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绝密启用前 鄢陵一高高二 4 月月考卷 地理 一、单选题:共 30 题 每题 2 分 共 60 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法中的环境的主体是 A.地球 B.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 C.人类 D.生物圈 2 根据人类对其影响的程度 ,可把环境分为 天然环境 社会环境 人工环境 生物环境 A. B. C. D. 读 “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问题。 3 图中所示经济发展与环境容量相协调的是 A.t1 以前 B.t1 到 t2 C.t2 到 t3 D.t3 以后 4 某国家 环境污染程度处于 t3 以后,其原因有 加强环保投入 科学技术发达 调整产业结构 城市化进程快 A. B. C. D.
2、当地时间 2013 年 12 月 10 日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的追悼会在约翰内斯堡的 FNB 体育场举行。读南非及其周边区域图 ,完成问题。 5 曼德拉追悼会当日 ,约翰内斯堡最有可能遭遇的天气现象是 A.风雨交加 B.沙尘弥漫 C.漫天飞雪 D.寒风怒吼 6 南非附近海域最有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 A.海水倒灌 B.海岸退缩 C.石油污染 D.赤潮 7 下列有关甲海域的叙述 ,正确的是 A.该海域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渔业资源常年丰富 C.常年受西风影响 ,气候温和湿润 D.冬季温和多雨 ,夏季炎热干燥 云南昆明的滇池被誉为云贵高原上的明珠,但这颗明珠黯然失色,现在滇池正在实 施“
3、洗澡”工程。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8 滇池黯然失色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急剧减少 B.水污染严重 C.周围景点遭到破坏 D.多地震灾害 9 滇池正在实施 “洗澡 ”工程,其主要目的是 A.增加池内鱼类饵料 B.增加池内水生生物 C.消除水中过多蓝藻, 解决湖水富营养 化问题 D.控制泥沙淤积 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通常称为垃圾。垃圾泛滥并成为一种环境污染问题 ,是近代工业发展和城市化的结果。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0 城市垃圾排放量不断增长的原因有 近代工业的发展 商品消费量的增加 不良生活习惯和消费行为的发生 农业革命的发生 A.
4、B. C. D. 11 城市垃圾已演化成社会公害 ,其原因是 造成生态破坏 占地塞河 ,污染水质 破坏生物多样性 污染 大气 ,污染土壤 传播 疾病 ,损害健康 A. B. C. D. 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 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下图为我国天津市某年四季 PM2.5平均日变化分布图。读图完成问题。 12 代表冬季的曲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 关于四季 PM2.5 变化曲线叙述不正确的是 A.早晨峰值出现在 6 至 9 时左右,与人类活动相关 B.受大气运动影响 14 时前后出现低值 C.PM2.5曲线变化与气温变化规律相同 D.各个季节的曲线呈
5、双峰变化 14 读下图 ,判断下列关于该城 市香樟树滞尘量季节变化的因果关系说法 ,最合理的是 我国南方某城市香樟树滞尘量逐月变化图 A.春季滞尘量较小 春季城市基建量小 ,扬尘少 B.夏季滞尘量最小 夏季较冬季车流量小 ,扬尘少 C.秋季滞尘量较小 秋季正值落叶期 ,滞尘能力弱 D.冬季滞尘量最大 冬季降水量小 ,多大风 ,扬尘量大 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 ,利用蚯蚓处理垃圾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5 下列关于利用蚯蚓处理垃圾的说法 ,错误的是 A.符合生物循环原理 B.不适用于现代工业垃圾的处理 C.费用较高 D.是一种比较环 保的垃圾处理方式 16 利用蚯蚓处理垃圾 ,
6、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是 A.减少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保护环境 B.产生有机肥 ,产生经济效益 C.会产生更大范围的污染 D.降低垃圾处理费用 下图是我国春季某地地形剖面及该地地下水埋藏深度 (地下水距地面的垂直距离 )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7 若 处有河流经过 ,那么 A.处地下水补给河水 B.处地下水补给河水 C.两处都是河水补给地下水 D.处可能是地上河 18 该地最可能位于 A.黄土高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东南丘陵 19 下列环境问题中 ,与地下水关系不大的是 A.地面沉降 B.土地沼泽化 C.土壤盐碱化 D.酸雨 绿色植物新陈代谢的总趋势是 ,白天通过光合作用消耗
7、CO2 制造 O2,夜间则消耗一定数量的 O2。由此导致静风林区 CO2 浓度的日变化 。下图示意 (60 N,80 E)附近某静风林区 CO2 浓度日变化。完成各题。 20 日出时 ,CO2 浓度变化趋势为 A.继续上升 B.开始下降 C.继续下降 D.开始上升 21 若图中数据采集于秋季 ,则图中 m、 n 两点的时间可能是 A.0 时、 6 时 B.6 时、 12 时 C.12 时、 18 时 D.18 时、 24 时 22 该地所在地区及其森林类型为 A.北美、常绿阔叶林 B.朝鲜半岛、落叶阔叶林 C.东欧、针阔叶混交林 D.西伯利亚、针叶林 几乎像永恒的约定 ,每当季节变换 ,生活在
8、阿尔泰山、天山、帕米尔高原的农民便开始“搬家” :从山前平原搬到深山里 ,再从高山回到河谷低地或沙地。他 们敏锐地踩着季节的节奏 ,形成了新疆独特的行吟诗人般的生活。阅读 材料完成问题。 23 材料中所述的 “搬家 ”在地理学中被称为 A.迁移农业 B.混合农业 C.乳畜业 D.游牧业 24 下列地区与搬迁季节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山前平原 夏季 B.高山 春季 C.河谷低地 冬季 D.沙地 秋季 25 上述现象的产生体现了 A.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 B.非地带性现象 C.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D.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读 2011 年我国部分省市石漠化土地面积统计图 ,回答问题
9、。 26 我国土地石漠 化问题严重的地区主要是 A.西南地区 B.东南沿海地区 C.长江中下游地区 D.南方丘陵地区 27 贵州省土地石漠化问题严重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石灰岩广泛发育 ,多喀斯 特地貌 植被破坏严重 人口多、耕地少 降水较多 ,特别是冬半年降水多 ,地表侵蚀作用强 A. B. C. D. 28 防治土地石漠化最关键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 B.调整农村生活能源结构 C.实施农业工程 D.生态移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指出 :“本法所称环境 ,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 ,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
10、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29 东亚某国派 专家帮助中国防治酸雨 ,韩国公民自发组织到北京西郊植树 ,这说明了 环境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周边国家和地区 污染物质具有残留 性 发达国家将污染工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解决环境问题需要国际合作 A. B. C. D. 30 民间环保组织的主要优势有 拥有专业的知识、技术及调查能力 拥有更加单纯的社会责任感和充沛的创造力 开展社会宣传 引起更广泛的基层团体的参与和支持 A. B. C. D. 二、综合题:共 3 题 共 40 分 31 下图为我国二氧化硫浓度区域 分布图。读图 ,回答问题。 ( 1) .判断上图所示环境问
11、题。 ( 2) .分析该种环境问题造成的危害在我国南北方具有明显差异的原因。 ( 3) .提出防治北方该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32 2013 年 6 月 1521 日是我国第 23 个全国节能宣传周 ,6 月 17 日是我国第 1 个全国低碳日。今年宣传周和低碳日的主题是 “践行节能低碳 ,建设美丽家园 ”。清洁能源将成为今后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产业。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可利用风能时数分布图。 材料二 下图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空间分布图。 (1)甲、乙 、丙、丁四地中应该成为我国风能资源重点开发地区的是哪个 ?原因是什么 ? (2)说出我国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大致分布规
12、律。 (3)简述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意义。 33 若尔盖湿地是我国三大湿地之一 ,面积曾达 3 000 平方千米 ,为黄河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目前该地区已遭受严重破坏。 (1)分析若尔盖湿地的形成原因。 (2)说明若尔盖湿地的生态意义及其保护措施。鄢陵县一高高二 考试 答题卷 地 理 一选择题(共 60 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C B D A A C B B C A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B B C D C A B C D B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B D D C A A C A
13、D D 二综合题(共 40 分) 31.(1)图示环境问题为酸雨。 (2 分 ) ( 2) 我国酸雨分布状况为北方弱于南方。 ( 2 分) 原因 :南方气候湿润,降水较多; 北方多平原 ,南方多山区 ,北方风力强于南方 ,酸性气体扩散快 ;北方土壤呈碱性 ,大风吹起扬尘 ,有利于中和酸性气体。 ( 6 分) ( 3) 防治措施 :改善能源结构 ;煤炭预处理 ;做好尾气回收工作等。 ( 4 分) 32.(1)丙地。 ( 2 分) 原因 :风能资源丰富 ;离消费市场 (环渤海地区 )较近。 ( 4 分) (2)西部高于东部 ;整体上南方低于北方。 ( 2 分) (3)改善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 ;减轻环境污染 ;节约非可再生能源 ;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 4 分) (1)地处高原的东部边缘 ,受地势抬升作用 ,降水较丰富 ;海拔高 ,气温低 ,蒸发量小 ;地势中间低 ,排水不畅 ;河道弯曲 ,积 水严重。 ( 6 分 ) (2)保护生物多样性 ;为黄河提供水源 ;调蓄洪水 。( 4 分) 措施: 建立自然保护区 ;停止围垦;退耕还湖。( 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