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鄢陵县一高高二第五次考试 语 文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试卷满分: 150 分) 本试题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 现代文阅读( 9 分 每小题 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中华国学最突出的核心价值或理论价值是它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其具体表现为始终彻底地从一种伦理化的人文世界观立场看待世界和人生,追求人仁 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体现了一种强烈的普世关怀和人文实践精神。 国学中的人文一
2、词,早在周易中已出现。易传在解释贲卦的卦义时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意思是说, 阴阳二气交互作用,产生自然界的天文现象;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根据天文,可以察知自然界阴阳寒暑、风霜雨雪等天时的变化;根据人文,可以改变人性气质、风俗环境等社会条件,从而使整个社会趋于良善。 可见,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人文 一词,用以指称人类社会赖以健康发展的文化精神特征,标示天文、地文、物文等与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之本质区别。 天文、地文,乃至虎豹之文,在古人看来皆属自然界表现出来的文彩,而人文乃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
3、、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这些具有指导意义的人文精神和价值内涵,不同于天地,也不同于草木鸟兽。用荀子的话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这里,亦且有义四字可以概括出国学对人文价值的追求。它不仅与天文、物文等 自然之文不同,也与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可以说,以儒家为主干的中国文化的人文关 怀,主要体现为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体认和具有此岸性、普世性的实践理性和道德关怀。在论语中有一段,子路问孔子,如何才算完人?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
4、成人矣。这里的文之以礼乐,即是强调礼乐道德是人文的主要内容。 因此,我们不能把儒家的道德关怀仅仅限制在伦理或政治领域,其更重要的意义乃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本 质的认识,对人的主体性的揭示,也是对人作为本体存在的价值体认。所谓主体性或本体存在,皆指人的道德自觉。用孟子的话说便是人皆有四心(或四德 )。因此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是道德自觉;而构成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又是儒家的仁爱学说。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了一百多次,即可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孔子以仁界定人,即是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樊迟问仁。子曰:爱人。孔子又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把爱人作为人的基本品德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
5、发,然后再通过推 己及人的方法,达到爱亲则继其爱人、孝之放爱天下之民等社会效果。孟子发挥了孔子的仁爱思想,又提出仁者爱人的命题,认为孔子所谓仁,乃是仁者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切,因此仁必须是自觉的而非由外铄,这样才能由 不忍人之心,发展为不忍人之政,以仁德之心 施仁政于百姓,使天下之穷民 (鳏寡孤独等无依无靠的人 )而无告者皆有所养,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普遍治理。 1下列对国学中的“人文”一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 分) A“人文”既不属于自然之文,也不属于人 类所特有的社会之文,而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 B“人文”一词在国学中可以用来标示人类精神、文化活动与“天文”、
6、“地文”、“物文”等的本质区别。 C中国早在两千多年前,已有“人文”一词,这在周易中可以找到最有力的证据。 D“人文”专属人类社会活动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理念及其所具有的价值内涵,以礼乐道德为主要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3 分) A孟子认为孔子所说的“仁”表现为对他人发自内心的尊重和关 切,这是一种道德自觉。 B“仁”字在论语一书中出现了一百多次,说明孔子对“仁”的重视,表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 C告别愚昧,居于文明,是人类特有的“人文”现象。整个社会之所以不断趋于良善,就是这种人文精神在起作用。 D追求“人”“仁”同格的道德理想,并把这种
7、理想推广到人伦之中,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的具体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孔子“文之以礼乐”的思想,强调了礼乐道德是 人文的主 要内容,体现了作为中国文化主干的儒家的人文关怀。 B仁爱学说是构成儒家人文主义的核心内容,即道德自觉的必要条件,其内涵已经超越伦理或政治领域。 C文中引用孔子、孟子、荀子的话来说明仁爱、礼乐道德这些儒家思想的精髓是中华国学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 D儒家的仁爱思想是从爱自己的父母出发,然后推己及人,从仁德到仁政,从而实现对社会的普遍治理。 二、古代诗文阅读 ( 36 分) (一) 文言文阅读 ( 19 分) 阅读下面文
8、言文 ,完成 4 7 题 . 张孟男,字元嗣,中牟人。嘉靖四十四年进士,授广平推官。稍迁汉中同知。入为顺天治中, 累进尚宝丞。高拱以内阁兼吏部,其妻,孟男姑也,自公事外无私语。拱 憾 之,四岁不迁。 及拱被逐,亲知皆引匿,孟男独留拱邸,为治装送之郊。 张居正用事,擢孟男太仆少卿。孟男复不附,失居正意,不调。久之,居正败,始累迁南京工部右侍郎。 寻 召入,以本官掌通政司事。 万历十七年,帝不视朝者八月,孟男疏谏,且言:岭南人讼故都御史李材功,蔡人讼故令曹世卿枉,(奏)章并留中 ,其人系兵马司,橐 饘 不继,莫必其生,亏损圣德?帝心动,乃间一御门。其冬,改户部,进左侍郎。寻拜南京工部尚书,就改户部
9、。时留都 储峙 耗竭,孟男受事,粟仅 支二年,不再岁,遂有七年之蓄。水衡修仓,发公 羡 二千金助之。或谓奈何耘人田,孟男曰:公家事,乃画区畔耶?南京御史陈所闻劾孟男贪鄙;吏部尚书孙 鑨 言孟男忠诚谨恪,台臣所论,事由郎官。帝乃留之。孟男求去,不允。再疏请,乃 听归。久之,召拜故官。 三十年春,有诏罢矿税。已,弗果行。孟男率同列谏,不 报 。加太子少保。五上章乞归,不许。时矿税患日剧,孟男草遗疏数千言,极陈其害,言:臣备员地官,所征天下租税,皆鬻男市女、 朘 骨割肉之余也。臣以催科为职,臣得其职,而民病矣。 聚财以病民,虐民以摇国,有臣如此,安所用之?臣不胜哀 鸣,为陛下杞人忧耳。 属其子上之,
10、明日遂卒。南京尚书赵参鲁等奏其清忠,赠太子太保。 (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九) 中:宫中。 橐 饘 :饭食。 留都:指当时的南京。 峙:储备。 4.下列各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 A. 蔡人讼故令曹世卿 枉 枉:冤枉 B. 乃 间 一御门 间:抄小路 C.发公 羡 二千金助之 羡:羡慕 D. 拱 憾 之,四岁不迁 憾:怪罪 ,怨恨 5.下列各项 中, 都能表明 张孟男“敢于直谏” 的一项是 ( ) (3分 ) 帝不视朝者八月,孟男疏谏 亲知皆引匿,孟男独留拱邸 臣不胜哀鸣,为陛下杞人忧耳 莫必其生,亏损圣德 公家事,乃画区畔耶 聚财以病民,虐民以摇国 A. B. C. D.
11、 6.下列对原文 有关内容 的概括 和 分析, 不 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 A.张孟男为人正派。他的姑父是内阁大学士兼领吏部事务,他却从不和姑父谈论公事以外的事,引起了姑父的怪罪。 B. 张孟男为官正直。张居正曾经提拔了张孟男,但张孟男却不依附于张居正的权势,因而失去了张居正的信任。 C. 张孟男能得到皇帝的信任。他遭弹劾,皇帝留用;他请求辞 官,皇帝最初不允许;辞职很久之后,皇帝又让他官复原位。 D.张孟男对朝廷竭忠尽智,先后几次进谏皇上。对矿税,他率同僚进谏停止征收,没有人上报;因此,他又写了一份遗书性质的奏疏,临死前嘱咐儿子上奏。 7.把文中画 横 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10 分) ( 1) 及拱被逐,亲知皆引匿,孟男独留拱邸,为治装送之郊。( 5 分) 译 文 : ( 2) 聚财以病民,虐民以摇国,有臣如此,安所用 之?( 5 分) 译文 : (二 )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的唐诗,回答问题。( 11 分) 闲居遣怀十首 唐姚合 身外无徭役,开门百事闲。 倚松听唳鹤,策杖望秋山 。 萍任连池绿,苔从匝地斑。 料无车马客,何必扫柴关。 8.诗中的“闲”体现在哪些地方? (5 分 ) (三)名篇名句默写( 6 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 空缺。( 6 分) ( 1) 琵琶行 中描写 诗人被 贬之后居 住环境 的诗句 是: “ _,_。 ” ( 2)荀子 劝
13、学篇指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 与韩愈师说中 “_,_”的观点是相同的。 ( 3)苏轼的后赤壁赋中 即景抒情,明讲自然景色变化之快,暗示人生在世之短,国家政事衰落的一句是“ ,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25 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5 分) 佝偻的背影 白小良 天刚透亮,老奶奶起身坐炕上很久了,对着窗户。 霜花斑斓,凑近哈出口气,就融出了小洞。可是望不远,外头雪花弥漫,连屋旁的树都朦胧了。不消说,镇上通往这里的那条小路,也会被大雪封闭了。想到这儿,老奶奶反倒有了些轻松。 她不愿见生人。 只见她慢腾腾下地,一挪腿,瞧见了墙根的那袋大米。政府的人昨
14、个送来的。 送粮好哇,可干嘛要领记者来呢 ?又拍照,又问话的。 老奶奶,你到底叫什么名字呀? 老奶奶,你老家在哪?真想不起来了吗?说出来,可以送你回去呵。 可是,老奶奶不愿意回老家。 一起出来了那么多姐妹,还有自己的亲妹子一想到这些,老奶奶的胸口就憋屈,鼻子塞得很。解 决这个心情郁闷的问题,几十年了,老奶奶早就有了她自己的办法。 每天,她得到房子后面的那条河边去。 不管家里有水没水,她都习惯地拎着木桶去河边。河不远,才四五十米吧。 出了屋,往北面的桦树林子那边走。那里不全是桦树,还有枫树、松树。老奶奶来了,就站在松树下往河对面瞅半晌,每次都这样。你们知道吗?河对面的石砬子上,有一朵金达莱花 呢
15、,这个季节已经看不见花朵了,但花的味道似乎还在。 一回头,就瞧见了身边这棵老松树,它差不多老是一个样子,仿佛时间就不会改变似的。哪能呵,一晃儿,梦一般的 六七十年不就这样过去了嘛。 你们说,这条桦树里的小河,咋和老家的河那么像呢? 禁不住,老奶奶又想起了年轻时候。那时,她和妹妹一起,成天在老家的河边玩耍那阵子不愿哭,就愿意笑。可是,可是有一天想到这里,老奶奶树皮一样的脸上,纵横的纹路便扭了扭,她又要哭了。 她想起了遥远年代的声音:满州国,好极了。办工厂,招工人。你们去,赚钱大大的 占领军到河边来了,押着她的父母一起来的。她于是和妹妹还有许多姐妹一起,远离了半岛,被送到这个寒冷的地方来了。来了才
16、知道,这地方除了要塞便是兵营,哪有什么工厂呵?要这些女 孩子做的是什么呢那帮畜生! 这天上午,老奶奶到河边来得晚了一些。一夜雪,把房门和小路全封上了。冬天,这是常事。老奶奶费劲地推开了门,院落里的一切全胖了起来,四周的田地一片青素白。 她抽出一把木锹,一点点清出了通往河边的那条小道。然后回屋,拄上拐杖,拎了只木桶挪到河边,快到中午了。 寒冷只冻住了半条河,另一半 仍然哗啦啦地淌。 雾气腾腾的,河边灌丛上,挂满了亮晶晶的冰柱。先瞅对面的砬子,再对着河水出神。 几只叫不出名字的鸟,落枫树上,交头接耳。它们是从家乡那边飞过来的吗? 老奶奶扬起一双浊眼,试图穿透 重重叠叠的森林。 慢慢地,她的眼里泛出
17、了暖色。瞧呵,这样冷的天气,有一片枫树叶子仍然坚持在树枝上呢,托了冰激,压了厚雪,但它到底没有屈服呢。 一不留神,老奶奶就动了不顾一切回家去的念头,可是,这个念头就像一个水泡冒出来,随即又冒出了更多的水泡,也就是说,她的想法很快被其他更多 的理由否决了。 这会儿,太阳自树隙缝漏过来光了。 老奶奶的心情好了一点儿。 于是她想破一次例,这一天不跟往常一样,不在河边哭了。 谁知不行,等到像往常一样打了水,临往回走,忽然觉得胸口又像往常一样憋屈难受。可怜的老人知道,几十年的习惯 了,以后怕是改不掉了。她就跟多少年来一样,蹲在河边,似乎无缘无由地恸哭起来 这是什么样的声音呢?无法形诸笔墨,因为声音的高低
18、起伏蕴藏了那么多东西,声调的涵义完全代替了语言的涵义。声音极其尖锐,极具穿透力。全神听去,这冬日凝滞的空气里,仿佛起了一串碎玻璃的声音。原本在枫树枝上嬉戏的鸟儿,全都静默下来了。没有风,老松树上的雪,竟然簌簌地抖起了一阵儿雾。 重 叠的森林里,谁能听到老奶奶的声音呢? 数十年来,这位固执的老人一次次拒绝了政府的好意,坚守着,自己住在这样一个僻静地方,除了不愿意见人的原因外,还有就是 为了这个,在能看见金达莱的这条河边恸哭,不影响别人。 自从被骗过来,成了慰安妇以后,她的眼泪就忍不住了。 多少年了,来河边恸哭已经成了老奶奶每天的必需 。哭过了,胸口才舒坦一些,鼻子也好多了。好像只有这样哭上一场,
19、这一天才有了重新活下去的力量。 这时,天飘清雪了。瞧这位形单影只的老奶奶,在完成了一天中这样一种重要的事情之后,沿了雪路,朝小屋挪去。 柱杖拎桶的背影,佝偻于风雪中,久久不曾消失。 (选自 60 年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注】 金达莱:朝鲜的国花,也是中国延边朝鲜族自 治州的州花、延吉市的市花,是坚贞、美好、吉祥、幸福的象征。 ( 1)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A政府的人带着记者送米又是拍照又是问话,老奶奶对此非常反感,有抵触心理,这是因为她觉得政府不是真正关心她,而是作秀。 B“这个季节已经看不见花朵了,但花的味道似乎还在”的意思是,虽然花已凋
20、谢,但花所象征的精神仍在,仍寄寓着老奶奶的乡思。 C文中运用比喻、衬托、夸张等手法写出了老奶奶的哭泣声“极其尖锐,极具穿透力”的特点,并通 过哭泣声写出了老奶奶回家不得的无奈。 D小说之所以以“佝偻的背影”为题,是因为:“佝 偻的背影”是小说的线索;“佝偻的背影”以形写神,形象概括了老奶奶的凄惨经历。 E小说结构严谨,层次清晰,通过写老奶奶去河边提水这件事体现老奶奶的一生:准备去提水 去河边的路上 来到河边恸哭 返回。 ( 2)文中写了老奶奶禁不住想起的年轻时候的事情,有什么作用 ? ( 6 分) 答: ( 3)请概括老奶奶的形象特点。( 6 分) 答: ( 4)小说中的景物描写非常精彩,请结
21、合全文探究其作用。( 8 分) 答: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 25 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 ( 4)题。( 25 分) 傅雷先生 叶兆言 一 傅雷生性耿直倔强。早 在读中学之际,就因为言辞激烈被学校开除。他曾是学生运动的积极分子,而且还是带头人,以他的天性和少年经历,若成为一名职业的革命者并不会令人意外。中学即将结束时,他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文学的魔力开始在他的血液里兴风作浪,意味着他终身必然只能与文字为伍。 从此以后,傅雷更像一个标准的文人,始终是有骨气的文弱书生。天下大乱,战火纷飞,血雨腥风,他没有投笔从戎,没有参与激烈的党派之争,而是有意无意地远离暴力和政治。 九一八事
22、变之后,傅雷历经艰险,赴昆明国立艺专任教。 傅雷没在战时的大后方留下来,他与国立艺专的 校长意见不合,犯起了牛脾气,又回到孤岛上海。接下来,他以纯粹个人的形式进行着抗战,为了不与日本人照面,闭门不出,东不至黄浦江,北不至白渡桥,整日埋头翻译。对傅雷的生平进行梳理后不难发现,他一生中有两个阶段是出奇勤奋,成绩也极为惊人:第一阶段是抗战期间,第二阶段是被打成右派以后。 不幸有时候也能成为一种动力,面对整个民族的国难,以及个人遇到的巨大不幸,傅雷都选择用译笔来表达他的立场。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译圣贤书。一个有品质的文人,在个人行为上究竟应该如何特立独行,在困难面前应该如何进行正确选择,他都 为我们
23、做出了很好的表率。 也许正因为如此,最后那一幕完全可以避免的巨大悲剧的出现,才会让大家感到非常遗憾,非常痛心。当人格和尊严备受凌辱,傅雷的终极抉择,竟然是与心爱的妻子一起自杀。 二 傅雷把毕生精力都放在了文学翻译上。他的第一本译作是夏洛外传,这本著作通过傅雷的翻译,变为一道精神菜肴端到中国人面前。我不知道这本书的影响力有多大,是否受到当时读者的欢迎。根据译者自述,傅雷希望它能为自己挣几个小钱,结局却是遭到好几家书店经理的拒绝,只能自费出版。 傅雷的翻译最后受到大家欢迎不容置疑,巴尔扎克真该好好感谢这位中国知 音,正是因为有了傅雷的出色翻译,这位法国大作家的心血才货真价实地成为中国的畅销书。不止
24、一个人翻译过巴尔扎克的作品,然而傅雷的译本最容易被大家接受,是公认的品牌。 吃翻译这碗饭看起来容易,但真正要靠它养家糊口,远比我们想象的困难许多。在很多非常尴尬的历史时期,翻译文学作品要比写作更容易生存,更容易成为躲风避雨的码头。巴尔扎克的著作成了傅雷最好的憩息地。 1949 年以后,图书出版基本上被垄断,翻译苏联作品成为时髦,许多搞翻译的人不得不跟在老大哥后 面亦步亦趋。傅雷的幸运在于他一点都不用勉强,完全可以沉浸在巴尔扎克身上。很长时间里,巴尔扎克都是一个主旋律作家,作为批判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因为被马克思、恩格斯看好,巴尔扎克有幸成为经典中的经典,翻译他的作品是旱涝保收。 傅雷的最后一部
25、翻译作品是巴尔扎克的幻灭,我更愿意相信这只是一种巧合。 三 一个不懂外语的人,冒冒失失谈论翻译是很可笑的。法国的纪德翻译莎士比亚,把静得连一只老鼠的声音都没有,译成了静得连一只猫的声音都没有。为此,傅雷与施蛰存曾有过一番认真的讨论,傅雷认为这个绝对不是错译,而是 达意和传神。英法两国人形容安静有不同的习惯,重点不在究竟有没有老鼠和猫,就像中国人说鸦雀无声,鸦和雀都是虚拟的,死抠字面无疑会闹笑话。 有什么样的翻译,就有什么样的读者;同样,有什么样的读者,也就会有什么样的翻译。也许读者根本不在乎傅雷的那些努力,对于翻译作品,匆匆地看上一遍,知道一个大概已经足够。世界文学名著已成为最好的文化装饰,成
26、了客厅中高大书架上象征品位的摆设,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喜欢傅雷的翻译。然而有人喜欢的就是这种书呆子气,譬如我,就是傅雷译本的坚定拥护者和受惠者,他译文中特有的那种节奏、 那种语感、那种遣词造句的风格,都曾经深深地影响过我。 傅雷把太多的精力花在了达意和传神上,文字方面的精益求精让读者获益匪浅,我正是以一种感恩的心情写下这篇怀念文章的。傅雷活着的时候,美文这个词还不流行,因为在老派的人看来,文这个字本来就含有美的成分,天生就应该是美的,只不过随着文字的普及,随着文化的泛滥,文已经越来越不美丽,越来越不讲究。基于这样的现实,强调傅雷的译著为美文并不过分。 傅雷的远去意味着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在文化和
27、文明缺失的昨天,他的浩瀚译著曾像沙漠中的绿洲一样,滋润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 青年。 (摘编自怀念傅雷先生) (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 5 分) A傅雷不仅是卓有成就的翻译家,也是享誉文坛的小说家,他在读中学时就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小说,并由此和文字结缘,终身和文字为伍。 B面对动荡不安、战火纷飞的形势,傅雷没有投笔从戎,积极参与,而是明哲保身,有意或无意地远离暴力和政治,这是其性格上的弱点。 C傅雷的翻译之路并不一帆风顺。第一本译作夏洛外传曾遭拒绝,但最后他的译作深受欢迎,所翻译的巴尔扎克 的作品是人们公认的品牌。 D傅雷认为,翻译外国作品时要考虑到各
28、国不同的语言习惯,如果死抠字眼就会闹出笑话,要在“达意”和“传神”两个方面下功夫。 E傅雷的译作并不能称为美文,但是随着文字的普及和文化的泛滥,文章已经越来越不美。和这些不美的文章相比,傅雷的译作确是美文。 ( 2)文中说“傅雷生性耿直倔强”,请结合材料简述傅雷生性耿直倔强体现在哪些方面。( 6分) 答: ( 3)傅 雷为什么能够在翻译方面取得卓越的成就 ?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 6 分) 答: ( 4)作者说“傅雷的远去意味着一个文学时代的结束”,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8 分) 答: 第卷 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20 分) 13.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 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29、 ( )( 3 分) 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翻译的天演论 , 给当时一心读圣贤书的中国思想界带来全新的气息,影响巨大。 歌曲青藏高原表现了青藏高原的辽阔,体现了藏族人民对高原的热爱,而演唱者韩红的嗓音 , 更是令听者为之一振。 敦煌研究院专家提出建立全球敦煌学术研究中心,将敦煌文化基因植入当地产业发展,这一点 ,在学术界和当地引起强烈的反应。 A.发聩震聋 穿云裂石 石破天惊 B.石破天惊 发聩震聋 穿云裂石 C. 发聩震聋 石破天惊 穿云裂石 D. 石破天惊 穿云裂石 发聋振聩 1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 分) A企业完成保健品注册通常需要 2 到 4 年,费用几十万到上百万
30、元不等。如果是新品,则需要花费五年时间和高达 300 万左右的资金投入。 B.从我国刚刚兴起的手机抢红包之事来看,不仅改变 了社会经济,还改变了传统观念乃至生活方式,比如拉家常的时间被抢红包挤去了。 C.随着用电负荷的逐渐增长,返乡过年的村民越来越多,为了确保他们的用电,所里25 名工作人员全部上岗 ,正常开展售电、维修等业务。 D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认为,流行语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传递社会“正能量”,合乎汉语语法规范,既要有流行性,也要有创新性。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3 分 ) 庐山三叠泉下的水潭清澈见底,最深的地方也只有齐腰深。 _, _,_
31、, _, _, _。 似烟似雾,晶莹缥缈 溅起朵朵美丽而洁白的水花 那山崖上许多凸起的石头把泉水分成许多小瀑布 呈现出 “ 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 的壮景 而急剧飞奔的泉水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 微风时时吹来,飘起一些细细的水珠 A B C D 16.阅读下面的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5 分) 材料 1:教育学者熊丙奇谈北京市民戴着口罩燃放烟花时说: 很难想象,一个戴着口罩燃放烟花者说自己有高度的环保意识。而遗憾的是,现实之中,有太多这样的人。他们其实渴望一个空气清新的环境,也在关注 PM2 5,可是,却不认为减少污染,自己也有责任。 材料 2:富裕的瑞士人把 我们没有资源,只有一双手 作为口
32、头禅。废水要集中处理后才能排放;饭店不用一次性餐具,不管招待谁,不超过三道菜;洗涤用品买简装的,回家后往旧瓶子里灌;家庭垃圾按玻璃瓶、塑料品、旧报纸和无用废品分类装入扎口的塑料袋中。 某报拟开办一个专题栏 目,你认为这两则材料可归入哪个专题?请你以报纸编辑的身份针对上述材料写一段编后话,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 80 字。( 6 分) 拟定的栏目名称: 编后话: 17仿照下面的例句,以 “ 如果说人生 ” 为开头在横线处续写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 6分) 如果说人生是一首优美的乐曲,那么痛苦就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音符。没有痛 苦,人生的乐曲就会缺少波澜。 如果说人生是 _, _。 _
33、, _。 18.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 60 分) 一个生物学家在一家农场见鸡群里有只老鹰,于是问主人:为什么鸟中之王,会落魄到这般与鸡为伍的地步?主人说:因为我一直喂它鸡饲料,在鸡舍里长大,所以它一直不想飞, 而且它根本不认为自己是一只老鹰了。生物学家说:不过,它到底是一只老鹰啊,应该一教就会的。经过一番讨论,两人准 备将鹰放飞。第一天失败了,第二天又失败了。第三天,生物 学家把老鹰带到山上再次鼓励它说:你是一只老鹰,属于蓝天和大地。张开翅膀飞翔吧!奇迹出现了,老鹰慢慢张开了翅膀,最后发出了一声胜利的长鸣,冲向天际。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
34、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不少于 800 字。 高二语文 答 案 一、 1. A。“人文”只是与人类特有的文化产生出来的“神文”、“鬼文”、“权文”、“钱文”等形形色色的社会之文不同,但仍属于社会之文。“是以道德自觉为核心内容的儒家之文 ”缩小了“人文”的范围。 2.B。“表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可知,“孔子以仁界定人”,表明孔子肯定人的价值核心在于“仁爱”。 3.C。荀子的话没有涉及仁爱、礼乐道德方面的问题。 二、 (一) 4.D 解析 :间:间或;羡:盈余,剩余;枉:枉法 5. A 解析: 表现他为人忠厚;是张孟男表明自己
35、直言进谏的心情和目的;表现他对国事负责,但不能表现他直谏。 6.D 解析 :报, 批复,回应, “ 因此,他又写了一份遗书性质的奏疏,临死前嘱咐儿子上奏。 ”强加因果。 7. ( 1)等到高拱被驱逐,他的亲朋知己都退避隐匿,唯独张孟男留在高拱的官邸替他收拾行装,送他至郊外。 ( 1)采分点:“引” 退避,“治”准备,“之”各 1 分,大意 2 分;共 5 分。 ( 2) 聚敛财富令百姓困穷,虐待百姓使国体动摇,有这样的大臣,怎么能任用他? ( 2)采分点: “病”使困穷,“摇” 使动摇,“安”怎么, 各 1 分,大意 2分,共 5 分 (二) 8.前三句由远而近描绘了湖畔闲游之景:细雨洒向沙滩
36、,水面上仿佛腾起一片轻烟,荷花灼灼,芳草纤纤,垂杨拂水,古渡无人。( 3 分)再现了一幅 闲逸静谧 的画面。( 2 分) 9.词人不直 接表达自己日夜思念故都临安、怀念故国的情感,却以反诘的语气遥问西湖是否还记得相思之苦(答拟人手法亦可)。( 3 分)看似无理之语委婉表达词人内心的亡国之痛(或对故都的思念之情) ,情感表达更加强烈。( 3 分) (三) 10. 住近湓江地低湿,黄芦苦竹绕宅生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白露横江,断岸千尺 三、 11( 1)选 E 得 3 分,选 B 得 2 分,选 D得 1 分,选 A、 C 不得分。( A“因为她觉得政府不是真正关心她,而是作秀”错,老奶奶反感的原因是不想平静的生活被打扰, 重提伤心往事; C“老奶奶回家不得的无奈”错,老奶奶不是回家不得,而是要坚守,不愿回家;D“是小说的线索”错,这篇小说的线索是老奶奶去 河边提水) ( 2) 补充叙事,交待了老奶奶被骗当慰安妇的情节,使小说情节完整。( 2 分) 写了老奶奶年轻时“不愿哭,就愿意笑”的快乐生活,和老奶奶此后的悲惨生活构成了对比,突出了侵略者的暴行。( 4 分) ( 3) 曾是慰安妇,饱受凌辱,生活悲惨。 思念家乡,但又因 种种原因不愿返回。 重情义,为姐妹们坚守在僻静的地方,性格坚韧。(每点 2 分)