开的大小有关这一知识点。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4、课件出示问题: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小组讨论,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操作、小组讨论使学生直观地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5)画
9、角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物体的表面中有角,只要善于观察,你就会发现。师:你能尝试画一个角吗?1、学生看书,勾画出画角的方法,边画边读。2、学生尝试画角,指几名同学板画。3、教师示范画角,边画边讲解怎么画角。4、再画一个角,标上角的各部分名称。(媒体出示角的画法)最后,我把角的特点和画角的方法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设计意图:通过儿歌的教学,创设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情境,学生处在“好学”、“乐学”的高昂学习情绪中,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有一种吸引力。四引导质疑,升华新知1辨认角。课件出示书上第1题学生独立思考,再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位听,并说出理由。(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辨别角的
10、过程中,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2数角。课件出示书上第2题(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前面建立起来的角的概念,使学生对角的特点、角的构成有了更深的认识。)3比较角。课件出示书上第3题(设计意图:让学生进一步体会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张开的大小有关。)4一张正方形纸,剪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设计意图:使学生的思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5总结升华。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角,动手做了角,画了角,还在生活中找到了很多的角,其实,只要你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十板书设计: 角的初步认识边 1个顶点 角 顶点 2条边 边设计意图:直观展示出角的两条边和一个顶点,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十一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